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2年怎么不st12年亏损,京东还能走多远

成立12年年年亏损,京东的路还有多长?_网易财经
成立12年年年亏损,京东的路还有多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成立12年年年亏损,京东的路还有多长?)
在这个话题为王的时代,大佬们隔三差五总要闹出点动静,譬如这两天就走在了风口浪尖。6月7日,京东股价开盘一路下跌,截至收盘,跌5.62%报22.01美元,最高跌幅6.82%。新加坡资产管理公司APS&Asset&Management高级分析师赛德.考拉利亚(Sid&Choraria)近日在职业投资者社交网站SumZero上发表了对于京东的看法。他认为京东是一家极力鼓吹交易额,且股价a遭到极度高估的公司。
十二年无法盈利,京东是不是不行了?
在规模近5000亿美元的中国在线零售市场上,从市场份额来看,仍是当仁不让的领导者。然而京东凭借对物流体系建设的长期投入,以及对整体在线零售产品流管理的系统性建设,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而人气飙升。
虽然京东在用户数量,商品交易额方面奋起直追,但是这家公司要实现盈利看上去却依然遥远。京东在2014年50亿元,2015年亏损额为94亿元。今年5月9日,京东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虽然净营收同比增长47.3%,但是净亏损达3190万美元,其中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098亿元。阿里巴巴的赚钱速度完胜一直处于巨亏的京东。2016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8.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
美股市场上,对京东的判断分为好坏两级。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强调,股东将可能得益于京东的高收益率,而穆迪和标普却分别给了京东A3和BBB-的低位评级。
虽然已经12年的京东,因为无法盈利而受到质疑,但是这家公司背后代表的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崛起,却是一辆没有投资人愿意错过的快车。一位美股投资人表示,“京东可能拥有明天,但是你必须捏着鼻子包容它的现在。”
 京东因何被唱空?
京东过于依赖V、持续盲目的对外投资、管理层的波动、不断融资,这些都成为了京东不被看好的原因。
近些年,电子商务公司有持续亏损的现象,而京东就是典型的一家依靠GMV达到高估值的公司。这使得京东能够进一步吸收融资,因为投资者更愿意相信GMV早晚有一天会转化成利润。
即使GMV很好看,但京东仍然是一家持续亏损的公司。它忽略了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的分析,资本方是否乐意为持续高GMV买单,京东显然过于高估了。
日,京东发布了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其净营收为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交易总额(GMV)达到1293亿元人民币(约合201亿美元),去年同期京东核心交易总额为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需要注意的是,京东2016年第一季经营亏损8.649亿元人民币(约合1.341亿美元),上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226亿元人民币。
京东在资本市场估值最高已经达到300亿美元。虽然在资本市场GMV不是什么新名词,但京东已经是中国一家成立了12年的公司,但仍然没有盈利。京东现在要如何靠高GMV说服资本方呢?京东还需要拿出更扎实的论据证明其市场估值300亿美元的合理性。
与京东持续亏损相对的是,京东对外的投资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京东财报来看,其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的数字从116亿元人民币减少到88.6亿元人民币,计提减值准备近28亿元人民币。公司商誉从26亿元人民币降至2910万元人民币,降幅几乎为26亿元人民币。这表明,京东正在大量烧钱投资。京东目前已经投资了易车、途牛等公司,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是为公司未来提前布局。投资者们更关心京东的GMV能够走多远,而不是京东到底收购了多少家公司。
另外,京东管理团队波动频繁。尽管成立时间超过12年,但京东管理层很少有管理者在公司超过四五年的。除了创始人刘强东之外,整个高管团队最近在京东的任职时间大约都在3年左右。CFO是2013年9月加盟的,也就是该公司之前的几个月。还有一些关键管理人员也仅在京东任职了几年时间。
京东目前还在持续融资,从2009年开始,京东的融资额度超过480亿元人民币。仅2016年第一季度,京东就筹集了18亿美元资金;2016年4月,京东又发行了10亿美元债券。从财报上看,这10亿美元目前还未能以现金流的形式体现在账面上。当一家公司不断向股东和债主融资时,那就值得警惕。如果这家公司持续亏损,就更加值得警惕了。
京东会是下一个亚马逊么?
