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耶稣什么时候出生的说“不要论断”时,他是什么意思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生命重生内容&&&&&&&&&&联系QQ:
您的位置:&>&&>&>正文
不要论断人
时间: 20:32:51&&&&作者/供稿:&&&&来源:回归伊甸&&&&浏览次数:
&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恐怕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背后议论别人的经历,同时也难免成为别人背后议论的对象。在背后对人品头论足真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背后议论人,特别是说人坏话不好,而且任何人也不想自己成为&长舌妇&。可是就在家庭中,在单位里,在朋友之间,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说三道四&的行列。现今的在互联网上,这种现象更加比比皆是。象那些电影啊,动漫啊,日志啊,明星啊,都会有一个评论栏。若非诚心留点赞美之言,或者说几句祝福的话语,就是各种各样的吐槽,指责,甚至是唾沫横飞的谩骂&&
& 为什么人会喜欢在背后说三道四呢?有的人可能出于内心的嫉妒和自卑,爱在背后诋毁别人,以达到心理平衡;有的人可能是心存不满,就把对方的缺点、丑事散布出去,以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有的人不一定是存心使坏,却有说长道短的习惯,总是东家长李家短的,添油加醋地描述一些人或事;有的人光看到他人的缺点,有意无意就大肆评价一番。背后议论人的原因虽说是五花八门,但圣经中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就说出来。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言为心声,心中满是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口里自然就显露出来了。相反,心中若有耶稣的宗教,心若爱耶稣过于爱世界,时刻有耶稣居住于心,那我们自然就喜爱谈论耶稣,谈论真理,在最圣洁的信仰上建造我们周围的人,我们讲出去的话就不会有损朋友家人或弟兄姐妹了,反倒要能造就、提拔他们了。
& 在社会上,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感觉上似乎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但对于基督徒来说,背后说人不是不好却是一件犯法的事,干犯的是律法。因为圣经说:&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雅4:11)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的山上宝训中也教导我们,&你们不要论断人。&(太7:1)
& 什么叫&论断&呢?&论断&,在KJV圣经中是&Judge&这个单词,有批评、断定、审判、定罪的意思。论断,指的是人的一种习性,就是吹毛求疵,揣测别人的动机,挑剔别人的言行,站在自己的标准上对他人的言行和品格做出一番点评。甚至僭越上帝的主权,定人的罪,判断人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或是得救。这种论断有两种,一种是背后的、暗中的,甚至是心里默默地论断人,另一种则是当面或当众论断、指责人。
& 我自己虽然说不上是个爱嚼舌头根的基督徒,但无法否认自己也曾有过论断过别人的事实。有时是有意无意中就和几个人一起&点评&一下张三或李四;有时是觉得别人伤害了自己,心里觉得委屈,于是就在关系较为亲密的朋友面前痛快地倾诉了一番。其实说完别人后,&不要论断人&这句圣经教训就不停地萦绕在脑海中,心中也甚是懊悔:&哎,我怎么就忍不住说他了呢?&有的时候因为突然想到这个教训,于是硬生生地将正要出口的话又咽下去了。话虽未出口,其实心里已经论断人了。我们在论断人的同时,肯定不免也会被人论断。我也被人背后论断过,而且论断的话还传到了我耳中。
& 有一次我和丈夫、堂弟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堂弟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对我说:&姐,你知道吗,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几个阿姨在聚会休息的时候谈到了你。&&哦?说了些什么?&人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也不例外,当时就好奇地追问下去。可问题是我所听到的评价并不是教友们对我做工成果的好评、鼓励或是友好的建议,偏偏是大差评!而且这个差评严重歪曲了事实。顿时,我心里先是一阵不平:&我做工,是真心诚意地想做好荣耀上帝,从没想过通过做工的成果来彰显自己多么厉害。