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政治思想还是法律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法律思想之探析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道家“无为而治”法律思想之探析
|0|0|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道家法律思想主要是从"天道自然"出发而引申的"无为而治",老庄道家以及后来的新道家(黄老学说)都在不同的角度上阐明并涉及到这一点,这种"无为而治"的法律观从根本上说属于法治,它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相当的作用,在今天的条件下也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性。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导读:1.“明德慎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而民实则之”的思想家是,不是礼义”法律命题的提出者是,6.荀子的法律起源理论可以概括为,盗贼多有”的法律主张出自,齐国“黄老学派”的部分思想源自,11.西晋时期明确提出恢复肉刑的思想家是,16.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18.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人言不足恤”口号的思想家是,21.近代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32.下列符合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明德慎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舜 B.周公
C.孔子 D.朱熹
2.管仲所说的“旧法”主要是指
A.“三国五鄙”制 B.西周的礼制和刑罚制度
C.礼义廉耻 D.殷商的神权法
3.春秋时期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思想家是
A.周公 B.子产
C.邓析 D.韩非
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律命题的提出者是
A.商鞅 B.管仲
C.子产 D.邓析
5.“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出自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周公
6.荀子的法律起源理论可以概括为
A.天命所归 B.社会契约
C.天下大同 D.明分使群
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法律主张出自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8.战国中期,齐国“黄老学派”的部分思想源自
A.炎帝 B.韩非
C.李斯 D.老子
9.“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A.公正性 B.公开性
C.透明性 D.自然性
10.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董仲舒 B.贾谊
C.晁错 D.陆贾
11.西晋时期明确提出恢复肉刑的思想家是
A.杜预 B.张斐
C.刘颂 D.阮籍
12.历史上曾经实行“班禄制”的朝代是
A.元代 B.唐代
C.北魏 D.宋代
13.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
A.轻徭薄赋 B.安人宁国
C.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14.下列法典中,明确载有“重罪十条”的是
A.《北齐律》 B.《北魏律》
C.《曹魏律》 D.《晋律》
15.“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的观点出自
A.董仲舒 B.朱熹
C.白居易 D.丘
16.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三纲五常
C.德礼为本,刑政为末 D.恤民
17.丘 认为,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A.以刑去刑 B.明刑弼教
C.定分止争 D.兴功禁暴
18.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 ..
A.开言路,采群议
B.谏官御史,耳目之司,不讳之朝,宜有赏劝
C.舍一心之私,示天下之公
D.强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
19.宋代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口号的思想家是
A.周敦颐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司马光
20.耶律楚材主张“九州成一统,刑赏归朝权”的实质在于
A.司法分立 B.司法统一
C.万民共主 D.以儒治国
21.近代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
A.龚自珍 B.魏源
C.洪秀全 D.曾国藩
22.下列与荀子“有治人,无治法”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A.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C.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D.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
23.为求政治“上下情通”,“以收民心公议”,洪仁\主张设立
A.新闻馆 B.新闻局
C.登闻鼓 D.机器局
24.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得出的结论是
A.治道在宽 B.以德治国
C.以礼服人 D.严刑以致义安
25.根据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可以变革的是
