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面试英语对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失败者

你为什么还没有好工作?---绝对职场经典
 写在前面的话      由于原来的帖子掺杂了太多的其他内容,使得文章已经变调了,因此重新整理补充后新开这个帖子。很多朋友希望我给予一些职业生涯上的建议,我只能说,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来当上帝给标准答案的,我也不知道什么答案适合你,何况社会学范畴里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自己找到自己的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会拿出一个答案给你,这样对你也不负责,我只能告诉你应该怎么想这个问题。      这一篇权当做求职的入门初级读物,或许对于已经过了这个阶段的朋友来说浅显了一点。      在开始以前,要把本文的立意申明一下,如果读者并不认同,请离开这个帖子。   1.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太黑暗,你的一切不幸都是外界原因造成的,如果你觉得一切都不公平,那么这篇文章不适合你,这篇文章适合那些对于生活还有希望,并且能够面临最惨痛的失败仍不泯灭那一点希望的人。   2.如果你想不劳而获,你觉得通过什么样轻松快速的手段或者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就能够获得高薪高福利,这篇文章也不适合你,因为我只会用笨办法获得成功,我认为一切取巧的方式或许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总有一天会让人付出代价的,而你不能控制付代价的时间和大小。   3.这篇文章也不适合认为自己已经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如果你是那样的人,应该写篇文章给我看,而不是来看我的文章,至少我还不太了解我所处的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我也会迷茫。   4.这篇文章也不适合没有经历过失败或者在失败中打滚不肯爬起来的人,人生当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失败,每一次失败中我们不断成熟起来,要想成功,只能擦干眼泪咬着牙继续上路。   5.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们的老板或者公司领导也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们并不是特别恶劣的想要骗人的阴险家伙,等我们当了领导或许我们还不如他们,当我们觉得他们恶劣的时候,问题不一定全在他们身上,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这篇文章也不适合你。   6.我不会教你具体怎么做(不是不教而是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我只会说可能你应该这样想,答案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不在我的手里。   7.我承认有些人提到的厚黑学的非正常手段是有用的,但我不会传播这些,这是我的选择。   8.关于面试或者一些其他的具体经验,市面上有很多书,这个版也有很多很好的文章,本文就不再赘述。一次面试      故事先从昨天下午的一次面试说起,来面试的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85年的,男生。一见面印象就不太好,稀疏的胡子长长短短地留着,脸上很油,头发窝在脑袋上,看不出发型,眼镜片上乌蒙蒙的,我非常怀疑他能不能看得清我,好在从头到尾他都没看我一眼。他的表情一直让我摸不透,好像是那种不太高兴的表情,微皱着眉头,常常有那种&这我也没办法&的表情。      按耐下有些不愉快的心情,我还是开始正常给他面试,对于刚刚进社会的大学生,我也没报太高期望,但几个问题的问答还是迅速让我对他失去了兴趣,于是他开始和我谈薪水的事情。   &你们公司的薪水一般是多少?&   &这,相差比较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那象我这样的呢?&   &你能做什么呢?我总要根据你能做什么来考虑薪水吧?&   &反正应聘这个职位的应该总有个大概的薪水吧?&   &这个岗位,我们刚入职的员工从一千多到三千多都有的,情况不同。&   &一千多,大学本科的太低了吧?&   &我说也有三千多的,可是大学本科并不代表更多薪水哦。&   &你们是不是都喜欢选专科的?我去应聘会上,大多数公司都喜欢选专科的。&   &他们选专科的自然有他们的理由。&   &他们都觉得专科的比较能吃苦,我觉得这是不一定的。&   &&   零七八碎还说了些其他的,只是我已经没有心情听下去了,最终我告诉他准备得太不够充分,很快就打发他走了。      其实我十分怀疑80年代人传说中的就业难,如果就业真的这么困难,那么为什么每次收到的简历中一般只有10%左右的人会来面试,而来面试的人大多数又往往如上面所说的这位,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知道如果我们公司是IBM的话情况会大不相同,但问题是,IBM这样的公司能有几家?前面碰到的这种应聘人员应该属于特别差的,大多数人的情况会比他好些,但还是有不少,我也记不得我曾经面试过多少这样的人了,总有很多无奈。写下这些文字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帮上这些人,以此对社会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人这一辈子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冲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好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性,没有容人的度量,更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就像一只愤怒的斗牛,虽然猛烈,最终是会败的,而赢得复赛的人则象斗牛士一样,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赢得决赛,因此对于决赛的决胜因素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而已,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根源      你工作快乐么?你的工作好么?      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有没有很想换个工作?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有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么?