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时候我国2016年劳动人口减少将减少1.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世纪末人口或回10亿 中国经济动能何在
  世纪末人口或回10亿 中国经济动能何在
  王羚
  曾几何时,“人太多”是中国人最常见的抱怨,但现如今,中国正面临着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等人口结构带来的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  那么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到本世纪末,还有多少人口?基于对生育率(一对夫妻生育子女数量)判断的不同,中性观点认为还有10亿,悲观者甚至认为只有6亿人。不管6亿还是10亿,此前在高速增长之际曾给中国发展带来巨大红利的中国人口,下降造成的人口危机已不远。  人口问题作为一个典型的慢性问题,如果我们不想看到最困难、最悲观的结局,现在开始补救,或许还来得及。  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危机  中国人口危机快到来了吗?在近日召开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的发言引发了这场讨论。她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亿人。  然而,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称,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很难维持到10亿水平,即使立即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亿。而且,人口萎缩不会到2100年就停止,在此之后将进一步快速萎缩,除非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即2.2的生育率,统计显示2015年生育率为1.25)。  北京大学人口学者李建新早在1997年就做过不同政策选择下中国人口数量的预测。据他当年预测,如果实行生育政策晚调方案,中国人口在2100年的总量为9.52亿人,中国在2016年初放开全面两孩,接近李建新设定的晚调方案。  李建新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当时假定的是,生育政策调整之后,总和生育率将回升到2,但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的经验来看,回升到这个水平几乎不可能。因此,最终实际的人口数量将大大低于他当年的预测结果。  黄文政假设全面放开后的自然生育率比年的实际生育率高出20%,然后再假设中国未来生育率以及人均预期寿命随社会发展水平上升的变化,沿袭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路径。在考虑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及更进一步放开生育之后的堆积反弹,在不鼓励生育的前提下,他预测中国到2100年的总人口为5.8亿。  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学者王广州认为,对人口数量做30年以上的中长期预测,更重要的是预警意义。这样的预测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最好是给出一个区间的概念,而不是高、中、低的概念。其次,这样的预测只是一个趋势判断,而且是目前认识条件下的趋势判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资料显示,郑真真的预测与联合国人口署的中方案一致,而中国人口减少到6亿的预测则与联合国人口署的低方案比较接近。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中国人口到本世纪末将回落到10.04亿。这是联合国的中预测值,其低预测值是6.13亿,高预测值则为15.55亿。  人口预测的关键假设是对未来的总和生育率的设定。根据联合国中预测方案,中国年的总和生育率被假设为1.55,年为1.59,年为1.66,年为1.74,年为1.81。  李建新、王广州认为,这组数据明显高于中国的实际生育率水平。易富贤、黄文政则认为即使强力鼓励生育也不可能将生育率提升到如此之高。  那么中国现在的生育水平到底是多少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在、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2015年,中国1%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5。  黄文政分析,联合国在2010年报告中对年中国生育率的低、中、高预测值分别为1.31、1.56、1.81,即使是其低预测值1.31,也比国家统计局年数据最高值的1.26还要高。  人口学者何亚福认为,高估中国生育水平的不光是联合国,中国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口学界对人口形势的估算和预测也一直倾向于保守。他分析,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本国策下,保守体现为宁愿高估而不是低估生育水平。  经济社会影响几何?  如果中国人口在2100年降至10亿,这意味着不到百年时间内,中国人口将减少近三分之一。且人口变化是一个典型的慢性问题,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段,几乎看不到变化,但放在几十年乃至百年区间来看则变化巨大。因此,人口政策最忌只看眼前,而是要从长计议,至少要前后各看百年以上。  黄文政提醒,中国人口正在接近峰值,而在峰值附近的一二十年,人口的上升和下降都会非常缓慢,这个特性更让人们难以认识到之后是雪崩式的衰减。  如何才能拨开人口总量的迷雾,看到人口未来变化的汹涌暗涛?多名人口学者建议要聚焦于每年出生人口的变化。中国目前每年出生人口不到1700万,在未来10年,中国处于生育旺盛期23~30岁的女性数量将萎缩40%以上,而中国生育率即便按1.5计算也只有更替水平2.2的68%。  在提到本世纪末的人口减少时,郑真真还强调,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减少的是年轻人、新出生的人。这意味着,未来人口总量减少的同时,结构并没有优化,老龄化的挑战更加严峻,这一观点得到受访人口学者的一致认同。  人口学者姚美雄判断,中国未来人口将呈现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结构扭曲状态,这将导致劳动力供应减少、消费和创新能力减弱、养老压力加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丰厚的人口红利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过巨大动力。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P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率高达27%。  但随着总和生育率的长期低迷和人口结构发生的扭曲,这一景况将不复存在。相反,人口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称,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及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年化是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重要的深层原因之一。  “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规模(22到44岁)萎缩和老年化,这些因素形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并使中国经济产生排浪式下行波动。人口变化影响到劳动力供应、消费、投资等多方面,再加上人口迁移中的梗阻,共同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下行。”周天勇称。  不过,此前权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称,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经济年会今日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
0102030405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10~11题。10.年,我国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1.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大量外迁DC山西省太原五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答案
D? C相关试题IMF:未来3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或减少1.7亿 _国内财经_财经_中金在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IMF:未来3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或减少1.7亿
来源:中证网&&&
作者: &&&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北京时间2日早间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十年,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将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为迅速的国家。
  日本的人口已经负增长,而整个亚太地区的人口增速也正在放缓,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至零。在新加坡和韩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在50岁以上;而日本5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未来30年中,老龄化可能使日本年均GDP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亚洲的劳动人口预计将减少数亿人之多。未来30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可能减少1.7亿。
  随着时间推移,劳动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医疗费用和养老金支出将增加。这将给政府预算带来压力,可能降低经济的增速,除非国家出台政策以提高生产率和提供高质量的工作。
  通过提高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如在日本,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儿童保育设施)、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以及推广灵活就业,都将有助于减少劳动力短缺,减轻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IMF:未来3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或减少1.7亿
核心提示: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2日早间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一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十年,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将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为迅速的国家。  日本的人口已经负增长,而整个亚太地区的人口增速也正在放缓,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至零。在新加坡和韩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在50岁以上;而日本5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2日早间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一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十年,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将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为迅速的国家。
  日本的人口已经负增长,而整个亚太地区的人口增速也正在放缓,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至零。在新加坡和韩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在50岁以上;而日本5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未来30年中,老龄化可能使日本年均GDP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亚洲的劳动人口预计将减少数亿人之多。未来30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可能减少1.7亿。
  随着时间推移,劳动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医疗费用和养老金支出将增加。这将给政府预算带来压力,可能降低经济的增速,除非国家出台政策以提高生产率和提供高质量的工作。
  通过提高妇女的劳动参与率、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以及推广灵活就业,都将有助于减少劳动力短缺,减轻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业务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人口减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