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年薪百万的工作还说不幸福

  他说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他说过,要学会吃小亏占大便宜。不仅仅是在销售上,更在于为人处世。  他的经历证明草根可以逆袭,只要你肯努力。  他从周一干到周一,每天高强度16小时的工作量,简称“716精神”,是管理和培训团队的指南。也因此他让我们知道牛人是怎么做事的----肯定至少都是716狂人。哥们兄弟们,看见别人喝酒吃肉时,可曾注意到别人的付出。如果你硬要把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扯上,我也没办法。所以做不了富二代,就只能争取做富二代的爹。  他曾两次创业失败,现在公司步入正轨。第一次失败欠债百万,被讨债公司步步相逼。于是强迫自己15天内速成装修大师,只身杀入装修行业,用三年时间终于还清债务。或许大家会说三年挣百万算什么?呵呵,哥们网上牛人案例看多了吧,那都是心灵鸡汤,都补得营养过剩了,还是接地气一点好,想想自己要想三年挣100多万,你该如何做?  
楼主发言:22次 发图: | 更多
  分享一下,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企图心的培养和目标的细分。  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迷茫的原因主要在于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还记得看到过法国一个富翁临终前拿出百万法郎悬赏谁能答出他成功的理由,结果几十万份信中只有一个小女孩说是“企图心”。  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有企图心的人想取得长远的发展才能有不断努力的动力。说白了,我也是不甘寂寞的人。所以自己好好思考一下我要什么,我怎么做才能满足自己的目标。长远目标的确定有利于自己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的动力,短期目标的确定有利于自己逐步努力、做好手头的事情。当然,目标确定好要好好的执行并定期总结修正,不好好的执行再好的目标和想法到头来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字,还好!
  人生处处皆销售,双赢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自己都有需求,但是在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我能给公司、给领导、给家人带来什么。很多时候,只想到自己的需求,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会很好。相反的,如果我想得到什么,先考虑对方的需求,在满足对方需求的时候满足自己需求,达到双赢,何乐而不为呢。书中主人公在报社做广告销售的时候通过小礼品和其他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在一个大集团求其他部门办事的时候经常用土特产等相送,才能更好的让他们给自己办事。主人公在做销售的时候经常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先解决客户的问题,有时候,即使不谈自己的需求,对方也会考虑客户的需要。  
  有钱大家赚,哈哈!  先交朋友,在做生意!
  楼主,求更……
  心态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成长。  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积极乐观的心态都很重要。  以前我总认为在公司做了三年,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为了工作还通宵,结果岗位和薪资都没有很高的提升,有时候心里有些不平衡。看书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其实打工,尤其是在大公司,自己只是一颗螺丝钉,做好工作是自己的本分,要把工作看成自己创业一样,或者说以领导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自己思考的方法和方向就会不一样。其实打工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关键是自己有时候没有把握好,没有抓住学习和提升的机会。现在即使刚刚离职,我也不急着找工作。至于下一步是该自己创业还是继续上班,我还是需要安静一段时间,年前先多总结一下以前上班的经历,再思考以后的路再说。有时候,磨刀还是不误砍柴工的。
  过年+加班中,读读楼主的贴子。  些许安慰!
  过年好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如何才能尽可能少走弯路?  虚心和高手(高手的作品)学习  看主人公的书、学主人公的思路和方法,其实就是在和高人学习,提高自己做事情的技巧和方法。其实学习不限于和高手学习、还包括比自己能力强或者说有强于自己的一面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另外,搞装修的时候看外国设计图、大集团做包装设计和酒店装修的时候搜图、像其他广告公司求指导等方式都是在和高手或者说高手的作品学习。5年前我喜欢和年纪比自己大,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沟通交流,因为和他们沟通的时候发现你的想法有时候是那么的幼稚和可笑,现在想想,或因工作的繁忙没有交流,也可以说没有做透,所以自己提高并不多。现在回想在食品公司上班时,本来有机会去总经办工作和GM学习,自己当时没有想法,浪费了和高人学习的机会。
  多读书、多学习、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自己身边一大批大学毕业的没有什么成就,相反一群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利用改革开放的机会,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即使自己身边,也有一些没读大学但是一年赚几十万的人。自己弟弟,书读得比自己少,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年也能赚十多万。所以当看到我在看主人公的书,他们就会笑。但是我自己还是有自己的想法,读书写读后感只是第一步,把主人公和其他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才是重要的。准备以后多读书,多看报,多从网络上获取一些知识。以后有时候还可以再看看从前的想法,就知道自己哪儿做得好,哪儿做的不好了。多读书、多总结还是有用的。听到过有些企业家取得一定成就后就后悔读少了书,以至于企业难以取得更大发展。看看好多民营企业家,在事业取得成功后,都去知名大学读EMBA,虽然他们目的并不一定是读书,但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多长见识还是好的。
  他牛逼些,你个loser,别人年薪百万,你只有吃泡面的份,傻逼!!!  