京东在美国IPO时,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中国版的。和的创始人贝佐斯相似,信奉战略性亏损的刘强东把京东定位成“中国亚马逊”,忽视短期盈利而关注公司的长期战略,“用今天的亏损换来明天别人无法超越的优势”是二人的座右铭。从图书电商立家到大手笔投入仓储物流,京东一直以亚马逊作为标杆,刘强东让外界深信,京东不但有能力实现盈利,而且还能挑战阿里的地位。
但当京东的股价屡屡下挫时,亚马逊的股价却频频创出新高,过去两年多,这两家公司的股价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无论是华尔街分析师还是热衷于美股投资的中国投资者,对京东的看法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看空者认为京东在年销售额逼近2000亿大关时依然无法盈利,前景黯淡;看多者则坚持京东的战略性亏损终将迎来光明,价值被严重低估,仍将京东与亚马逊类比。
不过当亚马逊近年连续实现盈利之后,越来越多的华尔街投资者意识到,亚马逊早已不再是当初的电商平台,而是云计算业务的领跑者。亚马逊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1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5700万美元,此季度扭亏为盈,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季度利润最高的纪录,财报出炉后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12%。其中云计算业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的净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运营利润为6.04亿美元,超出去年同期的1.95亿美元。华尔街顶级分析师Carlos Kirjner认为亚马逊公司股价还可以再涨,明年目标位看向1000美元。&
相比之下,京东没有诸如云计算这样具有巨大成长性的高科技业务,目前的新业务主要围绕京东金融和O2O业务,而且亏损程度不小。信奉战略性亏损的刘强东,是否能继续让华尔街相信,京东是下一个亚马逊?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投资界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你的位置:
> 京东怎么了?市值一年下滑1500亿!
发表于( 16:47) 本文标签:
浏览量:37次
&&&&值班编辑QQ:
一边是京东6.18战斗自嗨的热火,一边却是资本市场漫长的冰河纪。从2015年6月至今,京东的股价遭到腰斩,跌去了一半,已接近发行价,市值蒸发了240亿美 元,约合1500亿人民币。我们不禁要问,京东肿么了?
一年蒸发1500亿,京东到底怎么了?
这两天京东亦庄总部大楼的灯火彻夜长明,京东商城、配送、到家、众筹等各个条线的员工都喜欢在凌晨晒6.18战斗合照。昨天京东晒出了今年6.18 的战绩,6月1日-18日大促期间,累计订单量过亿,6月18日全天(00:00-24:00)共售出2500万件商品,下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其 中,移动端下单量占比达到85%,是去年同期的2.2倍,来自微信购物和手机QQ购物的新用户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6倍。
和往年一样, 京东并未公布618期间的GMV(平台销售总额)数据,京东CEO沈皓瑜表示,和原来一样,GMV数据会在财报中公布,京东希望保持这一传统。此次 618,按销售商品的品类划分,京东超市表现最亮眼,618当日共售出2500万件商品。其他品类表现也不错,618当日京东生鲜自营订单量是去年618 同期的6倍,京东全球购在618全天的下单量是去年同期的17倍。这么性感的数据,无疑会对京东股票长期以来的颓势起到短期拉升作用。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中概股行情
然而,一边是京东战斗自嗨的热火,一边却是资本市场漫长的冰河纪。从2015年6月至今,京东的股价遭到腰斩,跌去了一半,已接近发行价,市值蒸发了240亿美元,约合1500亿人民币。我们不禁要问,京东肿么了?魔镜魔镜告诉我,哪一个京东才是真实?是GMV的生生不息,还是股市的跌跌不休?
