如果中美金融战发生冲突,整个世界金融会怎样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 > 正文
如果中美发生冲突,整个世界金融会怎样?
时间: 10:35:05&&&&来源:原创&&&&作者:
&文龙霸金市。原油沥青、贵金属分析微信:
世界正进入地缘政治大变动时代,所带来的危机超乎人们的预期甚至想象。全球圣战主义的崛起、中东区域秩序的解体、欧洲难民危机、法国右派力量(国民阵线)和美国特朗普主义的兴起、朝鲜半岛核危机、新兴经济体的巨大不确定性、金融震荡、大国争端等等变化,都是地缘政治危机的表象。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说,中国最直接的挑战就是亚洲地缘政治的变迁。这变迁尽管有诸多要素,但更和中国自身的崛起有关。历史地看,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要引发地缘政治的变革。因为当一个国家崛起了,就会形成以这个国家为中心的新的地缘政治影响范围或者新秩序,其形成必然导致原来地缘政治格局秩序的强烈反弹。
尽管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但中国地缘政治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是对周边国家及其和周边国家相关的其它国家,尤其是大国。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反应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为国家个体的单边反应,第二个层面是这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多边集体反应。在第一个层面,包括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在第二个层面,则包括美日联盟、美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日本和东南亚之间的关系。
类似的情况也有可能随着中国的继续崛起,向其它地区扩展,例如印度。这两个层面既互相关联,也可以相对区分开来。如果把两个层面混为一谈,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更难找到应付问题的有效方法。
国际关系首先是双边关系。对中国而言,首要的是中美关系。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中美关系,因为这对关系涉及当今国际关系的两根主柱,任何一根主柱垮了,天下就会大乱。两国如果合作,什么事情都好办;但如果发生冲突,整个世界都要遭殃。就双边关系而言,中美关系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两国并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冲突,因为两国处于太平洋的两岸,如习近平所言,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两个大国,而且中国努力建设&新型大国关系&。
避免大国冲突即&修昔底德陷阱&是习近平所担忧的两个&陷阱&之一(另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这种避免冲突的意识很重要,它引领着中国对美政策大方向。中美已经发展出了高度互相依赖的关系。前些年一些美国学者称中美经贸关系为&中美国&。近年来,两国的政治关系不如人们的预期,但经贸关系上的&中美国&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文龙霸金市。原油沥青、贵金属分析微信:
战略上担心中国崛起
影响中国地缘政治的第二对双边关系是中日关系。这里最重要的是日本再一次向大国地位冲刺。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成功现代化的国家,曾经是亚洲的最强国。但崛起之后发动亚洲战争,为亚洲各国带来灾难。今天的日本从很多方面来说其大国地位已经过去,包括国内的变化例如老龄化和经济萎缩,和国际因素如美国的制约和中国的崛起。日本已经是一个中等国家。
不过,日本今天企图通过国家正常化来再次成为大国。作为主权国家,成为大国的企图可以理解,不能让日本邻国接受的是其错误的方法,即通过为其战争历史辩护和合理化。日本的行为经常激发邻国的民族主义,尤其是中国和韩国,而邻国的民族主义的高涨,又促使日本对邻国尤其是中国恐惧。
东南亚各国今天都和中国发展出越来越紧密的经贸关系。这是地缘经济使然。中国的崛起是开放式的,有效地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发展。不过,就双边的战略关系来说,东南亚国家分为两个群体,一类是包括菲律宾、越南等和中国有主权纠纷的国家,另一类是那些和中国不存在主权纠纷的国家。随着中国的崛起,前一类国家感觉到时间不在他们这一边,因此要在领海领土问题上有所作为。
尽管中国早在邓小平时代就提出&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但这些国家并不理会,而是对南海进行单边开发,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反弹。再者,东盟(亚细安)作为一个整体,在战略上也担心中国崛起。东盟相信,如果东盟本身或者其它区域外大国不能平衡中国的崛起,中国迟早要成为主导本区域的国家。文龙霸金市。原油沥青、贵金属分析微信:
面对中国的崛起怎么办?
