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汽车消费税税调整,涨多少才在乎

易车旗下网站 -
来源:易车网 作者:曹婷婷
背景: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从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具体包括:1.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2.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在推出此项政策前两年,日也颁布了同样的汽车消费税政策,具体包括:排量3.0L至4.0L排量车型,消费税税率8%上调至15%,4.0L以上排量,消费税税率由8%上调至20%。
为什么国家在短短两年时间中,连续两次调整汽车消费税税率?按官方说法旨在抑制大排量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两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汽、柴油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那么,调整消费税真的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消费税?在汽车生产和购买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名目的税费,简单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顾名思义就是税费含在车价之内,具体就包括消费税,还有一些增值税和进口关税。价外税中最大一部分是车价10%的购置税。
清楚了什么是消费税,发现问题出来了,举例说明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大排量豪华车时,要负担包含消费税、增值税和进口关税的车价,还要负担车价10%的购置税,现在的政策单独调整了消费税,其他税费一概不提,是否有失偏颇?
还有我们看到政策中只对3.0L排量以上和1.0L以下的车型做了汽车消费税的调整,而在我们日常统计中发现,购买这两类车型的人占到总购车者比重的12%,绝大部分私人购车者选择的车型在1.3L至2.0L之间,2.0L至3.0L之间的车型则为政府部门和私企业主,政府并未对这两部分车型的消费税加以说明和限制,因此可以说,这两次的汽车消费税调整政策只能说是对超大排量和超小排量汽车消费税的调整。并不足以影响整个汽车市场,也可以说是它的环保意义更大一些。
当然,撇开主流排量车型不说,编辑调查了一下各地大排量车型市场的变动,发现北京、上海、广州和东北地区情况比较正常,北京、上海两地经销商已经有所动作,一些热销的大排量车型都已加价销售,并且有销量现车,华南和东北地区经销商显得并不很着急,都表示等待9月1号以后再做变动,这两地区几乎都没有什么现车,货源比较紧张。消费者方便有声音表示担心车价上涨,但都表现出理性,毕竟政策调整不是经销商的个人行为,预计过一段时间市场会恢复平稳。
比较有意思的是西北地区,陕西地区消费者闻风而动,尽管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进口大众途锐和路虎均表示会涨价,但丝毫没有影响销量,在7、8两月销售淡季销量反而出现高增长,往年的购车热潮提前到来。山西是全国闻名的产煤省,那里有钱的消费者对于消费税的上涨根本不在乎,有些讽刺的是,他们担心和抱怨的仅仅是因为消费税调整而导致的货源一度紧缺,影响到提车时间延长。
同样情况的还有天津港口的经销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平时这里销售的大排量进口豪车都会比普通经销商处优惠1个百分点,但当汽车消费税推出几日后,这里也出现了热车抢购,出现了一车难求的情况。
上面提到的地区反应出消费者的不同心理,有不为所动的,有提前抢购的,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发现有消费者因为政策的推出放气购买大排量车的念头,对于有实力购车者来说,买车是时间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我们不提倡攀富,希望那些开豪车的消费者在享受的同时为环保做一些贡献。
另外有一个地区不是消费者动作,而是经销商不为所动,那就是经济特区深圳。深圳地区经销商好像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捷豹、路虎、沃尔沃、奔驰、讴歌及因菲尼迪经销商全部统一9月1号之后也不调价。宝马X5、大众进口途锐两个德系车也表示9月以后不调价,唯一涨了5万元的奥迪Q7并非受政策影响,只是由于货源紧缺才导致的加价提车。这样的好消息放到全国,不知有多少商家、消费者羡煞红眼。可知深圳经销商自身的优势是得他们得以这样的资本,深圳地区经销商多为集团经营,这样一方面集团的资金雄厚,可以内部消化掉上涨的消费税,另一方面他们非常注重售后口碑,不敢大肆轻言涨价流失顾客群。这样最终收益这还是消费者。
编辑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两年前开始限制大排量豪华车,可市场反应依然火爆,究竟什么原因,只调整消费税能不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奥运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大家可见,短短一个月时间北京的天又蓝了。限行政策是不是比限排政策更有效果不得而知。当然,限行政策短时期内还没有长期执行下去的说法,但如此的好效果是不是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单从调整消费税出发,还是各种税费一并调整,更甚者购车后期的养路费、维修费、过路费、停车费都参与到调整范围中来,再有就是消费者心理,只有从自身观念的转变才能真正可能对环保,对节能减排的影响更有意义。(文/曹婷婷)
责任编辑: 曹婷婷&
本主题相关新闻
[] [] [] [] []
社区精彩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本类新闻排行&>&&>&&>&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电题:汽车消费税新政策威力究竟有多大?
