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的高低究竟由什么决定处于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边际效用”的高低究竟由什么决定处于被满足与不被满足的边沿上,这就是“边际欲望”;物品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物品的“边际效用”。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那么钻石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也很高,而所谓的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究竟是指什么?而“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应如何理解。似乎现有的解释是,因为人们购买的钻石很少,所以钻石边际效用很高,所以钻石的价格高于水。感觉没有怎么正面解释这个问题。谢谢!
昆山职三127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首先要理解,随着一个消费者得到某商品的数量越多,该消费对该物品的欲望就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边际欲望递减.  对钻石而言,由于消费者并不能拥有大量的钻石,所以消费者得到一单位钻石的时候就会感到很满足.那个消费者感到满足的程度代表的就是钻石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  关于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  可以参考:/question/...
首先边际能力并不是指能不能满足边际需求,而是指满足边际需求的大小。所谓满足边际需求的能力越大也就是每多一单位物质所能满足需求越大。水与钻石的悖论有同志解释如下: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是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即弹性=1的必需品)但是水价很便宜;钻石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是却很昂贵(即弹性>1的奢侈品)。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
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水,用途很大,生活离不开水,但是水却不能用来买多少东西;而钻石,实用价值不大,但若用其来交换,却能换得很多东西。
这个悖论里,“水的用途大”体现的是水的总效用大,但是水的边际效用小,所以用水不能进行交换(沙漠中除外)。相反,钻石,总效用小,但边际效用大,用于交换,能带来很大的边际收益。
一种商品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通过其边际效用来体现,边际效用越...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经济学》教案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学资源专题栏目
《经济学》教案
&&&&&&&&&&★★★
《经济学》教案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9:21:27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横轴OQ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
注意:与数学上习惯相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时,通常以纵轴表示自变量P,以横轴表示因变量Q。
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需求函数为一元一次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α、β为常数,且α、β>0)
以需求函数为基础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由需求定理来说明。
四、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注意:需求定理的前提条件?如何理解?讨论: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法则的例外情况包括:第一,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而得名的“吉芬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反而增加。第二,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如珠宝、文物、名画、名车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价格越高,越显示拥
五、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如图所示,随着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b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到a点,又从a点运动到c点。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定义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根据定义,供给是指既有提供出售愿望又有出售能力的有效供给。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算作供给。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它们各自对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影响如下:
商品的自身价格(P)。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生产的成本(C)。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增加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生产的技术水平(T)。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相反,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使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价格Px,替代品价格Py)。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供给量也会发生变化。
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和替代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其互补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相反,价格降低,其互补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例如:当VCD机的价格不变而VCD碟的价格上升时,VCD机的供给量就会随VCD碟的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其替代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相反,价格降低,其替代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例如:当玉米的价格不变而小麦的价格上升时,小麦的耕种面积就会增加,而玉米的耕种面积就会随之减少。
生产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Pe)。当生产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增加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当生产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减少对该商品的供给量。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即:
为简化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仅看成是该商品价格的函数。即:
三、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例:
某商品的供给表
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横轴OQ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
如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供给函数为一元一次线性函数时,相应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供给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曲线。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δ、γ为常数,且δ、γ>0)
建立在供给函数基础上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供给定理来加以说明。
四、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五、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如图所示,随着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b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到a点,又从a点运动到c点。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整个供给情况的变化。
第三节 &均衡理论
一、均衡与均衡价格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均衡是指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强调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即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图所示,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E点即均衡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为 ,均衡数量为 。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商品会供不应求,消费者间的竞争会把价格抬高。这会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从而供求会相等。反之则反是。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动。
(一)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上升至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反之,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3,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P3,均衡数量由Q1减少至Q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反之,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3,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上升至P3,均衡数量由Q1减少至Q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四、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五、价格机制的作用
反映供求;调节供求;优化资源配置
六、价格政策
单纯依靠市场价格(供求关系)自发调节,结果具有不完善性。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某些价格政策进行调整纠正。
(一)支持价格
所谓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发展,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例如,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其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小。过低的农产品价格会降低农户的收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
为了实行支持价格需要政府:收购过剩商品,用于出口、援助、储备、开发新用途;对该产品生产实行产量限制。
(二)限制价格
所谓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其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实行限制价格的后果:配给制(凭票供应)、排队争购、搭配、黑市交易、质量低劣化、腐败、投资枯竭。
Q1 &&&Q0&&& Q2
(三)课堂讨论
(1)各种价格政策的利与弊?
(2)限制住房租金/价格是否能够解决住房短缺问题?
(3)限制最低工资能否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4)对于某一产品市场,假定已往实施的是限制价格政策,那么,价格全面放开是否一定能够增加产量?
