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坌处镇抱塘村的农村低保名单怎么查询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坌处镇抱塘村
坌处镇抱塘村
地 址:坌处镇抱塘村
黔东南邮编网站内导航
热门城市查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国内成熟文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明代清水江文书契纸样式简论——明代清水江文书研究之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内成熟文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明代清水江文书契纸样式简论——明代清水江文书研究之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34: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
贵州的森林喀斯特
-----------------------
由云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贵州的森林喀斯特、重庆的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核心区)面积48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80平方公里。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
旅游建议:大七孔不如小七孔,可不必去,因此,值得去的就是茂兰、小七孔。
----------------------------
小七孔鸳鸯湖景区为世界同一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景区移步换景,布局紧凑。有著名的七孔古桥、68级响水河瀑布、拉雅瀑布、龟背山原始森林、野猪林漏斗森林、天钟洞、卧龙河生态长廊等景点,更有掩映在森林之中的鸳鸯湖。
  河的南侧群山起伏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一种龟背竹,龟背山由此得名。林内曲折难行,山中许多形怪状异的树木根系都顽强地生长在岩石峭壁的裂隙之中,一派原始野趣。山里物种之丰富,令人惊叹,其中不乏珍贵的树种、菌类,栖息在这里的上百种鸟类中,就有十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禽,堪称一座罕见的生物基因库。
  与龟背山相连的野猪林,人迹罕至,林木遮荫蔽日,实为清凉世界。林中藤缠树树,树缠藤,是迄今发现的全国最大的野藤景观,其间石包木、木包石,令人叹为观止。
  水上森林则是一片极其独特的森林。仔细看去,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
  穿越重重森林,你会惊喜地发现两大片蓝蓝的湖水,静静地躺在森林树木环抱之中。登舟人湖,摇桨而行于这一名为鸳鸯湖的美丽湖泊中,细心人会发现湖水的颜色浓淡不一,竟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环视湖边,葱茏的树木都向湖中披拂倾斜,多彩的树色映入水中,经过湖水吸收、反射和折射而成了七彩的湖水。鸳鸯湖系大小两个天然湖泊相连而成,大小湖之间有长约700米的"水上林荫",两岸秀木枝蔓成棚。湖区浓荫四匝,水鸟相呼,境界幽绝,置身其间,有如仙境。
--------------
生态移民“移”出富美瑶乡 日
【解说】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族乡近年来把生态移民和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保留传承瑶族文化的同时,把移民安置点打造成了民族文化浓郁、产业日渐完善的旅游景点。
瑶山曾经是贵州最贫困的地方,聚居这里的白裤瑶同胞曾经过着刀耕火种居无定所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瑶山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次扶贫移民,把散落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瑶族同胞搬迁到眼前这片的整洁美观的安置区。
  谢永光是瑶山乡的第一代移民,1998年他从大山深处搬迁到拉片移民新村。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谢永光还在新居办起了农家乐,生活也慢慢开始好转。然而,16年过去,他仍然忘不了山那边的艰难生活。
  【同期】瑶山乡拉片新村村民 谢永光
  在那边的时候,我们是农民嘛,反正是种田为生,土地比较少,(饭)都不够吃。(记者:不够吃?就种水稻吗?)种水稻,水稻也很少,因为土地面积少得很,要去外面租人家的田来种一点。(记者:租人家的田来种,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吗?)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其他方面就是喂点猪和鸡,是这样的,就这两样,当时一年挣一两千已经是最多了。
  【解说】2012年,贵州省开始实施新一轮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瑶山乡把生态移民安置区和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统筹规划,计划打造贵州南部的“千户瑶寨”。经过3年时间的推进,目前总共352户1231人搬到了拉片村民族村寨居住。同时,“千户瑶寨”的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来当地旅游,谢永光的农家乐生意更红火了。
  【同期】瑶山乡拉片新村村民 谢永光
  从去年到今年7、8月份,暑假这两个月,就是一天到晚都有人进来,所以每天早上起来就准备菜啊,喂自己养的瑶山鸡,就安排好,每天都有人进来,最多的话就一天可以毛收6000块钱左右。
  【解说】当导游、办农家乐、销售民族工艺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让生态移民能安居乐业,甚至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选择回到家乡就业。
  【同期】瑶山乡游客服务中心导游 谢金成
  我在外面打工打6年了。(记者:当时为什么会出去打工呢?)当时这里还没有开发旅游嘛,就是跟着人家出去打工,在家里没钱赚嘛,一个大男人整天在家里待着没用,就出去找点钱用,目前的话我就不想出去打工了,我觉得瑶山发展越来越好了,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了,我想在这里待上几年看下趋势好不好。
  【解说】据介绍,目前瑶山乡共有1000多人吃上了旅游饭,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超过了5000元。通过几个阶段的移民搬迁,一个规模在500户左右的“千户瑶寨”也已经初具雏形。
  据了解,贵州省2012年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计划用9年时间将居住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200万农村人口搬迁出来,从根本上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在这200万生态移民中,少数民族占一半以上。(卢志佳、周远钢贵阳报道)
------------------------------------
贵州"溶洞旅游"方兴未艾
在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3%以上的贵州省,"溶洞旅游"正在成为新的旅游产品。
地处西南地区、以原生态著称的贵州可谓"无处不溶洞"。毕节地区织金县有"溶洞王国"之称,境内的织金洞有"天下第一洞"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除此之外,贵州还有龙宫、天星洞、犀牛洞、九龙洞、双河洞、燕子洞等景点。
贵州喀斯特溶洞具有洞穴多、洞深、洞长、险峻、钟乳石发育较好等特点。地下河、地下湖、石柱、石笋、石幔等地下喀斯特形态组成发育完整、类型多种、造型奇特、宏伟瑰丽的洞穴系统。
近年来,中国民众参加洞穴探险和洞穴旅游的热情越来越高,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洞穴探险协会,吸引许多年轻人参加。海内外的探险爱好者和研究洞穴的学者也来到中国,开展洞穴探险和科研合作。
据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蒋贵川介绍,自2007年以来,景区的游客数量以每年15%到20%的增速迅速上升。
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冉景丞说,贵州喀斯特洞穴中具有旅游、探险、考古和科研价值的洞穴数不胜数,但绝大部分洞穴还没有人工探测过。洞穴探险、洞穴技术培训、喀斯特旅游和科技考察,将是今后着力培养的新兴旅游方向。
------------
贵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红枫湖、开阳峡谷生态公园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有如阳明洞、青岩古镇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在联合国亚太组织等七大机构的八大硬指标中,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登中国避暑之都。贵阳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各1个;国家4A级旅游区6个,国家3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超过20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全市所有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全部实现道路路面硬化,景区档次的提升成为贵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旅游建议:大七孔不如小七孔,可不必去,因此,值得去的就是茂兰、小七孔。
日,第五届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活动暨2010年贵州赏花游首游式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
荔波是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神奇迷离的民族风情、传奇惊人的红色文化",喀斯特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为进一步推动贵州冬季旅游、充分展示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冬季旅游产品的独特优势,由黔南州委、州政府和贵州省旅游局主办、以"领略世界自然遗产,游览荔波万亩梅原,体验布苗水瑶风情"和"今年冬游哪里去,荔波万亩梅原好地方"为主题的"中国世博旅游年--第五届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暨2010年贵州赏花游首游式"将于日至3月28日在荔波县举行。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游人可一边赏花一边观看当地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山歌激情对唱,届时将推出以"畅游荔波山、水、寨"为主题的四条旅游线路,以及多种针对旅行社和游客的优惠、奖励措施。
--------------------------------------
荔波地处桂林、贵阳、昆明、张家界旅游区的中心位置,集"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网络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块金字招牌于一身,作为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贵州南部旅游发展的龙头、西南部旅游热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线和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的地方"、"全国十大最具潜力景区"等。目前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族"水书"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
贵州省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的黔桂边界,是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国家第三批生态示范县、革命老区、国家级卫生县城。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又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绿色资源、特色资源和红色资源的相互交织,交相辉映,铸就了荔波这个旅游天堂。
