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和中国石油大亨攻略梁耀辉有关系吗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首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9月25日—26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主…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40 &&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
PAGE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 1引言
 HYPERLINK \l &_Toc&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PAGEREF _Toc \h 1
 HYPERLINK \l &_Toc& 1.2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 \h 2
 HYPERLINK \l &_Toc& 1.2.1 国外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 \h 2
 HYPERLINK \l &_Toc& 1.1.2 国内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 \h 4
 HYPERLINK \l &_Toc&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PAGEREF _Toc \h 5
 HYPERLINK \l &_Toc& 1.3.1 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 \h 5
 HYPERLINK \l &_Toc& 1.3.2 论文结构  PAGEREF _Toc \h 5
 HYPERLINK \l &_Toc& 2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HYPERLINK \l &_Toc& 2.1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  PAGEREF _Toc \h 6
 HYPERLINK \l &_Toc& 2.1.1石油  PAGEREF _Toc \h 6
 HYPERLINK \l &_Toc& 2.1.2 化工行业  PAGEREF _Toc \h 7
 HYPERLINK \l &_Toc& 2.2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 \h 7
 HYPERLINK \l &_Toc& 3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分析
 HYPERLINK \l &_Toc& 3.1国际油价波动历史  PAGEREF _Toc \h 8
 HYPERLINK \l &_Toc& 3.2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现状  PAGEREF _Toc \h 9
 HYPERLINK \l &_Toc& 3.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PAGEREF _Toc \h 10
 HYPERLINK \l &_Toc& 4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石化行业影响的一般理论分析
 HYPERLINK \l &_Toc& 4.1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成本及盈利水平的影响  PAGEREF _Toc \h 11
 HYPERLINK \l &_Toc& 4.2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影响  PAGEREF _Toc \h 12
 HYPERLINK \l &_Toc& 4.3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长远发展的影响  PAGEREF _Toc \h 12
 HYPERLINK \l &_Toc& 4.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行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PAGEREF _Toc \h 13
 HYPERLINK \l &_Toc& 5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石化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HYPERLINK \l &qu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对我国中石化中石油两家上市公司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请勿抄袭)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对我国中石化中石油两家上市公司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请勿抄袭)
利好原油价格下跌,国内炼油业务的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改善目前的亏损状态。对于从事炼油业务的企业来说,油价下跌是巨大的利好。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够顺利调整并与国际接轨,将提高炼油企业盈利水平。1、原油价格下降,航空板块立竿见影。2、油价的下跌应该说对整个运输行业都是一个利好因素。3、原油价格创新低汽车老板高兴。4、油价见顶,给下游化工企业带来投资机会
采纳率:78%
但昨天此股大小非解禁,过去就会好了,它主要采油,卖原油对中石化利好!);对中石油稍利空,它进口原油炼油(主要卖成品油,国内油价又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OPEC石油价格与三桶油成本
油价下跌:现在还没到惊慌时候
作者: Cyrus
Sanati&&& 时间:
在情况真正变得让人害怕前,油价还有非常大的下行空间。
最近的石油价格下跌不会将美国页岩油行业置于死地,而只会让它变得更有效率。
利润率和盈亏平衡点不仅仅和油价有关,还取决于经营成本。随着油价下跌,生产企业必将重新商讨那些贵得离谱的油田服务合同,降低员工工资并削减津贴,以便让成本和下跌的油价保持一致。对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这将为石油开采企业提供足够的长期支撑,但后者必须首先理顺自身的财务状况。