案例分析:“逆潮流的白圭”
战国时代,有位商人名叫白圭。白圭的经营方法与众不同,总是逆潮流而行。有一次,别的商人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拼命地大减价。白圭却拼命地买进棉花,甚至花钱租地方存放棉花。卖完棉花,别的商人都抢着购进皮毛,白圭却打开仓库,把库存的皮毛一下子卖得精光。没有几天,有消息说今年棉花严重歉收,商人们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棉花。白圭高价卖出全部库存棉花,发了一笔大财。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原因,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白圭的事迹,赞扬了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手段。
分析:其他商人拼命抛售棉花,使棉花供给大增,价格下跌。白圭趁机低价大量收购棉花。后棉花歉收,意味着供给大幅度减少,棉花价格自然大幅度上扬,白圭因此而发了一笔财。当其他商人拼命收购皮毛时,皮毛需求大增,皮毛价格必然上升。白圭抛出皮毛当然是有利可图的。后来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表明需求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其他商人手中的皮毛却大大增加,即供给大大上升。因此,皮毛价格大跌,其他商人从而血本无归。
第四节 &弹性理论
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被用来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注意:弹性概念是就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因此,弹性数值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 、 各表示变量X、Y的变动量,e表示弹性系数,则弧弹性公式为: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弹性就等于因变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与自变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之比。即点弹性公式为:
二、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为负值,为使需求弹性系数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一)需求弧弹性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设需求函数为 , 、 各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弧弹性公式为:
在计算同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时,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因此,降价和涨价的计算结果不同。如果仅是一般计算某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并未强调是作为降价或涨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通常取两点的价格和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来作为P和Q值。即需求弧弹性中点公式为:
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件下降为15元/件(P=20,ΔP=15-20=-5),需求量由20件增加到40件(Q=20,ΔQ=40-20=20),这时,该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若将上例倒过来,即该商品价格由15元/件上升为20元/件(P=15,ΔP=5),需求量由40件减少到20件(Q=40,ΔQ=-20),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若运用中点公式计算,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需求弧弹性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富有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如图(a)中,A、B两点间的需求弧弹性值为2.1。
2.缺乏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如图(b)中,A、B两点间的需求弧弹性值为0.6。
3.单一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如图(c)中,A、B两点间的需求弧弹性值为1。
4.完全弹性:ed=∞,表示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无限的变动。
如图(d)中,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3,需求量是无限的。
5.完全无弹性:ed=0,表示在任何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变。
如图(e)中,在任何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变,Q=30。
(二)需求点弹性
需求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设需求函数为 , 、 各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公式为:
已知需求函数为Q=120-20P,则需求点弹性为:
这时,可求出任何价格水平的需求弹性系数,如:
当P=2时,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如下:
1.富有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缺乏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单一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4.完全弹性:ed=∞,表示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无限的变动
5.完全无弹性:ed=0,表示在任何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变
如图(a)所示,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G,有ed=1;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以上部分的任何一点如F,有ed>1;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以下部分的任何一点如C,有ed<1;在线性需求曲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A和B,各有ed=∞和ed=0。
除如图(b)和图(c)所示两种特殊形状的线性需求曲线外,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是不相等的。
图(b)中,水平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无穷大,即ed=∞。
图(c)中,垂直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零,即ed=0。
注意:需求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同的概念,必须严格区分。需求曲线的斜率表示的是需求曲线在某一点或某一段弧上的倾斜程度。就需求弹性的计算而言,需求弹性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值和相应的价格―需求量的比值的乘积。
三、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与商品销售量的乘积。假定商品销售量等于商品需求量,则R=PQ。其中,R表示销售收入,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
分析价格变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则有:
由此可得以下结论:
?ed>1,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涨价会减少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向变动。
?ed<1,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涨价会增加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向变动。
?ed=1,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两种特殊情况: ed=∞,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 ed=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四、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商品的种类。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例如粮食;奢侈品富有弹性,例如装饰品。
二是商品的替代性。易被其他商品所替代的商品富有弹性,例如某种点心;反之,不易被其他商品所替代的商品缺乏弹性,例如食盐。
三是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预算总支出的比重。支出占消费者总支出的比重越大的商品,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例如火柴。
四是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例如:当汽油涨价时,汽油的需求量在短期内不会较大幅度地减少,而在长期内,可能出现替代品,则汽油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地减少。
注意: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全面分析。
五、其他弹性
(一)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包括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和供给预期价格弹性等。供给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供给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设供给函数为 , 、 各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则供给弧弹性公式为:
供给弧弹性中点公式为:
供给弧弹性也分为五种类型:
1. 富有弹性:es>1,表示供给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 缺乏弹性:es<1,表示供给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 单一弹性:es=1,表示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4. 完全弹性:es=∞ ,表示价格的变动,会引起供给量无限的变动
5. 完全无弹性:es=0,表示在任何价格水平,供给量都固定不变
供给点弹性表示供给曲线上某一点上的供给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即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设供给函数为 , 、 各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则供给点弹性公式为:
供给点弹性的类型与供给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相同。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调整产量的难易和调整时间的长短两方面。
在调整产量的难易方面,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和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是影响供给弹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就生产成本而言,如果产量增加引起边际成本提高较小,则供给弹性较大;反之,如果产量增加引起边际成本提高较大,则供给弹性较小。就产品的生产周期而言,生产周期较短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大;反之,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小。总之,产量易于调整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大;反之,产量难于调整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小。例如:农产品受自然力的影响大,产量难于调整,缺乏供给弹性;工业制成品受自然力的影响小,产量较易调整,供给弹性较大。
在调整时间的长短方面,时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反之,供给弹性越小。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设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为 , 、 各表示Qx和Py的变动量,exy表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X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弧弹性公式为:
当 、 均为无穷小时,表示为 、 ,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点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关系。反之,可以根据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来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依据商品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替代品、互补品和独立品。结论如下:
?替代品:exy>0
?互补品:exy<0
?独立品:exy=0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
需求的收入弹性=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
如果具体研究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和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表示为:
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食物支出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得出的恩格尔定律是: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来表述该定律,即:对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则越大。通常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例:“弹性理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在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生产者收入,往往对农产品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一些高档消费品采取降价办法。同样,在给出口物资定价时,若出口目的主要是增加外汇收入,则要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物资规定较低价格,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物资规定较高价格。
各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也是经济决策时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在规划各经济部门发展速度时,需求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需求量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增长,因此发展速度应快些,而需求收入弹性小的行业,发展速度应当慢些。
此外,研究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也很有用。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应考虑到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否则,变动价格可能会对销路和利润产生不良后果。
课后思考题:
教学内容: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张海艳
授课对象:经贸系及管理系各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6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以及消费均衡的模型及其消费均衡的条件,并要求学生能用图形说明和分析消费行为均衡的原理和条件。对其他问题只做一般要求。
授课提纲: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式教学
详细内容: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是在经济中能够做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单位。那么,消费的目的是什么?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不足之感,求足之愿。它是一种心理感觉,特点是具有无限性和层次性。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
例:“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兔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这个小故事说明消费者的需要各不相同,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也是不相同的。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在度量效用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中普遍使用基数效用概念。基数是指1、2、3……,是可以加总求和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例如:对某消费者而言,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的效用为10效用单位,吃一顿麦当劳的效用为8效用单位,则这两种消费的效用之和为18效用单位。
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西方经济学中多使用序数效用概念。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序数只表示顺序或等级,是不能加总求和的。例如:成绩列第一和第二,仅表明第一优于第二,至于第一、第二各自的具体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表示。沿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该消费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种消费,即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还是吃一顿麦当劳。并且,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论除了提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的假定外,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
(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边际效用M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函数为: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则有:
某商品的效用表
如图所示,MU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U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继续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作如下解释:
解释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
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解释二: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
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例如: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如在沙漠或航海中),人们十分珍惜地饮用,以维持生命,水的边际效用很大。随着水量增加,除满足饮用外,还可以用来洗脸、洗澡和洗衣,水的重要性相对降低,边际效用相应减小。
三、效用最大化原则
在人们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何使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效用:
(1)当消费一种商品时,边际效用为零;(2)当消费多种商品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四、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概念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价格,λ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X1、X2、……、Xn分别为n种商品的数量,MU1、MU2、……、MUn分别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 (限制条件)
…… (均衡条件)
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设效用函数为 ,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1=4元,P2=5元,消费者收入为1000元,试求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解:先求出边际效用
消费者均衡条件是
与限制条件
联立,可得消费者最优选择为
X1=125,X2=100
五、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从消费者角度看,他支付价格的高低与效用的大小是正相关的。即效用大,所支付的价格就高,反之则低。
商品的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相应需求价格递减。
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则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上式表示:一方面,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另一方面,由于对任何一种商品而言,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是递减的,则在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应同比例于边际效用MU的递减而递减,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这就说明了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六、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这一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衡量的,商品的效用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用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取代基数效用论的关于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效用单位”表示的说法。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即爱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基本假定:
第一,完全性假定。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A的偏好小于对B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A和B是无差异的)。
第二,可传递性假定。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和C,如果某消费者已经作出判断: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那么,该消费者必须作出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的判断。
第三,非饱和性假定。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因此,商品数量越多,给消费者带去的效用越大。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这里的U只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如图所示,无差异曲线U上的A、B、C和D点所代表的苹果和梨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该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都是相等的。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以RC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各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为: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成反方向变动,为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假定商品1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 时,则
上式说明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假定。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例如:在上例中,随着消费者对苹果的消费量的连续等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苹果所需放弃的梨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
当消费者处于商品l的数量较少和商品2的数量较多时,会由于拥有较少商品l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l更偏好,由于拥有较多商品2而对每一单位的商品2偏好程度较低,即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较大。随着消费者拥有的商品1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应对每一单位商品1的偏爱程度会越来越低;同时,消费者拥有的商品2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相应对每一单位商品2的偏爱程度会越来越高。则每一单位的商品1所能替代的商品2的数量越来越少,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但也存在着以下特殊情况:
1. 完全互补品
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呈直角形,与横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RCS12=0,与纵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RCS12=∞。
例:总是要按一副眼镜架和两个眼镜片的比例配合在一起,眼镜才能够被使用。只有在直角形的顶点,眼镜架和眼镜片的比例固定不变,为1:2,对消费者才能产生效用。
2. 完全替代品
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RCS12为一常数。
例: 某消费者认为一瓶菠萝汁与一瓶芒果汁是无差异的,则菠萝汁与芒果汁的相互替代比例固定不变,为1:1。
四、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概念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方程为:
其中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P1和P2分别为已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 ,是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 ,是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 为预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二)预算线的变动
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有以下四种情况:
1.预算线与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ABA'BABA''B''
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2.预算线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
如左图所示,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则使预算线AB移至AB’;商品1的价格P1提高,则使预算线AB移至AB''。在右图中,商品2的价格下降和提高,分别使预算线AB移至A'B和A''B。
五、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论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结合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有一条。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切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两种商品价格之比,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如图所示,既定的预算线I与无差异曲线U相切于E点,E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均衡点E上,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最优购买数量的组合为( 、 )。
注意:虽然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各自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消费者行为,但二者所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例:“设计新的汽车”
一辆汽车的两大特性是其款式设计(例如设计和内部特点)和其性能(例如汽油里程数和驾驶性能)。款式设计和性能都是受到人们关注的特性,一辆汽车的款式设计越好,性能越佳,其需求量就越大。然而,重新设计款式,提高性能,是要花钱的。在一辆汽车里,应该怎样增加其特性呢?问题的答案部分地取决于生产成本,也取决于消费者对于汽车特性的偏好,汽车消费者组别的不同偏好可以影响其购买决定。有关美国汽车需求的一项新近的研究表明,在以往的二十来年里,绝大多数消费者偏好的是款式而不是性能。
考虑两个消费者组别,每个组别想花10000美元用于汽车的款式和性能(其余的钱用于此处不予讨论的其他汽车特性上),但对于款式和性能,每个组别有不同的偏好。
下图显示了每个组别中的个人所面临的购车预算。第一组别,在款式和性能中偏好性能。通过在一条典型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之间寻找切点,可以发现,这一组别的消费者偏好这样一种汽车:其性能值7000美元,其款式值3000美元。而第二组别的消费者偏好性能值2500美元,款式值7500美元的汽车。统计研究已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属于第二组别。
在获悉组别偏好的情况下,一家汽车公司就可以设计产品、制定销售计划了。一个具有潜在盈利的选择是,制造这样一种车型,它注重款式的程度略低于图b中个人所偏好的程度,但远高于图a中个人所偏好的程度,以吸引这两组人。第二个选择是,生产较多的、注重款式的汽车,生产少量的、注重性能的汽车。这两种选择都是上述对购车偏好了解的结果。
六、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一)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序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样得到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价格―消费曲线用来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它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二)市场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都具有不同的个人需求函数 ,i = 1、2、3……n,则该商品市场需求函数为:
可见,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则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因此,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七、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其变化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当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这里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二)不同商品类别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为了从总效应中剔除收入效应,得到替代效应,必须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需要利用补偿预算线。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对于所有商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商品可以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两大类。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是: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而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动。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对它们各自的收入效应产生影响。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一般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则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但是,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低档物品,被称之为吉芬物品。
课后思考题
教学内容: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张海艳
授课对象:经贸系及管理系各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6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最大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最大化的条件和规模,即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经济的含义。对其他问题只做一般要求。
授课提纲: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式教学
详细内容: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生产者也称厂商,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包括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
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的类型一般被划分为以下四种:
劳动(L):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N):包括土地和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K):包括资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假定X1、X2……Xn依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写为:
Q=f(X1、X2……Xn)
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写为:
Q=f(L、K)
注意:生产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变化,原有生产函数就会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二、常见的生产函数
(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通常写为:
其中,Q表示一种产品的产量,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各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的劳动的投入量和资本的投入量。该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取决于 和 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一个。这是因为Q的生产被假定为必须按照L和K之间的固定比例,当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固定时,另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
该生产函数一般又假定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则有:
上式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固定生产技术系数之比。 就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而言,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故各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比例维持不变。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共同提出的。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A、α、β均为参数,0<α<1,0<β<1。
参数α、β的经济含义是:
⑴ 当α+β=1时,α、β各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⑵ 根据α、β之和,判断规模报酬。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当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一、短期和长期的概念
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分为不变要素投入(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和可变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等)。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要素投入。
注意: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时间的规定是不同的。例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五年,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五年为界,而变动一个小食店的规模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仅为一个月。
二、短期生产函数
(一)短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函数 Q=f(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不变,用 表示,劳动投入量可变,用L表示,则得到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L、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 ),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概念。
