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有哪些:40%的已死,剩下的60%怎么选

您现在的位置:
P2P平台的变异:看看40%的P2P是怎么死去的
  P2P平台的变异:看看40%的P2P是怎么死去的
  前几天,美国最大P2P公司出大事了,CEO都辞职了。好多人问,什么情况, P2P这个行业怎么搞的,中国公司频繁跑路,美国公司也开始出状况,还要不要往下发展了?
  过去几年,中国一共有 4000家 P2P平台成立,目前停摆或接近停摆的累计有近1600家,占比40%。一方面数据看上去极其惨烈,另一方面行业总体却在快速增长,整体规模已经达到669亿美元,是美国的四倍,呈现一种极为矛盾的态势。
  于是, 大家都看不懂了。 为此,小巴决定展开了一次巴家村P2P考查之旅,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目前我们身边P2P行业运行的逻辑。
  巴家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广受普通村民诟病的银行体系。银行喜欢借钱给村里的大企业,尤其是村营企业,老百姓、中小企业从银行里借钱太难,为此他们也总是抱怨不止。普通村民呢 ,钱只能存银行,利息实在太低。
  巴小甲是巴家村常在外出差的业务员,有一天, 他在隔壁的山姆村发现了一种叫P2P的商业模式,好像能够一次性解决这两个问题。
  他回到村里,到处去找人合伙开P2P公司,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还用村里的电商来比喻。他说,这P2P啊,就像是一个电商平台,大家想来上面发布借钱信息,有钱的村民就可以挑项目借钱给他们钱,就像开网店、逛X宝一样,这不就是借贷两便了吗?
  大家一听也都明白了,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好模式,于是出钱出力把公司办起来了。很快,村里其他人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纷纷跟进,发展出了和山姆村P2P老大哥们完全不一样的模式。
  这样一来,村里的市场上就有很多P2P企业了,它们竞争的,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件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平台向别人借钱,一件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平台把钱借给别人。
  竞争之下,很多新花样就出来了。
  有的P2P公司就出来做广告说,来我们这吧,我们的项目有担保公司担保。哪怕借钱的人还不上,担保公司也兜底呢!还有一些,租高大上的写字楼,给高额利息,聘美女接待员,给予高比例销售提成,总之是采取各种手段,吸引人投资进来。
  经过立体式轰炸,村民们总算放心了。至于担保公司本身实力够不够强,借款人的项目到底如何,其实他们也很难完全了解。
  出钱投资到P2P平台的村民们,愿望是美好的。很不幸,巴家村在去年遭遇了一轮股灾,而其中很多杠杆配资就是来自P2P的借款,再加上经济形势不好,去年下半年很多借钱的人最后还不上钱,甚至破产了。坏账的数量很大,担保公司都架不住了,于是出现担保公司破产、一大批平台跑路的情况。
  类型① 平台模式
  形式表现为撮合借、贷双方交易的信息中介,作为中介平台,原本不承担风险的,以中介佣金作为收入。
  其优点是类似于电商,借款、贷款都非常自由,讲究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点对点的、去中介化的借贷行为,极大地缩减借贷成本。
  但缺点是纯平台的P2P对项目的风控要求最高,鉴别能力却最为不足。
  对普通投资人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坏账。很多平台引入担保,但过多坏账会让担保公司也一起崩盘。
  另外一部分P2P公司比较稳健,早就看出在巴家村,前面这种模式有难度,如果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平台借钱,风控就太难做了。 风控做不好,其他一切都白搭。
