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重生之家长里短短的事情整的头都大了,但是我又不信佛和耶稣,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请访问我们的主页:/140151/&&在这个快时代,我们一起慢慢阅读经典,主要是关于文学和哲学的书籍,同时也关注一些值得阅读的流行读物。读书会会在每个双周的周一以及每个月的第一天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大家一本书,你需要承诺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来完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起一个小时,减少上网时间一小时,或是周末的上午去公园阅读几个小时就足够了。我们提供的PDF格式的图书让你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最大化利用通勤和等待的闲暇时间。&&&如何加入:用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一份邮件到henry.,加入后我会和你分享一个个人dropbox的藏书。&&&同时,请关注以下链接获取最新更新。欢迎在小组发帖参与讨论,和我们分享你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告诉我们你喜欢的作家和图书,以及邀请你的朋友和我们一起读书。&&&Douban豆瓣小组:&&/group/hra/&&&Email电子邮件:&&henry.&&
[Literature #008] 海明威《再见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20, February, 2012&
[Literature #008] 海明威《再见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海明威的作品收集:&阅读愉快!
[职业与管理] 写离职道别邮件的艺术
[职业与管理] 写离职道别邮件的艺术
&对于曾工作过的公司,有件事阿龙&克罗(Aaron Crowe)并不留恋:离职员工发给全公司的&多愁善感的道别电邮&。克罗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州康科德(Concord)的一位自由作家兼编辑。他说,&他们中许多人我压根就不认识。&我真的很高兴与大家共事&听上去就像中学年刊上那句老生常谈的&暑期快乐&。&&(t-b) Tami Booth C Eric A Ben R Jason S door background by Mike Sudal/The Wall Street Journal道别电邮:这是离职员工在工作场合最后说几句的机会──至于这些话会让同事们开心、吃惊、不屑还是感叹,就取决于你怎么写这封信了。信中可以回顾自己重大的工作成就,感谢重要的同事,甚至可以调侃一下员工会议上提供的稀麦片粥。另一方面,留下来的同事们会在信中欢快的文字当中搜寻辞职者心存不满的信号。同事们聚在走廊,猜测辞职背后的原因。在大公司中,有时真情流露的道别会得到这样的反应:&他到底是谁?&最后,群发电邮会令很多人感到困惑。在奥斯顿与伯德律师事务所(Alston & Bird),一位即将离职的律师给每位同事发了一张自己的黑白照,照片下只写了他的名字和入职与离职时间,这让大家大惑不解。该律所在亚特兰大的一位合伙人约翰&E&斯蒂芬森(John E. Stephenson)说,&看着好像是一座墓碑。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大家以为他死了。&斯蒂芬森保留着一份&阵亡士兵&文件,里面是27年来同事们的道别信。斯蒂芬森说,这位律师不得不又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解释说:&我没有死。我很抱歉,让大家担心了。&吉姆&尼尔(Jim Neill)的上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的一家制造业集团当助理副总裁,因言语幽默和偶尔说脏话而出名。2008年圣诞节前,这家公司正处于裁员期,办公室的空气很阴郁。尼尔说,&你能感受到那种紧张气氛。&当尼尔自己的工作也终于保不住时,他说,他决定了,&哦,让它见鬼去吧。我要来个漂亮的道别,让大家开心。&他的道别信标题是&员工休息室提供免费食品!&。他写道,&现在我知道我引起你们的注意了。&他说他将离开公司,并说,&由于要养家糊口,我得去找工作──但你们一定愿意知道,我也会开始写拖了很久的书和教学DVD&卡车的韵律:如何在每个句子中使用脏话&。&尼尔的一位前同事说,这封电子邮件使办公室的气氛轻松了许多。如今尼尔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一家工业集团担任副总裁。当布鲁斯&科温(Bruce Corwin)在2010年离开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成为减肥健身网站SparkPeople的传讯总监时,他在离别信中写道,&我非常期待这份工作,因为我的老板已经爱上了我(我妻子是这家公司的总裁),而且她也不太可能解雇我,因为那样的话,我们的孩子就上不了私立学校了。&他还郑重其事地说道,&我不介意向她作报告,反正我已经这样做了。&他补充道,除了不用再每天来回花四个半小时去瑞士信贷集团上班,他还希望&减掉足够的体重,好能穿上我当年毕业舞会的礼服。&贾森&舒加斯(Jason Shugars)2008年离开谷歌公司(Google)时,在道别电邮中宣布:&再见,伙计们!我走了!&这封发到几千名同事邮箱中的邮件引起了轰动。他在这篇660字的大作中详细叙述了&这个小地方对不起眼的的小小的我来说是多么棒。&并重温了许多真实的故事,比如他如何偷偷把老板价值8,000美元的皮沙发搬到自己的办公室用,以及他如何打扮成小甜甜布兰妮(Britney Spears)在销售会议上为同事们高歌。舒加斯为这封信骚扰到部分同事而致歉。他写道,&如果你并不在意我是否离职却收到了这封信,那么对不起。&并解释说他不想因为漏掉谁而让对方觉得受到冒犯。他的前同事、现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经营着一家能源管理初创公司的德克&阿圭勒(Dirk Aguilar)说,这封电子邮件的效果很好,因为它符合谷歌的轻松文化。发信时机也把握得很好:几十位朋友聚在一间酒吧为舒加斯(他现在已经是加利福尼州雷德伍德市(Redwood City)媒体技术公司PubMatic的需求关系总监)送行时,他发出了邮件并证实同事们都收到了。有些公司试图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收发一切私人邮件,但加利福尼亚州托伦斯(Torrance)一位代表资方的劳动法律师乔&比奇博德(Joe Beachboard)说,这种政策&几乎从来都无法付诸实施&,因为在多数公司中,从CEO到普通员工,几乎每个人都会为私人目的而使用互联网。纽约PA Consulting Group的人才管理顾问朱莉&雷德菲尔德(Julie Redfield)说,有些人力资源经理会审查离职员工的电子邮件,&检查是否有说明他可能说了某些不恰当的话的危险信号。&雷德菲尔德说,如果某人被解雇,那么多数公司都会立即停止他的电子邮件权限,有时还会抢先发一封电子邮件,解释公司的立场。&你不能让500人围着一台饮水机谈论某人离职的原因。&道别电邮在网上也有类似的影响。几年前,当克里斯&库拉(Chris Kula)把他风格搞怪的道别电邮在他的博客里发布之后,这封邮件被网友疯传:信的开头写道,&几乎从我到这家公司工作开始,我就希望有一天能离开这里。和千人一面的主管做了那么多千篇一律的项目,我可真够幸运的──这是日复一日地克服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的宝贵经验啊。&尽管这封信并没发给他所在公司的同事──那是纽约的一家工程公司,他曾在那里做接待员──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都柏林分公司的一位员工借用了这封信,惹起了轩然大波。这名员工后来发表了一份道歉声明,说这只是个玩笑,他十分尊重安永公司和他的同事。不过,对库拉来说,这封搞怪邮件帮他找到了他真正想要的工作:喜剧作家。现在,他在洛杉矶从事电视编剧工作。七年前,律师格雷格&埃文斯(Greg Evans)从他工作的律师事务所辞职时,给同事们写了一封语带讥讽的辞职信。他开玩笑说,他&宁可打扮成一个等着被击破的皮纳塔挨人砸&,也不想留下。他说,他对公司并没有恶意,&我只是想说出我的想法,而且我觉得这样说出来很有趣。&他还一直做着一份单人脱口秀的兼职工作。他说,他很吃惊这封邮件被疯传,让他收到成百上千的电子邮件和语音邮件,包括几封其他律师事务所发来的录用函。但他说,他没有任何遗憾。写这封信&是一种解脱&,让他下定决心在乔治亚州马博顿(Mableton)开了一所他想开的私人律师事务所,他还被任命为当地的兼职法官。
Sue Shellenbarger(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时尚] 一件Polo衫155美元标价背后的故事
&每件衣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件价值155美元的polo衫,可远非三英尺布、四颗纽扣和一捆线那么简单。&Bryan Derball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件KP MacLane品牌polo衫,远非三英尺布、四颗纽扣和一捆线那么简单。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件KP MacLane品牌polo衫从创意到环球贸易的过程,窥探一下衣服在被人穿上身前都经历了些什么。但在正式开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吧:凯瑟琳&麦克莱恩(Katherine MacLane)和她先生贾德&麦克莱恩(Jared MacLane)。麦克莱恩夫妇是在贝弗利山(Beverly Hills)的爱马仕(Hermes)任销售经理时相识的。两人兴趣相投,均酷爱polo衫,橱柜里摆满了拉夫&劳伦(Ralph Lauren)、爱马仕、鳄鱼(Lacoste)、J.Crew、Vineyard Vines等品牌货。去年他们决定移居亚特兰大进行创业时,两人都想到了polo衫。凯瑟琳说,&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我们锺爱经典款。&贾德接着说道,&我们希望将它提升一级。&时尚界有一个显著的事实:进入门槛很低。Etsy上就充斥着很多人在自家备用卧室里缝制的产品。很多知名设计师也是从小单做起的:塔库恩&帕尼克歌尔(Thakoon Panichgul)在曼哈顿下城某处仓库一个倒置的垃圾桶上卖出了他的首批作品,扎克&珀森(Zac Posen)则是在其父母的起居室内成功推销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类似的成功故事给了新手们无限憧憬,但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服装店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品牌,有些品牌只是昙花一现。想要脱颍而出,绝非易事。但麦克莱恩夫妇坚信有一款衬衫还未面市:一款从运动场到办公室都能穿着的polo衫。按照他们的理念,这款衬衫胸前不绣商标,可以跟宽松运动外衣搭配着穿。女款的袖子比男款略长、更花哨些,带纽扣的领口开口也更长一些。凯瑟琳说,&我是想能露出佩戴的首饰,但又不过分暴露。&&Bryan Derball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麦克莱恩夫妇原计划在褶边内侧使用丝带,但结果导致&网球服式后摆&发生上卷。最后他们改用了简便一些的棉织带。麦克莱恩夫妇计划参照以前销售高档服装的方式销售这款polo衫──温馨的服务和美观的包装。他们准备先在网上销售,然后批发给零售店。每款产品都单独推出,男士polo衫将在下一步推出。当他们开始搜寻优质的纯棉布料和珍珠母贝纽扣时,就遇到了现实问题。