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会持续弱势吗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有限度

字号:大 中 小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规模将是温和的
第二个基本面因素是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会否真的成为开动美元印钞机的“发令枪”,以及会否演化为世界各国争相充当弱势货币的竞赛潮。客观地说,虽然世界各国都想争当“弱势货币”,以获得出口的“补贴”,间接提升国际竞争力。但当美元选择成为弱势货币后,谁都不可能再走弱。日元就是例子――天天喊太强了,要干预,但无论怎么干预,日元还是走强。为什么?因为美元选择走弱,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太大了,毕竟美元的流动性三分之二在非美国家,实际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第二货币”,“影子货币”。这也是为什么,当美联储刚刚开始议论是否需要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时,美元就开始直线下跌的原因。
美联储会不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呢?直到上周,答案仍然是肯定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末的讲话明确地指出:由于美国仍然疲弱的经济基本面,以及高企的失业率和过低的通胀水平,美联储需要更多地刺激经济。而在利率不可能再降低的情况下,目前能够拿出来的刺激政策,就是购买国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轮量化宽松。但是,伯南克到现在也没有吐口,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尺度是多少。如果我们仍然被“美国希望美元长期走弱”的舆论氛围所左右,很自然会得出结论,就是,量化宽松多多益善,购买国债也多多益善。而我的判断恰恰相反,美联储不可能伤及美国的立国之本,也就是美国需要保持中长期的强势美元(政策)和维护世界货币体系的老大地位。因此,它的量化宽松政策一定是有限度的,是理智的,出发点不是要引燃全球货币战争,只是想真正刺激美国经济,包括美国股市,从而更多地吸引海外资金投资美国的资本市场和国债市场。因此,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会不会也推迟,尺度如何把握,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而我在上周的分析中曾经断言,未来不久我们就会看到美国经济出现积极的信号――经济数据晴转多云。果然,美国上周末公布的就业数据,消费数据,零售数据都好于预期。由此判断,十一月初美联储公布的量化宽松规模很可能低于预期,大约在5000亿到一万亿美元之间。这个数量远远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大约只相当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的三分之一。这个规模是温和的,还不会到“逼使美联储被迫选择大印钞票”的程度。这个判断如果准确,市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极度悲观的“弱势美元情结”将逆转,美元指数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去看看我的微博吧!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翰啸:弱势美元致美量化宽松措施失败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翰啸&&
  伯南克是美国研究大萧条的专家,因鼓吹直升机撒钱的拯救经济危机理论而闻名。不知道是美国人预先知道了这次经济大萧条,还是巧合,反正伯南克成为了这次大萧条的“拯救者”。然而两轮量化宽松政策过去了,伯南克的措施并没有奏效,现在美国已经成为的世界舆论的众矢之的,笔者认为美国经济政策从总体思想上就是错的。  拯救经济危机光靠货币政策肯定是不够的,也许需要财政政策,甚至是行政政策。美国两次量化宽松的拯救措施,实际上都被弱势美元政策抵消。量化宽松本身是正确的,比如中国从某种程度上中国也是在实行量化宽松,其中不同的是美国购买国债,中国则是直接新增货币。
  同样的方法取得不同的结果,其根本的差异在于中国宽松的货币可以通过投资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带动经济增长,而美国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中国的量化宽松能够取得成功,这里面以下几大原因,首先是中国国有企业可以在国家一声令下进行逆势投资,从而将整个经济激活,而美国的私有企业则很难做到这一点,退一步说,即使是能做到这一点,美国还有多少可以投资的行业呢?其次是美国银行是私有制,美联储宽松,货币最终要通过金融机构进入经济,而美国的金融机构经过金融危机后已经不敢再大胆的将钱借给民众或是企业,因此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只能是滞留在金融机构中,而不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第三,美国经济是消费经济,是服务型经济,这种经济的恢复首先是信心的恢复,美国如果没有信心的恢复,撒多少钱都没用,还很有可能因通胀预期更打击民众的信心,事实上美国的经济状况也正是这样发展的。  美国的货币学派一直抱怨上世纪的大萧条时没有采取扩张货币的政策。在他们眼里罗斯福新政是没必要的,凯恩斯主义也是不对的。只要按照他们的“直升机撒钱”方法就能走出危机。笔者并不质疑货币学派的方法有一定效果。因为经济危机期间,货币流动性变差,适当的扩大货币投放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还有助于经济摆脱危机,这在学理上也是站得住脚的。如果上世纪美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也许可以让美国早点摆脱大萧条。但是对于当前的美国经济笔者则认为当下伯南克的直升机撒钱来救经济,其实都是想当然。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首先美国现在的经济结构从产业上已经不再是以制造业为主,而是以服务业为主。从宏观上不再是以投资为主,而是以消费为主。对于制造业和投资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扩大货币投放可以促进经济恢复,比如中国就是这种情况,而对于服务业和消费来说,在扩大货币投放的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美国经济现在需要的是信心。笔者应该认为美国当务之急就是在国内实行低息政策的同时,实行强势美元政策,让世界资本回流美国,然后提振股市,股市财富效应出来后,民众才有意愿消费,这样才可以提振经济。而当前美国的政客们正在执行了与经济常识相反的政策。  经济学家的智慧被政治绑架  在美国,民主党代表的是劳工阶层的利益。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振兴制造业的政策。然而美国的制造业占GDP不过13%左右,而里面还有近半是军工制造。奥巴马放着占美国经济80%以上的服务业不管,而去振兴制造业,于是出现了美国贬值以及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情况。这纯粹是政治的需要。因为任何一个经济学家都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然而合则两利,斗则两败,人民币升值必然导致中国商品价格提升,反而更不利于美国提升消费。美国现在的经济政策是既不利己,也不利人。  美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复苏,平衡预算,而不是平衡贸易。平衡贸易问题既缓不急当时,而且对提高美国消费是对立的。因为平衡贸易需要的弱势美元,而提升股市、提升消费需要的是强势美元政策。而美国现在在不重要的问题上紧紧纠缠,在重要的问题上却持续失分。  翰啸 作者系知名财经学者 《中国大形势》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李璐)
