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是"情报失误案例"还是蓄意发动

越战&与&伊拉克战争的分析与比较。
“伊拉克是另一个越南吗?美国已经掉进另一个泥潭,无路可走了吗?”
  在年岁序更新之际,曾经采访过越南战争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罗伯特·凯泽,发表长文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还引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话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相似。”
  作者认为,东南亚战争曾经是美国三任总统,即肯尼迪、约翰逊和尼逊在大选中的主要话题,现在伊拉克战争也将是2004年美国大选的主要话题。两者有很多类似之处,比如从内政方面看,两场战争都有情报失误,总统都为战争寻找借口,许诺要使战争早日结束,两场战争都使美国陷于分裂。
  开战理由与后续现实
  据作者考证,有意思的是,今天布什说的话,跟当年约翰逊讲话的调子也那么相似。例如,布什说:“我们的军队正在伊拉克、阿富汗与其他地方对抗恐怖分子。所以我们的人民就不会在纽约、圣路易斯或洛杉矶面对恐怖分子了。”而约翰逊则在1966年说:“如果我们不能在南越遏制赤色分子,明天他们将会在夏威夷,下个星期则会在旧金山出现。”
  当然,后来美国不得不放弃越南,“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并没有在东南亚出现,“赤色分子”更没有占领夏威夷或旧金山。但恐怖分子将来会不会在纽约或洛杉矶出现,布什似乎并没有什么把握。看看美国几个大城市如临大敌地庆祝新年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
  这名记者也列举了两场战争的不同点。首先战争的原因不同,越战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现在布什宣称的是打击恐怖势力和摧毁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越南可以取得中苏两国的大量援助,伊拉克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美国在越战高峰时出兵55万,目前在伊拉克只有13万兵力;
  越南有大量正规部队和游击队,伊拉克抵抗力量没有有组织的军事力量;
  战争首十个月美国在越南伤亡2000人,而到目前为止,在伊拉克的伤亡数目是471人。
  还有,美国在越南支持的是一个腐败的政府,而在伊拉克,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声称要建立民主政体作为阿拉伯世界的典范。
  比越战更难脱身
  但作者认为,布什政府与约翰逊政府都错误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与结局。约翰逊一再要美国人相信,越战进行得不错,他手下的高官与战地司令们也同样如此。但“他们所不断承诺的愉快结局却永远没有到来”。
  布什政府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也差不多。副总统切尼在美国出兵的前夜夸口说,美军进入伊拉克之后,“将像解放者那样受到欢迎”。可后来呢?欢迎他们的不是鲜花与美酒,而是枪弹和土制炸弹。
  《华盛顿邮报》的这名资深记者指出,其实教训早就有了,而且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小布什的老爸。老布什在他与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前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将军合著的回忆录中已经指出:“在上次波斯湾战争取得胜利之后,美国如果还要想继续进军消灭萨达姆,把地面战争扩大到对伊占领,那将会付出难以估量的伤亡和政治代价……可以想像得出,美国将成为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土的占领者。”
  如今,美国作为一个占领者驻守在一个宗教与种族派系分裂、矛盾重重的国家,急于建立当地政府使美国早日脱身。但作者认为,实际上并“没有一条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路可走,这正是过去在越南所发生过的事情”。他对伊拉克与越南两场战争作了对比后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伊拉克战争:谁应为情报失误负责?|伊拉克|情报|战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有关调查前首相布莱尔当政期间让英国卷入伊拉克战争的报告在过去几年里几经波折,当地时间7月6日,英国终于要公布这份报告了?到底谁应该为情报失误负责呢?
  伊拉克战争的调查始于2009年。2003年至2009年,英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参加到由美国领导的联军,并推翻了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治。此后,英军在伊拉克驻扎长达6年。战争期间,英国阵亡179名战士,这些家属将优先查看这份不会有任何删节的报告。
  英国官方组建的调查委员会主席柴考特此前透露,该报告最终版本的字数超过250万字。该份报告主要回答了一个问题:连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都不确定该国是否拥有可以在45分钟内启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英国伦敦联合情报委员会就得到了报告,这份情报信息到底是哪来的?
