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不是崛起而是复兴复兴,最关键的是重视发展什么

& 美国的诞生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材料二:
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出版社《大国崛起》材料三 :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之路》请回答:(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请说出第二次革命的名称及影响。你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国家发展的关系?(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侵略的事件各一例。(3)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①跌倒了——②转折点—— ③站起来了—— ④富起来了—— (4)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山东滨州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06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美国南北战争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第一次是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第二次是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崛起的历史和强大后的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史实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19世纪日本实行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获得发展,但强大后的日本对外开始侵略扩张。先后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还挑起太平洋战争。二战后,20世纪中后期,由于美国的扶持和日本采取的有效措施,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3)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把握。自1840年开使,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真正跌入深渊。中华民族是一个打不倒的民族,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不断反抗,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了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路。第(4)问,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历史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有一些共同的因素,首先要实现民族的独立,维护国家的统一。其次是重视科技和教育。当然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加强国际合作。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主要考察你对“美国的诞生”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美国的诞生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相似的题目:
有评论称,若不是林肯改写了美国广大黑人奴隶的命运,就不会有今天的奥巴马。林肯为“改写美国广大黑人奴隶的命运”而签署的文件是&&&&《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独立宣言》
美国内战爆发前是 “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②南方封建经济&&&&③北方奴隶经济&&&&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①②②③③④①④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历史,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做出判断。(6分)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在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中,刹帝利掌管军政大权。刹帝利是最高的等级,享有崇高的地位。(2)日,哥伦布率船员约90人,分乘3艘船从马罗斯港出发。……哥伦布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3)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4)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5)二战后,美国联合西欧一些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个重要步骤。(6)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材料二:
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出版社《大国崛起》材料三 :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之路》请回答:(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请说出第二次革命的名称及影响。你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国家发展的关系?(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侵略的事件各一例。(3)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①跌倒了——②转折点—— ③站起来了—— ④富起来了—— (4)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材料二:
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出版社《大国崛起》材料三 :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之路》请回答:(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请说出第二次革命的名称及影响。你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国家发展的关系?(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侵略的事件各一例。(3)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①跌倒了——②转折点—— ③站起来了—— ④富起来了—— (4)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相似的习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2|回复: 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 & 推进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战斗力的廉洁干部队伍。& &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然要求党不断地提高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完善执政体系,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邓小平曾经说过:“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他还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权威是干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提高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 &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然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方针。习近平总书记说: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党要管好干部,从严惩治违纪违法的官员,肃清党员干部队伍。邓小平说:“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各地省市出台相应的规定,狠抓落实,全面深入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党的作风明显好转,党的威信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持完善党的执政体系,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带领一批高素质、高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Powered by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二次战略抉择——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2010年
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二次战略抉择——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
【摘要】:正(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关键时刻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2010年2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这样高瞻远瞩地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使之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F124【正文快照】:
(一)加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关键时刻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20ro年2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这样高瞻远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言君;;[J];海派经济学;2008年04期
程言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言君;王鑫;;[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程言君;;[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程恩富;程言君;;[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程言君;王鑫;;[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程言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9期
程言君;;[J];探索;2012年05期
杨圣明;李存煜;程言君;;[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张宇;;[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年01期
程言君;王鑫;;[J];管理学刊;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其良;[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刘思华;[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程言君;[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严翅君;[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李慎明;李小宁;葛幼力;郝一星;;[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1期
胡锦涛;;[J];求是;2008年24期
程言君;[J];生产力研究;2005年05期
程言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3期
程言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1期
刘振华;;[J];中国档案;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漆先望;;[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6期
齐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张泰;;[J];铁道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杨瑞臻;;[J];晋城政务;2008年03期
李通;;[J];经济纵横;2008年02期
李炳炎;向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吴文远;张寅;;[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刘跃奎;;[J];理论学刊;2008年07期
刘新会;;[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杜凤英;;[J];新长征;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海藩;;[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姜虹;;[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李松龄;;[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郑新立;;[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C];2011年
陈小芳;周田;;[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庄荣盛;;[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方彦富;全毅;;[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张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邹俊;;[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梁云凤;;[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新如;[N];解放军报;2010年
叶进?孟晓莉;[N];兰州日报;2007年
本报评论员;[N];南昌日报;2007年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木西;[N];沈阳日报;2007年
苏卿;[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本报评论员;[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金台临;[N];台州日报;2008年
赵晓华;[N];云南日报;2008年
本报评论员;[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闫盛霆?卢丽伟;[N];淄博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德平;[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孙志;[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李中;[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白雪飞;[D];辽宁大学;2011年
刘金科;[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崔立涛;[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钱淑萍;[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于畅;[D];辽宁大学;2011年
刘敬孝;[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段平方;[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宏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康达华;[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李世秀;[D];辽宁大学;2011年
魏书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张文婷;[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孔儒杰;[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陈卫峰;[D];西北大学;2010年
杨晶晶;[D];河北大学;2010年
李树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汪斌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的图书馆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连载之二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光明日报》( 日&07版)  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他又在国内外很多重要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港澳台同胞心系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1.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生动诠释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崛起被国际媒体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就要梦想成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镌刻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正因为如此,中国梦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成为回荡在13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而民安,民富而国强。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素来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和磨难,也没有自弃沉沦,而是始终怀揣梦想,向往光明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造福全体人民。因此,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超级巨轮。在这艘巨轮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奋勇前行。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为个人梦想提供了蓬勃生长的空间;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又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份力量。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3.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无论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绝路、死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改革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共同的梦,也是各民族自己的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因素。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息息相关,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凝聚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力量。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华章。4.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落实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进。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宏伟的蓝图都会落空,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实干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近代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我们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离梦想从未如此接近。同时也要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5.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国梦对世界具有吸引力”,“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主流认识。同时,国际社会也出现一些曲解和误读、疑虑和猜忌。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将中国梦曲解为“扩张梦”、“霸权梦”,一定会跌入所谓大国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甚至把中国描绘成歌德《浮士德》中可怕的“墨菲斯托”。  如何看待中国梦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梦想的关系,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近代以来100多年间,中国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频频发生,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  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发展对世界各国是重要机遇。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这将为国际和地区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这对世界经济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馆藏&8714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复兴的关键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