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转正自我鉴定人民银行可以鉴定大洋吗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提出的人民币真伪鉴定申请的
来源:机构@跟谁学
1.获取安全评价机构资质的程序  取得安全评价机构资质需经过初审、条件核查、许可审查、公示、许可决定等程序,(3)安全评价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应遵循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3)条件核查应使用规定格式的核查记录文件,3.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要求  (1)安全评价机构应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并依据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及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安全评价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5)政府主管部门依据条件核查的结论,从事安全评价必须依法取得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许可,应在进行调查核实后再做出资质是否许可决定,(2)条件核查实行专家组核查制度,(1)条件核查包括:材料核查、现场核查、会审等三个阶段...
三机构卖2228万(本文不构成投资意见,谨慎投资)关注微信公共号:nvshenzhengu(女神诊股),艾迪西(002468):三家机构席位买入2.02亿安妮股份(002235):三家机构席位买入1.9亿群兴玩具 (002575):两家机构席位买入1.25亿海伦钢琴(300329):三家机构席位买入1.88亿顺网科技(300113):四家机构席位买入2.08亿三毛派神(000779):四家机构席位买入6153万读者传媒(603999):两家机构席位买入6878万中科创达(300496):一家机构席位买入2336万神火股份(000933):两家机构席位买入4032万大连国际(000881):两家机构席位买入6360万露笑科技(002617):三家机构席位买入3708万法尔胜(000890):四家机构席位买入4089万,并开通问股留言功能欢迎大家交流,追击适合当下行情黑马个股,每天会推出早盘股票池,给大家分析市场,解读盘口...
0德宏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刘富雄41怒江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科长42迪庆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松科长43红河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严科长44红河诚信职业培训站王老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报名单位:云南省第170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网络编辑员职业报名单位:云南省第230职业技能鉴定所,联系人:刘敏,联系电话、5122907,如有公告之外的机构进行以上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招生报名视为违规行为,6昭通师专包龙翔7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李华38临沧师专李新美,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秩序,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根据条例给予处罚,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就我省统考报名机构作如下公告:序号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1云南省培训鉴定协会包丽波昆明培训鉴定管理协会技术技能培训站李翠玲王英79833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罗萍、吕昌学364云南省综合技工学校 曹五军27995昆明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马莉娅、吴其玉541096云南民族大学张松林352827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刘昆实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李柏村云南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段铃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刘筠、黄湘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黄英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周洁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曹剑70749、14昆明兴昆职业培训站段赜、 李 娜1203815云南省第168职业技能鉴定所张光莉、黄玺6625716云南省第169职业技能鉴定所杨蔚3859517云南省第170职业技能鉴定所赵龙驹02869518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侯昌东9403619云南行知北职业技能培训站刘克伟、庄老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夏韬云南力源职业技能培训站许焱云南省第230职业技能鉴定所刘敏2290723云南大学赵芳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李歆、杨祖会昆明大容职业培训站周老师97865、26云南省现代物流职业技能培训站王杨2243227昆明大学李洪武、常敏曲靖师范学院凡燕9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刘琼30大理学院罗秉堂、1楚雄民族中专吴云峰32普洱市师专第199所叶毅33文山州技工学校陆炳祥,4保山市隆阳区职业中学罗昌彭5丽江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武文全,9玉溪市技校李伟,云南省2011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报名机构公告    为进一步做好2011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心理咨询师、电子商务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网络编辑员、职业指导人员、企业培训师、营销师、公关员、秘书、制图员等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提出的人民币真伪鉴定申请的】推荐阅读【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提出的人民币真伪鉴定申请的】相关问答
受理范围:已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工伤的职工,才能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1、用人单位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且医疗终结后,由用人单位向市劳鉴办办理申请
鉴定手续。
2、1995年以前的“旧工伤”,因用人单位改制、人员分流或工伤职工要求提前退休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持原工伤事故认定档案材料,或由现用人单位出示工伤人员鉴定委托书,市劳鉴办才能给予受理。
申请手续:一次性
看证书是不是权威,可以看上面的标记。
权威鉴定证书上应标记有“CMA”“CAL”“CNAL”的标记。三个标记至少应有其一,三个都有则表明鉴定机构的能力和水平最高。
CMA—国家法律对检测检验机构的基本要求,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
CAL—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有资格作出仲裁检验结论,具有CAL比仅具有CMA的机构,工作质量、可靠程度进
中国人民银行是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是国务院的直属部门。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将中
你是要诊断还是鉴定?
