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净瓶手上的净瓶底部有破损怎么办

观音手上拿的为什么是净瓶和柳枝--《文史博览》2008年09期
观音手上拿的为什么是净瓶和柳枝
【摘要】:正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标准像是一手持净瓶,一手拿柳枝,可你一定想不到观音菩萨这样的造型却大有讲究,它可是早期佛教徒生活的写照呢!
【关键词】:
【分类号】:B948【正文快照】:
(责任编辑/木东)(电子邮箱:)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标准像是一手持净瓶,一手拿柳枝,可你一定想不到观音菩萨这样的造型却大有讲究,它可是早期佛教徒生活的写照呢!观音手中的这两件物件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刷牙工具,她手中的柳枝也可叫杨枝,据考证,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圣严;;[J];法音;2006年09期
何思玉;[J];思想战线;1982年03期
张汝梅;;[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3期
周叔迦;;[J];法音;1983年02期
达亮;;[J];五台山研究;2007年02期
何显耀;;[J];大理文化;2011年06期
旦曲·巴特尔;;[J];法音;1990年11期
李利安;;[J];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03期
阮氏秋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屈川;;[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荣松;费新碑;;[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杨逸平;;[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魏德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齐凤山;[N];中国民族报;2010年
齐凤山;[N];中国档案报;2004年
白正梅;[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米根孝;[N];中国民族报;2009年
徐滇庆;[N];中国经营报;2010年
雨山;[N];中国民族报;2010年
叶皓;[N];南京日报;2010年
顾意亮;[N];人民政协报;2011年
宗凌;[N];人民政协报;2002年
陈伟放;[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锦江;[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党燕妮;[D];兰州大学;2009年
李桂红;[D];四川大学;2003年
杨文法;[D];兰州大学;2011年
戴丽琴;[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高虹;[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李瑾瑾;[D];郑州大学;2007年
李琼;[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薛慧敏;[D];吉林大学;2011年
关静潇;[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王通铃;[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唐魏娜;[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王娜;[D];山东大学;2010年
蔡伏虹;[D];吉林大学;2011年
王海霞;[D];山西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标准像是一手持净瓶,一手拿柳枝,可你一定想不到观音菩萨这样的造型却大有讲究,它可是早期佛教徒生活的写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观音手上拿的为什么是净瓶和柳枝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有问题 @ 爱问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观音菩萨手托宝瓶其实叫军持 系古代僧人盛水用具_鉴藏知识_新浪收藏_新浪网
观音菩萨手托宝瓶其实叫军持 系古代僧人盛水用具
唐代绿釉军持(净瓶)
  经典版《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是不是早已在你的印象中定格?庄严雍容的观音菩萨手里托着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扫开残雾的垂杨柳……说实话,这个俗称“净瓶”的宝物,可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啊。不过,净瓶并不是神话传说中的产物,在古人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物件所在。今天的“主角”,就是被收藏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一件“壶”状的物件,早在几十年前入库时,就被人登记为“净瓶”,实则严格意义上讲,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军持,这是古代僧人的标配。
  这件宝贝的器形和影视剧中的净瓶略有不同,它有着圆形的腹部、细长的瓶颈,瓶体一侧有一个碗形口,高22.80厘米,顶部残口直径1.5厘米,肩部碗形口直径3.37厘米,重1.06千克(腹内有包含物,晃动的时候,包含物也跟随滚动,似为球体)。为什么这件宝贝叫军持而不是净瓶呢?其实,净瓶是军持的一种。在现代的研究性出版物中,也多把此类物件称为净瓶,甚至把长颈、小口、鼓腹的器物都称为“净瓶”,由此“净瓶”成为这种器物的泛称。
  军持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次南石上则有佛置捃稚迦……捃稚迦,即澡瓶也。然则军持之名,捃稚讹文,又省迦字。释家以之洗手,故曰澡瓶,亦曰净瓶。”季羡林在注释中表明,“(捃稚迦)梵语“Knudikā”的音译,意译为水瓶、澡瓶、净瓶、澡罐等也,本来是印度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但佛教徒也在使用,最后并赋予了宗教意义,久而久之成为僧众十八物之一。”所以,军持一词是舶来语,为梵语“Knudikā”的音译,也翻译作:“军迟”“君墀”“君持”“捃稚迦”等,属于佛教用器,传自印度,为云游僧人盛水洗手的用具,虽说瓶子体量不大,但携带方便,主要带给人一种仪式感。
  顾名思义,净瓶的净字,代表着干净和整洁,佛教中有很多都加有“净”字的词汇,比如为僧尼服务的人为“净人”,僧尼使用的洗澡器物也分为净澡罐,这都说明佛教对于“净”的一种宗教追求。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记载,军持分“净瓶”“触瓶”两种,二者在制作和使用时有严格的戒律,净瓶就是用瓦瓷制成的,只有等你手干净的时候才能拿,并且要放到干净的地方去;触瓶就是铜铁材质的,就为图个方便,随便放哪里都行。不过,当军持传入中国后,净瓶和触瓶逐渐混淆,这也意味着军持与净瓶的混用,所以后来的佛教典籍常常将二者等同。
  说到底,省考古研究所的军持和影视剧中观音娘娘手中的宝瓶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反映了军持功能的变化——它逐渐成为一种法器而非生活用具。据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郝丽君介绍,在许多绘画和石刻造像的菩萨(多为观音)手中常常拿着军持,早期是随手拿着,是云游挟持的表征,如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石刻造像中,有一件南朝菩萨立像,菩萨左手提净瓶;隋代以后多托举,且配有柳枝,和净瓶某种宗教涵义的加强有关;五代至明清有一种器物,与军持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只有高耸的细颈,而不带肩部的旁口,学者多称为“单口军持”。早期文献所记载的军持双口功能不同,旁口用于添水,颈口用于饮水,而此类“单口军持”表明添水只通过颈口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再用于饮用,只是盛水器。黄叔旸《鹧鸪天·暮春》:“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说明净瓶更像一个“插器”,既作插器,器内当盛水,脱离了原始功能的净瓶更接近于这种“单口军持”。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普查办公室、山西晚报社顾问:赵曙光)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来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