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写为: TPL=f(L、 )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写为: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写为: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1. 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
连结TPL曲线上任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APL值。在上图中,当APL曲线在C’点达最大值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坐标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相切TPL曲线于相应的C点。
2. 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过TPL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MPL值。在上图中,在总产量的上升段(D点以前),MPL为正值。当TPL曲线在D点达最大值时,MPL为0。在总产量的下降段(D点以后),MPL为负值。进一步地,当TPL曲线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时,MPL曲线上升,当TPL曲线的斜率在拐点B达最大值时,MPL曲线在B’点达最大值;当TPL曲线在B点后以递减的速率继续增加时,MPL曲线在B’点后下降。直至TPL曲线的斜率在D点降为0时,MPL曲线在D’点与坐标横轴相交。
3.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MPL曲线的变动快于APL曲线的变动。原因在于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自身的极值点。
某排球队的平均身高是1.80米(平均量),新加入的一名队员身高1.85米(边际量),则全队的平均身高就会增加。反之,如果新加入的一名队员身高是1.75米(边际量),则全队的平均身高就会下降。
在上图中,在C’点以前,MPL曲线高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APL曲线是上升的;在C’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APL曲线是下降的。MPL曲线与A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大值点C’点。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组合比例。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总是存在的,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边际产量曲线呈先升后降的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经济学中意义重大。以农业为例,当增加劳动后产出会大大增加――田地更加精耕细作,灌溉沟渠更加整齐。但是,增加的劳动带来的产出会越来越少。一天中的第三次除草和第四次给机器上油只能增加很少的产出。最后,当大量劳动力涌向农田,产出几乎不会再增加,过多的耕作者会毁坏农田。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根据可变生产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TPL曲线上C点以前
在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增加。这说明: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厂商将会扩大生产至第Ⅱ阶段。
第Ⅱ阶段:TPL曲线上C点到D点之间
这一阶段是厂商的生产区域。
第Ⅲ阶段:TPL曲线上D点以后
在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下降。这说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厂商将会缩减生产至第Ⅱ阶段。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一、长期生产函数
在生产理论中,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L、K)
二、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Q=f(L、K)
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一)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以RTS代表边际技术替代率, 、 各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劳动和资本的变化量成反方向变动,为使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当 时,则有:
说明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即: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解释为: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逐渐下降,而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上升。作为逐渐下降的劳动的边际产量与逐渐上升的资本的边际产量之比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生产的经济区域为脊线OE和OF以内的区域。脊线OE和OF以内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可通过对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互替代,来生产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
生产的不经济区域为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同时增加,也只能维持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
五、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成本方程为:
其中C表示既定成本,w和r分别为已知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和资本的价格(利息率)。
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动。等成本线的变动与预算线的变动相类似。
六、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均衡是研究生产者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一)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均衡条件是代表既定成本的等成本线与它可能达到的最高等产量曲线相切,在切点有:
表示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两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均衡条件是代表既定产量的等产量曲线与它可能达到的最低等成本线相切,在切点有 由 ,可得
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与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两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是相同的。
七、扩展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生产的产量或成本发生变化时,厂商会重新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在变化了的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或在变化了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
扩展线是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生产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形成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由于在扩展线上的所有的生产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生产的均衡。下图中的曲线ON是一条扩展线。
八、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相应,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规模报酬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规模报酬变化一般呈现出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时,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可能会比较长。此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例:铁路业的规模报酬
20世纪以后,尽管遇到不少资金问题,铁路运输仍不断发展。规模对铁路运输业有无影响?要研究铁路运输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应,需要一系列指标。首先可以用运输密度来度量投入。运输密度指的是在一特定线路上每单位时间内铁路可以承运的货物吨数。产出以沿着该线路在特定时间内运输的货物总重量计。产出与投入之间的规模报酬关系如何?大量研究表明,起初,在运输密度值较小时,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因为在运输密度增加以后,铁路管理部门可以统筹规划,制定出适宜的、富有效率的运输方案。但是,当运输密度的增加超过某一值(这一点称为有效密度)后,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为超负荷的运输量已经多得难以规划,运输速度也将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只有在运输密度值很大时才会出现。
内容:第五章 成本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张海艳
授课对象:经贸系及管理系各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4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支出,以取得最大利润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系列成本概念及其变动规律,并掌握收益变动规律;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并要求掌握生产盈亏的相应理论。对其他问题只做一般要求。
授课提纲: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式教学
详细内容: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一)机会成本
1、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
(二)会计成本:帐面上记录下的成本,属于历史成本。
例:企业甲每年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库存材料,购买价格是1000元/吨。企业乙每年也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现购材料,市价为1200元/吨。试求企业甲和企业乙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企业甲:会计成本=1000×100=100000元
机会成本=1200×100=120000元
企业乙:会计成本=000元
&&&&&&& 机会成本=000元
归纳:不同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自有资金(或建筑物)的机会成本等于把它租借给别人可以得到的利息(或租金)收入。
2、自己兼任经理的机会成本,等于自己到别处工作可以得到的收入。
3、闲置的机器设备的机会成本为零。
4、机器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贡献利润(等于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等于它生产产品A的贡献利润。
5、使用过去买进的原材料,现在行情变了,其机会成本按现价计算。
6、使用按目前行情买入、租入或雇佣的原材料、资金、建筑物、机器设备、劳动力等,其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7、折旧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假设期末变卖价值等于残值)。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一)显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会计成本)
(二)隐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或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自己所拥有的投入物的价值。
机会成本(总成本、生产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三、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一)增量成本:指某项决策带来总成本的变化。(低成本扩张战略)
(二)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决策之前必须要考虑)
例:某公司不愿意按500元/小时的价格出租富余的计算机,原因是,计算机的标准间接费用为250元/小时,边际运行费用为300元/小时,合计550元/小时,大于500元/小时。问:你如何评价?