如果是诊断: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提供(一)职业史;
(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如果是鉴定: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职业病诊断争议由设区的市
医疗期终结后,单位拒绝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受伤职工可以自行申请伤残鉴定。受伤职工自工伤医疗期满之日起计算鉴定申诉期为半年。具体程序如下:
1.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受伤职工,须向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递交书面申请,并按要求详细填写《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个人申请表》(一式三份),与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签订《伤病职工个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提出的人民币真伪鉴定申请的】推荐问答【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提出的人民币真伪鉴定申请的】推荐搜索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假币的收缴、鉴定行为,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办理货币存取款和外币兑换业务的金融机构收缴假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授权的鉴定机构鉴定货币真伪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货币是指人民币和外币。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外币是指在我国境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除外)可收兑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定货币。
   本办法所称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
   伪造的货币是指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
   变造的货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本办法所称办理货币存取款和外币兑换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是指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邮政储蓄的业务机构。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是指具有货币真伪鉴定技术与条件,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商业银行业务机构。
   第四条& 金融机构收缴的假币,每季末解缴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销毁,任何部门不得自行处理。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照本办法对假币收缴、鉴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假币的收缴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业务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对假人民币纸币,应当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对假外币纸币及各种假硬币,应当面以统一格式的专用袋加封,封口处加盖&假币&字样戳记,并在专用袋上标明币种、券别、面额、张(枚)数、冠字号码、收缴人、复核人名章等细项。收缴假币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收缴单位&)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收缴的假币,不得再交予持有人。
   第七条& 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提供有关线索:
   (一)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含10张、枚)以上的;
   (二)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
   (三)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四)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第八条& 办理假币收缴业务的人员,应当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负责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金融机构有关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和颁发《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
   第九条& 金融机构对收缴的假币实物进行单独管理,并建立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
  第三章& 假币的鉴定
   第十条& 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无偿提供鉴定货币真伪的服务,鉴定后应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货币真伪鉴定书》,并加盖货币鉴定专用章和鉴定人名章。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公示授权证书。
   第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通知收缴单位报送需要鉴定的货币。
   收缴单位应当自收到鉴定单位通知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需要鉴定的货币送达鉴定单位。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受理鉴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可延长至30个工作日,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或申请单位说明原因。
   第十三条& 对盖有&假币&字样戳记的人民币纸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交收缴单位按照面额兑换完整券退还持有人,收回持有人的《假币收缴凭证》,盖有&假币&戳记的人民币按损伤人民币处理;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予以没收,并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开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和《假币没收收据》。
   对收缴的外币纸币和各种硬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交收缴单位退还持有人,并收回《假币收缴凭证》;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将假币退回收缴单位依法收缴,并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
   第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鉴定货币真伪时,应当至少有两名鉴定人员同时参与,并做出鉴定结论。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复点清分金融机构解缴的回笼款时发现假人民币,应经鉴定后予以没收,向解缴单位开具《假币没收收据》,并要求其补足等额人民币回笼款。
   第十六条& 持有人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或鉴定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收到《假币收缴凭证》或《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持有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出的有关鉴定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收到《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其上一级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同时,责成金融机构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发现假币而不收缴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收缴假币的;
   (三)应向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四)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的假币,或使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
   上述行为涉及假人民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涉及假外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同时责成金融机构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申请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鉴定假币的;
   (三)截留或私自处理鉴定、收缴的假币,或使已收缴、没收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
   上述行为涉及假人民币的,对授权的鉴定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涉及假外币的,对授权的鉴定机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鉴定假币的;
   (二)拒绝受理持有人、金融机构、授权的鉴定机构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或再鉴定申请的;
   (三)截留或私自处理鉴定、收缴、没收的假币,或使已收缴、没收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维护人民币的信誉,稳定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从事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第四条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第二章 设计和印制
   第七条 新版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报国务院批准。
   第八条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专门企业印制。
   第九条 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质量标准和印制计划印制人民币。
   第十条 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应当将合格的人民币产品全部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将不合格的人民币产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全部销毁。
