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怎样观待慈佑众生观世音菩萨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1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三)--学佛网无明频道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1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三)
3:03:44&&&nbsp
热度:606 &&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1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三)
  戍三、依上二缘[31]发勤精进分三:一、连结 二、广说 三、摄义
  亥一、连结
  【如是了知精进三种违缘,修习对治而压伏后[32],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顺缘,谓胜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谓坚固力,修彼业时不欲断绝者,谓欢喜力,更以息舍力勤发精进。若于此理已得善巧,则于精进当发欣乐之力。兹当宣释。】
  这样认定了精进的三种违缘(推延懈怠、耽著下劣事业、怯弱)之后,修习相应的对治法而压伏违缘。其次,精进未生起时,能令生起的顺缘是胜解力;精进生起之后,能令不退的因是坚固力;修此善法时不想间断的心力,是欢喜力;再以息舍力勤发精进。如果对这些道理已获得善巧,就应当对精进发起欣乐力。
  &欣乐力&就是求取精进的力,精进是所求取的对象。&对于精进之理得到善巧&是前提,在此前提之下,应当对精进发起求取的心力,叫&发欣乐力&。
  比如,开采金矿,知道如何去除违缘、积聚顺缘之后,即应对开矿发起求取心。此心力一旦引发,身心就会积极投入开矿。
  同样,现在认定了精进的违品,知道如何以如理思惟对治(思惟懈怠的过患、无理由怯弱等,以思择力可以压伏违品),又已了知精进各方面的顺缘,即:能让未生精进生起的顺缘&&胜解力;能让已生精进不退失的顺缘&&坚固力;能让趣入时欢喜而入、已入时不想断绝的顺缘&&欢喜力;能让精进长久相续的顺缘&&息舍力。了知这些顺缘之后,就能知道如何善巧发起精进,而非盲目躁动,这时候应当发起第五力&&取精进力,即欣求在自己身上取到精进的心力。
  由欣乐力推动自己发起精进之后,还须了知在发精进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依止正知正念。
  亥二、广说分七:一、发勤精进时应如何行 二、必须依止其因&&正念 三、正念依止之境 四、依止正念以修业果为心要 五、恶行须从微小处遮止的根据 六、如何依止正知正念之相 七、应励力修学能相续产生有力正念的最胜之因
  金一、发勤精进时应如何行
  【第三,发勤精进断所断时,如云:&如与惯战[33]敌,斗剑于阵前,当避烦恼剑,返击烦恼敌。&】
  在发起精进断除所断时,像《入行论》所说:就像老将在战场上和群敌斗剑那样,应当避开烦恼剑的击刺,并伺机反击烦恼怨敌。
  【如惯战智者与诸怨敌斗剑等时,不应专谋害他,当善[34]二事,谓须善避他来击刺及返害他。】
  比如,善战的智者和群敌斗剑时,不应只顾攻击对方,而应善巧两件事:一、必须善于避开敌人的攻击;二、必须善于伺机反击对方。
  【行者亦尔,与烦恼斗时,一须善防避烦恼来伤自心,二须依止对治更进害他。】
  同样,修行者和烦恼搏斗时,一则必须善加防备烦恼刺伤自心,二则必须进一步依止对治法损害烦恼。
  反面观察:
  【若不尔者,虽以对治灭除一分烦恼作用,然余烦恼则又劫夺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损利平均,则诸善行极难生故。】
  否则,虽然以对治法灭除了一分烦恼的作用,但其它烦恼又来劫夺一分善法,或让心中生起一大罪业,这样损害和利益平均,导致诸善行极难生起。比如,才以对治法灭除了嗔心,内心又卷入了贪欲、嫉妒等烦恼中,这样很难成就善行。
  &故&是理由,即由于上述原因,在发精进断除烦恼时,既须对治烦恼使之消退,又必须保护自己,应攻守双全。
  以上讲了发精进时,必须十分谨慎小心,方方面面都要注意。这种状况就像&一人与万人敌&,必须让烦恼消退的同时,又不让自己受伤。如稍有不慎,则正在对治某烦恼时,其它烦恼又开始现行。若这种损利平均的情势,一直延续下去,则要到何时才能成功!
  以下举例说明,只求多闻而不谨防烦恼与只重修行而不闻思的弊端。
  【喻如欲修法者,觉以先知为要,惟于了解执为坚实,极力寻求。此以多闻虽能除遣无知之愚,若不防慎诸余烦恼,即于尔时染多恶行,致令身心极不调顺。】
  例如,想要修法的人觉得首先寻求了知很重要,便唯一将&了解&执为有实义而努力寻求。虽然通过多闻能遣除无知的愚痴,但若不谨防其它烦恼发动,在此时就会染上许多恶行,而让身心非常不调顺。
  有些人只知道多闻求知,平常不注重观心修心,因此在取得多闻功德的同时,也染上了许多罪垢。
  【又如念云:调伏身心要于多闻。若专重其修不防愚敌,不闻不学正法,即自所受律仪进止之处亦极愚蒙,则亦恒为众罪侵害。】
  又如,有人认为调伏身心比多闻更重要。如果只重视修行,而不防备愚痴之敌,不听闻、不求学正法,连自己所受律仪的取舍之处也一无所知,那么恒时会被众多罪业侵害。
  有些人重视修而排斥闻思,全然不知具体有哪些学处、应当如何取舍及修习,由于无知而时时违背学处,或者修行不得要领、误入歧途盲修瞎炼等,以致虽然精进,但期间也不断被罪业损害。
  总之,认识自己有各种烦恼之后,应当进行综合对治。就像不可能永远只吃一种菜一样,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时时善巧调整处理。
  金二、必须依止其因&&正念
  念的自性,如《成唯识论》说:&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念是对于曾经串习的所缘境,让心明记不忘。
  【又如临阵手剑失落,恐被他杀,无间拾取。如是与烦恼斗时,若失明记取舍、进止、所缘、行相忆念之剑,恐堕恶趣,亦须无间依止正念。】
  &明记&贯串至&忆念&,取舍、进止、所缘、行相是明记的对象,即明记取舍、明记进止、明记所缘、明记行相。
  又好比战士在战场上手中的剑掉落时,恐怕被敌人刺杀,而立即捡起。同样,我们和烦恼战斗时,如果失落明记取舍、进止、所缘、行相的忆念之剑,而害怕堕入恶趣,也必须立即依止正念。
  【如云:&临阵剑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剑,畏地狱速取。&】
  如《入行论》说:战士临阵时宝剑掉落,因为害怕被刺杀而立即捡起,我们失落正念之剑时,也要因怖畏自己堕入地狱,而迅速提起正念。
  【龙猛菩萨亦说此念极为重要,如云:&大王佛善说,念身为共道,故应勤守念,失念坏诸法。&】
  龙猛菩萨也说正念极为重要,如《亲友书》中说:大王!佛曾说身念处是生起出离心的解脱大道,所以应当精勤守护正念,失坏正念就会失坏一切善法。
  《佛遗教经》说:&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如果有人不忘失正念,诸烦恼贼便不能侵入其相续、损害善根,因此你们心中要恒时保持正念。如果失去正念,就会失坏诸功德。如果念力坚固,即使进入五欲贼窟也不会受害。就像穿上铠甲进入战场,无所畏惧。铠甲比喻念力,军阵比喻五欲。念力坚固,烦恼就不能渗入。)&
  瑞岩和尚每天常反问:&主人翁惺惺[35]否?&自答:&惺惺。&值得效仿。
  金三、正念依止之境
  【又所念境先以慧别,次乃念取,以念无择境力故。】
  所忆念的对境先要以智慧分别,然后再以正念缘取,因为正念没有择境能力的缘故。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慧的体性是简择所缘境。
  【慧须分别何法者,谓总诸经中所说一切应进止之处,尤以自所受律仪中应取应舍。】
  慧所要分别的法:总的是诸经中所说一切应修习和应遮止的方面,特别是自己所受律仪中应取和应舍的学处。
  【若能于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圆满。若惟于住心所缘修念正知,全无所益。】
  如果能对这些安住正念和正知,所修的法才能圆满。如果只对&住心所缘&修习正念和正知,根本没有利益。
  金四、依止正念以修业果为心要
  【又如阵中先必励力令剑不失,设有所失无间急取,是因实畏所杀,非仅空言故。】
  又比如:在战场上首先一定会努力不让剑掉落,万一掉落也会立即拾起,这是因为真实害怕被杀,并非只是空言的缘故。
  比喻中讲了一对因果:真实怖畏死亡之心是因,努力握住剑和失剑时立即拾起是果。
  【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记取舍所有正念,设有所失无间能修者,亦因心中实畏忘失念时,为罪染著堕恶趣果,非虚言故。】
  修行者最初害怕忘失明记取舍的正念,万一失念也能立即警觉而提起,也是因为心中真实害怕失念时被罪业染污,而堕入恶趣,并非是空话。
  意义上,因是怖畏失念而堕入恶趣,果是谨慎守护正念。
  【能生此心,尤以修习业果为要。吾等若未知此为甚深教授,则为断绝道中精髓、聪睿所爱功德之本。】
  在能引生此心的众多因缘中,尤其以修习业果为心要。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修习业果是甚深的教授,就会断绝圣道中的精髓&&智者所珍爱的功德之本。
  &道中精髓&和&功德之本&都是指对业果的定解。宗大师在下士道中说,对于&业果丝毫不爽&获得定解,是一切内道佛弟子的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世俗谛的修行都建立在对业果的胜解信上,不论人天的断恶行善,或解脱道的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菩萨道的发菩提心、六度万行,都是有此胜解信才能趣入;而且,以业果为方便,才能了达、证入胜义空性。因此,这是道中精髓,是智者所珍爱的功德之本。
  金五、恶行须从微小处遮止的根据
  【若尔,何须于微小罪见大怖畏,无间灭除不令相续耶?】
  那么,有什么必要对小罪见为大怖畏,而立即断除不让相续呢?
  答案是小罪会发展成大罪。
  【答:譬如毒箭略伤于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当速割。如是恶行略伤心时,若舍不顾,速遍全心。实非微小,速能广大,故于最初须灭令不生,设已生起无间应断。】
  答:譬如,虽然毒箭只是稍微伤到身体,但毒素很快会从这一点漫延到全身,所以应当迅速切断。同样,恶行稍微损伤心相续时,如果置之不理,就会迅速漫延整个内心,这实在不是小事,它能迅速扩展。所以最初就必须消灭不令产生,假使已经生起也要立即断除。
  【如云:&如毒依于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
  如《入行论》说:就像毒素随着血液很快漫延到全身。同样,若让罪业得到机会,也会迅速遍布整个内心。
  因此,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下面看一则公案:
  过去有位叫妙颜的沙弥,八岁就证得了阿罗汉的神通。
  一天,他以神通飞入王宫,王后想抱他。
  妙颜说:不能这样!女人身体不宜靠近沙门!