11/29 14:4411/29 13:2511/29 03:5011/26 08:4011/25 08:4511/24 13:0211/23 13:5711/23 02:24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会来吗
  距美国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两年之后,现在考量量化宽松政策的政策效果,可以说,它圆满地完成了确保美国商业体系正常运行,避免金融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的目标,但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FED)与美国财政部(Treasury)、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一道,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措施,确保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到2009年初,一方面,实体经济深度衰退;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传导至商业银行体系,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商业银行面临破产危险,美国金融体系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当时,美联储已经把基准利率下调到0~0.25%,事实上实行了零利率政策。但传统宽松政策对当时的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的危机已经无能为力了,于是2009年5月,美联储仿照日本银行(日本央行)的做法,宣布实行“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SAP, the Large Scale Asset Purchases),即由美联储直接从二级市场购入按揭抵押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国债,以挽救金融体系,进而刺激经济复苏。人们通俗地将美联储实行的定量购入资产的政策措施称为“量化宽松政策”(QE,Quantitive Easing Policy),并且将2009年5月出台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称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将2010年11月出台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称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  量化宽松政策最为人熟悉也最为人诟病之处就是美联储购入联邦政府债券,许多学者批评这种做法形同印钞,本质上是将政府债务货币化。从美国货币发行的本质上来理解,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其实是联邦储备券,其与商业银行券的区别在于,美联储发行的每一元美钞,其背后对应的都是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一美元负债,也就是美国国债作为担保。也就是说,联邦储备券背后有着美国政府信用的背书。而美国政府的负债又是以美国联邦法律授权联邦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或发行债券融资作为担保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并非是从发行市场直接购入联邦政府债券,而是通过纽约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账户(SOMA,System Open Market Account),从二级市场购入。这样的操作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还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范畴之内,并非是由央行直接为财政赤字融资。而央行直接为政府赤字融资则是普遍被各国中央银行法所明文禁止的。  量化宽松政策效果检验  如前所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两点:一是确保美国商业体系的正常运行,避免金融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二是刺激美国经济从深度衰退中复苏,并避免陷入二次衰退。  距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两年之后,现在回顾量化宽松政策的政策效果,其第一项政策目标圆满完成。一方面,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资金维持其抵御恐慌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控制长期利率维持在低位,将30年期按揭固定利率从2007年的接近7%压低至5%以下,保证房地产市场没有因按揭利率上升而增加止赎比率,进一步大幅恶化。美国金融体系经历了2008年9月雷曼破产之后的投资银行危机、2009年1月花旗集团濒临倒闭的商业银行危机,虽然中小银行大量破产重组,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银行倒闭总数为140家,2010年达157家,但基本保持了系统性稳定,而且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金融机构大部分恢复赢利,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还率先归还了美国政府的援助贷款。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量化宽松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虽然美国经济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正增长,但2010年初,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从2009年四季度的环比年化增长5%跌落至2011年一季度的增长1.8%。与此同时,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变现为推高商品价格和通胀预期。美联储的初衷是通过超宽松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货币,进而流向实体经济转移,从而维持资产价格稳定、拉动经济增长。