  新华社记者陆文军
  低迷多时的国内车市,近来随着9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消费税新政策而悄然生变。专家指出,汽车消费税调整前夕,车市已经出现了豪华车价提前暴涨,消费者“突击”购车,车商囤车“惜售”现象。
  汽车消费税新政意在“扬小抑大”,推动节能减排。然而,在正式实施后,又将为车市带来什么变化,其威力是否足够改变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心态,又能否让车市更加“绿色”?
  新政策倒计时:车市出现三大变化
  汽车消费税“新政”,其实是一次“事先张扬”的政策调整。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飙涨,国内调整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的传闻不绝于耳。早在6月,许多有实力的进口车商已开始提前进口、囤车。
  8月中旬,汽车消费税“新政”终于浮出水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的通知,9月1日起,汽车消费税开始调整。根据调整方案: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与此同时,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则由3%下调至1%。一石激起千层浪,低迷多时的国内车市变得活跃。
  记者发现,在等待“新政”出台的半个多月倒计时中,车市出现了三大变化。
  首先,进口豪华车提前涨价。政策未动,涨价先行。记者在上海曹杨路上的一家德国大众进口车专卖店看到,原先有几万元优惠幅度的辉腾、途锐等大排量汽车,都已取消优惠,恢复到原价销售。
  “3.6升的途锐最低卖67万多元,但8月新消费税消息出来,价格马上回到74万多元,9月后估计还要上涨10多万元,而排量6.0的顶级辉腾就要从160多万元涨到近200万元。”大众的一位销售人员说。
  而奔驰、宝马等一些广受国内消费者追捧的豪华品牌,涨幅更为明显。“现在杭州、上海、深圳这些地方的豪华车,简直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还供不应求。”某豪华汽车品牌代理商告诉记者。
  第二,销量提前释放,“突击买车”陡然增加。不少消费者担心新消费税执行后车价继续上扬,选择提前买车。
  “本来打算年底再换车的,现在担心新消费税出来会涨价,所以准备提前买。”在上海祁连山路一家雷克萨斯专卖店看车的忻先生告诉记者,他准备购买排量4.6升的LS系列轿车。
  上海和凌雷克萨斯的行政主管陈乐薇也表示,消费税调整消息出来后,确实销量和客户询问量成倍增长,不少消费者选择了提前购车。
  消费税出台前,甚至连市场中一些以往“销售偏冷”的车型也被带动走红。“德国大众豪华车型辉腾,在上海市场销量一向一般,但消费税消息出来后,销量直线上升,以前每月卖一两辆,8月已经卖了近10辆。”一家进口大众专卖店的销售员说。
  第三,有车不卖等涨价。与有些车商选择提前涨价、提前释放销量不同,有些车商选择了“囤积居奇”。
  在上海宁夏路的一家丰田4S店的停车场里,停满了丰田在华销售的各种车型,其中不乏大排量的豪华SUV。
  “接上级通知,普拉多、兰德酷路泽之类的大排量车型现在基本不卖,等到9月看市场形势再具体定价销售,但大幅涨价是肯定的。”丰田的销售员说,“预计普拉多要上涨7万元-8万元,4.7升的兰德酷路泽要上涨20多万元,从原先80多万元,可能要到110万元。”
  而在国内车市,宝马6系、7系,奥迪A8、Q7等热门豪华车型,被告知“无现车,买车等到9月后”的情况屡见不鲜。
  小排量“不解渴”,大排量挡不住?
