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格后,哪些上市公司监管条例撤离了“P2P行业”

最严网贷新规落地两月 7家上市公司退出P2P
14:56:46作者:叶静 谢水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身边完全不懂金融的亲朋好友都来咨询该买哪个P2P产品,到不断出现P2P公司跑路,只有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这个百花齐放又鱼龙混杂的行业终于迎来了史上最严的监管。然而,比行业发展更快的是上市公司变脸的速度。在8月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后,陆续有7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P2P业务,曾经趋之若鹜的热门关键词,如今避之不及。然而也同时有6家公司正在布局P2P。大浪淘沙,谁主浮沉?  P2P浮沉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和P2P公司分手的原因,一般有三个。一是监管趋严之后,业务受限;第二、P2P成本大幅增加;第三则是经过两年的炒作,P2P也不再是市场的焦点。  “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经过了2014年到2015年的“热恋”之后,2016年上市公司和P2P公司之间的关系快速降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发现,曾经大张旗鼓布局P2P行业的上市公司开始剥离P2P业务,有7家公司已经发布公告宣告“分手”,分别为红星美凯龙、盛达矿业、东方金钰、新纶科技和天源迪科、匹凸匹以及高鸿股份。“香饽饽”一夜之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对于退出原因,上市公司不约而同给出的原因是:监管趋严。  上市公司加速出逃  短暂的“蜜月期”过后, 双方的各种不适应开始出现。10月17日,红星美凯龙旗下P2P平台家金所发布公告称,从10月30日起不再提供借贷撮合服务。这意味着红星美凯龙将退出P2P业务。家金所的公告表示:未来家居商圈的融资服务,将通过红星旗下小贷公司直接完成。但家金所原有的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等除借贷撮合以外的其它服务将继续提供。工商信息显示,家金所成立于日,注册资金1亿元,由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10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登录家金所网站发现,该平台目前主要的理财产品为家金宝,家金宝主要面向红星美凯龙商场内经营的商户展位新开、展位装修、缴纳租金和经营周转提供贷款。项目投资期限为2-12个月,年利化率在6%-12%之间。而该网站此前还有的稳赚团已经不见了踪影。  除红星美凯龙外, 10月10日,盛达矿业也发布公告称,拟以3060万元全部转让持有的和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和信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各5%的股权,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这距离盛达矿业介入P2P领域才一年多。  最大倒热灶的转型来自于匹凸匹,今年8月20日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匹凸匹”)100%股权进行转让,受让方为匹凸匹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亿元。 据悉本次拟转让的深圳匹凸匹系 2015 年 5 月成立,自成立以来,一直未正式开展 P2P 业务;截至 2016 年 3 月末,深圳匹凸匹累计亏损 235.32 万元。匹凸匹在去年5月之前还叫多伦股份,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后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遂改名匹凸匹。由于公司名称生搬硬套英文的音译,当时在市场引起一片哗然,不过轰轰烈烈之后,最终公司的互联网金融道路以闹剧收场,业内人士表示,剥离P2P业务后,匹凸匹恐怕又要开始更名了。  这种趋势似乎还有加快的迹象,今年8月底鹏金所宣布万科3亿元入股拿下其第一大股东席位。随后有5家公司在9月份陆续宣布减持鹏金所,分别是天源迪科、奥拓电子、华鹏飞、佳士科技、新纶科技。“万科介入之后,鹏金所的估值有所提高,一些股东借机出逃。”华南一家私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中国经营报
经营成就价值
从身边完全不懂金融的亲朋好友都来咨询该买哪个P2P产品,到不断出现P2P公司跑路,只有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这个百花齐放又鱼龙混..
近日,有消息称,旅游B2B平台天天旅交会拖欠供应商上亿元账款,面临资金链断裂,公司创始人岳石失联跑路。
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学籍信息、本人电话,甚至父母和同学的手机号全部被晒在网上。记者近日发...
