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对债市,股市债市,信用市有什么影响

央行再度“加息” 对债市、楼市、股市有啥影响? _ 东方财富网()
央行再度“加息” 对债市、楼市、股市有啥影响?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周五(2月3日)农历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迎来了中国央行释放的重磅变相“加息”信号,中国央行今日进行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2.35%,此前为2.25%;进行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2.5%,此前为2.4%;进行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5%,此前为2.55%。  另路透援引两位人士称,央行今日上调了常备借贷便利贷款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隔夜SLF利率上调至3.1%,此前为2.75%;7天SLF利率上调至3.35%,此前为3.25%;1个月SLF利率上调至3.7%,此前为3.6%。利率变动2月3日生效。  实际上这不是中国央行第一次变相加息了,节前央行曾将6个月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上调10个基点至2.95%、3.1%。徐寒飞表示,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全面逆转的信号,意味着20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结束了。  姜超点评称,16年经济增长稳定的代价是房价大涨、杠杆骤升、汇率承压。定调,抑制地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和推进改革将是17年首要目标。本次利率上调是短期经济稳定、通胀回升背景下,央行对于金融同业大幅扩张和天量信贷做出的去杠杆举措,与13年监管非标扩张类似,也确认货币政策已中性转紧。  点评称,央行继续逐步退出货币宽松,应对当前较强的贷款需求和通胀压力。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在净回笼700亿元流动性的同时,全面上调逆回购和SLF利率,进一步确认货币政策退出宽松的信号。总体而言,虽然央行相关举措在引导金融市场利率上行,但中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我们认为近期存贷款利率不会调整。  央行“加息”的四大理由  综合各大机构观点看,央行变相加息主要基于以下四大理由:  第一,适应基本面变化。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市场对经济探底的担忧逐渐缓解。与此同时,受到海外再通胀预期及国内供给端改革、环保治理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出现较明显上涨,工业品价格恢复正增长,且上涨较快,带动下游消费品价格也出现一定上行,市场通胀预期重新抬头。根据保持稳健中性的要求,货币政策需根据基本面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在目前阶段就是适度向收紧方向调整。  第二,推动金融去杠杆。过去几年,一些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等进行主动负债扩张,放大资产负债表规模,意图实现对大行的“弯道超车”。而在各类资产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下,负债成本压力和盈利目标压力又驱动金融机构不断通过加杠杆、加久期、加风险等方式扩大收益,由此造成金融机构加杠杆和期限错配的风险不断积累。  而经济调整加大了金融风险暴露的可能性,自去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政策,防控风险、推动金融去杠杆的意图明确。在2016年上,对防风险的要求更是上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以此来看,央行通过适当调整市场利率,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释放信贷调控的信号。去年底以来,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很快,据一些的信息,年初银行放贷冲动依然很强,1月份信贷投放量甚至可能超过上年同期的天量。抑制信贷过快投放也可能是央行上调MLF操作利率的一项考虑。  第四,稳定内外利差,托底。最近一段时间,央行投放的流动性规模很大,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压力,央行给市场利率适度“加息”,也有助于稳定内外利差,为人民币汇率托底。  央行加息对楼市、债市、股市有何影响?  那么央行“变相”加息,对于楼市、债市、股市分别会有什么影响呢?来听听机构们怎么说?  国金固收潘捷认为,央行同时上调OMO和SLF利率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信号已经非常明确,目前央行在结构性过热经济下采取紧缩态势,债券调整首当其冲,股票受到资金面紧张和基本面尚可双重因素影响下谨慎乐观,只要紧货币不对基本面形成太大负面冲击,商品表现总体将好于股债。  认为,债市整体风险偏大,仍将调整;股市冲击不大,涨价和改革仍有结构性机会;房市将持续调整。  