你每天开心么?      天涯上愤怒的人很多,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你为什么愤怒?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就会常常为了病痛烦恼。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压力之下,总觉得非要先做紧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工作中没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说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为了生存顾不上那么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难是当初你们没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我始终觉得我要说的话题,沉重了点,需要很多思考,远比唐笑打武警的话题来的枯燥乏味,但是,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什么是好工作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生涯,我在清华bbs里发的帖子被这些学子们所不屑,那个时候学生们只想出国或者去外企,不过如今看来,我还是对的,唐骏去了盛大,陈天桥创立的盛大,一家民营公司。一个高学历的海归在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想清楚了么?500强一定好么?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都到美国了,甚至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最近到国外去了。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还是在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地挣扎着,至今只有一个正经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拿到个正式的教职。国内的教授很难当么?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你没有考自己上的那个学校,没有入现在这个行业,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不见得。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长跑      我妻子在一家美国的IT公司工作,是家跨国公司,当初她进这家公司的时候,人事经理说&能进到我们这种公司工作,是件很Lucky的事情。&必须要说当时他们的福利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很好。除了一切应有的福利,公司免费供应早餐和饮料,车贴,饭补,取暖费,13个月工资,很多国外培训的机会&&薪水应该说也不低,至少在外企也是中上水平。可是,这样的一家公司,人员流动率非常高,常常有人辞职,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奇怪,既然是这么Lucky地加入公司,为什么还有人想走?后来发现,这个公司加班很频繁,加班到7、8点算正常,有的时候会加班到半夜。      常常加班的日子偶尔过过还能忍受,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就会很让人难受了,大约没有很多人能够持久加班的。所以加班频繁的公司,人员基本也待不久,最多3年,大多还是要走的。开始的时候我妻子也觉得加班很正常,我一直不同意她过多加班,倒不是因为要她顾家。我认为一份正常的工作应该能够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如果上班时间完不成,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工作方法有问题,另一种是工作太多,第一种是自己的问题,必须找到问题的所在。第二种是工作的安排不合理,必须和老板沟通调整,否则人就是在干耗精力。在我看来,除了工作狂,大多数人需要正常的休息和休闲,才能保证工作效率,否则,反而容易夭折。      我妻子开始的时候对我的话也很不理解,认为大家都加班,我不加班那不是显得很那个?我说你应该把时间花在让自己如何不加班就完成工作,而不是花在加班本身上面。很多人刚刚进公司的时候很有干劲,也希望用这种诚意来表达自己是很努力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加班多的人,人在心不在,其实能力也没有提高,工作质量也没有提高,时间长了,产生厌恶工作的情绪,干不了多久就辞职了。        之前我说,人生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很多人跑了一半就跑不动了。上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我常常告诉我妻子,路还长着呢,这个时候不用急,虽然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急于表现,急于成功,没有关系,让他们去,一两年之后他们就坚持不住了,那个时候,你还跑得正轻松,他们却已经退出比赛了。正如我所预言的,当初和她资历相当甚至表现突出的,大多辞职了,没辞职的也每日过的苦不堪言。大多数人辞职都是因为不快乐,而加班不是唯一的不快乐的理由。      要让自己在职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首先要让自己工作得快乐,如果一份工作让你觉得不快乐,甚至很受罪,那么你就是那个坚持不到终点的选手,即使你坚持到终点了,这样痛苦的人生有意思么?其次要对未来做好规划,尽量让自己劳逸结合,要知道那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力气和耐心耗尽了,当力气耐心耗尽而又遭遇挫折,大多数人就会陷入沮丧悲观,跳槽换工作也就变成很自然的事情。对于初入职场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心态的人,掌握好自己的节奏,不要跟着别人的脚步乱了自己的节奏,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清楚自己的目标,至于别人上去了还是下去了,让他去吧,就当没看见。      一定会有人说,我们公司就是提倡加班,这一点后面我们还会提到,也一定会有人说,我如果不每天加班老板就把我给炒了,如果真的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把你给炒了,你应该庆幸才对,还好没在这公司耽误太久时间。