解:因为标准间接费用250元/小时是本决策的沉没成本,应不予考虑。实际上如果出租成本只增加300元/小时,小于价格500元/小时,因此应该出租,可以赚得200元/小时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
四、个体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一)社会成本: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它是机会成本。
(二)私人成本:是个人活动由他本人承担的成本。
这两个成本概念与外部性(外部效应)概念密切相关。
(三)外部性就是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该主体以外的其他人或事物造成的影响。如果是好的影响,就是正外部性(外部正效应),比如水库、绿地、蜜蜂与果树间相互影响;如果是负面影响,则属于负外部性(外部负效应),如污染、噪音等。
社会成本&个体成本,外部不经济,供给过剩,因为个人只承担一部分成本(另一部分成本被社会承担了,却得到全部收益。
社会成本&个体成本,外部经济,供给不足,因为个人承担了全部成本却只得到一部分收益(另一部分收益是社会收益)。
(四)解决外部性的主要方法:
1、企业合并:通过企业合并消除一个企业的行为对另一个企业的不利影响,也就是外部内部化。比如,在某个地区有两家石油钻探企业,他们的钻探的石油在地底下连接了起来,如果一个钻探得多另一个钻探得必然就少,反之亦然。从而导致过度开采,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企业把另一个企业合并了,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也消除了外部性。
2、庇古税:政府对造成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的企业征收一笔税,抑制这种负外部性。如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征税。因为是最早由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因此叫庇古税。
3、科斯定理与产权:
科斯第一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若交易费用为正,不同的产权初始界定会导致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斯定理对外部性的含义就是,只要明确界定产权,企业之间会通过市场交易和谈判来消除或减弱外部性。比如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有两个企业,上游是个造纸厂,下游是纺织厂,造纸厂的污染水使得纺织厂的质量下降,销售下降。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把产权界定给造纸厂-有污染的权利,纺织厂将寻求与造纸厂谈判,给予造纸厂一定补贴以让其减少污染;反之,如果初始产权界定给纺织厂-有使用洁净水的权利,即造纸厂没有污染的权利,则造纸厂会与纺织厂谈判,给予纺织厂一笔补贴以让其允许自己排放污染。所以产权初始界定给谁并不重要。但在现实中,交易费用为正,因此产权的初始界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五、利润(Profit)――企业的利润指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
(一)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成为超额利润。
(二)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根据上面对隐成本的分析可知,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种组成部分)
(三)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企业的会计成本。
(四)公式: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 =会计利润―隐成本
&&&&&&& &&&&&&&&&&&&=会计利润―正常利润=超额利润
六、成本函数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表示。&&&&&&&&&&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总成本(STC―Short-run Total Cost)
(一)短期总成本的定义
1、S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TFC―Total& Fixed 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购买不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变动成本(TVC―Total&& Variable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的产品,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
2、公式:&&& STC = TFC +TVC
(二)短期总成本曲线
1、STC曲线可由相应的TPL曲线求出――在TPL曲线上,找到与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再用所得的L去乘已知的劳动价格w,便可得到每一产量水平上的可变成本,即TVC曲线。
2、STC曲线的特征:
TFC是一常数,故TFC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固定数。TVC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且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是先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增的速率增加。STC曲线的形状与TVC曲线相同,也是向右上方倾斜。――说明STC 与TVC变动规律相同。STC曲线与TVC曲线之间的距离即是TFC。
二、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
(一)短期平均成本
1、SAC(Short-run Average Cost)定义: SAC是平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全部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即: SAC = STC/Q )
2、分类:SAC分为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SAC = AFC + AVC
平均固定成本(AFC―Average& Fixed Cost)是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固定成本,即:AFC =TFC / Q
平均变动成本(AVC―Average& Variable Cost)是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变动成本,即:AVC = TVC / Q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AFC =TFC / Q ,AFC曲线是一条与纵轴和横轴无限接近的渐近线,――表示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且AFC减少的幅度出现先大后小的趋势。
AVC曲线是U形曲线。――表示AVC随产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与APL正相反――由于边际报酬的递减规律)。
SAC曲线的形状与AVC曲线相同,也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产量数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但它开始时比平均可变成本陡峭,说明下降的幅度比平均可变成本大,以后的形状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基本相同。
注意:(1)有效(适度)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2)SAC曲线的最低点在AVC曲线最低点的右上方;
(3)SAC曲线和AVC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接近,但永不相交。
(二)短期边际成本
1、定义:S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
2、公式: &SMC =△STC /△C SMC = dSTC / dQ
&&&&&&&&&&&&&& = d(TFC+TVC) / dQ= dTVC / dQ
3、SMC曲线呈U形。――表示SMC随产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与MPL正相反)
(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STC,TVC与SMC曲线之间的关系
SMC是STC曲线上所有点的切线的斜率,同时也是TVC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2、STC与SAC曲线之间的关系
SAC是STC曲线上所有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的轨迹。
(TVC与AVC之间,TFC与AFC之间均同理)
3、SMC曲线与AVC曲线、SAC曲线之间的关系:
(1)当SMC小于AVC、SAC时,AVC曲线、SAC曲线就下降;
(2)当SMC大于AVC、SAC时,AVC曲线、SAC曲线就上升;
(3)当SMC等于AVC、SAC时, AVC曲线、SAC曲线达到最低点;
且SMC曲线先后分别穿过AVC曲线、 SAC曲线的最低点。
一、长期总成本(LTC―Long-run Total Cost)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
1、定义: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2、长期总成本函数公式:&&&&& LTC = LTC ( Q )
