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中国无人机部队队曝光:民间电游高手能代替专业飞行员么

空军攻击无人机部队曝光:民间电游高手能代替现役飞行员?
5月23日,新华社刊发专题报道《大地上的天空——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投身改革强军记事》。讲述了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的事迹。
报道称,2010年,已驾驶空军6种机型飞行了3000多个小时的李浩。作为“高龄”战斗机飞行员坐进了无人机地面方舱,成功从战斗机飞行员转型成为无人机飞行员,主飞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如今李浩改飞中国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7个年头,他总结的无人机8字飞行法,解决了二次攻击的时间和航程,突破了无人机操控和作战使用等多项重大技术问题,有效提升我军无人机使用效能,编写的《无人机训练条令》,已下发部队使用。
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是无人机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各国都竞相研制和发展了几百种各种用途的无人机,在军事上尤其以美国MQ-1捕食者和MQ-9死神为代表的攻击型无人机最为耀眼,中国也不甘落后,紧追美国,在几乎同一时间自主研制并装备了彩虹-3/4、GJ-1/攻击-1(翼龙1无人机的自用型)等察打一体无人机,同时配套了品种丰富的无人机专用弹药,随后又推出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翼龙2,彩虹5,利剑、云影等大型无人机,在技术上与美国齐头并进,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空军将拥有五个以上的无人机飞行团,装备数百架攻击型无人机。
近十年来,中国军队的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总参侦察部门有了长航程侦察无人机,陆军远程炮兵部队装备的中型无人机已经成了标准侦察设备,空军也组建了专门的无人机飞行团。无人机对地作战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始大量进入部队服役。
上图是空军航空兵某师的师徽,与以往其他航空兵师的标志不同,这个师徽上面有个无人机的图案。下图是航空兵某师礼堂的誓词和宣传画,从宣传画可以看出,目前这个师拥有歼-11B歼击机、歼-7歼击机和某型远程无人机,各装备一个飞行团。
李浩所在部队是空军首支装备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部队,从报道的图片看,机型为攻击-1型无人机,该机实际上是成飞公司出品翼龙1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自用型号,2011年列装航空兵某师,常驻西北国家靶场。在空军“红剑-12”演习中,国产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圆满完成高空照相、目标侦察和图像传输任务,标志着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正式融入作战体系。在2014年举行的上合组织联合演习中,中国的攻击-1型无人攻击机首次露面并进行了实弹打靶,对一处高地实施侦察,对敌指挥车发射导弹实施斩首行动,秒杀恐怖头目,整个作战过程令参演的俄军大开眼界,原因是那时候俄罗斯军队还不拥有任何攻击无人机型号,直到现在也没有。
攻击-1察打一体无人机于2005年5月开始研制,2007年10月完成首飞,2008年10月完成性能/任务载荷飞行试验,2009年11月,在鼎新空军试训中心靶场,进行首次空地精确打击实弹发射,使用机载AKD-10空地导弹,命中了5公里距离外的移动目标,弹孔仅偏离靶心1.2米。
攻击-1无人机具备对敌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还能够携带侦察设备对敌方目标进行远距离长航时侦察,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无人机的先进水平。平时主要担负持久情报、侦察、监视和警示、攻击任务,战时主要担负低威胁环境下战场重点区域持久监视侦察和攻击、毁伤效能评估等任务。
中国空军的攻击无人机由谁来操控呢?
空军从2010年开始展开选调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无人机飞行员均为空军现役飞行员,操纵设备也与有人驾驶的战机类似,今年2月,甚至有两名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改为无人机飞行员,其中一位还曾在自由空战中成绩优异,获得空军飞行员最高荣誉——“金头盔”。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加入无人机飞行员序列,意味着无人作战力量实战化水平迎来新的突破。
去年珠海航展时,央视播出了翼龙2、彩虹五号无人机专题,其操作手在飞行控制舱通过手柄和综合显示屏操控无人机进行作战的画面,引起了全国民众的高度关注。很多年轻人发现攻击无人机的操控非常人性化,界面也相当友好,与平时在电脑上使用手柄玩飞行游戏区别不大,由此产生热议,未来的攻击无人机飞行员是否可以从民间的电脑游戏高手中产生。
如果能在电脑上熟练的玩飞行游戏,那么也可以直接操控察打一体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唯一区别是电脑上打击模拟目标,而攻击无人机打击的是真实目标,而且在地面操控,没有人身危险,工作环境舒适,不需要有人机驾驶员需要经过正规航校和教练机的艰苦训练,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还不太严格,这简直是最理想的职业。
无人机飞行员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职业。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18年,民用无人机飞行员需求超过3万人。目前中国仅有一千多名获得执照的民用无人机飞行员,人数严重不足。与此同时,随着无人机快速装备部队,军用无人机飞行员无疑也会面临短缺的局面。
然而,事情真的那么简单么?
