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费资本论,财富的福音电子版永动机,财富的福音电子版第九波的电子版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17|回复: 10
广东一公司自称“财富永动机”被举报 成员冒充学者
  自称“财富永动机”的广东云联惠公司被频频举报涉嫌“网络传销”,工商部门认定其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文/图 金羊网记者 罗坪 实习生 谢煜楠
240384.JPEG (138.31 KB, 下载次数: 1025)
16:53 上传
  “你消费,我全返”、“消费等于赚钱”、“消费全返模式超越时代50年,永动世界500年”、“公司很快在美国挂牌上市”——近两年来,一家注册地在广州,名为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联惠)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消费资本论”和“财富永动机”为理论依据席卷全国,发展至数十万联盟商家和会员。
  今年上半年,云联惠被消费者频繁举报至国家工商总局、广东省工商局,指其涉嫌“传销”。6月和本月,宁夏和湖南相继发布防范云联惠“非法集资风险”的**,并将异常情况通报至公安部和银监会。18日,广东省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云联惠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目前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公安正在调查此事,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A 疯狂:沉迷云联惠致家庭矛盾
  湖南女孩祝琪(化名)已经很久不跟母亲说话,这源自母亲疯狂地迷上云联惠“赚钱模式”。由于家人对待云联惠有认识分歧,而相关职能部门又未对云联惠的“传销传闻”作出明确表态,投进巨资的祝琪母亲与其继父已经离婚致家庭分崩离析。
  祝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母亲大致是在去年年中沉迷“云联惠”。在听闻商家付费加盟、可吸引顾客后,母亲前前后后共投进了好几万元进去。“她经济实力又不是很强,但怎么也听不进家人的劝解,硬认为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往里面砸钱。”
  据云联惠宣传册称,“云联惠商业大系统”是创始人黄明历经近十年研究而创立的。其运营模式是实现三角消费的“100%全额返还”,即成为云联惠注册会员的消费者,去云联惠联盟商家消费,由加盟商家提交消费总额的16%(佣金)给云联惠。之后,云联惠以每天万分之五左右的返还比例,以积分转换形式持续返还给消费者和商家。
  为此,云联惠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会员去商家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1600元。之后云联惠按照每天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持续返还给消费者10000元;而商家提交的1600元,云联惠同样按每天万分之五左右返还,直至返还完。
  祝琪称,其母亲发现一个制度设计漏洞:买家跟卖家串通,以虚假交易的方式换取返还积分,进而提现。或者一人利用多名亲友的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在手中几经倒卖产生“返利积分”。“家人认为这样做眼下得利,但长远看有上当风险,但妈妈仍然不听。”
  祝琪遇到的情况并非孤例。在四川成都,肖洁发现自己和母亲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因母女对云联惠有认识分歧,关系变得甚是紧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疑点,劝说长辈无效后开始在网上取得联系,建立名为“反传销”的维权群。但时至今日,除国家工商总局在官网上有一条回应“云联惠涉嫌传销,请咨询广东工商局”的答复外,众人无法劝说沉迷的家人。
  B 工商: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要不要加盟云联惠,有家庭内部分化的个案,也有父子同心的个案。9月18日上午,来自山西临汾做地产行的石风(化名)跟着岳父,赶到广州位于嘉禾望岗地铁站不远的“云联国际中心”三楼,加盟云联惠。石风交了999元入会费,成为一名“铂钻会员”。
  按照云联惠宣传册的讲解,石风目前处于会员的最高级,铂钻会员下面还有两级:免费的普通会员和交99.9元成为金钻会员。会员级别越高,享受相应的权限越高。依照规则,石风从此享受消费积分返还,还有推荐所有会员的推荐权(发展下线)。
  每推荐一个人,其在加盟商家消费一笔资金,推荐人就能拿到一笔提成。而石风的推荐人(上线),正是他的岳父。今年的6月,石风岳父首先成为云联惠的会员。正是被云联惠商业模式的吸引,他们专程赶到广州。事实上,石风父子是近两年来云联惠全国数十万入会会员中的一例。
  在云联惠的强势宣传推广之下,每天均有不少来自广东、山西、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内外商户前来办理加盟。“云联国际中心”实为一栋正在装修的大楼,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彭上德兴路,一条“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的横幅,悬挂在大厅入门处。
  云联惠招商部一名成员透露,云联惠现有会员4500万人,其中商家会员约15万人,大多数消费者会倾向于在云联惠电商平台“云联商城”消费。其称呼云联惠发行过四期股权,很快云联惠将在美国发行价值一千个亿的股权债券。旁边一位30岁上下的云联惠男会员听后附言,“已做好购买的准备。”
