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昆虫草木绿,犹不可伤” 应如何修行

太上感应篇汇编
太上感应篇汇编
范文一:《太上感应篇汇编》文字稿第五集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13页第2行,我们继续来学习《感应篇》里谈到的学《感应篇》、弘扬《感应篇》的感应故事。【杭州许廷俞。一门虔奉此篇。且书一幅挂堂中。一夕巨盗入劫。若有所驱逐而遁。许后知其故。奉行益笃。】这个故事是讲到受持《感应篇》全家得平安。这是讲杭州有这么一个人叫许廷俞,这「一门」就是全家人,专心的、虔诚的奉持《感应篇》,而且还把《感应篇》写在纸上,挂在堂中,可见得这是他们的日课,随时随地可以读诵。结果呢,有一天晚上,「一夕」就是晚上,「巨盗」,这是当地的大盗,他们入屋要抢劫,家里有人盗贼有可能都会杀人灭口,所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状况。结果这些盗贼进到屋里就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逐,好像鬼神在赶他们走,他们就很害怕,就逃离了。「遁」就是逃离。之后,许廷俞知道这个原因,知道这是什么呢,堂中挂着有《感应篇》,这《感应篇》就有驱邪这样的一个力量,盗贼是邪的,晚上进来,你看鬼神会把他们赶走,证明什么呢?这《感应篇》有鬼神护佑。这个在佛经当中也这么说,一个家里能够供奉三宝,供养佛经,这个家就有护法神。《地藏经》里就讲得很清楚,能够在家里读诵《地藏经》,供养地藏菩萨相,有二十八种利益,其中有一种就是无盗贼厄,那么家里人都能平安,没有灾祸,诸横消灭,那些横祸、凶灾都没有了。不光是佛经如是,《感应篇》也如是。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力量呢?就是因为它能启发人的善念。凶灾是怎么感应来的?因为我们有恶念,有恶行,而圣贤的经典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尤其是因果的教材,《感应篇》是最好的教材了,帮我们断恶修善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学了就有益。如果能受持,真的就化解灾难,灾难是恶果,因为有恶因吗,恶因化解了,恶果就没有了,所以它得到天《太上感应篇汇编》文字稿第五集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13页第2行,我们继续来学习《感应篇》里谈到的学《感应篇》、弘扬《感应篇》的感应故事。【杭州许廷俞。一门虔奉此篇。且书一幅挂堂中。一夕巨盗入劫。若有所驱逐而遁。许后知其故。奉行益笃。】这个故事是讲到受持《感应篇》全家得平安。这是讲杭州有这么一个人叫许廷俞,这「一门」就是全家人,专心的、虔诚的奉持《感应篇》,而且还把《感应篇》写在纸上,挂在堂中,可见得这是他们的日课,随时随地可以读诵。结果呢,有一天晚上,「一夕」就是晚上,「巨盗」,这是当地的大盗,他们入屋要抢劫,家里有人盗贼有可能都会杀人灭口,所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状况。结果这些盗贼进到屋里就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逐,好像鬼神在赶他们走,他们就很害怕,就逃离了。「遁」就是逃离。之后,许廷俞知道这个原因,知道这是什么呢,堂中挂着有《感应篇》,这《感应篇》就有驱邪这样的一个力量,盗贼是邪的,晚上进来,你看鬼神会把他们赶走,证明什么呢?这《感应篇》有鬼神护佑。这个在佛经当中也这么说,一个家里能够供奉三宝,供养佛经,这个家就有护法神。《地藏经》里就讲得很清楚,能够在家里读诵《地藏经》,供养地藏菩萨相,有二十八种利益,其中有一种就是无盗贼厄,那么家里人都能平安,没有灾祸,诸横消灭,那些横祸、凶灾都没有了。不光是佛经如是,《感应篇》也如是。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力量呢?就是因为它能启发人的善念。凶灾是怎么感应来的?因为我们有恶念,有恶行,而圣贤的经典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尤其是因果的教材,《感应篇》是最好的教材了,帮我们断恶修善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学了就有益。如果能受持,真的就化解灾难,灾难是恶果,因为有恶因吗,恶因化解了,恶果就没有了,所以它得到天
范文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诚。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箫。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范文三:《太上感应篇》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年寿。(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年寿被减,而且罚他贫困损耗。患难的事情纷至沓来,大家都厌恨他,刑罚祸害跟着而来。吉祥之事,没有他的份儿。凶煞恶煞使他受灾殃。到了年寿已减尽时,就是死期。三台神君掌金玉,禄位,土田;北斗神君掌延生,注死,祸,福。他们在人的头上,记录人的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体中,(上尸神彭倨,中尸神彭质,下尸神彭矫,)分别居于人脑,胸,腹部,每到庚申日(每六十天有一日)时常进见天曹,检举人的罪过。每月最后一天,灶神也会检举一家的罪过。罪过大的削减十二岁纪也,罪过小的削减百天。大小罪过,共有一百多种。想延年益寿的人,先要避免大小过错。合乎道义的事,应勇往直前去做。修道者,对于正道,亦应遵而修之;不合道义的事,做不得,更应悬崖勒马而不为。修道者,对于邪道,应退而弗修。不走邪恶之路,不明瞒,不暗骗。力行好事,多积阳功阴德。发慈悲心,爱护生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先端正自己,然后劝化他人,怜惜和救济孤寡无依靠的人。尊敬老人,爱恤他人的幼儿。昆虫草木,尚且不能伤害。别人有不吉利事,应怜悯他,高兴别人做好事。别人有急需时,慨然济助。别人有危险时,立刻救他。人我一体,他人的得失,等于自己的得失。不宣扬他人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让给人,自己取少的。受人欺侮,不怨恨,受到宠爱,要看成像天上掉下来一般惊畏,并加紧积功德。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给人,没有后悔。