我们以装备数万架无人机的美军为例。对于小型无人机,美军规定只有军官和有飞行经验的士官才能操纵25公斤至500公斤的中短程无人机,但允许士兵操纵18公斤重的“扫描鹰”等小型无人机。美军对中型以上的长航时无人机操作员要求最为苛刻,只有军官才有资格操作,而且必须是飞行经验丰富的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美国陆军每年能培养2000名无人机操作员,但大部分是操作只有5公斤大小的“乌鸦”无人机。对于500公斤以上的中型和大型无人机,毫无疑问都是由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经过无人机飞控训练以后担任操作手。
空军要求使用真正的飞行员操控大中型无人机,主要原因是这些无人机的体积庞大,续航时间较长,受到空中复杂气象条件的影响也较大,这些无人机所执行的任务也比较复杂,需要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去处理。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通常小型无人机都通过无线电直接操控,画面直接显示在控制屏上,没有延迟。而长航时无人机都在视距外的数百甚至上千公里飞行,操作手只能在屏幕上操作无人机,大型无人机上都安装着卫星天线,控制信号需要采用卫星数据链传输,无线电控制信号和传感器视频画面需要先传输到位于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上,在向下传输到基地控制仓或无人机上,再加上信号的复杂计算和处理,这样就要有个延迟时间,这时间间隔通常为2~3秒。
无人机操作手在控制仓综合显示屏上看到的并非实时画面,所以操控长航时无人机就需要比较丰富的有人驾驶飞机飞行经验,能够弥补这种信号延迟可能带来的飞行风险。民间电脑游戏高手就完全没有空中实际飞行经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飞感”,在遇到紧急情况是,应对经验不足,容易致使无人机控制失败。
我们从军方发布的无人机驾驶员的一些信息也能看出中国军队无人机部队是如何操控长航时攻击无人机的。李浩早在2015年度就获得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称号,从军30多年来,飞过6种有人驾驶飞机和某型无人机,2010年地方无人机公司高薪聘请即将到龄停飞的李浩,他不为所动,报名部队选调无人机飞行员,担任新机首飞重任。
这说明空军试验基地某无人机团的无人机飞行员都是现役飞行员选调而来的,而且都是资深飞行员。使用即将停飞的老飞行员担任无人机驾驶员,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既能发挥老飞行员的余热,减少培训费用,也能利用好老飞行员的丰富飞行经验。是一件一举数得的好事。
综上,控制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起飞作战,或许并不像很多网友和电脑游戏高手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都是在显示屏前面用手柄操控,但是在空军需要的是真正的飞行员。
因为在空军那叫作战,不是玩游戏!空军攻击无人机部队曝光:民间电游高手能代替现役飞行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月23日,新华社刊发专题报道《大地上的天空——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投身改革强军记事》。讲述了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的事迹。  报道称,2010年,已驾驶空军6种机型飞行了3000多个小时的李浩。作为“高龄”战斗机飞行员坐进了无人机地面方舱,成功从战斗机飞行员转型成为无人机飞行员,主飞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如今李浩改飞中国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7个年头,他总结的无人机8字飞行法,解决了二次攻击的时间和航程,突破了无人机操控和作战使用等多项重大技术问题,有效提升我军无人机使用效能,编写的《无人机训练条令》,已下发部队使用。    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是无人机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各国都竞相研制和发展了几百种各种用途的无人机,在军事上尤其以美国MQ-1捕食者和MQ-9死神为代表的攻击型无人机最为耀眼,中国也不甘落后,紧追美国,在几乎同一时间自主研制并装备了彩虹-3/4、GJ-1/攻击-1(翼龙1无人机的自用型)等察打一体无人机,同时配套了品种丰富的无人机专用弹药,随后又推出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翼龙2,彩虹5,利剑、云影等大型无人机,在技术上与美国齐头并进,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空军将拥有五个以上的无人机飞行团,装备数百架攻击型无人机。    近十年来,中国军队的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总参侦察部门有了长航程侦察无人机,陆军远程炮兵部队装备的中型无人机已经成了标准侦察设备,空军也组建了专门的无人机飞行团。无人机对地作战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始大量进入部队服役。    上图是空军航空兵某师的师徽,与以往其他航空兵师的标志不同,这个师徽上面有个无人机的图案。