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它们各自的具体费用:(产品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最低标准)

查看: 2289|回复: 20
三体系监督审核收费标准是多少???
各位大虾:. I6 j3 Z8 ?1 V&&^
& & 我公司十月进行三体系监督审核的,我想知道三体系监督审核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现在的报价12000,我总感觉有点高的。
三个体系,监督费用一万二还高啊,一个体系也就四千块。呵呵,服务质量与价格基本上是成正相关的,就像到商场买东西一样,价格不同,买的产品基本上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感觉高,可以和机构协商哈。或着给机构提出一些要求嘛,毕竟付出了钞票,总得让心理平衡一下,其实现在这个行业,你要便宜的也有,当然贵的也不少。
新建网页 1
三个体系,监督费用一万二还高啊,一个体系也就四千块。呵呵,服务质量与价格基本上是成正相关的,就像 ...
我想了解的是收费标准的,就像12000我认为高了的,但你认为不高的,所以咱们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面,总得有个参照执行的收费标准吧?
协会不是有个收费标准么,在网上查一查,很多的
有最低限价的呀,而且当初签合同价格都明确的呀。
现在的企业恨不得白给审核才高兴,就是让交一块钱也会嫌贵$ t7 M&&[; S3 \" m/ O
/ S0 r- Y! |: G6 q" l8 y
打印证书大要钱啊,审核员跑腿不要钱啊,就算是形式主义要是要交点钱吧,现在1万2还算很多吗?楼主给苦命的审核员留条活路吧,就当是施舍了。&
现在流行的说法的“无底线”了,CCAA搞了个行业自律,还到处查机构是不是违规给企业以低价,这不,你破坏了CCAA的规矩,别人还不领情,楼主举报这一家算了
现在流行的说法的“无底线”了,CCAA搞了个行业自律,还到处查机构是不是违规给企业以低价,这不,你破坏了 ...
貪心不足,蛇吞象。行業無底線呀
分析得好,哈哈
3体系初次认证还有不到2万拿证的,监督都到不了1万,楼主要是介意价格的话,便宜的机构有的是,如果不是受限于某个行业的垄断性机构,完全可以换个机构。现在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审核基本上就是形式了。机构留几个所谓的“高手”应付一下大企业,剩下的都是“跑腿”的。
楼主可查一查CCAA“中认协监 〔 号”文件《关于颁布实施&认证机构公平竞争规范——认证价格自律规定&的通知》,里面有体系认证的最低限价,主要根据组织规模、企业污染等级、风险等级等因素定价。楼主如果发现该认证机构报价低于最低限价,请向CCAA举报,以净化行业。
12000本来不高,如果按照楼上的CCAA“中认协监 〔 号文件中规定的最低限价,可能还不够,不过,自从新华社记者暗访后,现在不收费都可以做认证(s除外),我就奇怪,怎么没人讨论这事。发改委:放开房地产资讯等15项专业服务收费标准
发不了,链接,自己搜
给你一个最低限价格:30人以下的中等风险的企业三体系的最低限价的算法:(+14000)X65%=26000元x1/3=8667元。就是最小企业(30人以下)的三体系的监督费用为9000元钱。如果你企业大于30人小于100人的话三体系监督费用按最低限价应为12566元。所以三体系的监督收你12000元真心不贵的。
给你一个最低限价格:30人以下的中等风险的企业三体系的最低限价的算法:(+14000)X65%=26000 ...- V7 W" s4 N1 P4 |. B&&T8 X# O
还要看E复杂程度和S风险等级的
我想了解的是收费标准的,就像12000我认为高了的,但你认为不高的,所以咱们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面,总 ...
呵呵,这个标准都嫌高,看下你企业的人数,估计这个价钱已经是恶性竞争了!