旅游资源丰富1、以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的绿色资源走进荔波就是走进了绿色的王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2%。大型真菌163种,中草药345种,苔藓植物144种,野生动物兽类34种,鸟类103种,两栖类19种,鱼类17种,爬行类39种,昆虫类289种,其中多数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此外,还发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单性木兰和40多个动植物新种及54个兰花品种。
1: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和樟江风光带组成,而各景区又风格迥异。水春河景区是樟江上游一轴20多公里的丹青画卷,两岸险峰对崎,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在水平如镜的河面,宁静清幽,富有诗情画意,泛舟清水白云间,宛如在画中游;在飞湍浪卷的急流险滩,喧闹、惊险、刺激,景色秀丽,野趣无穷,人称“小桂林”。主要景点有梅滩,苦竹滩,白石滩,天然图画,姊妹峰,龙王洞,夕照归途等。但最为诱人的是在峡谷间漂流,奇峰绝壁夹急流组成了29道浪的壮美景观,乘上安全舒适的橡皮舟,破浪击水漂流而下,过急滩,穿长浪,时而跃起于风尖浪口,飞流直下,碧波飞溅;时而跌入浪底,瞬间人舟淹没在波涛翻涌的江水中,惊心动魄;时而泛舟于绿水白云间,缓缓而行,在悠然自得中猎奇揽胜,听鸟鸣猿啼,使人在惊险刺激中产生与大自然搏击的豪迈气概。众多游客评价水春河漂流是集“三峡之险、桂林之秀、九寨沟之幽”为一体的绝美佳景。
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整个区域是上有森林,中有石林,下有洞林,石头上长树,石缝里盘根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参天古树、明河暗流,瀑布、深潭、山泉、溶洞等景观为体,形成一系列罕见的景色。多层次地展现漏斗、洼地、谷地、槽谷四种原始森林景观。主要有青龙潭,金狮洞,梅林,燕子窟,螃蟹沟,白鹇山等12个景点。荔波作为世界三大喀斯特地区的核心区之一,正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原型地之一,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2、以民族风情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荔波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其中以布依、水、苗、瑶四个民族为主,由于多民族杂居,使荔波县充满了异族情调。每个民族都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婚丧嫁娶习俗,样式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别具情趣,形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荔波布依族主要分布在玉屏镇、甲良镇、朝阳镇、茂兰镇、立化镇、驾欧乡、翁昂乡等地区。布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绚丽多彩的服饰,独特的民居建筑、婚俗、节日文化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质朴、古老而神秘。“四月八斗牛节”、“端午节”、“祭神扫寨扫家”等节日使人们体味到幽远的布依族习俗和古朴的风情。
3、红色旅游资源情况荔波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又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荔波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了四大主题:“恩铭故里,杆栏文化”、“走进恩铭故居,瞻仰一大代表”、“千里跃进黔桂边、百色红军在荔波”,“贵州高原抗日寇,勇士喋血黎明关”。
秀丽迷人的自然山水风光,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相融相辅,相得益彰。
开发建设神速景区自开发建设以来,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国债资金等渠道共投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景区步道40公里,四级水泥公路58公里,大小码头20座,桥梁5座,公厕18座,休息亭廊4座,停车场13个,水位调节坝1座,综合管理用房1幢,管理站11个及一批接待设施。现已建成具备一定档次的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网络。在南宁、柳州、玉林、河池、上海、广州、昆明、武汉等地设立了旅游办事处,开通了湛江到泗亭、南宁至泗亭、柳州至泗亭等旅游专列,开发了水春河漂流、卧龙河漂流等旅游项目,引资建成小七孔铁路度假村、阳光大酒店(三星级)、金穗宾馆、再富大酒店、吉妮丽吉大酒店等一批高、中档宾馆。目前,荔波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带动荔波国民经济发展的后继支柱产业。
旅游资源设施配套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荔波樟江风景区的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三岔河景区;瑶山、瑶麓、板寨、大土、水扒等民族村寨;邓恩铭故居;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和抗日雄关———黎明关;冬季万里梅花游,“三瑶民族风情游”。水春河峡谷漂流调节坝投入使用,大七孔景区即将开通机动船,天下第一观音———水龙观音峰景正在抓紧建设,现有的旅游产品不断完善。
荔波县开发了许多特色的旅游商品,主要有民族银器类10多个品种,以银手镯最出名,曾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山野食品类20多种,以青梅酒、青梅饮料、香茹、干竹笋为代表;藤编类近10种;腊染、扎染10多种;竹编、根雕、奇石等。
荔波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各具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主要设计为一至七日游。即:
一日游:邓恩铭故里(水甫古建筑群)—邓恩铭故居—尧古布依村寨—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黎明关。
二日游:水春河———大七孔———瑶山———小七孔。
三日游:水春河———邓恩铭故居———永济泉———县城风情———大七孔———瑶山———小七孔。
四日游:水春河——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板寨瑶寨———瑶麓——大七孔——瑶山—小七孔。
五日游:都匀———独山———平塘———荔波———都匀———三都——荔波——广西环江。
六日游:都匀———荔波———三都———榕江———雷山———凯里。
七日游:都匀———平塘———独山———荔波———三都———坝固———都匀。
同时积极与邻近广西环江、南丹、宜州、桂林等旅游区加强联合,目前相互开通了直达客车。积极与“黎从榕”综合旅游区相配合,力争实现信息互通,客源共享。
--------------------------
荔波,2005年成为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中的一员,它曾荣获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荣誉。最近,记者随同广州旅行社协会一行人,踩点来到贵州这个美丽的地方。
在广东尚少人知晓的荔波,是一个以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处。当地的少数民族占荔波县总人口的90%以上,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彩,他们的村寨布局、房屋建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尤其是水族文字被喻为东巴文化的活化石,可与我国古代的甲骨文相提并论。
除了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荔波的自然风景同样令人拍案惊奇。这里聚集着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水贵族”,是对荔波的真实写照。
------------------
小七孔水上森林
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荔波县城的漳州区,从荔波县城出发大约40分钟的路程。小七孔风景区名字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一座七孔古桥,古桥横跨在美丽的响水河上,是古代黔南通往广西的交通要道。整个小七孔风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有柔美恬静的涵碧潭、飞流狂泻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错的六十八级瀑布、盘根错节的龟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镶嵌的鸳鸯湖、悠蓝深邃的卧龙潭,妩媚而迷人的响水河贯穿了整个风景区,它静如娴花照水,动似蛟龙出海。其中,这里的六十八级瀑布,水面时宽时窄,水流时而急促狂泻时而平坦舒缓,水的颜色也随着不同的状态而变化,在这样的极端中,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矛盾的和谐。水上森林是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包括珍奇树木十多种,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宛如漂在水上。
水春河峡谷位于樟江上游,两岸险峰对峙,浓荫蔽日,峭石突兀。这里可荡舟,可漂流,对于追寻刺激和喜爱宁静的游人都能各行所好。河的上游水平如镜,宁静而清幽,荡舟河中,似在画中游。河的下游,一改平静的面孔,像一头狂怒的猛兽在高山峡谷间横冲直闯,橡皮舟在水春河的九滩十八浪中闯过喧闹、惊险、刺激的梅滩、白石滩、姊妹滩奔流而下。目前,水春河已成为贵州著名的漂流景点之一。
大七孔景区
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峻磅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还有一座高80余米的天生桥巍然而立,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为大自然神力所折服。大七孔以进入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充满了神秘、奇特的色彩。
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中,古梅非常多,天然生长着2万多亩野生梅花,包括中国西南最大的野生梅群,素有十里梅海、万亩梅林之称。在这里,树龄在200年以上的珍稀古梅不下数百棵。这些梅花在每年的元月中旬开花,花期长达一个多月。这里,不仅可以在梅林的幽径中赏梅、漫步,还可以品尝当地土法酿制的青梅美酒。
1.这里的少数民族很少被外界打扰,民风十分淳朴,如果去那里旅行,可以得到他们很多帮助,而且我们也应该带着同样纯净的心灵,去和他们打交道。
2.小七孔鸳鸯湖的湖水呈现出缤纷绚丽的色彩,浓淡变幻不已,仿佛是情人流动的眼波,引人入胜。这里的风景和九寨沟的五花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没有那么有名气,却更显得幽静。
旅行社点评
广东铁青日本游客接待中心总经理杨海波:荔波大小七孔,我们称之为“小九寨沟”。因为那里的水确实很漂亮,溪流清澈中透着点蓝,层次分明,瀑布也很有气势,还有独特的水上森林,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从旅行社的角度来说,这里还是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的。在接待能力等硬件措施方面,住宿有三星级酒店,50元每人的门票相比于景点本身的旅游价值来说,也不算贵,应该说当地的硬件措施还是很完善的,接待普通旅游团队也不成问题。另外,从贵阳到荔波大小七孔途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游览景点,比如可以去水族自治县参观,感受水族的民俗风情,这样也可以极大缓和因路途遥远所引起的劳累感和紧张感。
交通:到达贵阳之后,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在贵阳火车站乘坐贵阳—麻尾的旅游专列,在麻尾火车站下车,然后转汽车到小七孔;
二、在贵阳体育馆长途汽车站乘前往荔波的客车,到了荔波再搭到麻尾的小巴或者微型面包车,且从荔波到麻尾的班车途经大、小七孔景区,坐在车上就可以欣赏美景。从麻尾到各景区就很方便,当地有机动三轮车、汽车等,景区内有马车,总之,不乏代步工具。
三、可乘坐从贵阳到都匀或独山的大巴或火车,再换乘到荔波的大巴。到了荔波后,在汽车站坐小面的到小七孔,30分钟。途中车子会经过大七孔。
四、人多的话,建议可以考虑从荔波包车去小七孔景区,因为路上沿着樟江风光很美,包车可以停车拍照。景区内有公路直达各景点,旅游十分便利。
美食:荔波晚上烧烤一条街可尝到正宗的黔南美食,其中的烤鱼甚佳。
精美绝妙的原始景观--贵州荔波小七孔 &贵州荔波大七孔