我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没那么专业,但我本着对上帝的诚心,尽了全力了。她们居然这样在背后说我,批评我做工的成果&&&我在一肚子的委屈中不知不觉就变了脸色,略带讽刺的口吻说:&唉,这些人,在敬拜上帝的圣日居然闲谈这些,乱评价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啊,其中有很多闲杂人员。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多&闲杂&人员&&最后很多人都要倒毙在旷野的,进入迦南的人还是少的啊&&&就在我絮絮叨叨开始论断别人时,老公着急地一个劲儿向我挥手,非常痛心地望着我说:&行了,行了,别再说了,你这样说别人,不就和她们一样吗?&
& &不就和她们一样吗&,&不就和她们一样吗&&&这句话久久回响在我耳边。&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马书2章1节的话狠狠刺透了我的心。我再也吃不下饭了,立刻放下碗筷,走进房间,关上门,跪在了上帝面前。
& &天父啊,求您饶恕我的过犯,求您改变我罪恶的心。主啊,当别人说我好的时候就高兴,说我不好的时候就变脸,我怎么还是这样在乎自己呢?现在我都无法忍受这点流言蜚语,那将来亲人、朋友,全世界的人都起来反对我的信仰,指责我时,那我如何忍耐的了?主啊,您在地上的时候,有那么多人诽谤您,侮辱您,您都没有为自己申辩一句。而我,就因为听到了这么一点不好的评价,就要为自己辩解,就不平不满&&主啊,当别人说我的时候,我又反过来说他,我还断言别人的得救问题,我的行为岂不是也表明了自己是在做撒旦的工作吗?我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就是闲杂人员?我岂能知道别人将来是否能得救?我怎么就成了审判人的裁判了?主啊,我心中根本没有对人的饶恕和同情,我心中没有爱和包容。求您怜悯我,求您将您的爱放在我心里,求您改变我这颗论断人的心&&&我紧握着双手,跪在床边不断地祷告。
& 当我们为自己的罪忧伤时,为了离弃罪恶恳切求恩典时,上帝总能立刻帮助我们。就在我痛悔自己的行为,不断求饶恕、求帮助,一遍又一遍得回想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在比拉多的衙门前,在髑髅地的场景时,心中的不平不满奇迹般地消失了,定人罪的心也没有了,河水般的平安涌入了心田:&嗯,其实她们说的对,我做得确实不够好啊。正因为有些地方不完善,所以才造成了她们的误解。看来,我以后需要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力求做到最好!&再次站起来走出房间的时候,脚步也变得轻松了。我的心不再论断别人了。
& 别人论断我的话传到耳中,接继而在我心中引起的这番&轩然大波&真是让我非常感恩!因为我深深领悟了&不要论断人&的教训。&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k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 (林前4:5)圣经已经教导了我们,所有的判断和定罪都要交托给主。天父已经&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约5:22))。所以我们若是判断别人的动机,并定周围人的罪,就是在篡夺创造主的特权。因此,我们岂能把批评别人或论断别人的动机和行为,看作是一件小事呢?
& 其实,那些背后评价我的人,与我并无多少交往,甚至素未谋面,所以她们并不真正了解我。她们只是从我的外表,从我的谈吐,从我做工的成果上做出了一番判断。人与人的性情,习惯,以及所受的教育,彼此大有不同,所以对于事物的观点就不可能一致。人对事物的认知也是有限的,对于真理的了解,对于人生行为的理解,在各方面不尽相同。如此不全面的认知,很可能导致我们对他人错误的判断。而人往往又容易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作为评判别人的标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揣测别人的动机,判断别人的行为。这种错误的判断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时,自然就成了论断人。还有就是当对方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时,就在心里产生某种看法,定他们的罪,或者干脆批评责备人。我们的标准和观点并不一定就是对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鉴察人心,唯有上帝洞悉人隐藏的动机。所以,耶稣告诉我们不要论断人,意思就是让我们不要立自己的义,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或品格。
