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什么培养创新精神神和创新人才论文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
&&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培养创新精神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培养创新精神论文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大胆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
【关键字】创新、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气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继“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增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欢迎您,[][]
(您的IP:221.228.166.4)
&&培训工作总结
自觉回应时代要求,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 自觉回应时代要求,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李世增&&& 自2005年9月起,章丘四中自觉回应时代要求,在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中启动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试验,先后有五个级部6000名学生接受创新教育,成效显著.学生普遍具有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形成了初步的创新能力.产生创意45000个,收到国家知识产权总局专利证书1300多份,受理证书近千份.在全国、省、市各类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奖近百项.230多名学生获重点高校保送或加分资格(09年168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型学校、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基地、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单位、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章丘四中的创新经验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科技日报》、《知识产权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电视台》、《济南日报》等报刊媒体作专题报道,省教育厅发文在全省推广.日,仅供中央及省部级领导参阅的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登载了章丘四中创新教育经验.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均对我校的创新教育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教育》总编傅国亮为我校题词:"领创新教育之先".&&& 章丘四中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实验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教育在一时难以突破传统思维方式、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局限的情况下,如何回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一、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1、时代抉择:进入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进一步加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人才最关键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全球共识和时代要求,成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纷纷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民族危机:当今世界,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不可小觑:在近百年来的世界重大科技发明中,我国几乎乏善可陈;在标志科技文化最高成就的诺贝尔大奖中,大陆至今还是空白;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方面(最高的70%多),我国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只有30%多),中国产品多的是"制造"而少"创造".&&& 3、党和国家决策:党和国家领导高瞻远瞩,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决策.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4、教育改革要求.适应时代的要求,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99年开始,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2004年9月,新一轮高中课改率先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启动,迄今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进入新课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标的明确规定.在新课程方案中,研究性学习安排了十五个学分,权重位居各科之首.2008年1月,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正式列入法定课时,进入课表,每周两节.&&& 5、传统局限.我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传统教学观念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先天性缺陷和根深蒂固的影响.东方式思维方式重共性,轻个性,重求同思维,轻求异思维.反映在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上,多演绎和循序渐进,少归纳和渗透跳跃,重逻辑而少直觉;体现在教与学的侧重点上,形成了重知识轻探究、重传承轻创新、重问题解决轻问题发现、重尊重书本轻大胆质疑的传统.直接带来的结果是"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杨振宇)";"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学生或许讲出二十种答案(留德归来的学者)".如果冲不破这些局限,创新能力培养将无从谈起.&&& 6、当代教育者的责任.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强烈的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应试教育对升学率和考名牌的一元性评价……直接危及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民族未来.然而,对学生升学和终身发展负责的双重责任,对学校眼前利益和民族长远利益负责的二元使命,在拷问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时代赋予我们挑战传统软肋、创造崭新文明的重任,教育需要自由的空气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二、寻找科学有效的实施创新教育的路径&&& 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在高中阶段进行任何改革,都必须小心谨慎.因为高中阶段根本任务是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高考的利益本身牵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神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既站在时代要求的高度理性思考,又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调研,最终大胆而审慎地选择最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创新发明为切入点,波浪式推进,在研究性学习中展开了创新教育的课题研究与试验探索.&&& (一)、创新教育的入门流程探索&&& 遵循心理学关于"人的认知规律与能力生成规律"的研究成果,我们设计了"了解创新--发现课题--尝试创新"的教学流程进行探索实验.&&& 1、了解创新--揭开神秘面纱,让学生建立创新的自信.&&& 早在几十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眼下创新已成为时代最抢眼的名词,人人渴望创新.但传统思维定势束缚着我们:创新很神圣、创新很神秘、创新高不可攀,创新非我所能.人们不了解创新,更不相信自己能够创新.所以打破学生神秘感,让学生建立创新自信,是成功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2005年9月,我校首次邀请山东发明协会理事陈明泉老师到校首开创新讲座时,陈老师问:"同学们,过去谁有过发明,谁相信自己今后会有发明?"