下图是航空兵某师礼堂的誓词和宣传画,从宣传画可以看出,目前这个师拥有歼-11B歼击机、歼-7歼击机和某型远程无人机,各装备一个飞行团。    李浩所在部队是空军首支装备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部队,从报道的图片看,机型为攻击-1型无人机,该机实际上是成飞公司出品翼龙1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自用型号,2011年列装航空兵某师,常驻西北国家靶场。在空军“红剑-12”演习中,国产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圆满完成高空照相、目标侦察和图像传输任务,标志着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正式融入作战体系。在2014年举行的上合组织联合演习中,中国的攻击-1型无人攻击机首次露面并进行了实弹打靶,对一处高地实施侦察,对敌指挥车发射导弹实施斩首行动,秒杀恐怖头目,整个作战过程令参演的俄军大开眼界,原因是那时候俄罗斯军队还不拥有任何攻击无人机型号,直到现在也没有。    攻击-1察打一体无人机于2005年5月开始研制,2007年10月完成首飞,2008年10月完成性能/任务载荷飞行试验,2009年11月,在鼎新空军试训中心靶场,进行首次空地精确打击实弹发射,使用机载AKD-10空地导弹,命中了5公里距离外的移动目标,弹孔仅偏离靶心1.2米。  攻击-1无人机具备对敌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还能够携带侦察设备对敌方目标进行远距离长航时侦察,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无人机的先进水平。平时主要担负持久情报、侦察、监视和警示、攻击任务,战时主要担负低威胁环境下战场重点区域持久监视侦察和攻击、毁伤效能评估等任务。  中国空军的攻击无人机由谁来操控呢?  空军从2010年开始展开选调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无人机飞行员均为空军现役飞行员,操纵设备也与有人驾驶的战机类似,今年2月,甚至有两名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改为无人机飞行员,其中一位还曾在自由空战中成绩优异,获得空军飞行员最高荣誉——“金头盔”。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加入无人机飞行员序列,意味着无人作战力量实战化水平迎来新的突破。      去年珠海航展时,央视播出了翼龙2、彩虹五号无人机专题,其操作手在飞行控制舱通过手柄和综合显示屏操控无人机进行作战的画面,引起了全国民众的高度关注。很多年轻人发现攻击无人机的操控非常人性化,界面也相当友好,与平时在电脑上使用手柄玩飞行游戏区别不大,由此产生热议,未来的攻击无人机飞行员是否可以从民间的电脑游戏高手中产生。    如果能在电脑上熟练的玩飞行游戏,那么也可以直接操控察打一体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唯一区别是电脑上打击模拟目标,而攻击无人机打击的是真实目标,而且在地面操控,没有人身危险,工作环境舒适,不需要有人机驾驶员需要经过正规航校和教练机的艰苦训练,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还不太严格,这简直是最理想的职业。  无人机飞行员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职业。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18年,民用无人机飞行员需求超过3万人。目前中国仅有一千多名获得执照的民用无人机飞行员,人数严重不足。与此同时,随着无人机快速装备部队,军用无人机飞行员无疑也会面临短缺的局面。    然而,事情真的那么简单么?  我们以装备数万架无人机的美军为例。对于小型无人机,美军规定只有军官和有飞行经验的士官才能操纵25公斤至500公斤的中短程无人机,但允许士兵操纵18公斤重的“扫描鹰”等小型无人机。美军对中型以上的长航时无人机操作员要求最为苛刻,只有军官才有资格操作,而且必须是飞行经验丰富的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美国陆军每年能培养2000名无人机操作员,但大部分是操作只有5公斤大小的“乌鸦”无人机。对于500公斤以上的中型和大型无人机,毫无疑问都是由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经过无人机飞控训练以后担任操作手。    空军要求使用真正的飞行员操控大中型无人机,主要原因是这些无人机的体积庞大,续航时间较长,受到空中复杂气象条件的影响也较大,这些无人机所执行的任务也比较复杂,需要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去处理。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通常小型无人机都通过无线电直接操控,画面直接显示在控制屏上,没有延迟。而长航时无人机都在视距外的数百甚至上千公里飞行,操作手只能在屏幕上操作无人机,大型无人机上都安装着卫星天线,控制信号需要采用卫星数据链传输,无线电控制信号和传感器视频画面需要先传输到位于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上,在向下传输到基地控制仓或无人机上,再加上信号的复杂计算和处理,这样就要有个延迟时间,这时间间隔通常为2~3秒。    无人机操作手在控制仓综合显示屏上看到的并非实时画面,所以操控长航时无人机就需要比较丰富的有人驾驶飞机飞行经验,能够弥补这种信号延迟可能带来的飞行风险。