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哪些成都联合办公公的地方?价格怎么样?walnut成都联合办公公怎么样?

WALNUT联合办公
喜欢的活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版权所有:北京艾科创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150180号|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65
活动行 v4.0.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 活动行 微信服务号
点击菜单 - 高级 - 推广合作
页面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待...中国年轻人开始尝试“联合办公”|方糖|成都_凤凰资讯
中国年轻人开始尝试“联合办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成都到深圳,从北京到上海,中国年轻人忽然兴起了“联合办公”生活。2015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开始了“SOHO 3Q”,万科集团前高级副总裁毛大庆推出了“优客工场”。而就在几年前,还有人在网上感慨,美国及欧洲“联合办公”越来越普遍,中国这样的地方并不多。
原标题:中国年轻人开始尝试“联合办公”本报记者 程曼祺
中国青年报
版)在成都“方糖小镇”,一天的工作从一个拥抱开始——你必须抱一下立在门口的那位胡桃夹子先生,至少要揽住他的腰,因为门禁就在他的后背上。这时,人们会看到他咧嘴笑着,露出两排白牙。拥抱胡桃夹子的人们,同时也拥抱了一种与传统“单位”不同的工作方式。胡桃夹子守卫的“方糖小镇”当然并非一个真正的小镇,而是一种有别于的新型办公场所——“联合办公(coworking)”空间。在这里,最被强调的不是“工作”和“效率”,而是“社群”、“合作”和“分享”。从成都到深圳,从北京到上海,中国年轻人忽然兴起了“联合办公”生活。2015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开始了“SOHO 3Q”,万科集团前高级副总裁毛大庆推出了“优客工场”。而就在几年前,还有人在网上感慨,美国及欧洲“联合办公”越来越普遍,中国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联合办公”空间兴起的背后,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自由的劳动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下的年轻创业者,拥有专业技能、工作形式相对灵活的自由职业者,以及大公司的创新创意部门和短期外派的项目团队等。克而瑞咨询今年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联合办公空间已达到2300多家。这家咨询机构认为,在政府的推动下,联合办公与众创空间“乘着大风飞速发展”。流动的空间1月15日晚,成都方糖小镇半开放的阶梯教室。来自北京的刘健正在讲述如何用6个集装箱“打造绿色世外桃源”。2014年,刘健用30万元和从朋友那借来的200平方米土地,在北京顺义区建立了由6个集装箱组装成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包含绿色厨卫、蔬菜园地、屋顶花园等生活空间。8层阶梯上,密密麻麻坐了70多人。其中既有方糖的会员——2015年12月开始运行后,首批入驻成都方糖小镇的办公团队,也有规划师、建筑师和旅馆、农家乐等的经营者。分享告一段落,很多人抢着提问。“我觉得您的做法像是在到处布道,为什么不先实践呢?”一个带着质疑的问题迎面而来。刘健的回应是,推广这种新的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每一个地方的本地资源,这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自己能做的是传播理念和价值观。如他所愿,不少参与者的确被这种“理念”感染,开始考虑如何让“集装箱”落地成都。有人推荐了合适的地点,有人表示可以免费提供土地,还有人想自己试试,问刘健有没有更多的建议。也是在这个阶梯教室里,每个周四晚上,会举行成都Workface的主题例会。Workface是一个创业者社群,每周在上海、北京、、成都等25个城市举行创业分享活动。成都Workface已入驻方糖,而方糖的创始人江也是Workface的成员。1月21日,Workface刚举行了在成都的第99期例会,社会企业“Rebug”的创始人王伊分享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回收个人的旧衣服和包包,重新设计成新产品并销售。每一场活动后,分享者和到场观众的社交联系人里都会多一些有趣的人物,为未来的合作、交流埋下种子。阶梯教室只是方糖的公共区域之一,整个方糖的面积有900多平方米,只有80个工位。在前台后的休息区、天鹅湖边的环绕式露台和楼顶天台上,创业者之间常进行更为随意的聊天。成都Workface召集人刘梓舟认为,方糖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公共区域:“公共空间多,就促使人往公共空间聚集,就必然促进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会迸发出更多新的可能性。