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候国民党师长军官龙姓师长有几个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抗战中有多少国军将领牺牲?
抗战八年间,获得抚恤的国军士兵,仅占全部伤亡人数的9.2%。
来信一:有多少国军将领在抗战中牺牲?本期《短史记》,继续回答网友来信之提问。“霸王猪”问:“想了解下抗日时期国军究竟有多少高级将领因积极抗日而壮烈殉国。比如张自忠将军的事宜是否真实等。”编辑回复:关于“高级将领”牺牲人数,刘国铭主编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年),统有125名;茅海建主编之《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少将以上将领80余位;党德文、杨玉文主编之《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军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64名国军将领事迹。简言之,目前学界尚缺乏精准的统计数据。综合上述材料,粗略估计,至少在200名以上,当无可疑。上述阵亡将领中,军衔较高者,多出自杂牌军,如西北军张自忠、川军李家珏牺牲时任集团军总司令。此二人同郝梦龄、陈安宝、唐淮源、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王铭章、周复等因被追赠上将,成为军衔最高的国军殉国将领。至于黄埔系,因资历太浅,抗战初期担任要职者甚少――据国民政府军委会铨叙厅统计,抗战初期经铨叙之正式将官,共有1247人,其中出身黄埔军校者仅92人――直至抗战后期,才逐渐成为师、旅、团级将领的主体。故其殉国将领之较有名者,亦多集中在该级别,如黄梅兴(第264旅旅长)、蔡炳炎(第201旅旅长)、丁炳权(第197师师长)、郑作民(第2军副军长)等。黄埔系阵亡将领平均年龄仅38.4岁,较杂牌军之43.5岁,亦年轻不少。①除“高级将领”外,尤能呈现抗战之艰苦程度者,莫过于中下级军官的伤亡规模。据军委会军政部统计,抗战爆发时,国军中下级军官(上校至少尉),共13.4万人。战时伤亡惨烈,中下级军官每年须补充4.5万人。因牺牲至速,正规军校培育已完全不能满足战争需求,及至1943年,军中正式军校出身之将官,已仅剩3758人,余者均来自各种速成班及行伍提拔。②张自忠灵柩船运抵达重庆后,蒋介石、冯玉祥、于右任等国民政府要员登船祭奠来信二:国军抗日将士有无优抚政策?“行者”问:“建国后,国民党系统的抗日将士,有没有享受什么优抚政策?”编辑回复:虽未问及,但考虑到了解者不多,还是先谈一下1949年之前的情况。1927年10月,国民政府设恤赏科,统一管理军人抚恤事项。1938年,为应对抗战,军事委员会又设立抚恤委员会。随后,陆、海、空军的抚恤条例也相应修订,日趋完善。以1940年之《陆军抚恤暂行条例》为例,规定:抚恤金包括“一次抚恤金”(给予阵亡将士遗属)和“年抚恤金”(给予伤者与阵亡将士遗属)两种。抚恤金包括平时和战时两套标准,每套标准下,又按不同军衔,规定了不同金额。③其后并随通胀情形有所调整。此外,还制定有诸多对军人的优待政策。如《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条例》规定:“出征抗敌军人,在应征召前所负之债务无力清偿者,得展至服役期满后第二年内清偿之”、“出征抗敌军人或其家属承租耕作之田地或自住房屋,在出征抗敌期内,出租人不得收回或改租于他人”、“出征抗敌军人在服役期内,其妻或未婚妻无论持何理由,不得离婚或解除婚约。”④可惜的是,上述政策虽多,但长期难以落实。1937年,中国士兵伤亡约61万,只有8600多人被抚恤,占伤亡总数的1.4%;1938年情况依旧,伤亡120余万人,仅1.4万人受到抚恤,为伤亡总数的1.2%。此后,在抚恤委员会的努力下,被抚恤者的人数比例有所上升,但仍极有限,1939年时为10.2%,1942年是17%,战争结束的1945年,伤亡人数的26%获得抚恤。⑤总体而言,抗战八年间,有约46万士兵获得抚恤,只占全部伤亡人数的9.2%。再谈1949年之后的情形。涉及国军抗日烈士的追认、褒扬的最早的政策文件,是日内务部颁发的《关于革命烈士的几点解释》,该解释规定:1、1937年之前,淞沪抗日战役,长城抗日战役、察北抗日战役、绥远抗日战役中牺牲的国军官兵,都属于抗日烈士;1937年之后,“国民党军官兵(包括空军)确因抗日阵亡者也包括在内,但在此期间因参加反共内战而死者不在内。”1951年,针对国军抗战负伤致残人员,内务部“内优字第69号文件”又特别规定:“国民党军队指战员确系对日作战负伤致残……得以革命残废人员论”1958年,陕西省民政厅向内务部询问“对辛亥革命和国民党部队抗日阵亡官兵是否给予烈士称号和抚恤”的问题,2月4日,内务部(58)内优字148号文件做出批复:“国民党抗日阵亡官兵也不需要和不应该由我们再去抚恤”。及至文革十年,许多国军抗日烈士纪念碑被推倒,陵墓被掘开,抚恤自然无从谈起。文革结束后,1979年,在邓小平过问下,佟麟阁将军被重新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日颁布的文件《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仍明确规定:“不再为他们(国军抗日阵亡官兵)办理追认革命烈士的手续”。直到1983年政策才发生变化,国务院发布民[1983]优46号文件,规定:“遗属主动提出申请,并有可靠证明者,可以追认为革命烈士”。1984年,民政部政策再进一步,规定:“确系对日作战负伤致残”的国军官兵可“评残发证并给予抚恤优待”。该政策遂沿用至今。⑥一名阵亡国军士兵的档案注释:①何德廷、辜宗秀:《对抗战时期牺牲的国民党将领的统计与分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②《张发奎口述自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P218。③《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296号,1940年9月,转引自江红英《国民政府与抗战时期的军人优抚》,《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1期;④江红英:《国民政府与抗战时期的军人优抚》;⑤张瑞德:《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第105页。⑥谌旭彬:《国军抗日烈士待遇变迁》,今日话题历史版第145期。PS:抗战胜利70周年将至,关于抗战史,您若有希望了解的内容,不妨写信告诉我们,编辑将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短史记”栏目中尽量予以回复。对编辑回复不满意的读者,亦可将你们的意见和看法写信告知。邮箱地址:
蒋梦麟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时,曾在各地考察征兵情况。
西北军投敌将领占国军投敌将领总数的二分之一。
近日,印度尼西亚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关于印
当年的简体字改革方案,究竟粗糙到什么程度呢
每年废弃数亿部手机,人们不应对电子垃圾继续
把课堂直播给规范化,是能够解决许多教育痛点
联系电话: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龙姓_龙姓起源_龙姓名人_龙姓家谱_龙姓起名_百家姓大全_911查询
输入姓氏的汉字或拼音,如查找沈姓起源,输入沈或shen后点查询即可
& 龙姓 龙姓起源 龙姓名人 龙姓家谱 龙姓起名上一个:  下一个:
龙姓新百家姓排名:81
