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美军击落俄制战机机的发动机总是裸露在外

国产太行寿命为何是俄制发动机两倍?装国产航发的歼10终于量产
来源:图说军事
图片为近日网络媒体首次曝光的歼-10B战斗机,据悉,这次新曝光的照片显示至少有两架中国歼10B战斗机装备了国产“太行”改进型发动机,这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里程碑式胜利,因为它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大推力发动机,并成功应用于自产第三代单发战机的国家,中国国产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产业终于攻克了单发战斗机这个“禁区”,据了解,由于担心“太行”发动机出现空中停车和其他可靠性问题,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太行”发动机从来没有装备过歼10战机,而因为歼10战机,我国先后从俄罗斯引进了近600台套AL-31FN发动机。
【鹰眼图说军事 尖端神器栏目第212期】但俄制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实在太低,据外国媒体报道,AL-31FN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仅为1500小时,大修寿命仅为500小时,也就是说飞完500个小时就要大修一次,飞完1500个小时这台发动机就已经报废,实际上,早期的AL-31F发动机的寿命只有900小时。按照中国战斗机每年需要180至200个飞行小时的训练计算,一台发动机仅仅可以使用不到8年,而一架战斗机的使用寿命在20至25年之间,换句话说,在战斗机的全寿命期间,一架歼-10战斗机需要更换3至4台发动机,以未来我军装备500架歼-10计算,这就是2000台发动机,其消耗实在是太浪费。
我们知道,发动机寿命是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持续时间,是一个耐久性指标。其实质是主要结构件因工作中的磨损、蠕变、应力断裂、高低周疲劳、热疲劳等造成构件失效前,发动机累计工作时间和循环数。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航空发动机的平均寿命高达飞行小时,是俄制发动机的3至5倍。
据了解,通常来说,发动机寿命由主要零部件强度设计、试验和整机长期考核的结果共同决定。关键零部件的安全寿命取决于应力水平和循环次数,在满足高循环寿命要求的基础上,主要由其低循环疲劳寿命决定,而增加循环寿命首先就是让发动机内部那些负责长期旋转的部件具备极高的抗磨损能力,我国自行研制的太行改进型发动机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如单晶涡轮叶片和整体粉末冶金涡轮盘,如今这些技术均已经突破技术瓶颈,并开始规模化生产,据悉,在应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太行改进型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小时,虽然仅为欧美产品的一半,但已经超越俄罗斯产品。
请注意上面的图片中,歼-10B战斗机使用的“太行”发动机的尾喷口颜色为银灰色,外层磷片是轮流叠压的结构,各片磷片都首尾相连的部分叠压在前一片身上,尾喷口在外观上是由大小形状一致的磷片组成的。而俄罗斯AL-31发动机的尾喷口为灰蓝色和深灰色,外层磷片采用每两片大磷片夹一片小磷片的结构,在外观上,大磷片和小磷片交错组成圆形的尾喷口。这是这两种发动机外观上很大的不同。
鹰眼图说军事,用图说军事的微信自媒体,认认真真做军事原创,我们让事实说话,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tsjunshi81(长按可复制)
现代战争制空权可谓是非常重要,一旦失去制空权,那么你就成了别人…
韩联社(Yonhap)5月22日报道称,朝鲜官媒劳动新闻(Rodong Sinmun)公…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电影叫《黑鹰坠落》吧!电影里面有这样一段,黑…
在890年代的老山前线,我军与越南特工不断上演侦察与反侦察之战…
城市里有高楼大厦非常的繁荣,宏伟的建筑让人感到气势磅礴。但如果…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
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作为“大国重器”,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已经…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拥有航空母舰这个国家在国际…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俄专家称中国战机出口受制于人--舆情频道
官方微博:
传俄罗斯将继续售华航空发动机俄专家称中国战机出口受制于人 ::本报特约撰稿 李洁思
  据俄罗斯“航空港”网站3月24日报道,因得到俄制发动机的帮助,中国军用航空工业获得与俄罗斯同行一比高低的机会。按照中俄双方签署的协议,俄罗斯车尔尼雪夫工厂最近开始为中国生产43台RD-93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批发动机将用在中国与巴基斯坦联合生产的JF-17战斗机上,该机未来将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俄罗斯战机的竞争对手。
  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透露,目前已有25台RD-93发动机完工,全部43台将于年内交货。另外,在今年5月前,俄中还将签署新的100台RD-93发动机供货合同。此前,俄罗斯于2006年向中国提供了100台该型发动机,全部安装在JF-17战机上。另有传言说,如果俄罗斯能保证进一步提高RD-93发动机的性能,中方还将购买近1000台,合同总金额可达37.5亿美元,这显然对俄方诱惑巨大。