A.法制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君主专制制度
26.清末修律时期,围绕《大清新刑律草案》发生激烈论战的两派是
A.洋务派与改良派 B.革命派与礼教派
C.法理派与礼教派 D.洋务派与礼教派
27.下列人物中,主张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的是
A.谭嗣同 B.梁启超
C.沈家本 D.章太炎
28.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伍廷芳、沈家本
C.孙中山、章太炎 D.谭嗣同、严复
29.新三民主义的首要任务是
A.反帝国主义 B.反满
C.反帝制 D.反垄断资本
30.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中,属于“政权”范畴的是
A.立法权 B.司法权
C.监察权 D.复决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属于西周“礼治”基本原则的是
A.亲亲 B.尊尊
C.忠孝 D.长长
E.男女有别
32.下列符合道家“无为而治”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有
A.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B.法令者民之命也,而治之本也
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E.仁者,所以爱人也
33.北魏拓跋宏“齐之以法,示之以礼”法律思想的外在表现有
A.加重对不孝罪的刑罚
B.创建“存留养亲”制度
C.区分斩、绞,废除“裸形”处斩的行刑方式
D.恢复肉刑
E.否定君权神授
34.下列对黄宗羲及其法律思想表述比较正确的是
A.重要的启蒙思想家 B.抨击君主专制
C.具有一定民主性 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E.维护“一家之法”
35.章太炎所欣赏的古代之法是
A.魏律 B.明律
C.唐律 D.晋律
E.汉律殷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明德慎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舜 B.周公
C.孔子 D.朱熹
2.管仲所说的“旧法”主要是指
A.“三国五鄙”制 B.西周的礼制和刑罚制度
C.礼义廉耻 D.殷商的神权法
3.春秋时期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思想家是
A.周公 B.子产
C.邓析 D.韩非
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律命题的提出者是
A.商鞅 B.管仲
C.子产 D.邓析
5.“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出自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周公
6.荀子的法律起源理论可以概括为
A.天命所归 B.社会契约
C.天下大同 D.明分使群
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法律主张出自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8.战国中期,齐国“黄老学派”的部分思想源自
A.炎帝 B.韩非
C.李斯 D.老子
9.“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A.公正性 B.公开性
C.透明性 D.自然性
10.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董仲舒 B.贾谊
C.晁错 D.陆贾
11.西晋时期明确提出恢复肉刑的思想家是
A.杜预 B.张斐
C.刘颂 D.阮籍
12.历史上曾经实行“班禄制”的朝代是
A.元代 B.唐代
C.北魏 D.宋代
13.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
A.轻徭薄赋 B.安人宁国
C.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14.下列法典中,明确载有“重罪十条”的是
A.《北齐律》 B.《北魏律》
C.《曹魏律》 D.《晋律》
15.“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的观点出自
A.董仲舒 B.朱熹
C.白居易 D.丘
16.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三纲五常
C.德礼为本,刑政为末 D.恤民
17.丘 认为,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A.以刑去刑 B.明刑弼教
C.定分止争 D.兴功禁暴
18.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 ..
A.开言路,采群议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外语学习、办公文档、党团工作、人文社科、旅游景点以及2013年4月法律思想史试题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2012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2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作业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本人亲测,做了5个人收集的题目不敢保证100%,但是至少80%是有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浙江省2002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清晰word版)(一)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理论的是(&&&& )。& A.孟子&&&&&&&&&&&&&&&&&&&&&&&&&&&&&&& B.曾子& C.荀子&&&&&&&&&&&&&&&&&&&&&&&&&&&&&&& D.孔子2.