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师 疑情:佛菩萨怎么会生气

十天内免登录
明一法师:命运的确存在,也是可以预知的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大家都在乎自己的命运,关心自己的命运,那么,大家才会向善、向上,直至最终成佛。自己虽然回答过多次,但是,只要有人问,自己还是乐意一次又一次地回答的。
命运的确存在,也是可以预知的,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改变。因为命运也是一个因果的过程,有因必有果。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生行者是。”虽然命运可以预知,但是我们不要预先知道更好,这样才符合无为法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应该像禅者一样地对待命运——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命中可能有很多好的机遇,因为你预先知道而在等待,不去努力而错失良机;命中即使偶有小挫折,亦属平常,因为预先知道了,自己整天提心吊胆而疏于防范,结果变成了大的坏事。这就是说,预先知道了自己的好命运,因为不再努力,很有可能把大好事变成小好事,或者好事没有了;而预先知道了自己的坏命运中,则有可能因为害怕,而使得小坏事变成大坏事。
这是因为我们凡夫的惰性很大,总是不肯努力,总是希望好事全部归自己,坏事自己不沾边。所以还是不要去预先知道的好,按照无为法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和工作,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和收获。
根据因果的定律来看,有因必然有果,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因都会成果呢?不一定,因为所种的因要成为果必须有条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缘。我们给以前所种的善因施加成熟条件(缘),那么这种善因就会加快结善果。同样我们给以前所种的恶因施加成熟条件(缘),那么这种恶因也会加快结恶果。
这些条件(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现在的行为是向善,向上的,我们就是在给以前的善因施加成熟的条件,让善因加快成熟结出善果,同时又种下善因;反过来我们现在的行为是向恶的,我们就是在给以前的恶因施加成熟的条件,让恶因加快成熟结出恶果,同时又种下恶因。
就好象我们有很多的种子,有罗卜、白菜、大烟等等。我们给罗卜施肥加水,罗卜就会发芽生长出来,同时我们又得到罗卜的种子;我们给大烟施肥加水,大烟就会发芽生长出来,同时又得到大烟的种子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只管行善必然会有善报。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也会看到行恶的人,却过得风光自在,而行善的人却灰头土面。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所种的因力量强,所以现在善报或恶报都会推迟成熟,不是不报,时间未到。因为再大的力量也有尽的时候,一旦力量消失,那么过去所作的善、恶业又会还报。
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在顺境中常常忘乎所以,不知道应该继续行善,结果善报受完后还怨恨自己的命苦,然后修苦行图善报。就好比一个人小的时候家里很苦就努力学习,长大后有所成就,然后就腐败,受惩罚,然后发心出家修苦行图将来的人天福报。
生命就在这善善恶恶中轮回不断,烦恼不断、生死不断。所以我们出家人行无为法,断恶修善,修清净行,修无漏善法,不执诸相,三轮体空,最终出离轮回。就象永嘉大师说的:“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怎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去预选知道自己的命运,只管不断行善,能做到三轮体空更好,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人天福报不断,甚或直趋如来之地。行现善、后善、究竟善,使我们的眼前乃至今生都得善报;尽未来际得善报;成就究竟解脱。所以不要去关心命运结果如何,对于命运只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好了。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佛教
关键词阅读:
《楞严经》传入中国的因缘非常不易,此经未来,盛名先至。隋朝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经》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后遇梵僧以止观示之。梵僧阅后告诉智者大师:“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此后智者大师便向西方虔心遥拜,希望能一观楞严的意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明一法师:如何才能摆脱纠缠呢?
世缘免纠缠
前几天写了日记《世缘离纠缠》,讲了人生中有这么多的纠缠,我们一旦陷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是痛苦的归结,生病的后面就是死亡。而且,现实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生病的病人,他们就是陷入了各种纠缠的深渊。如果我们能够脱离纠缠,我们随顺世缘就容易些。
那么要如何才能摆脱纠缠呢?实际上在以前的日记《充满纠缠的人生》和《纠缠的结果是生病》中已经说了。简单地说,就是要按照我们出家人的话:“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来处理。通俗点来说就是无怨、无悔地去面对,因为过去的事情无法后悔就让它过去,不再去想;现在的逆境以无怨的心态去面对,该负责的负责,该承担的承担……尽量不要再引起新的纠缠。
因为这个纠缠完了,如果不会发生新的纠缠,那么,就能够很快摆脱出纠缠的圈子。这样最起码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深入之后甚至能生死。脱离新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不与他相应、随顺它、承受它……自己所说的叫“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
比如有个淘气的小孩,你以前和他有隔阂,现在他来纠缠你。你用这个方法去面对他。该负责负责、该承担承担……做完后,一直不理他,他用所有的纠缠方式你一概不理,不与他相应。那么他纠缠的手段有限,他用尽纠缠的手段后也会黔驴技穷,无法与你继续纠缠。
再比如医生治疗一种没有见过的病,他一定是先用某种药或者叫治疗手段,然后看看治疗结果。如果你所显示的是安然不动,不理他、不与他相应,那么医生的治疗手段是会有尽的,他也会对你束手无策。这就是我常常说的:“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
那么这种心态从什么地方来,怎么来?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这里再介绍给大家一个佛教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比如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打坐、持咒等等。为什么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打坐、持咒等等佛教教我们的手段能很好地对付纠缠呢?