  在目前油价高悬,环保压力加大的双重压力下,新出台的汽车消费税,“倡导小排量”和“抑制大排量”两者并行不悖、齐头并进,原是新政策中应有之意。但政策出台后,只见大排量车市风生水起,却不闻小排量汽车高歌猛进。
  专门经营小排量汽车的上海派安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负责人耿进表示:“消费税调整对小排量汽车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从销售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影响。”
  他说,消费税把降税标准定在排量1.0以下,未免把国内小排量车限定得太窄了。毕竟国内主流小排量汽车集中在1.2升至1.5升之间,这个排量区段中有一大批国内销量巨大的品牌和车型,但并非此次调整范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上排量在1.0升以下的轿车仅有奇瑞QQ、SPARK乐驰、长安奔奔和比亚迪F0等少数几款,售价在2.5万元至4万元。消费税下调意味着消费者享受的优惠仅600元,对于车辆购买行为影响甚微,实在有点“不解渴”。
  而反观大排量汽车,国内消费意愿仍然很“坚挺”,单纯涨价或许很难浇灭“大车热”。
  上海翔通汽车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叶盛说:“调查表明,中国购车者以开大排量车为有面子,对车辆排量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安全性。这种观念不变,很难通过简单调税而抑制其需求。”
  根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一项统计分析,新消费税执行后,仍有80%的购车者不会改变原先购置排量3.0以上的车型的计划,这部分需求相对固定。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副总经理冯肃正认为,大排量、豪华汽车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消费群体,其中一些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所以新消费税对于他们的购车影响不大。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已连续两年举办“上海进口汽车博览会”,第三届也将在9月举行。该展会聚集了法拉利、马莎拉蒂、劳斯莱斯、保时捷等世界名车,每届都有数十辆豪华进口车成交,其中不乏动辄数百万元的名车。
  “实际上,消费税调整的确可以抑制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但对于国内一些高端客户来说,买得起百万元豪车,就不在乎涨价20万元。”参展的一位高级汽车代理商告诉记者。
  而从数据来看,油价高悬并未抑制国人的“大车”热情。今年国内销售SUV已超过24.6万辆,同比猛增40%。而仅在7月,上海上牌的豪华车、中高级车近5000辆,是微型车的36倍多。
  打造“绿色”车市仍需“组合拳”
  豪华大排量车热销不衰,而小排量环保车销售则波澜不兴。伴随着汽车消费新政策9月1日的正式实施,这一局面会否发生改观?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大排量车的消费热潮提前释放,9月开始,国内豪华车销售“可能会进入两个月左右的观望期,然后逐渐趋于平稳”。
  不过,专家认为,新消费税正式执行以后,进口大排量车“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涨价”。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分析说,由于消费税是价内税,国产车由生产企业缴纳,进口车是在进口环节中由经销商缴纳。本次大排量车消费税调整力度很大,经销商通过让利来消化不可能,只能通过涨价将增加的费用传导给消费者。
  此外,消费税新政无疑对国内车市结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国产排量3.0升以上的旗舰车型价格优势削弱,性价比降低,将导致厂商减小生产比例。而在进口车方面,专家认为,新消费税在短期内对大排量进口车的抑制作用将有所体现,汽车进口结构可能打破先前大排量车型独领风骚的局面,更多3.0升以下的进口车将受关注。
  “新消费税对我们来说是利好,我们进口车型集中在排量2.5升,而且独特技术使车辆动力堪比大排量,目前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以前。”上海安吉斯巴鲁汽车销售公司市场专员陈莉说。
  根据饶达分析,至少有两成大排量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在新消费税出台后,将转而购买排量在2.5升至3.0升的汽车。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在高油价、紧能源时代,本次汽车消费税调整的政策指向虽然非常明确,但要真正发挥“节能减排”的威力,给车市带来一片“绿色”清风,却显得“势单力孤”。
  “扬小抑大必须要用组合拳,不仅在销售领域,更要体现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除了消费税调控之外,在日常使用税费、燃油税、停车费、过桥费等各环节向小车倾斜,才能真正转变国人观念,起到“扬小”的作用。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指出,欧洲、日本小排量车已经占到很高的比例,但多是奔驰SMART、雪铁龙C1这样的精品小车。而国内小排量汽车要想深入人心,必须改变“低价低质”的局面,提高整体产品的设计、质量、安全、动力性能,练好“内功”。
抢 眼 新 闻
责编:金文建新消费税实施临近 厂商拒绝埋单酝酿调价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继2006年对乘用车消费税进行调整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8月13日再次发出调整通知,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调整通知,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乘用车的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乘用车的税率由20%上调至40%;而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乘用车的税率由3%下调至1%。
通过本次调整,旨在“抑大扬小”消费税政策,将不同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的跨度进一步拉大,从%的跨度,转变为今后的1%-40%。
  为了应对消费税调整带来的影响,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开始调整进口车策略,加大了排量在3.0以下车型的进口。“我们已经开始调整进口策略,减少4.0以上大排量车的进口,增加中低排量汽车的进口。”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进汽贸)市场部部长徐迪明确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包括、、等受消费税调整影响较大的大排量汽车制造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承认,目前正在酝酿价格调整策略。
  厂商拒绝埋单
  “与2006年相比,这次消费税的调整幅度大大增强,雷克萨斯正在抓紧时间讨论应对措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林堂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而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该店已经停止大排量汽车的销售,目前只接受预定,9月份之后进行交易。“2006年增加的消费税,大部分由厂家自己承担了,但是这次不同,我们正在等待厂家调价的通知。”