民间电脑游戏高手就完全没有空中实际飞行经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飞感”,在遇到紧急情况是,应对经验不足,容易致使无人机控制失败。    我们从军方发布的无人机驾驶员的一些信息也能看出中国军队无人机部队是如何操控长航时攻击无人机的。李浩早在2015年度就获得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称号,从军30多年来,飞过6种有人驾驶飞机和某型无人机,2010年地方无人机公司高薪聘请即将到龄停飞的李浩,他不为所动,报名部队选调无人机飞行员,担任新机首飞重任。  这说明空军试验基地某无人机团的无人机飞行员都是现役飞行员选调而来的,而且都是资深飞行员。使用即将停飞的老飞行员担任无人机驾驶员,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既能发挥老飞行员的余热,减少培训费用,也能利用好老飞行员的丰富飞行经验。是一件一举数得的好事。    综上,控制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起飞作战,或许并不像很多网友和电脑游戏高手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都是在显示屏前面用手柄操控,但是在空军需要的是真正的飞行员。  因为在空军那叫作战,不叫玩游戏!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5月23日,新华社刊发专题报道《大地上的天空——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投身改革强军记事》。讲述了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的事迹。
  报道称,2010年,已驾驶空军6种机型飞行了3000多个小时的李浩。作为“高龄”战斗机飞行员坐进了无人机地面方舱,成功从战斗机飞行员转型成为无人机飞行员,主飞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如今李浩改飞中国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7个年头,他总结的无人机8字飞行法,解决了二次攻击的时间和航程,突破了无人机操控和作战使用等多项重大技术问题,有效提升我军无人机使用效能,编写的《无人机训练条令》,已下发部队使用。
  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是无人机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各国都竞相研制和发展了几百种各种用途的无人机,在军事上尤其以美国MQ-1捕食者和MQ-9死神为代表的攻击型无人机最为耀眼,中国也不甘落后,紧追美国,在几乎同一时间自主研制并装备了彩虹-3/4、GJ-1/攻击-1(翼龙1无人机的自用型)等察打一体无人机,同时配套了品种丰富的无人机专用弹药,随后又推出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翼龙2,彩虹5,利剑、云影等大型无人机,在技术上与美国齐头并进,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空军将拥有五个以上的无人机飞行团,装备数百架攻击型无人机。
  近十年来,中国军队的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总参侦察部门有了长航程侦察无人机,陆军远程炮兵部队装备的中型无人机已经成了标准侦察设备,空军也组建了专门的无人机飞行团。无人机对地作战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察打一体无人机开始大量进入部队服役。
  上图是空军航空兵某师的师徽,与以往其他航空兵师的标志不同,这个师徽上面有个无人机的图案。下图是航空兵某师礼堂的誓词和宣传画,从宣传画可以看出,目前这个师拥有歼-11B歼击机、歼-7歼击机和某型远程无人机,各装备一个飞行团。
  李浩所在部队是空军首支装备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部队,从报道的图片看,机型为攻击-1型无人机,该机实际上是成飞公司出品翼龙1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自用型号,2011年列装航空兵某师,常驻西北国家靶场。在空军“红剑-12”演习中,国产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圆满完成高空照相、目标侦察和图像传输任务,标志着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正式融入作战体系。在2014年举行的上合组织联合演习中,中国的攻击-1型无人攻击机首次露面并进行了实弹打靶,对一处高地实施侦察,对敌指挥车发射导弹实施斩首行动,秒杀恐怖头目,整个作战过程令参演的俄军大开眼界,原因是那时候俄罗斯军队还不拥有任何攻击无人机型号,直到现在也没有。
  攻击-1察打一体无人机于2005年5月开始研制,2007年10月完成首飞,2008年10月完成性能/任务载荷飞行试验,2009年11月,在鼎新空军试训中心靶场,进行首次空地精确打击实弹发射,使用机载AKD-10空地导弹,命中了5公里距离外的移动目标,弹孔仅偏离靶心1.2米。
  攻击-1无人机具备对敌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还能够携带侦察设备对敌方目标进行远距离长航时侦察,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无人机的先进水平。平时主要担负持久情报、侦察、监视和警示、攻击任务,战时主要担负低威胁环境下战场重点区域持久监视侦察和攻击、毁伤效能评估等任务。
  中国空军的攻击无人机由谁来操控呢?