贾德说,&根据以前在爱马仕的经验,我们知道最好的布料出自法国和意大利。&饶是如此,他们还是花费了六个月时间才找到一种柔软舒适的布料的供应方,这种布料能够经受住染整过程中化学品可能造成的伤害。纯棉布料较一些混纺布料更难上色,原定的凹凸织法看上去也太过休闲。去年,全球供应短缺导致棉花价格大幅上涨。最后,他们选择了一种棉和莫代尔混纺布料,莫代尔是一种人造纤维。这种布料手感柔软、悬垂性佳且易上色。巴黎附近有家工厂报价每码6.80美元,比9美元一码的纯棉布料价格低廉,但比他们考察过的其它一些混纺布料5美元的报价要高。&Bryan Derball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般polo衫都是两颗纽扣,但麦克莱恩夫妇准备在每件polo衫上用四颗纽扣,这会增加polo衫的单位成本。他们对纽扣的挑选计划同样发生了变化。每颗珍珠母贝纽扣的成本为1美元,样品在穿戴和洗熨过程中出现了破损甚至碎裂的情况。一般polo衫都是两颗纽扣,但麦克莱恩夫妇准备在每件polo衫上用四颗纽扣(加长版领口上用三颗纽扣,另外一颗为备用扣),这会增加polo衫的单位成本。后来,他们找到一种既带有贝壳般光泽又经久耐用的塑料纽扣,每颗的成本只要三美分。贾恩说,&我们称之为奢侈品的务实手段。&要找到一家能够缝制polo衫的工厂也是颇费周折。麦克莱恩夫妇打算在美国生产。贾恩说,&选择本地制造的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也是本地制造的。&他们在纽约接洽的第一家工厂最后拒绝报价。这家工厂的老板认为麦克莱恩夫妇会拿着他造出来的款式和样衣到中国寻找代工厂。&Bryan Derball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他们的商标──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也是几经修改方才定稿,按照他们选定的潘通色调缝制到亚麻布袋子上。后来,麦克莱恩夫妇在布鲁克林找到一家愿意合作的工厂,才终于进入打样阶段。这时又遇到了问题。原计划在褶边内侧使用丝带,但结果导致&网球服式后摆&(较长的衣服后摆)发生上卷。最后他们改用了简便一些的棉织带。而由于面料弹性强,常用于男士衬衫的全封闭的法式缝法看起来过于厚重,于是他们选择采用了简易的包缝法,既不影响美观又能保持轻逸。在选择外包装时,麦克莱恩夫妇认为使用盒子会给客户造成浪费。某日下午,凯瑟琳无意中找出一个她用来装丝巾的洗衣袋。那是他们夫妇在乔治亚州海洋岛(Sea Island)举办婚礼的酒店的洗衣袋。贾恩回忆道,&当时凯瑟琳叫道,&噢,我们把衬衫装在洗衣袋里怎么样?&而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想法太绝了。&&他们的商标──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也是几经修改方才定稿,按照他们选定的潘通色调缝制到亚麻布袋子上。根据在爱马仕获得的经验,麦克莱恩夫妇知道越南的手工刺绣非常有名,所以他们决定在越南一家工厂生产这些成本为3美元的包装袋。工厂寄样给他们后,又经过来来回回的多次沟通,绣花线的颜色才用对。&Bryan Derball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他们选择了一种棉和莫代尔混纺布料,莫代尔是一种人造纤维。这种布料手感柔软、悬垂性佳且易上色。衣服吊牌由亚特兰大郊区的一家印刷厂负责打印,吊牌用的绳子则由德克萨斯州一家公司供应。最后,每件衬衫的用料和人工成本合计为29.57美元。难怪麦克莱恩夫妇找的第一家纽约工厂的老板会怀疑他们想偷梁换柱,用中国的代工厂。如果不考虑麦克莱恩夫妇精挑细选的材料,中国厂商生产类似衬衫的成本只要1-2美元。按照业内通行加价标准,麦克莱恩夫妇将女士polo衫的批发价定在65美元,零售价定在155美元。美国零售商一般按批发价的2.2-2.5倍左右销售成衣。除了支付自己的薪酬,麦克莱恩夫妇还将盈利用于支付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和企业再发展投入,以及为客户免费提供的送货服务。成品衬衫会被发往麦克莱恩夫妇在亚特兰大的家中。在那里,他们游刃有余地一边照顾10个月大的儿子,一边处理日常订单。凯瑟琳说,&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我们俩可都在爱马仕工作过。&
Christina Binkley(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城中闲谈] 与刘瑜谈民主、自由和公民[城中闲谈] 与刘瑜谈民主、自由和公民
困困最近,在韩寒代笔事件沸沸扬扬之际,青年学者、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退出了新浪微博。她在邮件里对我说:&我原本就不喜欢摩肩接踵的地方,一开始上微博就是个错误。&刘瑜时常被置于&启蒙者&的位置,在微博成为公共言论平台后,她也被称之为&公共知识分子&。但标签意味着扭曲和简单化,刘瑜说因为对智识的好奇,她愿意被称作&知识分子&,但如果出于一种悲情的使命感去做&公共知识分子&的话,会累,很不开心。在这里分享一下去年年中我与刘瑜的一次对谈。她仍旧被当成一个&启蒙者&,谈论民主、自由以及公民。谈论这些并非出于悲情的使命感,而是一种智识上的分享。尽管这些概念本身也是一种标签,但了解标签背后的深意,重新谈论和普及常识,这比纠缠于身份更有意义。
政治蒙蔽和公民觉醒问:我和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属于&我一代&(Me Generation,出自美国《时代周刊》,指中国出生于1980年以后,不关心公共议题与政治生活的年轻人),可在2008年之后,大多数&我一代&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关心起政治生活来。刘瑜:你说的这个体验和我的观察很接近。最近三四年,中国年轻人当中,至少是都市年轻人当中,政治文化的变化挺明显的。以前如果你是个小白领,你得是个怪人才会去关注公共和时政话题。这几年有点形成一个浪潮:你不但可以去关心这些东西,而且关心这些东西还挺酷的,感觉到有点新气象。问:这算是公民觉醒吗?刘瑜:我觉得关心公共事务是人自然状态的一部分,只不过以前很长时间,我们的政治体制把这个东西给蒙蔽了。现在因为互联网、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等等因素,被蒙蔽的东西被揭开了。实际上中国至少从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们大多是有清晰的政治意识和公共生活意识的,内容也许有变化,但是有公共意识这一点本身没有变过。真正的被蒙蔽是从1990年到2005年左右,恰恰是你们这些80后成长的这些年。这就让你们误以为&不谈论政治&是一个自然状态,实际上那恰恰是一个不自然的状态。中国的政治,1980年代所有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文革重演,1990年代以后所有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天安门事件重演。所以政府有意无意地使这个社会去政治化。市场经济的崛起,稳定压倒一切,包括2001年加入WTO,消费主义的崛起,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等等,这些都是&蒙蔽&政治生活的话语和方式。问:你觉得中国在未来的十年,会出现情绪上比较类似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情形吗?政治运动频发,政治诉求过多?刘瑜:有这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的走向吧。比如高压政府推迟改革,在矛盾激化时又快速解压,而不是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去疏导和解决社会矛盾,那街头政治就可能爆炸。当然这不是个必然倾向,要看政府对民意表达的反应机制。问:难道只能依靠于政府的政策吗?民间力量呢?刘瑜:有一本书叫《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着),我喜欢这个书名。&重新发现社会&是什么意思呢?在一个正常的国家里,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内部的协调去解决,未必需要通过国家和政府。比如奥运会的举办机制,到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全世界都不愿意办了,因为都赔钱,后来美国把这件事情市场化了,开始拉大型广告商、卖独家转播权等等,开始挣钱了,很多国家又开始主动争取主办权。就是说很多事情你没有必要非通过国家去解决。中国办奥运会,有点不惜代价,所花的钱是雅典奥运会的四倍,实际上反映出我们财政体制的问题,没有财政的责任概念。政府遏制NGO发展也是一个例子。遏制社会的自发力量,对于政府来说,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因为无限的权力意味着无限的责任。现在搞得无论什么大事小事,我们都去找政府,都要去上访,觉得政府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民主权利和民主责任问:关于这个事情,有一种特别爽特别偷懒的说法──这是一党专制的问题。好像这是个终极原因,说出这个原因就不需要再了解其他了。刘瑜:专制制度,与那种惰性被动的文化是互为因果的。长期的专制,导致民间的无力感,就觉得自己反正什么也改变不了,然后就什么都不干,于是专制就更甚。但是实际上民间行动还是有一定空间的,比如如果你真的想行动,去参与灾后救灾,去捐助一下西部阳光、壹基金、动物保护这些组织,甚至去当志愿者,只要想付出努力,不是没有事情可以做。有时候人们出于偷懒的心态,就不采取什么努力,然后还埋怨是制度让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这不是不自由,而是逃避自由。但是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会强调制度,而较少地强调自己的责任,除了文化以外,还因为制度的改变会比较迅速,文化的改变却比较缓慢,经常需要一两代人,甚至两三代人才能够出效果。在很多国家,当社会出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咱们选举吧。其实选举能改变什么?如果在文化和社会条件改变有限的情况下,在每个人都不为社会改良付出点滴努力的情况下,选举能改变的其实很少,之所以人们想到选举,是因为这个事情特别有操作性。很多问题可以说是制度的问题,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如果制度仅仅是空降下来的,比如说就像美国空降一个民主制度到伊拉克,制度完全没有社会文化基础,没有民间社会的发展和它呼应,它是非常脆弱的,不但脆弱,而且很可能换汤不换药。如果制度的变化过程是民间的力量在推动,是从公众的点滴努力中生长出来的,有文化、经济和社会的支撑,那样的制度变化才是真的制度变化。没有这些,仅仅靠换一套法律条文是不够的。现在大家都喜欢谈&权利&。很多人都注意到民主是一个权利文化,大家没有意识到民主同时还是责任文化。或者说,民主一部分是利益表达和争取,另一部分则是必要妥协和维持秩序。一定要有权利和责任、表达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健康的民主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支撑,仅仅是咱们来选举吧,可能会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灾难。