对许多长年跟踪石油行业的人来说,油价如何攀升到每桶100美元仍然是个谜。而过去六个月中油价下跌了40%,同样让看涨和看跌的人都感到惊讶。石油价格究竟为什么会跌得如此之猛?如此之快?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从沙特想“摧毁”美国的页岩油行业,到美国和沙特联手制造供给泛滥,目的是让咄咄逼人的俄罗斯和顽固不化的伊朗陷入破产境地,不一而足。
让我们先把阴谋论放在一边,实际情况是油价已经下跌,而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低”水平。这种局面让分析师、记者和评论人士四处宣称世界末日到了。
人们的紧张可以理解。毕竟,石油行业是美国就业机会和财富的主要来源。经济分析机构The Perryman
Group的研究显示,石油行业为美国贡献了1.2万亿美元GDP和93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这些GDP和就业机会并非直接由页岩油行业创造,甚至不是整个能源行业,而是该行业给地方经济带来的乘数效应所产生的。想到这一点,就明白为什么油价的每次下跌都会造成紧张空气了,更别说跌幅达到了40%。
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是美国的石油之都,在这里最能感受到这种紧张气氛。油价持续下滑尚未对这座城市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至少目前还没有。但这里的人们已经变得非常焦虑,特别是那些40岁以下的人,我把这个群体称为“页岩油婴儿潮一代”。在休斯敦新兴的中产阶层社区East
End和Midtown的酒吧和餐馆里,经常能听到小伙子(和姑娘)们探讨自己所在公司的盈亏平衡点和油价的关联。在北达科他州巴肯拥有大片页岩油田的采油公司的员工们认为,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WTI)价格需保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上,他们的公司才能继续盈利。而那些在南德州Eagleford拥有大量页岩油业务的石油公司的员工们则表示,油价下跌到不低于45-50美元时,他们的公司能安然无恙。
这两个群体都表示,他们已经听说自己的公司开始撤出油田中“投机性”较高的区域,也就是说这些公司的石油产量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下降。美联储(Fed)周三公布的褐皮书印证了这一点。该报告指出,由于油价迅速下跌,11月初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北达科他州的经营活动减少。不过,美联储补充道,该地区“高层”对前景“保持乐观”,他们预计今后两年石油产量将继续上升。
这些“高层”在想什么?难道他们不担心盈亏平衡价格吗?当然担心,但和“页岩油婴儿潮一代”不同的是,他们可能还记得油价处于个位数时开采石油的情形,而这其实并不是那么久远。对这些经验丰富的石油人来说,每桶60美元的油价仍有极大的吸引力。
从事能源行业满意度调查,评级和分析的EnergyPoint
Research公司的创始人道格&谢里丹回忆说,10年前他曾和一家能源巨头的石油业务主管共进午餐,后者向他透露,他们公司担心油价涨得太高太快。谢里丹告诉《财富》(Fortune)杂志:“他害怕高油价会引起媒体和国会的关注,从而产生不利影响。可笑的是,那时候油价只有33美元左右。”
页岩油的蓬勃发展让人们认定石油开采,特别是页岩油的开采特别复杂和昂贵。但实际情况真的不是这样。石油水力压裂技术只不过是以高压向油井注入水和化学物质,这其实算不上尖端技术。20世纪40年代以来,钻井技术就一直如此,几十年来能源行业已经非常善于进行这样的工作。水平钻井等最近出现的技术进步则让压裂变得更简单、更有效率。
不过,尽管石油开采变得更简单而且效率更高,生产成本却扶摇直上。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但主要原因是高油价。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和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等油田服务商和石油开采企业商洽合同时,它们通常都会考虑油价。油价越高,它们的服务费用就越高。再加上过去几年低利贷款的激增,使得与油田服务行业有关的需求全面增长,从人员到物资,再到住房,无不如此。试问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在哪个行业能靠体力劳动从一开始就挣到六位数呢?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就可以,特别是在北达科他州西部。在那里,麦当劳员工每小时挣20美元,而普通住宅的月租金会超过2000美元。
不过,随着油价下跌,成本也会下降,“盈亏平衡”价格也会随之降低。经验丰富的石油从业者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演点儿戏,这有点像在土耳其市场讨价还价。首先,石油公司要捂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服务供应商,由于油价暴跌,它们再也无力承担钻井费用。服务供应商就会给它们很小的折扣,但石油公司会拒绝。这就是我们讨价还价的惯式。
让油田服务供应商急出点儿汗以后(通常要两到四个月),石油公司就会和前者取得联系,称自己正在“考虑”回到谈判中。此时,迫切希望开展业务的服务供应商就会愿意基于更低的油价重新洽谈一份全新的协议。这份新合同的目的是让石油公司的利润率接近之前油价高得多的时候。这样,利润就可以恢复到以往水平,而且皆大欢喜。
在石油和天然气成本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会出现这样的谈判。因此,年薪13.5万美元的电焊工可能会被降薪,而公司总部的行政人员可能得不到他们所依赖的丰厚奖金,钻井工人和工程师的工资和福利可能也会缩水。任何有怨言的人都会被“发配”到阿拉斯加,或者冬天比北达科他州西部还要难熬的地方,比如西伯利亚(我说真的)。同时,就像所有已经破裂的泡沫一样,资产价格将全面下滑,从油田租约到自升式钻井平台,再到休斯顿的联排别墅,都是如此。对了,在北达科他州西部,麦当劳员工的小时工资可能需要降到15美元。
但石油生产将继续进行,或者说,将持续到油价真的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再去开采石油。
那么在美国,可以支撑石油生产的最低油价是多少呢?水力压裂技术上次在美国大行其道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油价为每桶23美元左右。考虑通胀因素后,这相当于现在的50美元。这个繁荣期在油价跌至8美元左右时结束,按目前价格水平计算相当于大约18美元。鉴于上周油价跌至每桶63美元,看来在情况真正变得让人害怕前,油价还有非常大的下行空间。(财富中文网)
译者:Charlie
&&& 审稿:Vera
---------------------------------------------------------------------------&
石油价格大战——谁会最先倒下?