学生没有一人举手,而且还认为是开玩笑.陈老师接着问:"你相信13岁的孩子能获得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吗?"这时下面一阵骚动,同学们瞪大了眼睛."这是事实."陈老师肯定地说道.接着他举了一个13岁初中生获国际大奖的例子:报纸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位汽车兵,为了给油箱调剂汽油,用嘴对着管子吸,一不小心就把汽油吸入嘴中.能不能用简单的方法使虹吸现象产生,且具有计量功能呢?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初二年级冀祥同学通过自主检索文献,设计出一个结构简易但操作方便的吸液器,结果被评为日本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当陈老师讲了许多创新故事并用多媒体展示了众多富有启发感染性的创新作品后,引起了广大同学的极大兴趣,不仅创新的神秘感很快消失,而且普遍感觉到,原来创新我也能做啊.学生开始跃跃欲试了.几堂课后,学生创新的火花已在大脑中迸发;没出两个月,先期接受创新培训的2004级的300名学生形成创意已达1200多项.正如华明建同学所说:"在生活中我常常会遇到许多不方便,以前我从没有想过要去解决它们,但在参加培训之后,我开始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许多问题已经找到可富有创意的方案.我发现,原来我也能创新!"2、发现课题--学会观察,让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 创新从发现开始!要创新,先要发现创新课题,发现不完美的事物,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我们试行了几方面措施:&&& 一是聘请发明专家授课.专门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师,而专门教师的培养需要漫长过程.因此,我们采取引进来的办法,首先聘请山东大学发明创造研究室主任王思悦、山东发明协会理事陈明泉担任我校特聘教授.与此同时,选拔有创新特长的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参与培训重点培养(现在我校两名教师已成为中国发明学会会员、全国创新型教师).&&& 二是举办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向学生大量介绍创新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从中感悟发现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世界,从中发现需要解决、需要改进、需要创新的课题.&&& 三是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必修课.我们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上课表,进课堂,纳入学分管理.不仅让学生修完应有的学时,更要有发现的课题和创新方案;要获高学分还必须有专利证书,以此推动观察事物、发现课题自觉意识和观察习惯与能力的形成.&&& 四是鼓励学生实现"三跳".我们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努力实现"三跳",即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要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关注生活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星期天、节假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观察、去发现.发现创新课题,设计创新方案,成为学生必须而又喜欢的假期作业.&&& 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发现问题的潜能,久而久之的训练,就会形成发现的能力和习惯.&&& 3、尝试创新--学会思维,让学生形成创新的大脑.&&& 我们开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拿多少专利证书,获多少创新奖励,而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我们顶着高考的压力,拿出其他学校进行题海战术的宝贵时间,专门开设创新教育课,举办创新思维理论与创新技法系统讲座.最初,除在高一上学期相对集中的安排20节理论讲座课外,还从高一下学期起到高二每周安排一节创新思维训练课,借助经典发明案例和学生创意进行案例教学;08年以来,我们则每周每班安排两节创新课,不仅让学生系统了解了创新思维的多种类型和进行创新的各种技法,而且重在改变学生传统观念,突破学生传统思维定势、思维习惯,学会并熟练进行创新思维、多维思维.特别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一个"用"字.&&&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最初,学生创意总是以身边事物为主,如可显示温度的筷子、音乐杯子、可称量体重的椅子、多功能笔等.十几节课下来,他们逐渐能够发现带有一定独创性、复杂性的课题,如自动喂鱼器、新型键盘、应急型多功能医用床、全天型象棋等.半年后,许多同学就能够提出达到国家专利水准的高水平创意了.如2004级段磊同学发现,开车的人有时遇到紧急情况会把油门错当刹车踩,从而酿成车祸,经过反复思考研究,他最终设计成功一种错踩油门应急装置,该装置利用汽车安全带缓缓抽可以,而快速抽时却会卡住的原理,在汽车油门踏板上连接一根安全绳,当人们在情急之下猛踩油门时,连接在油门踏板上的安全绳被卡住,使油门踩不动,有效的预防了错踩油门带来的危险.这个作品荣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同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再如李正茂同学,他发现传统的二胡对于初学者来说太难了,音区的划分、琴弦的校正只能凭借学习者的自我感觉,而这种感觉的形成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于是他对传统二胡进行大胆改造,从音区、音高的标注,到新式共鸣腔,再到可调试琴弦等,经过他重新设计制作的新式二胡共注册了10项国家专利.&&& 实践证明,"了解--发现--创新"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成规律,是进行创新教育入门的有效途径、模式和流程.&&& (二)、创新教育的深化探索&&& 1、小制作、小发明层面的创新.以日常生活为观察对象,从中发现问题,应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法,训练初步的创新能力.&&& 2、开放性课题类创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具有重要性的较为复杂的课题,运用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学习应用"萃智理论"进行创新."萃智理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最系统的创新发明理论,让学生学习并应用其创新原理与查询路径,掌握科学的创新发明方法,形成一定的专业创新发明素养.&&& 三、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 1、创新办学思想&&& (1)办学理念:面向世界,着眼未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负责.&&& (2)治校方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教师发展学校.&&& 2、创设氛围,涵养兴趣.&&& (1)建设校园创新文化,突出环境熏陶.我们不惜财力,加强富有创新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2002年制作了长达500m的大型科技画廊,向学生图文并茂的介绍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在学生最集中的教学区,摆放了几十尊科学家、发明家雕塑,让学生时时从科学大师身上感受学习与创新的激励;建设了科技活动室,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创新的乐趣.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6年投资50万元开辟了500 m2的创新教育活动基地.在这里,可以进行机器人编程,可以观看创新发明录像,可以进行创意设计,可以进行创新作品制作,可以进行创新经验的切磋和交流.&&& (2)邀请科学家、发明家进校园.我们将一些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发明家请进校园,让学生与大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聆听大师的教诲,领略心中偶像的风采,感受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与献身科学的精神.我们充分利用济南科协"大手拉小手"中科院老科学家进校园活动的机会,请多位科学家、发明家来校做报告,让学生与科学家亲密接触,面对面交流,从而消除神秘感,坚定热爱创新、献身科学的信念.&&& 3、活动推动,成果激励.&&& 为推动学生参加创新教育,进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创新中国,我也行"大型持久的科技创新活动.我们鼓励学生用心发现问题,分专题开展开展创意大赛,评选"小小发明家".我们在知识产权部门支持下,把学生优秀创意通过专利事务所制作成规范文本,向国家知识产权总局申请专利.我们将便于制作的学生创意制成模型,选送参加各级创新大赛.我们积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推荐创新成果突出的高三学生参加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用各方面创新的显性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4、广泛组建社团,为学生搭设多元发展平台.