  王后说:你和我的孩子一样小,我抱抱你,有什么不行?
  妙颜说:单就世间浅近的情理来说,夫人所说也不错。但从深远处观察,情从微起,星星之火能烧万里原野,涓涓细流能透泰山之石,事情都是渐渐发展而成,以少致多,以小成大。所以智者远嫌避疑,防微杜渐。
  金六、如何依止正知正念之相
  【若尔,欲胜烦恼阵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如云:&如执满钵油,执剑住其后,溢则畏其杀,禁者如是励。&】
  那么,想战胜烦恼的人,应当如何依止正念和正知呢?如《入行论》说:譬如犯人端着满满一钵油,士兵在他后面仗剑押送,而且恐吓他说:&如果油溢出来就要砍头&,囚犯畏惧被杀而小心翼翼地捧住油钵。具禁戒者也应当有像这样的怖畏心,励力守护正知正念。
  公案中囚犯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钵上,菩萨也应像这样依止正知正念,即应时时观察自己是否安住正知正念。
  【谓应如是策励,广如迦旃延那因缘应当了知。】
  应当如是策励,详细须如迦旃延那的因缘来了解。
  圣者迦旃延那为了调伏圣城国王等,便携五百眷属一起来到圣城国,国王下令以隆重的歌舞迎接。
  宾主入座之后,国王问:&舞蹈跳得如何?&
  圣者说:&没看见。&
  国王有些不高兴。圣者知道国王的心思,为了打消他的怀疑,就请国王提一位即将处死的囚犯,让他端着满满一钵油行走,又命令武士在后面持刀押送,只要油溢出一滴,当即斩首。
  圣者让囚犯从载歌载舞的宫女旁边走过,然后问他:&你看到什么舞蹈?&
  囚犯说:&我害怕油溢出被砍头,所以一心专注在钵上,没有注意到旁边在跳舞。&
  这时候,圣者对国王说:&连世间囚犯都能因怖畏死亡而不见外境,何况修行人?&国王闻言这才释然。
  公案中,死囚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钵上,应当像这样依止正知正念。或者,如《诗经》所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如是策励之时,总诸恶行,特见睡等懈怠之因现在前者,应不忍受迎面遏止。】
  这样策励之时,总的发觉各种恶行,特别发觉睡眠等懈怠之因稍稍生起时,就应毫不容忍地迎面遏止。
  【如云:&如蛇入怀中,故应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应速遏止。&】
  如《入行论》说:就像毒蛇落入怀中,应当立即站起抖落,同样睡眠等懈怠刚一生起,就要立即制止。
  以下举例策修:
  隋朝智舜法师一心修观,若妄念忽然涌现而无法遏止时,就以尖物刺大腿,或抱石头绕塔,没有片刻放逸。
  智彻禅师在《禅宗决疑集》的&退堕策励门&中开示:&退堕&是指退菩提心、退长远心、退精进心,佛不想礼、道不想修、善知识不想见、道友不想亲近、话头不想举。若有这样的退念生起,或者是由于用心过度,或者是宿业障深、善根微弱,应当数数在佛菩萨像前五体投地,燃指燃香,发露过失,求哀忏悔,勇猛举起话头,前面的退念就会像热汤消冰般很快消失。
  禅师本人一有退念生起,就立即燃香发露忏悔,求佛加持,念头当即消退。
  我们以前常说,阿底峡尊者随身携带一个木制的曼茶盘,发现有小的罪业,就坐下来忏悔。大尊者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业惑深重的凡夫,若不奋发,如何了断生死?因此,妄念刚起时切不可容忍,一定要当下消灭。
  其次,烦恼生起时只是截断仍不足够,还须多修以下两种心。
  【非但断除,应于犯罪心生不喜,谓我往昔如是转故,乃至现在漂流生死,尤以正受菩萨律仪,而反安住学处障品,极可诃责,及愿今后于如是罪定不令生,防护当来。于彼二心应多修习。】
  不只是断除,还应对犯罪生起不欢喜的心,责备自己:往昔就是这样随恶习而转,以至如今我仍漂流生死,尤其我已受了菩萨戒,却安住在学处的违品中,极应呵责(第一心&&对犯罪不欢喜的心)。而且,发愿:今后一定不再犯这样的罪业,这样防护将来不再犯罪(第二心&&防护不造罪业的心)。对这二心&&不喜犯罪之心和防护不造之心,应当多多修习(多修忏悔的破恶力和恢复力)。
  【如云:&一一罪生时,应当自诃责,必不令更生,恒思如是行。&】
  如《入行论》说:任何罪业产生时,都应当诃责自己,而且发誓以后不犯。应常常思惟按这两方面行持。
  明朝紫柏大师平日必礼佛之后才吃饭。
  一天有客人来,大师饭前忘了礼佛,举箸便食。于是对知事说:&今天有人犯戒,你痛打他三十棒。若打得轻,还要加数!&
  知事心头一惊,不知是谁犯了戒。片刻之后,大师交给他木杖,自己匍匐在佛像前接受治罚,足足挨了三十棒,两条腿打得墨黑。
  大师说:&众生无始习气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若不痛加折伏,则不易调伏。&
  明朝尚书杨煮,梦见自己在园林中游览时,顺手摘了树上的两颗李子吃。醒来后自责说:我平时对义利不明,才会梦中偷吃别人的李子!杨尚书为此惩罚自己几天不吃饭。
  还有一位君子张其蕴,一言一行都遵守礼法,稍有失误就痛责自己,发誓悔改,整夜不睡。
  小结:
  依止正念正知的方式:一要全神贯注,战战兢兢;二要恶行一现前,当下就遏止;三要修二种心,对犯罪不欢喜,并猛利发誓绝不再犯。
  《四十二章经》中说:&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金七、应励力修学能相续产生有力正念的最胜之因
  【应励修学能相续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谓与善师善友共住,及应依止多闻等因。】
  精进的依处是持续生起强有力的正念,而能相续产生有力正念最殊胜的因,是和善知识、善友共住以及依止多闻等因缘。对于这些最殊胜的因缘,应当努力修学。
  【如云:&于此等时中,何能[36]串习念,此因能遇师,或行应理事。&】
  对此颂要掌握&此因&二字。&此因&是指心中数数思惟,思惟的内容是前两句。&此因&的作用是&能遇师,或行应理事&。
  对于思惟的内容&&&于此等时中,何能串习念&,以下从目的、阶段、关键、方法等四方面分析。
  从目的上思惟:若想让烦恼未生的不生,已生的断除,就要以不放逸和正知正念来依止其对治的方便。
  从阶段和关键上思惟:在我转入依止对治方便的时候,关键就是要有&不必勤作就能持续不忘失的正念&。
  再从方法上思惟:如何才能由串习而形成无勤而不忘失的正念?
  以这样再再思惟为因,就会知道,只有依止善知识和见行相同的道友,在他们的摄持下,时时熏习,有疑惑能得到解答,有过失能得以纠正,有偏差会被提醒,这样配合各方面能引生正念的因缘,才能培养出强有力的正念,而不是单凭想像就能成功的。
  &此因&的作用:以此思惟为因,生起寻求善知识和善教授的意乐,就能值遇教授师、轨范师(堪布、阿^黎)以及见行相同的道友,也可以从法本或录音中接受教授,从而能以欢喜心行持应理的殊胜善法(恶行的对治)。如是行持,已有的过失能够改正,未生的过失则不生起。
  总之,这是告诉我们,要想生起持续而坚固的正念,必须依止能生起它的因缘。
  亥三、摄义
  【总须多闻善, , 辨菩萨学处取舍,次于所知法义一切威仪恒依正念发勤精进,故于所精进处要无错误。】
  此处,是要对&于所知法义一切威仪恒依正念&发勤精进。
  总的必须以多闻善加辨别菩萨学处的诸取舍处,其次对于所认识的法义,要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恒时依止正念,应当对此发勤精进。所以,对于所应用功之处,不错乱为重要。
  真正要发精进,依处是正念坚固,即对于所了知的法义,一切威仪中保持正念,这是精进的依处。正念的对境是菩萨学处的取舍,了知取舍又需依靠多闻而善加辨别,否则,正念便失去了依处。因此,修习精进应在两处用功,一是努力具足善辨菩萨学处取舍的多闻,二是努力在一切威仪中依止正念。
  戍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分二:一、真实 二、虽难行不应舍弃
  亥一、真实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谓自在之力。】
  身心由此堪能之理,是说自在力。
  【如《不放逸品》说:必须善学菩萨学处,及受已不学过患极重,当视烦恼犹如仇敌,于诸难行莫觉为担,应发心力视为庄严。】
  此段是对《入行论&不放逸品》意义的归纳。
  如《入行论&不放逸品》所说:一、必须好好学习菩萨诸学处;二、受戒之后不学学处,过患极重;三、应视烦恼为仇敌;四、对于各种难行不要觉得是负担,应发心力视为庄严。
  修善之前,应先忆念这四项内容。
  【于未修业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于诸善事无堪能性一切怯弱,学菩萨行令成轻利。】
  在修善业之前,应先忆念以上《不放逸品》的内容,破除身心对于善事不堪能的一切怯弱,让自己修任何菩萨行时,身心都能轻快猛利。
  【如云:&定于修业前,令一切有力,忆不放逸论,令自成轻利。&】
  如云:修习任何善业之前,一定要让一切具有精进的力量。忆念《不放逸品》中的教言,让自己修善业时身心不沉重、不疲软而非常轻快猛利。
  以时间、目的、方法、效果四者分析本颂:
  时间是&于修业前&,不是正修时或修完后,而是在修任何善业之前,提前准备。
  目的是&令一切有力&,为了让我们修一切善法时具有力量,身心振奋、具有活力。
  方法是&忆不放逸论&,即忆念那些教言。
  效果是&令自成轻利&,身心变得轻快。
  【如是励力能发何等精进耶?谓如树棉去来飘动,随风而转,自内身心于善勇悍,随勇悍转。此后精进能善成办,由生精进,乃能成办一切资粮。】
  这样努力能发起何种程度的精进呢?以比喻描述,就像棉絮来回飘动,随风而转,自己的身心对于善法勇悍,随着勇悍而转。此后就能很好地成办精进,由引生精进,才能成办一切资粮。
  这一段的关键要于理解&自在力&的相状和作用。&自在&就是自在而转。棉絮轻柔,风能随意让它飘动,风吹向东,棉花就飘向东,风吹向西,棉絮就飘向西。这是比喻自在的力量。&身心&如棉,&勇悍&如风,身心随勇悍而转,如棉絮随风飘转,即勇悍一旦生起,身口意就随之自在地运转。
  自在力的作用是&让精进善能成办&,以&善能精进&为因,一切资粮都能成办。《庄严经论》中说:&资粮善中进第一。&能够成办多少资粮完全依赖精进的程度。依《入行论》如法引发自在力,成办精进,以勇悍自在能转动身心,从而圆满资粮。
  【如云:&如树棉去来,随风飘动转,如是勇悍转,由是事皆成。&】
  前三句是以风描述勇悍自在运转的状态,第四句是说勇悍自在转的结果。
  如《入行论》说:就像风能随意吹动树棉来回飘动一样,以勇悍能自在地带动身心运转,由此身语意的善事都能迅速成就。
  若有勇悍心,善业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而且彻底圆满。做事迟缓、拖拉,总不能圆满,或者身心疲劳、困苦,都是没有自在力的表现。