  期待楼主,更新
  沟通交流的技巧很重要,做人不能太直,多换位思考。  同样一句话,直接的表单和委婉的表达效果就不一样。自己之前虽然知道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刻意的去注意。自己就多次吃过说话太直的亏。身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早几天,食品公司一个区域主管因为和片区经理言语发生冲突结果被省级经理停职反省。其实我知道那个区域主管做事比其他人都认真,业绩突出并且能力也很强。为什么他会被停职呢。原因在于说话太直,领导骂人的时候顶撞。换位思考一下,主管在业绩压力大的时候,偶尔说出几句过激的话,也该理解。如果我是省区经理,也会停他职的。因为区域主管和片区经理,孰轻孰重,即使都有错,有时候还是要丢猪保帅的。另外,一个小主管就和上级主管发生冲突,不严惩其他区域一样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另外,如果自己下属冲撞自己呢,是不是就不管了。做领导的个人威信的树立很重要。  做人做事,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能太片面。主观的想法仅仅能代表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其他人。所以有时候,多换位思考,避免自己出现太过主观和武断。
  沟通太重要了
  现在,百万年薪,也蛮多饿啊!
  、把事情做透,培养适合自己思考模式。  主人公问题三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  这个思维模式的形成需要多次学习和训练,按照自己实际需求一步步的提高,才可能养成有效的是思维模式。  当然,前提是自己知识和社会阅历的沉淀。没有足够的知识看问题的眼光就会有局限性。这个思维模式的培养需要长期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只有知识的积累后做事情才能做透,看问题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再好的模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顶顶顶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出身贫寒、运气不佳、资源短缺……这都不是你的错。领悟借力的思想;学习借力的方法;掌握借力的技巧;从此你便开始走向成功!  聪明的人都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成功!凡成大事者,都是借力的高手,谁敢说,他的成功不需要借力;谁敢说,他的成功中没有借力。他们敢借,能借、会借,善借。借出了一片新天地!  “空手道”是商界的最高境界  提起空手道,有人马上就想到骗、想到诈,把它看成是毒蛇猛兽;有的人一讲到空手道,心里就反感、就讨厌、就排斥、就拒绝。  什么是空手道?空手道通俗的说法就是:白手创业、零资本创业、白手打天下,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
  第一招:借天下之势,发天下大财。  俗话说得好:借力发力不费力。懂得借力发力的人,就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就能够四两拨千斤。  三国时,有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诸葛亮满口答应。3天要打造10万支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诸葛亮为什么又答应了呢?诸葛亮自有办法。当时要打造10万支箭,就是有钱、有材料,时间也来不及。怎么办?打造不出可以借嘛!向谁借?那当然只有曹操。曹操会借吗?他会借箭给你来杀他吗?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诸葛亮想到了。他怎么向曹操借呢?
  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千帆齐发,船上扎满了稻草,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候,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杀声震天,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站在城墙上一看,江面上朦朦胧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驶来,曹操以为周瑜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满载而归,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还讲一个国外的故事。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新创建一个群,冠军交流圈子群,为在职场、创业路上的你我,建立一个交流经验,结识人脉的平台。群内每晚分享实战案例,同时大家群策群力帮助群友解答职场、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  交流群:455-459-604 暗语:天涯高手  分享价值,交流经验,结识人脉;每晚8点实战案例分享!  ------------------------------------------------------------------------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从这2个案例里面,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借的魅力。因此,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可做。  创业没有钱,怎么办?