&&&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间的智能优势和兴趣爱好是不尽相同的,搭设多元平台,才能适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兴趣爱好组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创新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我们已组建创新协会等社团二十多个,实现了"人人进社团、周周有活动、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而且赢得了广大家长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07年2月,我校作为山东省唯一高中学校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全国科学奖励大会.我校的大型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中国,我也行",早在06年就获全国创新大赛科技活动类二等奖.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新型学校、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基地、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把创新教育课程化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把创新教育规范、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效平台,成为学校更加鲜亮的特色,首先,把科技创新教育确定为校本全员必修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课程来开设.第二,制定了专门的课程方案,从课程研究、课程实施、师资建设、活动阵地、校园文化、考核评价、专利申报、成果转让、组织领导等九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创新教育课实行严格的学分管理.第三,突出课程的"生本性",提出了"四个人人"的目标,即人人接受创新教育,人人参加创新实践,人人学会创新思维,人人具有创新能力,把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章丘四中学生的必备素质.第四,把创新作为章丘四中的校魂,坚持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相结合,以创新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使创新成为学校最鲜亮的特色.学校07年在完成50年校庆、开启下一个五十年之际,响亮地提出"在继承中提升,在创新中跨越,全面建设齐鲁名校"的思路和目标.事实证明,只有将创新教育的实施课程化,才能确保创新教育的健康深入持久地发展.&&& 五、实施创新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全员实施创新教育的同时,选拔创新潜能突出、有志创新探索的学生组建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协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2)专家引领与自我培养师资结合.专门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师,在没有专门的创新师资培训的情况下,创新教育实施之初,授课需聘请专家,在专家授课之时,选拔校内热爱创新、头脑灵活、创新潜能突出的教师全程参加,跟课学习,充当助手,拜师学艺,与创新教育课程共成长.目前我校有专职教师1人,兼职4人,其中二人已获中国发明学会会员称号.&&& (3)依靠自身努力与争取社会支持结合.创新教育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在申报专利、聘请专家、成果转让、资金扶持等方面,尤其需要社会支持.&&& (4)隐形成果与显性成果结合.我们开展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这些隐形成果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我们努力实现隐形成果向显性成果(专利、获奖、自主招生)的转化,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乐趣,激励学生积极深入的参加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 (5)创新课与学科教改结合.仅靠创新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是不够的,创新课与学科教学完全脱节,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创新能力.我们引进"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创新课堂教学,教师变授受为"诱"为"导",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捕捉信息,整合信息;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结合.我们不仅专门实施了科技创新教育,而且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开展教育创新:在办学理念上,追求创新性与前瞻性,确立了"面向世界、着眼未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理念.在德育方面,强化思想引领,构建精神家园;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实施一课三摩,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追求"四化境界"--学科特色化、个性风格化、教改常态化、课堂高效化,构建五级发展阶梯(新秀→骨干→拔尖→首席→特级);通过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有效结合,为我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探索感悟--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创新教育大有作为1、中国的孩子同样具有创新潜在智能,许多孩子还相当出色.孩童时期天天有问不完的问题和打破沙锅问﹙纹﹚到底的执着,就是创新潜能的本能体现.而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差,不是先天素质差,而是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造成的.&&& 2、创新能力培养的黄金期在中小学,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创新教育不仅高中能开展,初中、小学照样可以,创新教育也应从娃娃抓起.&&& 3、创新是一种特殊的智能,与文化成绩、文理倾向、学历层次、性别等没有必然的联系.以考试成绩好坏代替一切是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多一把尺子,才能多一批人才.&&& 4、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不利培养、甚至是扼杀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引导,还学生以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去生疑、去发问,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 5、专门开设创新教育课,十分必要,也十分有效.传统思维习惯、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短时难以大幅改变,开展创新教育对于克服传统局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建议将创新国家课程化.&&& 6、专门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师.开展创新教育,要有精通创新理论、具有创新特长的教师执教,因此,国家应在创新专业教师培养中做些文章.&&& 7、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且能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各科学习,提高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升学.07年以来,高考成绩也大幅攀升.&&& 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大有作为!人才培养创新问题的思考
我的图书馆
人才培养创新问题的思考