但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经济活动收缩,私人投资不振,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较低而信用风险高企,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融入资金的意愿以及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融出资金的意愿都受到极大抑制,虽然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资金,但资金并不能畅通地进入实体经济,从而有效转化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淤积在金融体系中的超发货币一方面把美国国债价格推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0年7月被拉低到2.41%的历史低位,另一方面推高了商品和贵金属价格,于是我们看到油价回到百元之上、而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由于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全球主要商品、金属、能源和资源产品的价格都是以美元定价的,美元相对商品和资源产品贬值,这样反过来又会拉高全球包括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这也正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被世界各国所诟病的症结所在。  量化宽松政策的参考指标  我们知道,任何政策的出台和调整都是以一定的经济指标作为参考变量和决策依据的。联储制定政策主要参考的因素有四个变量:经济增长、就业水平、通货膨胀、美元币值。  世界各国央行的主要职能无不把促进经济增长放在首位,尤其是美国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主流学术界对造成大萧条的反思之一就是当时联储货币政策失误,过早地收缩货币,造成二次衰退,货币学派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对相关思想作了详细阐述。而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则是货币学派的信徒,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伯南克毫不犹豫地将基准利率下调到接近零的区间,此外还迅速出台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发展。在传统宽松货币政策不足以挽救美国经济之时,美联储果断出台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应该说,超宽松货币政策对刺激美国经济从衰退中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促进美国经济恢复增长则作用有限。目前美国经济增长乏力,而随时有重新陷入衰退的风险。  笔者认为,影响联储货币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还是宏观经济增长指标。事实上,美联储历次议息会议之后发表的会议声明,无不将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评估和预测放在首位。  影响联储货币政策制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就业情况。联储主要参考每月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NoneFarm Payroll)和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这两个指标描述了美国国内就业人数和比率的变动情况。如果说经济增长跟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直接相关性尚不显著,那么就业则是跟每个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如果失业水平居高不下,美国政府将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虽然从形式上来看,美联储是独立于政府运作的央行,但任命联储主席的提名权是掌握在美国总统手中的,联储主要成员的任免也会受到政府的影响。  美国国内失业率自金融危机之后从5%左右一路飙升,2009年三季度突破10%,随后虽然略有回落,但目前仍然维持在9.1%的高位。此外,我们发现,联储两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时点都是美国就业市场恶化、失业率达到或接近10%的时候。也许,10%是美国决策层对失业率能够容忍的极限水平。  通胀指标是制约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运作空间的重要变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好处在于拉动经济增长,其副作用就是推高通胀。一旦通胀水平上升到货币当局容忍的限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不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甚至需要收紧货币,对抗通胀。目前,美国通胀水平的绝对值虽然仍旧较低,5月份C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3.6%;但无论是核心CPI指标还是CPI指标向上的趋势十分明显。美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在于经济长期难以回归长期潜在增长率,但同时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也就是出现滞涨。一旦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情况,联储的政策选择将面临两难。  金融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将带来大量货币投放,从而降低该国货币币值,本币有序贬值对该国出口和经济增长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宽松政策失度,导致本币大幅贬值引起外资抽逃,则会危机国内金融稳定。尽管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一再声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实质上20世纪末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元指数不断下跌,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大幅贬值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  美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以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短时间内是不必担心美元贬值危机其储备货币地位的。