  须知勇悍、精进、资粮三法的因果关系,即:勇悍之风发起时,身心之棉便随之自在而转,以此能很好地成办精进,精进不断,就能成满一切资粮。
  《菩萨地》的定义:&摄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无有颠倒,及此所起三门动业。&可见勇悍是精进的核心,一旦引生勇悍,就能发起身口意的动转善业,故说&如是勇悍转,由是事皆成&。
  亥二、虽难行不应舍弃
  【又诸难行,惟应策励,不应弃舍。】
  再者,面对种种难行,唯一应当策励,不应放弃。
  在摄集善法和利益有情的过程中,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遭受何种打击,永远不能放弃,唯一应当勉励自己上进。
  宋朝圆照宗本禅师,十九岁依止道升禅师出家。他平时为僧众挑水、舂米、煮饭,不辞劳苦,晚上则在屋里参禅。
  升禅师问:&苦行者!荷负大众的事务这样辛苦,你劳累吗?&
  圆照说:&若舍一法,也不名满足菩提。我决志此生亲证佛法,怎么敢说劳累?&
  禅师菩提心真切,故能荷负种种难行而精进不退。
  我们应这样思惟:
  佛果是二利究竟,自利究竟即离一切过、证一切德,他利究竟即度一切众生。其因当然就是对于成佛和利益众生希求的欲&&菩提心,这又要求勇猛进取一切离过、证德、利益众生的修行。如果以难行而舍弃,就是直接损坏菩提心,而导致从大乘道中退转。所以,菩萨遇到任何难行,都不能舍弃,唯一应当勉励自己上进。无上大道非同儿戏,必须刻苦耐劳,昼夜不息地积一切德、断一切过,才能圆满。
  【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难行业,不获难得位,故佛不自顾,令精进增长。&】
  如马鸣菩萨说:世尊您深知,若没有精进修持难行的善法,必定不能获得难得之佛位,即无上大道须在艰难困苦中成就。世尊您明白了这个缘起规律,因此您在因地时,为了获得佛果,不顾惜自己的身命,让精进未生者生起,已生者辗转增长。
  以上按照《入行论》的妙轨,开显了引发精进的方法,确实是&易解、便修、最圆满&&&词句容易理解、所缘境容易受持、方法最完善。
  未四、正修行时应如何修
  【第四,正修此时应如何行。随发何精进,皆当具足六种殊胜及六波罗蜜多。精进施者,谓自住精进而安立他。余如前说。】
  不论发起何种精进,都应当具足六种殊胜和六种波罗蜜多。精进的布施,是自己安住精进的同时,将他人也安立于精进中。其余五度都如前所说。
  以身作则才能带动他人,这在四摄中的&同事摄&中将会详讲。&自住精进&是前提,所谓&己立而立人&,自己安住精进,才能把别人也安立于精进。
  具足六种殊胜:
  一、依殊胜:依菩提心发起精进。
  求人天福报(求名声、求恭敬、求升天)或者求一己之解脱,而发精进,依处都不殊胜。
  二、物殊胜:总的发心修习一切种类的精进,行持个别精进时,也不忘总的精进意乐。
  如果没有想到&所有种类的精进,我都要修&,则没有精进的总意乐。行精进时具有&无量精进誓愿成&的愿心,才是具有物殊胜。
  三、所为殊胜:为了让一切有情获得现前安乐和究竟利义,为此目的而精进,即是所为殊胜。
  此处要求事事不忘众生。如果精进时忘了众生,则没有&所为殊胜&。只为一己、一家、一国,所为都不殊胜,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这种目的才殊胜。
  四、善巧方便殊胜:以无分别智摄持精进,初学者以通达诸法无自性的智慧摄持。
  精进时,不执著能精进的我、不执著所精进的事、不执著精进的行动,才有善巧方便殊胜。
  五、回向殊胜:精进的善根都回向大菩提。
  六、清净殊胜:灭除二障。
  &六种殊胜&是说波罗蜜多的特征。精进不等于精进度,因为若无六殊胜,最多只是精进,而不是精进度。
  《大智度论》中以问答显示波罗蜜多的特征:
  问:对任何善法精勤,都应称为精进波罗蜜多,为何只有菩萨的精进称为波罗蜜多?
  答: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名称,世间、声闻、辟支佛的精进都不具足&到彼岸&的体相,因此不叫波罗蜜多。他们行精进时不具大慈大悲,舍弃众生,不寻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以及无碍解脱、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无量戒定慧等佛功德法,因此彼等的精进不叫波罗蜜多。菩萨永无止息地精进,一心寻求佛道,这样修行称为精进波罗蜜多。&&又菩萨精进不为财富、地位、势力,不为身体,不为生天,不为做轮王、梵天、帝释等天王,也不为一己求涅,唯一为了成佛、利益众生,具有这些不共特征的缘故,而称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多。又菩萨精进修一切善法时,都是以大悲为上首,就像独子病重时,慈父一心一意寻找医药为孩子治疗。菩萨的精进也以慈悲为上首,救拔一切众生之苦,心中不暂舍弃。又菩萨的精进以通达实相的智慧摄持,行持六波罗蜜多,称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大智度论》云:&问曰:一切善法中精进多,今说精进波罗蜜,已入一切善法精进中?答曰:为佛道精进名为波罗蜜,诸余善法中精进,但名精进,不名波罗蜜。问曰:一切善法中勤,何以不名精进波罗蜜,而独名菩萨精进为波罗蜜?答曰:波罗蜜名到彼岸,世间人及声闻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诸波罗蜜,是故不名为精进波罗蜜。复次,是人无大慈大悲,弃舍众生,不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无碍解脱、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无量持戒禅定智慧,以是故,是人精进不名波罗蜜。复次菩萨精进,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为精进波罗蜜。如好施菩萨,求如意珠,抒大海水,正使筋骨枯尽终不懈废,得如意珠以给众生济其身苦,菩萨如是难为能为,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复次,菩萨以精进力为首,行五波罗蜜,是时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譬如众药和合能治重病,菩萨精进亦如是,但行精进不能行五波罗蜜,是不名菩萨精进波罗蜜。复次,菩萨精进不为财利、富贵、力势,亦不为身,不为生天、转轮王、梵释天王,亦不自为以求涅,但为佛道、利益众生,如是相,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复次菩萨精进修行一切善法大悲为首,如慈父爱子,唯有一子而得重病,一心求药救疗其病,菩萨精进以慈为首,亦复如是,救疗一切心无暂舍。复次菩萨精进,以实相智慧为首,行六波罗蜜,是名菩萨精进波罗蜜。&
  因此,六殊胜必须贯彻于一切精进中,如果没有这个内涵,最多只是世间和小乘的精进,谈不上波罗蜜多。
  总之,行持任何精进,都必须是为了佛道、为了众生,发心时如此,回向时也是如此。而且不执著精进相,那么功德将广如虚空,无量无尽。
  《六波罗蜜多经》中比喻:就像大雨从天而降,若降至沙石盐碱地上很快就会干竭;若降入大海之中,乃至海水未干之前绝不消失。同样,菩萨行善法时,若为自求解脱,则如大雨降至干地上,善根不久便会消尽;若为一切众生,则如滴水投入涅大海,此大悲愿力由于众生无尽的缘故,善根也无穷尽。
  具足六波罗蜜多:由自己安住精进,而将他人也安立在精进中,是具有精进的布施;如法精进,防止声闻独觉的作意,是具有精进的持戒;精进时,忍耐劳累辛苦,是具有精进的安忍;对精进发起欲乐,是具有精进的精进;内心专一不杂小乘,所有善根都回向大菩提,是具有精进的静虑;了知能精进、所精进、精进如同幻化,是具有精进的般若。
  未五、此等摄义
  【第五,此等摄义。应当随念发菩提心为诸行依而勤修习。】
  应当随时忆念发菩提心是菩萨万行的所依,而勤修菩提心。
  是否能进入大乘、大乘的深广度如何,都要观待菩提心。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又如大地,从菩提心中生长六度万行。这样随念之后,精勤修习菩提心。
  【则于精进为欲安立诸有情故,策发修学渐令增长。】
  为了把一切有情安立于精进中,鞭策自己努力修学精进,使精进逐渐增长。
  我们发增上意乐时,承诺荷负起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其中一项就是要把尽虚空界的众生一一安立在精进中,但这需要以实行来圆满。若自己不学精进,焉能让众生精进?所以,唯有自己实修,才能安立众生。应当以此认识发起对精进的修学。
  【次于大地所发精进修为愿境。】
  其次,须以大地菩萨所发的大精进作为发愿目标。
  &修&是串习,是将&大地所发的精进&串习为自己心中的真实愿境。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佛,无有睡眠,不生贪嗔等,不念亲属、衣食、资身之具。&
  《自在王菩萨经》云:&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诸魔隐身伺之,千岁伺之,不见一念心散可得恼乱。&(有位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时,魔众隐身在一旁,准备伺机恼乱他,但一千年中都未见他生起一念散乱心,可以趁机恼乱。)
  《念佛三昧经》云:&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习称派崮牵凶∽哉罟鄄欤薅摇&(舍利弗二十年中勤修毗钵舍那,行住坐卧都保持正念如理观察,内心没有动摇、散乱。)
  《如来智印经》云:&轮王慧起舍国出家,三千岁系念,亦不倚卧。&(有一位慧起转轮王,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三千年中一心缘念正法,从不倚靠或躺下休息。)
  《一向出生菩萨经》云:&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意不倾动。&(阿弥陀佛因地做太子时,听受了妙法,日夜奉持精进,七千年中两胁不靠席,内心也不动摇。)
  《金刚般若经》云:&萨陀波仑菩萨,七岁经行住立,不坐不卧。&