1995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去年9月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他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思想。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开展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最近强调说,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在知识经济中大有作为,反之,将失去知识经济。创新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过去常说,我们处在的是一个“改革的时代”,现在还要加上一句,是“创新的时代”。可以说,教育创新是我国在新世纪里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新的境界与根本要求。大学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高校要在教育创新中“领跑”,而作为高教战线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我们都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努力树立教育创新的思想,自觉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为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一、堪忧的科技竞争力折射出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 中国科技人才总数居世界第4位,但其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却不够强,状况甚至令人十分担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醒国人要增强忧患意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不妨看一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落后的国际科技竞争力 根据世界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洛桑报告》),我国2002年科技竞争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为第25位(见下表)。这个靠后的排名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从表中还可以看出,1995年到2002年长长的七年时间里,我国的名次才升了2位,而且从1999年开始徘徊不前。最近,中国工程院一个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指出,中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洛桑报告》我国2002年国际综合竞争力仅仅排在第31位,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偏下水平。在科技竞争力的26个评价指标中,我国的“工程师的创新素质”这一项排在最末位,与企业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15个指标的排名大多比较落后,不少是处在倒数几位,另外,反映自主知识产权的指标也排在30名以后。
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名次 &27 &28 &20 &13 &25 &28 &27 &25&&
应该说,“九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但从整体技术看,中国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20~30年,科技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只有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有关资料数据:
由于技术落后,每生产一美元的产值,中国的能源消耗相当于德国的5倍、日本的4.4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7倍。
由于科技落后,中国目前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美国单单一个加尼福利亚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整个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加州在2001年的GDP已达1.3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万亿元)。其主要原因是在硅谷有不少科技创新能力极强的高科技企业,垄断了世界大部分高科技产品。
由于创新不足,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很少。我们的发明专利只有美国的1/30,韩国的1/4。据美国专利局统计,2001年美国授予中国的专利权只有266项,在美国授予专利的国家中仅排在第22位。更令人忧虑的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在我国受理的有关计算机、医药、生物、通讯和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外的申请分别占了70%、61%、87%、92%和90%。又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说,我们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一点的,绝大多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费了很大劲,但是没赚什么钱,让外国人通过专利把钱基本上拿走了,甚至技术方一卡,你马上就没法生产。这就是我国企业国际竞争的基本态势。当我在美国看到市场上许多低贱的商品是来自我们国家,价格甚低,而又想到别人却用高科技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在我们国内市场大把大把地挣我们的钱时,作为中国人真感到一种切肤之痛!如果说许多民用的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被别人垄断使我们堪忧,那么关系到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更加令我们不安,因为军事上的尖端技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落后就要挨打,应该时刻警示我们。
从根本上讲,我们落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我们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不足,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水准较低制约了人才水准,人才水准不高又制约了科技水准。所以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也就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我们教育中是相当缺失的。由此可见,教育创新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石(Corner Stone)。
(二)在“诺贝尔奖”面前的尴尬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奖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目前共有28个国家获得了此殊荣。据统计,一般立国30多年便会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里列了几个国家的情况:
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建国后所用时间
国家 &前苏联 &捷克 &波兰 &巴基斯坦 &印度 &时间(年) &39 &41 &46 &29 &30&&
新中国成立已经53年了,迄今在中国的本土上还没有产生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等6位美籍华人是在别人的国土上获奖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难堪的事实,尤其是对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
如果把中学生奥林匹克奖比作娇美艳丽的花朵,把诺贝尔奖视为丰硕的果实,那么,我们的教育面临的现实是:花开得不少,但最终没结果。近年来,在数理化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大多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超过世界教育头号强国美国。然而在已经评出的491个诺贝尔奖中美国人拿走了近一半。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那为什么我们在知识创新方面难以取得世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呢?又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能显示出他们更高的科学才能呢?对此,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有一句富有哲理的点评:“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西方教会了我创新”。可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往往被严谨的系统统死了,被条条框框框住了,继承有余开拓不足,难以成为跨越时空的“异想天开”的杰出人才。