Copyright (C)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 京ICP备号-1 | 公安备案编号:02 |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最严网贷新规落地两月 7家上市公司退出P2P_凤凰财经
最严网贷新规落地两月 7家上市公司退出P2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统计发现,曾经大张旗鼓布局P2P行业的上市公司开始剥离P2P业务,有7家公司已经发布公告宣告“分手”,分别为红星美凯龙、盛达矿业、东方金钰、新纶科技和天源迪科、匹凸匹以及高鸿股份。
经过了2014年到2015年的&热恋&之后,2016年上市公司和P2P公司之间的关系快速降温。统计,曾经大张旗鼓布局P2P的上市公司开始剥离P2P业务,有7家公司已经发布公告宣告&分手&,分别为红星美凯龙、、、和、匹凸匹以及。据21世纪经济报道25日消息,对于&分手&原因,上市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监管趋严。如匹凸匹在公告中表示,&鉴于互联网行业监管趋严,短期内无法通过该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及利润,因此公司拟转让深圳匹凸匹100%股权,重点开展其他现有和新增业务,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盛达矿业也表示,目前,国家针对P2P行业陆续出台监管政策,该行业发展空间受限,因而决定退出P2P项目。高鸿股份的理由则是,受行业监管政策影响,高鸿中网未来不准备再发展此方向。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上市公司和P2P公司分手的原因,一般有三个。一是监管趋严之后,业务受限,P2P行业不可能再像此前一样&野蛮生长&,爆发力大大减弱,此前&赶时髦&的上市公司审时度势之后,决定放弃。第二,目前P2P的成本大幅增加,大量资金的投入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见不到效果,一些想赚&快钱&的公司也知难而退。第三则是经过两年的炒作,P2P也不再是市场的焦点,想通过P2P这个热点进行市值炒作的难度增加,也有公司意兴阑珊。
[责任编辑:wemoney PF055]
责任编辑:wemoney PF05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22433
播放数:1307893
播放数:1705779
播放数:5808920您的预约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400-878-4555
危机,10余家上市公司纷纷撤离网贷业,P2P由香饽饽变“弃子”
投资界 18:55815次
有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退出P2P行业,一方面是随着监管趋严,不看好平台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为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发展公司主业。上市公司布局P2P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上市公司布局P2P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而上市系也是投资者在选择平台进行投资时极为关注的“标签”。二者的结合可谓双赢——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能受到资金的追捧,平台本身也能获得强大的背书。但是,网贷平台是否能盈利才是检验上市系平台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完毕,从部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一鳞半爪”中可以管窥上市系P2P平台的业绩。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所属已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的18家平台中,盈利平台为11家,占61.1%;亏损平台为7家,占38.9%。18家平台营收合计23.98亿元,净利润合计2.32亿元。其中,微贷网的营收、净利润在18家平台中均占榜首,营收达177630万元、净利润达32549.5万元。
从去年业绩来看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落实,上市公司对布局P2P平台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积极追捧变为弃之如履。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份,退出网贷行业的上市公司超过10家,包括益民集团、东方金钰、*ST匹凸、高鸿股份、盛达矿业、天源迪科、奥拓电子、佳士科技、新纶科技和冠城大通等。
对于上市公司态度的转变,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上市公司而言,持有P2P资产,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资源确保业务合规;另一方面,监管新规下的P2P平台向着小微化和中介化转型,业务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承载上市公司通过P2P平台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愿望。
18家平台实现净利2.32亿元
微贷网独占鳌头
对P2P平台而言,盈利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获客成本高企,银行存管等合规成本也增加的同时,贷款余额在5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平台都难盈利,数千家中小平台的利润表就更难乐观。
《证券日报》统计了18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系网贷平台业绩。从营收来看,18家平台营收合计23.98亿元。除了久金所、广电财富、天壕普惠、丰收贷外,其余14家平台营收均超过1000万元,前述4家平台营收分别为257.4万元、317.1万元、340.66万元、167.23万元。营收超过5000万元的平台有6家。其中,微贷网位居营收榜榜首,去年营收达177630万元,联金所紧随其后,营收18981.59万元。其余4家平台营收均在1亿元以下,分别为:立马理财6204.41万元、理财农场5884.3万元、小凌鱼金服5734.02万元、银湖网5091.27万元。
在净利润方面,18家平台净利润合计2.32亿元,7家平台净利润报亏,11家平台盈利。其中,微贷网以32549.5万元净利润遥遥领先于其他17家平台,并超过18家平台净利润总和,表现格外亮眼。联金所、皮城金融、德众金融净利润分别为1960.67万元、1305.54万元、1209.16万元列第二、三、四位。而理财农场、小凌鱼金服、铜掌柜净利润均亏损超过3000万元,分别为-4509.6万元、-3508.9万元、-3010.47万元。