  那怎么办呢?O2O,就是通过线下方式找项目、进行更多重的审核,根据风险制定利息,另一边再把这些贷款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让大家来投资。
  小巴有一位朋友,在一家这一类型的P2P平台工作。他说,目前贷出去的利率是20%,而在线上给投资人的利率则是8%-10%左右,中间的利差则是分配在各个环节上。
  小巴问他们的平台也有担保吗?他说,担保还是有的,虽然现在行业趋势是&去担保&,但是实际上村民们的习惯还是要有100%的兑付承诺,才会把钱投进来的。
  所以,他们在线下,一方面要业绩、一方面还要兼顾风控,也是蛮难的。
  类型② O2O模式
  形式表现为线上负责吸引钱进来,线下负责把钱贷出去。
  由于存在一支线下审核队伍,风控要优于第一类。
  缺点是需要建立一支线下队伍的成本很高,这部分成本最终要么转移给贷款一方,要么转移给借款一方。所以,作为普通投资人,或许要在收益率上打个折才行。
  最近,又有一种新力量出现,村里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建P2P平台了。这些大公司,每年业务往来很多,各种贷款、欠款也多得不得了。比如供应商,原来款项可能需要几个月、半年才能拿到,他们只能先从银行借钱垫上,等到钱拿到了再去还。
  现在这些核心的上市公司搞一个P2P,自己或者供应商的贷款项目就可以从P2P平台上融资了。反正这些钱,总归是要借的,只要利率合适,在一个自己控制下的平台,知根知底,反而更加方便。
  这一类P2P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们基于自己的商业生态,具有历史合作信息的背书,把此前向银行的融资行为转变为一种系统内融资行为,风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不过在这一点优势之外,如果引入了其他的融资项目,那就与前面两种情况一样了,风控仍然是命门。而如果不引入外部的项目,那么这些平台的规模最终其实是受到上市公司自身商业体系规模的限制,企业业务规模有多大,平台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类型③ 生态系统模式
  一种基于商业生态的P2P平台,根据历史信息来作为融资的风控背书,可靠度相对较高。
  其优点是依附于大企业自身的商业生态,具有成本和便利性优势。 但其优势只有在自己的生态圈下才成立,如果其他人想来借钱,则平台并没有优势。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请登陆后使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吧友自助信息发布区,请自行甄别
查看: 1696|回复: 11
P2P已死,有事请烧纸
在互联网金融这行,我应该算个老人,记得2013年的时候,老和一堆人吃饭聚会,那时候真是屌丝啊,满桌望去,各个都是面黄肌瘦形容萎靡,抽个烟都不敢买20块以上的,然后,2014年来了,突然一下,我去,风口了,记得14年底的时候,再吃饭,还是这桌人,全都变大佬,一算身价,过百亿了,统计了下业务规模,差不多有千亿了。那时候真是意气风发啊,谈的事儿都是1亿起步,仿佛天空才是我们的尽头。 那时候我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其实没有什么具体原因,只是觉得在中国,屌丝要成功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真没想到我的直觉这么准。
昨天,银监会发了P2P监管的细致,然后新闻上眼见着这些大佬们纷纷表态,重大利好,喜大普奔,坚决拥护,我就知道他们说的不是真的。打电话过去问,大家基本上都只说了一句话:“这是要人命啊!”
以前大家还开玩笑说银监会是P2P的后妈,从昨天发布的监管规定看,这哪是后妈啊,这是世仇啊!
& && &&&银监会对P2P的监管规定,对P2P的行业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我怀疑1年后,这个行业还会不会存在。
具体说一下新规之后,这个行业会怎么样吧。
局部会出大问题,主要源于限额,个人最多100万,法人最多500万,从控制金融风险的角度看,这个没错,但是问题是,存量怎么办?P2P行业目前沉淀着3000亿-5000亿的大额信贷资产,主要是以企业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保理等业务为主,新规一出,且不说新增业务,现有存量业务怎么消化,就是个足以死人的问题,这意味这在未来一年内,P2P行业需要从中小企业抽回3000亿-5000亿的贷款,信贷是一门有连续性的生意,在这个规定下,必然会产生大规模的抽贷行为,抽出来的,企业死了,抽不出来的,平台死了。