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问:那作为一个公民或者未来的公民,我该怎么做呢?必须积极吗?消极一点行不行?刘瑜:参差不齐是社会常态,你有追求公共生活的权利,也有隐退个体内心的权利,这是常态,不能强迫人人都做积极公民,做消极公民我觉得也没什么。在一定意义上,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其实是健康政治的必要前提,所有人都成了积极公民,所有人都要这个要那个,要改天换地,其实是一个不太健康的政治。但是在中国来说,问题并不是说我想要成为积极公民还是消极公民就可以成为,问题是要先把那些蒙蔽积极公民的因素给移开,让那些想成为积极公民的人可以去成为积极公民。如果所有人都成为积极公民,那是一种单调,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成为消极公民,那是另外一种单调,另外一种扼杀。把那些蒙蔽人自然状态的权力机制或者说文化霸权移开,让人们参差不齐的自然状态呈现出来,我觉得那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我觉得中国现在很多所谓的消极公民,对积极公民有怨恨,因为积极公民的存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和逃避,所以对那些人反而特别苛刻,你是不是想出风头啊?想成名啊?你怎么这么喜欢暴露中国的黑暗面啊?这是我不喜欢看到的。至于你做你的消极公民,你不介意别人去做积极公民,那这个没什么,大家都做自己爱做的事。
中产阶级和民主改革问:你对中国的民主化,还抱有期待吗?刘瑜:有。套用一句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地骗一些人,但你不可能永远地骗所有人。经济发展、全球化、教育提高和信息多元化,这些必然会带来民众对自身权利和权力的要求,这一点中国不是例外。很多国家,像波兰、匈牙利等,转型都是统治集团里面温和派和民间温和派相配合的结果,比较和平的改革,都是以这种形式发生的。保守派之所以不愿意改革,无非就是因为利益,不愿意利益被瓜分,不愿意安全受到威胁。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发现一再延误改革会导致更激烈的冲突,反而其利益和安全更受威胁,那就不如去迎合改革。说白了,当权者决定改革还是拒绝改革,取决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判断。从清末到现在,中国的当权派常常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因为这个制度常常是报喜不报忧的。&马屁集团&的存在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幻觉,以为这个体制还非常有生命力,还欣欣向荣,人民还万众一心。问:有时候我想,如果中国的政治变革以一种特别激烈的方式进行,我的父辈也许会受到影响,那时候&我们失去的只有枷锁&这句话我可喊不出来。刘瑜:我能理解你的这种看法。所以中国的自由派,必须有能力去说服既得利益集团,尤其现在经济发展还比较好的情况下,政治变革不但不会冲击你的利益,甚至是保护你的利益。反而是如果错过了变革的时机,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动荡。既得利益集团并不是指官僚,还包括私营企业主,普通小白领什么的,他们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对稳定的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问:就像1968年的巴黎街头运动,那些学生反对的恰恰是他们的父辈。刘瑜:近二三十年来的民主化,基本上你放眼看去,无论哪个国家都是中产阶级推动的,而不是工人农民推动的。由工人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像法国革命,中国农民起义,它可能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完全重组和利益再分配,带来很大的流血冲突。而中产阶级推动的改革,韩国也好、台湾也好、东欧也好,都相对平和,就像你说的,他和被他推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阶层上的,谁也不想大规模流血,因为双方都有很多东西要失去,所以我觉得中产阶级推动的变革,对它的社会后果不用太担心,除非事情失控。对中国来说,如果体制内的温和派和体制外的温和派,联合推动变革,我觉得一般来说不会带来社会太大的动荡,尤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不能说完成吧,但是主体部分已经跨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政治上的变革,单维度的变革,不会带来大的社会动荡。
知识分子和打破禁忌问:你怎么看待你的&公共知识分子&标签?刘瑜:对我来说,知识和观念传播的效果,影响公众也好,影响政府也好,都是副产品。最重要的是智识上的好奇心,这是我最原初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我把自己称为&知识分子&。目前在中国&知识分子&好像成了一个贬义词,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但是我愿意把自己称为知识分子,至少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比如说民主化是不是会必然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比如说什么样的选举制度更有利于这种社会,国有企业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搞好,哪个国家有搞好国有企业的案例,民主国家之间是不是一定不会发生战争等等,对这些问题,我抱有真诚的兴趣。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智识上的好奇心,纯粹出于一种悲情的使命感去做&公共知识分子&的话,会很累,很不开心。问:你对于大家听完你的知识之后,是否受了教育,有什么反应没有期待吗?刘瑜:教育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很大意义上假定自己掌握了真理,才会以一种斩钉截铁的教育者的姿态去面对公众。如果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我的观念和知识体系应该是开放的,我不能肯定自己掌握了一个很正确的东西,我是处于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推敲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有那种斩钉截铁的姿态。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无非就是分享,无非是对不同可能性的追问。换句话说,我不指望自己告诉别人一个绝对的知识,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帮助别人打碎他们现有知识的绝对性。问:你这个人如果有一个主题的话,我觉得你会努力做回一个人本来该有的样子。刘瑜:我没什么传奇故事,是一个从学校到学校,再到学校,再到学校的人。我经常会觉得我非常自然而然地就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就好像一条河流,顺着河道流过来。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我的自然在别人眼中显得很怪,这并不是因为我刻意要成为什么特立独行的人,而是我比较无视禁忌吧,无论是作为女性的禁忌,还是作为中国人的禁忌,还是作为知识分子的禁忌。我无视这些禁忌,被路边的风景吸引,不蒙住自己的眼睛。当你始终有成长愿望的时候,你就愿意推开那些束缚你的禁忌。(作者困困,专栏作家、记者。曾出版随笔集《上流女孩当如是》和人物特写集《不上流,不下流》。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二月份哲学阅读会第三期-卢梭《爱弥儿》已经发布
哲学阅读会第三期:卢梭《爱弥儿:论教育》&&&《爱弥儿:论教育》(&Emile: ou De l'&ducation),亦有译名作《爱弥尔:论教育》,是让-雅克&卢梭自认为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爱弥儿不是一本详细的育儿指南,不过在其中的确有一些教育子女特别的忠告。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进一步也可以阅读卢梭的其他著作,比如《社会契约论》,《论不平等的起源》,《忏悔论》等。&往期阅读[Philosophy #002] Understand Kant's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001] 约翰洛克《政府论》的第二部 &
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诺贝尔奖受奖词 - 我父亲的手提箱
我父亲的手提箱&
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给了我一个小手提箱,里面装的是他的作品,手稿和笔记。他装作以前那样轻松玩笑地要我在他走后再看,这个&走&当然是说的是他死了以后。&&
他说:&翻翻就行了。看看有没有对你有用的东西。或许在我走后你可以挑选一些发表。&&&
说这话时是在我的书房里。在四面全是书的墙的包围之中,父亲想找个地方放下箱子。他左右徘徊,就仿佛一个想把自己身上的痛苦的负担赶紧卸下去的人。最后,他悄悄地把它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那真是个有点尴尬却又难忘的时刻。但随后我们就恢复了常态。平常的轻松,俏皮和嘲讽性情立刻显现出来。我们照例聊了些家长里短,土耳其的政坛丑闻,还有父亲一直没有起色的商业投资,说这些时我们一点都不伤心。&&
父亲走后,我围着那个箱子转了几天,却碰都没有碰一下。这个小小的黑皮箱子我太熟悉了。父亲旅行的时候总是带着它。有时上班也用它来装文件。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出差一回来,我就会打开箱子,把里面的东西都翻出来检查一番,感受一下古龙水和异域的情调。这个箱子就像是一个老朋友,承载我的童年及过去的记忆。可现在我却不能碰它一下,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其中的沉重的内涵。&&
现在就来说说这沉重的内涵。这是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面,坐在桌子面前,完全把自己投入到自己的思想表达中&&这正是文学的意义。&&
我摩挲着父亲的箱子,还是不敢打开它,可我却非常了解那些笔记本上记的是什么。我曾经见过父亲往它们上面写东西。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见到箱子里的东西了。四十年代的时候,父亲有一个很的图书室。他也曾想当一名伊斯兰诗人,还把瓦雷里的诗译成了土耳其语呢。但他不想过那种在一个穷地方写几首没人看的诗的生活。父亲的父亲&&我的祖父&&是一个有钱的商人;父亲小时和年轻时过得都是很富足,所以他也没打算要为了文学,为了写作忍受贫穷。他喜欢生活中精致的东西&&对此我也深表理解。&&
当然,让我无法打开父亲箱子的第一条就是我害怕我会看到我不愿意看到的东西。父亲就是知道这一点才装作不把它当回事的样子。作为一个写了25年书的人,这一情景实在让我痛心。但我对于父亲没能认真投身文学事业不是生气&&我真正的担心是发现父亲是个优秀作家的可能。这正是我不敢开父亲的箱子所担心的。更糟的是我都不敢公开的承认这一点。因为如果从父亲的箱子里拿出来的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我就必须面对父亲身体里面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这个可能性太可怕了。因为即便是一把年纪了,我也只希望我父亲就是我父亲而不是一个作家什么的。&&