  与2006年不同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相差不到7倍(3%~20%)相比,今年调整之后的消费税跨度达到40倍(1%~40%),而且今年的大背景是油价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
  因此接受采访的厂商和专家普遍认为,没有哪个汽车企业可以独自承担消费税上涨的压力,这种压力必然会传递给消费者。
  举例来说,4.0排量以上汽车的消费税增加了20%,而进口成本的增幅会达到33%。因为随着消费税的增减,进口车的增值税等一系列税费相应增加。由于消费税的变化使大排量汽车消费的成本大大提升,目前雷克萨斯已经全面提价,而奥迪、奔驰等厂家都正在制定价格调整的具体措施。
能接受。消费税调整后,大排量车型税率增加之大,没有哪个汽车企业可以独自承担消费税上涨的压力,这种压力必然会传递给消费者。既然选择大排量车型,自然也会接受这部分上涨的费用。
不能接受。这次国税总局发布的新税率政策是汽车消费税,消费税是汽车生产企业缴纳的税种,而并非是购车者个人买车后所缴纳的附加税,转嫁给消费者当然不能接受。
  进口代理商严阵以待
  国家发出的信号结合国内外大的环境,将使得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和代理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结构。其中尤其敏感的是中进汽贸这样的大排量豪华进口车代理商。
  一段时间以来,进口大排量汽车消费持续走高。来自中进汽贸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进口车超过30万辆,增幅超过30%,其中2.5L以上车型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达到69.4%。
  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进口汽车10.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2%。其中进口市场品牌车型的销售出现高速增长,、宝马、奔驰等7个品牌销量的平均增长幅度达82%,以大排量为主要特征的豪华车品牌都超过往年同期销售业绩,其中雷克萨斯以9676辆的销量名列进口车销量排行榜首位。
  不仅如此,大排量高端SUV成为进口车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最新的海关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3.0以上排量的乘用车(包括轿车和SUV)进口量同比增长87.9%,达到8.98万辆。
  “应该说中国的进口车市场已经经历了连续3年的快速增长。2006年消费税政策实施以后,市场当时出现了短期的低迷,但是后来又恢复了增长而且是高速的增长。”中进汽贸的徐迪表示。
  作为总经销商,中进汽贸主要经营进口车、进口车和吉普品牌。“我们已经同厂家进行了商谈,部分车型已经确定要减少进口了,有的车型还要看市场反应再做决定。”徐迪表示,中进汽贸今后将进口技术含量更高、更加节能环保的车型。
  消费税的政策导向作用非常明确,整个进口车市场将回归到常规的状态中来。“与国产车相比,进口车的基数比较小,因此进口车的增长应该高于国产车,增幅在30%-40%应该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徐迪表示。
  相关税种调整可能加快
  厂商敏感,但是相关部委和专家面对消费税的波及面和杀伤力态度相对平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产业政策的相关人士认为,9月1日正式实施的消费税政策的作用,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它主要起到的渐进调节的杠杆作用,因为它不是行政命令,只是一揽子调节政策中的一种,其他的辅助政策还有燃油税、过路过桥费、补贴政策等等。”
  该人士认为,这次税率调节不是由降低排放一个目标决定的,而是很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要考虑到国际影响。如果大幅度提高大排量车的关税,势必会有限制进口的嫌疑。
  “一些期望税收政策短期内就产生影响的想法,表明对税收政策寄予的希望太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预测,汽车消费税的调整一定会有作用,但作用有多大还需要继续观察。
  “汽车消费税的调整表明了国家的一种态度,表明了某种政策意图。”针对汽车消费税的调整不会影响乘用车产品销量和消费结构的观点,孙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另一层意思,“这意味着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鼓励小排量车同时调整税制。”
  新的消费税政策也许不会导致强烈的市场波动,但是它反映的信号非常强烈,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态度非常明确。
  据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最近一年半以来,大排量汽车消费的迅猛增长与能源紧张的大环境背道而驰,与国外相比,中国大排量汽车的使用环境过于宽松。“当一个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而且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成为国际特例的时候,新消费税政策的出台正逢其时。”
  事实上,相关部委曾经考虑过将1升以下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变为零,最后否定的原因是担心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因为不是小排量就绝对的节能环保,有的小排量汽车的燃油效率不高。
  “即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要按照燃油效率来征收消费税才是最合理的方法。理论上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它的可操作性不强。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判定燃油效率,不同的车型很复杂,其次是征税的便利性无法保证。”这位官员进一步解释。
  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是贯彻节能减排政策的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技术和成本是新能源汽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要在产业迅速发展和市场普及的临界点上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口。”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消费税的调整是汽车行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政策的第一步。接下来讨论中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以及燃油税出台的步伐都会加快。(本报记者
何芳 实习记者 陈茜)
(责任编辑:南超)
08-08-20 09:09·
08-08-19 13:22·
08-08-19 11:57·
08-08-19 09:38·
08-08-13 16:01·
08-08-05 10:23·
08-07-09 16:21·
08-05-27 09:48·
07-05-17 07:47·
06-03-28 08:21·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当前位置:第五屏">>
消费税今日调整 汽车消费税新政策威力有多大?