所谓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应得福禄,不求自来。邪神凶星敬畏他,不敢相犯,众神之灵处处保护他,做任何事必定成功,可达成成神成仙的愿望。天仙者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要做一千三百件善事。地仙不饥不渴,寒暑不侵。要做三百件善事。如果对不正当的事动念头,违反道理做事,做了坏事,反说自己能干,忍心残杀人或物,暗中加害好人,背后欺瞒元首或双亲,对教师傲慢,对自己的职务不尽责,哄骗外行人,诽谤同学,以不实冤枉好人,以假充真骗人,挑剔同族亲戚。攻其阴私,气质刚暴无慈爱心,性情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善劝。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亲近恶人歹事,远离善人好事。为争取功赏,不顾民间疾苦,为求得宠,不惜用尽欺巧方法拍马屁,去迎合上峰的意思。接受别人恩惠不感谢不报答,受别人欺辱,怀恨于心,念念不休。看不起百姓,不重视民情。不为国为民,反而违法乱搅。奖赏不义之人,弄罚无罪的人。谋财害命,用计谋使人丢官司,然后乘机取而代之。杀死投城降服的人,驱逐正人,排拒贤人。凌辱孤儿,逼迫寡妇。接受贿赂,不遵照法律处理事件,是非曲直不明辨,只因贿赂瞎了眼。轻罪判重弄。看到临死刑的人,不哀怜,反而嗔怒他。不知廉耻,丧失天良,自己的罪过,故意牵扯别人,把济世养生的技艺,保密不公开。对圣贤讥笑又诽谤,迫害有道德的人。射杀飞禽,赶捉走兽,掘挖蛰虫,吓惊栖鸟,毁损洞穴鸟巢,使虫鸟走兽无法居住,伤害怀孕的动物,弄破它们的蛋。希望别人有过失,怕别人成功,百般破坏,使别人陷于危险境地,以求得自己的安稳,扣减别人财物,增加自己利益,用自己不好的,换取别人好的,为了图谋私利,不惜妨害公益。偷取别人技能,如作品,设计图案,专利品等,掩蔽别人的优点,宣扬别人的丑事,指摘别人的阴私秘密,消耗或浪费别人的财物,搬弄是非,使人与至亲反目分离。侵夺别人心爱之物。帮助别人为非作歹,放纵意志,作威作福。侮辱他人以求自己胜利。损伤别人农作物,破坏人家的婚姻。取非财致富,不知行善反而骄奢,侥幸逃过刑罚或难关,竟还敢做出没廉耻的事。别人所做的恩德,硬说自己的功劳,自己有过犯,则推到别人身上。自己该受的灾祸,自己的罪恶,移嫁他人。不务实际,凭财势奸巧争得地位,奖赏等美名,包藏奸诈害人之心。挫折别人才能,使人不能舒展,掩饰自己短处,不肯认错,仗著威势,胁迫他人,顺己之所为。放纵暴戾心性,或纵容恶人杀伤人物生命。为了时髦而裁制衣着,为自己的口腹,宰杀动物烹煮来吃,把养人的谷物,任意抛弃不珍惜。劳役人民,扰害百姓。使人破产,乘机取他的财宝,破坏堤防或放起大火,造成别人家宅毁坏,生命死伤。别人的事业具有规模,故意弄乱它,使之前功尽弃不能成功。损坏别人的器具物品,使他无法使用。看到别人荣华贵显,希望他被降免。别人发财,希望他破产亡家。看到他人妻女貌美,便起了邪淫之心。欠人财物,希望他死,不必还债。非分的奢求,不能遂心,就咒骂怀恨他人。人家有不如意时,就议论他平日的过错。见外貌丑怪的人,不怜悯,反而讥笑,见人有才能,不称赞反而贬抑他。暗地里埋下蛊毒,用邪术妖法魇魅人,用毒药杀伤花草树木。对老师怀恨,发怒,无礼之至。不孝双亲,不敬兄妹。取求之间诉诸强权,不讲情理法,喜欢用奸计暗取或恃强夺取。为求财富而掳人劫夺财物。不脚踏实地,以奸巧弄假的手段求得升迁。赏罚偏私,不公平,安逸享乐,放纵不节制。对部属佣人,刻薄残暴,虚张声势,使人害怕。不如意的事,一味怨尤。风雨不调顺,就诃责怒骂。搬弄是非,使人打斗诉讼,从中取利,盲目加入不法的盟帮,会,社,随声附和。采纳妻妾不合道理的话,违背父母的教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贪污钱财,欺瞒上司。捏造不利人的坏话,造谣毁谤平白无辜的人。毁坏别人的名誉和人格,自以为正直,污骂神明自以为公正。离弃顺天理的事,去效法逆天理的事,背离至亲骨肉,反而向外人献殷勤。存心不良,反叫天地做见证,做污秽事,请神明照察。施舍财物,后又懊悔,欠人财物不肯偿还。不守本分,妄想钻谋名利富贵。把精力都放在奢侈豪华布置。邪淫过分,纵欲不节。内心恶毒,外貌慈和。把变质脏腐的食物,拿给人吃。以妖法邪术迷惑大众。尺度不公,买入量长,卖出量短,秤升不平,卖出称轻,买入称重,以假货掺杂在真货内卖出。以不当正当方法获取利益。仗势恃财强迫清白人家操守贱业,欺骗愚笨的人。对名利财势,贪得无厌。对天地神祗咒诅,证明自己理直。嗜酒如命的人,容易做出违反德性的事。与家人怨忿争执不忍让,男人不忠实,不行善。女人不温柔和顺。丈夫不善待妻子,造成家庭失和,太太对丈夫不敬重。夫妻之间,说话往往夸张不实。并且时常起嫉妒疑忌之心。先生对妻子儿女有不得体的言行,媳妇对公公婆婆不孝敬。对去世的父母祖宗,安葬时违礼制或祭祀不虔诚。违背长上的教令。平日所作所为,尽是对个人社会国家无益的事,暗中怀有私心。心有怨恨,自咒又咒人,待人不公,偏袒自己喜欢的人,排斥自己讨厌的人。跨越水井或炉灶。跳过食物或人身。溺婴打胎。行为不能光明正大。月底年终歌舞,会误了正经事。每月初一及恨气恼,每天清晨怨而号哭,面向北方,擤鼻涕,吐痰,大小便。面向炉灶歌唱哭泣。用灶火点燃线香。用污秽不洁净之木柴烧饭菜,夜间起来赤身露体,一年八大节气:四立二分二至,施行刑罚。对流星吐口液,手指彩虹,常常以手指日月星,以眼注视日月。春季烧山林猎捕走兽。向北方口出恶言。无缘无故,杀伤龟蛇。就以上所列一百七十项之罪,司命之神按罪之大小,重罪夺其死,尚抵不过罪恶,就由子孙承当灾祸之报。利用恶势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逼取别人的金银财宝。横取的人,灾祸抵消有余者,便由他的妻子家人担当。或以死丧之灾消祸,如侥幸不死,便有水灾,火难,盗抢,贼偷,遗失用具,疾病,官司,口角等报应,报应轻重,他恰好与横取他人钱财的值相等。逞贪或任性冤枉杀人。正是换刀兵之灾相报,难逃一死。夺取不义之财,就像吃有毒的肉脯充饥,饮有毒的酒解渴,不但不能暂时果腹,紧接著就丧失了性命。念头动于善或恶,吉凶便已决定。曾经为非作歹,以后觉醒改悔,勿以恶小而为,勿以善小不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非古人之虚言。下功夫从口讲,眼观,行动三样开始,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件恶,三年上天一定会降祸于他。为什么不勉励实行感应篇呢?