6月7日,华尔街流出的一份做空报告更把一切质疑置于曝光灯下,使得京东面临巨大压力。仔细阅读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其似乎也解释了京东股价持续下跌的一些根本原因,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京东未对这份报告做出回应。
发布这份做空报告的是主要投资亚太证券市场低效率股票的新加坡毕盛资管(APS Asset Management)的高级分析师Sid Choraria。毕盛资管成立于1995年,管理大约30亿美元各类多头(Long only)和多空策略(Long/short)基金。Sid 在著名的投资人社区SumZero分享了这份长达50页的报告,他认为京东股价被“极度高估”(wildly overpriced)了,并给出未来1-2年京东的股价应该回落到12美元附近。
Sid的分析主要针对京东的商业模式、收购策略、管理团队和内幕信息,主要观点包括:
一、京东依赖GMV增长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近年来,互联网和电商公司,尤其是那些持续亏损的公司,试图靠一些浮夸的新概念指标,比如Gross Merchandise Value (GMV),来解释其天价估值。这些新指标让他们能够融到钱,因为投资者希望将来有一天GMV能转变成利润。
然而京东已经成立长达12年之久,却依然持续亏损。我们不禁要问:京东拥有超过4600亿人民币的GMV,但这个指标却无法让股东获利一毛钱,它到底有多大意义?京东是为了追求更高的GMV而生的吗?对股东来说,GMV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指标,根本不能带来任何利益。世界主要评级公司穆迪和标准普尔都给予了京东最低的投资评级,分别是Baa3和BBB-。
2015年第4季度、2015财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一系列的糟糕的指标证实了本报告的关切,京东在上述期间分别报告了12亿美元,15亿美元和1.41亿美元的亏损。京东在一季度交流会上仍痴迷于GMV的增长,对盈利能力恶化,规模不经济却鲜少做出解释。而西方投资者对京东的商业模式和GMV未必能够充分理解,看不懂又得不到解释就会用脚投票。
二、京东为对外无序投资收购的狂欢盛宴埋单10亿美元
再看看京东的资产负债表,其长期股权投资从116亿人民币减少到了88.6亿人民币,减值了28亿人民币,另外商誉减值26亿,这表明京东正在烧股东的钱在它不熟悉的业务上,而且明显过于慷慨地支付了收购对价。
京东对于易车、拍拍、途牛和其他的投资并没有给股东带来令人满意的回报。APS认为京东去年亏损93.7亿元(约合15亿美元),而且短期内存在更多潜在亏损,这表明公司管理层作出的投资决策是仓促的,缺乏足够深入全面的尽职调查,其资金配置令人置疑。这些资金配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难道为了GMV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为了说明上边的判断,不妨让我们看一下京东的几个主要投资:
易车网(NYSE: BITA):2015年投资减值29亿人民币,可能还有进一步潜在减值的空间。易车网2016年1季度财报公布后,股票当天下跌了13%,随后两天又跌了9%。从2010年开始,京东的CFO就开始担任易车网董事。
途牛旅游网:从2015年5月以来股票下跌了40%,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投资减值的可能。
金蝶财务软件(268 HK):在其他收益科目下估计减值3亿人民币,股价下跌45%。
拍拍:减值高达27.5亿人民币,表明当初尽调流于形式。
永辉超市(SHSE:601933):投资永辉超市的钱还没离开京东账户,永辉的股价就下跌了9块钱。
京东金融是一项亏损的业务,披露有限。考虑到来自实力更强劲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竞争以及监管风险,京东金融的估值是值得质疑的。
三、对于一家拥有12年历史的企业来说,京东的管理团队却都任期不长
京东的公司管理层信息显示,除了创始人刘强东之外,京东的高管团队任期只有大概三年左右。京东首席财务官是2013年9月才走马上任的,只比IPO早了几个月。另外一些关键的高管加入京东也才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对于一家成立了12年之久的公司来说,前十年那些公司早期的管理人员去哪儿了? 据了解京东的管理层以及员工流动确实很频繁,而且喜欢空降,空降来的高管来自外企的居多,因为文化不适应离开的也不在少数。吸引这些高管一方面出于职业化,另一方面也出于国际化的考虑,但是京东的国际化做得并不好,无论是海外品牌知名度还是实际的海外业务拓展,从华为挖来寄予厚望的前国际业务负责人也被迫离职了。
现任高管任职时间不长,可能有几个原因:1)公司文化不强,2)老板一言堂,3)高层和中层管理者有冲突不和谐,4)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公司的未来。
四、内部人一直在净卖出京东股票并且股权被不断稀释
根据2015 20-F,报告注意到由创始人刘强东控制的员工持股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一直在减持公司股票。此外,根据SEC文件,公司外部的主要股东像高瓴资本,今日资本,DST从公司上市后也在减持股票。在IPO时,刘强东以19美元每ADS的价格卖掉了1,390万股股票。京东虽然也宣布过回购10亿美元股票,但一直没有实施,会计报表上也没有相应科目。
五、京东还能走多远