作家是一种能够耐心地花费多年时间去发现一个内在自我和造就了他的世界的人。当我谈到写作时,我脑子里想到的不是小说,诗歌或是文学传统,而是一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单独面对自己的内心的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他用言语建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男人或是女人,可能用的是打字机,也有可能利用电脑的先进技术,或者只是拿笔在纸上写。他写作的时候可能喝茶,喝咖啡,抽烟,还时不时会站起来,望着窗外在大街上嬉戏的儿童,如果幸运的话,可能还能看到绿树或是风景;也许他只能面对一堵灰墙。他可以像我一样,写诗,写戏剧,写小说。同样都是坐在桌子后面,努力的思考,结果却大不一样。写作就是将他内在的凝视集中到文字上、研究在他回归自我的内心后,依然人来人往的外部世界。他这样做时还得从容、执着、兴趣盎然。我坐在桌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断用文字填满空白的稿纸,我感觉自己是在创建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像是在自己内心加入了许多人的性情。同样地,一个人也可以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建起一座大桥或是大厦,我们作家用的材料就是文字。我们把它们放在手中掂量着,揣摸着他们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有时需要后退到远处瞧瞧,有时需要用手指和笔尖细细摩挲,衡量再三,东移西凑,在时光流逝中创造出新的世界。&&
作家的秘诀不在于灵感&&因为谁也不知道它来自哪里&&而是靠固执,耐心。有一句老话&&就是用根针挖井&&我觉得就说出了作家的概念。在那些老故事中,我最喜欢Ferhat的那份决心,他可以愚公移山似的追求爱情&&我非常理解他。在我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当我写到那个老波斯画家以一种不变的热情长年画着一模一样的马,一笔一画都能倒背如流,闭着眼睛也能画出那些漂亮的骏马。我知道我在谈论写作的职业化,和我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个作家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要慢慢的讲,要当它是别人的故事来讲&&假如他感觉到这些故事在他心里已经成熟,他就该坐下来,把自己完全交付这一艺术&&它已经被赋予了期待。灵感天使(通常经常光顾一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却不大理睬)喜欢有期待,有信心的人。而正是在一个作者感到最孤独,对自己的努力,梦想及作品的价值最困惑的时候&&这时他会认为自己的故事仅仅是自己的故事&&天使就是选择在这个时刻给他以故事,图像和梦来帮他描绘出他想象中的世界。回头想想那些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书,我自己都对那些时刻感到惊讶。那些让我如此痴迷沉醉的句子,仿佛根本不是来自我自己的想象,而是冥冥之中的慷慨礼物。&&
我害怕打开父亲的箱子,看到他的笔记本还因为我知道他忍受不了我在创作过程中经历的艰辛。他不喜欢孤独,而喜欢朋友、人群、沙龙、玩笑和伙伴。可后来我的想法又改变了。这些想法,这些所谓放弃和忍耐才能实现写作梦想的说法,其实是我在自己的写作生活和经历中养成的偏见。不是也有无数才华横溢的作家是在人群中,在家庭生活里,在朋友的陪伴和愉快的闲聊中创作的吗?还有,父亲还在我小时候也曾厌倦了家庭生活的单调,离开我们去了巴黎。在那儿&&和许多有名的作家一样&&他一个人呆在旅馆的房间里,看自己的笔记。我也知道,那就是现在躺在箱子里的这些笔记。因为在把箱子给我之前的几年间,他陆续地告诉我他那一段时期的生活。他甚至还告诉我我孩提时的种种往事,但却绝口不提他的致命弱点,他的作家梦,还有他在旅馆时的身份等烦人问题。他只是大谈他在在大街上碰过几次萨特,看过些什么书和电影,说起来眉飞色舞,一脸虔诚,就像宣布什么重大新闻似的。我成了作家之后,我一直认为这要部分归功于我有一个大侃世界知名作家远胜于政坛高官和宗教领袖的父亲。所以我必须在这种背景下来读父亲的笔记,同时牢记对他的图书室对我的巨大裨益。我要记着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和我一样就喜欢一个人看书,思考&&而并未过多地注意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当我如此热切地注视着这个父亲留给我的箱子时,我还是感觉到我做不到。父亲有时会从一摞书前面的长沙发里站起来,放下手上的书或杂志,恍然若梦,长时间的沉静在自己的思绪中。每当我看到他脸上一幅与我们开玩笑,找乐子和耍贫嘴大不一样的神情时&&也就是他开始内省的迹象&&我(尤其是在小时候)就会不安地猜想他又不满意了。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我体会到这种不满其实是成为一个作家的特性。要当一个作家,光有耐心和辛劳是不够的。首先要从人群、同伴、家常琐事,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然后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我们乞求耐心和希望,以在笔下创造一个深刻的世界。但这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冲动正是推动我们作为的动力。蒙田&&一个为内心愉悦而读书,一个只聆听自己的心声而抗拒他人的嘈杂的人,一个和自己的书的对话发展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的世界的人&&当仁不让地可作为早期现代文学独立作家的先驱。蒙田是父亲经常反复咀嚼的一个作家,也是他一直向我推荐的作家。我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作家传统中的一位成员,不管他们是谁,来自世界的那个角落,他们都一无例外的与世隔绝,把自己关起来只跟书呆在一起。真正的文学始于一个把自己和书关起来的人。&&
一旦把自己关起来,我们很快就发现这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孤独。我们有前人的话语为伴。它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在别人的书中,我们把它们称作传统。我认为文学是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追寻中最有价值的宝藏。各种各样的社会,部落,人群变得越来越智慧,丰富,先进,就是因为他们重视自己作家们的话,而且,我们都知道焚书坑儒就意味着黑暗无知的到来。但文学从来都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事,那个把自己关起来的作者首先是进入自己意志的旅程,积年之后,就会发现文学的永恒规则;这时他就需要把自己的故事当作他人的故事来讲和把他人的故事说成自己的故事的艺术才能,因为文学就是这样的。但前提是我们通揽别人的故事和书籍。&&
父亲有一个很好的图书室&&总共有1500册藏书&&对一个作家来说也足够了。22岁时,我虽然还没读完这些书,可我却对他们却了如指掌&&我知道哪本很重要,我知道哪本不重要却容易读,哪本是经典名著,哪本是任何教育都缺少不了的,哪本看完就忘却不乏一些当地历史有趣掌故,以及父亲对哪个法国作家评价甚高。有时,我会远远地注视着这个图书室,想象有一天,在另一个房子里,我能建起自己的图书室,一个更好的图书室&&给自己建一个世界。从远处看父亲的图书室,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真实世界的一个小缩影。是一个从伊斯坦布尔我们自己的角落看过去的世界。这个图书室在这方面尤其明显。父亲的图书主要来自一次又一次到巴黎和美国的旅行,也有从专卖四五十年代外版书的商店和伊斯坦布尔大大小小的书商里淘来的,那些书商我也认识。而我的世界是国内的&&民族的&&和西方的混合物。七十年代时,我也曾雄心万丈地要打造一个自己的图书室。那时我还没决心成为一个作家&&正如我在《伊斯坦布尔》提到过的,那时我意识到自己根本成不了一个画家,但我也不知道我该走哪条路。在我的内心有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一种有着强烈希望的欲望促使我去阅读和学习。同是我也觉得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好像我没法过的跟别人一样的生活。这种感觉部分跟我看着父亲的图书室是的感觉有联系&&生活得距离事务中心很遥远,因为那时我们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人都觉得有一种住在乡下的感觉。我的焦虑和些许的失落感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十分清楚自己生活在一个对艺术家丝毫不感兴趣的国家&&不论是画家还是作家&&这就令他们绝望了。七十年代时,我拿着父亲给我的钱在从伊斯坦布尔的旧书商那里贪婪地购买那些褪色的,灰头土脸的卷角旧书。那些旧书店的可怜情形就像那些书一样深深的打动了我&&穷困潦倒的书商们的毫无生气,凌乱不堪。他们在路边,在清真寺的院子里,在歙簌掉土的墙脚下随便摊开自己的家什。&&
至于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在生活中和在文学上一样,我的基本感觉就是&远离中心&。在这个世界的中心,有一种比我们自己的生活要更丰富,更激动人心的生活,在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到处都有,可我不在其中。今天,我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感。同样的,世界文学,也有它的中心,离我也很遥远。其实我脑子里想的是西方而不是世界文学,我们土耳其人不在其中。我父亲的图书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在图书室的一端,是伊斯坦布尔的书&&我们的文学,我们本地的世界,有着无数亲切的细节&&而在另一端,是个外来者,西方或是世界文学,一个截然不同的,让我们又痛又爱的世界。阅读、写作,就像是离开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不同的、奇怪的和令人惊异的世界中去找寻安慰。我感觉父亲就是靠读这些小说来逃往西方世界&&就像后来我做的一样。或者,在我看来,那时的书就是我们捡起来逃避我们自己的文化的工具,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感到如此的失落。为了充实自己的笔记,父亲赶到巴黎,把自己关起来,然后又带着手稿回土耳其。我看着父亲的箱子,这就是让我坐立不安的源头。在一个房间里写作25年之后,我成了土耳其的作家,当看到父亲把自己的想法紧紧地锁在了箱子里,就像写作是一项秘密工作,要远离社会、国家,和人们的视线。这让我羞愧。这可能是我对父亲不能像我一样认真对待文学而倍感气愤的原因吧。&&
事实上我就是因为父亲没选择和我一样的生活生气。可他从未和自己的生活过不去,他一辈子都快乐地和朋友亲人在一起。但我自己又有点知道我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妒忌&,后者要准确得多了,而这一点又让我尤其不安。每逢想到这点,我就会轻蔑,恼怒地大声问自己:&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孤独的关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吗?或者是与芸芸众生一起,过着或装出过着舒适生活的样子?还是不管幸福与否,都和周围的人事和谐一致,享受生活的同时悄悄地写下来?这些问题实在是太让人烦恼了。谁说幸福是衡量生活的唯一标准的?大众,报纸,每个人都把幸福当作评判生活的重要尺度。这事本身是不是说明其反面也很值得探寻一番?毕竟,父亲也曾多次从家里逃跑&&我又能说我对他有多少了解,我对他的焦虑又有多少理解呢?&&