大七孔、小七孔都在荔波县的西南,大七孔离县城近一些。从荔波县城沿公路向西南方向走,看见公路右边一条土路上有一座七孔桥,从这里沿河向上走,就是大七孔。大七孔的名字据说是来自这座桥。
河流拐弯,前面山上有个洞。
仔细看去,石壁上的山洞还不止一个。
河边的石崖上凿了一条栈道。
石崖上有斑斑石花。哦,前面露出了一个大山洞。
小心前行,别把头撞到石钟上。
哦,原来这个山洞好高啊!栈道上人小如蚁。
脚踏潺潺流水,摆好泡司照相。
洞顶的特写。石头不会掉下来吧?从洞里向前望去,有一个跌水。
跌水哗哗地翻腾着白色的泡沫。
拾路前行,远山苍翠。回首天生洞,大自然太过神奇。
这个山洞叫做“妖风洞”。一股寒气袭来,不禁颤惊。
河水从洞里流出,这是对岸的石头。妖风洞里没有光亮,它不像天生洞那样是贯穿的,而是一个伏流河的出口。
都说贵州“天无三日晴”,我们到达贵州的时候却天晴气爽。在荔波县城吃完早饭,便向荔波的大七孔桥景区出发。
大七孔桥原名万善桥后改名双溪桥,因桥有七孔俗称大七孔桥,附近的景观便统称大七孔桥景区。大桥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是景区的重要桥梁和景物之一。
进入景区,我第一眼便看到了水,那让人瞬间沉醉的水。水呈湖蓝色,清澈透明,给人浅浅的凉意。山无水便失去了灵魂,的确。因为流淌着的溪水,大七孔桥景区的一切都有了生命。那些鲜活的色彩,无不向人昭示勃勃的生机。沿着河边修建的栈道溯流而上,两边的绿树青翠欲滴。溪水因地势高差而形成层层跌水,水间岩石丛生,溪流撞击岩石,构成一曲激越的交响乐。
前行约一公里,左岸有座宽、高100多米的峭崖直冲云霄,它的中间由下斜着向上排列着“一”字形的三个洞穴,深邃黝黑。其中最高的洞口,从岩石缝里长出一排绿树,情趣盎然。人们在这里不能大声呼喊,否则绝壁上的大小石块便会飞溅而来。当地百姓谓之天神恼怒,这里因此得名恐怖峡。看着峭壁下堆着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游人们都静默着急匆匆走过,惟恐天上掉下石头来。
继续前行,可见河面上有一座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成,被称作“东方凯旋门”的天生桥。桥实际上是由河两岸的岩石和洞顶相连而成。桥高60米,宽20多米,桥洞顶部可见钟乳石悬挂,很多鸟儿和蝙蝠在石间飞来飞去。桥下湍急的河水形成一道瀑布,两侧长满灌木、花草,风景如画,让人目不暇接。在桥下,穿洞而过的清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爽。
这山,这水,这树,这草,这花,在大自然里共生共荣。万年、亿年的沧海桑田,变更的只是山水花草树木的表面,不变的却是内在永远的和谐。
--------------------------------
荔波开启神秘园&&
小七孔的风光总让人想起九寨沟
如果有一个地方,那里的山水从未遭遇过现代工业的污染,那里的生活还保存有母系社会的特征,那里的文字可以让我们破译远古文明,那我们又该怎样称呼它呢——伊甸园?或是荔波!前者虚无缥缈,后者却活生生地存在于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作为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最新成员,荔波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
樟江风景区这是一个自东北向西南贯穿荔波全境的风光带,荔波县城也位于景区当中。上游的水春河是一条13公里长的野性峡谷,时而激浪翻飞,时而水平如镜,动静相宜,野趣十足。自县城往下,则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山水长卷,处处养眼。著名的小七孔景区依托于樟江的支流——响水河,纵深有10余公里,古桥、碧潭、瀑布、溶洞,以及如诗如画的水上森林,令这里成为堪与九寨沟相媲美的幽静之所。相邻的大七孔景区则风光壮美,其中高百米、跨江而过的天生石桥被誉为“东方凯旋门”。
茂兰 圆锥山中的矮人舞& --& 翁昂的民间歌舞
除了“矮人舞”,翁昂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傩舞。与屯堡的“军傩”不同,翁昂的傩舞有着更加浓烈的原生色彩。据王翔书记说,本地的傩舞主要是跳来祭祀神山和神树的(这个传统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再有就是在过年时“扫寨子”(清除寨子里的污秽邪气,除了跳傩舞,当地的“鬼师”还会应邀来到每户家中,吐火除邪),以及生儿育女后酬神还愿(有钱人家会跳上七天七夜)时跳。本地最大规模的一次跳傩发生在“非典”期间,为了清除“强大的邪气”,“鬼师”们在翁昂一带的村寨里轮流跳傩,有数星期之久。
除了舞蹈,翁昂的布依大歌也很有特色。每逢结婚或过年,大家都会凑在一起唱大歌,两个人也能唱,几百人也能唱。而大歌唱得最“疯”的时候,则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六的姊妹节,那时附近各个村寨的男女都会聚在山坡上对歌,很多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歌声相识、相爱的,仿佛是布依族的情人节。目前游客可在翁昂的江风布依文化村看到这些原生态的歌舞。
瑶山 遛鸟的“印第安人”“白裤瑶”的现代生活
“白裤瑶”主要分布于广西南丹县与贵州荔波县,人口仅3万左右,一直以狩猎为生,保持有持枪的传统。解放后改为务农为主,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到现代社会,猎枪也变为迎接贵宾或丧葬祭祀活动中的礼器。但“白裤瑶”至今仍明显保留着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生活痕迹,女性“衣不遮乳”的装扮显示了他们对母性的原始崇拜。
“白裤瑶”的原始生活形态还体现在对死亡的态度上。按照拉片村书记的说法,他们“一年只过两个节”,一是春节(这是随汉族过的),二是农历七月中的“鬼节”。“白裤瑶”认为自己的祖先住在很远的地方,他们是后来迁徙至此的,虽然生不能回祖先乐土,但死后一定要赶回祖地。于是他们特别重视亲人的亡故,甚至每一次葬礼都搞得像过节一样隆重。
亡者的亲属会请来“鬼师”做法,昼夜敲响铜鼓,跳起猴子般的舞蹈,而最重要的仪式则是砍牛。牛是重要的活祭,它将和亡者生前所使用过的物品,以及各种食物一起被带到阴间。陪葬的牛会被拴在一个木桩上,在吃完最后一口草料后被活着砍杀。砍牛者必须在三刀内砍倒这头牛,否则会被视为无能。
大山中的水样民族
中国的地形从西到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梯,位于黔南州的荔波正好位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这是一条奇异的文化沉积带,由于它的边缘地域性,这里的历史节拍显得比外围地区舒缓许多。当许多历史文化痕迹在东边的大平原和西边的大盆地上被冲刷得一干二净时,却幸运地得以在这条地理夹缝中存留。在茂兰壮观的喀斯特峰丛背后,一座座仿佛落入伊甸园的水族村寨尤其引人关注。
水族居住的房屋是一种用杉木、松木建造的干栏式建筑。“干”是水语“楼”的谐音,“栏”是水语“家”的谐音,合起来就是楼房的意思。水族的这种“干栏”一般有上下两层,下层豢养牲畜,上层住人。修建这种房屋要先用石块安好基脚,用粗大的松、杉原木为柱,再用枋条穿拉起来,构成一个离地六七尺高的底架。然后在底架上修建上层房架,并用木板装修起来,最后盖上瓦片或杉树皮,这样一座楼房就基本上建好了。
这些“干栏”结成的水族村寨,分布在低丘谷地上或山间平坝边缘,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村寨四周多修竹、古树、花果,浓荫掩映,洁净安谧,偶尔还会飞出一阵阵悠扬的芦笙旋律,或是一首关于水书的绝唱。水书即水族的文字,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水书又称
“反书”,这是指其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写。至于其写法为何与汉字相反,至今仍无令人信服的解释……
荔波喀斯特:地球的标本
早在1989年,国际著名喀斯特学家福特和威廉姆斯就曾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考察,并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请任何一位地貌学家来提名世界上卓越景观的清单,中国南方著名的塔状喀斯特和锥状喀斯特毫无疑问将独树一帜,应当作为世界遗产清单的首选。
2006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总名称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申报,包括贵州荔波、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3个喀斯特遗产地,于2007年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审议通过。
喀斯特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貌形态之一,面积达51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从大陆到海岛都有广泛分布。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于南方的贵州、广西、四川、重庆、西藏、湖南、湖北以及北方的山西、河北和山东等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的连片喀斯特区域。这些区域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前大多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在近几百年遭受到严重破坏,至今几乎已摧毁殆尽……
---------------
都匀游记攻略:贵州荔波,值得一去
环视北纬25度的地球,除了大海、城市和荒漠外,在中国却有一处原始森林。联合国组织的专家学者组实地考察后评价:“这里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后一块绿宝石。”这块“绿宝石”就是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荔波地处贵州南部,位于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处,森林覆盖率53.96%,总人口16.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51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
荔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茂兰占荔波全县1/6的面积,它忠实记录了地球演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突出,生态系统的完善,水系、地质地貌、生物种群等要素和谐共生,具有很高的地理价值和美学价值,是世界上仅有的研究裸露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底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原始、古朴、神奇、多姿多彩而著称。这里再提示一下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这一地理术语,它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荔波被称作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贵州唯一的世界遗产。
我走遍贵州,现在总结下来,贵州最值得去的有两大顶级景点,那就是黄果树景区(含龙宫和天星桥)以及荔波景区(樟江和茂兰)。
樟江风景区是荔波山水的缩影,被誉为“山水贵族”。景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沿河风光带组成。景区以喀斯特原始森林为基础,以千姿百态、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神奇茂密的原生植被、珍稀罕见的生物群种、绮丽多姿的真山真水为特色,以田园风光和底蕴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为补充,特色鲜明,神秘奇特。景区生态环境良好,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地貌、水体、植被、人文景观齐全,汇山、林、洞、湖、瀑、险滩、急流于一体,汇峻、险、奇、秀、幽、美于一身,集“三峡之险、桂林之秀、九寨沟之奇”为一体的绝美佳景,观赏价值极高。
茂兰喀斯特森林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中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性较强的残存森林。这里既有岩石裸露、气候变化大的石芽、崩塌的大石块干旱生境,也有土层相对深厚、营养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气候变幅小的石沟、石缝湿润肥沃生境;既有阳光充足的明亮生镜,也有直射光难以到达的阴暗生境。小生境的多样性导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及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在区系成份上,动植物处于过渡交错地带,因而资源丰富。茂兰喀斯特森林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喀斯特风景的固定模式,把千姿百态的山光水景、地下溶洞与碧绿的森林景色完美的揉合在一起。堪称一绝!