) J) g+ i! V9 u
我想了解的是收费标准的,就像12000我认为高了的,但你认为不高的,所以咱们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面,总 ...7 ]5 a+ T- b) W1 R$ {+ s0 W, W! D
就是因为有你这种渣子,认证才会越来越烂
12000还嫌贵啊
( N* N2 k: i/ \7 B
就是因为有你这种渣子,认证才会越来越烂
对事不对人,没必要搞人身攻击。8 a& F. ?1 ?&&s+ U& `. O3 T&&M
楼主作为甲方,不了解行情很正常。希望价格更便宜也是人之常情,无底线的还是恶意低价的机构。
我们300人低风险的企业,ES双体系初审是8万,价格可能还会涨。我也想问一下外国认证机构的大概收费标准如何?打算换机构了。
现在的事真不好说,便宜肯定没有好货,但价格贵的也可能不是好货
Powered by您好,欢迎来到重庆统计信息网!
当前位置:->->
比 上 年 增 减
(百分点)
  三、从业人员在行业中的变化
  2005年,从分国民经济行业的情况看,仅农林牧渔业1个行业从业人员减少,其余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从业人员增加最多的行业,首先是批发和零售业为131.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6万人;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174.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7万人;再次是住宿和餐饮业为75.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5万人。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我市的制造业已从前几年的减少人员,到2005年出现增长势头。2005年末,制造业从业人员已达166.0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2%。
  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首先是信息传输业,同比增长7.2%;其次是电力、燃气和自来水供应业,同比增长6.7%;再次是采掘业,同比增长5.5%;房地产业,同比增长4.3%;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3.5%(详见下表)。
  2005年重庆市分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从业人员 (万人)
比上年增减人数(万人)
比上年增减(%)
农林牧渔业
电、燃、水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业
科研和地堪业
水利、环境和公设管理业
居民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保和社福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以批发零售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仍是我市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净增10.5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9%,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等行业就增加8.38万人,占第三产业增加就业人员的79.4%.
  四、城镇从业人员迅速增加
  我市城镇从业人员继续增加,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从业人员分布在城镇地区。2005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已达600.27万人,增长3.0%,城镇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升至35.2%,所占比重比上年末增加1.2个百分点。
  在城镇地区,从业人员在行业结构中发生明显变化,2005年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95.92万人,比上年下降0.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206.15万人,比上年增长2.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298.20万人,比上年增长4.5%。目前,城镇从业人员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为16.0%、34.3%、49.7%,与上年相比,一产业减少0.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增加0.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我市城镇从业人员的增长主要是新就业人员的增加。2005年,据市劳动保障局城镇就业人员变动数据测算显示,全市城镇地区当年累计新就业人员达31.95万人,比上年增长9.0%,如扣除11万人的自然减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20.95万人,比政府工作目标,在年内安置17万人的计划,超23.2%,是直辖以来新增就业人员较多的一年。
在外省居住
的常住人口
在外省居住
的常住人口
在外省居住
的常住人口
  从流向市外人口的户口所在地来看,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外出人口较多,都市发达经济圈仅占3.5%,渝西经济走廊占34.8%,库区占61.7%。从分区县看,人口相对较多,经济状况处于中下水平的区县外出人口比重较大,如开县、云阳县,外出市外的人口比重分别达到了8.0%和7.2%;经济较发达和经济最不发达的区域外出人口比重较小。
表二: 2004年按户口所在地分的重庆市流往市外人口状况(%)
  (五)市外流入我市的流动人口状况
  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外省流入我市的流动人口数为56.1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6%,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入区域大部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中流入都市发达经济圈的最多,达到了一半以上,占56.7%,流向渝西经济走廊的其次,为25.6%,流入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的最少,为17.7%。外省流入我市的流动人口增多,一方面说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市的城市地位在逐步提升,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
  二、流动人口的内部结构特征
  (一)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
  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劳动力倾向型”年龄结构,即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参见表三)。从表三可以看出,0—14岁人口仅占7.1%,较全市常住人口低14.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3.2%,较全市常人口低1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达到了89.7%,较全市常住人口高27.3个百分点。流动人口的这种年龄结构符合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因为流动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年青力壮的青年人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调查数据显示,在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占了76.7%,其次是随迁家属,占6.6%,这部分人多是因为父母在外面务工经商而无人照顾小孩或年迈的老人。
表三:2004年人口年龄结构(%)
60岁及以上
  从上表显示出,有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少年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来,这部分人正是上学的最佳时期。在一些流动人口密集区,流动适龄人口的入学已对当地教育系统产生较大压力,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6—14岁流动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7.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因此加大对流动适龄人口的入学问题的关注已迫在眉睫。
  (二)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
  在全部流动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比重为53.9%,女性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1%,男性比重比女性比重高7.7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重庆市是流出人口大市,外出打工的人员中男性较女性多。在务工经商人员中男女性别比为132.9,比全部流动人口116.7的性别比高16.2(参见表四)。在流动人口中,婚姻嫁娶而迁移的人员性别比最低,仅为36.3,主要是由于婚姻迁移中女性比男性多。