08:06 来源:
低迷多时的国内车市,近来随着9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消费税新政策而悄然生变。专家指出,汽车消费税调整前夕,车市已经出现了豪华车价提前暴涨,消费者“突击”购车,车商囤车“惜售”现象。
汽车消费税新政意在“扬小抑大”,推动节能减排。然而,在正式实施后,又将为车市带来什么变化,其威力是否足够改变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心态,又能否让车市更加“绿色”?
新政策倒计时:车市出现三大变化
汽车消费税“新政”,其实是一次“事先张扬”的政策调整。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飙涨,国内调整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的传闻不绝于耳。早在6月,许多有实力的进口车商已开始提前进口、囤车。
8月中旬,汽车消费税“新政”终于浮出水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的通知,9月1日起,汽车消费税开始调整。根据调整方案: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与此同时,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则由3%下调至1%。一石激起千层浪,低迷多时的国内车市变得活跃。
记者发现,在等待“新政”出台的半个多月倒计时中,车市出现了三大变化。
首先,进口豪华车提前涨价。政策未动,涨价先行。记者在上海曹杨路上的一家德国大众进口车专卖店看到,原先有几万元优惠幅度的辉腾、途锐等大排量汽车,都已取消优惠,恢复到原价销售。
“3.6升的途锐最低卖67万多元,但8月新消费税消息出来,价格马上回到74万多元,9月后估计还要上涨10多万元,而排量6.0的顶级辉腾就要从160多万元涨到近200万元。”大众的一位销售人员说。
而奔驰、宝马等一些广受国内消费者追捧的豪华品牌,涨幅更为明显。“现在杭州、上海、深圳这些地方的豪华车,简直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还供不应求。”某豪华汽车品牌代理商告诉记者。
第二,销量提前释放,“突击买车”陡然增加。不少消费者担心新消费税执行后车价继续上扬,选择提前买车。
“本来打算年底再换车的,现在担心新消费税出来会涨价,所以准备提前买。”在上海祁连山路一家雷克萨斯专卖店看车的忻先生告诉记者,他准备购买排量4.6升的LS系列轿车。
上海和凌雷克萨斯的行政主管陈乐薇也表示,消费税调整消息出来后,确实销量和客户询问量成倍增长,不少消费者选择了提前购车。
消费税出台前,甚至连市场中一些以往“销售偏冷”的车型也被带动走红。“德国大众豪华车型辉腾,在上海市场销量一向一般,但消费税消息出来后,销量直线上升,以前每月卖一两辆,8月已经卖了近10辆。”一家进口大众专卖店的销售员说。
第三,有车不卖等涨价。与有些车商选择提前涨价、提前释放销量不同,有些车商选择了“囤积居奇”。
在上海宁夏路的一家丰田4S店的停车场里,停满了丰田在华销售的各种车型,其中不乏大排量的豪华SUV。
“接上级通知,普拉多、兰德酷路泽之类的大排量车型现在基本不卖,等到9月看市场形势再具体定价销售,但大幅涨价是肯定的。”丰田的销售员说,“预计普拉多要上涨7万元-8万元,4.7升的兰德酷路泽要上涨20多万元,从原先80多万元,可能要到110万元。”
而在国内车市,宝马6系、7系,奥迪A8、Q7等热门豪华车型,被告知“无现车,买车等到9月后”的情况屡见不鲜。
小排量“不解渴”,大排量挡不住?