Euan Mearns
一边是美国页岩生产商,另一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的成员国,如果非要争出个你死我活,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答案是欧佩克。美国页岩生产商将会先一步倒闭。原因如下:
美国页岩石油生产商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利益,而且当其他所有条件都一样时,如果生产成本接近或超过了销售价格,就会促使生产商削减产量。
欧佩克成员国的动力则来源于硬性的社会需要。传统上,他们习惯于利用自己的石油所带来的财富资助社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补贴基本食品供应和其他事项,例如汽油(委内瑞拉的汽油每升只卖1分钱)。削减社会支出将招致国内动乱,而削减石油产量就会减少社会支出,所以他们在削减石油产量上存在天然的阻力。(只要原油价格超过现金生产成本,他们就有动机增加产量。这一点所有欧佩克成员国都满足,而且利润都很高。)
但是,并不是所有欧佩克成员国都是同样的情况。其中一些国家可以比其他国家在困境中支撑更长时间,在这里我们将具体分析这一问题,看看如果低油价持续下去,哪些国家会先垮台。
但首先还是来看看美国页岩生产商。将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近期图表整理后便得到了图1。图中并没有作出过多的解释,但在我看来,它显示出了美国页岩生产企业目前的产量和实现盈亏平衡的生产成本(基于花旗集团的估算)。如果用票面价值来表示这些结果,我们会发现当原油价格在每桶70美元时几乎所有的美国页岩原油企业都在盈利;但当价格低于60美元时,大约四成的企业就会变得不挣钱;而当每桶价格低于50美元时几乎90%的企业都不再盈利:
记住这些结果,然后让我们来看看欧佩克成员国的情况。他们有两个不同的生产成本。其中一个是现金生产成本,这通常远远低于美国页岩企业的现金生产成本。另一个是“预算平衡”成本,也就是能覆盖生产成本和社会支出时所需的油价,这个数值通常大大高于美国页岩企业的现金生产成本。图2就对该状况作出了总结,在2012年欧佩克成员国产量和预算盈亏平衡成本的基础上叠加了美国页岩企业生产成本的近95%(数值来自于图1)。如果生产成本是欧佩克唯一看重的因素,那么美国页岩生产商会迅速破产:
然而,对于欧佩克的生产成本和预算成本,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下表总结了我对一些硬指标的搜索结果,这些数据将用在分析中:
我没有特别的理由去偏爱任何一套估算办法,所以我放弃了所有这些数值,然后使用了《华尔街日报》所提供的“2015年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所需要的石油价格”中的数值,理由是:a)这些数值取自单一来源;b)它们涵盖了所有欧佩克成员国;c)大致上同之前表格中的预算盈亏数字相符合;d)特别针对于2015年的预算。以下就是这些估值:
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这些估值和欧佩克成员国的“官方”预算成本估值不一样,后者通常会低一些并且早已被进一步下调(伊拉克已经将其2015年的财政预算成本估值调降到70美元/桶,并且正在考虑进一步的下调;委内瑞拉据说也降低到了60美元/桶)。不过,他们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数值作为参考,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评估其他的相关数值。
此外,请注意位于表格最底部的一个非欧佩克成员国——俄罗斯。我把俄罗斯加到这里面来,是因为它是一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和欧佩克成员国处于类似的境况下。100美元/桶的数据来自于《莫斯科时报》。
衡量某个国家对于石油价格走低的整体风险敞口,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去计算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石油出口收入所占的百分比。然而,这在现实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有时候不同的数据源会给出差别非常大的数值。例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计算,委内瑞拉2013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272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计算则是4,383亿美元;根据欧佩克的2013年的统计,安哥拉去年的石油出口收入是680亿美元,但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估计的数字是270亿美元。我所用到的数值都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石油出口收入的GDP占比可见下图:
科威特是最依赖石油的经济体,紧随其后的是利比亚和安哥拉,俄罗斯是最不依赖于石油的国家。利比亚和伊朗的估值因为内乱和制裁等因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影响程度很难说。
更复杂的问题是石油价格走低将对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当然将取决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但由于在这篇文章中无法逐国进行详细的分析,我通过以下假设进行了一个简化的分析:
基准年为2015年
假设2015年石油出口量和2013年一样
不同石油价格下的预算赤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用2015年预算盈亏平衡所需的每桶油价格与假设的石油价格之差,乘以石油出口量即可得到结果。
假设油价为70美元/桶油时,预算赤字用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表示,结果如图4所示:
科威特和卡塔尔有没有赤字,因为他们的预算盈亏平衡价格均低于70美元。厄瓜多尔、阿联酋和俄罗斯有轻微的赤字。尼日利亚、伊朗、委内瑞拉、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沙特阿拉伯有明显较高的赤字。利比亚则已经没救了。