P2P变为夕阳产业,监管新规下,为P2P留下的扩张空间寥寥无几,未来P2P可做的业务方向,大致也就剩下了个人小微贷款、车贷、消费金融几块,而这几块其实在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中,早已成为了红的不能再红的红海,可能在个别领域还有点发展空间,但大盘子基本就没有了,这个天花板,就会抑制资本进入,而没有了资本进入,就更没有扩张的可能了,所以这个行业基本就变成标准夕阳产业了,跑马圈地结束,圈下来的,也给人退回去吧。
P2P重新权贵化。2000年左右的时候,全国信托大跃进,一下出现了2000多家信托公司,搞出了很多问题,然后监管严管,搞牌照制,最后剩下69家,成为新的金融权贵。今天的场景和当年何其相似,虽然没有明的牌照制,但是监管中的事实牌照限制,估计也会在一地鸡毛后,让这个行业只留下几十家,而这几十家会生成新的金融权贵,至于到底谁主沉浮,应该还是屌丝死光光,尘归尘,土归土,还得看政府。
最后,还是向这拨人致个敬吧,我记得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帮人,顶着投机倒把的罪名,偷偷开始办公司,做买卖,30年后,他们中的少数人成为了叱诧商界的风云人物,大多数人默默无闻的终老,还有一部分,至今还身陷囹圄,但无论结局如何,正是这么一群人的努力,才有了市场经济,才有了国力强盛。今天,干P2P的这拨人,顶着非法集资的帽子,在做同样的事情,同样,这帮人中的大部分,不会因为干了这个事飞黄腾达,甚至有不少结局可能会很悲惨,但无论结局如何,他们值得让人尊敬。
最起码人家享受过,要是让我一天有100万花,耍个三五年,进去十来年也值了&
算了吧,最后会被打脸吗 这些写文章的人真有才,知道那么多,咋不去买彩票
目前来看,P2P会死一大批,活下来的大幅降息,这就是现实。&
早死比晚死好
看到那么多人愿意相信一篇网文,被骗在所难免
p2p没死,余额宝死了
我就想知道我的恒大金服怎么样?
p2p不会死,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肯定不像现在这么混乱,肯定要死一大批
说的像是那年各种担保公司因银行无法继续提供贷款导致长期合作的企业个人借不出贷款,继而导致这部分企业个人担保公司通通危机
我就想知道途牛金服,360你财富,平安财富宝这种类型的有没有事情。。。
Powered by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7222人关注)
&(2人关注)
&(1人关注)【圈外】40%的P2P已停摆死去,剩下的60%怎么选?-乐居新闻网
【圈外】40%的P2P已停摆死去,剩下的60%怎么选?
前几天,美国最大P2P公司出大事了,CEO都辞职了。好多人问,什么情况, P2P这个行业怎么搞的,中国公司频繁跑路,美国公司也开始出状况,还要不要往下发展了?
过去几年,中国一共有4000家P2P平台成立,目前停摆或接近停摆的累计有近1600家,占比40%。一方面数据看上去极其惨烈,另一方面行业总体却在快速增长,整体规模已经达到669亿美元,是美国的四倍,呈现一种极为矛盾的态势。
于是,大家都看不懂了。为此,小巴决定展开了一次巴家村P2P考查之旅,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目前我们身边P2P行业运行的逻辑。
巴家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广受普通村民诟病的银行体系。银行喜欢借钱给村里的大企业,尤其是村营企业,老百姓、中小企业从银行里借钱太难,为此他们也总是抱怨不止。普通村民呢,钱只能存银行,利息实在太低。
巴小甲是巴家村常在外出差的业务员,有一天,他在隔壁的山姆村发现了一种叫P2P的商业模式,好像能够解决一次性这两个问题。
他回到村里,到处去找人合伙开P2P公司,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还用村里的电商来比喻。他说,这P2P啊,就像是一个电商平台,大家想来上面发布借钱信息,有钱的村民就可以挑项目借钱给他们钱,就像开网店、逛X宝一样,这不就是借贷两便了吗?