范文四:太上感應篇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滅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虫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已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駑。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毅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見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聖賢。侵凌道德。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醜。訐人之私。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茍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已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栽。非禮烹宰。散棄五穀。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願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鬥合爭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評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鑑猥事。施與後悔。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慾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餵人。左道惑眾。短尺狹度。輕稱小斗。以偽雜真。採取姦利。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紛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晦臘歌舞。朔旦號怒。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又以灶火燒香。穢材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唾流星指紅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范文五:太上感应篇原文太 上 曰 : 祸 福 无 门 , 唯 人 自 召 。 善 恶 之 报 , 如 影 随 形 。 是 以 天 地 有 司 过 之 神 。依 人 所 犯 轻 重 , 以 夺 人 筭 。 筭 减 则 贫 耗 , 多 逢 忧 患 , 人 皆 恶 之 , 刑 祸 随 之 , 吉 庆 避 之 , 恶 星 灾 之 , 筭 尽 则 死 。 又 有 三 台 北 斗 神 君 , 在 人 头 上 , 录 人 罪 恶 , 夺 其 纪 筭 。 又 有 三 尸 神 , 在 人 身 中 , 每 到 庚 申 日 , 辄 上 诣 天 曹 , 言 人 罪 过 。 月 晦 之 日 , 灶 神 亦 然 。 凡 人 有 过 , 大 则 夺 纪 , 小 则 夺 筭 。 其 过 大 小 , 有 数 百 事 , 欲 求 长 生 者 , 先 须 避 之 。 是 道 则 进 , 非 道 则 退 。 不 履 邪 径 , 不 欺 暗 室 。 积 德 累 功 , 慈 心 于 物 。 忠 孝 友 悌 , 正 己 化 人 , 矜 孤 恤 寡 , 犹 老 怀 幼 。 昆 虫 草 木 , 犹 不 可 伤 。 宜 悯 人 之 凶 , 乐 人 之 善 , 济 人 之 急 , 救 人 之 危 。 见 人 之 得 , 如 己 之 得 。 见 人 之 失 , 如 己 之 失 。 不 彰 人 短 , 不 衒 己 长 。 遏 恶 扬 善 , 推 多 取 少 。 受 辱 不 怨 , 受 宠 若 惊 。 施 恩 不 求 报 , 与 人 不 追 悔 。 所 谓 善 人 , 人 皆 敬 之 。 天 道 佑 之 , 福 禄 随 之 。 众 邪 远 之 , 神 灵 卫 之 , 所 作 必 成 , 神 仙 可 冀 。夫 欲 求 天 仙 者 , 当 立 一 千 三 百 善 。 欲 求 地 仙 者 , 当 立 三 百 善 。 若 或 非 义 而 动 , 背 理 而 行 。 以 恶 为 能 , 忍 作 残 害 。 阴 贼 良 善 , 暗 侮 君 亲 。 慢 其 先 生 , 叛 其 所 事 。 诳 诸 无 识 , 谤 诸 同 学 。 虚 诬 诈 为 , 攻 讦 宗 亲 。 刚 强 不 仁 , 狠 戾 自 用 。 是 非 不 当 ,向 背 乖 宜 。 虐 下 取 功 , 謟 上 希 旨 。 受 恩 不 感 , 念 怨 不 休 。 轻 蔑 天 民 , 扰 乱 国 政 。 赏 及 非 义 , 刑 及 无 辜 。 杀 人 取 财 , 倾 人 取 位 。 诛 降 戮 服 , 贬 正 排 贤 。 凌 孤 逼 寡 , 弃 法 受 贿 。 以 直 为 曲 , 以 曲 为 直 。 入 轻 为 重 , 见 杀 加 怒 。 知 过 不 改 , 知 善 不 为 。 自 罪 引 他 , 壅 塞 方 术 。 讪 谤 贤 圣 , 侵 凌 道 德 。 射 飞 逐 走 , 发 蛰 惊 栖 , 填 穴 覆 巢 , 伤 胎 破 卵 。 愿 人 有 失 , 毁 人 成 功 。 危 人 自 安 , 减 人 自 益 。 以 恶 易 好 , 以 私 废 公 。 窃 人 之 能 , 蔽 人 之 善 。 形 人 之 丑 , 讦 人 之 私 。 耗 人 货 财 , 离 人 骨 肉 。 侵 人 所 爱 , 助 人 为 非 , 逞 志 作 威 , 辱 人 求 胜 。 败 人 苗 稼 , 破 人 婚 姻 。 苟 富 而 骄 , 苟 免 无 耻 。 认 恩 推 过 。 嫁 祸 卖 恶 。 沽 买 虚 誉 , 包 贮 险 心 。 挫 人 所 长 , 謢 己 所短 。 乘 威 迫 胁 , 纵 暴 杀 伤 。 无 故 剪 裁 , 非 礼 烹 宰 。 散 弃 五 谷 , 劳 扰 众 生 。 破 人 之 家 。 取 其 财 宝 。决 水 放 火 , 以 害 民 居 , 紊 人 规 模 , 以 败 人 功 , 损 人 器 物 , 以 穷 人 用 。 见 他 荣 贵 , 愿 他 流 贬 。 见 他 富 有 , 愿 他 破 散 。 见 他 色 美 , 起 心 科 之 。 负 他 货 财 , 愿 他 身 死 。 干 求 不 遂 , 便 生 呪 恨 。 见 他 失 便 , 便 说 他 过 。见 他 体 相 不 具 而 笑 之 。 见 他 才 能 可 称 而 抑 之 。 埋 蛊 厌 人 , 用 药 杀 树 。 恚 怒 师 傅 , 扺 触 父 兄 。 强 取 强 求 , 好 侵 好 夺 。 掳 掠 致 富 , 巧 诈 求 迁 。 赏 罚 不 平 , 逸 乐 过 节 。 苛 虐 其 下 , 恐 吓 于 他 。 怨 天 尤 人 , 呵 风 骂 雨 。 斗 合 争 讼 , 妄 逐 朋 党 。 用 妻 妾 语 , 违 父 母 训 。 得 新 忘 故 。 口 是 心 非 , 贪 冒 于 财 , 欺 罔 其 上 。 造 作 恶 语 , 谗 毁 平 人 。 毁 人 称 直 , 骂 神 称 正 , 弃 顺 效 逆 , 背 亲 向 疏 。指 天 地 以 証 鄙 坏 , 引 神 明 而 监 猥 事 。 施 与 后 悔 , 假 借 不 还 。 分 外 营 求 , 力 上 施 设 。 淫 欲 过 度 , 心 毒 貌 慈 。 秽 食 餧 人 , 左 道 惑 众 。 短 尺 狭 度 , 轻 秤 小 升 。 以 伪 杂 真 , 采 取 奸 利 。 压 良 为 贱 , 谩 蓦 愚 人 , 贪 婪 无 厌 , 咒 诅 求 直 。 嗜 酒 悖 乱 , 骨 肉 忿 争 。 男 不 忠 良 , 女 不 柔 顺 。 不 和 其 室 , 不 敬 其 夫 。 每 好 矜 夸 , 常 行 妬 忌 。无 行 于 妻 子 , 失 礼 于 舅 姑 。 轻 慢 先 灵 , 违 逆 上 命 。 作 为 无 益 , 怀 挟 外 心 。 自 呪 呪 他 , 偏 憎 偏 爱 。 越 井 越 灶 , 跳 食 跳 人 。 损 子 堕 胎 , 行 多 隐 僻 。 晦 腊 歌 舞 , 朔 旦 号 怒 。对 北 涕 唾 及 溺 , 对 灶 吟 咏 及 哭 。 又 以 灶 火 烧 香 , 秽 柴 作 食 。 夜 起 祼 露 , 八 节 行 刑 。 唾 流 星 , 指 虹 霓 。 輙 指 三 光 , 久 视 日 月 , 春 月 燎 腊 , 对 北 恶 骂 。 无 故 杀 龟 打 蛇 , 如 是 等 罪 , 司 命 随 其 轻 重 , 夺 其 纪 筭 。 筭 尽 则 死 , 死 有 余 责 , 乃 殃 及 子 孙 。 又 诸 横 取 人 财 者 , 乃 计 其 妻子 家 口 以 当 之 , 渐 至 死 丧 。 若 不 死 丧 , 则 有 水 火 盗 贼 , 遗 亡 器 物 , 疾 病 口 舌 诸 事 , 以 当 妄 取 之 直 。 又 枉 杀 人 者 , 是 易 刀 兵 而 相 杀 也 。取 非 羲 之 财 者 , 譬 如 漏 脯 救 饥 , 鸩 酒 止 渴 , 非 不 暂 饱 , 死 亦 及 之 。 夫 心 起 于 善 , 善 虽 未 为 , 而 吉 神 已 随 之 。 或 心 起 于 恶 , 恶 虽 未 为 , 而 凶 神 已 随 之 。 其 有 曾 行 恶 事 , 后 自 改 悔 , 诸 恶 莫 作 , 众 善 奉 行 。 久 久 必 获 吉 庆 , 所 谓 转 祸 为 福 也 。 故 吉 人 语 善 , 视 善 , 行 善 。 一 日 有 三 善 ,三 年 天 必 降 之 福 。 凶 人 语 恶 、 视 恶 、 行 恶 , 一 日 有 三 恶 , 三 年 天 必 降 之 祸 , 胡 不 勉 而 行 之 。