  没有关系,你可以向亲朋好友借,你可以向银行、老板借。  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经验,怎么办?  没有关系,你可以向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借;你可以借别人的脑袋和智慧来为我所用,你可以跟他们搞联盟、搞合作。  你开始创业,名不见经传,没有名气怎么办?  没关系,你可以借品牌之名、借名人之气,扬你之美名。  你还可以借劳力、借地盘、借设备、借名气等为我所用。总之,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创业没有本钱,怎么借钱?  一谈到借钱,有的人就害怕。怕什么?怕付利息,怕亏不起、还不起。有的人说:“我这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就吃不香、睡不着,整天压在心里很难过”。一个人要创业、要发展,就要敢借钱。商场上有句话叫做:会花钱的,花别人的钱;不会花钱的,花自己的钱。
  楼主说的不错!
  创业没有本钱,怎么借钱?怎么做?  (1)有个说法。  凡事都在一种说法。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句话说得别人笑,一句话说得别人跳”,说得不到位就借不到。  比如,你对邻居说:“我家有一盆花,你帮我修剪一下吧!”对方一定会让你滚到一边去,“哼,要我给你卖体力,没门!”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别漂亮,你在这方面造诣很高。哎,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对方一定就会高高兴兴地帮你剪花了。
  不知大家听过“和尚买梳”的故事没有?大家一听到这个故事,一定会觉得好笑,因为和尚没有头发,他要梳子干什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凡事都在一种说法,只要说法到位,一切都好办。  故事说的是,有3个卖梳子的人,他们都向和尚推销梳子,结果说法不同,卖出的梳子多少也不同。  第一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一听,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头发,但可以用它来刮刮头皮,挠挠痒,既舒服又疏通经络,经常梳也是种锻炼,脑子清醒,背经文记性好啊。”和尚一听,心想:买把梳子有这么多好处,反正不贵就买一把吧。
  如果幸福是浮云,如果痛苦似星辰。那我的生活真是万里无云,漫天繁星……
    职场奋斗,自己摸索,就是那青春买经验。借力高手成功经验,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  冠军销售圈,会不定期邀请实战高手到圈里答疑,化解职场及实战问题。企鹅君羊:【3】【9】【O】【1】【2】【5】【5】【2】【4】
验证码:ty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年薪百万还缺钱,他为什么抑郁,为什么死亡
年薪百万还缺钱,他为什么抑郁,为什么死亡
日10时10分来源:
56岁的华尔街银行家查尔斯·墨菲跳楼身亡,
震撼全球资本圈。
他是对冲基金巨头约翰·保尔森的麾下大将,
是推动保尔森公司众多项目的关键人物,
亲历过金融史上许多最惊心动魄的事件,
从20世纪90年代兼并浪潮到互联网泡沫破灭,
从麦道夫庞氏丑闻到AIG分拆难题。
被称为“华尔街空神”、“对冲基金第一人”
的保尔森评价墨菲是非常特别的人,
“他总让我回想起电影《美丽心灵》里的约翰·纳什。”
除了保尔森,众多曼哈顿精英也纷纷到场,
明星、前纽约州州长、
还有身家数十亿美元的银行家朋友…
大家惋惜、感叹,心有戚戚。
墨菲的葬礼:走在最前面的是墨菲的大儿子小查尔斯
他身后的是约翰·保尔森和其他墨菲生前的挚友
左一:墨菲的三儿子,左二:墨菲与前妻所生的女儿
右三:墨菲的二儿子,右二:墨菲遗孀安娜贝拉,右一:墨菲的小儿子
被人发现时,
墨菲落在四楼露台上,穿着黑色的西装。
他最小的儿子才两岁,在爸爸创造的奢华里成长。
当奢华的持续供应,成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时,
无力维持体面生活的担忧,让墨菲备受折磨。
他的心性曾为他带来巨大的财富,
如今却无法帮助他抵御失去财富的恐惧。
许多事情,只能一直向前,
倒退似乎永不被接纳。
于是墨菲奋力前进,如同逆水行舟,
坚决不要退回过去。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最终,墨菲陷入无法对抗的抑郁之中,
以死亡回应了无休止的忧虑。
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
1961年,查尔斯·墨菲出生在纽约一个中产家庭,
父亲是公用事业公司的工程师。
墨菲从小就魄力非凡,机敏过人,
很早就对书籍和古典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的墨菲就读于纽约市最好的公立学校
毕业后,16岁的他顺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在大学里,身高近2米的墨菲担任校划艇队的队长。
