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毕节赫章县与水城相邻的乡镇村有那些

贵州毕节市赫章县雉街乡拉夫村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拉夫村位于雉街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7.5公里,距赫章县城54公里,东部与水城县木果乡接壤,南面和西面与本乡双龙村接壤,北部与兴发乡营盘村毗连,全村5个村民组全部通电、4个村民组通通组路、移动网络覆盖全村。  全村所辖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14户,1401人,少数民族人口1012人,占全村总人口72%,其中彝族族人口889人,占总人口的63%。平均海拔1700米。全村耕地面积1460亩,人均占有耕面积1.04亩,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常年粮食总产量290吨,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辅以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均年收入1800元,年均气温14.5度,无霜期256天,年降雨量900-1100亳升,有林地5000亩,无林、牧草地12000亩,森林覆盖率65%。  村有办公楼一栋,面积共有15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计生室、农村希望书屋、便民服务室、会议室,书记、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等;村卫生室一栋,面积共有180平方米;儿童入学率100%。现有党员40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8名;     --人口总数:1401人 农业人口:1398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特色文化  --所辖村:拉夫组,中寨组,沙龙组,新元组,需土组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铁矿石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黄牛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拉夫村中寨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名称:贵州毕节市赫章县雉街乡拉夫村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半冲村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半冲村位于松林坡乡人民政府东南部,距松林坡乡政府所在地12千米,东至水城县金盆乡鱼塘村交界,南至花苗寨村偏岩,西至蛇倮冲村狮子岩,北至官寨村不倮木组;地里坐标为东经104°52′,北纬26°51′;年均降水量950毫米,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零下4℃,平均气温1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全村总面积1.64平方千米,辖3个村民组,总人口592人,其中农业人口589人。有耕地397亩,林地500亩。居住着白族、苗族、彝族、汉族等民族。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辣椒、大蒜、白菜为主,养殖业以黑山羊、牛、马、猪和家禽为主。   --人口总数:592人 农业人口:589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种养殖,同奔小康路  --所辖村:半冲组,岔河组,鼠场组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黑山羊养殖基地 名特产品:半夏,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半冲村鼠场组  
名称: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半冲村热门关键字:
毕节赫章威宁申通快递
快递企业: 申通快递
网点名称: 毕节赫章威宁申通快递
负责人: 周翔
传真号码:
网点地址: 毕节赫章县市场一路
所在城市: 贵州 毕节
联系电话: 贵州赫章公司
负责人: 周翔
公司地址: 赫章县市场一路
联系电话: 电话:
派送范围: 赫章县城
不派送范围: 其他乡镇村一律不派送。
贵州威宁公司
负责人: 江文举
公司地址: 威宁县南泉路37号
联系电话: 电话:
派送范围: 威宁县城
不派送范围: 其他乡镇村一律不派送。
派送范围: 全境
不派送范围: 其它乡镇村一律不派送
派送时限:
特殊服务:
更新时间:
联系信息所属企业:联系人:申通快递联系电话:021-联系传真:2联系手机:联系QQ:企业邮箱:企业网址:联系地址:上海邮政编码:200000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快递网点8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
我的图书馆
8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
赫章县地图
赫章县位于西北部北源和南源上游的滇东高原向山地丘陵过度的山区倾斜地带,地处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 12″~27°28' 18″。东邻、,西连,南接,北界省、。县城距省会贵阳300公里,距地区行署所在地96公里。
·•
·•
·•
·•
·•
·•
·•
·•
·•
·•
·•
·•
·•
·•
·•
·•
赫章县-县情简介
赫章县位于西北部乌江北源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总面积3245.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96米,有贵州屋脊之称的全省最高峰小韭菜坪就在赫章县境内。县城距省会贵阳300公里,距地区行署所在地96公里。全县辖27个乡镇457个行政村,共有人口66万,有汉、彝、苗、回、等18个民族。
赫章自然资源和其它资源十分丰富,堪称乌蒙山区的“”,是黔西北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一块宝地。县内蕴藏着33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储量大、品位高的有13种。赫章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上国家名贵药典的有500多种,被誉为"天麻之乡"。境内有一个和,还有“双龙飞瀑”、“”等旅游景点。赫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置汉阳县,唐代隶属宝州,明代为乌撒所辖,清代属安宁府和威宁府,1941年设置赫章县。境内古迹较多,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摩崖石刻遗址32处,古彝文碑刻100条(处)。可乐遗址古墓群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乐古夜郎时期的墓葬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根据赫章实际,县委、县政府拟定了全县发展战略,即:大力实施“三县战略”(历史文化兴县、矿业强县、农产富县),着力构建“五个强县”(绿色生态县、文化旅游县、矿产采冶县、农产特色县、畜牧业大县),狠抓八大产业(、、、、、、、等产业)全面推进赫章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赫章是一块待开发的热土,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愿有识之士到赫章发展企业,与赫章人民一道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前进中的赫章欢迎您!&