(三)科学研究原创甚少 原始性创新(Originality)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原始性创新能力和高科技产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项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带来应用技术的群体效应,从而带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源于原始性创新。应该说,我们的基础研究这些年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但大多数的创新仍属于跟踪性的,真正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不多。比如:代表我国最高理论研究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1990年以来仅在1993年、1997年和去年各有一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其他年景均为空缺。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览(一等)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一等奖个数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此外,另一项国家科技最高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5年空白。
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是世界公认的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能否在这两个杂志上发表论文是衡量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志。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每年都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80篇左右的论文,而我国所有的大学每年在这两个杂志上的论文仅为几篇至十几篇(去年多一点,20余篇),可见差距非常大。另外,也是单单一所哈佛大学每年在SCI上的论文几乎超过中国前20名的高校SCI论文的总数。
由以上现象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时,我们不由想起了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讲过的一段话:“美国的教育鼓励学生有广泛的兴趣,中国的教育注重狭窄的专业;美国的教育比较灵活多变,中国的教育是要人按部就班;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自信心,中国学生缺乏自信”。可见我们的教育方式相对发达国家是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划一呆板,不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出的学生平而不尖,思维定势,缺乏创造的激情和勇气。
二、教育创新是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首先要抓好教育”。如果从小平同志发出这一号召算起,已经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勿庸讳言,我国在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总体看,我国的科学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创造性人才仍然相当缺乏,这不仅成为制约我们民族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大障碍,而且也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了中国教育界的面前。
中国的高等教育通过前些年尤其是十五大以来的5年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特别是中国入世后,教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事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科技的发展使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中国高等教育下一步如何变革?应该怎样改革我们的教育模式才能很好地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这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及时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不仅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一个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关键作用,为各个领域的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由此可见,教育创新思想立足全局,意义深远,确立了我国教育今后若干年发展的战略目标,赋予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历史使命。
教育创新本身有着广泛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我认为,从宏观和微观的相对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创新可分为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前者是在宏观层面上的,主要是由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制定的新的改革举措,包括招生制度的改革,办学经费筹措方式的改革,办学机制的改革,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等等;后者是处在相对微观的高校的这个层面上。
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创新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等。其中:观念的创新是先导,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创新是关键,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核心,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是保障。
三、现行大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运行,以及多年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以致形成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式单一,专才教育 对于同一层次的教育,各所高校几乎都用同一规格、同一标准和同一要求,年复一年按照相同的方法复制学生,造成了百校一样,千人一面的沉闷局面。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原本弹性可塑的学生经过教育这一“生产工序”都变成了“标准件”。此外,在专业教育中多强调“专”和“深”,而忽视了“宽”和“广”,使学生将自身囿于在自己专业的狭小范围内,“坐井观天”,思维方式单一而封闭。
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作了五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个专业的“专才”,而是靠搏才取胜。另外,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研究历程都佐证了这一点。居里夫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无法说清,因为她得过两个诺贝尔奖,一个是物理的,另一个是化学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莱恩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哲学,另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瓦慕斯的硕士学位是文学;哈佛大学有一位叫维纳的教授,擅长物理、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学科,又精于现代工程应用技术,还通晓文学、历史和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从而充分利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在1948年出版了不朽的名著《控制论》。《控制论》的产生,是继相对论和量子论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到目前为止,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从国际的角度看,我国很少出现世界顶尖级的大师人物,这不能不说与我们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呆板和手段落后 前段教育部组织的一个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使用的50%以上的教材为5年前的,教材内容老化、信息量少。另外,部分教师由于很少从事科研活动,所以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讲授中了解到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也难以激发求知欲。我在美国观察到,大学教科书的内容更新很快,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近一、二年内编写或修改后再版的。此外,教师热衷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最新的信息(包括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设计和新工艺)以发给学生不少课外学习的参考资料。同时,教师善于把自己的科研内容与体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方法仍陷在“单向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窠臼之中,“仓库理论”依然故我,仍在实践“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方式,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地位,从而把本应是“互动”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把学生的大脑作为仅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创新思维被压抑了,最后只成为了一个跟随器,善于跟踪,善于模仿,但缺乏创造的原动力、勇气和能力。此外,我们的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基本方法的训练,过于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而忽视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往往造成迷信权威、全盘接受,思维僵化,不敢求异。