转自【龙姓来源】龙-在新百家姓中排列第81。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2、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3、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4、出自古代神话传说,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5、出自西汉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为氏。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数民族有龙姓:①《北史》所载,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其君王皆为龙氏。②小数民族中有龙姓。在我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郡望堂号】龙姓郡望主要有五个:1、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2、天水郡,西汉时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时治所在上邽(今天水市);3、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4、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5、武昌郡,治所在今武昌。堂号:“世师”、“八德”、“经德”、“纳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等。宗族特征1、龙是中国人推崇备至的神物,以龙为姓氏,亦是这一心理底蕴的表现。2、在龙姓的发展史中,更多地体现着民族相融的历史大趋势。3、龙姓字行辈份井然有序。如民国抄本《龙氏家谱》中有江苏龙姓一支字行为:“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名人精粹】龙子:又称“龙叔”,最早见于史籍的龙姓名人,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此句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龙且:秦末楚汉争霸时期西楚国大将,西楚霸王项羽帐前第一猛将,少时随项梁项羽起兵反秦,与项羽情若兄弟,后每战皆亲身奋勇杀敌,深得霸王项羽信任,任西楚国大司马统帅楚国精锐骑士,后在齐国由于轻敌误中韩信水淹之计导致大军溃败,虽率亲兵奋力而战然大势已去,最后力战而死。龙述:东汉京兆郡(今属陕西)人,为人敦厚,曾任山都长,武帝时官至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太守。龙太初:宋代人,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并作《沙诗》一首,赢得王安石赞许。龙镯:宋代人,乾德年间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绘《来鹤图》颂其德。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人,元代浙江儒学副提举,著有《周易传》一书。龙许保:明代贵州人,苗族,率众起义与官军对抗十余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后遭镇压,被俘遇害。龙燮:望江(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戏曲家,著有《琼华梦》、《芙蓉城》等。龙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间进士,《周易绎说》、《永怀堂诗文钞》、《明会要》等为其所著。龙启瑞:清代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道光年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小学高注补正》、《经德堂诗文集》等。龙汝元:清代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属北京)人,曾任职游击、参将、大沽协副将,在与英法联军挑起的第二次大沽之战中阵亡。龙泽厚:清末广西桂林人,早年从康有为学,参加桂林圣学会、上海强学会等进步组织,后主持旧金山《文兴报》,作上海天游学院教务长。著有《南海先生上书记》。龙鸣剑:四川荣县人。早年赴日留学,参加同盟会,后组织同志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去往叙州(今宜宾东北)的行军途中因病去世。龙云:云南昭通人,原在军阀唐继尧部下任军长,后归附国民党,一九四九年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龙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龙潜少将龙潜(),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独立团、军委直属队、军委干部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5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军法科科长,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淮北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苏皖边区政府公安总局局长兼淮阴城防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教导师政治委员,南京市公安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军事法院院长,浙江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逝世,终年79岁。龙飞虎少将龙飞虎(),江西省永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8军6师7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侦察科长等职,先后参加了进征赣南、回守井冈山、攻占长沙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太原、南京、武汉、桂林、重庆办事处副官、科员、科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央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西安事变”爆发后,他任周恩来同志随从副官,负责警卫工作,胜利地完成了任务。1945年8月,毛泽东主席率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他负责谈判期间的警卫安全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任毛泽东主席处行政秘书兼中央纵队一大队大队长,保证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1947年起,先后任中央纵队一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82团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28师副政治委员等职,指挥部队参加了睢杞、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福建军区后勤部部长,福州军区后勤部部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州军区后勤部部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等职,对福建沿海的海防建设有重要建树。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85岁。龙开富少将龙开富(),湖南省茶陵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编入工农革命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政治部通信排长,中央军委警卫团连长兼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炮兵营政治委员、军团第四科科长,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警卫营营长、商业管理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后勤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后勤部部长,第四野战军44军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补代表,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日逝世,终年69岁。