  面对持续不断的“传销”举报,9月18日,广东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今年3月广州市工商局启动过一次对云联惠的调查,至今半年来也未停止过跟踪调查。目前工商局认定云联惠的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云联惠涉嫌非法集资问题,正由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负责调查,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C 虚名:虚假宣传+山寨奖项
  “消费可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云联惠宣传的“财富永动机”返利模式,遇到的最大质疑声为其模式是否可持续?由“中国反传销第一人”李旭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反传销咨询救助网”,近两年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咨询者和求助者,称家人变成了“云联惠”的追随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仔细研究了云联惠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营怎么可持续?”李旭向羊城晚报记者分析称:假设会员单笔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了1600元。按每天按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返还,1600元约275天就返还完。加之云联惠总的返还额度是10000元(返给会员)+1600元(返给商家),明摆着是亏本生意,它靠什么来持续?
  李旭称,无非两条路:一是持续消费让云联惠持续进账,后面的钱来补前面的账;二是275天保留的现金流用作投资,靠盈利来弥补返还金。做投资,现金流则涉及资金托管和监管,怎么保障安全性?云联惠没有给出答案。“而第一种用后面的来账补贴前面的返还金,等于是拉人头,最后的人要面临资金断裂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杨东向记者表述了类似的担忧,称云联惠的可持续性有变成“庞氏骗局”的风险。杨东表示,云联惠在2016年3月投放给一家媒体的广告版中,他的缺陷性论述被删去且未告知他就发表,成了虚假宣传式的变相“肯定其模式”。对此他深感不满,要求删除不实言论消除影响,为此还曾引发了一段法律纠纷。
  记者梳理发现,在质疑声中,云联惠对其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辩解,并对外投放了大量广告。这些广告在云联惠的对外宣传中,被变相解读为“权威媒体专访”。如云联惠宣传手册称《广东经济》杂志在2015年10月号上对其模式大力肯定,记者向该杂志编辑部核实获悉:云联惠实为该杂志的理事单位。稿件并非新闻报道,而是主动投放的“软文”。
  在销售的宣传册中,记者注意到云联惠列举自己获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始人黄明则获得“中国民族品牌十大领军人物”。上述奖项的颁发方为中国民族产业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而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该组织委员会实为中国民族产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而两协会均在民政部今年公布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
  D 尴尬:智囊团成员冒充学者
  为推广云联惠商业模式,有两名标榜为“教授”的智囊团成员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学教授”、“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智斌;二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两人均为《云联惠商业大系统》的编委,主编则是云联惠的创始人黄明。
  何智斌在云联惠的宣传册中,身份介绍为“云联惠全球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他既为云联惠作“云联惠赋”,也给云联惠“填词谱曲”。在2015年“首届999云联惠国际消费乐返节”,以及湖北省内云联惠的市县级代理开业仪式上,何智斌均声称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核实何智斌身份,羊城晚报记者多次致电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答复均称“无国学教授职位”、“何智斌查无此人”。随后记者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师资检索”里查询信息,同样“查无此人”。
  针对何智斌的另一“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身份,羊城晚报记者登陆其官网显示常务副院长为冯复加而非何智斌。与此同时,在 2016年5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的第七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中国国学研究院名列其中。
  同样,为云联惠撰写宣传册、安排媒体采访、组织论坛介绍云联惠创新模式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身份公然造假。公开活动中,侯书生职位介绍为云联惠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云联惠公司总经理。对此,记者致电国家行政学院核实。