当一个公司持续向股东和债权人融资,尤其当这家公司成立很久还在连年亏损时,就值得引起注意了。关于融资,京东对从资本市场、债权人和股东融资有很大的胃口。从2009年开始,京东已经融了将近480亿元。公司的净现金流几乎主要来自于公司融资。也就是说京东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很差,12岁了还得靠体外输血维持生命。
单单2016年1季度,京东就融资117亿。2016年4月京东又发行了10亿美元债券。这10亿美元债券尚未反映在该公司的融资活动现金流中。如果将这一数据加总到117亿元人民币(18亿美元)中,京东短期内的融资总额就达到28亿美元。
只要音乐一直播放,总会有各型各色的公司在历史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过去是互联网泡沫,当时,包括浏览量、访问量、粉丝人数等新经济指标被逐一创造出来。而在刚刚过去的最新一轮全球金融泡沫中,CDO则占据了主导。一位银行CEO曾经说过:“当音乐停下,流动性耗尽时,情况将会变得复杂起来。然而,只要音乐一直播放下去,你就可以继续舞蹈。我们现在仍在跳舞。”
六、但有些原因可能会给这场资本游戏最终画上句号
京东现在正被夹在岩石和险境之间――GMV/收入增长正在放缓,它未来12-24个月虽然不情愿也将不得不向资本市场“秀肌肉”――靠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来证明它真的值这么多钱。如2016年1季度财报表明的,京东已经不能再靠牺牲盈利能力来维持GMV/收入的高速增长了。
当GMV增长速度放缓,京东有能力通过盈利能力证明它的估值合理性吗?目前的情况是我们仍然难以看到京东规模经济的效果,现在我们心中的问题比答案还要多。
虽然京东也在推动服务产品化,但是我们看到京东来自服务和其他的收入占比从2015年第4季度的8.6%反而下降到2016年1季度的7.4%,而且即使这可怜的7.4%实际可能还更低,因为类似递延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来自于互联网金融的利息收入需要被调整。
成本方面,随着京东进入三四线城市,开展O2O和互联网金融等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红海业务,这些烧掉的成本不能产生足够的GMV。提高这些新业务的GMV没有实质意义,因为需要烧掉的钱更多。相比之下,BAT它们从主营业务中都能赚取巨大的利润,通过内部输血养活新业务,而京东却需要从外部融钱来做。
如果说投资者过去还能够认可京东高GMV的价值,但是京东从它4,460亿的GMV里都不能赚得1个美元,那么我们能指望它什么时候开始赚钱呢?如果公司今年还不能赚钱,那么投资者很可能开始怀疑京东声称的规模经济。也许有耐心的投资者能等到明年。那么新的问题又会来了,“为什么只赚了这么一点钱?”
彭博和Markit Ltd。汇编的数据显示,投资者看跌京东的人气现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该股空头头寸上周达到了创纪录的4,600万股。
京东股票今天止跌回升,涨幅4.62%
今天的好消息一则是开头的京东618业绩,二则更大的是京东宣布与沃尔玛达成一系列深度战略合作,整合双方在电商和零售领域的优势,包括在华东、华南更有影响力的食品电商1号店和沃尔玛各地的山姆会员店。
但京东与沃尔玛的合作也不是一片坦途,须知沃尔玛是先全资收购了1号店的,进而导致创始人和管理层集体出走。对于互联网公司,相对于固定资产乃至品牌,人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家精神无疑是最核心的资产。
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以及考核指标本身就大相径庭,两方面的合作和融合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沃尔玛只持有京东5%的股份,影响力有限,反之亦然。如果说沃尔玛全资收购1号店都不能有很好的协同效应,更不用说区区5%了。京东和沃尔玛的合作效果,还需更长时间观察,我们可以从今后几天的京东股价走势中看出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
受6.18京东大促和6月20日京东与沃尔玛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以及整合1号店等利好消息影响,京东的股价今天开盘止跌回升,最高上冲到8.45%,截至收盘已回落到4.62%。股价后续走势如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接下来我们看下国际现货市场:
原油,我们依然明确一点,原油短期在筑顶阶段,震荡反复的原因是因为浪型上从26开始的上涨,似乎缺少最后的五浪,所以就个人来说,我不确定是否还会突破51.66出个新高再下跌,但从上周走势看,原油反弹50.5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日线形态走得比较差,虽然周线还处于高位震荡中,但已经不能期待再度上涨了,另外原油和黄金走势近期相反,后市黄金基本确定震荡上升格局,那么原油高位震荡后将展开调整,所以原油继续做空思路,短线在周五下跌基础上看空,实际上周五原油下跌也因为公投引发,欧美盘反弹受阻48.5,那么周初先在这个点之下看空,如果突破再看50一带阻力;日内走势,美国原油48空,止损48.5,目标46!
对现货原油/沥青有兴趣或在操作过程中找不到方向的朋友,欢迎添加笔者微-信:qianfu588 获取每日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实时指导!