大家一听也都明白了,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好模式,于是出钱出力把公司办起来了。很快,村里其他人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纷纷跟进,发展出了和山姆村P2P老大哥们完全不一样的模式。
这样一来,村里的市场上就有很多P2P企业了,它们竞争的,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件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平台向别人借钱,一件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平台把钱借给别人。
竞争之下,很多新花样就出来了。
有的P2P公司就出来做广告说,来我们这吧,我们的项目有担保公司担保。哪怕借钱的人还不上,担保公司也兜底呢!还有一些,租高大上的写字楼,给高额利息,聘美女接待员,给予高比例销售提成,总之是采取各种手段,吸引人投资进来。
经过立体式轰炸,村民们总算放心了。至于担保公司本身实力够不够强,借款人的项目到底如何,其实他们也很难完全了解。
出钱投资到P2P平台的村民们,愿望是美好的。很不幸,巴家村在去年遭遇了一轮股灾,而其中很多杠杆配资就是来自P2P的借款,再加上经济形势不好,去年下半年很多借钱的人最后还不上钱,甚至破产了。坏账的数量很大,担保公司都架不住了,于是出现担保公司破产、一大批平台跑路的情况。
类型1:平台模式
形式表现为撮合借、贷双方交易的信息中介,作为中介平台,原本不承担风险的,以中介佣金作为收入。
其优点是类似于电商,借款、贷款都非常自由,讲究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点对点的、去中介化的借贷行为,极大地缩减借贷成本。
但缺点是纯平台的P2P对项目的风控要求最高,鉴别能力却最为不足。
对普通投资人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坏账。很多平台引入担保,但过多坏账会让担保公司也一起崩盘。
另外一部分P2P公司比较稳健,早就看出在巴家村,前面这种模式有难度,如果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平台借钱,风控就太难做了。风控做不好,其他一切都白搭。
那怎么办呢?O2O,就是通过线下方式找项目、进行更多重的审核,根据风险制定利息,另一边再把这些贷款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让大家来投资。
小巴有一位朋友,在一家这一类型的P2P平台工作。他说,目前贷出去的利率是20%,而在线上给投资人的利率则是8%-10%左右,中间的利差则是分配在各个环节上。
小巴问他们的平台也有担保吗?他说,担保还是有的,虽然现在行业趋势是“去担保”,但是实际上村民们的习惯还是要有100%的兑付承诺,才会把钱投进来的。
所以,他们在线下,一方面要业绩、一方面还要兼顾风控,也是蛮难的。
类型2:O2O模式
形式表现为线上负责吸引钱进来,线下负责把钱贷出去。
由于存在一支线下审核队伍,风控要优于第一类。
缺点是需要建立一支线下队伍的成本很高,这部分成本最终要么转移给贷款一方,要么转移给借款一方。所以,作为普通投资人,或许要在收益率上打个折才行。
最近,又有一种新力量出现,村里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建P2P平台了。这些大公司,每年业务往来很多,各种贷款、欠款也多得不得了。比如供应商,原来款项可能需要几个月、半年才能拿到,他们只能先从银行借钱垫上,等到钱拿到了再去还。
现在这些核心的上市公司搞一个P2P,自己或者供应商的贷款项目就可以从P2P平台上融资了。反正这些钱,总归是要借的,只要利率合适,在一个自己控制下的平台,知根知底,反而更加方便。
这一类P2P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们基于自己的商业生态,具有历史合作信息的背书,把此前向银行的融资行为转变为一种系统内融资行为,风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不过在这一点优势之外,如果引入了其他的融资项目,那就与前面两种情况一样了,风控仍然是命门。而如果不引入外部的项目,那么这些平台的规模最终其实是受到上市公司自身商业体系规模的限制,企业业务规模有多大,平台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类型3:生态系统模式
一种基于商业生态的P2P平台,根据历史信息来作为融资的风控背书,可靠度相对较高。
其优点是依附于大企业自身的商业生态,具有成本和便利性优势。但其优势只有在自己的生态圈下才成立,如果其他人想来借钱,则平台并没有优势。
看上去,对普通投资人而言,这一种类型风险程度较低,但很有可能的情况是僧多粥少,毕竟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是足够大的生态系统。
除了以上的三类之外,巴家村还有好多P2P平台的变种。同时这三种类型之间,也互有穿插,难分彼此,小巴一次也说不完。但P2P终归还是一种金融模式,所有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终归仍是金融。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转移过程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资金的所有者因为让渡了使用权而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收益是带有风险性的,这种风险对价的制定是现代金融的最核心命题。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担保、刚性兑付必然只能是由于现实条件不完美而存在的阶段性现象,决定P2P未来的,仍然是那个被放在一旁多时的“风控”。
小巴以为,虽然P2P目前问题甚多,跑路事件频频,但由于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需求长期存在,P2P未来必有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过程,或许超过90%的P2P都会倒在路上。
对所有打算投资或已经投资于P2P的小伙伴,小巴建议大家回到终极命题——“风控”上,思考之后再做决断!