  表四:2004年按流动原因分的流动人口性别比
  流动人口流动原因
  性别比
  务工经商
  学习培训
  探亲访友
  出差旅游
  工作调动
  婚姻嫁娶
  随迁家属
  拆迁搬家
  (三)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总体文化水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主要是由于外省流入重庆市的人员文化水平较高。在全部流动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所占比重为1.7%,小学所占比重为28.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了半数以上,达到了55.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2%(参见表五)。从我市外出人口和市外流入我市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市外流入我市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明显高于我市的外出人口,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市外流入我市的比我市外出高出12.3个百分点。从表五数据分析发现,一是我市流出人口多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文盲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较少;二是我市流动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行业只能是劳动力型或服务型行业。
表五:2004年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状况(%)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大专及以上
  (四)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人口由于流动,其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也将发生改变。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与全市人口的职业构成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全市人口的职业构成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达到了68.2%,而流动人员仅占6.7%;商业服务人员全市占10.6%,而流动人口达到了26.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全市为9.6%,而流动人口达到了44.6%;专业技术人员全市为4.5%,流动人口为7.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全市为4.7%,流动人口为7.2%。从以上数据说明,流动人口是典型的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人口,其流向的主要职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由此决定了其从事的行业是以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和社会服务业为主,占了80%以上。从流动人口职业构成水平来看,技术型人口比重较全市常住人口高出了2.5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及有关人员的比重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参见表六)。
表六:2004年人口的职业构成状况(%)
单位负责人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务人员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四)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
  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日趋延长,大有扎根趋势。从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外滞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达到了七成,为70.5%,其中一年至五年的占56.4%,五年以上的占14.1%;在外滞留时间在半年至一年的仅占29.5%。他们没有常住户口,常年流动在外,只在节假日才回家休整和团聚,在一些流动人口的聚集点,甚至已形成了他们的自成系统。因此随着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的延长和流动性相对稳定,也将要求我们来解决流动人口的各类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如流动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等。
  (五)外出人口的家庭结构情况
  流动人口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市调查户数中,有外出人口的户数占了40.6%,全户外出户占了12.9%。分城乡看,乡村中有外出人口的户占了53.6%,高出全市1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乡村中,每两户中就有一户有外出人口;城镇中有外出人口的户占23.5%,这部份人一般在市内各乡镇(街道)间流动较多。在有外出人口的户中,外出1人的户占全部外出户的48.6%,外出两人的户占33.7%,外出三人及以上的户占17.7%。
  在有外出人口的户中,属于一人户的占2.3%,这部分属于全户外出,多为农村中分户的未婚青年人;属于两人户的占6.5%,其中全户外出户占36.8%,刚结婚的年青夫妻全户外出较多;属于三人户的占28.6%,其中全户外出的占14.5%,在外面呆的年份较长而将子女一起全户外出的三口之家较多。四人及以上的户占62.5%,其中全户外出户占5.7%。
  从流动人口的家庭结构构成情况分析,随着家庭式流动比例的上升,农村中将出现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农村年青力壮的家庭户外出,必将使农村中的老年家庭增多和外出的计划外生育情况增多等,必将给农村家庭养老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影响。
  三、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及存在问题
  (一)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分析
  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出现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政治原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前面调查数据表明,在流动人口中,乡村中的流动人口占到了68.6%,农业户口的人口占了85.9%。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人口的增多,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人均耕地逐年减小,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其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被挤出农业以外;第三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劳动极积性提高,同样的耕地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农村经济无力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进入城镇寻找工作几乎是农民群众的必然选择,“民工潮”即体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2、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也促进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
  从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扩建,占用大量的土地,使得被征地农民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经商。在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占了76.73%,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属于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外出务工经商,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提高了自己知识、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户籍政策的改革也为人口流动成为可能,人们在淡化户口的同时也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作了改进,也加大了人口的流动。