& 细细回想那些有关自己的差评时,发现点评得还挺有道理的。我确实做得不够好,有些表达和做法太不完善了,容易引起人的误解。当听到别人论断我时,我不是立刻反唇相讥吗?当我批评别人怎么不好时,不是立刻显出了我有论断人的精神吗?遇到此种情形,我的第一反应是并没有以耶稣的心肠去对待她们,反倒是大为不满地攻击对方。既然自己本身是有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在上帝面前就是一个罪人,哪来的资格论断别人呢?圣经说:&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太7:3,4)所以,在我们开始评论他人之前,还是先问问自己:我做得有多好和多义呢?我们必须先把自己眼中的&梁木&拔掉!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先悔改,我们必须先除掉自己自大自尊的心意,我们的心必须先因基督的恩典而变为谦卑、文雅、柔和,基督的爱必须充盈在我们心中。这样,我们就不会有窥探他人,揭露他们的错误的癖性了。我们不但不想论断、批评,反倒想以帮助、造福、与救助为人生目的了,正如玫瑰绽放其芬芳的花朵,葡萄结出其紫色的果实一般。
& 当我听到那些论断自己的话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攻击对方,而并不是检讨自己是否有错。若是我论断对方的话也传入对方耳中,想必对方肯定也不好受。更不可能让她们承认自己就是&出埃及的闲杂人员&。这让我想起了一段属灵的话语:&从来没有人因指责或呵斥而痛改前非的。反之,许多人却因此被驱离基督,以致闭塞心门拒受劝化。和善的精神,温柔可爱的行为,可能拯救犯错的人,并遮盖许多的罪。你自己品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基督,必对你所接触的人发挥一种变化的能力。&是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艰难,会遇到试探,会犯错,当此时我们应当试图给予劝告或劝勉时,不是指责他们或定罪他们。因为指责、论断或呵斥只会给人的心灵带来伤害,驱离人离开正路,甚至固执不愿悔改。当我们试图给予别人劝告或训诫之时,我们应该听从这个劝勉,&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6:1) )我们也许曾经也多次犯错,而在我们一度离开正路之后,再想寻找又是多么地困难;我们也许也会陷于同样的试探之中,需要一切的宽容。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就不会把弟兄推入更深的黑暗中去,而会存着充满怜悯的心劝告他的问题和罪了。正如圣经说的那样,&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太12:20)当我们自己成为榜样并具有耶稣仁爱精神时,我们劝勉人的言语才具有感化的分量。
&&& 当我跪在地上横恒切祷告时,我的脑海中一遍遍播放着耶稣生平的一幕幕场景。想到耶稣的忍耐,想到他遭受的屈辱、诽谤和嘲笑时,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污秽不堪,觉得自己遭遇的任何痛苦与他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那刚硬的心就那样奇迹般地慢慢融化了。那时,我深深明白了默想耶稣的生平是多么重要的一门功课。直到现在,我也常常将耶稣生平的故事拿出来读,在车里也总会特意播放朗读他生平的音频。每次都有感动洋溢在心内,总会感慨:哇,我们的主何等温柔、忍耐、伟大!我们遭遇的一切在他面前算得了什么,使我们如此难以忍受呢?我们若深切感受到上帝对待我们的宽容和忍耐,就不致于去论断或咎责别人了。我们若时常仰望髑髅地的十字架,记得是因我们的罪而将救主钉在那里的话,我们绝不会想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也绝不会登上审判台来控告并定罪于人。上帝的爱若始终充满我们的内心,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天天将耶稣接到心里,都能获得一个宽广、同情又充满爱的信仰。
热门点击排行
热门评论排行不要论断人
《 马太福音》第7章
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2&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
3&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5&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耶稣说:"不要批评别人,免得别人批评你。因为你们怎样批评别人,别人也会怎样批评你们。你们以什么标准衡量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你。"
"朋友眼中的一根小刺,你就看得一清二楚,而你自己眼中有根大梁,你却没有留意、没有注意,你又怎能批评朋友说:让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个伪君子,还是先把自己眼中的梁木去掉吧,待眼睛能看清楚之后,再去帮助你的朋友挑出他眼中的刺。"