  国家行政学院答复称,侯书生既非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也非所谓的“知名学者”。此前侯书生仅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一名普通合作编辑,“2015年,我们发现他打着出版社策划总监、教授身份的幌子在一些大学讲课、搞活动,经警告无效,我们在2015年年底解除了合作关系。”
套路真牛··
哪里有不用做就有收入的事,想得太美了
朋友圈里不少人在吹有几好几好,大多都是做生意的
茂名都好多人中招了吧
到处都是。
朋友圈没有,还好
没遇见过,不过正常想也不会有那么好的事
都返了,钱从天上掉下来
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一班傻佬让人洗了脑的
Powered by广东一公司自称“财富永动机”被举报 成员冒充学者
  自称“财富永动机”的广东云联惠公司被频频举报涉嫌“网络传销”,工商部门认定其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文/图 金羊网记者 罗坪 实习生 谢煜楠
  “你消费,我全返”、“消费等于赚钱”、“消费全返模式超越时代50年,永动世界500年”、“公司很快在美国挂牌上市”——近两年来,一家注册地在广州,名为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联惠)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消费资本论”和“财富永动机”为理论依据席卷全国,发展至数十万联盟商家和会员。
  今年上半年,云联惠被消费者频繁举报至国家工商总局、广东省工商局,指其涉嫌“传销”。6月和本月,宁夏和湖南相继发布防范云联惠“非法集资风险”的紧急通知,并将异常情况通报至公安部和银监会。18日,广东省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云联惠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目前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公安正在调查此事,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A 疯狂:沉迷云联惠致家庭矛盾
  湖南女孩祝琪(化名)已经很久不跟母亲说话,这源自母亲疯狂地迷上云联惠“赚钱模式”。由于家人对待云联惠有认识分歧,而相关职能部门又未对云联惠的“传销传闻”作出明确表态,投进巨资的祝琪母亲与其继父已经离婚致家庭分崩离析。
  祝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母亲大致是在去年年中沉迷“云联惠”。在听闻商家付费加盟、可吸引顾客后,母亲前前后后共投进了好几万元进去。“她经济实力又不是很强,但怎么也听不进家人的劝解,硬认为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往里面砸钱。”
  据云联惠宣传册称,“云联惠商业大系统”是创始人黄明历经近十年研究而创立的。其运营模式是实现三角消费的“100%全额返还”,即成为云联惠注册会员的消费者,去云联惠联盟商家消费,由加盟商家提交消费总额的16%(佣金)给云联惠。之后,云联惠以每天万分之五左右的返还比例,以积分转换形式持续返还给消费者和商家。
  为此,云联惠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会员去商家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1600元。之后云联惠按照每天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持续返还给消费者10000元;而商家提交的1600元,云联惠同样按每天万分之五左右返还,直至返还完。
  祝琪称,其母亲发现一个制度设计漏洞:买家跟卖家串通,以虚假交易的方式换取返还积分,进而提现。或者一人利用多名亲友的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在手中几经倒卖产生“返利积分”。“家人认为这样做眼下得利,但长远看有上当风险,但妈妈仍然不听。”
  祝琪遇到的情况并非孤例。在四川成都,肖洁发现自己和母亲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因母女对云联惠有认识分歧,关系变得甚是紧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疑点,劝说长辈无效后开始在网上取得联系,建立名为“反传销”的维权群。但时至今日,除国家工商总局在官网上有一条回应“云联惠涉嫌传销,请咨询广东工商局”的答复外,众人无法劝说沉迷的家人。
  B 工商: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要不要加盟云联惠,有家庭内部分化的个案,也有父子同心的个案。9月18日上午,来自山西临汾做地产行的石风(化名)跟着岳父,赶到广州位于嘉禾望岗地铁站不远的“云联国际中心”三楼,加盟云联惠。石风交了999元入会费,成为一名“铂钻会员”。
  按照云联惠宣传册的讲解,石风目前处于会员的最高级,铂钻会员下面还有两级:免费的普通会员和交99.9元成为金钻会员。会员级别越高,享受相应的权限越高。依照规则,石风从此享受消费积分返还,还有推荐所有会员的推荐权(发展下线)。
  每推荐一个人,其在加盟商家消费一笔资金,推荐人就能拿到一笔提成。而石风的推荐人(上线),正是他的岳父。今年的6月,石风岳父首先成为云联惠的会员。正是被云联惠商业模式的吸引,他们专程赶到广州。事实上,石风父子是近两年来云联惠全国数十万入会会员中的一例。
  在云联惠的强势宣传推广之下,每天均有不少来自广东、山西、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内外商户前来办理加盟。“云联国际中心”实为一栋正在装修的大楼,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彭上德兴路,一条“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的横幅,悬挂在大厅入门处。