我第一次打开父亲的箱子时就是受这种情绪影响的。父亲生活中是不是有什么我毫不知情的秘密或是不幸而他只能默默忍受,倾泻在纸上?一打开箱子,旅行的气息就扑面而来。我认出了其中的几本笔记,父亲多年前曾给我看过,但我却从没仔细读过。我现在拿在手里大多数笔记是我们还年轻时父亲到巴黎去做的。我就想读我所崇拜的作家的手记一样急切地想要了解父亲在我那个年级的时候都想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不久我就意识到不是那么回事。最让我不舒服的是我在笔记中时不时能读到作家的腔调。我知道那不是父亲的声音。一点都不真实,至少不属于我认识的我的父亲的声音。在对父亲写作时可能不是他自己的担心之下,还有更深的担忧:害怕内心深处的自己也不真实,害怕在父亲的作品里找不到什么好东西。这又增加了我对父亲受太多作家的影响的忧虑。我年青的时候也为此深受折磨,几乎陷入绝境,差点就放弃我的本性,我的写作欲望,我对生活拷问的习惯。在我当作家的前十年里,我对此倍感焦虑,尽管后来有所摆脱,我还是会担心某天我还得承认自己的失败&&就像我在绘画上的努力一样&&最终屈服于这种烦躁,放弃小说的创作。&&
我曾经提到过我关上父亲的箱子时产生的两种情绪: 在外省的被放逐感觉和我自己缺乏真实性的感觉。这当然不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多年来他们就一直在我的阅读、写作当中存在着,我也就一直在研究,发现甚至深化这些各式各样的、出人意料的,既让人精神崩溃也让人情绪高涨的情感和色彩。我的灵魂是早已被混乱,敏感和来自生活中和书本里的稍纵即逝的痛苦所困扰,这些大多来自年轻时的体会。只有当我写书的时候才对真实性的问题(比如《我的名字是红》和《黑书》)和边缘性的生活(比如《雪》和《伊斯坦布尔》)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我来说,做一名作家就是去挖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疤,他们是如此的隐秘,有时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还要不辞辛苦地去研究、了解、揭示它们,真正的去拥有这些伤和痛,把他们变成我们的精神和作品中的看得见的部分。&&
作家谈论的是大家都知道但却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他要去探讨它们,关注他们的成长,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工作;读者们看到的是一个既熟悉而又不可思议的世界。当一个作家经年累月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磨练自己的技艺的时候&&他是在创造一个世界&&如果他是从揭开自己的秘密伤口开始的话,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了,他都是对人性赋予了最大的信任。我的信心就来自一个信念即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有着和我一样的伤痛的&&因而他们会理解我。真正的文学都来自于那份充满童真和希望的信心,就是所有的人都是相像的。但一个作家闭门数十载,就是在用这种姿态宣示一个基本的人性,揭示一个没有中心的世界。&&
但是从我父亲的箱子和伊斯坦布尔人苍白的生活可以看出,这个世界的确有一个中心,而且离我们很遥远。在我的书中,我曾详细描述这个事实是如何激起过契诃夫式的边缘感受,以及他是怎么从另外一方面引起了我自己的真实性的怀疑。根据经验我知道这个星球上的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情绪,相对于我,有些人可能还遭受着更为深刻的物质匮乏,没有安全感和堕落感折磨。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还是土地缺乏,无家可归和饥饿&&但今天的电视和报纸可以比文学更为迅速简洁的报道这些基本问题。而文学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讲述并研究人类的基本恐惧:被遗弃在外的恐惧,碌碌无为的恐惧,以及由这些恐惧而衍生的人生毫无价值的恐惧;集体性的耻辱,挫折,渺小,痛苦,敏感和臆想的侮辱、还有民族主义者的煽动和对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的担心&&不论何时我面对这些伤感,烦恼,通常以夸张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黑暗。我们曾看过西方社会以外的民族,社会,和国家&&我很容易认同他们&&常常因为被恐惧折磨得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仅仅是因为害怕受到羞辱和敏感。我也知道西方&&我也同样容易认同的一个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财富,对他们把我们带进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代主义有着不一般的自豪,但他们时不时的也由于自我满足干出一些同样愚蠢的事来。&&
这就意味着我父亲不是唯一把一个有中心的世界看得太重的人。而那促使我们闭门数十年写作的是一个相反的信念;那信念是相信有一天我们的文字会被读到而且被理解,因为世界上的人都是相似的。可从我父亲及我自己的作品来看,似乎是有点过于乐观了,因为里面充满了对被挤在边缘,排斥在世界外围的怒气留下的伤痕。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对西方爱恨交织&&现在我也许多方面体会到了。但如果说我认识到了一个基本的真理的话,如果我要为这一乐观主义辩解的话,就是因为我和这位伟大的作家一起经历了对西方的爱恨情仇,一起关注了他在另一方向上建立的另一个世界。&&
所有献身这一任务的作家都明白这样一个现实:不论远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历经数十载满环希望创建的一个世界最终将转移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去。他将把我们带到一个远离那张我们带着伤感和怒气工作的桌子,到伤感和怒气的另一面,另一个世界。我父亲可能还没到那里吗?就像一块正在形成的大陆,慢慢的从五彩缤纷的薄雾中升起,就像经过长途的海上旅程,终于见到了小岛,这个新世界一直在迷惑着我们。我们就像当年西方的旅行者飘洋过海寻找伊斯坦布尔一样,被雾霭魅惑了。在这个以希望和好奇开始的旅程结束时,一座满是清真寺和尖塔,密密匝匝布满屋舍,街道,山峦,桥梁,斜坡的完整的城市展现在你的面前了。看到它,我们都希望走进去,藏身其中,就像我们读一本书那样。因为感到土气,被排斥,气愤,或是极端孤独,我们坐下来看书,却发现了一个超越这些伤感情绪的全新世界。&&
我现在的感受和我孩童和青年时期正好相反:对我来说世界的中心就是伊斯坦布尔。这不仅是因为我一辈子都生活在此,而且因为过去33年里,我一直在讲述它的街道,桥梁,居民,购,房舍,清真寺,喷泉,传奇英雄,商店,名人,污点,它的日日夜夜,我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完全接纳了它。当我亲手建成这个世界时,目标就达到了。这个世界存在我的脑海中,它比那个我所生活的世界还要真实。这是因为,在我的世界中,所有的人和物还有建筑都开始相互交流,以一种我不曾预料的方式互动起来,就像是它们不适依赖于我的想象和书,而是独立存在一样。&&
看着那箱子,我觉得父亲在他写作的那些年里可能也发现了这些乐趣:我不应该对他预先判断。我很感激他。不管怎么说,他从来不是一个呼来喝去,惩罚不分的平庸父亲,而是一个让我自由选择,对我表示最大限度的尊敬的父亲。我常想,要是我当初偶尔能对父亲谈谈我的想象该多好啊,不管是放肆的还是幼稚的。因为跟我其他朋友的童年不一样,我从来没怕过我的父亲,我有时还认为我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作家就是因为我父亲当初就想当作家。我必须要一颗容忍心来阅读它&&看看他在旅馆房间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正是带着这种希望,我又走到了那个箱子跟前。它还静静地立在父亲放置的地方。我全神贯注地通读了几本手稿和笔记。我父亲写了些什么呢?我记得有一些是巴黎旅馆窗外的景致,几首诗,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分析等等&&我写作的时候就像一个出了车祸的人拼命要回忆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又害怕会记起太多的可怕场景。在孩提的时,我父母一到吵架的边缘&&就是他们相互不说话的时候&&爸爸就会打开收音机来调节一下情绪,而音乐就会帮助我们很快地忘掉不愉快。&&
现在让我来说几句像音乐一样能调节情绪的好话吧。你知道,我们作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写作?我写作是因为内心的冲动,也因为我不能像别人一样做好其他的工作,还因为我想读到像自己一样的人写的书。&&
我写作是因为生所有的人的气,每一个人。我写作是因为我喜欢整天地坐在桌子前面子写东西。我写作是因为只有改变真实的生活来分享经验。我写作是因为我想让其他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了解到我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还将继续生活下去。我写作是因为我喜欢纸张、钢笔和墨水的芬芳。我写作是因为相对其他东西,我更信仰文学,信仰小说艺术。我写作是因为是一种习惯和热情。我写作是因为我害怕被遗忘。我写作是因为我喜欢写作带来的荣耀和乐趣。我写作是因为我享受孤独。也可能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为什么对你们这么的愤怒,对每一个人都这么的愤怒。我写作是因为我喜欢别人读我的故事。我写作是因为我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一篇文章,某一页的开头,我想把它写完。我写作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我写下去。我写作是因为我有一个孩子般的执著:要有一个不朽的图书室,书架上还要有自己的书。我写作是因为把生活中的美和丰富转变成文字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工作。我写作不仅仅是要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创造一个故事。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能逃脱那不祥的预兆,就像在梦里一样我有个地方要去却总也到不了。我写作是因为我从来没让自己快乐过,写作能让我快乐。&&
在把箱子留在我办公室后一个星期,父亲又来看过我一次;一如既往,他给我买了巧克力(他忘了我都48岁了)。也一如既往,我们聊了些生活,政治和家庭琐事。后来他终于看到他放的箱子被我移动过了。我们就互相看了看,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我没说我打开了箱子,看了里面的内容,相反,我只是把视线移开了。他立刻明白了。就像我明白他明白了一样。就像他明白我明白他明白了一样。但所有的明白就在几秒钟之内明白了。因为父亲是一个快乐,懒散但却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他只是照例冲我笑了笑。当他离开时,没忘记把他作为父亲该说的赞扬鼓励之词又重复了一遍。&&
我也同往日一样,注视着他离开,无比羡慕他的快乐,无忧无虑和处世不惊的脾气。我也记得那天我心里有一小会儿的窃喜让我感到羞耻。那是由我感觉到我可能生活上可能过得不如他舒适的念头引起的。可能我不如他过得快乐,自由自在,但我献身于写作了&&你明白&&我为自己对父亲有这样的想法感到羞愧。在所有的人中,父亲从来没让我痛苦过&&他完全让我自由发展。这些都让我们想到写作和文学是和生活中中心的缺失,和我们的幸福与负疚相联系的。&&