龙书金少将龙书金(),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参加农民赤卫队,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政卫连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副支队长、团长,山东纵队鲁北支队队长,115师教导6旅7团团长,冀鲁边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副师长等职,带领部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参加了平型关、大宗家、侠河村、王家楼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第17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3军副军长、军长等职,参加了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平津、渡江、湘赣、广东、粤桂边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参加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海南岛解放后,他历任军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某军军长、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广东军区司令员兼广州市警备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他坚持从严治军,为加强部队的全面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和巩固国防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龙炳初少将龙炳初(),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第49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特派员,第4支队政治委员,南下支队第3大队副政治委员,第9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5师15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天水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终年61岁。龙振彪少将龙振彪(),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电台报务员,第6军团电台队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电台队长,红二方面军第6师电台队长。参加了红军长征,圆满完成了无线电通信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电台队长,湘赣川黔省电台队长。组织所属人员高标准地保证了作战、谈判等任务的通信联络畅通。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电台队长,晋绥军区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西北通信联络处兼西安军管会电讯处处长兼西安军管会电讯处处长。领导通信人员出色地完成了西北、东北战场特别是西北战场的作战通信保障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通信学校、高级通信学校校长,通信兵学院院长,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顾问等职。为我军通信兵现代化建设和通信兵院校的创建、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龙道权少将龙道权(),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12师35团通信员、宣传队长、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第1师1团营政治教导员,红5军团第34师102团特派员,第13师特派员,红5军团保卫局第二科副科长,大金省保卫局代局长等职,参加了苏区“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保卫部第二科副科长,第二分校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三团政治委员,第1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等职,率领部队多次参加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4旅政治委员,第19兵团63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大同、正太、青仓、保北、清风店、察南、平津、太原、扶眉、陇东等战役战斗和解放兰州、宁夏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斗。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是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龙福才少将龙福才(),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少先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3军9师机枪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1932年任红3军9师军医处政委、参加了兴国、水口、草台岗战斗。1934年任红1军团1师直属队总支书记,1935年任红1军团1师卫生部政委。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到红军大学学习,后在抗大校务部担任总支书记、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4后方医院政委、八路军卫生学校政委。1939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考察团干部室组长。1940年任延安军政学院大队指导员。1941年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1942年冀中“五一”反扫荡,年底任警备旅代政治委员。1944年任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副政委,领导了忻州土改工作。1948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7纵12旅政委,1949年任一野7军20师政委,参加了晋中、太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7训练基地政治委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日逝世,终年56岁。来自
别人正在查
(共21个) 站长工具:
(共11个) 交通出行:
(共11个) 休闲娱乐:
(共8个) 民俗文化:
(共15个) 学习应用:
(共25个) 身体健康:
(共12个) 占卜求签:
911查询官方微信关注 ww911cha抗日名将国民党少将师长黄鹤立
&&&&&&&&&&&&&&&&&&&&&&&&&&&&
190119209919468822
1946499991934
194795109151420
91891520225
19261948319441949
4300203150
1949712100
19491129129
1952251952551
“196675050”
198520020092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阳祁阳 国民党师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