美国所担忧的是其霸权地位,即恐惧于中国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来遏制中国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和日本、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秩序构成了很大的挑战。美国所使用的方法很老套,即传统的联盟方法,包括美日同盟,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联盟等。
美国所谓的&重返亚洲&的实际表现,主要是强化和东亚一些国家的联盟关系。在经济上,美国也想作为,主要是通过TPP对中国施加压力。不过,经济上美国对中国的约束力已经不再那么有效了,因为中国本身也已经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反制。
日本对日美同盟的意图不同于美国的设想。在浅层次来说,日本是要借助所谓的&中国威胁&来强化日美同盟,再用这个同盟来对付中国;从深层次来说,日本是要发展出自己的独立势力范围,营造自己的联盟来向其在亚洲的大国地位冲刺。因此在南海问题,表面上日本是为了配合美国,但日本是有自己的地缘政治企图。
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和美国、日本结成同盟或者准同盟的过程中,也是各打各的算盘。经济上东南亚国家很难独立于中国。对多数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的经济崛起也是它们本身发展的机会。所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一直在深化和强化。不过,在战略问题上,多数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和西方具有深厚的&认同政治&。殖民地历史、冷战时期的对立、中国崛起过程中不能把握同东盟小国的关系等等,都是东南亚诸国高度&西方认同&的根源。
所有这些单边和多边的形势综合起来,今天似乎已经造成了亚洲一些国家正在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崛起的局面。
这也是中国国内很多人所认知的中国地缘政治局面。对这个局面,很少有人会说是积极正面的;相反,很多人担心和忧虑中国会被围堵,其崛起进程会被中断。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当然对此会有反应。从中国迄今为止的反应来看,中国至少有如下几种选择。文龙霸金市。原油沥青、贵金属分析微信:
中国的战略选择
第一,再次努力改善和邻居的关系,使得自己和亚洲其他国家更加整合。无论在东海还是南海问题上,中国都没有主动挑起事端,都是反应性的。中国这些年的反应尽管很难被其邻居所接受,但毕竟掌握了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可以&进两步,退一步&,以大局为重,稳定局势。中国一方面不会投降,不会为外在的压力所屈服,但另一方面则可以努力把双边和多边的关系,从战略向经贸倾斜,并且通过各种经济项目真正使得亚洲邻居受惠。
中国也可以在战略上持开放态度,随时和周边国家进行政治和外交谈判,回到&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道路。在这样一种情景中,中国会继续让东盟扮演领导角色。
第二,中国倾向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强化关系,而和另一些国家僵持下去。中国可以接受一个整合的、对中国友好的亚洲,但不太可能接受一个联合的、围堵中国的亚洲。鉴于中国强大的经济能力和日益崛起的战略能力,即使中国没有能力改变所有亚洲国家(尤其是那些和中国具有主权纠纷并且与中国对峙的国家)的态度,中国却有能力选择和哪些国家友好,和哪些国家不友好。
即使中国继续坚持&不结盟&的政策,但还是可以强化和一些国家的经贸和战略等方面的关系,形成中国所说的伙伴关系。这种选择对亚洲尤其是东盟不利,因为这样做有可能造成亚洲的分裂。
第三,中国可以实行&向西看&的政策,借此减轻来自东部美日同盟、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联盟的战略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战略。&一带一路&中的&一带&显然具有这方面的考量。
近年来,中国针对非洲和欧洲的外交政策力度在加大。如果中国继续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努力受阻,这一趋势会变得更加不可避免。这一选择尽管对中国成为海洋大国不利,但毕竟可以缓解战略压力,避免和美日同盟的正面冲突。不过,这一选择对东南亚国家更不利,因为东南亚地区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侧重于战略和军事竞争的区域,而不是以经贸为主体的区域。
第四,中国可以选择营造另一类&新型大国关系&,即和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关系。迄今为止,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是针对美国。但如果这对关系没有办法建成,而中国又不想和美国公开冲突,中国也可以选择通过和俄罗斯等大国发展关系来平衡美国。俄罗斯尽管国力不如从前,但就地缘政治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力量。俄罗斯也在寻找其地缘政治影响力,重建其地缘政治秩序。
这里,俄罗斯和印度、俄罗斯和越南等国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至为重要。如果俄罗斯和印度、越南等国发展出具有实质性的关系,就会创造一个非常复杂的利益网络链条,避免一个意在针对中国的美国印度联盟或者美国越南联盟。而像印度这样的文明大国,实际上也有这种需求。印度很难完全靠向美国,而是要在诸大国之间搞平衡,通过平衡来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面对急剧变化的地缘政治形势,中国有诸多战略选择。中国的选择极其重要,基本上决定了亚洲未来的地缘政治局面,甚至是战争与和平。
&笔者龙霸金市主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现货原油、沥青、等有深入的研究,投资是个长远的项目,如果是短的项目就是赌博了。我相信,未来几年投资者会越来越多,因为更多有资产的人物不会觉得投资仅仅是赚钱,因为投资有风险,强者喜欢风险,有风险的赚钱游戏才能愉悦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更意气风发。未来的投资是一种趋势,而短期试水则是赌博,赌博与投资最大的区别在于方法和计划,盲目跟风的投资好比拿枪上战场没带子弹一般,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如果对投资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盈利不理想的朋友,可(订阅收藏关注)或关注本人QQ微信每日及时获取精确交易,欢迎订阅,助你投资理财!登上颠峰!