我的故事同时也相应地提醒我那天还有一件事让我更加内疚。在父亲把箱交给我的二十三年前,在我决心放弃一切把自己关起来去当一名小说家四年之后,就是我22岁时,我完成了第一步小说《杰夫德贝伊与其子》。我用颤抖的手将打印稿拿给父亲看,想听一点他的意见。这并不仅是因为我相信以他的品位和智慧,或是他的意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还因为他不像母亲那样,反对我成为一个作家。在这点上,父亲远比我们有远见多了。我迫不及待的等着他的消息。两个星期之后他来了,我跑过去把门打开。父亲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张开手臂给了我一个拥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有一会儿,我俩陷入了那种由于异常激动带来的无言沉默。后来,等我们平静下来开始说话,他用了一种夸张的语言对我和我的处女作表达了他的强烈信心:他告诉我说总有一天我会赢得像站在这里接受这个奖项这样的无限快乐。&&
他说这话不是因为想用好听的来安慰我,或是把这个奖项作为目标来刺激我;他像所有的土耳其父亲那样给自己的儿子以支持,并鼓励我说:&总有一天,你会获得荣誉并成为帕夏!&许多年来,无论何时,他看到我都以同样的话语鼓励我。&&
我父亲在2002年12月去世了。&&
今天,我站在这里,站在给予我这无尚光荣的奖项的瑞典文学院的同事们和尊敬的来宾们面前,我深切地希望此刻他就在我们中间。&
- 奥尔罕 帕慕克&
2006年诺贝尔奖受奖词&&&
哈佛大学课程设置,牛校牛在哪?
哈佛大学课程设置,牛校牛在哪?作者:刘瑜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后,这一年,除了领钱,基本也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为了防止自己整天缩在家里,把薄薄的那一沓钱翻来覆去地数,我决定去旁听几门课。  那天我去学校我所在的机构,跟机构里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问,有没有一个什么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我看看有什么课可选。我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几行字:  Courses of Instru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s.  就是说,仅仅就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哈佛就一口气列了1000多页。我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以前在哥大听课,我就觉得自己已经见过世面了。现在,捧着这个庞然大物,我有种金轮法王突然路遇萧峰的悲凉感,过去六年建立起来的牛校感当即化作片片飞屑,随风而逝。  端着它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读到最后,就是《廊桥遗梦》里面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觉,之前和丈夫风平浪静的婚姻,原来都是不算数的,这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当然,让我产生伟大爱情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国内的媒体,时不时地就会把&大学精神&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一下。基本上大家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大学精神不应当仅仅是训练工作技能的精神。据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虽然&人文&这两个字,因为靠&文人&两个字太近,已经臭大街了,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再给它一次机会。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哥大也有,但是跟哈佛比,是小巫见大巫)。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摘抄一段关于&核心课程&的说明: &The philosophy of the Core Curriculum rests on the conviction that every Harvard graduate should be broadly educated, as well as trained in a particular academic specialty or concentration. It assumes that students need some guidance in achieving this goal, and that the faculty has an obligation to direct them toward the knowledge, intellectual skills, and habits of thought that are the hallmarks of educated men and women.&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Foreign C Historical S Literature and A Moral R Quantitative R S Social Analysis. 拿Moral Reasoning这个板块做为例子,所给的课程包括:  1。民主与平等  2。正义  3。国际关系与伦理  4。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5。儒家人文主义  6。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7。自我,自由与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9。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10。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11。比较宗教论理  12。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  13。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  14。现代政治哲学史  拿科学这个板块来说,所给课程包括:  1。光与物质的性质  2。空气  3。宇宙中的物质  4。观察太阳与恒星  5。时间  6。爱因斯坦革命  7。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8。现实中的物理  9。Cosmic connections  10. 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11。看不见的世界:科技与公共政策  12。能源、环境与工业发展  13。Life as a Planetary Phenomenon  其它的板块,就不列了,太长。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freshman seminar)――这个freshman seminar是什么宗旨,什么来头,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课程名称开得非常诱人,因为名单太长,我只列上那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会去旁听的课程。  1。人的进化  2。翅膀的进化  3。细菌的历史  4。银河与宇宙  5。象棋与数学  6。疾病的话语  7。DNA简史  8。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9。应然:道德判断的本质  10。火星上的水  11。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12。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13。非洲的艾滋病  14。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15。什么是大学,它的目的是什么?  16。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17。怀疑主义与知识  18。一个社区的研究  19。基督教与美  20。怎样欣赏画  21。浮士德  22。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23。香蕉的文化历史  24。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5。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26。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27。互联网与法律  28。美国的70年代  29。The American Creed: Excep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30。语言与政治  31。信任与民主  32。美国的总统选举  33。60年代的青春文化  34。盗版  35。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  36。当代印度  37。公共健康与不平等  38。公墓的历史  39。人权  40。政治演讲与美国的民主  41。&犯罪&的概念  42。现代欧洲国家的民族主义  43。烟草的历史  44。酷刑与现代法律  45。大脑的测量:心理学实验的兴起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45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45门课中的几门。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  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  &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前两天读王璐小友的文章,其中有句话说的挺好玩,说到国内某现象,他说:两个连大学都算不上的什么机构,竟然为自己还算不算一流大学而辩得脸红脖子粗。  这事我没怎么跟踪,所以也不太清楚。好像是香港几个大学挖了几个高考状元走,清华北大就开始捶胸顿足,觉得自己不再&一流&。这种捶胸顿足有点滑稽,仿佛宋祖德为自己不再是一线男星而痛心疾首。其实,清华北大的确应该捶胸顿足,但不该是为了几个高考状元,而应当是为自己与天真的距离。
[Philosophy #002] Understand Kant's Moral Philosophy
康德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及《纯粹理性批判》的解读
库恩《康德传》&
约翰&华特生 《康德哲学原著选读》&
Norman《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读》韦卓民&翻译一篇文章:&
康德墓碑铭文&
Zwei Dinge erf&llen das Gem&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
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日-日)&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
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Kant-Laplace hypothesis)。&