  如今的伊拉克依旧动荡不安,当初那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极具争议。这份报告将揭露当时的三个失误:首先,情报来源有误;其次,对收集来的情报没有进行挑战性分析,而是信以为真;最后,先不说这一情报令萨达姆感到困惑,在向公众公布这一情报时也有错误。
  事实证明,英国军情六处的官员为了急于请功,根本没有核查情报准确性,直接导致了2002年英国参战。当时英国外派的情报人员知道总部的需求,并竭力满足其要求,他们获得的情报根本没有被好好的核实,而且很多时候也并没有被交给国防部情报部门的技术专家做鉴定。所以不难判断,造成英国直接参战的就是一份假情报。
  伊拉克战争之后,军情六处试图寻找消息来源,当时广为流传的一个“新消息来源”否认曾说过任何关于伊拉克加速生产生化武器的事。那名曾讲过45分钟字眼的军官也极力否认对此事知情。而根据700名核查人员共对500个不同的场所进行检查,那些所谓隐藏在养鸡场的秘密武器点其实就是养鸡场。
  批评人士指出,未能对伊拉克情报做出正确评估是因为伊拉克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而情报只是一个说辞,一种说服公众支持攻打伊拉克的工具和理由。因为当时美英政府已经决定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坚信”联合情报委员会的专家和他们的可信性,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可能被夸大了。由此可见,最终的替罪羊还是情报机构。(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丽颖)
上半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升幅度出乎大家意料,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热点城市房价已经有了比较大涨幅,下半年继续保持这种上升态势难度较大,但由于地价快速上升的支撑,这些热点城市房价下行空间不大,盘整后缓步上升是未来趋势。
不管他们对移民有何担心,“支持英国退出的工人阶级认为,不管发生什么,大部分或全部收入损失都将由富人承担,特别是受到千夫所指的伦敦金融城银行家。”
要打击恐怖主义只能从根部入手,打击其形成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只有稳定的社会、完善的治理和健康运行的国家才能给人民提供免于“恐怖主义”滋扰的生活。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以片面情报刻意引导战争舆论
“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将与你站在一起。”2002年7月、即战争爆发前数月,首相托尼&布莱尔致信总统乔治&w&布什时写道。
14年后,英国发布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追随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布莱尔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当他极力为自己辩护时,布什则在大西洋另一端骑山地车庆祝生日,表示“还没有机会阅读”这份报告。
激动的布莱尔:我没错,是情报错了
英国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6日发布这份多达260万字的报告,认定布莱尔盲目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以片面的情报判断刻意引导战争舆论,无视战争可能带来大量平民伤亡的风险。
报告发布后,布莱尔举行记者会,为当年的决定辩护。他念事先准备好的讲稿,然后回答提问。记者会持续大约两小时,布莱尔有时显得情绪激动。
布莱尔说,出兵伊拉克是他10年首相生涯中所做“最艰难、最重大、最痛苦”的决定。
他接受报告中对他提出的“严肃批评”,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不过不能完全同意报告内容。
布莱尔把当年的决定归咎于情报缺陷,试图表明他并非蓄意误导舆论、发动战争。“出兵时的情报评估结果是错误的,战争后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恶劣、持续时间更长、更为血腥……我就所有这些表示难过、遗憾和歉意,程度超过你们所知所想。”
“正如报告所述,当时(我)没有说谎,议会和内阁没有遭误导,没有做出出兵的秘密承诺,没有捏造情报。做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善意。”布莱尔称。
报告公布了战争开始前后布莱尔写给布什的一些信件。在日、即“9&11”恐怖袭击次日的信中,布莱尔写道,一些事情需要“先做再解释”。
日,布莱尔告诉布什:“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将与你站在一起。”
遗属:布莱尔是最坏的恐怖分子
英国发布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时,一批民众在发布现场外举行示威,高喊“布莱尔是战争罪犯”“布莱尔撒谎,数以千计人死亡”。
179名英国军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亡。按照布莱尔的说法,这些人“没有白白牺牲”。
但是,不少阵亡英军遗属并不认同他的说法。失去儿子的雷吉&基斯认定布莱尔“蓄意误导”英国,自己的儿子显然“白白送命”。同样丧子的罗杰&培根说:“这次调查证实了我们所有的担心,就是这些年轻人被谎言送上了战场。”
遗属萨拉&奥康纳称布莱尔是“世界上最坏的恐怖分子”。
一些遗属说,将依据这份报告,考虑追究当年决策者的法律责任。罗丝&金特尔的儿子死在伊拉克。她说:“人们不会记得他是首相,而将记得他派他们参加一场非法战争。我要看见他上法庭,我希望他每晚睡觉前都会想:‘我究竟干了什么?’,因为他永远不会获得宽恕。”
布莱尔所在的工党现任领导人杰里米&科尔宾说,伊拉克战争是“以虚假借口发动的军事入侵”,他代表工党就当年“灾难性的决定”道歉。
英国媒体也对布莱尔发起讨伐。《泰晤士报》写道,伊拉克战争是“布莱尔的私人战争”。
布什惬意过生日
布莱尔焦头烂额为自己辩白之时,他誓言要“站在一起”的昔日“战友”布什正忙着过生日。
6日是布什70岁生日。他在老家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农场与一些美国伤残老兵骑山地车庆生,还在社交媒体上发骑车照。
布什的发言人弗雷迪&福特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布什“还没有机会阅读”伊战调查报告。
不过,布什还是给布莱尔打气。福特说:“布什深为感谢参加反恐战争的美国及联军士兵的奉献和牺牲。托尼&布莱尔首相领导下的英国是(美国)最牢靠的盟友。”
据新华社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论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措施的新发展——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970号和1973号决议的国际法解析--《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01期
论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措施的新发展——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970号和1973号决议的国际法解析
【摘要】: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利比亚局势,所作的第1970号和第1973号两份决议体现了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制度近年来的一些发展特点,除安理会认定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安理会制裁的对象越来越精准,制裁措施中包含了更多更明确的人道主义例外,还增加了对制裁措施的审查制度,这些措施使得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制度更为完善。但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也授权会员国及区域性组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平民,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新情况。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99【正文快照】:
自日以来,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该国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的不断升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970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出国旅行、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等措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祥银;[J];国际论坛;2002年02期
赵冠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寿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夏自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张忠利,刘喜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张玉国;[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陈滨生;[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李斌;;[J];当代法学;2010年04期