  3、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大量流动的重要因素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山高路险,一些地区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使得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在1980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2.52,到1990年上升为1:2.88,2000年更是达到了1:3.26,到2004年进一步提高,达到了1:4.0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中东西部的差距明显,1983年,以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为100,则中、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分别为126和144,1992年这一比例发展为100:115:166,到2000年差距扩大到100:117:195,到2003年末达到了100:125:217,差距还在拉大。如此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重要原因。
  (二)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流动人口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繁荣了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有利于逐步改变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状况,有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有利于缩小着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具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人口流动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表现,一方面,它可以减轻过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给土地带来的沉重压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它又为急需劳动力的地区和行业提供充裕的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使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2004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在建筑和制造业中就业的比重达到了53%,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力量。同时,人口流动促进了全市及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人口流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二元结构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的转变
  人口流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其次,能够促进非农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加快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第三,大量农业劳动力通过流动从传统农业文明一步跨进现代城市工业文明中,无异于接受了一次现代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缩小城乡差异,并且流动人口使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进一步加强,加快了二元结构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转变步伐。
  3、人口流动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发展
  人口大量流向城镇,特别是向城市迁移,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流入城市的农业劳动力在市政建设、第三产业、环境卫生、家庭服务等行业中逐步取代城里人,为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给当地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流动人口中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占了27%,高出全市城镇同行业人口比重。
  4、人口流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贫困地区有“流出一人,脱贫一户甚至一村”的效应。流动动人口流入城镇,他们必将改变以前的旧的生活习惯和不良作风,学习新的知识文化和先进技术,在他们学有所成返乡时也用先进的技术带动当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实现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人口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流动虽然对于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发展和带动本地的经济建设以及对提高流动者自身的素质和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等都有较大的好处。但是流动人口的增加对现有的城市市政管理、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对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1、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流动人口出生人数占总出生的10% 左右,大多数计划外生育情况都发生在流动人口中。当前,流动人口的主体主要是处在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据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5-59 岁的人口占了九成,15——35岁的人口占62.2%。在育龄妇女中,15-49岁的占了85.3%,比全市同龄常住人口高出36.2个百分点,20-29岁的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占28.1%,比全市同龄常住人口高出17.5个百分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2、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流动人口虽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大量人口流动严重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影响了一些区域的社会稳定,致使治安恶化和严重刑事犯罪剧增,尤其是人口流入地压力最重,反应最为强烈,给治安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此外,盲目的人口流动,造成部分人衣食无着,对社会治安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3、流动人口的城市管理和交通问题
  随着流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城市住宅、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卫生、饮食服务等基础设施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给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城市规划和市镇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过猛、过量增长的流动人口,也加剧了铁路、公路、航运和市内公共交通的紧张状况,如春节前后的巨大客流,引发了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4、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
  在2004年抽样调查中,6—14岁的流动学龄儿童占7.2%,他们随家庭四处流动,其中很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在校孩子超龄问题也十分严重,并且入学率较低,仅为77.3%,不能在可受教育的年限及时入学,因此流动学龄儿童失学情况十分普遍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在家小孩无人照顾,缺乏教育和管理,致使农村儿童入学率比城镇儿童入学率低1.6个百分点,必将使农村地区的人口质量进一步下降,也是直接影响未来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
  5、流动人口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