  佛在《大宝积经》中讲述了两位菩萨的精进:他们行持精进时,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躺卧;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坐下;一千年中,没有一次弯身蹲着;一千年中,没有起念分别食物的咸淡、酸甜苦辣、味道好坏等;一千年中,每次乞食时,从未看过布施者是男是女;一千年中住在树下,从未抬头看过树的样子;一千年中,衣服从未更换过;一千年中,没有起过一念欲觉、恚觉、害觉;一千年中,没有缘念父母、兄弟、姊妹等亲人眷属;一千年中,没有起念仰观虚空、日月、星宿、云霞等景色;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从阴影处移到光亮处,或者从炎热处移到清凉处;一千年中,在严寒时节没有起念加厚衣,让身体暖和舒适;一千年中,没有起念谈论世间无利益的话语。
  虽然以上大菩萨的坚固精进远非凡夫所能企及,但我们仍要了解大菩萨的精进是何等深广、坚固,若能以大菩萨为榜样发起广大志愿,则不会稍有境界就沾沾自喜。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惭愧,因为大菩萨一千年中心无杂念,而我们一年、一月、一天下至一小时中都做不到,如果再不勉力行持少分精进,修学大乘恐怕十分困难。如果连眼前力所能及的精进都不发心修持,行菩提心何在呢?是否已流于空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不从低处实行,就无法到达高处。
  【于初发业所行精进随力勤学,尤应断除精进不共所治诸怯弱等。】
  因此,现在就应对初学者所行的精进,随分随力勤学,尤其要断除精进不共的违品&&怯弱等。
  【又于所得菩提,及为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经极长时集无边资粮行无量难行,先当勇悍擐精进誓甲。】
  再者,对于所欲证得的菩提以及为了给予一切有情安乐、拔除有情苦难,经历极长时间修集无边资粮、行持无量难行,首先应当勇悍地披上精进誓言的铠甲,在心中屡屡勇猛地发愿心。
  【《妙手问经》说:&若略发此广大意乐,即已积集广大资粮。&故当勤学。】
  《妙臂请问经》中说:&只是稍微发起这种广大意乐,就已经积集了广大资粮。&所以应当对此精勤修学。
  【若不学者,不能增长种性堪能,恒为众多恶行染著,于余生中亦极难学诸菩萨行。】
  若不这样修学,就不能增长大乘种性的功能,而且自相续会恒时被许多恶行(犯菩萨戒的罪垢)染著,来世也极难修学诸菩萨行。
  【如是知已,虽尚未能如实修学,然心亦应趣向彼品,随力随能发勤精进,如《妙手问经》说,则于余生少以功力,无诸苦难,速能圆满精进波罗蜜多。】
  这样认识之后,虽然暂时还不能如实修学,但自己的心也应当向往此等,而且随自己能力发起精进,那么就会像《妙臂请问经》所说,来世稍用功力,不费很多辛苦,就能速疾圆满精进度。
  未六、精进度总义分三:一、精进的自性 二、趣入修习精进的方法 三、精进的差别
  申一、精进的自性
  一、缘善所缘勇悍,即是精进。所缘必须是善法,意乐是勇悍心。
  二、《菩萨地》详细定义为:为了摄集善法和利益有情,其心勇悍、无有颠倒,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三门动业。
  目的,是为了摄集善法和利益有情;意乐,是内心勇悍而无颠倒;加行,是以勇悍心所引发的身口意之活动。因此,任何为了摄集六度善法和利益有情的勇悍,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三门的造作,都是精进。相反,缘恶所缘勇悍,或者缘善所缘不勇悍,都不是精进。
  申二、趣入修习精进的方法
  即从多方面思惟精进的利益,对精进引发欢喜求取之心,又从多方面思惟懈怠的过患,发起厌离懈怠之心。欣、厌二心修到量时,自然就能转入修习精进。
  按照本论和各种教典中所说的利益、过患,努力思惟,一定会达到这种效果。
  申三、精进的差别分二:一、认定精进的差别 二、发生精进的方便
  酉一、认定精进的差别分二:一、擐甲精进 二、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
  擐甲精进是从意乐上定义,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都是从所为上定义。
  戍一、擐甲精进
  一、种类
  缘善法勇悍的意乐,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如《菩萨地》所说,对于利他发起广大意乐,即擐利他意乐甲;二是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对于积累资粮发起广大意乐,即擐积资意乐甲。当然,论中只是略举一例,告诉我们修心的方式,展开则有很多种,关键在于自己要依此发起意乐。
  二、利益
  《菩萨地》说:对擐甲精进稍许生起胜解及净信,就已长养无量勇猛、发勤精进大菩提性,何况成就这样的擐甲精进。此后,对于求证菩提和饶益有情,没有任何难行事业能让菩萨心生怯弱。所以,通过修习这样的意乐,我们本有的大乘种性功能将如种子遇水般很快苏醒。
  本论总结说:发起少分擐甲精进的意乐,就能快速圆满无边资粮、清净无量罪障,而成为不退转大乘道最殊胜的因缘;而且,若能对长劫修道等生欢喜,也就能快速成佛。反之,若对无边菩萨行和长劫修行等没有丝毫勇悍,只欢喜短期内快速成佛,如此反而距离成佛极其遥远。因为这种心态能障碍菩萨发起最伟大的志愿力,而且这种似露水般的道心短暂、薄弱,凭这种心力岂能快速成佛?
  我们积资净障能达到何等量、何种速度,完全观待发心,心量小、心力弱,量就小、速度就慢,心量大、心力强,量就大、速度就快。
  虽然菩提道时间如此久远,所化如此广大,难行事业无量无边,但菩萨内心始终没有怯弱、退缩。为了利他,乃至让一位有情生起刹那善念,菩萨也甘愿在无量劫中安住地狱,这是何等勇悍的利他意乐!仅此一念心就能迅速积资净障。
  此勇悍意乐一旦引发乃至不退,就成了尽未来际勤发精进的动力源泉,无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精进行将由此不断涌现。
  由此可见,&诸法依缘起,住于意乐上&,意乐上提高一步,缘起就大不一样,修行也就更进一层。基于这个原因,普贤行愿中的每一愿,都要求行人发无尽大愿,所谓&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从礼赞到回向都是如此发无尽大愿。
  戍二、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
  擐意乐铠甲所要做的,就是摄集善法和饶益有情。由意乐推动的真实加行,就是后两种精进。其中,为了引发六波罗蜜多而修持加行,叫&摄善法精进&;对于十一种事所含摄的饶益有情之事,发勤精进,叫&饶益有情精进&。
  酉二、发生精进的方便分四:一、舍离障碍精进的违缘 二、修积护持、助长精进的顺缘资粮 三、依靠舍违缘、修顺缘发起精进 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不论何种白法或者福慧资粮,欲让未生者生起,必须依靠精进;让已生者安住,也必须依靠精进;让已安住者增长,仍须依靠精进。反之,若无精进力,则任何白法和资粮,未生的无法生起,已生的将会退失,未退失的无法增进。可见,修习精进极为重要。若修行多年进步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未发起过猛利的精进力。
  认识了修习精进的重要性之后,再说引发精进的方法。
  戍一、舍离障碍精进的违缘分二:一、认定违品 二、修习对治
  亥一、认定违品
  精进的违品共有三种:推延懈怠、贪著下劣事业、怯弱。由于推延和耽著世间下劣事业,即使自己能修的善法也不会趣入;由于怯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导致没有勇气趣入修行。
  若对世间琐事感兴趣,就很难对正法发起精进心。所谓&玩物丧志&,像天人沉迷在妙欲中,根本提不起心力修道。所以世法浓一分,佛法就淡一分。
  亥二、修习对治分三:一、修习无常断除推延懈怠 二、修习业果断除贪著恶事 三、如理思惟破除退屈
  金一、修习无常断除推延懈怠
  之所以会&推延&,是认为以后还有时间和机会修行。其对治是通过修习无常,了知机会极其难得,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得到,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机会,立即投入修行。具体就是思惟:人身很快就会失去,一旦失去便会堕入恶趣,那时再想得到人身就太难了!所以只有这一次机会,不能再推延。
  如此思惟的效果,即常常生起感到无暇的心。
  金二、修习业果断除贪著恶事
  在我们的错觉中,一直认为追求许多世间下劣的事业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对正法反而生不起那么强烈的希求心。造成这种颠倒的根源,就是业果愚,即:由业果愚串习成颠倒的心态,将正法抛在一边,而热衷于世间下劣之事。
  其对治是思惟两种行为的结果。
  我们的行为只有两种趋向,一是对正法精进,二是耽著下劣事业。首先要想清楚,走这两条路所带来不同的结果。
  思惟之后可以发现,唯有正法是能出生今生和来世无边喜乐的因,其它无意义的闲谈、掉举等(诸如观看影视节目、玩电子游戏、游山玩水、上网、逛超市之类),只会失坏现前的大利益,能引发将来众多无意义的大苦。
  我们原本是想离苦得乐,但耽著恶劣之事、远离正法只会让我们失去安乐、引生痛苦,这是一条可怕的歧途。认清利弊之后,应当下定决心舍弃世间事业,一心依止正法。
  金三、如理思惟破除退屈分四:一、于所应得破除退屈 二、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 三、于安住修道处所破除退屈 四、于所应圆满资粮破除退屈
  破除了推延和耽著下劣事业之后,心就可以转入正法,但不应以此为足,因为这只是对总的正法能发勇悍,所以仍须进一步精勤修学最胜大乘。如果想让自心从最初就趣入大乘,必须进而遣除对大乘的怯弱心。
  木一、于所应得破除退屈
  所破:认为自己无法成佛的怯弱心。
  即认为:佛果是远离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果位,而我现在连修一种功德、断一种过失都很困难,又怎能修成佛果?
  这是对自己成佛没有信心,如果真实生起了这种怯弱心,就会直接损坏希求成佛的菩提心,过失极大。所以,首先必须遣除这种心态,让它没有机会生起。
  能破:如理思惟自己必定能够成佛。
  一、对比低等旁生而思惟:
  佛陀曾以谛实语说过,诸如蚊虫般的低等生命都能成佛。我身为人,得到如此善妙的根身,有智慧力观察抉择取舍,不可能不能成佛。
  我们的智力远胜蚊虫,试想:蚊虫能计算1+1吗?能忆念三宝吗?能为其他众生着想吗?能辨别善恶吗?而人的心识极其灵敏,能辨别、能取舍、能计划、能探索,能用自己的心去相应、信解甚深的空性、广大之缘起以及不可思议的三宝功德。如果依靠人身不能成佛,那么还有哪种所依身能成佛呢?