除了自然风光,荔波是个多民族聚居县,其中以布依、水、苗、瑶等十种民族为主,由于多民族杂居,使荔波县充满了异族他乡的情调,各民族世居于此,和睦相处,又都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十分浓郁。这样的“原生态”不是橱窗里的展示品,不是华而不实的歌舞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场景和方式,是这山水田园画卷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原生态”也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不是一成不变的。荔波正在走一条以自然、人文资源保护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生性不羁的瑶族汉子收起心爱的猎枪,拿起了锄头;祖辈烧柴为生的山里人放下砍刀,建起了沼气池;不擅稼穑的一些偏远民族村寨的百姓学起了种菜、种药和养殖;一辈子没跨出过寨门的布依族、苗族妇女开始“勇敢”地叫卖自己手制的土花布、刺绣、蜡染等工艺品——他们并没有失去质朴,没有丢掉民族文化传统,他们的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是真正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看来荔波的好山好水能让二“者”都满意。“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前者无可厚非,但九寨归来就值得商榷了,现在,我把答案告诉你:“荔波归来不看水”。如果你想“洗眼、洗肺、洗心”,就去荔波吧!
踏遍万水千山,竟没想到深藏于云贵高原之中的荔波是如此之美,美在自然、原始和古朴,美在其恬静、幽深和神奇。愿喀斯特森林与人类同在,愿这块绿宝石在地球的腰带上放射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
贵阳十大民族文化精品示范村体验手册[上]&&
为全力协办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市新近重点推出五条特色旅游线路——重点打造了10个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生态环境、浓郁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精品示范村寨,作为2011年民运会期间重要的观光接待点。
&&&&这十个村寨特色如何?交通是否便利?记者将连续两周,为您带来完全体验手册,让我们开始一段妙趣横生的体验旅行吧!
&&&&精品区域:清镇市
&&&&体验一:湖光山色的虎山彝寨
&&&&星级指数:★★★★
&&&&地理位置:
&&&&虎山彝寨位于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属于彝族村寨,距贵阳市区约25公里。寨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
&&&&体验之旅:
&&&&6月11日上午,记者一行冒雨从贵阳驱车前往虎山彝寨。沿贵黄公路行驶,约半小时时间,便过了庙儿山收费站,到达清镇市。随后沿老贵黄路朝平坝方向前行,向右驶上一条平整的乡村公路,不多会便来到了虎山彝寨。
&&&&虎山彝寨又名下寨,寨前是碧水明丽、波光潋滟的红枫湖中湖,寨后是巍峨峻美的大青山——虎山。彝寨向来以浓郁的民族风情闻名,彝族人热情好客,彝族舞蹈奔放而优美,所以到了这里,定要看看彝族的歌舞。自从1995年被开发为清镇彝族风情旅游点后,这里便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作客。
&&&&此时,细雨已渐停。路侧有依依杨柳,远处是薄雾氤氲。由于湖水就近在咫尺,空气中也似乎带了些冰凉的味道,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进入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施工场景。据清镇市民宗局民族科科长苏远江介绍,这里正在规划建设彝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中心内除建设特定楼层集中展示彝族传统文化和民俗工艺品外,还将配建三星级以上宾馆,为游人提供标准化食宿。该中心预计明年5月前可建成完工。
&&&&为打造原汁原味的彝族村寨,按照相关实施方案,与彝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紧邻的上寨村65户民居正在进行立面改造,今年年底该工程将全部完成。届时,清镇市相关部门还将对65户居民进行培训,对各户居民的经营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并从中挑选出部分民居打造三星级宾馆,以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经过全新打造后的虎山彝寨,将成为风格统一、特色独具的民族文化村寨。
&&&&除了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和民居立面改造外,目前正在着手建设的还有金、银、铜三道寨门,预计两月内可完工。其中,银门在老贵黄路与乡村公路的交界处,此处的“银”与“迎”读音大致相同,意在向来到彝寨作客的朋友们表示欢迎。而金门位于展示中心前面,最为高大雄壮。铜门则位于湖面即将修建的浮桥处。三道寨门都会刻上彝族文字,雕上彝族的图腾。
&&&&彝寨还计划在3到5年的时间内打造全长1.1公里的民族文化长廊,用于集中展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风情。沿着湖岸漫步,耳畔是轻轻的水声和清脆的鸟鸣,眼前是青山绿水,听“寨主”讲述彝族的古老传说,实在是一大乐事。
&&&&小贴士:
&&&&从老贵黄路朝虎山彝寨方向的红枫湖花鱼洞大桥目前正在修建中,预计年底可修好,目前只能从一段路面破损较严重的路段通行。
&&&&彝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建成后每日可接待游客500余人,每日住宿接待能力在100人左右。届时,到虎山彝寨游玩不仅可以观看彝族歌舞表演,还能品尝到彝族特色食品,同时还可到附近的农家乐品尝鲜美的湖鱼。
&&&&欲往虎山彝寨旅游,请与“寨主”李龙勇联系,电话:
&&&&交通:
&&&&在市内火车站和金阳客车站乘车至清镇市,在清镇新客车站可搭乘小面的至虎山彝寨,票价2至3元。
精品区域:乌当区
&&&&体验二:翠绿包围中的“醉美偏坡”
&&&&星级指数:★★★★★
&&&&地理位置:
&&&&偏坡村位于乌当区偏坡乡,属于布依族村寨,距贵阳市区10多公里。该村寨布依族人口占9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8%,是典型的民族风韵悠长的古原生态之乡。
&&&&体验之旅:
&&&&记者沿着乌当区高新路驱车前往偏坡村,一路蜿蜒的水泥乡村道路,环绕在翠绿的大山之中。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让人顿感神清气爽。途经东风镇、渔洞峡、小岩布依村,经过45分钟左右的行程,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偏坡村。一进村寨口,两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十分抢眼。一条清澈的河流上,水车还在不停地转动着,让这个古老的村寨增添了不少灵气。
&&&&黄白相间的布依院落、客栈都挂起了红灯笼。村寨四面被郁郁葱葱的山峦包围。寨中不仅道路清爽干净,路旁还设有一些新颖的指示牌和提示牌,醉香舍、濮越香街,这些吸引眼球的地名顿会勾起游客想“探究”的欲望。而村寨里零星开设的一些特色小酒吧,也吸引着游客想“醉入其中”。据了解,酒吧是用村民以往养牲口的地方改造的,干净整洁,酒吧内挂满了割猪草的小箩筐,独具特色。
&&&&最让人感受变化之大的是村寨厕所的“升级改造”,让水冲厕所代替了以往又臭又脏的旱厕,厕所卫生条件改善许多。而在村里的各条街上,安装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路灯,增添了村寨的美景。
&&&&村寨集山水、布依古寨为一体,沟、谷、水、洞相互交映。游走在村寨中,不仅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更能切身感受到“房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特色风情:偏坡村村民们凭借精湛的织棉、蜡染、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制作出艳丽的头巾、对襟衣等服饰,配上自己手工打磨的银首饰,浑然天成。
&&&&以布依民居为架构打造的“濮越香街”,包含了果香、花香、酒香、书香和磨香。龙耕博物馆、农民文化书屋、突兀耸立的古树群、农果体验园、神木园都是偏坡村旅游的特色。游人还可能陶醉在许多古老动人的传说中。
&&&&除外,偏坡布依村寨文化艺术绚丽多彩,《铜鼓舞》、《织布舞》等传统歌舞自然传情。其节庆、祝福、婚嫁时均载歌载舞。加上传统乐器唢呐、月琴、木叶的演奏,热闹非凡。而且还承继了古法酿酒术。
&&&&游客还可以自行体验豆腐制作、酿酒工艺、稻田摸鱼、钓虾等。
&&&&小贴士:
&&&&偏坡村每天可接待旅客量上千人,但住宿接待能力有限。目前正在扩展农家山庄,以提高接待能力。五星级酒店喜来登的大厨会不定期到农家山庄,进行饮食指导。
&&&&交通:
&&&&乘坐56路、251路、252路、253路到新添寨117地质队,转乘面包车即可。联系电话:
体验三:古朴优雅的“诗画渡寨”
&&&&星级指数:★★★★★
&&&&地理位置:
&&&&渡寨村位于乌当区新堡乡,距离贵阳市中心35公里左右,坐落于阿渡河畔。其簸箕画艺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高原农民画乡”。
&&&&体验之旅:
&&&&从乌当区高新路口出发,经新添大道,沿贵开路方向行驶至新堡站出口。道路平坦,只需要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渡寨村。一进村寨路口,柏油路直通村寨停车场。寨内粉刷一新的布依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街道洁净。新建的艺术涂鸦墙、阿渡河休息平台、休闲亭、簸箕画长廊等让整个村寨风景如画。刚进村寨入口的“艺术博物馆”,可让游客欣赏到独特的原生态簸箕画、竹编画、木贴画、石头画,而栩栩如生的画顿让人想“占为己有”。
&&&&渡寨村户户皆有画室。据了解,寨中村民多为技艺高超的竹艺师、绘画大师,许多农民均为竹艺书画世家。
&&&&沿着村寨新铺设的青石路观光,路边竹栅栏将生机盎然的农家田园围绕起来,一座休闲亭坐落在旁,这休闲美景很容易让人沉迷于此。路旁一个造型新颖的“大脚丫”指示牌,时刻提醒着游人“不要翻越护栏”。
&&&&再从群龙桥上放眼望去,一幅直径有15米的簸箕画,“悬挂”在山腰上,让许多游客驻足留影。
&&&&特色风情:
&&&&可以体验民间艺术魅力,品味布依农家风味,也可购买特色艺术品。寨中居住的80余户布依人家,积淀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在这里可以听到他们放声歌唱的优美布依山歌。而“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民族节日在这里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小贴士:
&&&&村寨里最大的山庄“贤德居”可接待游客150人,这里可以手把手教游客簸箕画,游客可以把作品带走。每天村寨的接待量达600人左右。但住宿接待目前还未完善,游客只能到不远处的香纸沟住宿。
&&&&交通:
&&&&在黔灵公园车站乘至香纸沟景区旅游专线车到渡寨下车即可。联系电话:
体验四:古韵神秘的造纸陇脚
&&&&星级指数:★★★★★
&&&&地理位置:
&&&&陇脚村位于乌当区新堡乡香纸沟风景区内,距贵阳市35公里。
&&&&体验之旅:从渡寨出发,仅需10多分钟就可到达陇脚。来到坐落在香纸沟景区内的陇脚,整个村寨依山傍水,一幢幢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民居的墙上涂画着各种花草图案,鸟儿也将巢筑进了村民家,形成村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泥土坝子停车场变成水泥地,崎岖不平的泥巴小道变成观光柏油道路……如今漫步在陇脚,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特色风情:
&&&&有数千年的土法造纸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游客可亲自体验造纸工艺。
&&&&小贴士:
&&&&节假日,每天有上万人的接待量。村寨里20多家农家乐和500多张床位均可满足游客需求。游客还可骑马游览观光。
&&&&交通:
&&&&黔灵公园附近有香纸沟景区旅游专线车直接前往香纸沟景区。线路为贵阳——新添寨——新堡——陇脚(香纸沟)。
体验五:原汁原味的“庖汤”王岗
&&&&星级指数:★★★★
&&&&地理位置:
&&&&位于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距贵阳30多公里。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体验之旅:
&&&&从陇脚游览回来,开车10多分钟,就可以去“庖汤”第一村的王岗村享受一顿美味佳肴。村口美丽的布依廊桥喜迎四面八方的游客,依山傍水的寨子全是以花为姓的布依族,67户村民用传统的“庖汤”热情款待着客人。铜鼓声声,萦绕耳边,品尝着远近闻名的“三盘四碟八大碗”,真正让人享受到了“庖汤第一村”的美誉,回味无穷。
&&&&特色风情:
&&&&寨中的铜鼓广场可以让游人观看布依族风情的表演,民俗文化展示长廊让游客亲自感受磨豆浆、打糍粑、冲米的乐趣。可观200多年的布依房屋和千年古树,品尝“庖汤宴”、特色野菜。
&&&&小贴士:
&&&&目前,王岗暂无住宿接待能力,如需住宿的游客,可选择到附近的陇脚村住宿。
&&&&交通:
&&&&在黔灵公园车站乘至香纸沟景区旅游专线车到王岗即可。
镇远变历史文化名县为文化旅游大县
镇远县提出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优秀传统文化,使镇远精神保持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以国际市场和高端消费群体为着眼点,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开掘和市场拓展。县里明晰了“抓紧营造文化旅游软硬环境,做好既有文化的传承、变革和创新,增强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加快景点景区建设,放大旅游品牌效应,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上台阶,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加大科学规划和资金投入的力度,文化旅游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最近,镇远被国际旅游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 
&&&&夏日傍晚,来自上海的建筑专家杨女士,在镇远古城河岸学跳了踩鼓舞,又坐上画舫作“古城水上游”,浏览万盏红灯笼映照下的两岸景色,欣赏浣衣女的袅袅夜歌。她对朋友说:我在镇远陶醉了!
&&&&县委书记蒋映生的一番精彩介绍,为杨女士的陶醉作了背景解读:镇远置县2280多年,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异常丰厚,地方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长期交融,形成了多元性、包容性极强的独特区域文化,县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和平村等4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和6张省级品牌,名胜古迹众多,民俗民风古朴,山水风光旖旎。1986年镇远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者余秋雨誉之为“诸神狂欢地”。
&&&&县长李吉科说,近3年多来,镇远县筹集资金3亿元,投入以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城市建设。目前,投入2000多万元的临河两岸600多处民居和文化地场整体风貌集中整治已基本结束,再现了明清建筑风格;投入100万元的文物库房已建成;12个古戏台维修完毕;12个古码头已全部维修;12条古巷道得到修缮;“武陵世第”等26个古民居得到整治;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展览馆》布展和对外开放。曾以中华民族博大胸怀感化过许多二战时期日本战俘的“和平村”,2006年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吸引了15000名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参观。
&&&&该县重新设计精品旅游路线,以古城文化旅游为核心,突出真山真水,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含金量。委托同济大学、贵州大学帮助规划,投入2亿多元改扩建旅游景点,投入4200万元建起污水处理厂,结合“整脏治乱”拆除违章建筑,美化亮化市容。同时推进村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营建氵舞阳河水上通道,投入500多万元改造集镇道路100余公里,新建了蕉溪、大地等5个乡镇汽车站。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城乡民居客栈、宾馆、餐馆和农家乐雨后春笋般兴起,“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日益健全,全县去年新增民居宾馆50余家、农家乐57家、床位1500多张。县文化产业公司引导商家研制出木雕龙舟、青龙洞树脂雕刻等旅游特色纪念品,新开发“古城水上游”项目,去年已接待游客15435人次,收入67万多元。
&&&&立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总体要求,该县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旅游档次,创新举措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政策创新。县里规定古民居业主可以收取适量观赏费,并拨款10余万元助其创办民居宾馆,还依法减免税费予以扶持。全县已发展起民居宾馆120家、3600个床位,平均每家年收入10余万元。二是实行体制机制和内容的创新。加速理顺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实行经营与管理分离,成立了文化产业公司和名城旅游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改革氵舞阳河游船公司管理体制。在办好县艺术团的同时,引导乡镇、社区、行政村和老年大学,办起文艺表演团队共23支,实行有偿服务滚动发展,在本县和凯里、玉屏和湖南新晃等地每年演出上1000场,收入数十万元。县里还支持民间文艺队伍创新表演内容和形式,改良酒歌、山歌、嫁歌、丧堂歌等,增加健康文明韵味。三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运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等现代科技手段,传授、嫁接和改进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品种、载体、风格多元化,推动了文化旅游不断优化。
&&&&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县里到长沙、武汉、上海、张家界等地举办大型推介会,与东中部1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客商创办百龙旅游公司,与铁路部门协作开行长沙、武汉旅游专列到镇远,还对贵阳至上海列车做好冠名权旅游宣传,使镇远旅游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客源市场大幅拓展。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放大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效应,加速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9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旅游直接收入、综合效益三大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22.6%、39.8%和41.5%,旅游从业人员已达10000多人。
-------------
梳理贵州文化遗产家底[图]
遗产文化和遗产概念的纳入,已经使我省从文物小省变成了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屯堡地戏。(舒文钧 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贵州工作已进入第三阶段,其引入的新文化遗产理念,像一个立面的万花筒,放宽贵州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视界。
&&&&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近的地标性建筑等纳入贵州历史文化的视野,贵阳市人民广场和一些高校里的毛主席塑像、贵州汽车制造厂、永乐乡杨家大院和金桥饭店、邮电大楼、省博物馆等,也作为新型文化遗产被纳入了三普范围,这必将延展文化遗产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途径。
&&&&踏进广袤的原野,仔细梳理贵州文化遗产的家底,听取一段尘封的记忆
&&&&走进原野,寻找那些和人类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的重要线索,这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贵州小组队员的“特权”。能够踏进贵州广袤的原野,走进村落、山林、古道、河流、老屋、庙宇、遗址、古墓等,再一次仔细梳理贵州文化遗产的家底,面对一座座古老的旧物,听取一段尘封的记忆,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分3个阶段进行,从2007年8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2010年1月进入普查资料整理、汇总阶段。
&&&&省政府成立贵州省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省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领导小组由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国土厅、交通厅、水利厅等13家成员单位组成,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物局,王红光兼任办公室主任。在省“三普办”的总体协调下,贵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从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到全省88个县的文化局、文化馆组成庞大的“三普”队伍。
&&&&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注重“新遗产”理念的延伸,强调对工业遗产、乡土建筑、老字号、近现代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以往工作基础较弱的文化遗产种类,以及我省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遗产进行登记。
&&&&在省“三普办”安排下,贵州省考古所和博物馆组成的六支三普队伍,走进全省各地指导三普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新遗产概念在基层三普的认同,以省考古所副所长王新金、李飞和研究员张合荣、宋先世,省博物馆研究员蔡回阳、程学忠等带队走进黔西南、铜仁、黔东南、安顺等地,发现大批史前遗址。