在50美元/桶(在本文撰稿时,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是63美元/桶)的价格上,安哥拉的情况开始变得严峻,也许沙特阿拉伯也是一样:
这些结果最多只能算是半量化的,也就是说当油价停留在50美元的时候,安哥拉并不一定会遭受25%的预算赤字。然而,这的确提供了一个对于相对风险的评测,并表明在油价长期走低的情况下,与厄瓜多尔、俄罗斯和科威特相比,安哥拉、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更有可能受到伤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沙特阿拉伯将在厄瓜多尔之前倒下。另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每个欧佩克成员国有多少“家底”,估量方法之一就是计算其外汇储备。如果利用其外汇储备来填补年度预算赤字,每个国家能够坚持多久?图6显示了油价在50美元情况下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最恶劣假设”。利比亚向上移动到中间段,而从目前来看,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厄瓜多尔会是第一批倒下的国家(外汇储备数据来自于维基百科)。
所以我们能从以上这些得出什么结论?我询问过尤安&默恩斯(Euan
Mearns)的看法,他给出了以下观点:
所有欧佩克国家在银行中都有存款,而据报告所有的页岩开发商都有巨额债务。这在低价的环境中有利于欧佩克成员国,它们明显比页岩开发商更能适应这种情况。
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似乎最容易受到油价低迷的冲击,将不得不在几个月后靠借贷生存。我敢说,富有的海湾国家可能会提供帮助以保持团结一致。
阿联酋看起来脆弱得十分惊人,只能指望危机能在两年内过去。
我个人的看法?因为经济需求的限制,没有任何欧佩克成员国会停止产油,除了科威特和卡塔尔之外,其他面临预算短缺的欧佩克成员国也没有一个打算削减产量以推高油价。更可能的结果是,不断加剧的经济困境将在一些欧佩克成员国内引发暴乱,在这一点上我和尤安意见相同,认为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最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伊朗同样也值得关注。)但正如我们从中东地区最近发生的事件中所见,不管发生什么,石油还是不停的在产出,这是一种习惯。所以除非全球需求有大的增长,我们可以相信低油价会继续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
-----------------------------------------------------------
2013年中国油企每桶油生产成本知多少?
Christoph Aublinger
信息披露:本文作者并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也没有计划在未来72小时内购买这些股票。作者独立撰写了本文,表达的完全是个人观点。本文作者并未因此从其他地方获得报酬(Seeking
Alpha网站除外)。本文作者与文中提及股票所属的任何公司没有业务关系。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这个国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突飞猛涨,这使得中国在2013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均消费830万桶),仅次于美国(日均消费1,880万桶)。中国石油勘探和开采企业有着耐人寻味的漫长历史。中国共产党打赢了解放战争后,所有的油气生产资产实现了国有化。由于中国努力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石油产量有了显著提高。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作为石油净出口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油气。石油危机爆发后,这个领域掀起了一股海洋石油钻探的潮流,中国也投身其中。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受到这项技术的提振,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当时的产量依然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1992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并且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今。由于国内相对缺乏石油储备,中国石油勘探和开采企业不得不到海外地区寻找石油资产。因此,中国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贸易与石油有关,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中国对石油的渴望不仅局限于非洲大陆: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挪威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北极能源资源。在本文中,我计算了三家最重要的中国石油行业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中海油(CNOOC)、中石油(PetroChina)和中石化(Sinopec)。和我撰写的其他系列文章一样,这里我依然使用了2013年年度报告提供的数字,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提供充分的季度数据;二是我希望消除季节性波动的影响。
成本计算模型
石油几乎从来没有纯液态生产。通常来说,石油是天然气和凝析油的混合物。虽然本文只考虑主要开采石油的公司,但是这些公司也生产数量可观的天然气。因此,将一切成本归到石油生产头上是说不通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了桶油当量(boe)这一概念,在标准条件下6,000立方英尺天然气大约相当于1桶油当量。下面提及的所有成本都指的是1桶油当量,也就是说是生产一桶石油或6,000立方英尺天然气再或两者混合的成本。假设说1桶石油的价格约为100美元,1,000立方英尺天然气的价格约为6美元。这就意味着,从1桶油当量的石油所获得的营收高于1桶油当量的天然气(分别为100美元和36美元)。由于也有油田只生产天然气,本文可能会低估石油生产的成本。