范文六:太上感应篇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jīn):怜悯】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yōngsè):阻挠】方术;讪【(shàn):毁谤】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材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huì):恨,怒】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wèi):通“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mò)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当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罪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太上老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旡。化行今古。着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感应篇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jīn):怜悯】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yōngsè):阻挠】方术;讪【(shàn):毁谤】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材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huì):恨,怒】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wèi):通“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mò)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当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罪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太上老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旡。化行今古。着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范文七:《太上感应篇》原文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太 上 感 应 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 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此为总论)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其他各神亦然。
凡人若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
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以下是神或凡人一些约定熟成的思维方式: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从善思维方式和表现: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 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从恶思维方式和表现: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为。
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
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
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
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
秽食餧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
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
男不忠良, 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当行妒忌。
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
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 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
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太上感应篇》白话参考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人们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寿命(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寿命被减,还让恶人贫困损耗,忧患重重,人人厌恨,刑罚跟着而来,吉祥之事都避他而去,恶煞凶星却祸害他,到了寿命已减尽时,就是死期。三台神君掌金玉,禄位,土田;北斗神君掌延生,注死,祸,福。他们在人的头上,记录人的罪恶,并且依照轻重来夺除寿命。又有三尸神(上尸神彭倨,中尸神彭质,下尸神彭矫),分别居于人的脑、胸、腹部,每到庚申日就进见天曹,检举人的罪过。灶神每至月终,也上天庭,述说人的善恶。凡是人犯了罪过,都难逃神明的鉴察,罪过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过失小的就被减去寿命一百天。大小罪过,共有一百多种,想要延年益寿,先要避免这些罪过。顺天理,合人心,即是道,当勇往力行,与道同进;逆天理,拂人心,即非道,应厌恶而远离,为之则为道所弃。为道者应当:不去不正经的地方;不暗中做亏心事;力行好事,多积阴德;发慈悲心,爱护万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先端正自己的品行,然后劝化他人;怜惜和救济孤寡无依靠的人;尊敬老人,爱恤幼儿;虽然是细小的昆虫,无情的草木,也不忍心伤害;别人有不吉利事,就怜悯他;别人做好事也一同高兴;别人有急需时,慨然济助;别人有危险时,立刻救济;看见别人得意时,就如同自己得意一样,而且还要尽力的去扶持;看见他人失意时,就如同自己失意一般,多方的救护;不宣扬他人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让给人,把少的留给自己;受人欺侮,不怨恨;受到宠爱,却惊畏、谨慎;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给人,不后悔。能够如此恪遵奉行的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保佑他,福禄不求自来,邪神凶星敬畏他而不敢相犯,众神灵处处保护他,做事情一帆风顺,并且能够成神成仙。想成天仙的,可以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需要做一千三百件善事;想成地仙的,可以不饥不渴,寒暑不侵,需要做三百件善事。