在目前油价高悬,环保压力加大的双重压力下,新出台的汽车消费税,“倡导小排量”和“抑制大排量”两者并行不悖、齐头并进,原是新政策中应有之意。但政策出台后,只见大排量车市风生水起,却不闻小排量汽车高歌猛进。
专门经营小排量汽车的上海派安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负责人耿进表示:“消费税调整对小排量汽车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从销售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影响。”
他说,消费税把降税标准定在排量1.0以下,未免把国内小排量车限定得太窄了。毕竟国内主流小排量汽车集中在1.2升至1.5升之间,这个排量区段中有一大批国内销量巨大的品牌和车型,但并非此次调整范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上排量在1.0升以下的轿车仅有奇瑞QQ、SPARK乐驰、长安奔奔和比亚迪F0等少数几款,售价在2.5万元至4万元。消费税下调意味着消费者享受的优惠仅600元,对于车辆购买行为影响甚微,实在有点“不解渴”。
而反观大排量汽车,国内消费意愿仍然很“坚挺”,单纯涨价或许很难浇灭“大车热”。
上海翔通汽车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叶盛说:“调查表明,中国购车者以开大排量车为有面子,对车辆排量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安全性。这种观念不变,很难通过简单调税而抑制其需求。”
根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一项统计分析,新消费税执行后,仍有80%的购车者不会改变原先购置排量3.0以上的车型的计划,这部分需求相对固定。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副总经理冯肃正认为,大排量、豪华汽车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消费群体,其中一些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所以新消费税对于他们的购车影响不大。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已连续两年举办“上海进口汽车博览会”,第三届也将在9月举行。该展会聚集了法拉利、马莎拉蒂、劳斯莱斯、保时捷等世界名车,每届都有数十辆豪华进口车成交,其中不乏动辄数百万元的名车。
“实际上,消费税调整的确可以抑制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但对于国内一些高端客户来说,买得起百万元豪车,就不在乎涨价20万元。”参展的一位高级汽车代理商告诉记者。
而从数据来看,油价高悬并未抑制国人的“大车”热情。今年国内销售SUV已超过24.6万辆,同比猛增40%。而仅在7月,上海上牌的豪华车、中高级车近5000辆,是微型车的36倍多。
打造“绿色”车市仍需“组合拳”
豪华大排量车热销不衰,而小排量环保车销售则波澜不兴。伴随着汽车消费新政策9月1日的正式实施,这一局面会否发生改观?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大排量车的消费热潮提前释放,9月开始,国内豪华车销售“可能会进入两个月左右的观望期,然后逐渐趋于平稳”。
不过,专家认为,新消费税正式执行以后,进口大排量车“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涨价”。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分析说,由于消费税是价内税,国产车由生产企业缴纳,进口车是在进口环节中由经销商缴纳。本次大排量车消费税调整力度很大,经销商通过让利来消化不可能,只能通过涨价将增加的费用传导给消费者。
此外,消费税新政无疑对国内车市结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国产排量3.0升以上的旗舰车型价格优势削弱,性价比降低,将导致厂商减小生产比例。而在进口车方面,专家认为,新消费税在短期内对大排量进口车的抑制作用将有所体现,汽车进口结构可能打破先前大排量车型独领风骚的局面,更多3.0升以下的进口车将受关注。
“新消费税对我们来说是利好,我们进口车型集中在排量2.5升,而且独特技术使车辆动力堪比大排量,目前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以前。”上海安吉斯巴鲁汽车销售公司市场专员陈莉说。
根据饶达分析,至少有两成大排量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在新消费税出台后,将转而购买排量在2.5升至3.0升的汽车。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在高油价、紧能源时代,本次汽车消费税调整的政策指向虽然非常明确,但要真正发挥“节能减排”的威力,给车市带来一片“绿色”清风,却显得“势单力孤”。
“扬小抑大必须要用组合拳,不仅在销售领域,更要体现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除了消费税调控之外,在日常使用税费、燃油税、停车费、过桥费等各环节向小车倾斜,才能真正转变国人观念,起到“扬小”的作用。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指出,欧洲、日本小排量车已经占到很高的比例,但多是奔驰SMART、雪铁龙C1这样的精品小车。而国内小排量汽车要想深入人心,必须改变“低价低质”的局面,提高整体产品的设计、质量、安全、动力性能,练好“内功”。
来源 新华网
南方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消费税调整2017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