楼市:抑制房产泡沫  固收首席明明表示:近期国内市场又出现走热迹象,一线城市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势头,结合去年12月份信贷数据仍然较多和投资再创新高,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引导中长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产泡沫。  债市:进入技术性熊市  对债市而言,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利率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  九州证券邓海清表示,央行全面上调OMO利率,标志进入“债市黑暗时代2.0”。对2017年债券市场长期看空。在央行货币政策再次出现拐点之前,或者可能导致央行转向的重大基本面因素变化之前(、远不及预期、房地产崩盘、经济重新下行等,但我们认为这些情况可能性都不大),应避免盲目抄底债券市场。  中信建投债券分析师黄文涛、郑凌怡认为,货币政策已经转向,短期债市看不到利好,债市维持谨慎。经济短期仍然有较强的韧性、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资金利率中枢上抬、即便发生降准也只是对冲性的降准,略微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  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表示,中国全面加息信号确立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下债市需防风险。此次公开市场利率和SLF操作利率上调是央行中短期政策利率曲线变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全面加息的落地。  股市:或产生资金和心理层面影响  认为,央行已经开始加速推进政策利率曲线,基准利率虽然未动,但政策利率已经全面加息;央行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央行已经释放明显的紧缩信号,不必等基准利率提高。央行将会继续通过提高政策利率曲线来逼迫债市去杠杆;整条曲线的拐点性的上移在长期将成为股市的偏空因素。  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前期临时降准又被部分乐观的市场人士理解为放水,那我就干脆形成事实上的‘加息+降准’对冲一下。二是怕你们乱来。1月信贷如果再3万亿,全年实体去杠杆的基调将破坏无余,于是就提升一下关于借贷成本的预期,警示一下。此次“加息”带来的资金面的变化,也将对股市带来资金层面和心里层面的冲击。
(责任编辑:DF120)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监管风暴对债市、信用市场的影响 对股市有轻微影响|监管|风暴|同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4月12日,又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从证券分析的角度,更为关注的是文件中哪些内容将对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尤其是银行股)产生直接影响。
  银监会表示将强化监管落实,监管路径大致分为“自查-银监现场检查-整改”三个阶段。文件核心在于严查各种违规行为,受影响按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理财业务 &同业业务 &信贷业务。
  1、理财业务。隐患较大的是非标和SPV投资。非标投资的监管和信贷业务一致;SPV投资即委外。借助这些工具,理财投资进一步加杠杆或加久期,或协助其他业务实现监管套利,资金空转也可利用这些通道。
  2、 同业业务。重点关注同业非标投资。同业投资的最终资金投放被控制,会影响信用市场,导致信用风险发生。同时,同业投资的中间套利链条在拆解过程中,会影响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造成利率波动。
  3、信贷业务。监管推进,一是银行不良可能进一步暴露,二是会从股市等处抽回违规信贷资金。此外,信用风险暴露对债券市场也会有间接影响。
  影响测算:对股票市场影响较为轻微
  1、对股市影响较为轻微。静态估算,股票市场存在监管问题的资金规模约在500-1000亿元。按理财规模29万亿元测算,权益类配置约占6%即1.74万亿,主要来自高净值个人和机构客户理财。权益资产大部分为一级(非上市股权和明股实债)和定增,直接进入二级市场的约5000亿元。真正存在监管问题(多层嵌套、通道和过度杠杆)的估计在500-1000亿。
  2、对信用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信贷业务、同业非标、理财非标的监管。测算全部表内外非标投资总额在15万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或多或少有点监管问题。考虑到总额较高,且大多资金投向实体,预计不会进行“一刀切”式的清退处置,而是新老划断,自然到期后整改。
  3、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取决于SPV等业务。银行自营或理财资金直接投资于债券的,监管问题较小,大多问题还是发生在通过SPV等委外投资的情况下,总额在8万亿元左右,存监管问题的预计会有一定比例。
  行业观点
  股票市场受监管影响相对较小,加之整改留有时间缓冲,该机构认为股价短期或已过度反应,维持银行业“增持”评级。重点推荐受监管冲击较小的和,以及基本面扎实而错杀严重的平安银行和南京银行。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APP专享任泽平:银行理财监管新规利好债市 利空股市