   第十一条 印制人民币的原版、原模使用完毕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封存。
   第十二条 印制人民币的特殊材料、技术、工艺、专用设备等重要事项属于国家秘密。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和有关人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
   第十三条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研制、仿制、引进、销售、购买和使用印制人民币所特有的防伪材料、防伪技术、防伪工艺和专用设备。
   第十四条 人民币样币是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和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由印制人民币的企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印制。人民币样币上应当加印&样币&字样。
  第三章 发行和回收
   第十五条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第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将新版人民币的发行时间、面额、图案、式样、规格、主色调、主要特征等予以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在新版人民币发行公告发布前将新版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
   第十七条 因防伪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改变人民币的印制材料、技术或者工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将改版后的人民币的发行时间、面额、主要特征等予以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在改版人民币发行公告发布前将改版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
   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发行纪念币。
  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人民币,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第十九条 纪念币的主题、面额、图案、材质、式样、规格、发行数量、发行时间等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但是,纪念币的主题涉及重大政治、历史题材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将纪念币的主题、面额、图案、材质、式样、规格、发行数量、发行时间等予以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在纪念币发行公告发布前将纪念币支付给金融机构。
   第二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负责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各级人民币发行库主任由同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人民币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保存的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
   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拨,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人民币发行基金,不得干扰、阻碍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拨。
   第二十一条 特定版别的人民币的停止流通,应当报国务院批准,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收兑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将停止流通的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得将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对外支付。
   第二十二条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将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得将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对外支付。
   第二十三条 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和残缺、污损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回收、销毁。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 
  第四章 流通和保护
   第二十四条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合理需要的原则,办理人民币券别调剂业务。  
   第二十五条 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
   纪念币的买卖,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装帧流通人民币和经营流通人民币,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二十七条 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一)故意毁损人民币;  
   (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
   (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
   第二十八条 人民币样币禁止流通。  
   人民币样币的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第三十条 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携带人民币实行限额管理制度,具体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第三十一条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第三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及时上交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或者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他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应当予以没收,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并登记造册;持有人对公安机关没收的人民币的真伪有异议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鉴定。
   公安机关应当将没收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四条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数量较多、有新版的伪造人民币或者有其他制造贩卖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线索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数量较少的,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登记造册,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申请鉴定。对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收缴及鉴定的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将收缴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应当无偿提供鉴定人民币真伪的服务。
   对盖有&假币&字样戳记的人民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按照面额予以兑换;经鉴定为假币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予以没收。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应当将没收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六条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对外支付。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无偿提供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服务。
   第三十七条 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销毁。
   第三十八条 人民币反假鉴别仪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生产。
   人民币反假鉴别仪国家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协助组织实施。
   第三十九条 人民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流通:
   (一)不能兑换的残缺、污损的人民币;
   (二)停止流通的人民币。
   第五章 罚则
   第四十条 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和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一)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质量标准和印制计划印制人民币的;
   (二)未将合格的人民币产品全部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的;
   (三)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将不合格的人民币产品全部销毁的;  
   (四)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对外提供印制人民币的特殊材料、技术、工艺或者专用设备等国家秘密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十三条 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
   第四十五条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其中,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第七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第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将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办法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日起施行。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