  二、对比诸佛成道的历程而思惟:
  过去、现在、未来无量有情已成佛、正成佛、将成佛,这无量诸佛是如何成道的呢?是成佛之后再修菩萨道吗?显然不是!彼等都是从凡夫一步步进修,最终才圆成佛果的。
  诸佛当初也曾是下劣凡夫,做过妓女、屠夫,堕过地狱、饿鬼、旁生,连基本的断恶行善都不懂,但是经过逐步串习,最终也登上了佛地。所以,诸佛因地也和我一样,甚至比我的处境低劣千百倍,即便如此,他们都能修行成佛,我为何不能呢?比如:某人从打工仔奋斗成为大财团的总裁,他是一步步发展成功的。想成为总裁的人只要积聚和他同等的因缘,一定能成功。
  这样思惟之后便会明白,只要自己从现在开始,实行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进,最终必能成佛。
  木二、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
  所破:认为自己无法行持施舍头目脑髓等难行的怯弱心。
  能破:如理思惟如是行施等的利益及时机。
  一、从利益上对比思惟:
  如果我不修行而放任自流,必将在生死中感受无量剧苦,却未成办任何利益。现在修行无上菩提所受之苦,尚不及前者之一分,却能成办自他的大义利,所以理应安忍,如同以忍受小苦来治愈大病苦一般,非常值得。
  如是思惟之后,断除怯弱,让心勇悍起来。
  二、从阶段上思惟:
  佛陀并未要求我们最初就行持此等难行,而是先让我们对布施串习熟练,直到对施舍身肉如施菜叶般不觉是苦时才行持。所以实际行持时,一点也不苦,为什么我要畏惧呢?比如,学走钢丝,看似危险,其实只要经过常规培训,技艺一旦成熟,走钢丝也能如履平地般轻松自如。所以,并非让人一开始就走钢丝,根本不必要惧怕。
  木三、于安住修道处所破除退屈
  所破:认为修大乘道要在生死中受生无数次,并且经受各种痛苦磨难,故而无法承受的怯弱心。
  能破分二:一是思惟菩萨在生死中受生无苦唯乐;二是思惟时间长久并非产生厌离的因。
  一、思惟:苦有身苦、心苦两种,身苦来自恶业,心苦来自邪分别。菩萨已止息了身口意的恶业,故身体不会感受苦报;菩萨以智慧观见生死宛若梦幻,而不起邪分别,因此心也不苦。
  菩萨不仅没有身心的苦忧,而且在生死中度众生时,以广大的福德力能让身体增长安乐,以善巧的智慧力,能令内心增长安乐。
  二、思惟:时间长久并不是令心厌离的因。如果痛苦很深重,则一秒钟也不愿接受;若身心安乐,则亿万年也不觉厌烦。所以,受苦才是厌离的因。
  再者,利他是安乐的源泉,在轮回中度众生,时间越长久安乐就越大,为何要畏惧长劫度生呢?所以,不仅不需畏惧,还应以欢喜心发愿能早日如是行持。
  木四、于所应圆满资粮破除退屈
  所破:认为成佛必须圆满无边资粮而自己无法成办的怯弱心。
  能破:思惟有方法圆满无边资粮。
  因为资粮都是在心上安立的,只要将心量扩展至无限广大,无边资粮并不难圆满,即发起广大愿心&为了利益无边有情、求证佛果无边功德,我甘愿安住无量劫,修积无边资粮&,以这种发心受取律仪。从此,不论睡眠还是觉醒、心散乱还是不散乱,始终不断增长量如虚空的大福德,所以无边资粮并不难圆满。
  一般人往往会有&佛果太高&、&大乘修行太难&、&在生死中度众生太苦&的畏难心理,但我们以理智观察之后发现,佛果并非高不可攀,菩萨行串习熟练之后也不困难,到了一定阶段入生死中度众生根本就不苦。若将这些辨别清楚,就能破除内心的怯弱,消除修习精进的障碍。
  总之,遇到问题要勇于面对,怯弱的心态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会让自己更加退缩不前。所以,应善加了知能修证菩提的方法,提起心力,如是成办利益如在掌中般有把握。
  戍二、修积护持、助长精进的顺缘资粮分四:一、发胜解力 二、发坚固力 三、发欢喜力 四、发暂止息力
  修积护持、助长精进的顺缘资粮,即发起四种力:胜解力、坚固力、欢喜力、暂止息力。
  亥一、发胜解力
  以下分别以&定体相&、&知缘起&、&明必要&、&懂方法&来解释胜解力。
  一、定体相
  胜解力的胜解是特指欲乐。
  二、知缘起
  信、欲、精进三者,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即信为欲依、欲为进依(信为欲的所依,依信生欲;欲为精进的所依,依欲生精进)。
  三、明必要
  《入行论》说:&于法离胜解,感如此困乏。&正因为远离了对法的胜解,才感得身心世界如此贫乏。比如,因为对业果没有胜解,没有欲乐断恶行善,才导致财富、相貌、寿命、健康等不圆满;因为对四谛没有胜解,才会爱著生死而不断轮回,非常缺乏解脱道的功德&&出离心、戒定慧等。
  四、懂方法
  引发胜解的方法,总的是恒时思惟业果,特别是思惟菩萨行的利益和违越菩萨行的过患。以此思惟对黑业、黑果发深忍信,就能生起舍黑业、黑果的欲;对白业、白果发深忍信,就能生起取白业、白果的欲。
  再思惟:入大乘门是发菩提心,即立誓要遣除自他一切过失和引发自他一切功德。事实上,要让每一种过失及其习气究竟清净,或者让每一种功德毕竟圆满,都必须经历多劫修习,然而现在却不见我有除过、引德的一分精进。这样思惟之后,呵责自己,鞭策自己精进。
  亥二、发坚固力
  一、定体相
  所谓坚固力,即无论做任何善事,在发起精进之后都能坚持到底的心力。
  二、慎决定
  我们行善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草率决定,然后中途退转;二是首先慎重考虑,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再改变,坚持到底。
  第一种做法的过患:
  (一)养成坏习性:从等流果来说,如果养成凡事到了中途就舍弃誓愿的习惯,以等流力,来世也会舍弃所受学处。如此一来,今生之中将会增长许多恶业,来生也会增长苦果。
  (二)行善效果不圆满:如果半途而废,则之前所下功夫基本上都成了&无用功&,连这件事都没有完成,而且也会障碍其它事的圆满。
  第二种做法的利益:
  (一)养成好习性:做任何事都能有始有终。
  (二)效果圆满:每件事善始善终,所作皆有意义。
  有一种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圆满,总是很轻率地趣入,到了中途就放弃。这种恶习若不痛加改正,将来过患无穷。
  三、修三慢
  为了让自己的誓愿究竟,应当修三种慢&&业慢、功能慢和烦恼慢。
  (一)修业慢
  思惟要依靠自己修道,完全不依赖别人,以培养独自修行的自信心。
  (二)修功能慢
  从能力上思惟:&众生都是随烦恼而转,自利尚且无法成办,何况他利,他们不像我能引发自他二利,故我应当勤修。&又思惟:&人们对下劣事业尚且精进不舍,何况我所行持的事业能引发极其善妙的果报,为何不勤作呢?&这样思惟之后,勤修善法。
  (三)修烦恼慢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轻视烦恼,让心高昂起来,即思惟:&我应当打败烦恼,绝不让烦恼战胜我。&为了胜伏违品,而让自己的心勇悍、坚定。
  必须发起烦恼慢的理由:如果在烦恼面前软弱、退怯,则小小的障碍也能损害自己;若能发起慢心,障碍再大也能胜伏。
  总之,修任何善法之前,首先要去除依赖心,下决心由自己独立完成;而且要有&别人做不了,只有自己能胜任&的英雄气概。正修时要让心坚固,只允许向外打倒烦恼,不让烦恼向内摧毁自己。此外,还要思惟中途舍弃誓愿的严重过失,然后不论行任何善法,一旦立下誓愿,都要圆满。尚未获得稳固之前,都应好好修心。
  亥三、发欢喜力
  一、定体相
  未趣入时欢喜趣入、趣入之后不愿中断的无饱足的心力,就是欢喜力。
  有了欢喜力,就能让我们行善时乐此不疲、持续不断。这是修习任何善法时不可或缺的。
  二、懂方法
  以如理思惟利益,引起欢喜心。
  (一)思惟:善业的果报是安乐,既然我对安乐没有满足,则对安乐之因的善业也应当无饱足。虽然世人所作的事业能否获得安乐尚不一定,但他们都能欢喜地勤作,我所作的善法必定能得大安乐,所以我应当对此倍感欢喜,而且要比他们更加精进。
  (二)思惟:享受五欲虽然暂时有一点快乐,但后患无穷,世人追求五欲尚且没有满足,何况我所修的善法能带来现前、久远的无边安乐,而且是极其清净的无罪安乐,为什么我要满足呢?这样思惟之后,让心欢喜。
  三、明修量
  欢喜力要修到哪种程度才算到量呢?须达到如象群奔向水池般的踊跃之心。若能发起这样的踊跃心,则诸如&一开始不愿意趣入&、&中间心里疲惫&、&无精打采&、&烦闷难耐&等不良状态,都能改善。
  亥四、发暂止息力
  应当把握两个舍:一、身心疲劳时应当放舍,休息好了立即再发精进;二、完成一件事之后必须放舍,要对更高的境界发起精进。
  如果让身心过度疲劳,则会引起对修行的厌烦,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利。虽然一时勇猛精进,但中途厌舍而成了虎头蛇尾。
  其次,如果成就少许功德便觉得足够,则会障碍自己生起后后的殊胜功德。人若满足现状而无上进心,就会堕入懈怠坑中,葬送远大的前途。
  再说发精进的规律,就是心要不急不缓,如流水般相续不断。这是说用功过猛或太散缓皆非中道,而且贵在长期坚持。
  实际上,一切行为都要恰到好处,合乎节奏。比如:走路时,身体不紧不松,步伐不急不缓,自自然然就可以。我们修行也要注意调节身心,绷得太紧或太松都会出问题。
  戍三、依靠舍违缘、修顺缘发起精进
  通过对治违缘压伏了违品,又能善巧发四种力之后,就应发起欣乐力,即发起取精进之力。
  发精进断烦恼时,不能只顾在一个方面对治,而应同时兼顾许多方面,进行综合对治。就像一人与万人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和一个敌人作战时,还要防备其他敌人袭击,见有敌人过来,立即要及时调整对治;否则,只对治一个方面而不顾其它,期间又会被其它烦恼损害,这样利益和损害相当,则很难进步。
  其次,和烦恼战斗时,如果失去正念,就要立即提起。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对因果是否有畏惧心。如果深信因果,真正恐惧失坏正念、被罪业染污而堕落恶趣,自然会十分警觉。
  依止正念正知的方式,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心上,保持高度警觉。烦恼刚生起时,立即迎面遏制,而且不仅是遏制,还要发起两种心&&对犯罪不欢喜的心和发誓不再犯的心。
  要能一直保持有力量的正念,其最胜因是和善知识、善友共住以及依止多闻等。
  总之,我们应当用功之处:一是多闻,并以智慧善加辨别学处的取舍,因为依智慧简择之后,正念才有明记的对象;二是依止正念(所了知的法义),在一切威仪中都依止正念发勤精进。
  戍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就是发起自在力。
  首先必须忆念《入行论&不放逸品》中的教言,断除一切心不堪能的怯弱,让身心变得轻利。按这样努力,就能生起以勇悍随意带动身心运转的自在状态,就像以风力能随意带动树棉那样;从此便能很好地成办精进,再由精进成办一切资粮。
  上士道&静虑波罗蜜
  午五、静虑分五:一、静虑自性 二、修彼方便 三、静虑差别 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 五、此等摄义
  【学习静虑波罗蜜多分五:一、静虑自性;二、修彼方便;三、静虑差别;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五、此等摄义。 今初】
  未一、静虑自性