&&&&面对大地的探索,两年多的时间,普查队员的身影在贵州大地如幻灯片般快速闪现。
&&&&威宁文管所的三普队员在石门坎记录下石阶路的具体细节。
&&&&黔西县民居窗花走进三普队员的视野,队员陈文蓉拍摄到中坪镇关寨村付氏民居的窗棂。
&&&&普查者走进高坡乡扰绕村、石门村高原台地梯田,听村民说古。
&&&&开阳县普查队员赖光洪从乌江中游的王回渡口普查归来,身上布满了杂草屑,仍不忘抖擞精神与乌江留影,把暮霭下波涛滚滚的乌江留在身后……
&&&&成果是喜人的,历时两年余的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基本结束,截至4月30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932处,其中新发现10696处,复查5236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1338处。我省文物数量已达1.6万余处。
&&&&此前,贵州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个,包括23个苗、侗村寨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2处,市、州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0处,登记文物点近7000处。
&&&&“文化遗产概念的纳入,已经使我省从文物小省变成了文化遗产资源大省。”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遗产概念下,我省文化遗产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和较高的文物价值。
&许多不被认定为“文物”但是镌刻着重要生活记忆符号的物品和近当代遗产,逐步走进历史文化的视野
&&&&邹进扬参加了务川自治县文管所组织的三普调查。走进田村湾里组的凉桥读到竖立于西桥头的“节用爱人”的历史:立于民国4年,外田坝乡绅纪念民国务川县首任县长杨德滋之德政而立。
&&&&晚上,当他坐在电脑边整理白天拍摄的照片,看到碑钱村民们焚化纸钱的灰烬时,顿然明白,湾里的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原来都来自那方碑刻的潜移默化,碑上的灰烬,表达了村民的敬畏,或者说村民对“节用”“爱人”生活信念的坚持。
&&&&邹进扬想,什么是文物的价值?就是在活态生活中的传习所得。
&&&&作为一个民族活动独特的空间,黎平县肇兴地区上寨村侗族“泥人节”的活动场所进入普查视野。侗语称为“多玛道神”,“多玛”,即打泥巴仗,“道神”,即黄牛打架。每逢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泥人节”。
&&&&从生活的视野出发,建筑、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墓葬、民族村寨、近现代重要遗迹,规定重点普查的几类传统文物,已经不能满足探寻历史新遗产的诉求,许多不被认定为“文物”但是镌刻着人类重要生活记忆符号的物品和近当代遗产,逐步走进历史文化的视野。
&&&&贵广铁路经龙里、贵定、都匀、三都、榕江、从江、黎平等县市,是贵州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对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考察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
&&&&沿线行走,发现长期以来,遗留至今的仍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村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村落文化景观。在榕江车江“千户侗寨”,三普队员看见万亩良田间无数侗寨星罗棋布,寨内鼓楼众多,令人注目的“车寨鼓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走进进深3间,两进1天井,或3进两天井,青石板铺墁……天柱县坌处镇抱塘村村民粟多圣、粟永辉、潘美文、吴传干、吴远朋、吴远石等村民保存完好的印子屋群,大多数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数百年的沧桑岁月仍保存完好。
&&&&抱塘已不是孤单的村落景观发现。“清水江文化沿线各民族聚落存在的文化形态,在天柱县呈现典型的文化特征。”天柱县副县长李腾刚说,三门塘、抱塘等村落文化景观的活态存在具有独特的生活价值,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天柱县抱塘、三门塘顺清水江而上,剑河县仰阿莎湖水旁的柳富寨,向下锦屏县境内的隆里古城、河口乡文斗苗寨和加池古寨等呈现的清水江历史人文气息,让人着迷。
&&&&以文化线路整体概念出发,清水江文化线等贵州文化线路在此次普查中被记录在案。奢香九驿、黔桂、滇黔、湘黔文化线路及都柳江文化线、南北盘江文化线路、黔东南村落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屯堡文化线路、岩画文化线路、洞棺葬文化线路、古法造纸文化线路、蜡染文化线路、近现代工业遗址文化线路等具有贵州文化特质的文化线路首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丹寨汞矿遗址位于丹寨县城东南部13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全矿有60多个矿洞,长达60多公里,至今还保存住完好的基础设施,如原始采矿洞、坑道、办公楼、电影院、灯光篮球场等生活设施。从唐宋开始的开采活动,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停产,几百年的光阴在这里飞逝,当丹寨县文管所的三普队员走进那里,时间仿佛凝固了,苏联专家楼还保持原来的姿态,电影院、小卖部静静地伫立在原地,仿佛一切都还在从前,只是已人去楼空了。
&&&&万山汞矿已经进入保护和开发阶段,国家地质公园开门迎客,贵定县、小河等地的三线工业遗址已经被关注,茅台酒厂古建筑群正在申报国保单位,已初涉规划用于博物馆或者文化创作基地等。
&&&&丹寨工矿工业遗址发现入列《2009年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黔西红林机械厂旧址纳入《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可见,此次普查对近现代工业遗产的高度关注。
文物普查工作始终坚持在“新发现”上下功夫,多项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新发现填补了贵州空白
&&&&在花溪区孟关乡石龙村猫洞坡洞内崖壁上,普查小组队员李飞发现了两幅红色线条勾画而成、造型比较抽象的岩画。随后,普查小组在距北洞约100米的南洞内发现:在一段15米长的洞壁上,分布着大量岩画,较清楚的有20多幅。图案多以马为主,并有少量的骑马、舞蹈的人和一些造型比较抽象的符号。这组岩画对丰富我省的古文化遗存及了解我省岩画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贵州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遴选出165处,包括贵阳孟关岩画在内,凯里苗族古墓群、黄平重安江水群、雷山新桥水上粮仓、黎平少寨红军桥等7项遗产入列。
&&&&值得一提的是,凯里白水古墓群位于凯里市凯棠乡白水村送脸寨后,该墓群的形制及墓碑所刻符号在凯里市境内非常罕见。墓群坐北朝南,共有100余座。为白水村苗族群众的祖先坟墓。墓状多呈长方形,以料石围砌四方,长宽不等。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古墓已被夷为平地,只见围石或墓碑踪迹。有的墓碑上刻有方形、圆形或形似英文字母“HI”等符号,带着神秘色彩,对研究苗族先民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务川自治县镇南镇同心申氏民居、官村谢氏民居2处木结构斗拱建筑,为遵义市首次发现,遵义县马蹄镇魏晋时期岩墓,是研究遵义古代葬俗的重要实物见证。凤冈县永安镇寒坝山军屯,屯内建筑、碉楼保存较好,是为数不多保存完好且有一定规模的军事防御体系。遵义市新发现古建筑乐庄大桥,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年全国重要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遴选147项重要新发现汇编成《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贵州少数民族村寨首次进入国家级文化遗产视野,柳富民族村寨、文斗苗寨、祝家坪民族村村寨、克兰寨古建筑群、清镇石关村古籍、盘县李氏民居、独山前进飞机场旧址等近10项,从当年16万多处新发现中被遴选入列。
&&&&铜仁市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克兰寨,寨子位于铜仁市漾头镇与瓦屋乡公路边上,自明代时就有人居住,村民多姓刘。克兰寨古建筑群。客兰寨人为了祈求理想的居所,沿山势、水势,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手法修筑自己的家园,沟通内外的空间,使建筑群落达成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既有山之静谧,又有水之灵动。参与评估的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翁家烈等专家认为,这里的民居建筑群以及宗祠中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西南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武陵山区民居建筑选址的典型代表,还是研究明代军屯与文化传播和社会变迁、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的实物载体。
&&&&1月19日至20日,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试点工作会议在遵义县召开,遵义市在会上公布,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24处,新发现1966处,文物量位居全省第一。国务院“三普”办副主任刘小和在会上说,遵义市的文物普查工作始终坚持在“新发现”上下功夫,多项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新发现填补了贵州空白。遵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组以其突出的贡献获得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肯定,被列入54个突出贡献集体进行表彰。贵阳市花溪区文物普查工作组同获此殊荣。
&“文化蓄势,经济发力”的模式,建构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排序
&&&&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这不是一句写在红布上的口号。仔细想想,遗产在我们身边,被遗产深厚历史感萦绕,找到祖先生活的足迹和生活的依据。
&&&&在贵州,数千个像控拜村一样仍延续着活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开始进入文化遗产保护新视野,控拜成为省文物局首个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基地。
&&&&“我们要推进村寨与农业文明发展速度相配,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重要的是维护村寨的传统文化,要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研究,有步骤地推进乡土文化重建。”毕竟保护物质文化是表层的,保护其精神才是重要的,王红光说,省文物局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在那里建立了自愿者工作站,长期观察寨子的文化变迁和发展,寻找一条不同的文化保护模式。