跳槽与积累      首先要说明,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智的事情,所以不要在工作上耍个性,天涯上或许会有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叫好,煤气公司电话公司不会因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免了你的帐单。当你很帅地炒掉了你的老板,当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账单还是要照付,只是你赚钱的时间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没人受损失。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性企业,当然要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大家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所以鼓动人们跳槽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常常告诉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是否会因此让你不能安心,你跳了槽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加开心,那个,他们管不着。      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就像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而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偶尔会遇到低谷但大趋势总归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脉冲波一样每每回到起点,我见过不少面试者,30多岁了,四五份工作经历,每次多则3年,少则1年,30多岁的时候回到起点从一个初级职位开始干起,拿基本初级的薪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竞争,不觉得有点辛苦么?这种日子好过么?      我非常不赞成在一个行业超过3年以后换行业,基本上,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35岁以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如果常常更换行业,代表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一切从头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谁会占优势?工作到2-3年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工作不顺利,好像到了一个瓶颈,心情烦闷,就想辞职,乃至换一个行业,觉得这样所有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开,会好很多。其实这样做只是让你从头开始,到了时候还是会发生和原来行业一样的困难,熬过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你熬过去了而别人没有熬过去你就领先了。跑长跑的人会知道,开始的时候很轻松,但是很快会有第一次的难受,但过了这一段又能跑很长一段,接下来会碰到第二次的难受,坚持过了以后又能跑一段,如此往复,难受一次比一次厉害,直到坚持不下去了。大多数人第一次就坚持不了了,一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第三次虽然大家都坚持不住了,可是跑到这里的人也没几个了,这点资本足够你安稳活这一辈子了。      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熟手,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不断的重复,有很多人会觉得厌倦,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一切,从而懒得去寻求进步了。很多时候的跳槽是因为觉得失去兴趣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比赛了。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工作两三年的人,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手下,和领导的关系,在业内的名气&&还都是远远不够的,但稍有成绩的人总是会自我感觉良好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跟客户关系铁得要命,觉得自己在业界的口碑好得很。其实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不是,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稳扎稳打,积累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何来的成功? 实干   很久以前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做女娃,在东海游玩,被淹死了。女娃死了以后,气愤难平,化身作鸟,书中记载&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陶渊明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我总是被祖先身上这股子执著劲感动,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执著而是行动。精卫气愤之下没有上论坛发一篇帖子,把东海一通臭骂,然后控诉天下的黑暗世事的不公,而是立刻动手,化身为鸟开始填海。不知道后来东海被她填平了没有,但是相信总有一天会被她填平的。      &人因梦想而伟大。&有了梦想还是要动手去做的,无论梦想得多么好,永远停留在梦想上最终不过是做梦而已。精卫的办法虽然笨了点,好在马上就动手做,也许做起来以后她会发觉这个方法效率不好,然后想办法改进,但是如果不动手去做,永远也实现不了梦想。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愚公是也。愚公想好了就动手做,换作现代网络人,一定是发一帖子《论门前有山的不合理性》,然后有人回《十个理由驳门前有山的不合理性》,双方开始论战,又发文《看看人家河曲智叟是如何对待门前大山的》,开始那人回曰《坚决反对智叟文化对我传统文化的侵蚀》,高帽子大理论满天飞舞,简直可以出一本论文集。最后一路论战到《从门前的大山看社会的黑暗和神仙的腐败》,责问为何天帝不过问此事,难道天帝是白吃供奉的么?门前的大山虽然是小事,但是神仙的责任不就是照护天下百姓么?岂能因善小而不为?众人一通感慨,是啊,是啊,但愿有圣人出,平乱世,大庇我等寒士俱欢颜。感概完毕,大家回家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第二天就当这事情从来没发生过。      