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 地方扶贫 送小鸡干部“送”小鸡也很有创意,如果不把鸡养大你就别想吃

当前位置:&>&&>&
  □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张建锋 王兴海   莒县峤山镇张家阿疃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徐海青的帮助下,创新推行“政府+农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发力扶贫攻坚。取得了了良好的效果。10月29日,记者来到莒县峤山镇张家阿疃村对该村产业扶贫的创新做法进行了采访。投资千万元建设养鸡场  “真没想到,我的小鸡棚能攀上大‘亲戚’,变成现代化的‘扶贫车间’。”10月29日,莒县峤山镇张家阿疃村党支部书记王华山站在现代化标准蛋种鸡养殖示范基地――莒县华山农场的建设现场,看着正在建设的9间标准化鸡舍,充满感慨。  小山村建起了大企业,这样的跨越发展,离不开一头牵着企业、一头连着贫困户的“桥梁”――派驻张家阿疃村第一书记、莒县编办副主任徐海青。“如果没有徐书记帮忙,要达到现在这个规模,光靠我自己至少得十几年。”王华山说。  据了解,张家阿疃村是省级贫困村庄,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242口人,其中未脱贫2户4口人。今年4月,徐海青作为第一书记派驻到张家阿疃村后,主动与村党支部书记王华山进行了对接。  王华山告诉记者,2008年他建起了养殖场,开始探索蛋鸡养殖行业并成立华山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市场提供花凤种鸡蛋等鲜蛋产品。在王华山的带动下,周边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已达38家。即将建成投产的“华山农场”,是一个占地面积70亩、固定资产投入5000万元,以蛋种鸡养殖、无抗鲜蛋生产销售为产业链的现代化企业。借鸡生蛋,建立产学研平台  王华山原本打算今年再建一个传统的养鸡棚,扩大规模,通过养鸡产业帮助更多的村民增收。而徐海青心里想的不仅是张家阿疃村贫困群众的脱贫,还有如何能辐射周边村庄甚至全镇,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何不“借鸡下蛋”,养大这只“扶贫鸡”?  传统鸡棚建设因为土地、环保等因素的制约,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养鸡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集约化、现代化、绿色环保的路子。张家阿疃村流转出70亩土地,在徐海青的牵线搭桥下,农场吸引了日照众诚益民禽业有限公司的合作目光,双方计划投资5000万元,引进先进叠层式标准化饲养设备,实现饲料、饮水、清粪、捡蛋、喷码、包装全过程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为确保养殖基地的绿色环保,农场配套先进的粪便有机化处理设备,日常粪便经传送带输送至阳光棚,发酵烤干,形成有机肥料。  作为莒县县编办的工作人员,徐海青还结合部门的“三招三引”工作实际,帮助华山农场积极引专家寻技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9月25日,华山家庭农场、莒县编办与山农大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刁有祥教授三方共同签订《引进人才协议书》,聘请刁有祥教授进驻华山农场开展产学研研究,并就肉种鸡科学规范化养殖及粪便有机化处理技术提供具体技术指导,共建高水平家禽疫病防控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今,农场的9间标准化鸡舍,粪便有机化处理车间、饲料生产加工车间正在紧张建设中。明年初建成投产后,企业可同时存栏蛋鸡50万只鸡,预计日产出优质无抗鲜蛋35万枚,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净利润1500余万元。做大扶贫蛋糕  企业即将投产运营,如何把贫困户与农场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真正把企业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扶贫车间”?为此,峤山镇依托华山农场打造蛋种鸡养殖产业扶贫基地,把贫困户与农场联结在一起,形成了“政府+农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扶贫的红利,华山农场公开承诺在企业投产后将面向全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0个,实行保底工资加绩效工资,其中女性月保底工资1500元,男性月保底工资2500元。通过定向设岗,帮助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  为了做大扶贫蛋糕,日照市从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50万投入华山农场,股权量化到张家阿疃村、莲花村贫困户33户、52口人。通过预支红利、保底分红的模式,每年每人保底收益627元。  农场还与莒县县畜牧局合作,无偿向10户贫困户家庭提供开产蛋鸡、饲料、设备、技术,回收鸡蛋,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脱贫致富,每户每年可实现净收益5000元。  企业的养殖房顶、房前空地都是安装光伏发电板的绝佳位置。目前,山东国山泰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决定投资1700余万元,利用养殖场房顶、房前空地建设2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为峤山镇32个贫困村未脱贫人口年均分配1000元以上的收入。  “从明年开始,我们计划每年再拿出10000元光伏租赁费用,帮扶全镇范围内的10户贫困家庭。”王华山说。