  空军从2010年开始展开选调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无人机飞行员均为空军现役飞行员,操纵设备也与有人驾驶的战机类似,今年2月,甚至有两名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改为无人机飞行员,其中一位还曾在自由空战中成绩优异,获得空军飞行员最高荣誉——“金头盔”。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加入无人机飞行员序列,意味着无人作战力量实战化水平迎来新的突破。
  去年珠海航展时,央视播出了翼龙2、彩虹五号无人机专题,其操作手在飞行控制舱通过手柄和综合显示屏操控无人机进行作战的画面,引起了全国民众的高度关注。很多年轻人发现攻击无人机的操控非常人性化,界面也相当友好,与平时在电脑上使用手柄玩飞行游戏区别不大,由此产生热议,未来的攻击无人机飞行员是否可以从民间的电脑游戏高手中产生。
  如果能在电脑上熟练的玩飞行游戏,那么也可以直接操控察打一体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唯一区别是电脑上打击模拟目标,而攻击无人机打击的是真实目标,而且在地面操控,没有人身危险,工作环境舒适,不需要有人机驾驶员需要经过正规航校和教练机的艰苦训练,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还不太严格,这简直是最理想的职业。
  无人机飞行员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职业。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18年,民用无人机飞行员需求超过3万人。目前中国仅有一千多名获得执照的民用无人机飞行员,人数严重不足。与此同时,随着无人机快速装备部队,军用无人机飞行员无疑也会面临短缺的局面。
  然而,事情真的那么简单么?
  我们以装备数万架无人机的美军为例。对于小型无人机,美军规定只有军官和有飞行经验的士官才能操纵25公斤至500公斤的中短程无人机,但允许士兵操纵18公斤重的“扫描鹰”等小型无人机。美军对中型以上的长航时无人机操作员要求最为苛刻,只有军官才有资格操作,而且必须是飞行经验丰富的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美国陆军每年能培养2000名无人机操作员,但大部分是操作只有5公斤大小的“乌鸦”无人机。对于500公斤以上的中型和大型无人机,毫无疑问都是由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经过无人机飞控训练以后担任操作手。
  空军要求使用真正的飞行员操控大中型无人机,主要原因是这些无人机的体积庞大,续航时间较长,受到空中复杂气象条件的影响也较大,这些无人机所执行的任务也比较复杂,需要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去处理。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通常小型无人机都通过无线电直接操控,画面直接显示在控制屏上,没有延迟。而长航时无人机都在视距外的数百甚至上千公里飞行,操作手只能在屏幕上操作无人机,大型无人机上都安装着卫星天线,控制信号需要采用卫星数据链传输,无线电控制信号和传感器视频画面需要先传输到位于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上,在向下传输到基地控制仓或无人机上,再加上信号的复杂计算和处理,这样就要有个延迟时间,这时间间隔通常为2~3秒。
  无人机操作手在控制仓综合显示屏上看到的并非实时画面,所以操控长航时无人机就需要比较丰富的有人驾驶飞机飞行经验,能够弥补这种信号延迟可能带来的飞行风险。民间电脑游戏高手就完全没有空中实际飞行经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飞感”,在遇到紧急情况是,应对经验不足,容易致使无人机控制失败。
  我们从军方发布的无人机驾驶员的一些信息也能看出中国军队无人机部队是如何操控长航时攻击无人机的。李浩早在2015年度就获得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称号,从军30多年来,飞过6种有人驾驶飞机和某型无人机,2010年地方无人机公司高薪聘请即将到龄停飞的李浩,他不为所动,报名部队选调无人机飞行员,担任新机首飞重任。
  这说明空军试验基地某无人机团的无人机飞行员都是现役飞行员选调而来的,而且都是资深飞行员。使用即将停飞的老飞行员担任无人机驾驶员,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既能发挥老飞行员的余热,减少培训费用,也能利用好老飞行员的丰富飞行经验。是一件一举数得的好事。
  综上,控制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起飞作战,或许并不像很多网友和电脑游戏高手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都是在显示屏前面用手柄操控,但是在空军需要的是真正的飞行员。
  因为在空军那叫作战,不是玩游戏!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ID:keluoliaofucn
这里是最好的军事公众号,详尽分析阐述,各种意想不到的有趣文章和图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猜您喜欢的
注意:遵守《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
电话: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无人机部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