  流动人口大多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占了八成,这样在广大农村地区主要由“三八”、“六一”和“九九”三类人构成,并且文化水平是最低的;而且乡村常住人口户规模也下降为2.83,比户籍人口户规模(3.18)低0.35。在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17.4%,0—14岁人口比重达到24.6%,远远高于全市的比重。这种状况对农村家庭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农村老人除了在家做农活外还要带孙子女等,使其养老困难,权益受到伤害,也加重了社会负担。
  6、对城镇就业压力的影响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虽然缓解了部分行业招工难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使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强。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我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中,流动人口(农民工为主体)约占46%,大量的就业岗位被流动人口占据,增加了城镇人口寻找工作的压力。
  流动人口的存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年“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环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重庆市政府也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工作重点,并且取得了好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流动人口所存在的问题必将得到解决,流动人口也将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法人单位
机关、事业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二、产业活动单位
三、个体经营户
  与2001年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我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增加5552个,增长12.5%。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2940个,减少2024个,下降40.8%;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6587个,减少6546个,下降49.8%;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10129个,增加3643个,增长56.2%;私营企业28349个,增加9792个,增长52.8%;其他内资企业952个,增加757个,增长38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739个,减少81个,下降9.9%(详见表2)。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 动单位
一、农、林、牧、渔业 *
二、采矿业
三、制造业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五、建筑业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八、批发和零售业
九、住宿和餐饮业
十、金融业
十一、房地产业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十六、教育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交通运输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从业人员数
农、林、牧、渔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一、就业人员合计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具有大专学历者
具有高中学历者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橡胶制品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塑料制品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其他采矿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肥(折纯量)
液化石油气
所有者权益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橡胶制品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塑料制品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其他采矿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橡胶制品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塑料制品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其他采矿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橡胶制品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塑料制品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其他采矿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造纸及纸制品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其他内资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厂房、仓库
批发和零售用房
住宿和餐饮用房
居民服务业用房
文化、体育用房
卫生医疗用房
所有者权益合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工程结算收入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所有者权益合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主营业务收入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
其它房地产
所有者权益合计
房地产开发
其它房地产
主营业务收入
房地产开发
其它房地产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其他内资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所有者权益合计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主营业务收入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其他住宿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其他内资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他住宿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住宿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所有者权益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主营业务收入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一)重庆市金融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市有金融业法人单位621家,产业活动单位4299家(见表1)。全市金融业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1)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全市共有各类银行业法人409家,银行业产业活动单位3642家,分别占全市金融业的65.9%和84.7%。(2)保险业加速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保险业法人156家,保险业产业活动单位565家。其中50%的法人单位在年期间开业,迅速扩张的态势明显。(3)证券业不景气,本市仅14家法人单位,45家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占全市金融业的2.2%和1%。(4)金融服务功能薄弱,有待发展完善。2000年以来,全市仅有为数不多的重庆融众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重庆办事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重庆办事处等金融机构相继在渝开业。数量质量与发达地区比,有较大差距,重庆金融市场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二)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的状况:核算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为92.98亿元(见表2),比上年同期增长9.1%。从金融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看,2005年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活动单位增加值占比高达95.2%,保持绝对主导地位;其次为保险业增加值占4%。从金融业增加值的项目构成看,企业所得的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合计占48.8%,个人所得的劳动报酬占37.7%,国家所得的生产税净额占13.5%。