相反,美元下跌,不仅促进美国出口增长,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美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结构,而以外国货币计价的海外资产升值,是以美元计价的海外负债贬值,实质是美国通过汇率变动变相逃费债务。  美联储会不会推出QE3?  从政策实施空间来看,肯定还是有余地的。因为联储购入资产,只是进一步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理论上说,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并没有上限。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从2008年9月的0.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6月的2.8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已达1.58万亿美元。  事实上,当前美国财政赤字已经非常严重,政府负债额度一再接近联邦法律授权的上限,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几乎没有,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货币扩张。尽管欧洲、新兴市场国家一再批评美国不负责任地一再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向全球输出通胀的做法,但美国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首要考量肯定是本国经济利益和国内政治压力,不会也不可能考虑他国的注意力。  而真正值得美国货币政策决策当局担心的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美国的通胀水平;二是长期超宽松政策使得美国如日本一样陷入流动性陷阱,导致货币政策无效。  那么,美国会不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债购买计划在2011年6月底到期,目前美国国内各项经济指标低迷,失业率回升,全球金融市场都在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尽管猜测央行货币政策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循着以上分析的脉络,我们大致可以对美联储的下一步政策措施做一个简单的情景分析。  情景A: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下滑,失业继续恶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满足两个条件:GDP季度环比增长率维持在1%左右,并有继续向下甚至负增长的危险;同时失业率重新上升接近10%的水平,甚至有继续上行的风险。美联储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情景B:如果美国经济和就业情况维持现状,虽不继续恶化但也无向好的迹象;同时通胀水平不继续上升或者有所回落。美联储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依然较大,或者采用其他形式的宽松政策工具,如设定利率上限,继续放松货币,实施变相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情景C:如果美国经济和就业情况维持现状,虽不继续恶化但也无向好的迹象;同时通胀水平继续上行,也就是出现轻度“滞胀“情况,美联储直接推出QE3的可能性较小,但会重申“较长时期内”维持目前的0~0.25%政策目标利率不变,同时继续持有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所购买的债券资产,以维持目前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  情景D:最坏的情况是美国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水平同时恶化,陷入“滞胀”。对于央行来说,依靠单一货币政策同时做到保增长、促就业、压通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一的选择恐怕只能是针对突出矛盾相机抉择推出相应的货币政策。  根据目前美国各项经济指标和全球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笔者估计,出现情景B和情景C的可能性较大,当然也不排除情景A和情景D出现。无论如何,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美联储的政策底线应该是不会立即表态收紧货币并着手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很可能重申“较长时期内”维持目前的0~0.25%政策目标利率不变。至于是否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或其他形式的量化宽松措施,还要对美国经济运行情况作进一步观察。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扫码直接下载
经济热点事件——美国量化宽松的历史与展望
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正式实施。随后在2012年底随着扭转操作的结束,美联储又将QE3规模扩大到850亿美元,也就是400亿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450亿的长期债券。下面我们回顾美国货币政策历史上的几次宽松足迹。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它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为了强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在联邦基金利率几乎降无可降之际,美联储在日宣布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购买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日,美联储宣布,为了向抵押贷款信贷和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多的支持,决定最高再购买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来扩张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日,美联储再次决定购买总计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到2010年6月底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时,在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里,美国的基础货币从9364.85亿美元上升到20151.99亿美元,增长了151.19%,增量为10787.74亿美元,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同一时间长度(2006年1月~2007年8月)基础货币增量379.57亿美元的28.4倍。 