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K&nigsberg,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
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1745年毕业;从1746年起康德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九年;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任教自然地理學、數學、力學、工程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物理學、雄辯學等學科,根據國外多本康德傳記,列了一張最繁忙的一天的時間表:8-9時邏輯學、9-10時力學、10-11時理論物理學;下午2-3時自然地理、3-4時數學;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日病逝。&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以至当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入迷,以致错过了散步的时间。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康德自幼身体孱弱,然而却享年80岁,或许也与此有关)。不过康德是一个非常好交际的人,十分健谈,经常邀请客人与他共进晚餐。讲究吃喝,对美食有特别的偏好。&
康德的一生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三大批判分別探討了認識論、倫理學以及美學。&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在1795年他还出版过《论永久和平》一书,提出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其生前最后一本代表性的著作是《人類學》(1798年),一般認為其是對其整個學說的概括和總結。康德晚年已经以一名出色的哲学家闻名于世,他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康德终身未婚。&
在波赫士之东、纳博柯夫之西──介绍卡尔维诺的生平和作品
在波赫士之东、纳博柯夫之西──介绍卡尔维诺的生平和作品作者:吴潜诚
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意大利小说家,以想象诡谲,风格多变,擅长杂糅实际和幻想以及抽象的哲学和科学观念,并诉诸具体生动的叙事方式呈现,而闻名国际文坛。美国小说家约翰?嘉德纳(John Gardner)称许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另一位著名的小说家约翰?厄普岱克(John Updike)夸赞他是「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在古代经典作家方面,论者常拿他比拟薄伽邱、但丁、伏尔泰、史威夫特等人,意大利当代著名学者兼小说家艾柯(Umberto Eco)说:「伊塔罗?卡尔维诺的想象宇宙以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Leibniz)之间」;在现代和后现代作家方面,他常与纳博柯夫、波赫士、贾西亚?马奎斯等人相提并论。有位叫麦克?武德(Michael Wood)的批评家在谈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时,推崇他是「构思缜密,幻想神奇,用字精准而可信的建筑师」,并把他的文学空间定位在「波赫士之东和纳博柯夫之西的地方,波赫士梦见图书馆,纳博柯夫神驰文本和评论,而卡尔维诺描绘数以亩计的脆弱的印刷品,搜集成卷,但却饱受拆散或错得离谱的威胁」。
卡尔维诺在日出生于古巴,父母亲都是热带农作物学家。两岁左右随双亲返意大利,定居在离意大利和法国边界附近的圣?雷墨(San Remo)。长大后,进入都灵(Turin)大学,本来打算克绍箕裘,研究农学,后来改习文学,1947年毕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加入意大利抵抗运动,后来又与入侵的德军打游击战,卡尔维诺曾把这段经验写进他的第一本小说《蛛巢小径》和短篇小说集《某个午后,亚当》。卡尔维诺于1945年加入共产党,并开始撰写评论文章,刊登在左派刊物,同时在爱依脑迪(Einaudi)出版社任职,直到1957年,苏联入侵匈牙利之后,才正式宣布退出共产党,但终其一生,卡尔维诺不断地在意大利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担任爱依脑迪出版社的编辑或顾问工作,在意大利的文化界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卡尔维诺曾长住法国巴黎约十五年之久,与当代思想界重镇李维?史陀、罗兰?巴特等人过从,文学观念受结构主义和后结构批评的影响颇深,举其荦荦大端者,至少应包括结构主义宗师索绪尔(Saussure)区分的个别言语(parole)和语言体系(langue)、普洛普(Propp)、葛利玛(Greimas)、托铎洛夫(Todorov)等人所阐发的叙述和陈述(discourse)结构、耶柯伯森(Roman Jakobson)所界说的语言的诗功能、李维?史陀的潜意识或象征作用说,拉冈的欲望、巴特的作者之死和文本之乐、德希达的书写观念等等。
卡尔维诺于1980年返回意大利罗马定居。1985年夏天,在滨海别墅度假,准备当年秋、冬要在哈佛大学发表的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演说稿(文稿后来结集成为《为下一个太平盛世而写的六篇备忘录》),突然患脑溢血,住院期间,意大利报纸每天竞相刊载医院的病情报告,全国上下一致关心他的安危,包括读过他所编写的童话和寓言的儿童以及党政要员、总统等等。负责为他开刀的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样复杂、细致;作品又那样令人困惑不解,身为读者,他决已全力营救。但这位名闻国内外的作家终于在日辞世。一位留意观察的美国批评家高尔?维达(Gore Vidal)有感于意大利舆论界所表现的对于作家的尊敬与美国大不相同,小有戚戚焉地说:「全意大利一致哀悼,有如一位受爱戴的王子死了」。当时的意大利总统柯锡嘉(Fancesco Cossiga)亲自赶去吊唔,惋叹「我国丧失了一个具有创造力和启发性的精神呈现&&」云云。
卡尔维诺的早期作品《蛛巢小径》(1947)和《某个午后,亚当故事集》(1957)基本上属于当时流行的新写实主义,但也隐约可以看出作者喜好寓言和幻想的蛛丝马迹。例如,《蛛巢小径》采用一少年做主角,以他不脱童稚的观点来看待世界,遂给叙述染上一层寓言性质。卡尔维诺曾明白表示,自己深受自由幻想和寓言的道德意义所影响,常思藉由幻设的场景、角色和状况来批判当代世界,他曾搜集意大利各地的民间故事,编写成《意大利民间故事》(1956),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1950年代,卡尔维诺的作品逐渐脱离新写实主义,开始诉诸离奇的想象来凸显战后意大利的社会问题,并加入轻松和幽默成分,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要推合称为《我们的祖先》的三部曲:包含《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分成两半的子爵》(1952)三篇小说。《树上的男爵》叙述一个18世纪的贵族,因为拒喝姊姊烹调的蜗牛汤,被父亲斥责,于是爬到树上,从此不再踏足陆地,在「树上的理想国」度过一生。这部中篇凸显主角拒绝顺从世俗幸福,堪称文学史上最坚决的违抗文学。
《分成两半的子爵》由一个孩童,叙述他叔父参加东征,被炮弹击中,身体被切成两半,每半部各有一只手、一条腿、一个眼睛、半张嘴巴、半个鼻子,一半邪恶,一半良善。邪恶的一半回到家乡,杀人放火,无恶不做;良善的一半则好得令人不敢相信。后来,两人决斗,伤及从前被劈裂成两半时的旧伤痕,经医治缝合,便又结成一个完整的人,既不坏,也不太好,好坏兼备。论者不免在这个分成两半的子爵身上看到马克思所说的(现代人的)疏离或佛洛依德所谓的压抑。
《不存在的骑士》描述一套武士盔甲,自称是查里曼大帝手下的一名骑士,凭借自身的意志力,始终严遵纪律,敬忠职守。故事的叙述者系一个被关在修道院中的修女,她对自己所叙述的骑士奇遇的场景,显然并无现场目睹或亲身体会的经验,这一点她颇有自知之明,但她肆无忌惮,一直不停地动笔写下去,径行发明编造,竟然编得比真实更真实。(以书写对抗真实世界的意念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又再度大事发挥。)当代小说家卢西迪(Salman Rushdie)认为三部曲,在寻常琐事中征显奇幻,足可媲美贾西亚?马奎斯的《百年孤寂》。
1960和70年代,卡尔维诺的小说添加了科幻成分,这或许受到当时国际间日益注重太空探险、遗传工程学、传播技术所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研究强调意义理论有关。卡尔维诺本人学识渊博,不但熟谙文哲著作,还广泛涉猎现代物理、化学、数学理论、天文学,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把抽象观念和自然科学转化成小说情感,并赋与人性的诠释。这一类作品中要算《宇宙连环图》(1965)和《时间零》(1967)最有名。在这两个系列短篇中,一位名叫Qfwfq的主角,目睹并演绎宇宙演化的重要转变阶段,诸如银河系的形成、软体动物爬出地球海底、恐龙与两栖动物的进化等等。
卡尔维诺1970年代的名著之一是《看不见的城市》(1972),内容是旅行探险家马哥勃罗在皇家花园内,衬映着夕阳余晖,对逐渐老迈的忽必烈汗讲述五十五个看不见的城市,这些如幻似真的城市,一方面令人联想到乌托邦,也可能教人想起但丁笔下的地狱和波赫士的:"Tl&n, Uqbar, Orbis Tertius" 。马哥勃罗的描述,旨在提供道德寓意,教导忽必烈汗如何赋予生命新的意义,具体解说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忽必烈汗则扮演读者(听众)的代言人,一面聆听如谜的素描,一面诠释、发问、辩驳,并尝试找出其中的类型,俾使赋与意义。这部作品并无传统观念中的情节发展可言,也许不宜称做小说,最为人称道的是描述文字优美如抒情诗篇,咸认是卡尔维诺「最美丽的书」。
卡尔维诺设想最离奇诡异的作品要推《命运交织的城堡》(1973),其框架故事是一群朝圣者,经过一座森林,突然失去说话能力,而后来到一座城堡&&在第二部分,地点又变成一家客栈,真相不得而知。这些旅人被迫以塔罗牌(tarot cards),辅以手势和脸部表情,来交代自己的旅行遭遇。每个旅人的实际遭遇和我们所读到的故事也许有关,也许没啥牵连,因为我们所读的是叙述者的解说,而叙述者本人自己经常面对诸多诠释的可能,语气不敢确定。各个旅人在尝试表达自己的故事时,有时候得使用别的旅人已使用过的牌,但用意却可能不同。当七十八张牌全部摊在桌上时,叙述者所诠释的所有故事的交错连锁变得复杂而微妙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是透过伊底帕斯(Oedipus)、帕西法(Parsifal)、浮士德、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夫人等角色所显示的全人类之意识的历史&&因为朝圣香客一再提到他先前的作品。
卡尔维诺最广受欢迎的小说应属《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1979),这是展示小说叙述艺术的功力之作(tour de force),典型的后现代作品,卢西迪形容为「很可能是你(和读者「你」)所读到的最复杂的书」,笔者已在中文译本的导言中加以分析,这里不赘。卡尔维诺生前最后出版的书《帕洛马先生》(1983),读来颇像作者本人的写照,巴罗马一面观察自然界的微末细节,诸如海浪、星辰、蜥蜴、乌龟、海滩上女子的裸胸等;一方面作形而上的遐想,观照非常精密细致,联想深遂而渺远。不知巧或不巧,该书最后一章题做〈学习死掉〉,探索处于死亡的本质真相,主角末了归纳出一个结论,说那就是「他自己加上世界再减掉自己」。