生活中人们总是有着很多美好的想法和计划,可是大多数只是睡觉前躺在床上想想而已,总是想&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去做,岂知,若不动手开始做,这&什么时候&永远也不会到来,因此就只能总是做梦了。生活中并不会平白跳出一段空白的时间,即使有了这样的空白时间,大多数人也是在想办法找事情打发时间,看看电视,上上网,挖挖地雷,翻翻纸牌,而从不把这时间当作&什么时候&。      快乐工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靠自己去创造,不能坐在那里等,做就比不做好,按照电影《霸王别姬》里面说的,&人得自己成全自己。&开始的时候可能做得不好,没什么关系,有谁是一开始就会的,不会学起来就是了。做事情不像开灯,一拨开关,灯就亮了,再一拨灯就灭了。没这么简单容易,往往就和锻炼身体一样,花了很多时间,很多努力才能积累起一点点来,而这一点点,稍稍放纵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不可能有那么一天,突然想做就做成了,一定是不断积累,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也没有那种特效药,只要一个方法事情就做成了,不会有的。开始的时候方法笨一点没有关系,只要认真做就能不断改进,越早开始动手,积累的东西越多,越早碰到失败越接近成功。所以,不要等到那&什么时候&。      人们说&什么时候&的时候,大多也就是说&没有时候&的意思,以前做销售的时候,如果我的客户对我说&什么时候&,我就知道他不想跟我做生意了,他如果想,他一定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      前两天看一文章,里面提到电影学院招生,问道如何发展中国电影,答什么的都有,有说要学习好莱坞的,有说要加大投入多拍片的,有说要更加商业化的,惟独一女士答曰&应该每星期去看一次电影。&这,才是国人缺乏的实干精神。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当中都有很好的想法,宏大的理想,眩目的理论,但真要动手,却常常在等&什么时候&,岁月蹉跎,&什么时候&始终也没有来,而这些想法也始终只是想法,没变成具体的东西,你也就还是那样不成功。      看人家精卫,一句废话没有,心里气,立刻动手。人生也是如此,最终回首自己这一辈子,总是问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或者想了什么。
等待      这是个浮躁的人们最不喜欢的话题,本来不想说这个话题,因为会引起太多的争论,而我又无意和人争论这些,但是考虑到对于职业生涯的长久规划,这是一个躲避不了的话题,还是决定写一写,不爱看的请离开吧。      并不是每次穿红灯都会被汽车撞,并不是每个罪犯都会被抓到,并不是每个错误都会被惩罚,并不是每个贪官都会被枪毙,并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次坚持都会有人看到,并不是你每一点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善意都能被理解&&这个,就是世道。好吧,世道不够好,可是,你有推翻世道的勇气么?如果没有,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么?有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每个人总会轮到几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办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周润发等待过,刘德华等待过,周星驰等待过,王菲等待过,张艺谋也等待过&&看到了他们如今的功成名就的人,你可曾看到当初他们的等待和耐心?你可曾看到金马奖影帝在街边摆地摊?你可曾看到德云社一群人在剧场里给一位观众说相声?你可曾看到周星驰的角色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我几乎能想象得出来他们借酒浇愁的样子,我也能想象得出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窘迫。在他们一生最中灿烂美好的日子里,他们渴望成功,但却两手空空,一如现在的你。没有人保证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而他们的选择是耐住寂寞。如果当时的他们总念叨着&成功只是属于特权阶级的&,你觉得他们今天会怎样?      曾经我也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并不比我有能力却要坐在我的头上,年纪比我大就一定要当我的领导么?为什么有些烂人不需要努力就能赚钱?为什么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的人能那么容易赚钱,而轮到我们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正规化了?有一天我突然想,我还在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社会里挣扎奋斗了,他们在社会上奋斗积累了十几二十年,我们新人来了,他们有的我都想要,我这不是在要公平,我这是在要抢劫。因为我要得太急,因为我忍不住寂寞。二十多岁的男人,没有钱,没有事业,却有蓬勃的欲望。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你还年轻,你没有坐牢,没有生治不了的病,没有欠还不起的债。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你还怕什么?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竞争者看着你微笑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赛。胜利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      在最绝望的时候,我会去看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Jerry Maguire》,让自己重新鼓起勇气,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还是有希望。当所有的人离开的时候,我不失去希望,我不放弃。每天下班坐在车里,我喜欢哼着《隐形的翅膀》看着窗外,我知道,我在静静等待,等待属于我的那一刻。      原贴里伊吉网友的话我很喜欢,抄录在这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特殊者     含着金匙出生、投胎到好家庭、工作安排到电力局拿1w月薪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当然最好轮到自己     红军长征两万五、打成右派反革命、胼手胝足牺牲尊严去奋斗,最好留给祖辈父辈和别人     自然,不是每个吃过苦的人都会得到回报     但是,任何时代,每一个既得利益者身后,都有他的祖辈父辈奋斗挣扎乃至流血付出生命的身影     羡慕别人有个好爸爸,没什么不可以     问题是,你的下一代,会有一个好爸爸吗?        