盟友评论 >
投稿需开通会员
作者最新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跟随优秀操盘手炒外汇忘了南海问题吧 这世上只有中美争夺全球资本的问题
来源:扑克投资家
  7月12日,即是明天,菲律宾状告中国的南海仲裁案结果将会出炉。
  自从去年下半年美国派出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大量的水面舰艇在南海对中国进行挑衅以来,南海似乎终于要迎来了一个靴子的落地,虽然我不知道这个落地的靴子意味着结束,还是另一个开端。
  已故的新加坡独裁者李光耀就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台湾问题,只有中美问题。”如果把这个结论用在南海,我想同样是适用的。南海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把它放到南海,它是一个大问题,可是当把南海问题放到中美之间,你会发现这亦不过是两个重量级对手在博弈的时候其中一方布下的一个小障碍。
  把目光放在南海的人,永远看不清整个事情的图景。
  如果你不能把视角拉到整个世界,那么至少要先把视野拉到整个东亚。
  &意外增加的外储与萨德入韩
  7月8号,当韩联社及韩国《中央日报》确认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预计在2017年末会投入使用的时候,很多人是被突然震惊到了。事出不常必有因,作为一个涉及到韩国国家安全甚至有可能会使韩国直接置于中国战略核打击力量下的重大决策,我不觉得会是韩美之间拍脑袋下的决定,我也不相信只是为了对付区区一个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北朝鲜。
  在各种纷乱的解释和探讨中,我只对一个东西感兴趣,那就是动机。任何一个罪犯在实施犯罪的时候,总有一个动机,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忽略掉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而这条信息与任何政治或者军事都没有关系。这条信息是什么?是7月8号中国管理局发布的一个数据,这条数据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上月中国外汇储备意外上涨130亿达到3.21万亿美元,创逾一年来最大。
  我知道国内有太多鞋底抹了油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财产或者帮别人把财产转移出去,那如何解释在这群见缝插针的家伙们的努力下,外汇储备反而会增加呢?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钱肯定是从某个地方流向中国,这些流进来的外汇,来源会是哪里呢?
  世界地图无非就那么大,主要经济体不用五个手指都可以数过来,中国,美国,日本,欧洲,你们觉得答案会是哪个?我觉得很明显已经不言而喻了。
   一切争端最初的起源与最终的解
  在整个21世纪里,全球争夺的是什么?表面上看是资源的争夺,能源的争夺,地缘的争夺,但是实际上最重要只有一个东西:对全球资本的争夺。谁能吸引全球最大量的资本,谁就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哪个国家能获得资本的追捧,哪个国家就可以建立起对其它国家的不对称优势。
  所以美国很急切地需要中国的领土吗?我并不觉得。实际上,美国现在要跟全球其它地区争夺的既不是能源,也不是资源,更不是地缘,美国让日本、菲律宾对中国挑起领土之争,并不是它想要这些地区和领土,作为一个金融帝国,对它来说只有一样东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维系整个帝国运行的血液:资本。
  理解了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的外储意外增加之后,萨德系统会在第二天立马宣布入韩。军事从来都不服务于军事,军事从来只服务于政治,而政治,本质上只服务于经济。不管是东北亚,还是钓鱼岛,又或者南海,在这些红灯不断亮起闪烁的热点背后,都只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资本流动方向的驱赶和引导。
  所以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南海问题,只有中美对全球资本的争夺问题。
  英国脱欧只是整个区解体的一个开端,而我看不到任何人或组织能够阻挡整个欧元区在未来20年逐步滑向解体的趋势。曾经有一句老话说:“如果你在森林里遇到了熊,那么赶紧蹲下来系鞋带。因为你未必快得过熊,但你只要比身边的人更快就够了。”很明显欧洲现在就是那个躺到在血泊里被熊大快朵颐的家伙,欧洲的血流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局部的滋润。
  在此之前,资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美国当成避险的地方,但现在,明显多了一个选择。对于美国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消息。而且资本不单止追求收益,更追求安全。