有的人却违反道义而动恶念,违背天理而做恶事,就如:把行恶事当作能耐;残忍的做伤人害物的事情;暗中加害忠厚老实的人;背后欺瞒上级和父母;对老师傲慢无礼;对自己的职责不尽力;欺诳无见识的人,使他误事;诽谤同学,败坏他的名声;虚伪奸诈,不诚实;呵斥谩骂同族、亲戚;气质暴戾,性情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善劝;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亲近恶人歹事,远离善人好事;暴虐下属,贪下属之功为己功;奉承上司,曲意逢迎;受别人恩惠不报答;受别人委屈,怀恨于心,念念不休;不重视民情,不为国为民,反而违法乱政;奖赏无功之人,处罚无罪的人;谋财害命;陷害别人,以夺取官位;杀死降服的人;驱逐正人,排拒贤人;凌辱孤儿,逼迫寡妇;做官的抛弃法律,接受贿赂,是非曲直不分,轻罪判重刑;看到临死刑的人,不哀怜,反而怒骂他;知道自己的过失,却不肯悔改;看见善事,却不愿去做;自己犯了罪,反而牵引他人,脱卸自己的责任;隐藏秘方、技艺,使不得传播救人;讥谤圣贤教诲;欺侮、诬蔑有道德的人;射杀飞禽,赶捉走兽,掘挖蛰虫,惊吓栖鸟;毁损洞穴鸟巢,使虫鸟走兽无法居住;伤害怀胎的动物,弄破鸟兽蛋卵;常常愿人失败而幸灾乐祸;怕别人成功,捣鬼使人失败;让别人陷于危险境地,以求得自己的安稳;扣减别人财物,增加自己私利;用坏的换取别人好的东西;为了图谋私利,妨害公益;窃取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掩蔽别人的善功,宣扬别人的丑事,指摘别人的阴私秘密;消耗或浪费别人的财物;挑拨别人的骨肉至亲分离或是不和;侵夺别人心爱之物;协助别人为非作歹;放纵意志,作威作福;屈辱他人以求自己胜利;损伤别人农作物;破坏人家的婚姻;侥幸致富,不知行善反而骄奢;侥幸逃过刑罚或难关,却不觉得羞耻;别人所做的恩德,硬说自己的功劳;推诿扯皮,转嫁灾祸或罪恶;凭财势、奸巧争得地位、奖赏等美名;常包藏奸诈、害人之心;限制别人长处,使人不能舒展;掩饰自己短处,不肯悔改;利用威势,逼迫挟制他人;放纵暴行,杀伤人命;为了时髦而裁制衣着,为自己的口腹而宰杀动物;任意抛弃粮食不珍惜;劳役人民,扰害百姓;使人破产,乘机夺取财宝;决水冲毁,或是放火焚烧,毁害人们居住的房屋、生命;搅乱秩序和程序,使人劳而无功;损坏别人的器具物品,使无法使用;看到别人荣华贵显,希望他被降免;见人富足有余,望他家破财散;看到他人妻女貌美,便起了邪淫之心;欠人财物,希望他死,不必还债;非分的奢求,不能遂心,就咒骂怀恨他人;别人有不如意时,就议论他平日的过错;见外貌丑怪的人,不怜悯,反而讥笑;见人有才能,不称赞反而贬抑他;暗地里埋下蛊毒害人;用邪术、妖法蛊惑人;用毒药杀伤花木昆虫;对老师怀恨,发怒,无礼之至;敢于冲撞、打骂父母兄长;强取豪夺,喜好侵占;不脚踏实地,靠掠夺、欺骗致富;以奸巧的手段求得升迁;赏罚偏私,不公平;安逸享乐,放纵不节制;刻薄虐待自己的部属或奴婢;恐吓他人,使他人心生恐惧;事不如意,就归咎天神、他人;风雨失时,便肆意怒骂;唆使他人斗争,撮合别人诉讼;盲目加入不法的帮会,为非作歹;听从妻妾不合道理的话,违背父母的教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贪污钱财,欺瞒上司;造谣陷害清白无辜的人;毁坏别人的名誉和人格,自以为正直;污骂神明自以为公正;离弃顺天理的事,却效法逆天理的事;背离至亲骨肉,反而向外人献殷勤;存心不良,反叫天地做见证;做污秽事,却请神明照察;施舍财物,后又懊悔;借人财物不肯偿还;不守本分,妄想追求得不到的东西;饮食器具极尽奢侈豪华;邪淫过分,纵欲不节;内心恶毒,外貌慈和;把污秽的食物卖人或给人吃;以妖法、邪术迷惑大众;使用不标准的尺子、秤、容器,以假货掺杂在真货内卖出,以获取奸利;仗势恃财强迫清白人家操守贱业;欺骗、谩骂愚笨的人;对名利权势,贪得无厌;对天地神祗咒诅,证明自己理直;嗜好饮酒而常醉,违背情理而乱性;与家人怨忿争执不忍让;男的不忠厚善良,女人不温柔和顺;丈夫不善待妻子,造成家庭失和;妻子对丈夫不敬重、不贞洁;男的每每喜欢骄傲自夸,女的经常争宠妒忌;不待妻子以礼,不教育儿女学正义;媳妇对待公婆,不孝顺不恭敬;对去世的祖宗、父母,安葬时违返礼制或祭祀不虔诚;违背长辈、上级的命令;玩物丧志,所作所为毫无益处;暗中常常怀有背逆之心;咒己明冤,咒人泄愤;待人不公,偏袒自己喜欢的人,排斥自己讨厌的人;跨越水井或炉灶,跳过食物或人身;溺婴打胎;行为不光明正大;月底、年终时歌舞娱乐,初一及清晨呼号怒骂;面向北方擤鼻涕、吐痰、大小便;面向炉灶歌唱、哭泣;用灶火点燃线香;用污秽不洁净的柴草烧饭菜;夜间起来赤身露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施行刑罚或杀生;对流星吐口水,手指彩虹,手指日月星,长久注视或怒视日月;春季烧山林,猎捕鸟兽;向北方口出恶言;无缘无故,杀伤龟蛇。就以上所列一百七十项之罪,司命之神按罪之大小消减寿禄,消减完就会死亡,尚抵不足的,就由子孙承当灾祸之报。对于利用不正当手段,逼取别人的钱财,就用他的妻子、儿女、家人的寿命抵还,渐渐夭折丧亡;若妻子家口内有贤良好善,祖宗积德或深,不能夺其命,则有水灾、火难、盗劫、贼偷、遗失财物、疾病医祷、官讼口舌等祸耗其财,以抵妄取之数。又有看似冤枉、无故而被杀的人,是因以前曾杀人而借别人之刀、交通事故、兵祸等而被杀死的。凡是贪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像是去吃那屋上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鸩鸟毛浸过的酒一样,不但不能够获得暂时的温饱,而且会丧失性命!心里起了善念,善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吉神,希望他善行圆满而赐福;或是心中起了恶念,恶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惊动了凶煞,等待他恶贯满盈而降灾。若是有人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断除一切的恶事,努力做一切的善事,这样坚持下去,必定就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了!所以善人语、视、行皆善,积至三年,毫无作辍,则其善纯洁,必招福纳祥(并非三年才降福而有延迟,而是三年后人才感觉到有效果);恶人语、视、行皆恶,作至三年,则害人害物,不知多少,且经三年而不悔改,终不会悔改了,必降祸招灾(不是三年才降祸而不明,是天心未尝轻易绝弃人)。人不行善,难道不怕祸害吗?难道不想求福吗?
范文八:太上感应篇  (第四十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2-040各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汇编》第十九句:【忠孝。】两个字,这两个字实在是德行感应的根本,所以批注里面在全篇是最丰富的一段。我这个本子跟你们用的本子不一样,我这个本子总共有十七页,一页是两面,可见得古德对这两个字重视。『忠孝』,「孝」是诚敬的根本,佛法建立在孝道上,中国自古以来,儒家的教学也是以「忠孝」为中心。所以受教育,什么叫教育?忠孝而已矣,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就是要学忠、要尽孝。古人教我们「为臣尽忠,为子尽孝,这是天理之常,人伦之本」,批注开端就这四句话。为臣尽忠,这句话要用现代言语来解释,佛教人依义不依语,这句话讲得好,你要懂得它的意思。因为语言会随着时代变,意思是原则、是纲领,永远不变的。在过去帝王的时代,为臣尽忠是臣子对于君王要尽忠,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被领导对于领导的人要知道尽忠。这个意思引申来说,就是为一切人民服务要尽忠,这个意思诸位就更好懂。我们服务,服务有对象,对象是什么人?对象是人民,我们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要知道尽忠。为子尽孝,这句话好懂,尽忠是依尽孝为根本,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他怎么能够尽忠?所以孝是「天理之常,人伦之本」,忠是做人的大道理。你看看中国的文字,忠这个字是中心,就是你的心要正、要中,不能有偏,不能有邪。古人给我们解释「诚敬」,诚敬是相貌,「一念不生是谓诚」。由此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忠心就是一心,二心就不忠,二心你的心就偏,忠心是一念不生,生一念就不忠。由此可知,忠这个字是诚敬到极处,真诚恭敬到极处,才叫做忠。儒家的教学,佛家的教学,就是教的这个。这是天理之常,常是常道,永恒不变的,在佛法里面讲的就是法性之常、法尔如是。