至于问到为什么不能有同样的赢面概率?我只能问:为什么物种竞争中,人和猴子不能有同样的赢面概率?     物竞天择。猴子的灵魂不一定比你卑微,但你身后有几十万年的类人猿进化积淀。 成功的态度      必须要承认成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太多的因素在阻止我们成功,甚至我们自己也在阻止我们自己成功。      我看到过很多销售在去客户那里之前忧心忡忡,&他会不会赶我出来?&&如果他不理我怎么办?&&我的东西会不会太贵了?&我也看到过很多人面对机会停步不前,&这样做大概不行吧。&&他大概不会理我吧?&&我的方案他估计会不喜欢吧?&&好工作斗数属于特权阶层的,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只能苟延残喘。&&&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试一下会怎样?有这种想法的大多是生活态度比较消极的人,而消极的人通常不是把脑筋放在怎么做才行,而是把脑筋放在为什么不行。外界的障碍已经够多了,为什么还要自己给自己设立障碍?      态度决定很多事情,你可以悲观地看待事情,然后用悲观的做法,等待失败,把自己的悲观带给别人,也可以乐观地看待事情,用乐观的做法,让别人也乐观起来。往往,成功的人,大多是乐观的。我们也必须相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历史环境,既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我们的周围的人和环境,既不是特别优秀,也不是特别烂。我们没什么好抱怨的。这个世界基本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永远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一种人从不解释,因为他不是已经成功就是花时间在研究如何成功,没时间解释。      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面对这种我们改变不了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抱怨,也可以选择面对。我一直是不太喜欢负面悲观的态度的,很多人总是喜欢把目光放在社会的黑暗面,似乎自己的所有不幸都是这个社会的错。这样的心态对自己一点帮助也没有,只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更何况,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至少大多数人没有像前外交部长那样的挨饿的经历。戴尔(Dell的老板)原来在一家公司打工做最基层的销售,他每天和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打交道,他自己也很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他并没有抱怨,他告诉自己如果他要摆脱现在这个环境,只有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做得更好,然后才会得到提升,脱离这个环境,否则跳槽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是从一个底层换到另一个底层罢了。在之前的帖子里,有人说我是哪个公司的HR,我从来都没有管过人事,相反我是从销售做起的,有人说我有着稳定高薪的工作,也许吧,但是我想我最初的状况应该比这个版里的大多数人要差,当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租住在一个6平米的地下室里,地下室里只有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书桌,一把椅子,我所有的现金不到1000元,还是向同学借的,我没有一套西装,我没有电视机,我每天花两个小时骑着一辆50元买来的自行车上下班,那一年我24岁,我没有抱怨过。我并没有特别了不起,我想我能做到的事情,你应该也能。      我们还在常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树立假想敌,臆想一些迫害自己的人,给自己制造悲情,而且用负面的角度去揣测别人。我的妻子曾经跟我说&我们公司鼓励加班&。我说这基本上是个不负责任的说法,请问,公司是谁?如果是你们老板,你们老板有没有公开表示过或者对你说过&员工应该多加班?&如果是某个部门负责人,他有没有资格代表公司讲话?如果是周围同事的议论,这究竟是猜测还是真相?每个人都在传说&我们公司鼓励加班&,每个人都很不开心,每个人都在制造和传播谣言,每个人都觉得公司在迫害自己,事实上就像动画片《咕咚来了》的故事,自己编故事吓唬自己。我妻子又说&有人得到了公司的表扬,理由是加班多。&我说,那如果你是老板你怎么办?他加班这么多难道你还批评他?理由是谁提的?为什么不去找比加班更好的值得表扬的理由?就像我小时候没事就捡到一毛钱交给老师以求表扬,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其他办法,也没见老师批评我呀。我相信有不少想要压迫员工让员工多加班的老板,但是我也相信他们不是绝大多数,如果不加班业绩就已经很好,为什么要加班?你一定要把老板想像成虐待狂,我也没办法,但要知道你有一天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老板,你希望别人把你想象成虐待狂么?能不能公允地就事论事,而不要掺杂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个态度问题。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碰到的这些事情算什么事情,相对我们这些人来说&=0,那个时候我们是很不服气的,觉得老头在倚老卖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果然,年轻时候那点经历那点荣誉那点知识那点郁闷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在天涯上常常看到《为了工作,我抛弃了尊严》这样的文章,我都不知道现代人哪来那么多尊严,动不动就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样活在社会上,很难。这,也是态度问题。      好与不好是个相对的概念,基本上是个人感觉的事情,就看你怎么看,同样一份工作,当你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看,就是一份好工作,当你以消极负面的态度去看,就是一份烂工作。人,还是要阳光一点。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下午好啦~夏天了?
一觉睡醒了,精神多了,哥哥姐姐们都还在吗
新人直播第半天
让宝宝们久等???
想凑个1234567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场面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