本文相关新闻当前位置: >
投稿信箱:
21:37&&&&&&
河池日报&&&&&&
5月9日,看着第一批2000多羽&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鸡仔陆续进入尧山村茶山鸡养殖场,村子里48户贫困户心里乐开了花。随着这批小鸡的逐步成长,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也将成为现实。
尧山村位于天峨县坡结乡北部,地处大山深处,从村头往前看,巍峨高山一片连着一片,看不到尽头。尧山村是河池市委政法委的扶贫联系点,茶山鸡养殖场是河池市委政法委给村民送去的脱贫&金鸡蛋&。这个&金鸡蛋&,将直接使48户贫困户受益,预计每户贫困户每年最高可增收约5000元。
据悉,尧山村共有12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共计447户17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327人,占全村人口约18%。该村2016年预脱贫65户261人,2017年预脱贫17户66人。全村居住着壮、汉、布依、瑶等民族,共有水田675亩、旱地957亩,主要农副产品有茶叶、油茶、珍珠李等。
跟尧山村结上对子后,河池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干部始终把村民的脱贫大计放在心上。按照市委、市政府&5321&帮扶模式、&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及&八有一超&的总体要求,市委政法委先后组织领导干部17人3次深入尧山村开展民情调研活动,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账、增收账和条件账。对接帮扶的干部将贫困户家庭状况、产业发展、预脱贫措施、脱贫时间、帮扶责任等登记在册,逐步建立了人有卡、户有册、村有档的三级管理网络。
经过调查,河池市委政法委找到了&穷根&,摸清了&为什么穷&的问题,其中,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劳动力缺乏、缺少资金项目是主要原因。
找准了问题,就要对症下药。为此,河池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光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重点研究讨论尧山村扶贫项目规划事宜,并制定了大力发展尧山特色养殖业的计划目标。
说干就干。很快,由市委政法委投入资金建设的养鸡场,在尧山交么油茶林正式揭牌。该养鸡场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茶山鸡养殖产业。据悉,尧山村茶山鸡养殖场1区鸡舍及配套设施于5月7日完工,第一批2000羽鸡仔顺利进场。茶山鸡养殖场2、3区场地已平整完毕,主体框架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预计5月底养鸡场将全面完工,可饲养幼鸡5000羽。
此外,河池市委政法委还计划通过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产业带上实现增收。计划重点依托尧山茶叶、油茶、珍珠李等特色产品原有的市场品牌效应,继续扩大特色产品种植规模,引导动员农户育苗。如今,育有尧山茶苗65万株、油茶苗25万株、珍珠李苗15万株,为下一步特色产品扩大种植夯实了基础。(记者 龙 隆 通讯员 吴德玮)
(责任编辑:桂宣)
一周文章点击率排行
关于桂宣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客服中心 |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2016 桂宣. All Rights ReservedYXAD提示信息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扶贫小鸡送下乡
  5月22日,家住高台县黑泉乡新开村四社的孤寡老人王菊香刚从玉米地里锄草回来,还没有到门口就听到有人在找她。老人定睛一看,一眼就认出来人是她家的帮扶工作组———县总工会主席向正礼一行。
  原来,前几天为了解贫困户家的情况,向正礼已经来过了。当向正礼得知王菊香老人的儿子、丈夫于几年前死于事故,家里也只有一亩耕地,生活困难的情况后,向正礼一改以往现金和农资慰问的办法,制定了实物增值帮扶的办法。今天是专程来给她家送小鸡和饲料的。王菊香老人感动地拉着向正礼的手说:“我一定把小鸡养好,我今年的生计也就有着落了,感谢你们。”随行的黑泉乡经联主任万吉彪说:“今年的土鸡市场行情一直很好,一只鸡卖到50多块,这50只小鸡养到年底就可以卖了,最少也可以收入2000多块。”