人能够守着常道,这个人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萨;失掉了常道,违背了常道,这个人就叫众生,就叫凡夫,可见得圣凡就从这个地方一念差别。人伦之本,做人的根本;换句话说,忠孝这两个字没有了,人伦的根本就丧失了。还有人的形状,有人的样子,实际上是不是人?不是人,只是人的样子。天台大师讲《法华经》,将十法界展开为「百界千如」,百界从哪里来的?每一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譬如我们是人法界,人法界里面有人中之佛,哪个是人中之佛?忠孝两个字做到圆圆满满,丝毫没有缺陷,这就是人中之佛。人中之菩萨,忠孝两个字做到五成以上,没有圆满,这是人中的菩萨,人中的缘觉,人中的声闻。忠孝两个字能够做到十之一、二,那才是人中之人,才算得上是个人。能够做到四成、五成,人中的天人。如果做不到,违背了,人中的畜生,人中的饿鬼;完全相违背,大逆不道,人中的地狱。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所以就有一百法界,每一界里面都具足十如是,所以称为百界千如。百界千如是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告诉我们事实真相。这样再展开一百界里面,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就千法界,所以法界无量无边。法界从哪里来的?从我们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无量无边的法界,变幻无穷,这个变幻里面有一个不变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忠孝。所以在《感应篇》,忠孝这两个字,批注占这么大的篇幅,这是古大德的慈悲、爱护,唯恐我们对这两个字认识不清楚。世出世间的学问能不能成就,关键就在这两个字;修行能不能证果,关键也在这两个字,你说这多重要!它底下这几句话我们把它念下去,意思深广无尽。「使为臣不忠,则君复何望于臣,为子不孝,则父复何望于子,畜生禽兽之不如,安可言人乎」。这几句话现代人听到会摇头,听不进去,现代人不以为然,认为说这种话落伍了,这旧文化,应当要淘汰掉。凡是有这种观念的人,有这种行为的人,所以才招来世间的大灾难。懂得忠孝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懂得事实真相的人,不但不敢为非作歹,连一念邪思都不容许,哪里会造业?更何况造极重的罪业?这些意思我们同学们要多多的去想想,多观察,细心去体会,然后才知道圣人的教诲至真至善。我们绝不能迷于世俗,迷于世俗招来的苦报无有穷尽。诸位也许晓得,古今中外有许多预言都集中在这个时代,都说这个世间会有灾难。我们学佛的人不相信预言,学佛的人相信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佛不说预言,佛说因果,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忠孝是善,忠孝是善之大根大本,这个字不能不多说说,要把它认识清楚。这两个字,在中国制造文字原则里面,都是属于会意,文字是符号,你看到这个符号,体会这符号里面的含义。所以忠是中心,不偏不倚,教我们如何用心,忠是真心,偏了就是妄心,这个字是教我们用真心。诸佛菩萨用真心;声闻、缘觉用的是相似的真心,还没有到纯真;六道凡夫用妄心,不真,所以这个意思很深很深。孝这个字是叫我们体会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样子?你们看看这个字的样子,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这意思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就孝,上一代跟下一代分家了就不孝。从这个意思再引申,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这是什么现象?岂不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自性、法身的样子。大乘经上常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这一个字最好的批注,孝是什么意思?就是「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我常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就是孝字。这个符号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这个真相你就认识孝道。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圆圆满满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说什么?忠孝二字而已。不仅是世尊所说的一切法不离这两个字,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尽的法藏,也是这两个字而已,这两个字怎么说得尽?诸佛如来一起说、共同说,说无量劫,这两个字还是说不尽。我们连这两个字粗浅的意思都不能体会,难怪修学功夫不得力,研经听教不能开悟。研经听教不能开悟是对这两个字不认识,念佛修行功夫不得力,是这两个字丝毫都没有做到。所以这两个字你认识,你会开悟;这两个字做到,你就能修行证果。所以这两个字我们也要多用一点时间,来跟诸位同修介绍。实际上我知道的也不多,我能体会到几分,我也只能做到个一分、二分而已。批注接着说,「人虽应登仙品,必须多历岁年,唯至忠至孝,今日谢世,明日便生天界,人知忠孝为臣子大节,岂知尤为超度之本哉」。这个话说得好、说得对,没错,这是讲到什么?讲到修行。《感应篇》是道教的,道教修行目标在生天,进入神仙的俱乐部,也很难得。生天不简单,佛法里面讲欲界天要修十善、四无量心,色界天还要修四禅八定。但是人生在世能够尽忠尽孝,不必修行,死了以后自然就生天。这个话是事实,至忠至孝的人生天的品位也高;换句话说,如果不忠不孝,虽修十善、四无量心也不能生天。同样的道理,不忠不孝,念佛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你在念佛堂诚心诚意去念,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样不能往生。所以这两个字不但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修行的大根大本,决定不能疏忽。这两个字我们要多用一点时间来研究讨论。
范文九:太上感應篇  (第十六集)    香港  檔名:19-12-016諸位同學,大家好。《感應篇》,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第六句跟第七句:【惡星災之。算盡則死。】最後這一句是這一段的總結。天地鬼神鑒察世間人造作善惡輕重,《感應篇》裡面給我們講了六種果報,這是六大類,每一類裡面都很複雜、都很繁瑣。第六句講的是『惡星災之』,它的意思也是很深、很廣,註解裡面講「惡星」是星宿,也是屬於天神的一類,我們常講天神惡煞,他是掌管人間一切災禍厄難之神,專門是對這些造惡的人,製造一些災難來懲罰世人的。這個說法也能說得通,但是意思不夠圓滿。人與這些星宿有什麼關係?現在人把這樁事情可以說是完全疏忽了,不再討論這些事情。在中國古代的教育,尤其是佛法的教育,佛法說到究竟處,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包括這些天地神明在內,跟我們自己是一個整體,息息相關。這在佛法裡面叫法身,叫理體,哪有不相關的事!不但相關,而且有密切的關係。一個人生在世間,念頭不住,剎那剎那生滅。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好,虛空從哪裡來的?世界從哪裡來的?眾生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這些現象的演變又是為了些什麼?佛在經典裡面教人的,都是這些大問題,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一樁一樁給我們解釋清楚、解釋明瞭,讓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覺悟。覺悟的人就叫佛菩薩,不覺悟的人則叫凡夫,凡夫跟佛菩薩只是覺迷不同而已,除此之外沒有兩樣。天地鬼神、惡星都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我們曉得,都是從一念自性所現,一念自性所變,這是佛經裡面講的「一切法唯心想生」,我們要記住。所以一切法跟我們關係密切,我們起心動念,一念善,境界就善,境界是生活環境。