  【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静虑的自性,即安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妙善的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即令心安住于某一所缘境的体性。&善&是赞叹&心一境性&极为善妙,具有超胜散乱心的境界、受用、力量等。《瑜伽师地论》说:&系心于此一所缘境,是故说名心一境性。&将心系在这一所缘境上,所以称为&心一境性&。
  【如《菩萨地》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
  如《菩萨地》所说:诸菩萨以闻思菩萨藏为前行,所有妙善的世间心一境性和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无颠倒地安住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双运道同时通于二品,应知这就是菩萨静虑的自性。
  &于菩萨藏闻思为先&,即对菩萨藏努力闻思,是成就静虑的前方便,若缺乏闻思,则难以成就静虑。
  【《入行论》云:&既发精进已,意当住等持。&】
  《入行论》说:发起精进之后,内心应当安住等持中。
  总之,以菩提心引发,对于菩萨行的所缘境,心一境性,即是大乘静虑的自性。
  未二、修彼方便
  【第二,修彼方便,谓当思惟修习静虑所有胜利,及不修过患,奢摩他时兹当广说。】
  趣入修习静虑的方便:应当思惟修习静虑的胜利和不修静虑的过患,这在讲奢摩他时会详细宣说。
  宗大师归纳说:修持静虑能于心自在,犹如国王能随欲而转。不修静虑,内心散乱,则世间禅定尚且不能成就,何况无上菩提。
  或者,修习静虑能成就五神通,获得见与不见的功德,能将他人也安立于六度中;不修静虑,则无法让心安住,不能止息烦恼,三门趣入不善业,不能证得神通等殊胜功德,纵然获得也无法增长等。
  未三、静虑差别
  【第三,静虑差别。】
  静虑的差别,包括自性、品类、作业等方面的差别。
  【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谓世、出世。】
  如上所引《菩萨地》的说法,从自性上分为世间静虑和出世间静虑两种,即凡夫位的静虑和圣者位的静虑。
  【就品有三。】
  从品类上分有三种:奢摩他品静虑、毗钵舍那品静虑、双运道俱通二品静虑,也就是奢摩他类的静虑,毗钵舍那类的静虑,既通于奢摩他又通于毗钵舍那止观双运道的静虑。
  【就作业分,谓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饶益有情静虑。】
  从作业(作用)上分为三种: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和饶益有情静虑。
  【初谓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二谓诸静虑能引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三谓有静虑能引十一种饶益有情事。】
  一、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即安住定中能引发身心轻安(须达到欲心一境才有轻安)的所有静虑。
  二、引发功德静虑,即能引发五神通、八解脱、十遍处、八胜处等和声闻共同的所有功德的静虑,以及能引发、能安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的十力种性所摄等持的不共声缘的静虑。(后一句是依照唐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补写。《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共和不共两种功德,此处或许是抄写或刻板时纰漏。)
  三、饶益有情静虑,即能引发十一种饶益有情事的静虑。
  以上这三种静虑其实都是心一境性,只是就不同作用的角度安立为三种。
  未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
  【第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随修何善三摩地,皆当具足六种殊胜、六波罗蜜多。自住静虑亦安立他,是静虑施,余如前说。】
  正修静虑时,应当如何行持:不论修何种三摩地,都应具足六种殊胜和六种波罗蜜多。自己安住静虑,也把他人安立在静虑中,这是静虑的布施,其余如前所说。
  静虑具足六种殊胜:
  一、依殊胜:依菩提心发起而修静虑。
  二、物殊胜:总的所有种类的静虑都应无余行持(这才是法门无量誓愿学的体现),而且,修某种静虑时,也不忘失修一切静虑的总意乐。
  三、所为殊胜:修静虑的目的,是为了让一切有情获得现前的安乐和究竟义利。
  四、善巧方便殊胜:以无分别智摄持,初学者以通达诸法无自性的智慧摄持。
  五、回向殊胜:每次修静虑的善根都回向无上菩提。
  六、清净殊胜: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
  修静虑时,如果只是闭起眼睛修所缘境,修前不发菩提心,也没有&静虑无量誓愿学&的意乐,修静虑的目的也不是为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究竟的利益,更没有以空性智慧摄持,最后又没有回向无上菩提,如此则非大乘的静虑修法。所以,对于六殊胜中自己能修的方面,都应实际修持。
  静虑具足六度:
  自己安住静虑的同时,将他人也安立在静虑中,是具有静虑的布施;防止声闻独觉的作意,是具有静虑的持戒;修静虑时安忍损害、辛苦,对于静虑胜解不动,是具有静虑的安忍;为了使静虑加倍增长而发起欲乐,是具有静虑的精进;系心一境,不杂小乘,善根唯一回向大菩提,是具有静虑的静虑;了知能静虑、所静虑、静虑如同幻化,是具有静虑的般若。
  为何对每一度都要提及&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
  答:因为受了菩萨戒之后,不修静虑有过失,修静虑则有功德,而修时又须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若无此等内涵,则不能成为加行和意乐清净的菩萨行,最多只是世间或小乘的静虑。
  与世间、小乘共同的静虑&&四禅八定等,若具足六种殊胜、六度而修习,便成为大乘不共的修法。此外,还有与世间、小乘不共的大乘静虑,比如《五波罗蜜多经》、《入行论》、《修行次第论》等中所说的自他相换、自轻他重、大悲、菩提心、善根普皆回向菩提、一心专注一切种智等等的三摩地,都属于大乘不共的静虑。
  未五、此等摄义
  【第五,此等摄义。随念发心为诸行依而正修习。】
  随念发心是菩萨行的所依而修习,即忆念发心是诸行的所依而勤修菩提心。
  【则于无漏静虑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励修学。此坚固增长已,以地上诸静虑作所愿境。虽未能生圆满静虑,亦应时时精进不舍,随力学习心一境性诸三摩地。】
  若能依此勤修菩提心,就会为了将一切众生都安立在无漏静虑中,而策励自己修学。在此想法坚固、增长之后,须以登地以上圣者的诸静虑作为所希求的对境。虽然目前还不能生起圆满的静虑,也应恒时精进不舍,随自己的能力学习心一境性的各种三摩地。
  【若不尔者,恒违学处罪所染著,于余生中亦极难学菩萨等持所有学处。】
  若不发愿、不时时随自己的能力勤修静虑,就会恒时被违犯学处的罪业染著,来世也很难修学菩萨等持的所有学处。
  受菩萨戒即是立誓修学六度四摄,若舍弃静虑而不修,就会恒时违背菩萨学处,而被犯戒的罪垢染污自己的相续。
  【若能学者,即于现法亦少散乱心,所修善行势力强盛,当来亦如《妙手问经》说,身心喜乐,静虑波罗蜜多极易圆满。】
  若能依此修学,即便今生也会减少散乱,能使所修善行的势力强盛,来世也会像《妙臂请问经》所说,身心喜乐,很容易圆满静虑波罗蜜多。
  【于奢摩他时当广解释,故此不说。】
  静虑的修法将在奢摩他章中广泛解释,所以此处即不多说。
  上士道&般若波罗蜜
  午六、般若道理分五:一、慧之自性 二、生慧方便 三、慧之差别 四、正修慧时应如何行 五、此等摄义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分五:一、慧之自性;二、生慧方便;三、慧之差别;四、正修慧时应如何行;五、此等摄义。 今初】
  未一、慧之自性
  【慧谓于所观事能拣择法,此处是说通达五明处等慧。】
  智慧总的来说,是对于所观的事能简择诸法,即能够辨别一切所知法,同时能够断除疑惑,此处则特别讲述通达五种明处等的智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慧的体性,是简择所观察的对境,其作业是断除疑惑,即在观功德、过失和非功德非过失的境中,通过慧的推求而获得决定的缘故。)所以,慧有分别事理、决断疑念的作用,也就是通达事理的作用。
  【如《菩萨地》云:&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37]处转,一、内明,二、因明,三、医方明,四、声明,五、工巧明,当知即是菩萨慧之自性。&】
  如《菩萨地》说: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而简择诸法,缘一切五明之处而转,应知这就是菩萨智慧的自性。
  【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能悟入慧&是指登地前的智慧;&已悟入慧&是指登地的智慧。
  未二、生慧方便分二:一、真实义 二、旁述
  申一、真实义分三:一、总说 二、广说 三、摄义
  酉一、总说
  【第二,生慧方便,谓当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过失。】
  让心趣入智慧的方法,就是思惟智慧生起的功德和未生的过失。
  【其有无通达如实无我性慧之功德过失,毗钵舍那时兹当广说。】
  &通达如实无我性慧&:通达空性的智慧。
  其中,具有证悟空性智慧的功德和缺少证空慧的过失,将在毗钵舍那章中详细讲述。
  【今当略说所余德失。】
  以下简略讲述其它方面的功德和过失。
  酉二、广说分二:一、具有智慧的功德 二、不具智慧的过失
  【先说功德。】
  戍一、具有智慧的功德分八:一、慧是现后一切功德根本 二、慧如施等五度之目 三、其余功德皆需智慧 四、信等根以慧为主 五、以慧为依能令施等五法清净 六、似有相违的功德由慧能令无违 七、二谛的建立及诸经论开遮的差别,由慧能令无违 八、总说一切功德从慧生
  亥一、慧是现后一切功德根本
  【此中慧是现后一切功德根本者。】
  智慧是今生和来世一切功德的根本。
  【如龙猛菩萨云:&慧为见不见,一切功德本,为办[38]此二故,应当摄受慧。&】
  如龙猛菩萨所说:智慧是能现见的现世功德和不能现见的后世功德这一切的根本,为了成办这两类功德,应当摄取智慧。
  【&明是求法义,及大解脱本,故应先敬持,大般若佛母[39]。&】
  &明&是智慧。&法&、&义&、&解脱&,分别是指今生安乐之法、来世增上生之义利、出世间之解脱。&本&是根本,意为能生或依处,如枝叶花果从根产生,根即能生。
  能令今生安乐之法、来世增上生之义利乃至出世间之解脱生起的根本,即是智慧,因此求解脱者首先应当恭敬受持此大般若佛母。
  亥二、慧如施等五度之目
  【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
  智慧就像布施等其余五度的眼目。
  何以将智慧比喻为眼目呢?