(二)长期总成本曲线
1、LTC曲线的推导:LTC曲线是STC曲线的包络线。它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方包络众多短期总成本曲线。&
2、LTC曲线的特征: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 LTC曲线先递减的增加,后递增的增加。(原因:规模报酬的作用。)
二、长期平均成本(LAC ――Long- Run Average Cost) &&
(一)长期平均成本函数
LAC表示的是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点总成本。 LAC函数为:
LAC = LTC( Q ) / Q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U型曲线
1、LAC曲线的推导: 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2、LAC曲线并不是由许多SAC曲线的最低点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SAC曲线的最低点均高于LAC。如下图:
一般情况下,SAC曲线的最低点均高于LAC。如下图:
三、长期边际成本(LMC ――Long- Run Marginal Cost)&&
(一)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LMC是指在长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LMC 函数公式:
LMC = △LTC / △Q& 或LMC = lim △LTC / △Q = dLTC/dQ
由于LTC是厂商最优产量时的最低短期总成本STC。 因此,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与STC曲线相切于最优产量那一点。
(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1、LMC曲线的呈U型,
2、LMC和LAC的关系,同SMC和SAC的曲线的关系
四、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因素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1、规模经济
是指由于生产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情况。原因在于:规模扩大后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技术因素、管理更合理等。
2、规模不经济
是指企业规模过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原因在于:规模过大造成信息不畅、决策不灵、企业内部公文旅行、内部联系费用增加、内部摩擦增加等。
(二)学习效应
1、学习效应:是指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等可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品的技术设计以及管理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2、学习效应是通过学习曲线来表示的。学习曲线所描述的是企业的累积性产品产量与每一单位所需要投入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范围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1、范围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
企业同时进行多产品生产称为联合生产。企业采取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生产设备或其它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
2、范围不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低,则称该种生产过程为范围不经济。
原因:将不同的产品放在一起生产会发生生产上的冲突
教学内容: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张海艳
授课对象:经贸系及管理系各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6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数学,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厂商是如何进行产量及价格决策的。对其它问题一般了解。
授课提纲:第一节& 企业与市场结构&&&&&&&&&&&&&&&&&&&&&&&&&&&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式教学
详细内容:
一、市场、行业与市场类型
为什么要研究市场类型?(同种产品在不同类型市场上,其价格形成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
(二)行业―是指制造或提供同一产品或类似产品或劳务的厂商的集合。&&&&
(三)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
1、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竞争程度的强弱
2、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
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
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
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二、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对价格的控制程度
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接近那种商品
完全无差别
一些农产品
如玉米,小麦
一些轻工业品
服装、食品
有差别或无
汽车、石油
惟一的产品,且无相近替代品
但常受管制
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公用事业,如
三、厂商的收益和利润
(一)厂商的收益--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总收益( TR ―Total Revenue )
(1)定义:出售一定数量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出售产品的总卖价。
(2)公式:&&&&&& TR(Q)=PQ
2、平均收益(AR ―Average Revenue)
(1)定义:销售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平均收入。
(2)公式:AR(Q) = TR( Q ) / Q&&&&&&&&&&&& &&
3、边际收益( MR ―Marginal Revenue )
(1)定义:指厂商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引起总收入的变动量。
(2)公式: MR (Q)=ΔTR(Q) /Δ Q&&&&&&&&&&&&&&&&&&&&&&&&&&&&&&&&&
&&&&&&&& &或 MR(Q) = d TR(Q)/dQ
(二)厂商的利润及其最大
1、厂商的利润:TR-TC
2、厂商的利润极大化条件:MR=MC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一)定义: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丝毫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二)条件
1、市场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2、同一行业中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同质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任一买(卖)者都充分掌握市场信息。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的价格就由这样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如下图所示。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一)总收益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直线
(二)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线重叠,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P,即AR = MR = P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一种情况: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种情况: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E2点称为盈亏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 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第四种情况: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其中,E4点AR=min(AVC),称为停止营业点。
第五种情况: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 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例:计算厂商价格
一家自行车制造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企业的总变动成本为:
&&&&&&&& TVC=150Q-20Q2+Q3
问题:低于什么价格,企业就应当关厂?