大經上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一個人心善、行善,他的環境就好,他生活環境就自在;一個人心惡、行惡,他的環境就不好,他的障礙就很多,就像此地所說的。所以善與善相應,惡與惡招感。中國人對於星象的觀念比較差一點,中國人重視五行、八字,重視這些。西方人對於星象非常重視,中國人迷信,西方人一樣也迷信,他們也算命,他們也占卜。而西方人算命、占卜,多半是用星象做依據;中國人算命、占卜,多半是依《易經》八卦做依靠。但是這兩個看起來好像不同,實際上是一樣的,星象與我們的確有關係。我在新加坡,有個同修送給我一本預言,這本書聽說是他兒子到莫斯科去旅遊,在書店裡面偶然發現的,買回來帶給我看。這是西方十六世紀法國的一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預言,這個人他的預言在世界上非常著名,他就是根據的星象。這個人學識很淵博,也有像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特異功能,他的特異功能很強,能夠觀察到未來。他生活在十六世紀,距離我們現在大概是五百年,五百年前他的推論,一九九九年的七月,世界有很大的災難,他說人類要毀滅。這個本子翻譯得很好,評論也相當的客觀、正確。他雖然有特異功能,雖然對於星象非常精通,他的預言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說得很準。這個也好,還有百分之一沒有說準,如果今年七月不出事情,那就是百分之一他沒說準。評論裡面講,他是基督教的背景,他的思想、見解還是受基督教這個框框限制住,沒有辦法超越。佛教裡面講就不一樣,佛教講劫難是可以化解的。他這裡面講劫難決定不能化解,人無論是怎麼樣的思想、怎麼樣的行為,都不能夠改變宿命,他這個思想就是人一定是照著既定的命運去走。他有個比喻,好像舞台上演劇本,劇雖然沒演到,但是劇本早就寫成了,一定依照劇本去演戲。一切眾生在這個世間生活,都照他這個劇本去生活,一點都不能改變,這是基督教的思想。就像《了凡四訓》裡孔先生跟袁了凡算這個命運一樣,你一生沒有法子,「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是這個思想。了凡遇到雲谷禪師,雲谷給他一開示,他覺悟了。所以他們只懂得命運定了,誰定的?他沒有去問。你一生的命運什麼人給你注定的?如果這一層深究,他就會開悟了。命運不是神決定的,神要是決定人的命運,人照這個去走作惡,神再要懲罰,那神不是自己對自己過不去嗎?神寫劇本,為什麼不寫好劇本,而寫很惡的劇本?這個神也不是個聰明神,糊塗神。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命運是自己造的,佛法講得有道理。命運是你累劫今生造作一切善惡所感得的禍福的果報,是這麼來的。所以《感應篇》,前面不是講過嗎?只要你回頭,過去造作的惡業再多,真正回頭、真正懺悔,天地鬼神絕對不會懲罰一個悔過之人,真正懺悔悔過,天地鬼神不會懲罰你。這個道理很深,你要真正能夠相信,真正能夠理解,改過自新,轉禍為福,在人一念之間。所以他看到這些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有沒有?非常可能有,他看的沒有看錯,但是這個事實真相是可以改變的。如果諾查丹瑪斯讀過佛經,接受過佛陀的教學,他的看法就不會是這樣的,不可能死在這裡面一成不變。今天講到「惡星災之」,我提出這本書,這本書裡面,確實今年七、八月間這個星象很奇怪,這種星象過去所沒有的,這個書裡面說得很多,分析得很詳細。太陽系九大行星,包括太陽這是十個星球,在現在他們用電子計算機算出來,八月十八號在太空當中排成一個十字架,這種星象非常稀有,很難有這個現象,星相家講這是最惡劣的星象,惡星災之。這個星象的排列會給地球帶來災難,這是我們用西方人的話來說,這是我們太陽系的磁場,星球這種排列的方式,造成一個最壞的磁場,最不好的磁場,我們地球上這個生活環境受極重大的影響。它影響我們的氣候,影響我們無線電通訊的電波,會起很大的干擾,也可能引發地震、風暴,不曉得到時候是什麼樣的災難出現。對人的影響,不好的磁場影響人的情緒,人在這個磁場裡面心神不穩定,顯得急躁,容易發怒。人在這種狀況之下,很容易出變化,很容易出情況,如果是個國家的領導人,在這個情況之下神智不清,容易發脾氣,一小不如意發動核子戰爭,那這個災難就大了。我們曉得,這是非常明顯的事實,我們走到一個地區,或者走到一個房屋,這個房屋裡面氣氛非常不好,走進去之後就感覺得很不舒服,毛骨悚然,外國人是講磁場,我們中國人講氣氛。這個時候太陽系的氣氛不好,太陽系的磁場不好,容易出事情。他把這個災難就訂在這個時候,這個日期怎麼訂的?從星象上訂的。但是這個星象對我們究竟有多少影響,現在這個時代的這些科學家,甚至於這些西洋的占星術,都沒有辦法估計。但是大家都承認,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這是幾乎公認,究竟有多大的危害,沒有人敢說。諾查丹瑪斯他肯定,是出很大的災難,「恐怖大王從天而降」,這世界上有空前的大劫難,這是他說的。所以我們學佛的同學們,我們聽到這句話之後,提高警覺,我們不像他那麼樣的灰心、那麼樣的消極,我們積極、我們努力斷惡修善。從內心裡頭真誠懺悔,好好的念佛,斷惡修善,一定要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要把我們的愛欲斷掉,要把我們的嗜欲斷掉,嗜是嗜好。這兩種欲望斷掉,你的頭腦就清醒了,你就會覺悟過來,你就有能力應付這個災變。我們在澳洲布里斯本有個小道場,我昨天通知那邊,積極籌備打佛七,結七念佛,也是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那個地方場地比較小,我說我們可以限定四十八個人,因為只有那麼大地方。四十八個人念佛念四十九天,七個七連在一起,日夜不間斷。外面的人也可以去參加,要事先報名。現在這個社會大家工作都很繁忙,能夠把工作放下念四十九天佛不太容易。所以澳洲四十九天的念佛法會,參加的人我們放寬一點,不要限制那麼嚴,他能夠參加一個星期也好,參加兩個星期也好,全程參加當然是最好。我們可以登記,如果人太多,我們時間從容來分配,務必使念佛堂每天都保持四十八個人以上,不會少過四十八個人。佛家说消灾免难,念佛是第一殊胜的法门。众生业障极重,在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失去了效果,也就是都救不了他,最后还有念佛法门可以帮助他解救危难,他依念佛法门依旧可以得度,念佛在佛门当中是第一殊胜的法门。所以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赞叹,称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读到这一句,就想到西方许多星相学家告诉我们,今年八月十八号太阳系星球的排列,是一个灾难的排列。这个日期距离我们非常非常接近了,我们应当有所警惕,知道太阳系的磁场对于我们确实有影响,只有对禅定功深的人、真正有定慧的人,他不受影响;没有真实定慧的人,没有不受影响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范文十:太上感应篇  (第三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2-003诸位同学,大家好。中国古老的《易经》,说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必是必定,是非常肯定的词句。也就是说因果报应是一定的事实,世间人所谓的真理,这就是真理。个人如果能够修善、积德,这个人一定发福,福报自然会现前。如果一个人造作都是不善,纵然他家庭有福报,祖宗、父母有福报,生在富贵之家,必定也会有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这些事迹不但在古代历史当中记载得很多,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现前的社会,无论在中国、在外国,稍稍留意你都能够见到,证明古人所讲的话决定是正确的。感应的道理,就是要我们认识因缘果报,了解因缘果报,肯定因缘果报的事实,做为我们这一生做人的准绳。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能够收敛,就能够约束,知道趋吉避凶,知道断恶修善,这是圣贤人的教化,这叫做教育。现在人,现代的社会有没有教育?可以说没有了。国家办这么多的学校,那究竟是什么?我记得我在初出家的时候,在圆山临济寺门口扫地,那个时候门口院子很大,树木很多,每天要扫除落叶。遇到几个学生从那条路上上圆山去玩,他们的举止行为不像是个念书人。我看了之后,很感叹说了一句话,「可惜,这些人没有受过教育。」我是跟一同扫地的我们几个师兄弟说话。这三个人听见了,他们就回过头来问我,「你说我们没受过教育是不是?」我说「是,没错,不像受过教育的样子。」