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 A.尚同、尚贤&&&&&&&&&&&&&&&&&&&&&&&&& B.天志、明鬼& C.远交、近攻&&&&&&&&&&&&&&&&&&&&&&&&& D.兼爱、交利3.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其理论根据是(&&&& )。& A.自然&&&&&&&&&&&&&&&&&&&&&&&&&&&&&&& B.理& C.道&&&&&&&&&&&&&&&&&&&&&&&&&&&&&&&&& D.法4.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地适用刑罚的是(&&&& )。& A.周公&&&&&&&&&&&&&&&&&&&&&&&&&&&&&&& B.子产& C.商鞅&&&&&&&&&&&&&&&&&&&&&&&&&&&&&&& D.韩非5.“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这段话出自(&&&& )。& A.《管子》&&&&&&&&&&&&&&&&&&&&&&&&&&& B.《商君书》& C.《韩非子》&&&&&&&&&&&&&&&&&&&&&&&&& D.《慎子》6.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的思想家是(&&&& )。& A.子产&&&&&&&&&&&&&&&&&&&&&&&&&&&&&& B.商鞅& C.慎到&&&&&&&&&&&&&&&&&&&&&&&&&&&&&& D.韩非7.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 A.战国后期&&&&&&&&&&&&&&&&&&&&&&&&&& B.西汉& C.东汉&&&&&&&&&&&&&&&&&&&&&&&&&&&&&& D.隋唐8.《淮南子》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主要思想是(&&&& )。& A.道家&&&&&&&&&&&&&&&&&&&&&&&&&&&&&& B.墨家& C.农家&&&&&&&&&&&&&&&&&&&&&&&&&&&&&& D.兵家9.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 A.《开皇律》&&&&&&&&&&&&&&&&&&&&&&&& B.《唐律疏议》& C.《宋刑统》&&&&&&&&&&&&&&&&&&&&&&&& D.《大明律》10.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 A.理&&&&&&&&&&&&&&&&&&&&&&&&&&&&&&&& B.群& C.势&&&&&&&&&&&&&&&&&&&&&&&&&&&&&&&& D.利11.下列著作中属于丘F的是(&&&& )。& A.《四书集注》&&&&&&&&&&&&&&&&&&&&&& B.《日知录》& C.《明夷待访录》&&&&&&&&&&&&&&&&&&&& D.《大学衍义补》12.提出“三不足”变法理论的是(&&&& )。& A.范仲淹&&&&&&&&&&&&&&&&&&&&nbsp来源:91exam.org;&&&&&&&& B.王安石& C.司马光&&&&&&&&&&&&&&&&&&&&&&&&&&&& D.张居正13.提出“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的是(&&&& )。& A.朱熹&&&&&&&&&&&&&&&&&&&&&&&&&&&&&& B.张居正& C.范仲淹&&&&&&&&&&&&&&&&&&&&&&&&&&&& D.戴震1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著名论断提出者是(&&&& )。&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梁启超15.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 A.谭嗣同&&&&&&&&&&&&&&&&&&&&&&&&&&&& B.伍廷芳& C.梁启超&&&&&&&&&&&&&&&&&&&&&&&&&&&& D.张之洞16.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是(&&&& )。&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王夫之17.下列不属于隋文帝杨坚的法律思想的是(&&&& )。& A.以轻代重,废除苛惨之法&&&&&&&&&&&& B.“国家法令,惟须简约”& C.行罚不避亲贵&&&&&&&&&&&&&&&&&&&&&& D.“刑可助化,不可专行”18.“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是谁提出的?(&&&&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洪仁&&&&&&&&&&&&&&&&&&&&&&&&&&&& D.康有为19.“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 A.孙中山&&&&&&&&&&&&&&&&&&&&&&&&&&& B.章太炎& C.严复&&&&&&&&&&&&&&&&&&&&&&&&&&&&& D.邹容20.“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这一条被明确规定在下列哪部法典中?(&&&& )&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 & C.《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新刑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思想中,商鞅提出的有(&&&&&&&& )。& A.“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B.尊君、贵势与尚法& C.“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D.“壹赏”、“壹刑”、“壹教”& E.“一其宪令”,“布之百姓”2.康有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的具体方案是(&&&&&&&& )。& A.设议院开国会&&&&&&&&&&&&&& B.制定宪法&&&&&&&&&&& C.实行法治& D.行三权分立&&&&&&&&&&&&&&&& E.五权分立3.