  报道称,尽管中国航空工业取得很大进步,但其航空发动机产能依然薄弱。中国自行研制的WS-10A发动机计划安装在歼-10战机上,以替代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发动机,但由于其性能不太稳定,中国去年不得不继续从俄罗斯进口122台AL-31F发动机,以保证歼-10的生产。
  购买俄制RD-93发动机,则是出于确保JF-17战斗机出口的需要。该机被视作美国F-16和俄罗斯米格-35战机的潜在竞争者,巴基斯坦空军已决定首批部署150架JF-17,并打算与中国联合生产额外的200至250架,用于向埃及、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出口。由于JF-17的单价仅为1500万美元左右,几乎是美俄同类产品的一半,俄罗斯有人担心JF-17会影响本国米格-35甚至苏-30战机的出口。
  但《莫斯科国防简报》杂志编辑米哈伊·巴拉巴诺夫不这么认为,他表示:“美国不会向中国这一潜在对手提供大推力的航空发动机,而欧盟也受到对华武器禁运的制约,所以中国只能购买俄罗斯的产品。……通过向中国提供军用发动机,俄罗斯就能控制中国战机出口,使俄制战机在国际市场上免遭后者的冲击。”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中美俄战机发动机工厂真容对比
1/40太行发动机,也叫涡扇10系列发动机,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它结束了国产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太行发动机由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研制,是国产第三代大型军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采用大推力涵比及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推力达到12000KGF-14000KGF(公斤力9.8N/Kg)
。目前主要用于装备中国第三代高性能歼-11B战斗机 。
2/402007年1月,配装WS-10“太行”发动机的国产歼11B重型战斗机顺利完成定型审查,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方面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的跨越;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的跨越;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对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3/40太行发动机不但可以作为战斗机的动力,并且太行发动机未来的大涵道比加力改型可以用于轰炸机,而大涵道比的无加力型可以用于未来的大型运输机。由太行发动机衍生的船用燃气轮机可以作为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只的主动力。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意味着国产海空主战装备的“心脏病”将得到全面解决。
4/40“太行”诞生的过程也是锻造中国研发航空动力顶尖人才的过程,我国开始拥有了一支能够独立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人才队伍和创新梯队,对于中国航空动力事业来说,“太行”只是一个起点。
5/40 在太行发动机研制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
1)三级风扇为带进气可变弯度导向叶片的跨音速气动设计,采用悬臂支承,不带进气变弯度导向叶片;超塑成型扩散连接的进气机匣,是国内该项设计技术的全新突破;
2)两级低压涡轮为复合倾斜弯扭的三维气动设计,低压涡轮两级导向叶片均为空心、三联整体无余量精铸结构,与高压涡轮对转,其效率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太行的空心叶片,606所集中国内最优秀的设计、材料、工艺、加工、检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国家队”,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试验,终于掌握了这种被誉为现代航空发动机“王冠上的明珠”
的尖端技术。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气膜冷却技术,大胆采用了复合气冷空心涡轮叶片。
7/404)“太行”发动机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是复合材料技术在国内航空发动机上的第一次应用。是国外第四代发动机技术,填补了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空白;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比钛板焊接结构的外涵机匣重量减轻30%,而且比强度、比刚度更高,疲劳寿命更长,更耐腐蚀。
此款“太行” 疑似为中国正在试飞的歼-20所使用发动机,这型发动机也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在产的国产发动机。
8/405)加力燃烧室为“平行进气”式,工作范围宽,重量轻,流体损失小,采用分区分压供油方案,保证了在发动机工作包线内的可靠点火和稳定;
6)第Ⅳ级和Ⅷ级高压压气静子叶片,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温合金叶片的冷辊轧。研制成功的GH4169合金Ⅳ级至Ⅷ级静子叶片冷辊轧填补了国内高温合金叶片冷辊轧技术的空白。2004年12月底完成攻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9/40 7)尾喷口为全程无级可调收敛扩散喷口设计,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不过收扩喷口精铸件平均合格率仅为54%,尚需进一步提高。