本人对现货投资的四大生存法则解析:
1.拿的利润越大就越危险你需要克制――贪婪
2.行情变幻莫测拿捏不定是你要学会――变通
3.一时失利不要抱怨这时你要学会――忍让
4.错过了大行情你要学会――放弃
(文/乾金论市/微-信qianfu588,转载请保留原创作者并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
腾讯发布叮当助手,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将赋能智能电视
AI已来,最应该担心的不是生命,而是存在的意义
德扑AI之父:赢不赢柯洁 阿尔法狗都缺乏实际用处
国产机器人低端过剩魔咒:90%关键零部件靠进口
李开复认为人类没有赢德扑人工智能的可能
苹果AI专家:人工智能将使增强记忆成为现实
联想2017全球誓师大会北京站在国奥体育馆举行,杨元庆发表内部演讲,宣布联想将以设备+云为核心,实施三波战略,挺进智能终端和云基础设施领域。 联想以设备+云为核心的三波战略的提出,成为指导未来联想战略投资和布局的核心,同时也是以人工智能驱动PC、数
徐| 如果你这几个月在美国凤凰城,你可以尝试在Google官网申请预定体验无人车。预定成功的话,你可以免费用app叫来一辆Google无人车。 从上月起,Google旗下无人车公司Waymo就推出了这项名为早期乘客计划(early rider program),第一次向普通用户提供使用
据VentureBeat报道,在下了订单后,每个人都想知道,你的Amazon Prime包裹是如何在几个小时后出现在门口的?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这个过程被统称为供应链管理(SCM),其中物流是负责处理商品流动和
我们就是想让自家工程师失业。 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他觉得,AI是个好东西,普通人也该能用。第四范式推出人工智能平台先知,将关于AI的一切傻瓜化,封装起来,交给用户。 创业故事 前段时间,人工智能(AI)企业第四范式在
本文作者:新智驾 导语:作为硅谷自动驾驶创业中的老大哥,Zoox这一动作值得关注。 4月25日也就是本周二,雷锋网新智驾驶报道了由Google无人车拆分出去的Waymo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入6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启面向公众的颇大规模的试运营。而在接近的时间里,多家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在以每股15美元的定价上市后,企业大数据公司Cloudera股价一日上涨超20%至18.09美元。这一价格也超出了此前公司12到14美元的预期范围。 大涨幅令新投资者欣喜,但可能令一些公司员工失望。如果员工是在最后一轮私募融资之后才加入
本报记者 华 凌 有人说,科技违背了优胜劣汰的法则,它拯救了太多理应被淘汰的人。而如果没有科技,全人类可能都是应被淘汰的弱者。近日,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助理、长江学者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具有声音感知能力的智能石墨烯人工喉这些年倒下的巨头们:京东还能走多远?
京东过于依赖GMV、持续盲目的对外投资、管理层的波动、不断融资,这些都成为了京东不被看好的原因。近些年,电子商务公司有持续亏损的现象,而京东就是典型的一家依靠GMV达到高估值的公司。这使得京东能够进一步吸收融资,因为投资者更愿意相信GMV早晚有一天会转化成利润。即使GMV很好看,但京东仍然是一家持续亏损的公司。它忽略了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的分析,资本方是否乐意为持续高GMV买单,京东显然过于高估了。日,京东发布了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其净营收为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交易总额(GMV)达到1293亿元人民币(约合201亿美元),去年同期京东核心交易总额为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需要注意的是,京东2016年第一季经营亏损8.649亿元人民币(约合1.341亿美元),上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226亿元人民币。京东在资本市场估值最高已经达到300亿美元。虽然在资本市场GMV不是什么新名词,但京东已经是中国一家成立了12年的公司,但仍然没有盈利。京东现在要如何靠高GMV说服资本方呢?京东还需要拿出更扎实的论据证明其市场估值300亿美元的合理性。与京东持续亏损相对的是,京东对外的投资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京东财报来看,其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的数字从116亿元人民币减少到88.6亿元人民币,计提减值准备近28亿元人民币。公司商誉从26亿元人民币降至2910万元人民币,降幅几乎为26亿元人民币。这表明,京东正在大量烧钱投资。京东目前已经投资了易车、途牛等公司,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是为公司未来提前布局。投资者们更关心京东的GMV能够走多远,而不是京东到底收购了多少家公司。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当前位置: >
严重亏损,京东还能支撑多久?
推一把网络营销精英培训新一期即将开课,本期新增移动电商、微商、O2O、自媒体、社群等方面的课程,现在报名就送江礼坤老师亲笔签名的最新版《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一书。欢迎咨询QQ:!