  云联惠招商部一名成员透露,云联惠现有会员4500万人,其中商家会员约15万人,大多数消费者会倾向于在云联惠电商平台“云联商城”消费。其称呼云联惠发行过四期股权,很快云联惠将在美国发行价值一千个亿的股权债券。旁边一位30岁上下的云联惠男会员听后附言,“已做好购买的准备。”
  面对持续不断的“传销”举报,9月18日,广东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今年3月广州市工商局启动过一次对云联惠的调查,至今半年来也未停止过跟踪调查。目前工商局认定云联惠的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云联惠涉嫌非法集资问题,正由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负责调查,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C 虚名:虚假宣传+山寨奖项
  “消费可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云联惠宣传的“财富永动机”返利模式,遇到的最大质疑声为其模式是否可持续?由“中国反传销第一人”李旭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反传销咨询救助网”,近两年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咨询者和求助者,称家人变成了“云联惠”的追随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仔细研究了云联惠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营怎么可持续?”李旭向羊城晚报记者分析称:假设会员单笔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了1600元。按每天按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返还,1600元约275天就返还完。加之云联惠总的返还额度是10000元(返给会员)+1600元(返给商家),明摆着是亏本生意,它靠什么来持续?
  李旭称,无非两条路:一是持续消费让云联惠持续进账,后面的钱来补前面的账;二是275天保留的现金流用作投资,靠盈利来弥补返还金。做投资,现金流则涉及资金托管和监管,怎么保障安全性?云联惠没有给出答案。“而第一种用后面的来账补贴前面的返还金,等于是拉人头,最后的人要面临资金断裂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杨东向记者表述了类似的担忧,称云联惠的可持续性有变成“庞氏骗局”的风险。杨东表示,云联惠在2016年3月投放给一家媒体的广告版中,他的缺陷性论述被删去且未告知他就发表,成了虚假宣传式的变相“肯定其模式”。对此他深感不满,要求删除不实言论消除影响,为此还曾引发了一段法律纠纷。
  记者梳理发现,在质疑声中,云联惠对其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辩解,并对外投放了大量广告。这些广告在云联惠的对外宣传中,被变相解读为“权威媒体专访”。如云联惠宣传手册称《广东经济》杂志在2015年10月号上对其模式大力肯定,记者向该杂志编辑部核实获悉:云联惠实为该杂志的理事单位。稿件并非新闻报道,而是主动投放的“软文”。
  在销售的宣传册中,记者注意到云联惠列举自己获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始人黄明则获得“中国民族品牌十大领军人物”。上述奖项的颁发方为中国民族产业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而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该组织委员会实为中国民族产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而两协会均在民政部今年公布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
  D 尴尬:智囊团成员冒充学者
  为推广云联惠商业模式,有两名标榜为“教授”的智囊团成员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学教授”、“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智斌;二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两人均为《云联惠商业大系统》的编委,主编则是云联惠的创始人黄明。
  何智斌在云联惠的宣传册中,身份介绍为“云联惠全球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他既为云联惠作“云联惠赋”,也给云联惠“填词谱曲”。在2015年“首届999云联惠国际消费乐返节”,以及湖北省内云联惠的市县级代理开业仪式上,何智斌均声称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核实何智斌身份,羊城晚报记者多次致电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答复均称“无国学教授职位”、“何智斌查无此人”。随后记者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师资检索”里查询信息,同样“查无此人”。
  针对何智斌的另一“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身份,羊城晚报记者登陆其官网显示常务副院长为冯复加而非何智斌。与此同时,在 2016年5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的第七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中国国学研究院名列其中。