8)“太行”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电子束焊接,无论是工艺安排还是零件交付质量都无可挑剔。
10/409)将纳米氧化锆技术应用于热障涂层,给“太行”发动机高压涡轮导向叶片以及低压一、二级导向叶片穿上了一层性能优良稳定的“保护衣”,达到了世界热障涂层技术应用的最前沿。2005年5月,完成该技术工程化,在“太行”发动机叶片上应用。2005年8月,用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技术喷涂的高压涡轮导向叶片解决了烧蚀问题,顺利通过了“太行”发动机长期试车考核。
11/4010)首次采用整体铸造钛合金中介机匣;其技术难题最终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解决。
12/40 11)“太行”发动机试验初期所用的控制系统是数字电调系统,但其在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改为机械液压方案,1998年12月,该方案装机试车,经过严格的考核验证,能保证发动机可靠工作。原来的数字电调方案则改为第二案,待发展成熟后再取代机械液压控制方案。
13/4012)在“太行”发动机原型机研制阶段,高压涡轮盘采用了粉末冶金的新材料,但由于国内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从定型批这种材料被换掉。
14/40 近日,俄罗斯媒体发布一组UFMO发动机生产联合公司的照片,不仅能够看到俄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车间,还完整曝光了整个生产流程。
15/40俄罗斯UFMO发动机生产联合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始建于1925年,有员工2万余人,现属于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公司。UFMO主要生产装备苏-35战机的AL-41F-S发动机、装备苏-27和苏-30的AL-31F发动机、卡系列直升机和米系列直升机,并参与研制T-50战机发动机、MS-21客机发动机PD-14及VK2500发动机。
16/40不同车间生产出来的部件被装配工组合到一起。
17/40单独的一个部门负责回转尾喷管,这是AL-31FP区别于AL-31F的一个重要元素。
18/40装配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减压阀同燃料监控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气装置装到一起。要对同轴度进行仔细的检查,以避免可能的震动。
19/40装配工正在仔细的手工检查发动机。
20/40在装配车间里所有的零件和部件将被组合称一个完整的发动机。这里工作着最优秀的装配工。
21/40装配车间中有一个区域展示了近20-25年生产的发动机。
22/40航空发动机的测试是整个生产链中最后一个,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个特殊车间进行最初测试和验收试验。
23/40使用纸和聚乙烯材料将发动机包装起来,但这并不是全部。
24/40回转尾喷管的使用寿命为500个小时,而发动机为1000小时,所以必须要准备两个回转尾喷管。
25/40这是已经被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管材,它们缠绕着发动机,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6/40发动机叶片的制造。
27/40装配涡轮发动机的叶轮是一个很费时的事情,需要特别高的技能。高精度的装配可以保证发动机长期、可靠的工作。
28/40F135发动机是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飞机研制的,有3种型别,即常规起落型F135-PW-100、舰载短距起落型F135-PW-400和STOVL型F135-PW-600。主合同商PW公司负责F135主发动机的研制和系统集成。分合同商RR公司负责轴驱动的升力风扇、三轴承偏转喷管和滚转喷管的研制。
29/40F135发动机于2002年5月成功地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2003年5月成功地通过了关键设计评审。2003年10月,F135
CTOL型发动机(FX631发动机)开始进行地面试验,检查了发动机是否有液体泄漏、从地面慢车到空中慢车间的油门特性。
30/40日,PW公司第1台F135
FX631生产型发动机首次进行加力试验。日,普·惠公司F135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超声速飞行,飞行的最高速度达马赫数1.05。
31/40截止到2007年底,F135推进系统完成了3600小时的方案验证试验、8500小时的系统验证试验,垂直起飞推进系统试验了4300小时和19次飞行试验。此后常规起落型F135-PW-100于2010年年初正式定型,获得服役许可。STOVL型F135-PW-600也在最近完成研制开始投产。
32/40F119发动机分为:风扇、核心机、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尾喷管和附件传动机匣等6个单元体,另外还有附件、FADEC及发动机监测系统。其加力推力155.7千牛,中间推力105.0千牛,总压比35,涵道比0.3,涡轮前温K,最大直径1.13米,长度4.826米、重量1460千克。
33/40F135发动机采用与F119发动机基本相同的核心机。为提高推力,增加了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和涵道比,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34/40燃烧室在F119发动机三维高紊流度、高旋流结构的浮动壁燃烧室的基础上,采用了高燃油空气比燃烧室技术,在提供小的分布因子和所要求的径向剖面的同时,满足了效率目标。