卡尔维诺加上世界便多出了他一生的作为包括他的想象力与这世界激荡出来的创作,他死去以后,自当减掉他的血肉之躯,剩下来的是他留给这世界的文学遗产,何其丰富的一份文学遗产呀!卡尔维诺是个卓越的说故事者,犬儒式的哲学家,淘气的文学捣蛋鬼,他不满足于照相一般的写实主义,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但他并不纯粹以想象诡奇,技巧翻新为目的。这位公认的幻想大师曾在一次电视访问中表示:「唯有一些平淡而坚实的东西可以让创造诞生:幻想有如果酱,你必须把它涂在一片坚实的面包上;否则,它终究会像果酱一样,不成形状,你无法从中创造出任何东西。」卡尔维诺创作的果酱涂在人类经验之上:欲望、竞争、罪恶、表达和沟通的冲动、自我的肯定和归属、伦理道德和存在方面的抉择等等都是他终生萦念的主题。借用厄普岱克的话来说:「波赫士、贾西亚?马奎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而明亮」,「他对嵌埋在动物、植物、历史和宇宙脉络中的人性真理最感好奇;他的一切探究全都围绕着「我们将如何生活」的核心问题在打转。」
嬉戏见真章(作者:邱贵芬)
嬉戏见真章(作者:邱贵芬)
据说评论文章应该深入浅出,提示读者如何和作者玩游戏文字。于是,你问我:「《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到底说些什么?怎么读?别急,「喫紧弄破碗。」先到7-11买包翁财记瓜子(或者司迪麦口香糖),倒出你热水瓶里据说二十四小时百分之百沸腾的水,温热你的茶杯,冲杯雀巢纯品咖啡(如果你喝不惯洋水,南投鹿谷出产的乌龙也可以),躺在你的席梦思床,关掉电视,切断电话线,点亮那盏代表后现代主义精神的菲利浦台灯,让那据说经过专家精心设计,最不伤害视力的灯光流泻在你现在阅读的文字上。你开始阅读,期待我递给你那把开启宝库之钥:
其实这篇评论在上面一段空白之后即应结束。一段被你当作废话的文字加上一段空白?!这段废话读来似曾相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不就是以如此的叙述方式逗你恼你,教你在它的文字游戏迷宫里转得晕头转向?书中有位和你(注意,不是妳)一样的读者,买了一本《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回家翻开一看,竟是本排版严重错误的小说,去书店换书,碰到一位妙龄女郎,正巧她也买了一本同样的小说,也发现同样错误的排版,于是他们互相交换姓名电话,准备以后随时交换读书心得,回家后却又恼又喜地发现换回的不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另一本毫不相干的小说(恼的是,他的阅读无法继续;喜的是,毫无费力找到一个藉口可以打电话给那位迷人的女读者)&&就这样,这位书中的读者展开一连串的侦探行动,追寻一连串只看了开头,却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继续阅读的小说。看着看着,我们突然发现,这位我们原以为可以认同的读者其实就是本书的主角,而我们阅读的其实就是他的故事&&他追寻那些断了线路的小说的故事,同时也是他追求那位妙龄女读者的故事。最后,当我们早忘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存在,以为这位读者/主角永远找不到它完整的真本,这时我们却又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正在阅读的这位读者的故事,其实就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嬉戏游遁,虚虚实实,走笔之间摆弄乾坤,《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充分表达了后现代文学的世界观。如果虚构和真实难以界分,如果所有的理念都是文字游戏的产物,内含虚构的成分,那么,所谓的「绝对的真理」即不存在世上。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文字虚构的组合,任何高下尊卑的分野亦顿时失去凭藉。就这点而言,后现代小说其实延续了西方小说自古以来反封建、反传统的批判精神。小说最先出现于十八世纪的英国时,即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文体。当时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多半来自新兴的中产阶级,而小说所散播的价值体系基本上乃是中产阶级重金钱、重阶级概念、重现世的世界观。随着小说的盛行,原为贵族主导的文化形态逐渐产生变化。如果说,中产阶级透过工业革命,逐步取得经济优势,那么小说也是他们一种颠覆的工具,促成中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完成。于是,中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主导西方文化的趋势。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小说对中产阶级庸俗文化的鄙夷批判,其实是进一步发挥了小说最初在中产阶级与贵族的权力斗争中所扮演的批判、颠覆角色。在现代小说逐渐作茧自缚,钻入文人的象牙塔,与原先和小说密切结合的中产阶级大众日渐隔阂之时,后现代文学适时出现,使小说的生命峰回路转。现代小说,如乔伊思(James Joyce)、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作品均艰涩难懂,以严肃文学姿态出现,和通俗文学壁垒分明,非一般读者所能接受(据说,有人问乔伊思为什么他要写那么深奥的作品,乔伊思答道:「我就是想让那些批评家忙个三百年!」)。针对现代文学逐渐形成的另一种「贵族精致文化」,后现代文学提出破除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的主张,力图将西方小说从现代文学「曲高和寡」的死胡同里拯救出来。后现代文学对现代文学形同「贵族文化」的批判,其实重演了十八世纪中产阶级通俗文化与贵族文化的抗争。后现代文学表达的正是后现代社会反独裁、反封建、尚自由的基本理念。
将理论付诸实行,后现代小说经常采用大众文学如侦探间谍小说、文艺爱情小说的叙述结构。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例。这部小说不仅以侦探小说的结构出现,而且充分发挥侦探小说的种种特性书中的读者/主角为了追寻一本断了线的小说,陷入重重迷障,跋山涉水,远渡重洋,甚至被绑架,差点惨遭强暴,紧张悬疑,处处玄机。而他在追寻过程中所碰到的那几部小说也泰半属于侦探间谍小说的体类。例如,与本书同名的第一本小说(也就是那位读者/主角买回家后发现排版错误的小说)叙述一位不知名的人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下了火车,欲将他手提的皮箱以瞒天过海的方式和另一旅客提着的同样的皮箱交换。这部小说显然是部间谍小说,因为这样的伎俩正是我们007类的间谍片中经常看到的。除了侦探间谍小说,书中的小说也包含了其他常见的通俗小说形态。如最后一部小说《什么故事在那头等待结束》可归为科幻小说:《环绕一空墓》可划为西部小说文类;《月光映照的银杏叶地毯》属于奇情小说&&等等。
可是,后现代小说既游离严肃与大众文学之间,它必然也涵盖了一般通俗小说没有探讨的严肃主题。《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一本后设小说(metafiction)。所谓后设小说亦即评论小说写作的小说。换言之,在这本书里,小说评论和小说创作同时进行。后设小说既然结合批评与创作两类文体,它经常和当代文学理论形成一个对话的状态。举个例子。细心的读者必然发现《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反小说叙述传统,以现在式语法代替过去式。著名的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书写与小说」那篇评论里提到,小说以过去式叙述的方式其实已预示了「后见之明」的立场,透过小说叙述,将人的存在解释为已被设定的命运,把人类不可知的生命过程强行纳入一个框架。《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刻意以现在式代替过去式的叙述方式是否在反映巴特的论点?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本书奇异的结构。全书共分十二章,叙述读者/主角的故事,章回之间是那位读者/主角所碰到的十本小说的开头。这样的小说结构隐指一个小说写作的基本问题:「一个故事如何开始?什么叫做故事的开始?它在整个叙述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正是另一位著名评论家艾德华?沙伊德(Edward Said)在一本名为《开始》(Beginnings)的专著中探讨的主题。而本书和解构主义"absence of the center"理论的紧密关系,更毋庸赘言。有关本书和当代文学理论关系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本书和当代文学理论时时互相呼应,它的解读方法也可千变万化。身为女性读者的我,在看完作者摆设的文字迷障之后,亦不免技痒,想试以女性阅读的方式在那文字迷宫里戏耍一番。女性读者必然注意到,这部小说基本上是本属于男性的小说。不仅作者是男性,而且书中的读者/主角也是男的。书中的那位女读者被称为她(The Other Reader),神秘而难以捉摸。在章回里,作者经常对着那位男性读者讲话,以第二人称的「你」称呼他。而行文之间,处处可见作者对这位男性读者的心理了若指掌,时时透过他的观点呈现那位读者的世界。书中唯一以第二人称「妳」称呼那位女读者的文字出现在第七章,当男读者/主角头一次进入她的公寓时,作者突然问道:「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Other Reader?」接下来,作者「顺着那位男读者的眼光」逐一描绘女读者的家中摆设,试着从厨房用具的选择,家具的摆设,甚至书本的放置形态揣摩那位女读者的个性、好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作者此时直接称呼她,但叙述观点仍属于那位男性读者,透过他的眼光思绪来阅读那位女主角的家。当作者称呼男性读者为「你」的时候,他经常进入后者的心灵世界,充分掌握后者的一举一动,但是当他称呼书中女读者为「妳」的时候,他却无法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对作者和那位男读者/主角而言,这位女读者仍是一团谜,而这两位男性只能问:「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对男性而言,女性似乎永远是个无法解答的谜题,永远在男性再现(representational)的符号系统之外。
在西方文学传统里,阅读一向被视为男性的活动。不少评论家如罗勃?修斯(Robert Scholes)和罗兰?巴特都曾指出阅读的过程和男人追求性高潮的过程颇有雷同之处。在此譬喻之下,书写成为女人身体的象征,是男读者追寻和征服的对象。《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也明白指出这层关系:「追寻那本你未看完的书&&和追寻那位女读者竟发展为同一件事,而她却以一连串神秘、欺弄、伪装的手法逃离你的掌握&&」(第七章)。在这一章里,男读者终于一亲芳泽,和那位女读者同床共眠,似乎他达到目的,追到她了。可是,果真如此吗?他果真解开那个谜团,认识清楚她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透过那位男性读者的眼光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场有如被电检处喷雾处理过的床戏。作者作了如下的描写:「鲁德米拉,现在妳正被阅读。透过触觉、视觉和嗅觉系统传来的讯息,他正逐一阅读妳的身体。听觉也扮演它的角色,注意妳的喘息&&」。理论上,几乎未曾离开男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论坛家长里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