  【如《摄颂》云:&若时为慧所摄持,尔时获眼得此名,如画事毕若无眼,未画眼来不得值。&】
  如《般若摄颂》所说:何时若被智慧摄持,尔时就获得了眼目,而得到波罗蜜多的名称。就像唐卡画完,如果没有画上眼睛,就得不到绘画的工钱。
  画家画完唐卡的总体之后,会选择一个吉祥日画上眼睛,若不开眼就得不到工资。这是比喻:若无般若摄持而修布施等前五度,则得不到波罗蜜多的名称和功德。
  亥三、其余功德皆需智慧
  【于余功德皆须慧者。】
  其余功德都需要智慧。
  【譬如妙金所作庄严,虽已殊妙,若更嵌饰帝青等宝,尤为可意。如是从施乃至静虑五种金庄严具,若以拣择理非理慧钿宝[40]嵌饰,更为希有。】
  比如,金子所打造的首饰虽然已经很美观,但如果再镶嵌上蓝宝石等珍宝,就更加赏心悦目了。同样,布施乃至静虑等五种金庄严具,若以简择是理、非理的慧宝镶嵌,则更加珍贵稀有。
  为何说智慧能令布施等更加稀有呢?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净故,犹如意识能于眼等五根之境分别德失,而为进止。】
  因为通过智慧抉择的作用,能让布施等五法成为清净的缘故,犹如第六意识能对眼等五根的所缘境分别功德和过失,从而如理取舍。
  六识中的前五识只能取境而不能分别,全靠第六意识辨别所境的好坏等,而进行取舍。比如:耳识取声音,由意识辨别声音有害,才知舍离;辨明声音有益,才知继续缘取。所以,意识能对五根的对境辨别功德、过失,从而指挥三门合理地取舍。
  同样,若无智慧的抉择、引导,前五度则就不知如何取舍,即便做了也是盲目而行。只有依靠智慧,才能辨别哪些清净、哪些低劣、哪些殊胜等,由此舍离杂染、积聚清净之法,舍离低劣、取证高胜,从而使前五度逐渐清净、圆满。因此说,前五度的金庄严具若以慧宝嵌饰,则更为稀有。
  【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诸金庄严,嵌宝尤光显。&】
  就像吉祥勇所说:这些布施等福德若能借助妙慧的力量,那就像黄金饰品再镶上宝珠,尤其显得光彩夺目。
  【&慧于彼彼义,增广功德力,如根于自境,由意显其力。&】
  其它五度每一种遣除过失、成办功德的能力,都需要以智慧来增广。就像五根对于自己的所境,需由意识来显示它的力量。
  亥四、信等根以慧为主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为主,若有慧主,则善了知施信等德、悭等过失,次乃善巧尽诸烦恼、增长功德所有方便。】
  同样,信等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中以慧根为主,如果有了主要的慧根,就能无误了知布施、信心等的功德,以及悭吝、怀疑等的过失。其次,唯有智慧才能善巧掌握断除烦恼、增长功德的方法。
  总之,不论修习何种功德,最初要让未生者生起,中间要让已生者不退,最后要让不退者增长,步步都要依靠智慧。比如修信心:最初若未以智慧观察信心的对境&&功德等,信心就无从生起;中间若不继续以智慧观察信心的对境,已生的信心将会退失;最后若未以智慧详加辨别分析,信心也难以增长。
  须以智慧为主的原因:其它善根不能依自力辨别自身的功德和违品的过失。比如,布施自身不能分析布施的功德和悭吝的过失,仅仅以布施不能成为遣除过失、增长功德的方便,而智慧则能依靠自力辨别功德和过失,成为断除过失、增长功德的方便。
  离开了智慧,其它功德就像盲人一样,无法成办任何所求。任何善法都必须依靠智慧来成就,因此无论要成办任何功德,都不能缺少主导者&&智慧。
  【如云:&信等根中慧为主,如余根中须意识,有此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断烦恼。&】
  如吉祥勇所说:在信等五根中以慧根为主,就像眼等五根必须依靠意识,有慧根做主,就能认识功德和过失,也能善巧地断除烦恼。
  亥五、以慧为依能令施等五法清净
  【又诸菩萨将自身肉施诸求者,如从药树而取,无慢怯等分别变异,亦因智慧现证真实。】
  &无慢怯等分别变异&:&慢&是内心高举,认为自己了不起;&怯&是内心畏缩,认为自己不堪能。慧力若强,就没有傲慢、怯弱等分别。
  菩萨把身肉施舍给乞者,就像从药树上摘取一样,没有傲慢、怯弱等分别念,这也是因为以智慧现证了实相的缘故。
  【又由慧故,能观生死、涅所有衰损,为利他故,修学尸罗,能令戒净。】
  菩萨依靠智慧能够观见所有生死和涅的衰损,为了利他而修学尸罗,以此能使戒律清净。
  【由慧通达忍与不忍功德过失,令心调伏,则邪行众苦无能夺转。】
  菩萨由智慧通达安忍的功德和不安忍的过失,以慧力调伏自心,则任何有情以邪行损害等众苦都不能夺转。
  【由慧善知为应精进事,即勤修彼,道极升进。】
  以智慧了知所应精进之事,即对此勤修,而且,以慧力能使修道进步极快。
  以智慧力能使修行进展快、效率高。
  【又住真实静虑所有最胜喜乐,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发。】
  又安住真实静虑的所有最胜喜乐,也是由智慧依止正理而得以引发的。
  【故净施等五法,以慧为依。】
  因此,能让布施等前五度清净的依处,就是智慧。
  以下一一具体说明&净施等五法以慧为依&。
  若无智慧而行布施,就会被烦恼染污,不是心生高慢认为只有自己行,就是心生怯弱认为自己不行。相反,若有智慧认识烦恼的过患,就能发心对治而遣除傲慢和怯弱。
  持戒方面,在生起&我能修头陀行&的慢心或者&我不堪行持&的怯弱时,均要依靠智慧遣除。而且,唯依智慧才能使持戒成为利他的方便,并且令戒律清净不杂违品。
  安忍方面,依靠智慧才能觉察自己生起了&我安忍工夫很好&的慢心,或者嗔恨、怯弱等障碍,而及时对治,使安忍清净并且增长;而且,以慧力才能在遭遇眷属的邪行或身心的痛苦时,安然不动心。
  以智慧能促发精进,比如:以智慧能了知如何善调身心,使精进持续不断,能让一切行为善巧、灵活、恰到好处。或者,依靠智慧能够抉择,需着重在哪些方面精进,如何按部就班地精进,如何利用环境、安排时间精进,如何有效率地精进,如何与人合作共行精进,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多方面起到利益而精进,如何配合自力、他力来精进&&。可以说,世上任何进步、改良与发明创造,都源自于智慧。
  以智慧能使静虑清净,比如:修定而不生我慢、善巧修定的方便而获得禅定,安住禅定的善乐而不味著等,都需依靠智慧才能成办。
  所以,布施等前五度能否清净,都要观待智慧。总之,任何修行及事业的成办,都需要依靠智慧抉择并且善巧地处理,这是&以慧为依&的涵义。
  【如云:&菩萨开慧眼,虽施自身肉,如从药树取,无别无高下。&】
  这是说,智慧能令布施清净。
  如云:菩萨现见实相,开了慧眼,虽然割下自己的身肉布施,却像从药树上摘取一样,没有我爱执以及对所施物执著的分别,也没有&唯我能做&的高慢和&我不堪施身之苦&的怯弱。
  我爱执、对所施物的我所执、布施时高慢或怯弱之心、对功德的执著、不清净的动机和行为,这些染污依靠智慧都能净除。因此,智慧能令布施清净。
  【又云:&慧见三有狱,胜解[41]度世间,持戒非自利,何况为三有!&】
  这是说,智慧能令持戒清净。
  &三有狱&,即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困于生死之中,恒时遭受三苦逼迫,无一刻自在,因此将&三有&比喻为牢狱。
  又说:菩萨以智慧观见人天增上生等三界,如同火宅、牢狱,如实照见苦谛,由见苦而激发救度有情出离生死的欲乐。因此,菩萨持戒不是以自利为主,而是一心为了利他,尚且不求一己的解脱,何况三有的圆满。
  可见,以智慧能净除持戒动机上的染污。由于以慧眼如实照见苦谛,故而不为名闻利养、三有圆满、一己之解脱而持戒,成为动机极其清净的大乘持戒度。
  【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敌莫能害,如调伏象王,堪多业差别。&】
  这是说,智慧能令安忍清净。
  又说:菩萨具有智慧,能了知安忍的功德和不安忍的过失,即使受到怨敌损害,也无法动摇他的内心。就像性情温驯的象王,不论走多远的路、背负多重的货物,身心都能堪能。同样,具慧菩萨以成就安忍的伟大力量能够成办许多事业。
  【&唯勤堕苦边,有慧成大利。&】
  这是说,智慧能令精进清净。
  唯有勤奋而没有智慧,不能善巧掌握正确的方法,精进便成了令身心疲劳、堕落苦边的事。相反,若有智慧相助(以智慧计划、调节),修行就能进展快、效率高,容易成办大利益。
  【又云:&诸已趣歧途,集过重罪染,恶人岂能成,静虑妙喜乐?&】
  这是从反面说明没有智慧则难以成就静虑。前二句说因,后二句说果。
  若没有智慧分辨正道与歧途、罪业与善行,不明了烦恼未生时如何防护、已生时如何遣除,以此将趣入种种世间与外道的歧途,而造集罪业染污相续。身心充满罪恶的人又怎么能安住一缘、成就静虑善妙的喜乐?