通常来说,成本分为和生产有直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和间接生产成本(日常管理开支)。然而,许多石油企业也积极参与下游、中游或其他经济部门的业务(比如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就涉足化学工程领域)。因此,我把销售成本、综合开销及行政管理费用(SG&A)除以总营收,再乘以勘探和生产部门的营收,得到的就是勘探与生产部门的SG&A费用。我还以同样方式对类似的成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进行了计算。另一方面,资产折旧可以算作与石油生产的直接成本。
销售成本分为三类:
· 勘探成本
· 开采成本
· 非经营收入的相关税收&
勘探成本是与寻找油气资源的所有活动相关的成本。这类成本包括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成本,以及钻井成本。
开采成本是打好油气井(石油生产的必要设施)后把油气资源弄到地面上来,与这一操作有关的成本。这类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电力成本和维护成本。
非经营收入的相关税收:由于油气生产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各国政府也希望从中分享收益。现在有大量模式可供政府从油气生产分得一杯羹,如利润分红和专利税等。
针对同一种费用,不同的公司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是最终所有成本的总和应该是这些公司生产1桶油当量的总成本。
下图显示了成本模型的样板:
在最近一些文章中,我对世界各地的多家石油公司的生产成本也采用了同样的计算方法。
应用于中国三大石油生产商
正如上述所提及,我把这种模型应用于中国规模最大的三家石油生产商。第一家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2年,负责在中国近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拥有垄断地位。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的承诺,中国也向国内和国际竞争者开放海洋资源。2012年,中海油收购了Nexus公司,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对外收购交易。第二家公司是中石油。作为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上市子公司,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从市值来看,中石油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还活跃于中下游业务领域和炼油行业。中石油也活跃于分布于海外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油田项目。本文分析的最后一家公司是中石化。像中石油一样,中石化也是一家综合性石油公司,是全球营收最高的公司之一。然而,由于其上游业务的规模要小得多,中石化的油气总产量只有中石油的30%左右。2013年8月,中石化收购了美国阿帕奇石油公司(Apache)埃及业务33%的股份。在2013年,这三家公司总产量共计达22.54亿桶油当量,日均产量超过600万桶油当量。&
虽然这三家公司都是国有控股企业,但这些公司都在中国国内(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和境外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因此,这些公司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定期发布财务报告。本文中引用的所有数据都来自这些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为了换算成美元计算,我采用了1美元兑6.09元人民币的汇率。
结果请见以下图表:
(来源:自己计算)液体并不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石油,也包括液化天然气&
不同的投资组合、优势和成本
本文分析的三家公司都有相对较高的液态产品生产比例,这也导致他们每桶油当量的实际价格较高。尽管如此,正如中石油显示的那样,简单地假设实际价格与液体产量成正比未免也太过容易。三家公司的SG&A费用和利息成本都很低,这完全符合外界的预期,因为这些公司的规模都非常庞大。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石油支付的非经营收入相关税收非常高(超过29美元/每桶油当量)。这是中石油的税前利润率(约为19%)比另外两家都低的主要原因。
对比国际石油公司
由于产量很高,文中三大中国国有石油企业能够与一些全球最大的国际石油公司大致相对比(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相比,另两家公司则分别与康菲石油公司和埃尼集团相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税前利润方面,中国的石油企业无法与国际石油公司竞争。中海油的税前利润率为三家企业中最高,在33%左右。而上述国际石油公司中,税前利润率最低的埃尼集团也有39%的水平。除了中石油以外,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和国际石油公司的非经营收入相关税收大致相等。因此,效率低下和使用的技术不够先进最有可能成为解释双方差距的原因。
译 孟洁冰& 校 俆笑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一轮原油价格暴跌开启了!_中国石油(601857)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新一轮原油价格暴跌开启了!
新一轮原油价格暴跌开启了!
国家兜底油价45元不知道吗
次的反复锻打以保证其致密性
保不了底的,已经破了。
中国石油有价值,尤其港股。以后翻倍不是问题
中国石油有价值,尤其港股。以后翻倍不是问题
看来你已被套晕。
看来你已被套晕。
不可能的。国家对油价有保底的。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大亨修改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