赫章县-行政区划
赫章县区划图
赫章县辖6个镇、9个乡、12个民族乡:、白果镇、妈姑镇、财神镇、、野马川镇、达依乡、水塘堡彝族苗族乡、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雉街彝族苗族乡、珠市彝族乡、、双坪彝族乡、、辅处彝族苗族乡、、河镇彝族苗族乡、德卓乡、、朱明乡、结构彝族苗族乡、古基乡、哲庄乡、平山乡、、威奢乡。
赫章县-历史沿革
1913年置。1942年析威宁县赫章、可乐、野马川、财神堂四区置县。以为名。 
 2000年,赫章县辖6个镇、2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1124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42062 白果镇 26879 妈姑镇 34365 财神镇 29947 六曲河镇 26622 野马川镇 38576 达依乡 1 兴发乡 20922 松林坡乡 21596 雉街乡 12591 珠市乡 16856 罗州乡 22224 双坪乡 30407 铁匠乡 14137 辅处乡 12949 可乐乡 31116 河镇乡 27752 德卓乡 21049 安乐溪乡 11793 朱明乡 24164 结构乡 14296 古基乡 1 平山乡 23278 古达乡 20671 威奢乡 11639 
2003年,赫章县辖6个镇、21个乡(其中12个民族乡),457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64.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3.5万人,非农业人口3.68万人。
赫章县-地理气候
全县被、、、等大山分割,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全县最高峰(也是贵州最高点)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230米,平均海拔1996米。赫章属流域的水系,乌江水系又分六冲河和三岔河两个小流域,六冲河流域面积2130平方公里,三岔河流域面积479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4.8%和14.8%。赫章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无霜期206~255天。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年均温10°C~13.6°C,年总积温3650°C~4964°C,年均降雨量785.5~1068毫米,日照时数1260.8~1548.3小时。光照条件较好,太阳幅射较高。政区及面积。赫章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战田时为夜郎辖地,秦置,政区沿革几经变更,到1941年设置赫章县。现共辖27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12个)、457个村、2851个村民组。全县南北最大宽度77.6公里,东西最大长度84.45公里,面积3245.1平方公里。
赫章县-资源概况
赫章自然资源和其它资源十分丰富,堪称乌蒙山区的“”,是黔两北很有经济开发的一块宝地。土地资源:在全县总面积中,有农耕地163.84万亩(习惯亩为59.98万亩),其中水田4.22万亩(习惯亩2.2万亩),旱地159.62万亩(习惯亩57.78万亩)。
  矿产资源:县内蕴藏着33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储量大、品位高的有13种。其中的远景储量约40亿吨,的远景储量4.05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40%),储量居贵州之首,占全省己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储量居亚洲第一。并伴生有许多贵重金属如、、、、等。储量上亿吨,含98%以上:高钙遍布全县各地:花岗石、大理石、高岭土、重晶石、莹石等也有较大的开采价值。生物资源:全县畜禽种类较多,、牛、羊、马等都有许多优良的地方品种,其中可乐猪(又称乌金猪)为肉脂兼用型猪种,肉质好,是加工火腿、腊肉的优质原料,享有“宣威火腿可乐猪”之说。县内林果、牧草、中药材等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森林蓄积面积达100多万立方米。有放牧草山草坡76.8万亩,其中5万亩以上成片草山l片,1-5万亩成片草山4片,0.5至l万亩的成片草山ll片,可供各种牲畜食用的牧草行27科129种,常年产草量在15亿公斤以上,按80%的利用率计算,可饲养牲畜12万个黄牛单位。赫章被誉为天麻的故乡,有中药材上千种,其中伏苓、何首乌、龙胆草、续断、天麻、、、、厚朴、山楂、乌梅、半夏、升麻、淫羊霍、黄柏等,是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水能资源:全县有10公里以上河流17条,落差大、流速急、水量足。可利用落差1456米,水力发电理论蕴藏量为8万多千瓦,可开发2.88万千瓦,现已开发8885千瓦。土特产资源:县内土特产品繁多,享有较高声誉。“”质地优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核桃以壳薄、仁满、味香、出油率高闻名:大蒜以个大、色白、耐贮藏广受欢迎:樱桃则色泽鲜艳如珠,味道甘美似密:芸豆香甜味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劳动力资源:全县农村总劳力有30.13万个,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剩余劳动力可转移到非农产业。
赫章县-基础设施
以、、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2年,实现了乡乡通公路,62,58%的行政村通简易公路。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过境段国省道的提等改造和去乡经济路的镶边改造。公路通达深度和好路率逐年提高。以农网改造为主的电力建设较快发展,累计完成农网改造投资8307万元,新建、改造了全县高低压线路。新建4个乡镇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城关、砂石110千伏变电站自动化改造,新增装机容量1900千瓦,全县已实现通电村423个,通电覆盖面达92.56%。全县27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程控电话用户总数达18797户,22个乡(镇)通移动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2134户,电话覆盖面和普及率大幅度提高。实施了一大批以退耕还林为主的,1998年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9万亩,宜林荒山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飞播造林17.5万亩,长防工程造林8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440%。