Ta的上一篇:Ta的下一篇: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每周七天,一个精彩主题视频...
12345678910
请前往 下载微信客户端中国4000家P2P平台有1600家接近停摆?
作者:网易科技
(原标题:中国4000家P2P平台有1600家接近停摆?40%或已死,剩下的60%怎么选)
前几天,美国最大P2P公司出大事了,CEO都辞职了。好多人问,什么情况, P2P这个行业怎么搞的,中国公司频繁跑路,美国公司也开始出状况,还要不要往下发展了?过去几年,中国一共有4000家P2P平台成立,目前停摆或接近停摆的累计有近1600家,占比40%。一方面数据看上去极其惨烈,另一方面行业总体却在快速增长,整体规模已经达到669亿美元,是美国的四倍,呈现一种极为矛盾的态势。
中国4000家P2P平台有1600家接近停摆?
于是,大家都看不懂了。为此,小巴决定展开了一次巴家村P2P考查之旅,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目前我们身边P2P行业运行的逻辑。
巴家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广受普通村民诟病的银行体系。银行喜欢借钱给村里的大企业,尤其是村营企业,老百姓、中小企业从银行里借钱太难,为此他们也总是抱怨不止。普通村民呢,钱只能存银行,利息实在太低。
巴小甲是巴家村常在外出差的业务员,有一天,他在隔壁的山姆村发现了一种叫P2P的商业模式,好像能够解决一次性这两个问题。
他回到村里,到处去找人合伙开P2P公司,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还用村里的电商来比喻。他说,这P2P啊,就像是一个电商平台,大家想来上面发布借钱信息,有钱的村民就可以挑项目借钱给他们钱,就像开网店、逛X宝一样,这不就是借贷两便了吗?
大家一听也都明白了,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好模式,于是出钱出力把公司办起来了。很快,村里其他人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纷纷跟进,发展出了和山姆村P2P老大哥们完全不一样的模式。
这样一来,村里的市场上就有很多P2P企业了,它们竞争的,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件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平台向别人借钱,一件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平台把钱借给别人。
竞争之下,很多新花样就出来了。
有的P2P公司就出来做广告说,来我们这吧,我们的项目有担保公司担保。哪怕借钱的人还不上,担保公司也兜底呢!还有一些,租高大上的写字楼,给高额利息,聘美女接待员,给予高比例销售提成,总之是采取各种手段,吸引人投资进来。
经过立体式轰炸,村民们总算那放心了。至于担保公司本身实力够不够强,借款人的项目到底如何,其实他们也很难完全了解。
出钱投资到P2P平台的村民们,愿望是美好的。很不幸,巴家村在去年遭遇了一轮股灾,而其中很多杠杆配资就是来自P2P的借款,再加上经济形势不好,去年下半年很多借钱的人最后还不上钱,甚至破产了。坏账的数量很大,担保公司都架不住了,于是出现担保公司破产、一大批平台跑路的情况。
形式表现为撮合借、贷双方交易的信息中介,作为中介平台,原本不承担风险的,以中介佣金作为收入。
其优点是类似于电商,借款、贷款都非常自由,讲究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点对点的、去中介化的借贷行为,极大地缩减借贷成本。
但缺点是纯平台的P2P对项目的风控要求最高,鉴别能力却最为不足。
对普通投资人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坏账。很多平台引入担保,但过多坏账会让担保公司也一起崩盘。
另外一部分P2P公司比较稳健,早就看出在巴家村,前面这种模式有难度,如果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平台借钱,风控就太难做了。风控做不好,其他一切都白搭。
那怎么办呢?O2O,就是通过线下方式找项目、进行更多重的审核,根据风险制定利息,另一边再把这些贷款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让大家来投资。
小巴有一位朋友,在一家这一类型的P2P平台工作。他说,目前贷出去的利率是20%,而在线上给投资人的利率则是8%-10%左右,中间的利差则是分配在各个环节上。
小巴问他们的平台也有担保吗?他说,担保还是有的,虽然现在行业趋势是&去担保&,但是实际上村民们的习惯还是要有100%的兑付承诺,才会把钱投进来的。
所以,他们在线下,一方面要业绩、一方面还要兼顾风控,也是蛮难的。
形式表现为线上负责吸引钱进来,线下负责把钱贷出去。
由于存在一支线下审核队伍,风控要优于第一类。
缺点是需要建立一支线下队伍的成本很高,这部分成本最终要么转移给贷款一方,要么转移给借款一方。所以,作为普通投资人,或许要在收益率上打个折才行。