  就在东哥扯证的前一天(8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201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截至日,京东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145亿元,同比大增82%,净收入则达到459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3亿元人民币(约5亿美元);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5.104亿元(约8230万美元),净利润率为-1.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为1570万人民币(约250万美元)。无论其他数字多么的亮眼,不争的事实还是&&京东还在亏!
  自2014年5月京东上市以来,京东财报的主旋律就是&&亏损,尽管相比2015年第一季度亏损7.102亿元相比,京东在二季度还是减亏了不少,但肥猫仍没看到京东未来的盈利迹象。
  发布财报的同时,东哥把自己的年薪降至&1元&,也就是象征性的收入。虽然每年只拿1元年薪,但根据京东的股权激励计划,刘强东已被授予2600万A类股股权,相当于公司所有流通股的0.9%。东哥获得的这笔股权每股执行价格为16.7美元(相当于每股ADS33.40美元)。在该10年期限内,公司不得再向刘强东授予额外股权。京东在2014年上市前夕,董事会曾将公司股权的4%直接奖励给刘强东。当时,这笔期权的价值为6.06亿美元,这直接导致京东在2014年第一季度大亏37.95亿元,这次东哥所谓的1元年薪,只是一种没有现金奖励的形式而已,他手里的股权已经很值钱了。
  对于京东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赚钱?肥猫在以往的稿子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品类的局限、移动端的乏力、自营与第三方平台的矛盾以及整个支付体系的不完善都是原因,今天肥猫想仔细谈谈的,还是京东和腾讯的合作的瓶颈以及管理层的不稳定。
  京东与腾讯的合作的进展一直都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尽管京东内部不承认,腾讯的入股让京东估值达到了一个高点,业内也曾一致认为,有了微信和QQ的助力,京东在移动端的未来预期可待。但,现实比理想骨感多了。在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的解读会上,京东商城CEO沈浩瑜在解答与腾讯的合作进展时曾表示,京东移动端订单的大部分还是来自京东手机应用,这个情况到现在仍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善,与PC和京东自家应用等入口相比,微信和QQ一级入口流量的贡献虽然看上去很美,重复购物买率也不错,但跟京东自家应用相比,微信和QQ的转换率仍然低于京东自家应用。
  出现这样的状况,肥猫认为并不意外。首先,京东的品类优势(3C)与微信、QQ的用户不匹配,客单价过高、过低都不能与用户产生强大的粘合力;其次,微信、QQ给京东的入口基本都是二级入口,并没有花大力气拿出核心资源支持京东,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腾讯犯不着尽心尽力。
  尽管沈浩瑜曾表示,腾讯与京东的合作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京东希望借助腾讯的平台吸引新用户关注京东并喜欢京东,然后转向使用京东的手机应用,东哥也曾乐观的估计,2015年,手Q和微信的新用户数和销售额方面都会有大得的突破。很遗憾,市场是残酷的,从京东2015年两个季度发布的数据来看,手Q和微信的贡献都是微乎其微。反倒是,京东在其他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比如:广告。靠人始终不如靠己。
  京东二季度的财报中,宣布任命集团原CMO蓝烨为京东集团首席公共事务官。明着看,蓝烨是平级调动,实际上,蓝烨是被委以虚衔,并没有什么实际工作。从京东上市到现在,走了多少高管,肥猫不一一赘述,但就从今年来看,从蒉莺春从拍拍网总裁突然转岗国际业务;徐雷从市场部负责人转向去无线业务部,职位被原宝洁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副总裁熊青云取代,可见京东内部斗争的激烈。要知道,无论是蓝烨还是蒉莺春、徐雷,都是为京东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几何时,蓝烨、蒉莺春都是东哥面前的红人,可以直接向东哥汇报,在公开场合,东哥也不止一次的对其点赞。然而,恩宠总是转瞬即逝的,打开京东的高管名单,早期跟着东哥一起打江山的老将所剩无几,东哥的薄情可见一斑。
  企业总是向前的,肥猫也赞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也相信新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创新,但京东的用人,实在让肥猫看不明白。要说陆兆禧交班给张勇是发展的必然,但蓝烨此次的退出,不知是何原因?想必,蓝烨也是忍着一口气吧,等着期权兑现,拍屁股走人。也许这仅仅是肥猫的臆测,但面对这样毫无情义的企业,谁又会尽心尽力呢?宝洁的高管,头衔实在亮眼,但电商不是快销,更不相信眼泪,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其在市场的作为。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热门频道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续三年亏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