大学同窗回忆说,除了划艇,
他还喜欢谈论哲学、诗歌和艺术。
后来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
墨菲开始关注投资银行,
并于1985年进入高盛集团工作,
又先后在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
和瑞士信贷集团等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
服务长达20年之久。
这20年,墨菲大多在伦敦度过。
人们眼中的他总是西装革履,
风度翩翩,能言善道。
他完成过涉及保险公司的复杂交易,
财务分析能力为人称道。
不过,也有同事表示,
他有时很顽固,
不接受反对意见,不愿意退让;
有时又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一待就是几天。
1993年,墨菲与24岁的美国姑娘结婚,
生了两个孩子。
但不过6年,他们就离婚了。
离婚后,墨菲就成了伦敦酒吧里的常客。
直到2004年,他娶了年轻的伦敦姑娘安娜贝拉,
据说墨菲对她一往情深。
墨菲一面谨慎生活,一面频繁参加派对与活动,
时常登上伦敦和纽约的杂志页面,
包括2006年墨菲为30岁的妻子
举办的奢华生日派对,
《闲谈者/tatler》杂志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图为查尔斯·墨菲与他的妻子安娜贝拉
照片摄于2008年纽约东汉普顿。
屡屡遭挫的职业生涯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股票狂热。
墨菲从摩根士丹利辞职,
加入伦敦的创业公司担任CFO。
公司投资了数家科技企业,
并准备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
“钱途”大好。
墨菲的年薪只是象征性的一点,
但他拿到了一部分公司股票,
一旦公司成功上市或被收购,
这些股票将价值数千万美元。
然而不到18个月,互联网股票崩盘,
公司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烟云。
2007年,墨菲遇上另一个赚钱的IPO机会,
——费菲德格林威治集团打算上市。
该公司为高净值人士管理着150亿美元,
墨菲受聘负责制定公司策略。
于是他和家人从伦敦迁往美国,
并斥资3300万美元,
买下七层楼的联排别墅,
那可是拥有健身房、酒窖、几个露台和顶级装修的豪宅。
查尔斯·墨菲位于曼哈顿上东区的联排别墅
可惜,费菲德格林威治集团的IPO并未成功。
公司把投资人的数十亿美元投入麦道夫管理的基金。
于是悲剧发生了,
2008年,麦道夫巨额庞氏骗局东窗事发,
墨菲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他在麦道夫500亿美元的骗局中“贡献”了70亿。
尽管墨菲本人出资1.25亿美元补偿投资者,
但他的声誉却再也无法重回巅峰。
操纵庞氏骗局的伯纳德·麦道夫
麦道夫2008年被判入狱150年,
创下经济犯罪入狱判决年限的历史记录。
其子马克麦道夫2010年不堪重负上吊自杀。
墨菲是与麦道夫案直接有联系的第四个自杀身亡者。
2009年,墨菲将豪宅挂牌出售。
当他打算与妻子搬回伦敦前,
在友人的宴会上,
恰巧认识了保尔森公司的老板保尔森。
对冲基金巨头保尔森聘请墨菲助其投资保险公司
当时保尔森刚刚通过做空次贷证券公司和银行获利200亿美元,
他这一手被誉为金融史上的最了不起的交易之一。
保尔森打算投资保险公司。
墨菲深谙其中关窍,拿下了这个职位。
墨菲曾主张投资8000万美元,
帮助陷入困境的康塞科保险公司资产重组,
这个交易,让保尔森公司获利超过1亿美元。
但墨菲的欲望不止如此,
近年来,他一直想干票大的,
而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就是这样的好机会。
2015年3月,墨菲和保尔森
与AIG首席执行长韩沛德会面,
提出分拆集团的方案,
但AIG拒绝了。
墨菲花费数月游说各家对冲基金,
最终,早已看中AIG的亿万富豪
卡尔·伊坎接受了他的提议。
“交谈中我发现他特聪明,
很懂行,我喜欢他。”
墨菲也游说华尔街的分析师写文章,
支持他的计划。
有些分析师表示,
和墨菲交流就跟听讲座差不多。
半小时的电话,“有29分钟是他在讲。”
一旦有人对AIG分拆计划有异议,
墨菲就会用滔滔不绝的事实和数据
对他们进行狂轰滥炸。
2015年11月,
在韩沛德主持的AIG投资者大会上,
墨菲屡次打断韩沛德回答投资者问题,
显得咄咄逼人。
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
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AIG邀请伊坎与保尔森加入公司董事会,
却唯独拒绝墨菲加入。
墨菲生硬的态度,与不好相处的性格,
似乎让董事们唯恐避之不及。
难以维系的奢华生活
近年来,保尔森公司运营状况欠佳,
AIG的重振计划也不顺利,
《财富》杂志称,
保尔森公司是去年七家最大的对冲基金灾难之一,
投资者心灰意冷,2016年赎回了25亿美元。
虽然知情人士表示,
墨菲的待遇不受影响,年薪依旧百万。
但这似乎并不足以满足他和家庭的需求,