年轻人也比较喜欢这种开放的状态。”刘梓舟最喜欢的公共空间是前台后面的休息区。旁边就是阳台,落地玻璃,光线通透,离咖啡机和会议室都很近。而正与朋友进行音乐培训项目创业的李先生,则喜欢在办公之余看书。在开放式工位旁边,有一处阅读区域。方糖已加入“InLibrary”计划,这里的图书可以在全国34个省市的1017个借书点之间流通,流通点主要是一些青年旅馆、共享型、创客空间和咖啡厅等。成都另一家位于国航世纪中心顶层的联合办公空间“三文”,大面积的、可分享的公共区域也是最显著的空间特点。“三文”将在2016年春节后开始正式运营,刚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毕业的创始人之一潘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过程中,他们特意扩大了公共空间的占比:现在餐厅的位置,原本也安排了工位,但为了让大家更多交流,改成了一个公共食堂,一侧是落地玻璃,可以一边吃饭一边俯瞰来往的车流;另一侧的墙上安装有大电视,可以供在这办公的会员一起看球和打游戏。楼梯旁,是铺满一整面墙的巨大书柜,三文的社群理念强调“共同学习”。和传统写字楼相比,刘梓舟更喜欢联合办公空间的工作体验:“格子间是死的,永远几个人在那里。但在方糖,空间是流动的。你可以在不同的位置——露台、工位,楼顶……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灵感,流动带来快乐。”不仅是公司,更是社群从“物理”上进入方糖,需要抱一下门口的胡桃夹子。而从“心理”上成为方糖的一员,则要接受方糖的社群理念。对气氛和成员之间共同价值的强调,是联合办公空间的另一大特点。成都方糖的负责人冯伟介绍,每个加入方糖的团队都要签署一份《方糖自治公约》:“我们是入驻‘方糖小镇’的创业者,我们乐于实践‘方糖小镇’倡导的‘联结、共创、自治’的创业文化……”《公约》的具体内容包括选出“方糖自治会”的召集人,配合召集人举办的公共活动;接纳彼此的团队,成为创业好邻居;为邻居的产品和服务做种子用户;在公共区域遵守不抽烟、不喧哗、办公用纸双面打印等公德……刘梓舟就成了成都方糖的一位创业者“蓝胖子”蓝一舸的种子用户之一。“蓝胖子”之前在华为公司当工程师,创业时却选择了和写代码很不一样的美食领域。在方糖的创业集市上,他向其他成员展示了自己的主营商品“黯然销魂兔”——“好吃到让人黯然销魂”的自贡冷吃兔。在已经开设了7家“方糖小镇”的上海,甚至有两个业务上有关联的团队因为一起交流产生火花,合并成了一个团队。除了联合办公外,还可以“联合生活”。联合办公空间的“办公室恋情”,不再是写字楼里的禁忌之恋,而变成了各团队的联欢。在上海虹口的方糖,去年9月份,“乐蓓女性关爱产品”的创始人Eric向“笔记侠”团队的成员蔡润华求婚。求婚过程中,各团队成员配合男主角一起演戏,制造惊喜。而求婚策划则由虹口方糖的另一个创业团队“迈瑞米求婚策划”提供。在“人生大事”上,方糖成员也践行了互相做“种子用户”的公约精神。在以实体办公空间为基础的线下社群之上,各“联合办公”空间也在使用新型互联网社交媒体,以打造更大范围、功能更多样的线上社群。拥有6万会员的美国“联合办公”空间Wework的手机应用上,会员们标示自己的身份和工作项目,以制造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同时,在主要城市,他们还自发组成了垒球、桌游、、瑜伽等各类俱乐部,定期举办活动;会员还可以给感兴趣的话题点赞,申请从亚马逊的云服务到电视修理等各类服务。方糖的创始人万里江将这种线上社群理解成”领英、微信、58同城和世纪佳缘”的综合体。在一个相对高质量的社群内,选择联合办公方式的年轻人可以进行事业合作,组织兴趣小组,互相提供生活服务,甚至谈谈情、说说爱,找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越来越自由的劳动者2015年年初到成都考察时,潘云还没有在这里看到联合办公空间。而几个月内,成都就出现了“三文”、“Walnut”、“侠客岛”、“方糖小镇”等多个联合办公项目。在选择成都作为创业地点前,潘云和合伙人考察了这里的市场需求。他们了解到,成都的小微企业非常多——根据2015年发布的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成都市的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有150.39万。统计数字之外,没有正式注册的小型团队可能更多。三文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更专业”的联合办公空间,不仅针对创业者,也吸引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小团队,比如小型的软件或设计工作室,和咨询团队等。方糖则更专注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团队:“创业是杯苦咖啡,加点方糖,或许会好喝一点。”这些创业者在办公时间、地点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对分享、合作及资源对接有诸多需求。方糖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系列第三方服务,包括人力资源、法务、媒体、行政和对接投资等,让创业团队的成员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创业本身。林林总总的联合办公空间,也逐渐显现出了不同的集群效应。有的偏向互联网产业,有的偏向文创领域,有的偏向金融行业。1月份,方糖举行了“媒体人创业营”,邀请了从媒体行业走出来的“拇指阅读”、“在行”等的创始人进行创业分享。方糖的创始人万里江之前就是一名报社记者。去年参观新加坡的联合办公空间时,冯伟发现,有些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也选择在这里办公,以及时接触科技创业团队——人家的政府也来“联合办公”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73228