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 虽然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了庞大的流动性,但美国的投资和消费并没有相应地扩张,经济仍然十分疲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提高经济增速,在经历了两个月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真空期后,2010年8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出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每月投入约750亿美元购买国债,以宽松的流动性来刺激不景气的经济。该政策于2010年11月启动到2011年6月底结束,持续时间为8个月,总计规模达6000亿美元。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间,美国的基础货币也出现了快速扩张。美联储的数据显示,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的2010年10月,美国的基础货币为19985.44亿美元,到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的2011年6月,美国的基础货币达到26715.63亿美元,增量为6730.19亿美元,说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投放的货币量已超出了美联储最初预计6000亿美元的规模。 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 一、QE3 的内容和特点 QE3 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联储承诺每月购买400 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简称MBS),直至就业市场及经济形势出现实质性改善;二是美联储将继续实施“扭转操作”,使用到期的短期债券收入来购买长期债券;三是美联储将继续维持目前0-0.25%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至2015年中期,这将使两年期债券收益率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与此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QE1、QE2) 的主要区别是:QE3 的规模没有被限定、QE3 的结束时间没有被标明。其一,QE3 的规模未定。美联储新增加每月400 亿美元MBS 的购买,与每月450 亿美元的“扭转操作”相加,每月需要购买债券的总规模达到850 亿美元。如果美联储购MBS 的计划维持3 年,则QE3 的规模可能与2008年QE1 的规模相当,超过1 万亿美元。其二,QE3 结束期未明确。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将持续到美国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真正恢复。其三,QE3 购买的全部是MBS,而不是国债,其目的是直接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将高企的抵押贷款利率降下来,以消除经济复苏的障碍。 二、QE3 出台的背景分析 (一)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总量从1990 年的6 万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15 万亿美元左右。在图1 中,可以看出细线表示美国1990 年以来的名义GDP(代表社会总需求),粗线表示趋势水平(潜在GDP)。但是,2008 年以来美国名义GDP 与趋势值之间存在较大缺口。虚线表示实际值与趋势值的比值(以右边数轴计量),在 年间,实际值与趋势值拟合良好,虚线表示的比值在100 左右波动;2008 年后该比值线垂直下降,2012 年第二季度该比值下降至85,表明同期美国名义GDP 较同期趋势值下降了15%。更糟糕的是趋势值与实际增长水平间的差距继续扩大。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全美社会总需求长期持续疲软,形势令人担忧。经济前景不妙确实需要额外的政策刺激。(二)
政府债务膨胀面临“财政悬崖”最近十年来,美国债务总规模由5.3 万亿增长至16万亿美元,翻了三倍。更为紧迫的是,正如伯南克所言,美国经济正在逼近“财政悬崖”(Fiscal Cliff),即在失去财政刺激后,美国经济可能中断复苏进程,出现大幅衰退。美国政府今年年底将面临财政紧缩局面。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有两个:一是税收优惠到期。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布什总统推出了税收减免政策。这些政策本应在2010 年到期,但被奥巴马总统延续了两年,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二是缩减公共支出。2011 年8 月,美国两党在谈判债务上限问题时达成一个协议,即在减赤“超级委员会”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将于2013年1 月1 日启动自动减赤机制,在10 年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1.2 万亿美元。如果没有替代法案通过,明年美国的预算赤字可能出现像跌入悬崖一样的大幅下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13 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减少6070 亿美元,受此影响,2013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1.3%。美林预测,一旦跌入“财政悬崖”,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7200 亿美元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 (三)失业率居高不下2008 年金融危机后,就业率从63%下降为58%左右,四年多毫无好转迹象。从图2 中可以看出,尽管美联储多次使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的失业率依旧在8%以上,远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就业问题历来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美国现在头号的经济问题是如何降低失业率。在美国劳工部刚刚公布的美国非农报告中,2012 年8 月美国仅新增9.6 万就业岗位,失业率依然维持在8.1%。伯南克在央行行长会议发言中称:“就业市场不景气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仅因为这将带来巨大的苦难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因为持续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水平将给实体经济造成长达数年的结构性破坏。” (四)政治需要自从2011 年6 月份QE2 到期后,市场上关于QE3 的传言不断。但是,美联储并没有轻易推出。