据微贷网所属上市公司汉鼎宇佑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微贷网累计成交额为7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2016年的营收17.76亿元,净利润3.25亿元,坏账率为0.27%。据微贷网的运营报告显示,其2016年门店数从年初的111家扩张到年底的344家,贷款余额从年初的38亿元发展到年底101亿元,都是以三倍的速度在增长。
不过,融360分析分为,2016年汉鼎宇佑的营业收入只有4.29亿元,净利润3823.68万元,收入和利润的规模都远不及微贷网,2016年经营现金流还净流出3.03亿元,未来两者的关系走向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部分上市系网贷平台盈利的同时,有2家平台却资不抵债,分别是康达尔旗下的丰收贷,以及中来股份旗下的铜掌柜。
据康达尔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营收为591.9万元,亏损862.28万元;2016年其应收167.23万元,亏损为1940.98万元。由于注册资本只有1000万元且连续亏损,康达尔金融的股东权益由正转负,从2015年末的44.44万元减少至2016年年末的1850.27万元,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铜掌柜由上市公司中来股份战略入股,持股比例为27.55%。据中来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其对于杭州铜米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铜掌柜运营方)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为843.5万元。2015年、2016年铜米互联网金融营收分别为133万元和3142万元,亏损3873万元和3011万元。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超过3000万元,铜米互联网金融的股东权益由正转负至-205.98万元。
  由香饽饽变“弃子”
10余家上市公司退出网贷业
近年来,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网贷行业有目共睹。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份,上市公司参股或控股的P2P网贷平台高达120家,其中上市公司控股平台47家,A股上市公司控股平台仅34家。截至2017年3月底,86家上市系P2P网贷平台总贷款余额约3000亿元,其中超过六成的P2P网贷平台贷款余额在10亿元以下,贷款余额仅占总量的5.2%;贷款余额50亿元及以上的平台仅有8家,但贷款余额高达逾2400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80%。
对于上市公司对网贷行业的热情,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就上市公司而言,布局或者收购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利于改善资产结构,获得更高的资本溢价,做大市值。上市公司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优化自身产业布局,整合资源,加强业务协同性,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一方面能够背靠上市公司主体信用优势,拓展品牌附加值与公信力,有效拓宽获客渠道,降低营销成本,一方面能够获得相对优质的基础资产,不断迭代自身资产端的业务与风险控制水平。
从上市公司入股P2P网贷平台时间看,主要集中于2014年、2015年。2014年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布局P2P网贷行业,2015年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6年随着监管政策的严格执行,上市公司放缓布局P2P网贷行业,入股平台数量下滑。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份,退出网贷行业的上市公司超过10家,包括益民集团、东方金钰、*ST匹凸、高鸿股份、盛达矿业、天源迪科、奥拓电子、佳士科技、新纶科技和冠城大通等。
高鸿股份(平台一直未上线,为盘活资产,转让全部股份)在去年9月24日发布公告称,下属全资子公司大唐高鸿中网科技有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据悉,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是为开展相关业务外购的技术平台,受行业监管政策影响,高鸿中网未来不准备再发展此业务。
盛达矿业也在去年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拟以3060万元全部转让持有的和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和信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各5%的股权,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盛达矿业表示,目前国家针对P2P行业陆续出台监管政策,该行业发展空间受限,决定退出该项目。
有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退出P2P行业,一方面是随着监管趋严,不看好平台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为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发展公司主业。“在行业监管政策细则出台后的合规性调整阶段,由于监管风险较大,上市公司对于布局网贷行业领域趋于谨慎”,网贷之家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对本报记者表示,后续上市公司布局网贷的情况会与监管政策过渡期结束后平台发展合规化程度,公司战略发展需求以及资本市场情况紧密关联。
壹周热销产品
预期年化收益率
起投金额20万
投资期限24月
预期年化收益率
起投金额100万
投资期限24月
起投金额100万
投资策略管理期货
起投金额100万
存续期限24+12月
中国财富网客服热线
400-878-4555
客服工作时间:9:00-23:00
*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
您的信息提交成功!我们的专业理财经理会尽快联系您!
您的预约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请输入2-5字的中文姓名
您输入手机号码错误
我们的专业客服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您输入的信息过少,请重新输入!
反馈发送成功!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您还没有添加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产品
已收藏 0 款
您还没有添加收藏
您还没有登录账户,请登录后查看
手机号格式不正确!
您的密码不正确!
尚未实名认证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保障账户和数据安全!