35/40高、低压涡轮采用对转结构,“超冷”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和导流叶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设计,利用高温材料(可能为CMSX-4铸造合金)铸造,已在改进的F119发动机上得到验证,在提高耐久性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温度(约为110
)。低压涡轮增加1级,变为2级,以适应增大的风扇带来的驱动负荷。
36/40F119是普·惠公司为美国第四代战斗机研制的先进双转子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其设计目标是:不加力超音速巡航能力、非常规机动和短距起落能力、隐身能力(即低的红外和雷达信号特征)、寿命期费用降低至少25%、零件数量减少40~60%、推重比提高20%、耐久性提高两倍、零件寿命延长50%。
37/40在80年代初确定的循环参数范围是:涵道比0.2~0.3;总增压比23~27;涡轮进口温度
(1850K~1950K);节流比1.10~1.15。
38/40在F119上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三维粘性叶轮机设计方法、整体叶盘结构、高紊流度强旋流主燃烧室头部、浮壁燃烧室结构、高低压涡轮转向相反、整体式加力燃烧室设计、二元矢量喷管和第三代双余度FADEC。
39/40F119的主要性能参数为:最大推力156千牛,中间推力105千牛,总压比35,涵道比0.3,涡轮前温度1577
~1677 ,最大直径1.13米,长度4.826米,重量 1360千克。
40/40与普惠公司为第3代战斗机F-15、F-16研制的推重比为8一级的F100发动机相比,F119在总级数、零件数、推重比等均有较大的改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俄制战机上高原竟无法启动 解放军少将治好“心脏病”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王冠&,中国战机&心脏病&问题虽然诟病已久,但近年来也是捷报频传。日前,央媒集中报道空军工程大学教授李应红事迹时披露,李应红又破解发动机&疲劳问题&,成功为战鹰延寿。
李应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就是他,诊治好发动机&高原病&,成功解决了先进战机高原作战这个重大课题。
当年,我们从俄罗斯引进了两种新型战机,在空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两款战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却存在发动机不能启动等一系列&高原病&。发动机是战鹰的&心脏&,如果无法启动,价值数亿元的战机就是废铁一堆。事实上,正因如此,无论是美俄还是欧洲各国,都没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军用机场。
李应红作为时任空军工程学院飞机与发动机工程系主任,主动请缨担纲&某型发动机高原技术攻关项目&。他顶着巨大压力在高海拔地区主持科研试飞工作。呕心沥血近5载,项目终获成功,他却他落下高血压的病根,直到现在还时常犯病。
日上午,两架新型战机在海拔3500米的西藏某机场顺利起航,并在布达拉宫前专门举办了战机飞跃表演。李应红说:&当时飞的时候,西藏藏区有很多人都比较虔诚地膜拜,因为当时飞的高度相对较低,震撼力是比较强的。&此后,我国战机的作战范围覆盖到青藏高原全边境。
李应红是重庆奉节人,小时候还在上学之余帮助家中放牛。1978年,李应红考入空军工程学院,穿上&空军蓝&那一刻起,就与航空发动机结下不解之缘。他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用模糊数学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研究的论文,被钱学森评价为模糊数学在中国应用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之一。
穿上&空军蓝&39年时间,他只干了一件事:当好中国空军战机&心脏病&医生。&某型发动机高原技术攻关项目&研制成功,让李应红功成名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并成长为空军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但是李应红并没有躺着功劳薄上,率先突破某型激光技术,并顺利完成两种型号激光冲击强化设备的研制,实现由技术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他还&从零开始&瞄准了航空研究领域的下一个制高点&&等离子体技术,与地方工业部门一起建起国内第一条激光冲击强化工业生产线,彻底打破了该领域西方国家&独大&的局面。您的位置:>>>正文
俄官方称第五代战机T-50发动机已经造好
  【环球网综合报道&记者&胥文琦】据俄新社6月18日消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波戈相18日在巴黎-布尔歇国际航展上向媒体表示,俄第五代战机T-50的发动机已经造好。&
  据悉,目前有6架T-50在莫斯科郊外进行测试,而这些飞机上装有第一阶段发动机。
  波戈相说:&第五代战机的发动机已经造好,它被称为第一阶段发动机。目前我们着手第二阶段发动机的技术设计,它将安装在第二阶段的T-50飞机上。&
  他强调,首批生产的俄罗斯战机将装有第一阶段发动机。根据第二阶段发动机的研制情况,将用它们装备下一阶段战机。&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赵衍龙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军击落俄制战机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