方法一:企业在价格等于AVC最低点时应该停产。
AVC=TVC/Q=150-20Q+Q2
AVC最低的条件是其边际值等于零,即d(AVC)/dQ=0
对AVC求导数:
d(AVC)/dQ=-20+2Q=0&&&& 所以&& Q=10(单位)
把Q=10代入原AVC的方程,可以得到,最低的AVC=50(元)
所以,如果市场价格低于50元,企业就应当关厂。
方法二:企业在AVC最低点处停产,同时利润最大化要求P=SMC,所以,企业当AVC=SMC时企业应停产(事实上,在讲边际值和平均值的关系时,我们说过,边际值必然和平均值相交于平均值的极值点)。所以有:
SMC=150-40Q+3Q2&&&&&&& AVC=150-20Q+Q2
150-40Q+3Q2=150-20Q+Q2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得到:Q=0& 或Q=10
Q=0显然不合理,把Q=10代入AVC或SMC方程,可以得到P=MC=AVC=50(元)。
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厂商的供给曲线, 是指在每一种价格下,厂商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2、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的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3、PCM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该行业中所有厂商高于AVC的MC曲线的横向总和。
实际上,PCM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弹性要小于根据个别企业原有短期供给曲线加总形成的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面临的两类选择:
1、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可对最优生产规模进行调整;
2、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可选择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图示)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在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表现在两个方面:(1)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这也就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2)厂商对生产规模进行调整。
(三)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零利润均衡,即经济利润为零):
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七、完全竞争市场评价
(一)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处生产,因此生产效率达到了最高。
(二)资源在各种产品和各企业的生产之间的配置达到最优。因为当P=LMC=LAC时,无法做到增加或减少一种产品/一个企业的产量而不影响其他产品/企业的产量。
(三)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即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总之,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家推崇的一种最理想的市场模式。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市场概论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1、定义:是指一个厂商独家控制一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这种市场不存在丝毫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市场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售销者,企业就是行业;
(2)该厂商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4)厂商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实行差别价格。
(二)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1、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垄断资源)。
2、独家厂商拥有某种产品生产的专利权。
3、政府的特许。
4、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或者由于规模经济需要而产生的垄断。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以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1、平均收益曲线&&& AR=TR(Q)/Q=P(Q)Q/Q=P(Q)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在每一个销售量上AR=P。
2、边际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收益曲线――由于每一销售量上的MR值就是相应的TR曲线的斜率。所以TR曲线是先增后减的曲线,即: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到最大值。&
(三)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假定一家垄断企业的总成本方程为:TC=500+20Q2需求曲线为:P=400-20Q。问: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应为多少?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基本特征:
(1)垄断厂商长期可以(通过低价多销、高价少销策略选择)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实现最大利润;
(2)垄断行业排除了其他厂商加入的可能性。
(二)长期均衡
(三)对垄断市场的进一步分析
讨论:(1)把价格定在 P2 水平上,厂商有利可图吗?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2)比较一下两个产量水平,哪个更有效率呢?
(3)E1与 E2 相比,哪个状态对消费者更有利呢?
垄断:价格或者数量由厂商说了算的市场。
五、垄断造成的社会成本
(一)垄断造成的社会损失:
1、分配不公;2、福利损失;3、资源浪费;
4、技术性低效率即X-非效率(X-inefficiency):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雷本思坦(H. Leibensitein)首先提出。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垄断性大企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造成内部组织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再加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人“故意”不去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企业内部配置效率低下。与X-非效率对应的是X-效率,指在不改变要素投入组合的条件下,通过其他途径(如减少组织层次、加强
5、寻租(Rent seeking)行为所产生的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垄断条件下企业的超额利润被称为租金,这种租金的取得依赖于垄断特权,因此,企业愿意为获得和保持这种特权而付出额外的代价。人们把资源被用来寻求或保持垄断利润的行为称为寻租,比如游说立法者以给自己垄断特权,甚至贿赂决策者给予自己某种垄断特权(如独家供应办公用品等)。由于有可能存在数个企业为同一个垄断特权的寻租而竞争,他们的努力可能互相抵消,从而寻租的总花费超过预期的总收益(即胜利者实际获得的垄断利润远小于其预期的垄断利润)。这种寻租导致的实际垄断利润的减少,被称为“租金耗散”。
(二)对垄断的管理:
1、对垄断企业征税
2、对市场结构进行控制
3、政府对价格进行控制
4、规定产量
六、垄断的差别价格
(一)含义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二)市场分割
1、定义:指垄断者把不同类型的购买者分割开来,形成各个子市场,然后把总销量分配到各个子市场出售,根据各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2、市场分割的两个条件:
第一,垄断者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子市场有效分割开来;
第二,各个子市场或消费团体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三)类型
1、三级差别价格
它指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2、二级差别价格
它指垄断者对某一特定的消费者,按其购买商品数量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3、完全差别价格
它指垄断者根据每一个消费者每买进一单位的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来逐个确定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一)企业数量多: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单个企业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
(二)产品有差别: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一个关键特点。正因为产品有差别,所以每个企业都能吸引一些特定的消费者,从而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但同时,产品之间又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从而有一定的竞争。
(三)无进退壁垒:企业进出市场是自由的,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强的。
(四)厂商对价格略有影响力。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一)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
1、厂商主观需求曲线(d):是一条表示厂商变动价格,而其它厂商价格保持不变时,厂商的销售量随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的需求曲线。
2、厂商实际需求曲线(D):是一条表示厂商变动价格时其它厂商也对价格作同样变动时,厂商的销售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需求曲线。
(二)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
1、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价格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上下平移。
2、由于d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产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 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3、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的弹性。因为:
(1)当生产集团内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沿着D需求曲线;
(2)d需求曲线和 D 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3)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 D 需求曲线,即前者更平坦一些。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均衡
(一)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含义:获得正常利润的一种状况
2、条件:&& MR=LMC=SMC
&&&&&&&&&& &AR=LAC=SAC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策略
(一)价格竞争
(二)产品差异化――同一产品有不同之处。
(1)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