高净值优选
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的财富管理机构
一站式综合理财商城
独立 标准 客观 专业
持续专属协助
专业 敬业 独立的研究团队
合格投资者认定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信托产品或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规定门槛且符合相关标准的机构和个人。
中国财富网谨遵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合格投资者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私募基金和信托资管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阁下如有意了解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请移步查看 相关规定。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信托及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成为中国财富网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监管渐趋严格 上市系P2P平台撤离或转型
在监管渐趋严格的背景下,上市系和国资系网贷(P2P)平台不断撤离或转型。最新数据显示,从该研究中心有数据统计以来,目前已有27家上市系和国资系(去重复后)P2P平台出现停业、转型等问题,占上述两系平台总数的9.3%;有8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行业。此外,截至4月27日,今年以来,仅有1家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所述上市公司的认定标准,是指在国内外主板、创业板等上市的公司,其中国内不包含新三板和地方股交中心。27家上市系和国资系平台停业和存问题
截至4月27日,上市系和国资系P2P平台(去重复后)累计正常运营共263家,停业及存在问题的平台共27家,占总数的9.3%。上市系(包括上市国资)P2P平台共120家,其中控股平台有47家,参股平台有68家;正常运营平台115家,良性退出4家,问题平台1家。布局网贷平台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分布广泛,房地产、有色金属、医疗、农业等多个传统行业均有涉足。
国资参股或控股的P2P平台中,正常运营的为16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达22家,其中13家平台停业,7家平台提现困难,1家跑路,1家遭经侦介入。
前两年,上市公司和国资企业大举涌入P2P领域。分析师刘美茹分析,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布局P2P平台,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带动公司其他互联网业务板块的发展;二是能够借P2P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公司在互联网行业的市场覆盖率;三是能享受互金实体经济的政策福利的同时,拓宽公司盈利渠道、增加上市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然而,目前已有近10%的上述平台出现停业、转型等问题。一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P2P平台风险较大,容易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二是P2P平台的前景还不明确。
8家上市公司退出网贷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布局P2P平台速度放缓。最新数据显示,120家上市公司参股或控股的P2P平台中,有4家平台停业或转型。有8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行业。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退出P2P行业,一方面是随着监管趋严,不看好平台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为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发展公司主业。
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主要集中于2014年和2015年。2014年共有29家P2P平台被上市公司入股;201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共有62家平台被入股。随着监管趋严,2016年入股平台数量下滑至20家;截至4月27日,2017年仅1家平台被上市公司入股,而去年同期已达4家。
社区导读板块分享的文章特别有益
谢谢努力学习继续谢谢
导读板块分享的文章,特别有意义。
谢谢楼主的分享,天天看安心社区帖子!
看到大家的点滴的收获,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我们“安心”一路前行!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监管趋严股市震荡
去年六家上市公司退出P2P
  和讯网消息 曾经热衷于布局P2P网贷业的上市公司开始变得谨慎,并有不少企业从中抽身而退。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境内外上司公司参股或控股了120个平台,涉足国内P2P网贷概念的境内外上市公司162家。而2016年是P2P网贷行业的合规元年,也是国内股市震荡的一年,上市公司对于布局P2P网贷相比2015年趋于冷淡,仅有19家投身这个行业,有6家转让出全部股权。
  2016年上线的上市系P2P网贷平台有叮咚钱包、熊猫金库、点理财、萤光金服、紫金钱包、紫金聚宝以及蛙蛙在线7家。其余12家P2P网贷平台,2016年均有上市公司入股。部分P2P网贷平台是上市公司入股之后,变成上市系P2P网贷平台,比如2016年12月上市公司(,)股份旗下子公司德棉矿业有限公司成功入资信融财富,成为新的股东,信融财富也转型为上市系P2P网贷平台;另一部分P2P网贷平台本身就属于上市系,但在2016年发生了股权变动或者新的上市公司投资入股,比如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参股的鹏金所于2016年8月,获得万科约3亿投资,万科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8月,万科成为鹏金所第一大股东。但(,)和(,)2家上市公司转让出全部鹏金所股权,(,)、(,)等多家“老股东”上市公司也对其进行了减持,使平台股权结构进一步集中。此外,红星美凯龙旗下P2P网贷平台家金所2016年10月发布业务战略转型公告,家金所的上市公司股权未变,但平台退出P2P网贷行业。
  总体来看,P2P网贷平台与上市公司合作多是一对一的合作关系,也有上市公司扎堆入股一家P2P网贷平台和一家上市公司广泛布局P2P网贷平台的情况。其中,多对一的合作关系中,据不完全统计,有13家上市公司同时与2家P2P网贷平台有股权关系,比如中国信贷同时入股金融工场和网信理财;一对多的合作关系中,最多的是鹏金所。
  截至2016年末,涉及P2P网贷概念的16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中,有50.62%是深交所上市公司,其中主板占比10.49%,中小板占比27.78%,占比12.35%;32.10%属于上交所上市公司;港交所上市占比13.58%;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分别占比2.47%和1.23%。如下图所示,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占据近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进入P2P网贷行业的方式有自建P2P网贷平台、控股收购平台以及参股平台三种形式。自建平台是指一般上市公司设立子公司,由子公司控股P2P网贷平台;控股收购指上市公司控股收购已运营一段时间的平台;参股是上市公司发起对外投资入股P2P网贷平台,上市公司股份占比较低。网贷之家数据显示,目前,上市公司进入P2P网贷行业仍以参股方式为主,占比达66.10%;自建平台的方式位列第二,占比22.04%;采取收购方式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占比11.86%。
  事实上,2014以来,很多P2P平台都宣称过自己筹备或已经开始独立上市计划,争抢“国内第一家上市P2P平台”称号,但雷声大雨点小,都是炒作意味更浓,只有宜人贷在2015年登陆纽交所。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监管趋严股市震荡
去年六家上市公司退出P2P》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年报监管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