  同样,为云联惠撰写宣传册、安排媒体采访、组织论坛介绍云联惠创新模式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身份公然造假。公开活动中,侯书生职位介绍为云联惠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云联惠公司总经理。对此,记者致电国家行政学院核实。
  国家行政学院答复称,侯书生既非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也非所谓的“知名学者”。此前侯书生仅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一名普通合作编辑,“2015年,我们发现他打着出版社策划总监、教授身份的幌子在一些大学讲课、搞活动,经警告无效,我们在2015年年底解除了合作关系。”
大家都在看
正在加载中...“财富永动机”神话要靠监管戳穿_网易新闻
“财富永动机”神话要靠监管戳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财富永动机”神话要靠监管戳穿)
一家名为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消费资本论”和“财富永动机”为理论依据,近两年来席卷全国,发展出数十家联盟商家和会员,其运营模式遭到了消费者的举报。据《羊城晚报》报道,目前该公司已被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公安联手调查;当地工商部门也参与了协助调查,指该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这家公司的运营,打出了“你消费,我全返”,“消费等于赚钱”,“消费全返模式超越时代50年,永动世界500年”的口号,对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诱惑性,一些消费者投入其中,导致家庭矛盾迭起。这种“消费全返”是违反常识的。在消费过程中,如果商家真的对大量消费者都进行“消费全返”,甚至让消费者以此赚钱,肯定维持不下去。云联惠号称“消费全返”,其实依赖的是后续消费者不间断的资金投入,虽然也有部分投资,但在目前经济增长减缓,实体经济趋冷的情况下,这种高额回报的投资渠道已不存在,因此云联惠的这种模式很难长期维持。从本质上看,此模式与市场上的一些集资诈骗案非常相似,一旦资金链断裂,“财富永动机”的神话就将破灭,消费者投入的资金可能血本无归。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云联惠在市场上如入无人之境,活动十分广泛。不少消费者对其集资方式产生了疑问,并以涉嫌传销为由向工商部门举报。但工商部门经过半年调查,认为该公司涉嫌集资诈骗,随后将涉嫌传销的举报移交给金融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后两个部门的调查也已有些时日,但尚未公布结果。究其原因,在于云联惠有很大的迷惑性。根据报道:首先,该公司打出的旗号是“网络科技”,赶上了“互联网+”的时髦;其次,该公司策划了密集的虚假宣传,并设计了一些迷惑性很强的奖项;另外,他们还让智囊团成员冒充高校学者进行演讲。
近两年来,国家允许民间金融市场适度开放,各种民间集资活动十分活跃。这对搞活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金融消费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在这同时,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也在改革之中,市场准入有适度放宽。但在这同时,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然而,由于担心影响市场发展,地方监管部门在事中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顾忌。这种担心“错杀”的心态,当然可以理解,但对于民间金融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普通消费者、投资者的风险。如果放松监管,带来的结果可能不是市场的活跃,而是混乱。现在,针对云联惠暴露的问题,广州市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是负责任的态度。随着监管的深入,“财富永动机”的神话必将被戳穿。与此同时,消费者、投资者也应从中受到教育,对各种以脱离现实环境的、高收益承诺的集资产品,抱以高度警惕。周俊生 财经评论员
(原标题:“财富永动机”神话要靠监管戳穿)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广东一公司自称“财富永动机”被举报涉嫌传销&成员冒充学者
日16:14&&来源:
原标题:广东一公司自称“财富永动机”被举报 成员冒充学者
  自称“财富永动机”的广东云联惠公司被频频举报涉嫌“网络传销”,工商部门认定其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你消费,我全返”、“消费等于赚钱”、“消费全返模式超越时代50年,永动世界500年”、“公司很快在美国挂牌上市”――近两年来,一家注册地在广州,名为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联惠)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消费资本论”和“财富永动机”为理论依据席卷全国,发展至数十万联盟商家和会员。
  今年上半年,云联惠被消费者频繁举报至国家工商总局、广东省工商局,指其涉嫌“传销”。6月和本月,宁夏和湖南相继发布防范云联惠“非法集资风险”的紧急通知,并将异常情况通报至公安部和银监会。18日,广东省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云联惠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目前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公安正在调查此事,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A 疯狂:沉迷云联惠致家庭矛盾