  如果以后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动荡,中国现在这种相对保守但对社会管控能力更为强大,可以带来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社会的国家,搞不好会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制度性优势”。如果越来越多的资本逐步意识到这点,那么作为一个靠对外输出巨额逆差,再依靠其它国家流入大量资本购买来输入流动性维持整个循环的国家而言,无异于像看见了一个逐步逼近自己脖子的绞索。
   中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海军把60%的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并不是为了跟中国海军来一场你死我活的灭国之战,而是通过不断的摩擦和制造冲突,来恶化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挑起中国跟东南亚和日本甚至韩国的矛盾,从而在政治和上孤立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真正严峻的形势不是海洋权益被人蚕食,不是岛礁岛屿被人蚕食,而是中国的发展可能因为我们自己急于去解决这些眼前利益,而中断发展进程,这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严峻的形势。别人占一个岛一个礁并不能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但如果处理不当,却完全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
  中国的核心利益从来就不在哪个小岛,而是如何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核心产业,吸引全球资本,同时向外扩散的影响力,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甚至到中东和非洲,把美元的影响力挤出去。
   一个投机者的觉悟
  在中国有实力去扩散自己的货币之前,中国政府先要确保的是如何使自己国内的资本不会进入到一个无法遏制的外流趋势中。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我曾一度非常困惑于资本的大量外流与一线城市房价的迅猛增长,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现象,直到我明白抑制房价与阻挡资本外流之间的轻重,一切才如拨云散雾般清晰。
  要控制资本外流,单靠关闭国内的出入渠道是不够的,金融的世界从来都不是拼蛮力,而是巧力。关闭渠道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些资本描绘出一个能带来更高收益率的地方,这也意味必须在各个局部制造出一场场小泡沫。
  一线,螺纹钢,黄金,白银,……不管把资本引向哪个标的锚,都不能让它们涌向美元,这,是底牌。
  美国的策略是制造出区域性冲突逼走中国的资本,而一旦中国已经证明自己能有效遏制住资本外流的趋势之后,那些被美国利用来跟中国制造冲突的国家,实质上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坐等菲律宾作死
  如果你认同我前文说的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围绕全球资本争夺的结论,那么接下来的另一个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了。围绕资本的争夺,美国所需要的是中国周边地区的冲突,但是作为新兴的大国,中国如果不能向全球证明自己能有效确保资本在中国及中国影响范围的安全,那么对中国来说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要证明自己,同时要避免跟美国之间的全面战争,那么通过打击一个美国同盟的第三方弱小国家来间接打击美国,将是中国代价和风险最小的战争策略。
  即使到了最坏的情况,即中美之间最后不得不进行冲突,也一定不会是采取在中国或美国领土上直接进行的方式,而同样会选择相对实力较弱小的第三国作为主战场。美国东亚盟国中相对实力最强大的日本,其次是韩国,所以在短时间内这两个国家不会是中国考虑的对象,主战场同样也不会发生在台湾,因为这是中国非常不希望看到的内战模式。同时新加坡太远,并且块头太小,即使在这里打败了美国,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实力影响也无伤大雅,况且中国也很难有理由与美国在新加坡开战。
  排除掉这几个选项之后,只有一个答案呼之欲出。更何况,这个国家明天向国际法庭申请的仲裁会出结果。这个仲裁本来就是被操纵的,难道还会有什么意外的结果吗?而还有什么比一个对中国不利的结果更适合当借口的?
  菲律宾争取自己的利益可以理解,但其上一任国家领导者把自己本国的利益诉求完全变成他人利益争端的工具和借口,则是我一个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我要是一个菲律宾人,此刻我要担心的,肯定不是我香蕉卖不出去的问题了。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左元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金融战真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