  若无智慧抉择,见解与行为上的取舍多有错误,静虑则难以清净。
  亥六、似有相违的功德由慧能令无违
  【又二功德似有相违,由是慧故能令无违。】
  这是总说,即:看似相违的两种功德,由智慧能让二者毫不相违。
  &似乎相违的两种功德&,比如:能够尽舍财富,这是超胜常人的崇高相,崇高却又谦下,看似相违。又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舍而无弃、高而不慢、为而不有、慈而无贪、悲而无忧、动而常静等,都是以智慧造就之德相。
  【譬如菩萨作转轮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随欲尘迁转,是由具足慧臣之力。】
  比如,菩萨作为君临四天下的转轮王,享受各种五欲,却能不随欲尘迁转,这是因为具有智慧大臣的力量。
  下面再以慈悲喜舍为例分别解说。
  【如是虽生猛利慈心,见诸有情极可悦意,然无少分贪欲杂染[42];见有情苦,虽生恒常猛利难忍大悲,然无懈怠忧恼蔽覆不乐善行;又虽具足欢喜无量,心于所缘全无散动;又虽具足大平等舍,然于众生所有义利刹那不舍。】
  这一段讲了四对不相违:
  一、虽然生起了猛利的慈心,见有情为极悦意相,却未杂染少分贪欲。这是慈而无贪。
  二、虽然见到有情的苦难,而生起了恒常、猛利的难忍大悲,却不会被懈怠、忧恼障蔽而不乐行善。这是悲而无忧。
  三、虽然具有喜无量心,心于所缘境却毫无散乱、动摇。这是喜而无动。
  四、虽有平等舍心,却能刹那也不舍弃有情的义利。这是舍而无弃。
  【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灭除此等力均之障。】
  &力均之障&:随着善心生起的、势均力敌的障碍。比如,慈心强烈,见有情为极可爱相时,贪爱也会随之增强,所以&贪爱&是慈心的力均之障。又如,欢喜心强烈时,心便随之散动,所以&散动&是喜心的力均之障。
  以上这些功德都是由智慧所成就的,因为有智慧力就能灭除这些功德的力均之障。
  在凡夫看来相违的显现,通过智慧就能毫不相违地圆融贯通,此即智慧无与伦比的独特功德。
  【如云:&菩萨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变非理,是慧臣德力。&】
  如云:菩萨成为统治四大部洲的转轮王,虽然眼根等受用的对境(色等五欲)如同天宫的妙欲,但菩萨大丈夫的本性却不因贪著五欲而变得不合理,这是由于菩萨所拥有的智慧大臣[43]具有殊胜的功德力所致。
  【&慈心纯利他,然无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忧懈低劣。虽喜无散动,舍不弃利他,诸德所治品,由慧灭故妙。&】
  &不忍他苦&,即见别人有苦,内心难以忍受,这是悲悯之相。
  菩萨纯粹以大慈心利益众生,视众生犹如独子,却不会因此而染上贪爱;菩萨不忍他苦的悲心猛利、持久,却不会被忧恼抑制而对行善不欢喜或懈怠,也不会让自己的勇气减弱而低劣;虽有无量欢喜,内心却不会缘对境而散乱动摇;安住平等舍心却不舍弃或拖延利他。
  各种伴随修慈悲喜舍等功德,而生起的违品&&贪爱、忧恼、散乱等,以智慧的妙力都能灭除,以此赞叹智慧善妙。
  换言之,能不杂贪爱而修成慈心,能不杂忧恼而修成悲心&&,总之,能够不杂违品而修成各种清净的功德,即是智慧的妙处。&妙&在不杂违品,又能修成。
  亥七、二谛的建立及诸经论开遮的差别,由慧能令无违分三:一、二谛无违是智慧的作用 二、通达教典的开遮等互不相违,唯一依赖智慧 三、摄义
  金一、二谛无违是智慧的作用
  【又如《赞应赞》云:&不弃舍法性,亦随顺世俗。&谓诸相缚所执之事,虽微尘许亦不可得,于此法性获大定解而不弃舍,然与世俗内外因缘各别生果所获定解,无违随顺。】
  又如《赞应赞》所说:不舍弃法性的同时,还能随顺世俗。这是说,一切所执著的事,即使极微尘许也得不到,对此法性获得大定解而不舍弃的同时,却又能与世俗内外因缘各自产生各自果法所获的定解,互不相违而随顺。
  愚者感到矛盾而智者认为无违的事有很多,其中最稀有的,就是空性和世俗缘起互不相违,即:所有的执著相连极微尘许也不存在,对此空性生起坚固定解的同时,又能对内外因缘各自产生各自之果,生起不可夺的定解。能这样见&性空缘起&,正是智慧极其稀有的作用。
  一般有事宗,不论外道还是内道的有部、经部及唯识,都认为性空和缘起互相矛盾,是空性就不可能有因果,有因果就绝非空性。能将二者毫不相违地圆融贯通,确实是智慧的无上功德。照见诸法实相,唯一是智慧的作用。
  金二、通达教典的开遮等互不相违,唯一依赖智慧
  【又诸余人认为极相违事,然具慧者皆能随顺,令无所违。】
  别人看来极其矛盾的事,具慧者却能让这些彼此随顺,毫无相违。
  这是说,一般人认为极其矛盾的事,依靠智慧都能圆融贯通。
  【如前论云:&若开若遮止,佛语或有定,或是不决定,然皆不相违。&】
  佛在大小乘和显密教典中,一律开许或一律遮止的方面,称为&决定&。在部分教典中开许,而在另一部分教典中不开许的方面,称为&不决定&。
  如《赞应赞》所说:有时候开许、有时候遮止,佛语有些决定、有些不决定,但是这些都不矛盾。
  【谓大小乘及经咒中,见有众多开遮不同,若以一人双修二事,寻求无边经论密意时,诸愚无慧虽觉相违,然诸智者实见无违,亦是慧之所作。】
  在大小乘和显密经续中,可以见到很多开许和遮止不同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要双修两种法,寻求无边经论密意的时候,没有智慧的愚者虽会感到矛盾,但智者们却实际见到毫不相违,这也唯一是智慧的作用。
  佛陀是观待众生的根机、环境等差异而应机说法,因此会出现有时遮止、有时开许的情况,即:存在对此人遮止、对彼人开许,在此时遮止、于彼时开许等差异,就如同对症下药一样,一旦以智慧通达之后,便不会感觉有何相违。
  金三、摄义
  【如是无慧觉为相违及有慧者见不相违事,虽有无边,然二谛建立及经论中互相开遮众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无违,即是智慧无上功德。】
  虽然无智慧时感觉相违、有智慧时见到毫不相违的事例有无量无边,但二谛的建立和经论中许多开遮不同之处,依靠智慧便能分辨其中意趣毫无相违,这就是智慧无上的功德。
  智慧不足时觉得水火不容、无法圆融之处,有了智慧就能完全融通,而且能在一人身上全部修集。
  对于浩瀚如海的佛法,了义与不了义、显教与密教、大乘与小乘等中所有开遮不同之处,能够通达彼此不相违,而且通达之后能够善巧地修习,都是以智慧所显现的境界。一个人竟能将这些全部圆融贯通,竟能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正是由于智慧的大用,因此应当希求智慧。
  亥八、总说一切功德从慧生
  【一切功德皆从慧生者。】
  一切功德都是从智慧出生。
  【如云:&世间圆满从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
  这是以喻义合说:既然母亲能够养育孩子,那么母亲让孩子衣食无忧,又有什么可惊奇?同样,如慈母般的智慧能够让人得到世间的圆满,这有什么可稀奇?(一切增上生和解脱的安乐都能依靠智慧产生,何况区区世间的圆满。)
  【&善逝十力超胜力,一切无等最胜事,及余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44]生。&】
  从究竟来说,佛的十力等功德,超胜声缘、菩萨的智力。比如,入法性定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无勤任运成就利生的事业,是佛陀最殊胜的事业之一。诸如此类究竟的功德,都是依靠慈母般的智慧产生。
  从暂时来说,一切世间、出世间的暂时功德,也都是依靠慈母般的智慧这一正因而产生。
  下面展开阐述。
  【&世间艺术及胜藏,所有如眼诸经典,救护觉慧及咒等,种种建立法差别,众多异门解脱门,彼彼利益世间相,大力佛子所显示,此等皆从慧力生。&】
  前五句是说智慧的九种成果:
  一、&世间艺术&:世间的六十四种艺术等等。
  二、&胜藏&:法和财的殊胜宝藏。
  三、&所有如眼诸经典&:所有如眼目般开示取舍之处和解脱正道的经典。
  四、&救护&:对于一切现后的损害&&疾病、魔障等,能从中救护的方便。比如,药物、针灸、饮食、日常行为的取舍等,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方法。
  五、&觉慧&:由智慧力所引发的觉慧。
  从智慧能出生智慧,比如:从闻慧能生思慧,从思慧能生修慧;从今生修习的智慧,能生来世的智慧;从入定智慧,能引后得智慧;从了达缘起的智慧,能生了达空性的智慧;从个别分析的智慧,能生了达总体的智慧;从观察过去、现在的智慧,能生预测未来的智慧。
  六、&咒等&: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而在经、续、论中所宣说的咒语等,以及仙人以谛实语所说的咒语等。
  七、&种种建立法差别&:包括建立的各种成办息、增、怀、诛的方法。
  八、&众多异门&:许多种分类。
  九、&解脱门&: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后三句是总结&一切皆从智慧所生&:
  &彼彼利益世间相&,是指从&世间艺术&到&解脱门&之间,种种利益世间的方便相。
  佛子在成就有情利乐和遣除有情痛苦时,以大力量所显现的上述种种利益世间的方便相,都是从智慧力所产生。
  总之,从最初视善知识为真佛的信心,到五道十地渐次现前的功德、最终成佛之时相续不断的事业,这一切未生起的能让它生起,已生起的能让它增长,乃至能究竟圆满,都是依赖智慧。应当对此生起坚固、彻底的定解。
  戍二、不具智慧的过失
  【无慧过患中,施等无慧,如无眼目。】
  无慧的过患:行布施等时没有智慧,就像没有眼目一样。
  【《摄颂》云:&俱胝C他[45]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
  《般若摄颂》说:无量盲人没有向导的引导,连脚下的路都看不见,又怎能沿路走到遥远的城市?同样,从布施等前五度所展开的无量修行,若无智慧引导,就如同没有眼目一般,不能证得大菩提的果位。
  所以,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若无般若指导,单凭前五度,则无法进趣无上菩提。
  【是故施等不能清净,亦复不能获得正见。】
  所以,没有智慧,布施等(包括持戒、安忍、直道)善行不能清净,也不能获得正见。
  以下五段颂文皆引自《般若摄颂》。
  【如云:&无慧求果报,施体不能净,利他为胜施,余惟为增财。&】
  这是说,无慧则布施不能清净。
  &无慧&:并非一点智慧都没有,而是因智慧小而用否定词说为&无慧&。
  没有智慧而只为自己求殊胜果报,布施的性质便不清净。大智慧的菩萨以利他心缘无上菩提,一切布施都转为波罗蜜多。其余没有慧眼明见大道者,如智慧中等的人和声闻缘觉,仅仅为求自利而布施,就像商人为了赢利而施舍一样。
  【又云:&无破暗慧光,不能成净戒,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浊染。&】
  这是说,无慧则持戒不能清净。
  &暗&,是指对于何者应取、何者应舍愚痴不明的状态。
  没有以破暗的慧光遣除取舍的颠倒,则不能成就清净的戒律。多数由于没有智慧,不明了开遮、持犯的缘故,而造下佛制罪和自性罪,以罪垢染污了尸罗。
  【又云:&慧倒心混乱,不信住忍德,不乐观善恶,如无德王名。&】
  这是说,无慧则安忍不能清净。
  邪慧导致内心混乱,不能明了安忍的利益和嗔恚的过失,由此不能信解住于安忍的功德,而没有修安忍的欲乐。
  没有智慧则不乐于观察善恶,由此导致颠倒取舍,应求取的反而舍弃,应舍弃的却求取,就像无德行的国王,名声一度显扬,随后立即消失。
  比喻所对应的意义是:没有智慧的人不观察善恶、不谨慎取舍,即使暂时显现一些功德、福报,也会因恶业增上、福德损耗而迅速消失。
  【又云:&智者所称赞,无余最细深,欲未障直道,无慧不能住。&】
  这是说,无慧则不能安住直道。
  智者所称赞的殊胜功德之中,除了证悟无我的智慧外,再没有更深细的功德。(般若是最细、最深的功德。)没有被欲和分别念等过失障碍的直道,即诸佛所走过的正直无曲的大道,远离了断见、常见的歧途。这样正直的大道,没有智慧是不能安住的。
  【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见不能净。&】
  这是说,无慧则见解不能清净。
  内心不勤修智慧,见解就不可能清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佑众生观世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