他说「我们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你怎么说我没受过教育?」跟我理论。我说「好,你说你们受过教育,我问你,教怎么讲法?育怎么讲法?教育怎么讲法?你讲给我听听。」他讲不出来,于是他那个气焰就下降,那个时候的学生,这总是四十年前,跟现在不一样,他的气焰就下来,反过来问我,这向我请教。我就告诉他,教育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们有没有学过?真的没有学过。中国古老的教育,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清朝末年,宗旨都没有改变。教育里头有三个目的,第一个是教你人与人的关系,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和睦朋友,教你这些东西;第二个,是教你明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三层,是教你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我说你们有没有学过?没学过。落实到生活上,小学教育教你洒扫应对,你有没有学过?没学过。所以我看你的样子就没学过,你们没有受过教育。他又反过来问我,「那我们现在念的大学算什么?」我说「你问得很好,你们现在所学的是知识传习所,这个名称你觉得有没有道理?」那个大学的招牌要取下来,「高等知识传习所」,那就名符其实,它不是教育。今天普遍的大众,都已经把教育舍弃掉、忘掉,还谈什么?所以这个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疾苦,不是没有原因。社会上只知道科学技术的传授,把教育根本失掉了。佛家教育,青莲大师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里面节录出来,佛家教育有三个目标,第一个教人断恶修善,第二个转迷成悟,第三个转凡成圣,我在讲经的时候也提到过。教你转恶为善,就是帮助你决定不堕三恶道,你今世来生依旧能够得到人天福报,这叫教育。第二个转迷成悟,这是超越六道轮回,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转迷成悟,把你的生活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是教育。最后的目标是转凡成圣,那是超越十法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教育。我们反过来看看现在社会上教的是什么?教你科技,教你这些能力,然后你学会这些能力造业。前几天澳洲有个同学来跟我讲,社会的菁英分子、杰出人才,他指的是什么?科学家。这些菁英分子、杰出人才造原子弹,造核武器,聪明到绝顶,造出这个东西将来杀人,一颗原子弹杀几十万人、几百万人,杰出人才,精英分子。没错它是可以杀这么多人,造出来一定要杀人,果报在阿鼻地狱。杰出人才将来到哪里去?到阿鼻地狱去,很快就去了。我们中国儒家的教育,佛家的教育,绝对不教人干这种事情。你看在佛经戒律里面,制造杀害众生的这些工具,都是杀生的重罪。从前造这个工具是什么?弓箭,造这个罪过都极重,杀一个畜生。佛经上讲得很好,「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杀害一个畜生,业债都没完没了,你要杀害那么多人怎么得了?堕落地狱,世间人常讲「永劫不得翻身」,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说过很多次,还要说很多次,为什么?诸位记不住,体会不到这个意思。世界原本就是多元的,要想把它变成一元不可能,怎么知道不可能?我们这个身体是小宇宙,外面环境是大宇宙,大宇宙跟小宇宙完全相同,大宇宙如何复杂,我们这个小宇宙也如何复杂,佛家讲依报跟正报是相等的。我们这个身体就是多元的,眼睛不是耳朵,耳朵不是鼻子,鼻子不是舌头,多元的!你怎么能统一?我这个身体什么都不要,只要眼睛,行不行?不行,所以你才晓得多元的。而且多元你还觉得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统统是第一没有第二,有第二就打架,没有第二。你从这个地方你就要体会到,整个宇宙万事万法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所以你看我接触其它的宗教,我跟这些宗教领袖就常常谈第一,都第一,我佛教第一,你基督教也第一,回教也第一,大家就问题解决了。我们佛经第一,你《圣经》也第一,《古兰经》也第一,所有一切问题都化解了,就能够和睦相处。我是真的,你是假的,他怎么不打架?打得死去活来,造作极重的罪业,招来的是冤冤相报。所以佛说迷悟,凡圣就在迷悟之间,一念觉悟,就是佛菩萨,就是圣人,悟什么?悟万法平等,个个第一。诸位展开《华严经》,你看《华严经》自始至终有没有第二的?找不到,个个第一。《楞严经》里面,你们也读过「二十五圆通章」,这二十五个菩萨也是个个第一,没有说哪个第二。知道法法平等,个个第一,我们才能够互相尊重,对于尊重别人的心、敬爱别人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这才能解决社会问题,才真正能够带给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一切众生平等,都能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看到现在社会上各个阶层的领袖,把这些话都常常放在嘴里,可是所作所为的,确实扰乱社会,破坏和平。所作所为跟他所想所说的完全相违背,这个原因在哪里?说个老实一句话,没受过教育。在现代这个时代,问题已经发展到极严重的阶段,所谓是世界要毁灭,基督教、天主教讲的世界末日,末日在什么时候?一九九九年,就是今年。我们也算很幸运,遇到这个时候,这个大灾难能不能化解?能。佛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佛把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天灾人祸是依报,正报是人心,只要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个灾难就化解了。我们讲经为谁讲的?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而讲的,为诸佛菩萨而讲的。我们为什么念佛?绝不为自己,为这个世界一切众生消灾免难。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功德很小,为一切众生功德就大了。佛法里面讲「积功累德」,不在事相上,在心上,你的心量大,什么叫心量大?念念为社会,念念为众生,这个心量就大;念念为自己,念念为我的家庭,为我的小团体,为我小道场,这个功德就小。这就是佛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一切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心能转境界,心能转万法。学佛从哪里学?就学佛菩萨的存心,学佛菩萨的知见,学佛菩萨的行谊。这里头最重要的是心愿,人家是存的什么心,发的什么愿,这是根本,根本正确,没有一样不正。《感应篇》这一篇文章,是从圣贤立心发愿,一直落实到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古德所说,它的功用可以做为超凡入圣的阶梯,转祸为福的关键。在中国,过去每一个朝代,依照这篇修学的人很多,所感应的果报非常殊胜。《汇编》里面所引用的这些公案因缘,我们现在讲的故事,奉行《感应篇》这些故事,他们得的善报,造作恶业的人所得的这些恶报,搜集的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我们看到了。而实际上,搜集这些公案因缘依旧很有限,而感应的事迹不胜枚举。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都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之中,我们怎么能不相信?怎么能不依教奉行?印光大师以这个做为修学净土的基础,很有道理!一个人能真正奉行《感应篇》,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有把握。如果你所作所为与《感应篇》所讲的完全相反,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印祖一生极力提倡,是他高度的智慧,是他的大慈大悲。我们应当要知道,应当要尊重,应当要感恩,应当要依教奉行,这才是报答。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间草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