  湖南女孩祝琪(化名)已经很久不跟母亲说话,这源自母亲疯狂地迷上云联惠“赚钱模式”。由于家人对待云联惠有认识分歧,而相关职能部门又未对云联惠的“传销传闻”作出明确表态,投进巨资的祝琪母亲与其继父已经离婚致家庭分崩离析。
  祝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母亲大致是在去年年中沉迷“云联惠”。在听闻商家付费加盟、可吸引顾客后,母亲前前后后共投进了好几万元进去。“她经济实力又不是很强,但怎么也听不进家人的劝解,硬认为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往里面砸钱。”
  据云联惠宣传册称,“云联惠商业大系统”是创始人黄明历经近十年研究而创立的。其运营模式是实现三角消费的“100%全额返还”,即成为云联惠注册会员的消费者,去云联惠联盟商家消费,由加盟商家提交消费总额的16%(佣金)给云联惠。之后,云联惠以每天万分之五左右的返还比例,以积分转换形式持续返还给消费者和商家。
  为此,云联惠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会员去商家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1600元。之后云联惠按照每天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持续返还给消费者10000元;而商家提交的1600元,云联惠同样按每天万分之五左右返还,直至返还完。
  祝琪称,其母亲发现一个制度设计漏洞:买家跟卖家串通,以虚假交易的方式换取返还积分,进而提现。或者一人利用多名亲友的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在手中几经倒卖产生“返利积分”。“家人认为这样做眼下得利,但长远看有上当风险,但妈妈仍然不听。”
  祝琪遇到的情况并非孤例。在四川成都,肖洁发现自己和母亲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因母女对云联惠有认识分歧,关系变得甚是紧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疑点,劝说长辈无效后开始在网上取得联系,建立名为“反传销”的维权群。但时至今日,除国家工商总局在官网上有一条回应“云联惠涉嫌传销,请咨询广东工商局”的答复外,众人无法劝说沉迷的家人。
  B 工商: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要不要加盟云联惠,有家庭内部分化的个案,也有父子同心的个案。9月18日上午,来自山西临汾做地产行的石风(化名)跟着岳父,赶到广州位于嘉禾望岗地铁站不远的“云联国际中心”三楼,加盟云联惠。石风交了999元入会费,成为一名“铂钻会员”。
  按照云联惠宣传册的讲解,石风目前处于会员的最高级,铂钻会员下面还有两级:免费的普通会员和交99.9元成为金钻会员。会员级别越高,享受相应的权限越高。依照规则,石风从此享受消费积分返还,还有推荐所有会员的推荐权(发展下线)。
  每推荐一个人,其在加盟商家消费一笔资金,推荐人就能拿到一笔提成。而石风的推荐人(上线),正是他的岳父。今年的6月,石风岳父首先成为云联惠的会员。正是被云联惠商业模式的吸引,他们专程赶到广州。事实上,石风父子是近两年来云联惠全国数十万入会会员中的一例。
  在云联惠的强势宣传推广之下,每天均有不少来自广东、山西、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内外商户前来办理加盟。“云联国际中心”实为一栋正在装修的大楼,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彭上德兴路,一条“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的横幅,悬挂在大厅入门处。
  云联惠招商部一名成员透露,云联惠现有会员4500万人,其中商家会员约15万人,大多数消费者会倾向于在云联惠电商平台“云联商城”消费。其称呼云联惠发行过四期股权,很快云联惠将在美国发行价值一千个亿的股权债券。旁边一位30岁上下的云联惠男会员听后附言,“已做好购买的准备。”
  面对持续不断的“传销”举报,9月18日,广东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今年3月广州市工商局启动过一次对云联惠的调查,至今半年来也未停止过跟踪调查。目前工商局认定云联惠的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云联惠涉嫌非法集资问题,正由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负责调查,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C 虚名:虚假宣传+山寨奖项
  “消费可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云联惠宣传的“财富永动机”返利模式,遇到的最大质疑声为其模式是否可持续?由“中国反传销第一人”李旭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反传销咨询救助网”,近两年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咨询者和求助者,称家人变成了“云联惠”的追随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仔细研究了云联惠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营怎么可持续?”李旭向羊城晚报记者分析称:假设会员单笔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了1600元。按每天按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返还,1600元约275天就返还完。加之云联惠总的返还额度是10000元(返给会员)+1600元(返给商家),明摆着是亏本生意,它靠什么来持续?