主说:你们不要把献祭的供品给狗吃,也许它们回过头来会反咬你一口,也不要把美丽的珍珠给猪带上,因为它们只会把珍珠糟蹋了。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不要论断人。要明白这节经文,我们必须知道两种论断的分别;一种是论断一个人的工作和行为,而另一种是论断这个人。主耶稣这里说的是对这个人本身方面的论断。
我们不可论断一个人的品格、动机、思想、内在生命,和他的灵魂;只有神才可以说这些方面的事。保罗说: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
(罗14:4)
在路加福音18章11节中,主耶稣给了我们一个错误论断别人的法利赛人的例子,那法利赛人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
法利赛人这样说就是论断那站在他身边的税吏。他其实是在说:“我很好.你不好”。
这种定别人的罪,鄙视人的态度是错的。
我们绝不能这样做,像法利赛人一样的人经常都在找别人的错处,尽量贬低别人,看到别人犯罪反倒高兴。他们喜欢听到别人的不是之处(罗14:10、13)。这种论断的态度与爱背道而驰(林前13:4、6-7)。
然而,有另一种论断是正确而需要的,这就是对别人的外在行为的论断。我们不需论断罪人,但却必须论断他的罪行,我们必须论断别人的言语行为。主耶稣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15节)。
因此,我们必须能够认出假先知和假教师,将他们的教导与圣经的教导作比较。耶稣说:"不要把圣物给狗"
"狗"就是违背神的人,他们不顺服神。我们必须能够认出神的敌人,耶稣说我们可以凭着他们的果子认出他们来(16、20节)。因此,我们必须论断他们的果子。
在位掌权的人也必须论断人的行为。法官要在法庭判案,教会的领袖也要"管教"他们以下的会众(林前5:1、3-4)。然而,就算在位掌权的人必须论断别人的行为,但他们不可能全知道他们论断的人,只有神可以绝对准确真实地论断人,因为祂是全知的。
<font COLOR="#&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若我们错误地论断人,神也会论断我们,若我们定别人的罪,神也会定我们的罪,若我们赦免别人,神也会赦免我们(路6:37),
当我们仍是罪人的时候,神就赦免了我们,若我们不肯赦免人,我们就没有接受神的赦免,也不知道什么是赦免,那么,我们就被定罪了(太6:14-15)。
由此看来,我们怎样待人,神也会怎样待我们。同样.我们怎样论断人,神也会怎样论断我们,我们怎样怜悯人,神也会怎样怜悯我们;我们怎样施给人,神也会怎样施给我们。
在路加福音6章38节,主耶稣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这里说的是面粉的量器,神会将那量器装得满满的,祂是不会吝啬的。神是完全公正的,我们给了什么,祂也会全数,甚至更多地还给我们(可4:24)。
到了末日的审判,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罗14:10)。就算是已得救的人,神也要审判他们的行为(林前5:10).我们所说的每句闲话也会受到审判(太12:36-37)。因此,当留心这几段经文的教训,不要定别人的罪,而要以怜悯待人,因为在审判那日,我们需要神大大的怜悯。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在3至5节中,主耶稣给了我们另一个不可论断别人的理由;就是,我们不配论断人,我们看得不清楚,不足以论断人。
当我们看到别人犯错或犯罪时,我们的指责和批评是何等快啊!
我们说:“竟有这种事!”
我们以为指出别人的错误是我们的责任,但主耶稣说: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成了伪君子。我们努力去除掉我们兄弟姊妹心里的刺——微小的罪,却没想到要除去我们自己心里的梁木——重大的罪。
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罪,以致我们看不清楚,没法除去别人眼中的刺,即除掉他的罪。我们自己的罪使我们变成属灵的瞎子,就像眼中的梁木一样。当我们想纠正兄弟姊妹的错误时,就像瞎眼的医生为病人医治白内障一样。
有一次.犹太人抓了一个行淫的女人,他们想根据犹太律法用石头把她打死(约8:1-11),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约8:7)。这些犹太人,因为自己的罪,才不配论断这个女人。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你这假冒伪善的人。“假冒伪善的人&”是一个很强烈的字,是指那些外表公义,但内里邪恶的人。他们说的话与心里相信的恰好相反,他们是巧言滑舌。他们外表关心兄弟姊妹的罪,心里却暗暗高兴他犯了罪。他们努力除掉兄弟姊妹轻微的罪,却没有打算除掉自己人人皆见、像一条眼中伸出来的梁木一样的大罪。