以下属于韩愈的思想的有(&&&&&&&& )。& A.“天人不相预”&&&&&&&&&&&& B.“道统论”&&&&&&&&& C.刑、礼、道“迭相为用”& D.对于复仇,主张经律两不失&& E.对于复仇,主张“诛而后旌”4.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恢复肉刑的有(&&&&&&&& )。& A.王充&&&&&&&&&&&&&&&&&&&&&& B.仲长统&&&&&&&&&&&&& C.刘颂& D.白居易&&&&&&&&&&&&&&&&&&&& E.朱熹5.下列著作中,属于王夫之的有(&&&&&&&& )。& A.《黄书》&&&&&&&&&&&&&&&&&& B.《明儒学案》&&&&&&& C.《读通鉴论》& D.《宋论》&&&&&&&&&&&&&&&&&& E.《读四书大全说》6.沈家本确定了清末修律的基本原则有(&&&&&&&& )。& A.参考古今&&&&&&&&&&&&&&&&&& B.中外通行&&&&&&&&&&& C.博稽中外& D.模范列强&&&&&&&&&&&&&&&&&& E.博采众长7.荀况明确提出“法义”、“法数”和“类”三个重要法学概念,它们之间关系是(&&&&&&&& )。& A.“法义”是“法数”的体现&&&&&&&&&& B.“法数”是“法义”的体现& C.“类”是“法数”的补充&&&&&&&&&&&& D.“类”是“法义”的指导& E.“法义”是“法数”的指导8.属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思想有(&&&&&&&& )。& A.平均地权&&&&&&&&&&&&&&&&& B.耕者有其田&&&&&&&&& C.“主权在人民”& D.反清为首要任务&&&&&&&&&&& E.“节制资本”9.范仲淹的“审刑名”的司法原则有(&&&&&&&& )。& A.谨慎适用罪名&&&&&&&&&&&&&&&&&& B.“明谨用刑而不留狱”& C.行纠察,加强司法监督&&&&&&&&&& D.“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 E.习法律,提高业务素质10.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有(&&&&&&&& )。& A.陆贾&&&&&&&&&&&&&&&&&&&& B.鲍敬言&&&&&&&&&&&&& C.嵇康& D.王弼&&&&&&&&&&&&&&&&&&&& E.韩愈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周礼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2.子产发展了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提出________的刑法思想。3.白居易针对当时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因而人民犯罪增多的情况提出________是犯罪的根源说。4.封建社会各代相承的以宗法礼教为核心的法律,都以儒家倡导的________作为根本原则。5.王安石建议恢复________,以培养执法官吏。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其忧国忧民,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宽广襟怀的名句是________。7.洪仁的法律思想其显著特点是打上了________的烙印,带有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的新趋势。8.王夫之的“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的思想是对封建正统的________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批判。9.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两派的论争,最后以________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10.在旧民生主义阶段,孙中山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针是________。
网站客服QQ:中国法律思想史02任务-0005-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中国法律思想史02任务-0005
儒家法律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法律,在汉代是( )。
玄学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扬了法律的( )。
& & 虚无主义
& & 工具主义
& & 实用主义
& & 理想主义
汉初黄老学派的( ),实际上已经有儒家思想的成分。
& & 文武并用
& & 约法省禁
& & 德刑相济
& & 清静无为
秦朝将法家( )的理论作为治国方略。
& & ”为国以礼“
& & ”缘法而治“
& & ”无嶙而治“
& & ”为政在人“
董仲舒的( )原则,到汉宣帝时正式成为法律。
& & “父子相隐”
& & “夫妻相隐”
& & “为亲者隐”
& & “同居相隐”
( )之儒家化,首先表现在其“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治罪”。
& & 泰始律
& & 北齐律
嵇康的思想是以( )为核心的,以崇尚自然为特点。
& & “越名教”
& & “守礼法”
& & “任自然”
& & “遵道德”
秦统一六国,以秦始皇为首的秦王朝统治集团接受了( )的主张。
西汉初年,黄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曹参、陆贾和( )等人。
& & 汉景帝刘启
& & 汉文帝刘恒
& & 汉武帝刘彻
& & 汉宣帝刘询
( )颁行全国,对加强秦王朝中央集权、促进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 & 法律问答
& & 九章律
曹魏律学不同于汉代律学那样完全依附于( ),而表现出独立发展的倾向。
自( )等思想家到《淮南子》的作者都从总结秦亡的教训出发,严厉地批判法家法峻刑残的法律思想。
& & 叔孙通
《唐律疏议》的产生,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
& & 儒家化
& & 法典化
& & 世俗化
& & 神圣化