&&&&“我们正在控拜创造一个机制,银饰技艺带来生活改善,打通和外界的交流,借用网络平台,引入高端文化考察和旅游,以适度的观光旅游带动控拜传统习俗在本土的传习,”王红光说,这是反弹琵琶,在发展中保护,没有发展,就谈不上保护,孤立地保护几个传承人,是保护不了的。
&&&&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显露,文化遗产以保护抢救为第一使命,以政府和民间为主导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走向,也正在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贵州各地以“文化蓄势,经济发力”的模式,建构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排序。
&&&&明正德五年(1510)水西彝族宣慰使安贵荣主持翻新象祠,请谪贬到此的哲学大师王阳明先生作《象祠记》收入《古文观止》。新发现象祠位于贵州黔西县素朴镇灵博村九龙山主峰。象祠是祭祀象的祠堂。象初时不仁,多次密谋杀舜,舜宽容厚爱,终不计较。尧禅位舜后,封象于有庳国(今湖南境)君。因舜感化,受封后尚知贤使能,死后民怀之,建祠尊奉。据当地彝族崇拜祖先的习俗,距今1790多年。
&&&&大方县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万人参与全国第三批文物普查活动签名。对奢香夫人文化价值的认同,使得大方政府走向文化的发现和重构之旅,期望在其中受益,找到发展的可能。尽管史学界对象祠的地点犹存争论,大方县已快速请省里专家着手打造象祠品牌。
&&&&“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贵州省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我省文物保护形式,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王红光说。
&&&&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它的经济功能,经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化取向。贵州经济发展地理标杆茅台酒酿造工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促进保护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茅台酒酿造工艺已正式进入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将汞矿工业建筑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申报单位的历史、文化。万山特区文体广电局局长张小辉介绍说,每天都有不远万里来万山汞矿遗址游览的游客,对工业文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万山转型的希望。
----------
黎平传统刺绣引入现代电脑技术[图]
6月2日,记者在黎平县城翘街采访,路经一间挂满各式侗族传统刺绣工艺品的临街商铺时,被里面传出的“轰隆隆”机械声吸引,只见不大的商铺俨然一个小型加工厂,10余台由电脑发号施令的绣花机正在一张长达10米的缎面上绣着富有当地特色的图案。
&&&&据这家商铺的老板刘太恩介绍,她的商铺已能生产近百种侗族刺绣图案。
&&&&商铺的另一角,一个男孩正在电脑上精心设计着绣花版样。他说,每一个电脑绣花版样均需要先用纸样设计,然后扫描进入电脑,再用专门的软件经设计员一针一针地设计。通常情况下,一个熟练的设计员一天能做10万针,而一个背带的图案需要设计员工作2至3天,方能完成。
&&&&刘太恩说,1995年她开始手工刺绣侗族的背带花案,15天才能绣出一个,月收入不足500元。到了2002年,她采用工艺绣花机,每个月可做6付,仍难以满足市场供应。2005年,她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电脑绣花机,把侗族的近百种刺绣图案编成程序输入电脑,绣花机根据电脑的指令,每天可生产绣花背带12付和50多种侗族花带以及侗族服饰的图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贵州旅游发展,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商品在热销的同时也呈现两极分化,传统手工产品因需耗费大量人力而渐趋高端市场,而低端消费市场的强劲需求呼唤相应工业化的批量产品。
&&&&刘太恩生产的刺绣产品因地方特色显著,价格低廉,大部分被用作旅游小商品和日常消费品,远销广西、湖南等周边地区
------------------
少数民族乡政府出新规 娶回外来媳妇奖三千(图)
娶个外来媳妇 政府奖励三千元
  外来人眼里,这里是一个神仙般生活的所在:路不拾遗,数十年无刑事犯罪;相濡以沫,从来没人去办离婚;文化独特,迄今还进行着洞葬……
  这个自成体系的地方就是贵州与广西交界处的黔南州荔波县瑶麓乡。更让人称奇的是,乡政府日前突然宣布:这里的本地媳妇太少,政府对娶回外来媳妇的,奖励1000元至3000元不等。咋回事呢?这更引起了外界对这个地方的关注—————
  娶回外来媳妇奖三千
  瑶麓乡总人口1520人,为瑶族支系青瑶的聚居地。至今,这里完整保留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打猎舞》、悬棺洞葬和凿壁谈婚,均被列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月12日,瑶麓乡政府。副乡长覃孟娇清点着三份婚姻登记资料。这些婚姻登记资料显示:日、日和5月25日,当地男子卢君、莫绍生、覃国勇分别娶回了一个外来媳妇。“这(娶外地媳妇)在我们瑶麓是第一次。我们要每个人发奖金3000元。”
  娶媳妇发奖,源于乡政府2009年9月出台的一个文件。文件规定:从10月1日起,凡与非瑶麓籍妇女通婚的男性,前五名每人一次性奖励3000元;六到十名每人一次性奖励2000元;十一到十五名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
  孩子少 一年级停招了
  据了解,瑶人遵循着“非本族不娶、不嫁”的风俗,历史上青瑶一直未与外族通婚,到2009年9月前,没有一名外地媳妇嫁到瑶麓安家落户。可随着外出人员增多,瑶麓女青年却纷纷外嫁他乡,这直接导致了瑶麓超龄未婚男青年骤然增加。
  根据统计,最近几年,外嫁女的比例达到了约50%。大量光棍的出现,让乡政府坐不住了。乡长王国平决定:鼓励当地青年寻找外地姑娘回家做媳妇。
  瑶麓民族小学校长姚石新表示,“去年的一年级还停招了,之前因为人数少,学校把没到学龄的孩子也招进来了。去年真正到了年龄的只有两个人。所以,今年也就没有二年级。”“娶不上媳妇的人多,学校里孩子肯定就少了。”姚石新说。
重奖三千等于1.5倍年收入
  “奖励的初衷是帮男青年出彩礼、聘礼。”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乡干部覃孟娇说,最初乡政府设想的,其实是在生了娃以后发这笔钱,这“有利于保持婚姻的稳定性”。后来决定,在结婚半年后发放。
  瑶麓乡的居民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政府拿3000元出来奖励娶外地媳妇,瑶麓民族小学一位老师认为,这在当地可谓“重奖”,能看出政府良苦的用心。
  五成女青年外嫁
  最近几年,瑶麓乡外嫁女的比例达到了约50%。大量光棍的出现,让乡政府坐不住了。
  一年级也停招了
  “去年的一年级还停招了!”小学校长解释:娶不上媳妇的人多,学校里孩子肯定就少了。
  “凿壁谈婚”是青瑶人的一种浪漫和特殊的婚俗。青瑶人长期居住在木结构板房,凡是家中有姑娘的,父母会在其闺房临街墙壁上凿一个直径不超过2厘米的小孔,它被称为“谈婚洞”,正对姑娘床头。小伙子看上哪家姑娘了,深夜会到“谈婚洞”前弹唱。他们先用小竹条伸进洞中,把姑娘逗醒,姑娘就会坐起来对唱。如果经过一番交流,姑娘不予理睬了,小伙子会知趣地离去,以后再不来打扰。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通过几次谈婚,姑娘会打开正门让小伙子进屋,白天可互相来往,互赠礼物。经过交往达到一定程度了,两人的终身大事就算定了。
--------------
长江上游流域逐步退耕还林 种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种竹子比种庄稼收入高。"贵州省赤水市黎明村村民夏以成告诉记者,他家原有的2亩多种玉米的坡耕地,现在都种上了竹子,竹林种植面积达40亩。
&&&&"林粮争地"
&&&&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来越多农民在房前屋后、荒山野间,甚至原来种庄稼的土地上,种竹子。这种热情让长江上游地区出现一道"绿色屏障"。
&&&&我国西南地区聚集了长江上游及其众多支流。这里曾经森林茂盛,但由于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森林面积减少。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组织退耕还林。在拥有悠久栽竹历史的云、贵、川等地,鼓励和引导老百姓"退耕还竹",保护生态。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教授说,西南地区是主要产竹区,该区域气候适宜竹类生长。竹林能年年采伐,却不会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效益。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王树东认为,竹类资源生长快、培育周期短,具有一次栽培管理得当,便可永续经营利用的特点,它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
&&&&"竹林屏障"
&&&&经过近十年大面积推广种竹,西南地区培育出了丰富的竹林资源。据统计,约占长江上游流域一半面积的四川省,目前拥有竹林资源面积90多万公顷,比20世纪末增加约两倍;毗邻的云南省约有竹林面积40多万公顷,比"九五"时期新增5.6万公顷。
&&&&从2001年起,地处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畔的贵州省赤水市,借助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生态工程建设机遇,9年间退耕造竹2.4万公顷,荒山种竹2.3万公顷。目前当地竹林面积已超过8万公顷,竹林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近一半,成为名副其实的"竹子之乡"。
赤水市委书记穆嵘坤说,2009年,赤水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赤水河出境段泥沙含量比10年前降低了70%,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减少近400万吨。
&&&&如今,长江上游的竹林屏障,不仅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保护作用,同时带动产竹区的竹笋加工、竹浆造纸、竹材建材、竹工艺品等多个产业发展。西南地区遍山翠竹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让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
&&&&"绿色银行"
&&&&在与赤水市相隔不到100公里的四川省富顺县,每年8月麻竹林进入发笋盛期,当地农民就在竹林间忙于采笋。多家笋竹食品公司和20多个收购点,农民不愁销路。
&&&&目前,全县笋竹加工年产值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赤天化纸业公司年产20万吨竹浆生产线正式投产。赤水市新殿村村民张祖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地虽然能产800多斤谷子,但种子、化肥、人工……成本高,基本上入不敷出,换种竹子,管护基本不用费心,两年成熟后每亩地就能砍2吨半竹子,除去工时和运输费用,能赚近600元,"竹子不挑地,荒山野岭照样长得好,村里大部分坡耕地种上竹子了"。
&&&&"竹林产业在西南地区仍具有较大潜力。"陈其兵说,大面积推广竹林种植,能帮助长江上游流域实现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当地脱贫致富。
----------------