手段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黑板、粉笔加文字教材”包打天下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有效地超越时空界限,构建新型的多维生动的学习模式,变“向过去学习”为“向未向学习”。
(三)重书本,轻实践 众所周知,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因实践的需求而产生,亦因解决实际问题而发展。而中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以理论问题的选择为起点,以理论问题的解决为归宿的这样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多年来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三点:
1、实践训练不足。 对大学生来说,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在实践中观察思索和动手操作去内化知识,并从中有新的发现。但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包括第一课堂的实验、实习,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比如: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理工科的实验时间占课内总学时连1/8之一都不到。至于我们文科学生的实验,在大多数学校更是匪夷所思的事。
2、实验类型呆板。 实验室本来是一个想象空间而并非模仿空间的世界。但现在我们的大学开设的实验基本上还是验证性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器材以及试剂用品都是教师事先定好的。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做成功,在这种类型的实验中学生只能是掌握一般的操作办法和得到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相反,美国大学对本科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开设不少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学生必须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从而能很好地培养在失败中磨练,在悬念中探索、在探索中求变、在变化中创新的勇气。
3、科研训练匮乏。 由于客观原因,中国的大多数本科生目前难有机会在课外参加教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或是学生自己组织的科技活动,不能及早地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一个重要的途径。
四、树立以人为本(People-Oriented)的教育理念,构建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 我们强调,观念的创新为教育创新的先导。可以说,以人为本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教育新理念。它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活跃人的思维,开发人的潜能以及发展人的个性。大学的教育活动应直接体现这种理念,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为归宿点,一切以尊重人、实现人、完善人、丰富人为落脚点。我认为,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还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比较好地构建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
1、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突破口
我们说,总体来讲,学习有两种类型:模仿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前者的功能在于从课本和教师那里获得现有的知识与经验,以提高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一般只能按照给定好的原则去解决问题,遇到边界情况或新变化往往无所适从。对此,可以举一个直观的例子。一个人骑车遇上十字路口时,模仿性学习的思路是,看到绿灯可以通过,看到红灯要停下来。但如果正巧碰上停电,所有的灯都不亮,由于受“模仿”性学习的影响,习惯于模仿而无主见,这时就会犹豫起来而不知所措:过去还是不过去?而创造性学习不只是一个消化己有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再阐释的过程,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新知识和充满信心地去探索未知,以及不断地提出一些新问题。
我们知道,人是有情感、有个性、有丰富思想的。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被动的“灌输”对象来进行培养,往往过多地强调其“接受性”而忽略其“能动性”。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张扬,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往往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局面,甚至出现一些会依葫芦画瓢,但对着饱子却画出馒头这样类似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可以说,按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一般只能从事程序性的工作,难以创造性地工作。要改变这种状态,应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对存在的问题有兴趣,并善于提出新的问题。小孩子一般喜欢发问,可是教育到后来,长大后反而很少提问题了,这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对问题意识的压抑的表现。有人会说,传统的教育也是很注重问题意识的,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也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而且如果学生的回答符合现成答案,将会得到肯定。这也许不错,但问题是这些现成的理论答案或设计方案往往都是唯一的,教师简单地用之评判错对。其实,传统教育的这种问答模式与其说是培养问题意识,不如说是培养答案意识。它主要不是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是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上。另外,更糟糕的是,一些教师不大喜欢学生提出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或者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有二个对我自己影响很大的难忘的经历。在念初中时,我的数学老师非常爱“面子”,不太喜欢我提问,因为有时我的想法不合他的思路,有时会提一些他没想到的问题,他也不喜欢我穷问到底,甚至有一次在课堂上嘲笑我说: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三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了。这使我自尊心受到损伤,钻研热情就这样几乎被一盆冷水降到了冰点。而到了高中阶段,物理老师则亲切地对我说,你不仅要能解答别人出的题目,而且还要能够自己出题目。这番话一下子提高了我对思维境界的要求,思路仿佛也开阔了起来。他还总说,从学生的提问我也可以得到提高,如果你们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了,我将会给你们加分。他的话使我感到了教师的胸怀,感到了师生的平等和学术的民主,更给人一种去发现问题、提出难题的激情。可见不同的教育哲学观,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在大学期间,我也遇到类似的情况,程度不同而已。对此,我认为:
平凡的教学,是教师设法使学生认可其所授而教师自己能顺顺当当,出色的教学,是教师使学生奇思迭出并常使自己陷于“困境”;