因为2012年是美国大选之年,10 月份选情将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共和党一直指责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共和党竞选人更是直言上台后将不再续聘伯南克为美联储主席。在财政政策无法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只好由货币政策继续扛起经济刺激的大旗。所以,QE3 若是搞得太早,大选投票前失业率回升,对选情破坏可能更大。安排在9 月份推出,美联储应该是进行过充分考虑的。 三、QE3 的前景 从2012年9月开始,美联储正式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仍然维持零利率政策,扭曲操作货币政策也仍然在实施之中,所以目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可以说是三管齐下。现在的问题是,未来的美国经济和就业会随着QE3的实施得到改善吗?对此我们的看法并不乐观。 种种迹象表明,QE3难以拯救美国的经济与就业,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金融生态至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问题银行的数量仍然高达732家,2012年上半年有31家银行破产倒闭;美联储的数据还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体系的贷款违约率仍然高达7.97%,风险覆盖率只有60.40%。由于金融生态没有改善,银行获得的流动性大量地流入虚拟经济和海外市场,并没有形成能够拉动国内投资与消费的信贷资产。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末,美国银行系统的总贷款为75130亿美元,与2007年末的79060亿美元相比不仅没有扩张,还减少了3930亿美元。 就像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一样,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会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大量的美元投放会对美元汇率产生压力,增加国际货币体系未来走势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大量的美元流入国际贵金属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也将造成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我国而言,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能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上升、输入性通货膨胀抬头和外汇储备资产缩水等方面,对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如果美元停止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后的状况是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经济刺激政策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停止的预期始终存在,不管是第三轮,或是第四轮,不管是加息还是不加息。 1、美元汇率的贬值将停止。美元汇率的贬值将停止,在国际汇市中,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导致的贬值预期消息,使得当前的美元超跌现象将得以反转。美元作为世界结算货币的保值性将再次得以延续,美元的避险功能将得以体现。美元的升值状态将开始登场。 2、新兴市场中,从美国流入的避险货币将逐步流出。由于新兴市场在美元流入过程中产生剧烈通胀,新兴市场的货币泡沫已经出现,此时,美国国内再无法通过印制炒票来造成事实上的货币输出(通俗的讲,就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流向海外)。美元的保值功能必将回归,那么,新兴市场中的美元流入,将迅速的转为流出,在流出的过程中,导致的新兴市场的货币抛售,必将进一步推高新兴市场中的通胀。同时又由于抛售,与美元的回流导致国际汇市中,美元的升值状态强化。 3、新兴市场中的资产泡沫出现由于美元的流入,导致的国内商品价格的暴涨,各种投机者们,最为常用的手段是囤积投机的方法,使得国内的资产出现隐蔽性泡沫(以我国为例,如各类原材料囤积与房地产囤积)。而由于美元的流出,必然使得这些资产没有了接盘者,市场中的隐性资产由于变现的心理,将全部浮出水面,这些浮出水面的资产,进一步强化供大于求的市场现实,资产泡沫将再所难免。 4、银行收益与债务在资产泡沫中的瞬时转变在银行的角度,其收益是放贷,其负债是存款。但是在资产通胀过程中,由于银行体系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资产的此时价格就是银行的评估价格,只要资产价格对借贷人处于正收益,那么银行业的收益就将呈正面化。可是如果资产出现泡沫,那么,依泡沫时评估的资产本身就不具有准确性,此时,银行业的预期收益,一旦因市场风格转变,借贷商品价格大幅下挫,借贷人收益呈负面化,银行业的资产也将出现损失。 因此,当前失去接盘者的商品,可以说叫当前无赋值商品,其当前价值等于零。而银行是货币收益绝对化的行业,它持有的很多固定资产是没有用的,只有持有货币才最有用。如果将市场上的固定资产收回给银行,占据了银行本身处理资产的时间与货币周转性。那么银行业在资产泡沫中,已经处于绝对风险阶段。整个银行业与资产市场出现风险共性,可以说金融危机也将出现。 5、美国国内的通胀由于量化宽松政策进行的时间过于长久,此时,美元不论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停止,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也在不断累积,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的停止,更可能会强化美元的保值效应,使得全世界的货币(含美元与它国货币)回流美国,造成美元的剧烈升值与美国国内的剧烈通胀。 此时,美国将会各世界其它国家一样,成为量化宽松的受害者。但是如果美国此时抛去市场原则。(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都可以用政治手段强行分开,谁又能保证此时的美国不会动用政治手段)用安全等政治借口以各种方式阻止它国热钱的流入,或者是将这些热钱引导入其它国家,那么,美国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6、美国会加息么?个人认为一旦停止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那么加息的时间点将会很快来临。因为,美元作为它国的外汇储备在全世界储存得确实是过多了一些,如果美元停止量化宽松政策,并且美元成功进入升值通道中,那么,作为它国外储的美元,将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回到美国国内,短期内就会推高美国的通胀,到时候美国不加息是不行的。文章来源:中国黄金研究网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推荐的小组
iOS • Android
& 2012- 京ICP证 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