( )所说“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 & 《盐铁论》
& & 《过秦论》
& & 《五蠹》
& & 《孤愤》
在秦朝,法律成为了君主维护其统治的一种( )。
在定罪量刑方面,( )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则。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是主张在国家体制了废除( ),实行君县制,加强国家的统一。
& & 分封制
& & 宗法制
& & 世卿世禄制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地主阶级继续利用( ),使之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 & 法治思想
& & 宗法思想
& & 统一思想
& & 儒家思想
( )说:“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然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
& & 秦始皇
法家理论中的“缘法而治”则是“法自君出”,法在这里只是君主权力的( )。
& & 派生物
秦始皇的“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思想的具体表现是( )。
& & 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郡县制度
& & 废除世卿世袭的官吏制度
& & 制定统一法令,颁布全国
& & 统一度、量、衡和语言文字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代表( )对正统法律思想神学观进行了批判。
汉代“盐铁会议”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一方,以“贤良文学之士”为另一方,展开的争论内容有( )。
& & 关于“德治”与“法治”
& & 关于立法繁简与刑罚轻重
& & 关于司法与灾异关系
& & 关于“人”与“法”对治国的作用
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包括:( )。
& &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 & 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 & “罚不患薄”,约法省刑
& & “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
唐律亦自始自终贯穿了宗法伦理思想,其表现为( )。
& & 准五服以制罪
& & 维护父权即家长权
& & 维护男权主要是夫权
所谓“五常”即:仁、( )。
律学家们主张定罪量刑应“刑“、( )综合考察、补”论心定罪“的不足。
& & “理”
& & “心”
& & “情”
& & “事”
法家“法治”思想的不足之处在于( )。
& & 公开否认罪刑相适应
& & 忽视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
& & 主张实行君主专制独裁
& & 弱化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唐律“一准乎礼”,而“礼者为异”的思想是通过( )表现的。
& & 特权保护
& & 优待官贵
& & 良贱异法
& & 宗法等级
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是( )。
& & 以法治国
& & 安人宁国
& & 务在宽简
& & 明正赏罚
玄学家的主张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已有的法令宜少不宜多的观念。
汉朝初年的立法指导思想对于整个的封建时代的各朝的立法指导思想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唐律疏议》。
刘禹锡不同意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玄学家从“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出发,反对烦法酷刑,主张法贵简贵无。
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点就是主张大一统,主张权力要集中在君主的手中,主张国家要有为,君主要有为。
柳宗元试图在社会内部寻找国家和法产生的原因,把法的产生看成是理断曲直的需要,仍是一种道德史观,但与神权法思想相比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曹操强调“天人合一”说来解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法自君出的合理性。
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汉中期。
律学作为经学的一个分支,兴起于汉代,后继续发展,是我国古代传统法律学的主流。
白居易正视贫困是犯罪的根源之一,提出了“贫困思邪而多罪”的观点。
桓谭、王充等人力反“天人感应”论,驳斥谶纬神学。
曹操强调“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是典型的重刑主义者。
张斐杜预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不是礼,法典的制定不应只依礼法合一。
律学家们囿于传统学术的路径,没有将法律定位于保护与救济公民的权利与利益。
刘禹锡“人以法制胜”的法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上的光辉一页。
秦代以法治国,要求官吏明习法律。
汉武帝提出“大德而小刑”的主张。
玄学家虽不从根本上反对名教,但对传统名教的教条与虚伪却进行了猛烈批判。
答案不错哦,便宜点更好
可以,满分
哈哈,爽!
哪里找答案
& && &答案答案
opwpo 发表于
可以,满分
安监一股张祥云
求答案啊~~~~~~~~
dddddfffffffdhhddfh
15秋学期中国法律思想史
.cn:82/FES3Default.aspx
答案,我要答案
答案,答案,我要答案
yijinxun 发表于
答案不错哦,便宜点更好
可以发来分享不
形考好难啊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