你这假冒伪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我们的梁木就是我们的假冒伪善,即爱论断和爱定罪的心态,也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私自利的心。无论我们的兄弟姊妹犯了什么罪,我们的论断和定人罪的心态就是更大的罪。
与其论断别人,我们应当先论断自己(林前11:31).让我们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去掉梁木不是容易的事,这是令人感到羞耻的,是痛苦的,但我们必须这样做。去掉我们眼中的梁木之后,我们会更谦卑、更能对别人感同身受。
当我们开始论断自己时,就会停止论断别人,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以神的眼光去看我们的兄弟姊妹,以爱和怜悯的眼光看他。是的,我们仍会看到他眼中的“刺”仍会希望帮助他把刺去掉(加6:1).但我们不会再有论断和定罪的心态。
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犹太人认为狗和猪是不洁的,他们绝不会想到用在圣殿曾献为祭的肉给狗吃。在他们心目中,与不属灵的外邦人分享属灵的福分就像把珍珠给了猪一样。把珍珠给了猪,结果如何?猪会把珍珠吐出来,并加以践踏,然后返过来咬那把珍珠给它们的人。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这里所说的狗和猪就是那些心硬、不肯相信的人,他们故意和不断地反叛神。他们是那些不能接受神的话——“珍珠”——的人。对这些人,给他们说属灵的事是徒然的(路23:9、徒13:44-46、18:5-6)。
然而,我们必须小心处理叫别人作“狗”和“猪”这件事,这种人为数很少。就算他们是神的敌人,我们也要爱他们(太5:44).就算我们不跟他们说话,我们也要为他们祷告和怜恤他们(罗12:14、17、19-21),这些人是撒旦的奴仆,他们没有盼望,也没有光。愿神帮助我们去爱这样的人。
7:1-5耶稣所说"你们不要论断人"&的意思,是反对那种伪善和审判的态度——为要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但祂并不是一概而论反对所有批判思考,只是我们要作出辨别。耶稣教训我们要认出假教师来(7:15-23),保罗也教导我们在教会里应该有纪律(林前5:1-2),相信神是最终的审判者(林前4:3-5)。
7:6根据律法,猪是不洁净的动物(申14:8),任何人接触过不洁净的动物就会在"礼仪上不洁"。耶稣教导我们不应该把神圣的教导交托给不圣洁的人,把神圣的观念教导给不想听和不肯接受的人只是枉费心机。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要向未信的人传讲神的道,而是应当有智慧去分辨所教导的对象,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耶稣告诉我们不要批评别人,反要检查自己的动机和品德。你是否发觉自己很容易夸大别人的过失,而忽视自己的问题?我们常想去改掉别人身上的坏习惯,其实,自己也有同样的坏习惯。若你正准备去批评别人,请先去检讨自己是否也该受同样的批评。首先要判断自己,然后用爱心去饶恕和帮助你身边的人。
6:37-38真正肯饶恕别人的人显明他已经得着了神的饶恕。耶稣用一幅升斗的图画保证我们有十足的回报。如果我们批评人而不肯体谅人,就将同样地被批评,如果我们以善良、恩慈、怜悯的心待人,就会得到十足分量的回报。所以,我们应该爱人,而不要论断人。
6:39-40学生不会超越老师,所以你要清楚你跟随的是正确的老师和领袖。他们将要教导我们更认识信仰,也要给我们可靠的引导。
6:41耶稣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我们不应太过分看别人的罪,以致忽略了自己本身的罪。我们常常将自己的错误合法化,却指责别人同样的错误。别人眼中的哪一种小刺,最容易叫人挑剔。每当我们想挑剔时,要记着我们自己眼中有梁木,这样我们或许会觉得没有那么多话要说。
6:42我们不应害怕别人说自己假冒为善,而将信心藏起来会影响自己生命的成长。一个人尝试做正确的事,却经常失败,这并不是假冒为善,一个人的行动与感觉不同,也不是假冒为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放下自己的感受,去做需要做的事情。信心软弱并不是虚伪。
那么,哪种人才是假冒为善的人呢?
那些为了引起别人注意、得人称许、接纳或欣赏而假意作出宗教行为的人,才是假冒为善者。
7:1 不要论断人:
耶稣强烈指责那种不见己过却百般挑剔批评他人的习惯。信徒需要首先自己顺从神公义的标准,然后才能察验或影响他人的行为。这种不公正的论断还包括急于给犯错的人定罪,对他回归神和神的道不抱任何指望的态度
(路6:36-37)。
基督并非是在反对我们对他人的罪加以分辨或做出正确判断,相反,他明确教导我们要识别教会中假冒为善的人,并要参透各人的真实性情。
2. 也不能把这句话当做教会疏于管教、放任自流的借口(
&&&&&&&&&&&&&&&&&&
荣耀归主名!阿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稣降生的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