赫章县-农业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保证了农村稳定。
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生产科技含量全面提高。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3008万元。以杂交玉米、地膜玉米、玉米育苗定向移栽、绿肥聚垄耕作、脱毒种植、旱育稀植、地膜烟等科技兴农措施在全县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7.87万吨.农业科技水平为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得到有力推进。按照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即稳定以玉米、小麦、洋芋为主的粮食作好基础,提高优质品种的比重;巩固和支柱:逐步建立洋芋生产基地及加工产业、苦荞生产基地及加工产业、中药材生产基地及加工产业、核桃生产基地及加工产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兴粮(烟)水平\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全县已累计发展12647亩,38184亩、15000亩。
扶贫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上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中央统战部和深圳市福田区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和支持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2000年基本越过温饱线,开始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6.75万人。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减负率达46.7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4年的499元增加到2002年的1287元,年均增长53.95%,人均粮食从227公斤增加到301公斤。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9年来,实施极贫户建房工程4949户17031人,异地移民搬迁工程289户1309人: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共解决20万人21万头畜的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900口;农村用电以及电话、广播电视大幅度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赫章县-人口民族
县内居住着、、苗、、、等14个民族。2002年末总户数152719户633241人,其中农业人口 142421户596443人,占总人口的94.19%,少数民族人口13.49万人,占总人口的21.3%。
赫章县-经济发展
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实现了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到2002年底,全去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167(预计)万元,比1990年增长337.65%。工农业总产值达217624万元,比1990年增长444.99%。地方财政收入达6347万元,比1990年增长196.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87元,是1990年的4.77倍。
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亿元,占计划的101%,同比增长35.2%,规模企业产值12.3亿元(90价),占计划的76.9%,同比下降17.l%。累计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4.08亿元,占计划的102%,同比增长17%: 实现乡镇工业增加值5.2亿元,占计划的101%,同比增长25%: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占计划的103%,同比增长19%;生产精锌2.3万吨,同比增长10%,2.4万吨,同比减少2%; 生产生铁5.81万吨,同比增长ll0%:生产原煤28.58万吨, 同比增长67%。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改革,赫章钢铁厂l、2号炉租赁经营已点火投产,3号炉已成功租赁。破产的初步方案己上报并获国家经贸委批准。粗锌技改步伐加快?从云南砚山引进的湿法炼锌项目己正式投入生产并取得成功。在认真抓好关闭非法小煤窑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地区要求,认真搞好农民生产生活自用煤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共规划井口81个,并陆续启动投入建设和生产,将逐步缓解农村生产生活用煤的困难。到2002年,全县有各类学校406所,其中,31所,5所,小学校370所。有在校学生l14331人,其中,高中2063人,初中15510人,小学96748人;有医疗机构35个,病床570张,卫生技术人员678人。有去乡广播站28个、地面接收站440个,文化馆1个,图书室(馆)l个,文明活动中心28个。
赫章县-旅游概况
赫章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民族风情浓郁。在赫章与六盘水市交界处的韭菜坪,有占地千亩以上的石林与溶洞相连,洞内石钟乳千姿百态,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韭莱坪石林风景区附近有万亩草场,地势较为平缓,每逢民间盛大节日,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便来这里举行赛马等活动,人家载歌载舞,欢庆节日。此外,还有“瀑”、“”等旅游景点。赫章是一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境内古迹甚多,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摩岩石刻遗址32处,古彝文碑刻100条(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可乐古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窝剡写字岩、石板孤耳岩、哲庄红军战斗遗址。赫章民族风情浓郁。彝族的赛马和、舞、、采、等舞蹈多姿多彩,苗族的芦笙舞场面壮观;民族服饰精美鲜艳,璀灿夺目。
馆藏&108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毕节市赫章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