  表1:&&&&&&&& 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情况表
  单位:亿元
其&&&&&&& 中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三、金融业对重庆经济的贡献分析
  (一)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减弱,且波动性较大
  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0%(见表3),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表2:直辖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贡献率和拉动力表
  单位:%
  从直辖以来的变化趋势看,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小,且逐年下降。最大值(%)和最小值(2005年的3.0%)之间相差1.6个百分点。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波动则更大,呈波浪式变化。贡献率最高的2000年达7.6%,表明2000年全市生产总值8.5%增长中,有约0.6个百分点是由金融业拉动的。最低为2001年,由于当年金融业增加值的下降,其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降到最低点!为2.8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也只有0.3个百分点。以上说明重庆金融业的发展与重庆市的直辖地位不太匹配。
  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的直接贡献波动较大,主要是近几年信贷资金相对于财政资金来看增长速度趋缓,其次是证券市场的长期低迷,使证券业的经营业绩不断下滑,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稳定性。
  (二)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的间接支持作用不变、贷款流向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直辖以来,影响全市经济增长的各类主要资金总量累计达6086.52亿元。各类资金的主要特点是:(1)财政资金是稳定的资金来源,占资金总量的42.80%。从增速看,财政支出除2003年仅增长13.4%以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均在20%左右,2005年为28.9%。(2)信贷资金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年累计新增本外币贷款达2876.36亿元,占全市资金总额的比重为47.30%。从增长速度看,与财政资金的增速比较有逐渐减弱的趋势。(3)直接融资规模最小,波动性最大。年直接融资累计融资额仅占全市资金总量的4.46%。其中,1999年仅为23.4亿元,2000年则高达46.1亿元。(4)利用外资除1998年和19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呈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呈增长态势。
  表3:&&&&&&& &年重庆市资金总量表
  单位:亿元、%
  备注:该表增长速度为现价
  由于信贷资金是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利用年的数据,以GDP总量作为因变量,贷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见表5),可以得到贷款与GDP之间的关系,我们以此来分析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
  从总量上看,贷款余额与GDP总量的相关程度很高, 方程的R2(相关系数)和调整后的R2均在0.98以上。方程表明贷款余额每增加1个单位,GDP将增加0.709个单位。
  表4:&&&&&&&&& GDP与贷款回归关系分析表
  从结构上看,贷款流向与全市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中第一产业贷款余额占25.9%,比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全市GDP比重高出近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贷款余额占42.5%,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12.7%(见表6)。个人消费贷款中,90%以上为住房消费贷款,其最终流向是房地产业,如果将这部分贷款余额计入房地产业,则第三产业贷款余额的比重超过了五成,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高出11.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贷款余额所占的比重仅为31.6%,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低近10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的情况看,贷款集中流向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2005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中,这三个行业的贷款余额占了近八成。其中,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含个人消费贷款)所占比重为24%,比房地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出19.3个百分点;工业贷款余额所占比重为28.1%,比工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低5.2个百分点。
  表5:&&&& 2005年末贷款余额和GDP行业分布情况表
  单位:%
行业贷款比重
行业增加值比重
农林牧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个人消费贷款
  四、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思考
  重庆的金融业正处于大力提升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和政府对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的重视,重庆金融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重庆应当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市场的导向作用和企业的集聚效应,努力解决目前金融业发展与重庆直辖地位不匹配的问题,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金融服务意识和水平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具有信息、人才等发展金融业的独特优势,多年来,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2005年末,全市共有36家一级支行、储蓄所1610个、保险代理公司17家,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了13家、93个、5家。截至2005年底,全市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已有7家。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实施金融集聚战略,大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可以预见,全市金融机构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其对金融业增加值水平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加快金融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电讯、网络等金融配套设施的建设,为金融业的发展打好硬件基础。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大力支持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二是努力为每一个金融企业提供务实高效的服务。在金融企业的入驻、注册登记、税费缴纳、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简化审批、审核手续,多为金融企业提供便利。完善和改进服务程序,通过全程办事代理制和网上互联审批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为金融企业服务的工作效率。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帮助金融机构解决遇到的问题。加强与辖区内全国性金融机构的战略沟通,为在渝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的职能转换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的金融意识,积极向国内外宣传和介绍重庆的金融优势和金融政策,提升重庆金融业的总体形象。