身边亲友总劝墨菲不要担心钱,却没有用。
公共记录显示,
墨菲的豪宅负有1200万美元的抵押贷款。
他两个小儿子在私立学校读书,
而他与前妻的另外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
墨菲的邻居透露,
墨菲最近甚至无法维持家庭开销。
此前他的汽车出现故障甚至没钱修理。
尽管他仍然住在价值千万的豪宅里,
但已难以维系他价值千万的生活。
2016年初,
墨菲把豪宅挂牌出售,要价4950万美元,
同年夏天降至4250万美元。
墨菲变得有点不对劲。
他面露倦容,变得沉默寡言,
与大家一起聊天时也不再引导话题,
好像陷入了沉思。
即使是去海滩散个步这样小小的决定,
墨菲都拿不定主意。
安娜贝拉带他看了精神科医生,
诊断出他罹患抑郁症。
哪怕安娜贝拉已经想尽一切办法,
墨菲还是没能走出阴影。
他的大脑为他编织了一个无法逃脱的牢笼,
他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墨菲曾向一位对冲基金领域的竞争对手倾诉:
在上涨的股市中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越来越难了。
公开记录显示,
2月21日,墨菲把豪宅加入妻子名下。
这意味着如果他去世,
妻子将拥有房子的唯一所有权。
近几周,墨菲似乎对工作重燃热情,
还对同事谈起新的投资机会,
也与家人一同前往科罗拉多州滑雪庆祝生日。
在滑雪场,他来回引导着孩子,
带他们慢慢滑下初级滑道,
似乎已经振作起来。
不过,人在嬉笑中,心里也会有愁苦。
3月26日星期天,
墨菲一家人飞回家中,
墨菲太太对朋友说,
她丈夫过了个“很开心的周末”,
这个假期“特别棒”。
隔天,墨菲与妻儿围坐在一起吃早餐。
保姆注意到,他离家上班时衣冠笔挺:
“你看上去蛮好的。”
“我感觉很好。”墨菲答道。
那天上午,墨菲如往常,在公司工作。
之后,他前往几个街区外的纽约索菲特酒店,
开了一间房,从24楼纵身跃下。完美=幸福婚姻+10万年薪+百万豪宅+高级跑车
09:05:51&#160;&#160;&#160;&#160;&#160;
来源:中国日报网
如果你拥有一份年薪10万英镑的工作,一套价值160万英镑的住宅以及一辆英国产阿斯顿o马丁跑车,那么恭喜你,在不少人的眼中,你的生活是完美的!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2日报道,英国一家公司日前推出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人们理想中的“完美生活”应该拥有上面提到的这些物质条件。
当然,光有物质还不够,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是构成“完美生活”的重要部分。具体说来,人们过上完美的生活还必须要育有两个孩子,每年享受两次国外旅行,并且还要拥有强健的体魄。
84%的受访女性以及75%的受访男性都认为,幸福的婚姻是构成“完美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这份由英国天空宽频公司对3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还显示,有将近85%的英国民众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并感觉自己距离“完美生活”仍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这其中2/3的人表示,自己感觉不幸福是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物价。
此外,受访者们认为,每天至少应该有4个小时和家人或者爱人待在一起,2个小时与朋友聚会,而留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则为2小时25分钟。但若要他们彻底放弃工作,则只有1/5的采访者愿意这么做。
“事实上,要永远地保持幸福和快乐,这听上去像是童话故事,无法实现……但是增加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从自己喜爱的人身上获取快乐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英国天空宽频公司发言人说。
而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o奥斯瓦德则将幸福感与生产力联系到了一起。他表示,通常感觉幸福快乐的人的生产力要远远高出常常闷闷不乐的人,“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快乐工作者的生产力要比不快乐工作者的生产力高出12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日报网 方颖 编辑:婧远)
近日米兰达曝光了一组全新性感内衣写真,此次的米兰达虽没裸体出境,但画面依旧火辣。
画面上其乐融融的友好景象,难道只是我们人类的美好愿望而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薪百万的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