腾讯证券讯 7月27日,一则有关银行理财监管新规的消息让整个A股市场不安宁,沪指当日跌近2%失守3000点。盘后,媒体报道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下发至银行,这意味着自2014年12月以来搁置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新规征求意见有望于近日重启。任泽平、杨为敩对此点评称,利好债市,利空股市。该新规对股票市场资金面构成利空,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新规是适用于存量理财资金还是新老划断仅适用于增量。因为一些非标和股票市场的配置会被挤到债券市场里,因此对债券市场构成利好,考虑到理财资金追逐绝对收益的心态,尤其利好于长端债券及中评级信用债。他们认为,如果远期理财资金加大委外的投入,考虑到委外资金中约有51%的比例投资于债券市场,对债券市场可能存在更为长期的利好。任泽平、杨为敩继续维持看多利率债的判断。对于股市,维持震荡市判断,今年股市的三大特点是区间震荡、存量博弈和结构性行情主导,操作的策略是波段和轮动。以下为方正证券任泽平、杨为敩分析原文:宏观任泽平、杨为敩点评《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委外或快速增加】 点评:1、新政一:新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拟对银行理财分基础类和综合类,对于基础类的银行,其理财业务不能投资非标及权益类资产。而划分综合类及基础类银行的重要标准是银行资本净额,如果商业银行的资本净额低于50亿元的话,将被划分至基础类银行,其理财业务不得投资权益市场及非标产品。据我们估算,50亿元的资本净额红线整整划在了农商行的区域。公开公布财务数据的60家城商行的资本净额中,只有7家的资本净额不足50亿;而在已经公布的32家农商行中,有16家(占一半)的资本净额不足50亿。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应该基本都在综合类银行里,而农商行则有一半在综合类,另一半在基础类。从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占比大约是90%左右,再加上城商行和部分农商行,应该有超过90%的理财资金被划分到综合类银行理财中,资产配置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仅有不到10%的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权益市场及非标产品。据2015年年报显示:全市场理财产品余额为23.5万亿元,而投资于权益资产和非标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84%和15.73%,影响非标及股票市场配置规模分别为3697亿和1842亿。以此测算,新政一对非标及股市资金面的影响估计不大。2、新政二:即使是综合类银行理财,非标及股票市场投资也受到了不小的约束。新规规定:除了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私人银行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之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按照14年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统计,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占比为69.48%,而机构客户及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的占比各为23.16%和5.32%,仍然照投资于权益资产的比例为7.84%来计算的话,影响股票市场配置规模为1.15万亿。综合来看,对综合类银行理财和基础类银行理财的限制,可能对股票市场及非标市场的影响规模分别达到1.33万亿和3697亿元。如果对存量理财资金严格执行,新政二将对股票市场资金面构成明显利空;如果新老划断仅适用增量,影响可能不大,具体待评估。3、新政三:对理财产品降杠杆,禁止银行发行分级产品。所谓分级产品,就是银行将某只理财产品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份额,并按优先及劣后的顺序进行收益分配。分级产品属于一种场外杠杆,对分级类产品发行的禁令,相当于金融市场的“去杠杆”的政策一环。在理财产品的操作上,未来场外杠杆也很难被挤向场内。新规规定:理财产品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该规定使理财产品受到了与公募基金杠杆问题的同等对待。在去风险资产和去杠杆的新规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4、银行理财需计提风险准备金。商业银行应按季从净利润中计提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其中,除结构性理财产品外的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 50%计提;净值型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这一条并非新规,自2014年12月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就推出了此规定,但综合来看,因预期收益类产品需缴更高的计提,因此反映出比较强的政策控风险心态。5、在绝对收益的追求下,委外资金很可能未来会快速增加。银行理财资金是市场中对绝对收益追逐意愿比较强的一类资金,在市场刚性兑付的心理下,理财资金一直属于一块“未被充分认识”的风险市场。新规的推出一方面控制了理财资金投资在权益市场和非标市场的比例,另一方面也是在逐渐推行理财的去杠杆。但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在短暂的去风险资产、去杠杆之后,很可能进而通过委外来追逐更高收益。