最近,又有一种新力量出现,村里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建P2P平台了。这些大公司,每年业务往来很多,各种贷款、欠款也多得不得了。比如供应商,原来款项可能需要几个月、半年才能拿到,他们只能先从银行借钱垫上,等到钱拿到了再去还。
现在这些核心的上市公司搞一个P2P,自己或者供应商的贷款项目就可以从P2P平台上融资了。反正这些钱,总归是要借的,只要利率合适,在一个自己控制下的平台,知根知底,反而更加方便。
这一类P2P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们基于自己的商业生态,具有历史合作信息的背书,把此前向银行的融资行为转变为一种系统内融资行为,风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不过在这一点优势之外,如果引入了其他的融资项目,那就与前面两种情况一样了,风控仍然是命门。而如果不引入外部的项目,那么这些平台的规模最终其实是受到上市公司自身商业体系规模的限制,企业业务规模有多大,平台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生态系统模式
一种基于商业生态的P2P平台,根据历史信息来作为融资的风控背书,可靠度相对较高。
其优点是依附于大企业自身的商业生态,具有成本和便利性优势。但其优势只有在自己的生态圈下才成立,如果其他人想来借钱,则平台并没有优势。
看上去,对普通投资人而言,这一种类型风险程度较低,但很有可能的情况是僧多粥少,毕竟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是足够大的生态系统。
除了以上的三类之外,巴家村还有好多P2P平台的变种。同时这三种类型之间,也互有穿插,难分彼此,小巴一次也说不完。但P2P终归还是一种金融模式,所有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终归仍是金融。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转移过程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资金的所有者因为让渡了使用权而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收益是带有风险性的,这种风险对价的制定是现代金融的最核心命题。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担保、刚性兑付必然只能是由于现实条件不完美而存在的阶段性现象,决定P2P未来的,仍然是那个被放在一旁多时的&风控&。
小巴以为,虽然P2P目前问题甚多,跑路事件频频,但由于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需求长期存在,P2P未来必有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过程,或许超过90%的P2P都会倒在路上。
对所有打算投资或已经投资于P2P的小伙伴,小巴建议大家回到终极命题&&&风控&上,思考之后再做决断!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相关的资讯有:
相关的博文有:
前不久有消息称三星S8手机因为一些问题要延迟发售,不过现在看三星官方已经辟谣并称会...
iPhone 8有望在今年9月的秋季发布会上登场亮相,而从历史规律来看,今年是iPhone大年...
先后推出Ticwatch一代和二代手表之后,4月18日,出门问问又发布了Ticwatch S和Ticwatc...
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谷歌CEO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Twitter将与彭博社合作,推出全天候(24/7,每周7天,每天24小...
近些年来,社交巨头Facebook披荆斩棘,一路创下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记录,现在它们已经开...
手机语音助手各家都在布局,但其使用频度依然不高,不过,在一些危难情况下,也许真能...
日前,微信Android 6.5.8版本开始内测,带来了两大非常实用的新功能。聊天中查找聊天...
有消息称微软很快会公布一款命名为Windows 10 Cloud或Windows 10S的操作系统。就在美...
据有关法规,5月1日所有游戏必须公布抽奖概率,阴阳师手游对随机抽取类玩法及其概率及......
目前新版孙悟空即将上线体验服,欢迎召唤师们来体验哟!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孙悟空的详细......
火影忍者手游自来也木叶三忍是5月限定忍者,相信会有不少玩家招募他,目前青年自来也......
夜雾迷城活动2月22日5:00—2月28日23:59,本次活动新增套装黎明之冠新月之吻,下面为......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