贵州荔波喀斯特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作为世界遗产提名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峰丛景观与峰林景观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与递变;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代表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裸露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所;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其中主要是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荔波茂兰,是至今保存着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上,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加之喀斯特地貌生境复杂多样,森林生态空间广阔,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及遗传种质资源。各种森林植物、各类动物及部分大型真菌,共有4000余种。除有大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外,由于岛屿状的喀斯特地貌和特殊生境,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有物种,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茂兰现有维管束植物154科514属1203种;种子植物143科494属1172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7种;被子植物137科482属1155种。珍稀濒危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单性木兰、掌叶木、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硬叶兜兰、小花兜兰、白花兜兰和麻栗坡兜兰;二级保护植物139种:翠柏、广东松、八角莲、秋海棠等20种及兰科植物的119种(如春兰、墨兰、建兰、虾脊兰、鹤顶兰等)。古老孑遗植物---有起源古老的裸子植物如罗汉松、三尖杉、穗花杉及被子植物中的四药门花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孑遗物种在这里还保存完好。如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单性木兰,在全世界几乎灭绝的情形下,在茂兰还保存着2万余株。特种植物---41种,如荔波大节竹、荔波鹅尔枥、荔波球兰、荔波唇柱苣苔等。钙生植物---特殊的钙质生境,使茂兰植物大多具有钙生特性。其中的典型嗜钙植物155种,占茂兰植物总数的12%。如石山木莲、黄枝油杉、掌叶木、贵州悬竹等。动物多样性茂兰水文地质条件特殊,气候温暖湿润,森林保存完好,洞穴资源非常丰富,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环境。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334种,其中鸟类15目40科143种,兽类8目24科61种,爬行类3目10科39种,两栖类2目8科34种,鱼类5目10科39种,昆虫1468余种。此外,还有大量的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节肢动物。
珍稀濒危动物---茂兰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蟒、白颈长尾雉、林麝、中华秋沙鸭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黑熊、穿山甲、白鹇、虎纹蛙等100余种。洞栖和岩栖动物---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林区内洞穴丰富,因而茂兰动物中洞栖和岩栖种类所占比例较大,如翼手目、啮齿目的鼯鼠科等种类。特别是大量洞穴的存在,为诸如蝙蝠、洞穴鱼、洞穴蜘蛛等提供非常好的栖息场所。特有动物---由于特殊的植物多样性、食物链结构、栖息环境等原因,也产生了许多动物新种和特有种。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茂兰动物特有种有200余种,如荔波壁虎、荔波盲条鳅,长须金线 、大鳞金线 等,其余的大多均为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古朴多元的民族文化
乍眼望去,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一片片峰丛景象,而它装满的却是人与自然生物圈中的智慧和绝唱。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孕育和造就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神秘古朴和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水书是水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精神信仰、伦理道德、哲学思想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累积。是古代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记载水族古代天文、地理、民俗、宗教、伦理、哲学、美学、法学、人类学等的古老文化典籍,它所涵盖的内容充分的展示了水族人民的智慧,至今都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水家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2002年3月,水书纳入了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茂兰保护区,水族文化和水书传承至今依然保存相当完好,逢年过节或重大择日活动,当地的水家人都要请水书先生设祭,祈求获得保佑。在打开水书之前,人们会用五谷、鸡、鸭、鱼、肉祭水书祖先,然后才开始翻阅,以消灾避祸,祈求平安。在茂兰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有着众多为之惊叹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有着悠久历史的布依古法造纸就是代表之一。在保护区尧古寨的纸坊可以看到:直径约五米的石圆台上,被牵引的一头水牛在石台外转着圈,与牛脊以绳相连的十八角石碾研磨着土黄色的竹渣。不远处,有人正把水池中泡过的竹段砍碎,还有人在一旁用方形网筛,从纸浆池"舀"纸。半米宽的网筛入池,左右摇晃两下轻轻提起,池中淡黄色的纸浆薄薄地附在筛底。随后,将竹筛倒扣在木板上,揭起竹筛,一张湿漉漉的"纸"便留在上面。
当地人讲,布依造纸有十多道工序。先把从山上砍下来的泡竹截成半米多长,捶烂,放进石灰池浸泡四五个月,捞出用清水漂一个月,再把泡好的竹材剁碎,用碾子磨细,入池加入切碎的糯叶(一种有粘性的树叶)搅拌均匀,然后"舀"纸,压榨、晾干、压平,然后再切成合适的尺寸。来这里的客人如果亲身体验这布依造纸,心底一定会有种别样的感受。荔波的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村寨中,几乎每家都用一台木质的织布机,各寨沿用的纺织工艺大体相近,而其中属布依族村寨水平最高。布是用纯棉线织成的,纯棉线是用自家地里种的棉花纺成的,布依族的女人们坐在织机后,娴熟地操作着磨砺得光滑无比的线梭。种棉、采棉、纺线、染线、织布,都由织布者独立完成,连染线、染布用的蓝靛(从当地一种植物中提取的颜料)都是织布女者亲手加工。纯蓝色土布是为做衣服,花格的作床单用,格子的花样由不同颜色的棉线织成的,雅致美观,做工也精细。在当地寨子里家家户户屋檐下、房顶上都时常能见到晾着的扎染布和染色漂洗后的土布。水书、造纸、织布,都在以它们浓烈、古朴、神秘的方式向我们讲述悠久灿烂的历史。今天山寨的老人们依旧在婚丧嫁娶中祭祀着水书、现代文明的洗礼也没能让世代流传的造纸术变为历史,妇女们还是常常坐在一直陪伴着她们的织机后……
荔波全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荔波取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初审后,举全县之力加强了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
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大七孔以进入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
小七孔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荔波县城的漳州区,从荔波县城出发大约40分钟的路程。小七孔风景区名字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一座七孔古桥,是古代黔南通往广西的交通要道。整个小七孔风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有涵碧潭、拉雅瀑布、六十八级瀑布、龟背山、水上森林、鸳鸯湖、卧龙潭等。
州荔波喀斯特
--水上森林是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包括珍奇树木十多种,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
茂兰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境内,面积2万公顷,198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喀斯特森林及珍稀动植物。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尤其是境内的喀斯特森林保存完好,气势壮观,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带所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对于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理论、水文地质效益和森林群落有重要价值。
织金洞风景区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以织金洞为主体,包括织金洞景区、织金古城区、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区、裸结河景区,总面积
307平方公里,是1988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织金县城东北 23 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
120公里。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 ,全洞容积达
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荔波,是一个以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处。当地的少数民族占荔波县总人口的90%以上,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彩,他们的村寨布局、房屋建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曾荣获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荣誉。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农村低保人员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