目前来看,委外产品占理财产品的规模大概是5%到10%,相当于约有2万亿的理财资金在给基金或券商的投资做优先级的杠杆,委外资金很可能未来会快速增加。6、利好债市,利空股市。该新规对股票市场资金面构成利空,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新规是适用于存量理财资金还是新老划断仅适用于增量。因为一些非标和股票市场的配置会被挤到债券市场里,因此对债券市场构成利好,考虑到理财资金追逐绝对收益的心态,尤其利好于长端债券及中评级信用债。如果远期理财资金加大委外的投入,考虑到委外资金中约有51%的比例投资于债券市场,对债券市场可能存在更为长期的利好。我们自6月以来判断“经济通胀下行,利好债市”,帮投资者坚决地把握住了这波债市行情,我们维持看多利率债的判断。对于股市,我们维持震荡市判断,今年股市的三大特点是区间震荡、存量博弈和结构性行情主导,操作的策略是波段和轮动。欢迎定制腾讯新闻客户端“股票”频道,重要资讯,一网打尽!扫码关注:腾讯证券(qqzixuangu),立抢10万现金红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shumingli]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银行监管引发股市重挫? 国君:市场可能反应过度了_网易财经
银行监管引发股市重挫? 国君:市场可能反应过度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银行监管引发股市重挫?国君:市场可能反应过度了)
风暴来袭,银监会10日发9份文件收紧监管,今晨央行旗下中国金融时报、人民日报均为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去杠杆发声。在收紧的影响下,沪指上周累跌2.2%创下年内最大周跌幅。周一早盘,全球普涨下的重挫,沪指开盘一度大跌1.8%,随后跌幅有所收窄,早盘收跌1.56%。不过,五届新财富第一、国泰君安邱冠华直言,此次监管对股市资金面的直接影响非常小。邱冠华、王剑、张宇在今日的研报中称,不同市场间,本轮银行监管的影响依次为债券市场 & 信用市场 & 股票市场。股市真正存在监管问题的资金约500-1000亿元,且整改会留有时间缓冲,实质影响甚微。股价短期或已过度反应。国泰君安邱冠华曾在年间,连续五次夺得新财富银行业第一名。受到监管影响的股市资金约为500-1000亿元国泰君安指出,从46号文(聚焦“三套利”监管)出发,本轮银行监管受监管影响较大的,依次是理财业务、同业业务、信贷业务三大类。理财业务的监管问题主要包括:1)层层嵌套,资金空转;2)通过委外提高风险偏好;3)将其他问题资产藏匿于理财。理财产品的资产投向中,违规隐患较大的是非标和 SPV 投资等,监管主要影响债券市场和信用市场,对股票市场也略有影响。同业业务监管主要影响债市和信用市场,鉴于同业投资于股市的极少听说,因此对股市的影响可忽略。信贷业务监管推进的结果,一是导致银行不良可能进一步暴露,二是会从股市等处抽回违规信贷资金,这两点均对股市有负面影响;而信用风险暴露,对债券市场也会有间接影响。而考虑到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是长期重点监管对象,总量较小;同业业务为股市配资又极少,国泰君安进一步分析指出,主要影响股市的是理财业务,预计入市总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存在监管问题的仅数百亿。理财业务3月末余额是29万亿元,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占比一半以上,非标约15%,另有6%左右的权益类。6%的权益类投资即1.74万亿元,主要来自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的理财产品,业务相对简单,违规现象较少。况且里面又包含大量的一级权益(非上市股权类或明股实债,其实理应算非标),真正的投资于二级股票市场的更少。经我们调研了解,预计理财资金直接进入二级市场的总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而其中,有监管问题(多层嵌套、通道和过度杠杆等)的金额就更少了,估计在500-1000亿元左右。此外,理财资金配置的二级债券基金、打新基金对股市也有一定影响。近期可能有理财资金赎回部分二级债券基金和打新基金,主要由于自身流动性需求或不看好后市,与监管关系不大。国泰君安认为,本轮银行监管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债券市场 & 信用市场 & 股票市场。股市受影响资金约500-1000亿元,且会有时间缓冲,实质影响甚微,市场或已过度反应。【相关新闻】金融监管趋严,委外赎回潮来袭,债市正迎流动性冲击。国君固收覃汉称,钱荒仍有可能重演,流动性冲击甚至可能殃及股票等其他资产价格。而中证报则指出,去年高峰时期四大行理财资金的委外规模在2.5-3万亿元,整个银行业高峰时期可能达到5、6万亿元。中证报则指出,在2016年高峰时期,四大行理财资金的委外规模在2.5-3万亿元,整个银行业高峰时期可能达到5、6万亿元。不过,中证报援引业内人士称,银行委外收缩在一季度已经出现,但尚未出现普遍性的大规模赎回现象,尽管后续部分监管指标压力大的银行确实存在被动降杠杆的需求,但预计大规模赎回潮也不会出现。委外赎回对流动性影响几何?“暴风雨远未过去,钱荒仍有可能重演”,覃汉指出,当前部分大行委外产品赎回对债市的冲击还暂时可控,但钱荒仍有可能重演,如果占比达到20%的委外遭到赎回,现券抛盘将达1.5-2万亿。
金色红牛教你学会怎样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从财务角度深挖中长线牛股。
技术面、资金面、财务面多维立体解析
此种战法是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散户能够获利的力量之源。
K线是分析和判断行情走势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学会看图,赚钱不再难!