平凡的讲授,是使学生频频点头,出色的讲授,是使学生频频发问;
平凡的教师使学生模仿,出色的教师让学生创造。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首先要有好奇心,对自然界的好奇、对普通事物的好奇”,爱因斯坦也说过,他的科学成就来自对问题的好奇心。他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的技巧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问题就像一粒粒待开发的“种子”。许多概念的产生和规律的发现,都是源于“科学问题”的提出,比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来源于他提出的“磁对电是怎样的作用”的问题;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起始于“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反粒子的发现来源于狄拉克提出的一个所谓“负能态”的科学问题;等等。当然,为了使这些种子能开花、结果,探索者要勤奋浇灌,但没有种子,再肥沃的土地也发不了芽。
在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ered)的互动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都要用不少时间就要点与疑点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同时学生可以随时举手发言,甚至在老师没有提问时,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的话发表意见。学生一举手,教师马上会说:“Please!”,立即就请你讲。教师非常喜欢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新的见解(New Idea),他们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更为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意识培养。所以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总是耐心地听,同时又注意帮助他们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Critical Thinking)去剖析问题。
我们要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就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创新的开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教师要打破课堂的沉默,“把球踢给学生”,“请学生走上讲台”;要鼓励他们敢于向教师提出尖锐的问题,少说“Yes”多说“No”。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品质。
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能力,需要广宽的知识,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应该是:
“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宁可牺牲一点知识也要激发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2、以培养“批判精神”为根本 我想以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棋坛上的趣闻作为这个话题的开头。围棋爱好者都知道,日本有个叫官武正树的超一流棋手,棋风独特。他在一次日本国内最高规格的决赛中,进入序盘阶段不久,对方按照定式下了一步棋,轮到官武落子了,本来按照所有围棋教科书以及棋手们平时的一致看法,下一步下在什么位置不要说专业棋手就是一般的业余棋手都很清楚。但就是对这样一个已经是定式的很简单的一步棋,这个超一流棋手竟然一直想了近5个多小时。对一步如此简单的棋,想了这么长时间,对方实在是无法理解。其实他是打破定式,否定前人的定论,构思出一个全新的方案,结果一举击败对手,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这是体育棋类比赛中竞争者富有求异思维的一个直观的例子。在科学研究方面,否定前人的结论、超越曾公认的理论的例子更多,最典型的就是:牛顿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物理学上的诸多错误后创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创建了相对论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上世纪50年代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年青人大胆否定了前人的错误定论,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新理论,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等等。
由此我认为,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精神处于更高的层面。而科学精神的本质是理性的怀疑、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理性的批判,科学创新是怀疑与批判过程的副产品。可以说,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总是在怀疑中前进,在批判中发展。
不疑就没有异,没有异就没有新。批判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没有怀疑与批判,会使我们全盘接受别人的知识与经验并盲目将之作为固定的教条,放弃自己的独立判识,失去纠正前人错误的理论视野,同时也使自己大脑中的求异思维陷入迟钝和麻木,最终导致自己从思想到行动,一切都和别人趋于同化,失去创造性;没有怀疑与批判,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反而会变得无所适从,即使是占有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也难以升华成为超越他人的新见地;没有怀疑与批判,勤奋的学习只能造就出满腹经纶的学问家而不是能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或能做出独创的科学家。而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习的继承性,教师习惯于由知识的系统性出发,从课本第一节到最后一节“地毯式”地向学生灌输,太注重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单纯以知识的多少和深浅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而忽视对知识的再发现,忽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批判思维能力。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常常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背什么。其结果,我们的学生把相当多的时间白白花在死记硬背的那些考完试就扔的死知识上,正像有一句话说的: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样,往往使学生形成唯书本正确、唯权威是从的思维定势,难以养成“转换视角、多元思考、理性怀疑、执着争辩、求异探索”这些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质。美国大学教师从不考要机械记忆的名词术语。他们认为,记名词没有必要,也记不了这么多,关键是要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到我们的考试制度,我认为要进行改革,除了笔试之外,还采用口试、演讲、辩论以及实际操作和课程论文等生动的形式来进行,以减少应试的负面效应。对我们的应试教育现象,杨振宁曾评价说:“中国的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学生的知识很多、能力不强。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顺从权威,而美国学生敢于挑战权威”。
由此可见,改变对知识的“复制、继承、传递”为“怀疑、批判和创造”应当成为当今教育思想的变革之一。我国明代三大儒学家之一黄宗羲说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哈佛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人处于不断质疑的状态”。有人说过,美国大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给年轻学生以参与研究和争论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坐在课堂里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据我直接的观察,美国大学教师总是鼓励学生对已经普遍接受的观点要敢于提出异议,敢于发表自己的新见解。在我印象里,美国学生的思维敢跳跃,什么问题都敢提,谁的思想都敢批,喜欢标新立异(Try Something New),在理性的怀疑和批判中力求寻找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或更具价值的东西。记得在念硕士研究生和攻读博士学位时,指导导师在学术上都是非常民主的,经常为了研究方案中的一个问题我和导师争论得非常激烈,但谁对就采纳谁的意见。我感到在这种气氛中可以学习到许多学术以外的东西,包括自信和执着。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说:“如果一个人只是知识的载体,没有用,电脑比人脑的容量要大。人就应该是创造性的人,教育就要培养这样的人”。我认为,让学生接受一个知识比较容易,相对地让学生怀疑一个知识就要困难一些,而在怀疑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批判从而形成自己新的见地则更不容易。可以说,只精于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绝不是教师的标准形象。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应只为“传授而教”而应为“创造而教”。在教学中善于设疑、质疑和释疑,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倡导教学民主,深究教材疑点,挑战学术权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科学无绝对权威),欢迎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姿态对教师作出理性的质疑、争辩乃至批评,营造超过老师、超越书本的教育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学会批判性学习,敏于生疑、敢于生疑,学会在吸收中批判,在批判中创新。