  随后他们又来到新开村五社贫困户李有方家里,正在剪羊毛的李有方母子,热情地把向正礼让到屋里坐。李有方对向正礼说:“自从你上次来我家,帮我理清了思路,今年我打算把羊养好,再养些鸡,等这几亩地里的水浇完,出去到建筑队上打工,苦上一两年,挣钱娶个媳妇。”看到向正礼送来小鸡和饲料。李有方说牶“在你们帮助下,我的这个贫困户的帽子一定能甩掉。”向正礼说:“今年,县总工会科级干部帮扶的4户贫困户,都是致富能力差,或因病因灾致贫,通过走访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后,采取了送小鸡和饲料的实物增值帮扶的办法,还请了乡上畜牧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搞服务,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实现脱贫致富。”崇礼:工作组念好“脱贫经” 扶贫鸡产下脱贫蛋
乡亲们将鸡蛋送到驻村工作组。施佳生 摄
长城网张家口6月5日讯(通讯员施佳生记者张世豪)从崇礼城区驱车,沿乡道近一个小时车程,就来到张家口市职教中心驻石嘴子乡上四杆旗村,烈日当头,但没有感觉一丝热意。
刚下车,笔者看到有好几户村民手提鸡蛋,甚至还有开的农用车载着鸡蛋,纷纷赶往村委会。莫非是工作组没有鸡蛋吃,村民给他们送鸡蛋?带着疑问,笔者一行来到村委会。
村委会大院热闹非凡,大约有十来户村民,围在一个乒乓球桌旁,原来在卖鸡蛋。71岁陈素云大妈告诉笔者:“今天我这是第12次来卖鸡蛋,今年从3月份开始,他们就开始收我们的鸡蛋,3、4月份15块钱一斤,后来这几月10块钱一斤,今天我卖了720块钱!”
村民拿着鸡蛋,陆陆续续都来到村委会,从他们高兴的心情可以看出这是不同寻常的鸡蛋。据了解,去年工作组进村入驻之后,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全村277户人家中有11户贫困户、12户五保户和82户低保户家庭,村委会和村民们期望工作组通过争取项目的方式帮助大家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
贫困户李翠兰开心地说:“我们家就我和老伴老俩口,都70多岁了,年老体弱多病,家中又无其他劳动力,因此导致了贫困。我们家院子大,以前想养一些牛羊等大牲畜,但是由于没有资金,也养不动,因此就没有养。现在好了,工作组想办法给我们送来了种鸡,养鸡对我们老俩口来说是投资小见效快,真是太感谢工作组了。”
贫困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何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除贫困是扶贫的关键所在。2016年2月,工作组驻村后,经过认真调研和研究后认为,从国家扶贫攻坚的要求出发,将短平快项目和中长期项目相结合,兼顾贫困户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比较稳妥的扶贫方式。基于这一认识,工作组将庭院养鸡项目,确定为扶贫的短平快项目。
村主任王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工作组来到村里之后,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全面掌握了村里每一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制定了贫困户的脱贫方案,把庭院养鸡作为脱贫的一个项目,2016年7月给贫困户发放了330只小鸡。现在村里每家都有扶贫鸡,从今年3月份开始产蛋,短期之内让村民见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真帮真扶的目的,张家口市职教中心还委托种苗基地帮助代养了70天,不仅完成了全套疫苗和脱温处理,还现场对贫困户进行了饲养培训,以帮助贫困户安全健康地养好扶贫鸡。鸡是送来了,由于农村的生产资料匮乏,小鸡饲料成了问题,工作组又通过爱心企业,为村民送来了饲料。
今年开春,扶贫鸡陆续开始下蛋。3月28日,张家口市职教中心驻上四杆旗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民主生活会,邀请全村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会议对去年扶贫工作进行了总结,就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会议决定,工作组帮助村里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并回购全部鸡蛋。近日,第一笔鸡蛋款15000多元已全部发放到了农户手中,扶贫效果初现成效。
“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开始帮村民收购鸡蛋,一星期一次,每次大概有270多斤,截止目前一共收购了12次,3240多斤,通过教职员工和学校食堂基本上都把这些鸡蛋销售了。接下来,我们利用学校电商平台的优势,将为这些扶贫蛋注册商标,通过电商进行网络销售。”
工作组第一书记刘宝元介绍说,“下一步,学校一是将继续完善彩椒种植基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村民发展养殖技术,提高他们致富能力;二是做好庭院养殖工作,做好鸡蛋回购销售;三是按照政策做好健康扶贫的工作,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为脱贫致富打好基础。”来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累死乡镇干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