  (二)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重庆金融业务和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市场,其他市场如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租赁市场、期货市场等规模都较小,金融市场结构不平衡。从金融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看,2005年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活动单位增加值占比高达95.2%,保持绝对主导地位;其次为保险业增加值占4%。金融资产、金融业务的过度集中导致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服务效率受到了影响。除了市场大结构不合理以外,各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也不合理,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经营同构化现象严重。例如,银行业务集中度过高,对大客户争夺激烈,适合小客户、低端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严重不足;证券业务主要集中于经纪、自营、承销等有限几个品种上,证券公司间存在过度竞争;保险险种主要集中于寿险和普通产险,单一险种规模过大。
  大力推动符合重庆特色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增强金融市场的功能。一是要努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在目前的情况下,应着眼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需求,积极争取那些需要建立但还未建立的要素市场。例如,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的三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重庆应积极向中央争取,力争使三板市场在渝落户。二是要大力推动重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各项产权交易制度,在为国家及本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做好服务的同时,吸引非国有产权和异地企业进场交易,努力使重庆产权交易所成为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三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中介市场。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市场和客户,提供信息、法律、咨询等各种专业化服务的市场所在,其数量和水平直接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应给予中介机构政策支持,以市场为基础发展投资咨询、资信评级、信用担保、资产评估等中介业务,支持有利于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提高交易流动性的新型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努力使金融中介机构的数量、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
  (三)加大金融业对重点发展行业的支持度
  金融业要重视解决贷款流向与全市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加大金融业对重点发展行业的支持度,如对流通企业的融资支持,争取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对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大授信额度,开发新的信贷服务项目;引导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中小流通企业的担保业务;支持商业银行与流通企业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广银行卡;支持符合条件的流通企业利用股票上市、发行债券、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生活消费支出
4.家庭设备与用品
5.交通和通讯
6.文化教育及娱乐
7.医疗保健
  二、库区城镇移民生计现状
  截至2005年末,重庆库区城镇移民累计达到64.31万人,占移民总量的68.2%。
  1、城镇移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各类城镇移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据400户城镇移民抽样调查,2005年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77.32元,增长7.9%。同全市相比,重庆库区城镇移民家庭收入只占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增长速度也慢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各类城镇移民家庭中,原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好于关破企业移民、战地移民和淹地移民,其中占地和淹地移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城镇居民、关破企业移民、占地移民和淹地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097.44元、3776.4元、3497.24元和3354.22元,分别增长9.4%、7.9%、1.6%和1.6%。
  2、城镇移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和转移性支付两大渠道。2005年城镇移民人均工薪收入3309元,占可支配收入的63.9%;转移性收入131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25.4%。在调查的400户城镇移民中有35%的家庭依靠社会救济金或低保过日子。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城镇移民的人均社会救济收入114.33元,比上年猛增了31.9%。
  3、库区城镇移民家庭消费呈现平稳增长。2005年人均消费支出4392.3元,比上年增长6.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2%。在各类消费中,以家庭设备用品、衣着、杂项商品增长较快。但从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4392.3元的消费支出可看出,月人均消费支出366.03元,只能维持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在消费支出中,以食品、教育、居住、治病等必须支出为主,生活仍然处于温饱阶段。
占消费比重
⒊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⒋医疗保健
⒌交通和通信
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其中:教育
⒏杂项商品和服务
  4、城镇移民就业难、负担重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家庭户均人口3.22人,户均就业人口1.32人,低于全市城市居民家庭户均就业人口水平1.63人。城镇移民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达到2.44,高于全市城市居民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1.92。在城镇移民家庭中,缺少就业技能的占地农转非和淹地农转非移民户占全市城镇移民总量近三成比重。一批异地安置的城镇移民户如万州区有云阳、巫山、奉节等县迁入的淹地农转非户,其安置仅仅是居住安置。对于人地两生的农转非移民户在新居住区就业难度更大,尚有一些城镇移民家庭无一人就业,全家人靠吃低保度日,因各种原因,还不能吃到全额,生活非常艰难。
  三、政策建议
  移民生计是移民的切身利益所在。当前,影响移民生计的主要困难在于移民自身素质不高和库区产业项目支撑弱导致移民就业不足。在有限的库区承载容量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下,试图通过拓展农村移民的耕地空间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积极着力两个“抓手”。
  一是着力抓产业项目,增加移民就业机会。大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利用税收、信贷杠杆支持符合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入驻库区,支持库区移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二是着力抓移民培训,增强移民自身就业能力。在继续扩大库区九年义务基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搞好中等职业教育、移民技能培训以及劳务培训,培养与产业项目发展配套的“短平快”技能实用人才和素质较高的劳务人员。
“十五”期间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情况
单位:千元、人、%
主营业务收入
新产品产值
05年比01年增长