3、以培养“创新思维”为重点 通常我们讲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我个人认为,若站在更高的一个境界,用当前的观点看,综合素质还应包括“创新素质”。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的意识、思维、能力和人格。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的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其思维结构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二方面。作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谐地组成人的一个思维整体,是进行创造活动不可或缺的。应该说,过去的教育很注重“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去认识问题”的逻辑思维的训练。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很少有几本教材不是采用演绎法的,使人似乎感到一切结论都是必然的,教师总是让我们一头扎在各种定义、法则的解释以及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中,一味地做题、一味地进行理论分析,从抽象到抽象,大多是严谨封闭的逻辑思维,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非逻辑方式的思维能够得到的训练很少,更缺乏适当而必要的非规范训练,从而导致逻辑性较强突跃性缺乏,绝对化有余辩证性不足,封闭性过强联通性太弱。前段光明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有位教师出了一道题,题目是“雪融化后变成什么”,标准答案是“水”。可是有位学生回答是“春天”,这本来是充满想象力而富有诗意的回答,但被教师判错没商量。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窗口就这样被无情地关闭了。旧的教育往往使不少学生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视角越狭窄、想象力越有限。
有人说,非逻辑思维往往比逻辑思维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也有人说,逻辑只是证明的工具,直觉和想象才是发现的工具。对这些观点很难说是绝对正确,但至少可以肯定,光有逻辑思维而没有非逻辑思维,思维的双翼就如同少了一支翅膀。爱因斯坦说,科学研究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1997年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认为,创新必须敢于想象。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默里博士说,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创造力,一定要想象,也许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但是想象可以使你接着往前研究,才可以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我认为,要建立起创新思维,就必须善于摆脱过于整齐划一的思维束缚,要敏于直觉,富于想象,灵于顿悟,善于发散式多元思考。联系到我们的教学,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教师要选择有新意的题目,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用创新思维大胆去想象全新的方案和构思新颖的结构。我认为,只要是新的东西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成绩就可以给“优秀”,否则,按部就班即使设计得很完整,至多能给到“良好”。其实毛泽东早就说过:“出20个题,学生能答出10个,其中有的答的有创见,可以打100分;20题都答了,但平平淡淡,给50、60分”。
医学研究表明,左脑主要从事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主要与科技活动有关;右脑主要从事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在其中,主要同人文文化活动有关。研究同时表明,左脑不发展,右脑受影响,反之亦然。两者是互补统一的。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能够为多种模式、多种层次的思维网络提供材料和动力,从而激活思维、促进创造。而文化单一、知识狭窄则会导致思路僵化、窒息创造。爱因斯坦的切身感受就是如此,他讲:“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则是无限的”。
因此,要很好地培养创新思维,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应当加强“文理融通”。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强调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素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养成,“重理工轻人文”的思想依然在影响着年青人。我们要大力改造“学术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融人文理念于科学过程之中,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互动,优化组合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善于进行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以及知识的融合,在讲课中兼顾文科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理科的精确性、简约性,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认为,从某个角度来说,综合就是创造,渗透就是创造,交叉就是创造,嫁接就是创造。
结束语 面对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再培养墨守成规的人,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人才应是学校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变革,必须进行创新。
胡日章校长多次说过,我们海大虽然不是一流的大学,但是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我也认为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哈佛大学陆登庭校长曾经说过这样的观点:“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毫无疑问,我们要为创造而教,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
在大学阶段,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门理论课、每次实验、每项实习以及每个教学环节都能为创新素质的养成做出贡献。所以,我们每位教师都在创新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要改变“过去自己怎么被教现在就怎么教学生”的惯性做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快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克服在改革与创新面前畏难不前的情绪和无所作为的状况,另一方面要避免只是在口头上谈创新,只是名词创新而工作没有创新、教学没有创新的倾向。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需要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创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与大家共勉: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为创新而学,为创造而教!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思维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