播放数:520949
播放数:23851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创业新潮流 联合办公空间在成都悄然兴起
07:13 &&来源: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近年,联合办公空间在成都悄然兴起。从本质上讲,联合办公模式依托共享经济而生,大家共用一些资源,分摊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初创者在办公场所方面的支出,而在一个屋檐下联合办公产生的其他盈利模式,又催生了更多空间诞生。
近年风靡国外的联合办公模式开始出现在我们身边。随着毛大庆的优客工场、潘石屹的SOHO 3Q吸引不少眼球,这类面向创业者的办公室共享模式在成都也悄然兴起。
这种新式办公平台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有何神奇之处?它又能给创业者带来哪些帮助?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核桃: 为创业者提供轻松的工作平台
成都小伙迈克将自己创办的联合办公项目命名为walnut,中文意思是&&核桃,它位于蜀西路三泰集团产业园内。这是由一栋独栋别墅改建成的联合办公空间,四周绿地环绕,顶楼还有阳光房&&入驻的企业,4个人就算&大型&,更多的是一两个人的&草根初创团队&或自由职业者。记者看到3个女孩各自租了一个独立工位,一个从事文化传播,一个从事教育咨询,一个做面膜销售。
三层楼的办公区,大厅摆放着一排排长桌椅,角落里是玻璃围成的格子间,咖啡厅、会议室、投影室、娱乐室大家共用,顶楼则是健身房、淋浴室和阳光房。
在&核桃&,工位分为4种类型:体验工位,80元/人/天,享受一桌一椅一储存柜;流动工位,649元/人/月,每月可使用16天;固定工位,849元/人/月;订制工位,1499元/人/月,可享受一个独立办公间,可容纳4人。
创客联邦:
不仅仅是提供优质办公空间
创客联邦选址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并租下了3号楼27~44层,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它由香港鼎辰集团和锦江区政府联手打造。19日,成都商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创客联邦。步入IFS的3号楼27层,是一个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工作环境整洁舒适、其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办公设备都令人耳目一新。除了商务中心、会议室、路演中心,甚至还有一间咖啡吧。创客联邦的肖先生介绍,这儿的收费标准是流动工位1880元/人/月,固定工位2880元/人/月。在29层,这里又打造成商务办公空间。在整合了会议室、商务中心、咖啡厅后,所有企业都可以共享公共空间。
创客联邦不仅提供优质办公空间和服务平台,还整合了知名投融资公司,从种子、天使、风险、基金、低息贷款、风控评估等方面为创业者连线资本、打通渠道。这也是许多创业公司看重的。
小微、初创企业的成功孵化器
在高新区国际节能大厦3楼,成都最早的联合办公空间&侠客岛&已颇有名气,2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集中了约30家小微创业公司。20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侠客岛&,不同公司的年轻人在同一个办公区办公;休息区三五年轻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旁边一间办公室内,一场投融资说明会正在进行。侠客岛&岛主&、公司董事长王宏波介绍, &侠客岛&除了为创业型小微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外,入驻的投资机构还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融资在内的各种增值服务,推动入驻企业快速成长,它更相当于一个小微、初创企业的成功&孵化器&。
除了核桃、创客联邦和侠客岛,仅成都商报记者了解,近一年来,包括NEXT、working等同类型的联合办公空间就在成都东南西北都有出现。 成都商报记者 任翔 李伟铭 摄影报道
原标题:联合办公:成都创业新潮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walnut联合办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