  李旭称,无非两条路:一是持续消费让云联惠持续进账,后面的钱来补前面的账;二是275天保留的现金流用作投资,靠盈利来弥补返还金。做投资,现金流则涉及资金托管和监管,怎么保障安全性?云联惠没有给出答案。“而第一种用后面的来账补贴前面的返还金,等于是拉人头,最后的人要面临资金断裂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杨东向记者表述了类似的担忧,称云联惠的可持续性有变成“庞氏骗局”的风险。杨东表示,云联惠在2016年3月投放给一家媒体的广告版中,他的缺陷性论述被删去且未告知他就发表,成了虚假宣传式的变相“肯定其模式”。对此他深感不满,要求删除不实言论消除影响,为此还曾引发了一段法律纠纷。
  记者梳理发现,在质疑声中,云联惠对其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辩解,并对外投放了大量广告。这些广告在云联惠的对外宣传中,被变相解读为“权威媒体专访”。如云联惠宣传手册称《广东经济》杂志在2015年10月号上对其模式大力肯定,记者向该杂志编辑部核实获悉:云联惠实为该杂志的理事单位。稿件并非新闻报道,而是主动投放的“软文”。
  在销售的宣传册中,记者注意到云联惠列举自己获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始人黄明则获得“中国民族品牌十大领军人物”。上述奖项的颁发方为中国民族产业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而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该组织委员会实为中国民族产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而两协会均在民政部今年公布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
  D 尴尬:智囊团成员冒充学者
  为推广云联惠商业模式,有两名标榜为“教授”的智囊团成员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学教授”、“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智斌;二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两人均为《云联惠商业大系统》的编委,主编则是云联惠的创始人黄明。
  何智斌在云联惠的宣传册中,身份介绍为“云联惠全球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他既为云联惠作“云联惠赋”,也给云联惠“填词谱曲”。在2015年“首届999云联惠国际消费乐返节”,以及湖北省内云联惠的市县级代理开业仪式上,何智斌均声称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核实何智斌身份,羊城晚报记者多次致电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答复均称“无国学教授职位”、“何智斌查无此人”。随后记者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师资检索”里查询信息,同样“查无此人”。
  针对何智斌的另一“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身份,羊城晚报记者登陆其官网显示常务副院长为冯复加而非何智斌。与此同时,在 2016年5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的第七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中国国学研究院名列其中。
  同样,为云联惠撰写宣传册、安排媒体采访、组织论坛介绍云联惠创新模式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身份公然造假。公开活动中,侯书生职位介绍为云联惠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云联惠公司总经理。对此,记者致电国家行政学院核实。
  国家行政学院答复称,侯书生既非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也非所谓的“知名学者”。此前侯书生仅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一名普通合作编辑,“2015年,我们发现他打着出版社策划总监、教授身份的幌子在一些大学讲课、搞活动,经警告无效,我们在2015年年底解除了合作关系。”(罗坪 谢煜楠)
(责编:杨杰利、张海燕)
这11类人,可能基本与长寿无缘了
我们站在同一条生命起跑线上,有的人笑着挺到最后,有的人中途就被罚下,而开出罚单的正是我们自己。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风险增加23%,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寿命短8~17年,死亡风险高出32%,相当于折寿10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富杂志电子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