因为佛有实、德、能的作用。佛的加持力量真实不虚;佛的功德真实不虚,佛法能够得到真实不虚……等等等等。通俗一点讲,眼前就能看到一个。因为我们的心只有一个,当你百份之百的心在(念佛等)的时候你就没有心力去想别的事情,也一样没有心力去和纠缠相应。
我们修行道路上也一样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缠,自己也同样亲身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纠缠。通过自己的的实践,无论是什么样的纠缠,用同样的方法都能够得到解脱。不与它相应,不理他,他有千般伎俩,我都用一法——不理对付!这样我们就能最快地脱离纠缠,得到解脱。
另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摆脱纠缠的办法就是少一些贪、嗔、痴。因为少一些贪,就少掉三分之一的,少一些嗔又少三分之一的,少一些痴又能少三分之一的烦恼。希望这些小归类能够为大家解除一些问题,能够使得大家轻装上路修行佛法。
对于个人的命运,记住《宝积经》的这段话:“无病最利,有信最友,知足最富,无为最安。”对于郁闷的事情记住晦堂祖师的话:“久废不可速成,积弊不可顿除,优游不可久恋,人情不能恰好,祸患不可苟免,夫为善知识达此五事,涉世可无闷矣”。对于自己的过失记住禅心三无“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最后,应该知道。这些摆脱纠缠的小窍门能够解决一些我们刚入门和还没有入门修行凡夫的问题。这样我们学佛之后,开始修行之后我们随顺世缘就会容易一些。
后面敬请关注日记《随顺世缘大包容》。
查看: 2387|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明一法师:佛菩萨怎么会生气呢?
佛教导航明一法师
佛菩萨会生气吗?(资料图)记得自己在学佛以前到东北的一个小庙里面玩,看到那个小庙供了释迦佛、太上老君和孔子,感觉很好玩,还从那个庙里面买了一个算命的小东西,那段时间自己的运气就特别坏。后来赶紧把那个小东西放到另外一个小庙去了。感觉心理踏实了很多,从此也不敢随便买佛教用品了。今天看到一个佛友提出差不多的问题,发现他们与自己当年没有学佛的时候想法差不多,感情这种事情是很多没有学佛的人常常遇到的。诸佛菩萨怎么会害众生呢?看来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了,我们今天就讲讲有关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把问题罗列出来。今天中午和一个同学还有我弟弟出去回来,走在去我弟弟家的路上。我看到别人家房后有张大画折起来的,我和他们俩说跑去看看要是邪教的东西我就烧了它。打开一看是张阿弥陀佛的画像。然后我想拿走,后来我同学说不要拿,我和我同学吵起来了。我说你怎么那么迷信,他说以前捡的佛像家里就出过事。我说你迷信,他说反正不能拿。我们俩吵了一会,我后来把佛像放回去了。后来回到家想来想去,佛菩萨大慈大悲怎么会害众生那。肯定是人理解错误了。觉得自己怎么被一个不信佛的人给吓唬了?我于是做完饭骑车去那地方在看佛像没了。佛菩萨肯定不会害众生的,有的人把捡到佛菩萨像和自己之后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就认为捡的佛像不好。师兄你说我的想法对不对?上面的问题他自己也给了答案了,的的确确诸佛菩萨是不会害我们的。我们根本不要害怕,倒是其它的神啊什么的要小心。你的正知见不够强烈的话,最好要回避一下,因为他们是会结仇的。也就是说你要是破坏其它神的东西,比如神庙、神台的话,要有很强的正知见才可以去做。比如祖师里面的“破灶堕”公案,你的能力不够,不能度化他的话,他可能会因为你破坏他的东西而报复你。当然公案里面的祖师正知见很强,他所说的法和行为不但让这个灶神不会动怒,还度化了这个灶神。让灶神感恩,并且脱下了这个坏色身。所以,拆寺院绝对不会出事,而拆神庙就要小心。寺院是诸佛菩萨的住所,他们不会动怒害人的,而神庙就要好好地处理(当然寺院也最好要好好处理,这是因为要恭敬),要好好地安顿他们。当然拆寺院也能好好处理就有功德,就会有好报。所以,一切只要我们“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总是好的。我们出家人的戒律里面还有一个是“不得坏鬼神村”。这就是佛陀对我们出家人的保护,要我们注意不要触怒这些鬼神,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平等心对待一切,即使是鬼神也要善待他们。在五戒里面的偷盗戒也有规定,不得偷盗鬼神物,可见佛陀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比如我们寺院要砍树或者是要把一个神像处理一下,我们是要做佛事的。最少最少也要给他们念个经,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安顿他们。比如砍树我们就要请住在树里面的鬼神搬家,告诉他们我们不久要砍这棵树,请他们搬家到别处去,不要因为我们砍树使得他们没有地方呆了。处理神像也是要埋或者别的方式。如果是别处来的神像放到庙里面来,我们一般是请他做伽蓝菩萨,将来护持寺院。如果是原来在寺院里面的,现在不用了有没有地方放,那就埋起来或者火化掉(所谓的送圣)。处理不能用的佛菩萨形象也是这样,埋起来或者火化掉,当然埋和火化的时候要做佛事或者念经。在家人处理这些东西的时候可以参考我们寺院的做法,具体方式也差不多。做点佛事念点经,最少在处理的时候念个《七佛灭罪真言》。不管是处理佛教的用品还是其它的用品,都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来做。这样就不会有问题,算是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了。《梵网经》还告诉我们见到诸佛菩萨父母形象要赎回来。当然这是说在诸佛菩萨父母形象被破坏的时候才要这样做。拿回来后,如果自己用不上,又结缘不出去,还没有地方保存的时候,没有办法非要处理掉的话,也是要按照上面办法处理。总之是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文:明一法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明一法师:如何在日常修行中培养信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明一法师:如何在日常修行中培养信心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如何在日常修行中培养信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一法师 讲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