“十五”期间三峡库区工业指标历年占全市比例
主营业务收入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十五期间,重庆工业继扭转连续六年的亏损后,实现了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巨大跨越,渝东南民族地区虽然是重庆四大经济版块中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 但也不甘人后,奋力拼搏,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为全市工业的再造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五”期间渝东南民族地区工业发展情况
单位:千元、人、%
工业总产值
主营业&& 务收入
利润& 总额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工资& 总额
新 产&& 品产值
05年比01年增长
渝东南民族地区工业指标历年占全市比例
工 业&& 总产值
资产& 总计
主营业&&& 务收入
利润& 总额
从业人员& 平均人数
工资& 总额
新& 产&&& 品产值
  (一)工业生产规模成倍增长
  十五期间,渝东南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5.8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0.63亿元,增长了2.20倍,年均增长33.7%。资产总计从2001年的46.9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96.30亿元,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19.7%;资产占全市的比例从2001年的2.3%提高到3.1%。
  (二)主营业务收入每年上一个台阶
  2001年到2005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7.27亿元、22.07亿元、30.58亿元、47.66亿元、50.70亿元,创造了每年上一个台阶的佳绩。五年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94倍,年均增长30.9%。
  (三)利润总额增势突出
  十五期间,渝东南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从2001年的0.3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24亿元,增长了5.85倍,年均增长61.8%。但逐年看,利润的增长出现较大波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亟待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工业在全市的地位亟待大的提高
  渝东南民族地区是典型的“少老边穷”地区,长期以来,受交通不畅、基础不强、经济不活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状况趋于边缘化,统计数据表明,十五期间,渝东南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在全市的地位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从表一看,十五期间渝东南民族的工业在进步是实实在在的;但从表二看,渝东南民族地区各经济指标在全市依然只占有极小的份额,基本处于1%-3%之间。
  (二)起支撑作用的大企业较少
  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黔江烟厂和乌江电力两家企业的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渝东南民族地区的46.4%、34.9%和58.7%,应该说,这两家企业就几乎撑起了地区工业经济的半边天。一个地区经济过于依赖一两家企业,会制约其他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产业门类的丰富和完善,该现象一方面揭示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大企业、大集团太少,缺乏增长极;另一方警示渝东南民族地区要通过培育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催生和培育在全市有一定影响的龙头企业,增强地区工业经济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三)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幅偏小
  十五期间,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2001年的1.91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67万人,增长了39.8%,年均仅增长8.7%,和其余指标比,增幅明显偏小,这表明工业经济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这对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变地区人民生活落后状况是很不利的。
  (四)新产品开发形势严峻
  受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品多为原材料初级加工影响,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新产品开发一直处于很薄弱的状态,从2001年到2004年连续四年,秀山、酉阳和彭水的工业新产品生产为空白,石柱在2004年为空白。2005年,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新产品产值为1.74亿元,仅占全市的0.3%,占比处于五年来的最低谷,这比我们许多50强企业的新产品产值都要小。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新产品开发处于低水平并踯躅不前,地区的工业产品没有较高的附加值,企业会逐步丧失产品定价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越来越被动。
  四、政策建议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工业经济贫弱已久,要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有“多管齐下”的强大政策支撑体系,需要有长期的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过程。联系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就渝东南民族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如下:
  (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工作部署
  今年初,全市民族工作暨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十一五这一关键时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渝东南地区各区县一定要抓住当前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坚持“工业兴区(县)”,结合各自的发展特点,深化、细化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使工业经济始终处于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轨道。
  (二)搞好基础设施和园区项目建设
  十一五期间,渝东南民族地区要加快彭水电站、石柱火电厂和秀山锰业集团矿电联营基地建设,开工建设黔江舟白机场,抓紧做好酉阳林浆纸项目立项工作和基地建设。同时,作好园区经济的规划和建设。以基础设施和园区项目建设来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在市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市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工业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坚持对口帮扶贫困区县,完善主城区对贫困区县的对口支援机制。
  (四)渝东南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
  渝东南民族地区蕴涵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以黑色及有色冶金为特色的资源加工业、以水电为特色的清洁能源工业、以中药材和绿色食品为特色的食品医药工业、以林纸一体化为重点的造纸业等特色产业,构建渝东南特色经济走廊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地。从经济地理位置和长远发展规划看,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全市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渝怀铁路、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机场通车通航后,渝东南民族地区将成为我市出海的便捷通道;同时,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与湖南、湖北、贵州接壤,是发展边贸经济的桥头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择什么理财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