何志鹏;孙璐;;[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徐国栋;;[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牛长振;;[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9期
胡玉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泽伟;;[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伍俐斌;;[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于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李艳娜;[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马呈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赵建文;[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贾健;[D];外交学院;2004年
刘阿明;[D];复旦大学;2005年
李伯军;[D];武汉大学;2005年
左高山;[D];清华大学;2005年
韩秀丽;[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闫立忠;[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祝建业;[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罗佳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李静;[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刘蒸蒸;[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孟凡一;[D];外交学院;2011年
张锋茹;[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张晓晔;[D];复旦大学;2010年
张惠彬;[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文荣;[J];和平与发展;2004年02期
东方晓;[J];西亚非洲;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一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J];中国报道;2011年04期
程卫东;;[J];欧洲研究;2011年03期
毛寿龙;;[J];国际社会与经济;1994年02期
张影恬;;[J];河北法学;2011年04期
林健聪;;[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1期
李佳穗;;[J];兰州学刊;2009年12期
吴楚文;;[J];世界知识;1987年19期
卢有学,李新安;[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知言;;[J];初中生必读;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Colin W刘衡;;[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卢秋田;;[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颜海燕;;[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周杲;;[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郭寒冰;;[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谢焱;;[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伍俐斌;;[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赵劲松;;[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石善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文宗;;[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乔新生;[N];法制日报;2011年
;[N];人民日报;2007年
本报驻外记者
顾玉清 孙天仁
李学江;[N];人民日报;2011年
新华社驻外记者 记者
易爱军 冉维
王丰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张昕;[N];国防时报;2011年
熊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左凤荣;[N];学习时报;2011年
王婧 张媛
曾德金;[N];经济参考报;2011年
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罗彦军;[N];南方日报;2011年
;[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宗伟;[D];复旦大学;2011年
陈东晓;[D];复旦大学;2006年
黄莉娜;[D];武汉大学;2012年
朱役;[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霍淑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吴锦标;[D];山东大学;2006年
王玉玉;[D];外交学院;2009年
杜学文;[D];苏州大学;2010年
李红;[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樊为之;[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伊俊阳(Doan Tuan Duong);[D];吉林大学;2012年
宋旭明;[D];外交学院;2012年
苗苗;[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韩圣奇;[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刘蒸蒸;[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赵晓丹;[D];吉林大学;2006年
赵延龙;[D];外交学院;2007年
肖洋;[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赵鹏;[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赵曙薇;[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确立美国对欧亚中南部霸权_战史风云&_奇趣网
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确立美国对欧亚中南部霸权
作者:奇趣网&&
内容摘要:   近来“情报门”事件在美英两国首都闹得沸沸扬扬。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前首席武器检察官戴维?凯今年1月底在国会作证时说,经过他6个月的检查表明,伊拉克战前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布什总统不得不步步退却,被...  近来&情报门&事件在美英两国...
   近来“情报门”事件在美英两国首都闹得沸沸扬扬。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前首席武器检察官戴维?凯今年1月底在国会作证时说,经过他6个月的检查表明,伊拉克战前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布什总统不得不步步退却,被...   近来&情报门&事件在美英两国首都闹得沸沸扬扬。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前首席武器检察官戴维&凯今年1月底在国会作证时说,经过他6个月的检查表明,伊拉克战前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布什总统不得不步步退却,被迫同意进行独立调查。  他的忠实追随者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跟着下令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但他们都只同意调查情报工作本身,而拒绝对他们发动战争的政治决策进行调查,似乎问题只是出在情报工作上。然而,大量事实表明,伊拉克战争是布什政府蓄意发动的一场不义之战,而决非什么&情报失误&所致。  联合国伊拉克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日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说:&这场战争是早策划好的。&早在1992年,时任和现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主持编写了一份名为《防务计划指针》的政策报告。他在这个文件中就已经把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干预作为确保&获得重要原料,主要是波斯湾的石油&的必要行动。该文件也提出了先发制人打击和建立&特别联盟&(即现今所谓&自愿联盟&)的思想,并说若不能争得联合国采取集体行动的授命,美国就应该单独行动。
标签:&&&&&
奇趣网欢迎您:点击分享按钮即可收藏奇趣网随时随地与好友一起分享精彩容
&&&&&&&&&&&& 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邮箱:Copyright ©
奇趣网 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蓄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