在这个市场里,主力决定着大市走向。散户能赚钱的方法就是跟庄操作。
要做股票,先看大盘,如果把握不好节奏,想在市场生存,真的很难。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杜豪_NF208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你的位置:
> 大势研判 > 正文
2017年债券市场预测_债市暴跌对股市的影响
& & 2017年债券市场预测_债市暴跌对股市的影响:在经历连续两个月反弹之后,4月期债市场受经济数据、金融监管、资金面的压制再度转跌,TF1706、T1706分别下跌0.94%、0.96%。我们认为,目前债市调整仍未结束,回升仍需耐心等待。
  4月期债主要经历了三方面冲击:流动性冲击、经济超预期改善的冲击和金融监管。4月初MPA考核节点过去,资金面开始逐步回暖,7天期Shibor从月初的2.78%回落至4月13日的2.66%。随着企业申报缴税进入高峰期,加上银监会连续发文导致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不断下降,资金面再度趋紧。4月14日,由于央行未对MLF进行续作,期债小幅下跌。4月17日,统计局公布的3月工业增加值大幅超出预期,期债大跌。4月21日、25日,市场对银行赎回委外的担忧加剧,期债再度大跌。
  整体而言,4月债市普遍对利多因素反应钝化,对利空因素较为敏感,情绪偏悲观。进入5月后,虽然月初资金面有望回暖,但在央行维持紧平衡的前提下,资金面依然难言宽松。金融监管方面,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看本次去杠杆的手法可能较为温和,预计会在较长时间内对债市形成持续的压制。月末公布的PMI数值虽然显示经济改善有所放缓,但在金融监管和资金面的压制下,对债市的提振恐难持续。
  近期银行赎回委外受到了市场的集中关注。在一个简化的同业套利链条中,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从大行借得资金,然后通过委外投资赚取收益,委外资金可以配置同业存单、债券等。由于目前存单发行利率较高,银行发行存单的负债成本较高,在配置过程中极可能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银行通过滚动发行存单来配置长期资产以获得收益。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若同业存单被纳入同业负债被考核,中小银行将被迫缩减资产规模,赎回委外以填补资金缺口。短期内随着委外被赎回,利率债可能会被抛售,从而对期债产生冲击。目前来看,4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有所回落,同业存单的续作已经开始减少。月末货币利率持续走高反映出银行融出资金的意愿较低,银行可能赎回了部分委外,但大规模赎回并未发生。
  资金面方面,虽然央行称将维持平衡,但市场对此的预期可能会是持续边际偏紧。一方面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需要维持较高的短期利率以压缩银行的套利空间,倒逼银行去杠杆;另一方面,美国目前正处于加息周期中,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需要推高国内的利率水平。因此,央行可能会维持利率缓慢上行的趋势,资金面维持中性偏紧的可能性较高。
  统计局公布的4月制造业PMI值为51.2,较前值回落0.6,低于预期值51.7,经济改善的速度有所放缓。然而,在金融监管和资金面的持续压制下,对债市的提振恐难持续。综上所述,期债调整仍未结束,在金融监管后续政策逐步落实、银行资产结构逐步优化后,或存在一定的回升机会。更新时间: 11:10:08
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市监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