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怎么处理人事档案

毕业之后档案怎么办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专题摘要:档案对学生而言一直是神秘而重要的,很多人对自己的档案一无所知。大学毕业后,也不知道档案去了哪里,直到需要的时候才四处寻找。又逢一年毕业时,你可曾想过自己的档案和户口应该如何处理呢?
毕业生必看十大问题
大学生档案存放方式及利弊分析
转至生源地
  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国家允许毕业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由于毕业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专家提醒一
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等都离不开档案……
专家提醒二
湖北省人才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世荣:别小看了人事档案,处理得不好,很有可能就成了流动人口或净身户……
专家提醒三
中介出具的介绍信不会被政府部门认可,在这些机构托管档案的毕业生将面临无法办理调动、转正定级等手续……
大学毕业生六大重要证件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
户口迁移证
  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开具或由校公安派出所……>>
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是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由原来的《派遣证》转化而来,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初始记载和凭证,就业单位……>>
  档案挂靠指人事代理,它分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人事代理和往届人员人事代理。采取的形式均是集体人事代理或单位人事代……>>
  暂缓就业是每年5月底学校向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报毕业生就业计划时,部分未落实就业单位将户口暂留学校的办法……>>
毕业生对待档案问题的五大误区
小李经面试后,企业却发现他的档案里没有任何工作记录,而他明明先后在五家单位任职……&&
小张新签约的公司想把他的户口迁至北京。但当她办理调动手续时,发现自己还是学生档案……>>
有关负责人提醒毕业生,落实了工作单位,档案应自动调到该单位……>>
毕业的时候,学校说只为毕业生保留两年档案,两年之内如果未转走,就会将档案打回原籍……&&
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担忧:自己保存档案,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得不到保障……&&
第一步:领取《就业协议书》
自己及用人单位填写后,交还学校审核,一式三份。
第二步:领取《报到证》
转移档案至单位(如单位由人事管理权)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
第三步:签订劳动合同
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第四步:领取《户口迁移证》
转移户口至单位所在城市。
毕业生心声
我是08届毕业生,毕业时与一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该企业到人才中心进行员工档案资料审查,结果发现从2000年毕业后,我的档案里没有任何工作记录,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以不诚信为由谢绝了我的求职。
在北京寻找工作的毕业生:我是2000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时与一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先后在四家私营企业工作,但事后来发现这些公司都没有正规的档案管理制度,我的档案也一直都还是原来学生时期的记录。>>
湖北毕业生:3年前,我毕业留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不久前跳槽到武汉一家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后,公司要帮我落户口,需要把档案调到武汉,毕业的时候,学校说只为毕业生保留两年档案,两年之内如果未转走,就会将档案打回原籍,当时急着找工作,认为档案也没什么用处,就没有在意。我辗转多次才拿到档案,想想真是紧张。>>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我毕业以后自己开办了公司,档案一直放在人才市场,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拿出来,但后来我决定参加工作,可是档案中自从毕业后就没有记录了,这对我的求职造成了很大影响。>>
即将出国的大学生:我马上就要出国了,但是毕业后没有认真对待档案问题,因公出国政审也必定要依据人事档案进行政治审查,如果档案材料不全,政审机构就会拒绝审查。>>
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我与北京一家公司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准许我把户口迁至北京,我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四处打工,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就再也没有理会档案的事情。学生档案意味着她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经过一年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
专题内搜索大学毕业生要重视自己的档案 许丽玲摄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同学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其实不然,在我们国家档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学生在校读书学习经历的相关资料,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凭报到证到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工作满一年,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就可正式成为人事档案。  毕业生应如何对待  自己的档案  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给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  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可在当地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机构免费托管档案两年。有些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区别的毕业生误以为既然有机构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代理了。其实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机构保存的只是毕业生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到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代理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办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工作满一年(以毕业日期计)、大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代理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机构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不能提供任何人事档案相关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毕业生档案里  究竟有什么材料  真正能证明你学习经历的就是档案。毕业生档案里面有学生在各个时期(中学、大学)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获奖证明、还有你的党团材料等。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复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  办理档案迁转手续  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最好将档案转递到具有档案管理权的用人单位(司局级以上的单位)或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因为他们是管理档案的专门机构。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档案转递时要注意几点:  (1)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去。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在接收档案,个别单位会把学生的档案弄丢了或是扣住不放。  (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接收,其学生档案由人才中心代理。  (3)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转到哪个地方去了。因为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教育局等,情况比较复杂,而且档案的迁转比较麻烦,最好一步到位。  哪些机构  能保管人事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司局级以上的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代理人事档案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事代理。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许丽玲 杜栩贤)  作者:许丽玲 杜栩贤来源番禺日报)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小编说】眼下正是毕业季,又到了毕业生准备就业的时候。对毕业生而言,一定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档案,不要因为档案而影响未来的工作。现实中,你真的了解档案吗?
  【小编提醒】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毕业后,其档案能否准确、及时、安全地到达用人单位手中是非常重要的。
  【疑问】档案的凭证作用如此重要,那毕业生如何妥善处理档案呢?
  【再说一句】现实中,超过择业期仍未落实工作的同学,档案打回原籍过程中容易形成“死档”,或者档案长期在自己手里超过两年,又或者五年内没有交档案保管费而被人才市场机构封存等使档案变成“死档”。那“死档族”又如何让自己的档案“重生”呢?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 官方新闻客户端
1184文章数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生人事档案生源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