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有必要练机械支援兵支援缅甸的英美军队吗

中国远征军的缅甸之战
 |  |  |  |  |  |  |  | 
中国远征军的缅甸之战
全套美英装备的中国远征军,战斗力已超过日军
文/贾文成
滇缅公路的修筑
  1938年,中国沿海各地通往海外的港口被日军占领,只靠滇越铁路从越南的海防等港口将我国抗战所需的战略物资从国外运回。为了另辟一条与国外的交通线,1938年1月,我国决定修一条从昆明经楚雄、下关、保山、龙陵、畹町进入缅甸的滇缅公路(从畹町过一条小河进入缅甸的九谷,就有通往腊戌(Lasio)的现成公路)。滇缅公路全长930公里。由昆明至下关这一段414公里的路段原已通车,只需加宽加固就行,但从下关以西至畹町这一段526公里的路,则要从无到有地修筑。这一段路必须横跨滇西横断山脉的几座大山(海拔均近3000公尺)和漾濞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工程之浩大,公路沿途之险要,在当时与世界上所有的公路相比,均堪称第一。美国、英国的评论认为中国当时既贫穷又十分落后,甚至连像样点的筑路用的机械设备也没有,要修筑好这条路是不可思议的,用五年时间也休想建成。
  重庆当局责成云南省政府定要一年内把路修好,工程上大的桥梁涵洞由中央政府负责,土石方工程征调滇西民工完成。从1938年1月云南省政府发出修筑滇缅公路的号召后,我滇西各族人民即闻风而动地以极大的热忱响应,各家各户有力的出力,没有男的由女的上,没有劳动力的出钱雇工顶替(当时我11岁,我家也出钱雇工到芒市去了200天),不到半个月就出动10多万各族男女民工,他(她)们背着自备的口粮和简单的行李,扛起自家的锄头、竹箕等种庄稼用的原始工具,奔赴指定的工地,在下关至畹町这段绵延千里的工地上,每天平均出动15万人以上,有时竟多至30万人,其场面之宏伟壮观,在全世界都是从来没有过的。民工们为了抗日救国共赴国难,吃住都在工地旁用树枝和茅草搭成简陋的工棚内,工作是凭自己的双手和双肩,用原始落后的锄头和竹箕人挑人挖。他们不计得失(每天仅由政府发给每人两角钱的伙食补贴),不怕苦和累,不避艰险,不怕流血和汗,不怕风雨,不怕牺牲,晚上也燃烧起篝火披星戴月地干。有3000多人为修筑这条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就这样,我滇西各族民工们在短短的10个月就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世界罕见的艰巨工程,他们为祖国抗日创立了难能可贵的丰功伟绩,他们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和钦佩。英国人咂嘴惊叹,连声惊呼“surprising!”(令人惊奇),美国人则翘起大拇指连叫“wonderful!”(不可思议)。全球华人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1940年1月,越南被日军侵占,滇越铁路的通道即被封死,中国与国外的通道唯一靠刚刚修起来的滇缅公路,它与缅甸仰光(Rangoon,缅甸独立后改为Yangon)港口相连,中国由国外进口的一切战略物资都必须由仰光用火车经曼德勒(Mandalay)运到缅北的腊戌(Lasio)这个转运站,再由腊戌用汽车运经畹町而到达昆明。滇缅公路正式通车后,当时的运输车辆平均每天约有三、四千辆,最多时达万辆,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为抗战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这条公路当时被誉为“中国抗战的‘大动脉’和‘生命线’。”
日军南进,入侵缅甸
  日本的“南进”是蓄谋已久的,所谓“南进”,就是要侵占南太平洋全部地区和整个中南半岛,切断滇缅公路,将中国与国外的交通完全封死,从而尽快灭亡中国,进而占领印度,再侵入中东,与德国希特勒的德军会师,让德、意、日三个轴心国称霸全球。
  日,日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从而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同月28日侵占了香港,紧接着又占领了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印尼),1941年12月底,日海军在新加坡击沉了英国海军主力“太子号”巡洋舰,从而将英驻远东的海军全部击溃。后,日陆军又势如破竹地再继续占领了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泰国则早在1940年初就与日本勾结,为日军提供海、陆、空军基地,从各方面都帮助日军。1942年1月初新加坡陷落前,日军就以泰国为空军基地开始空袭缅甸首都仰光,并使日军第33师团一部偷偷从泰国侵入缅甸最南端的维多利亚角和土瓦等萨尔温江下游的东岸一带。1942年1月底,侵缅日军全部进入缅甸南部,他们是由饭田任司令的第15军团下属的第18、33、55、56共4个师团。日军还利用在“南进”前两年就由日本特务机关培训过的一批缅籍反英青年,以僧侣的面貌出现(缅甸以小乘佛教为国教,僧侣有极大的势力和号召力,人们都唯僧侣的话是听)组织“独立义勇军”充当日军的走狗和缅奸,煽动缅甸人起来帮助日军赶走英国人和中国人(当时在缅甸的华侨约有20多万)。
  日,日军55师团一部在萨温江入海口东岸袭击英军,英军一触即溃,日军轻而易举地侵占了缅甸南端的著名重镇摩尔棉(Mawlamyine,或译为毛淡棉),英军被歼1500多人(其中俘约900人,死伤约300人)。从此日军即从缅泰边境大规模地向缅甸攻击,日缅甸首都仰光陷落,滇缅公路的出海口即被封死。之后,日军马不停蹄从缅南向北进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十多万英军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远征军
  早在1941年1月,英国为了想凭借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力量,一旦日军“南进”就能利用中国支援它在远东的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挽救其远东殖民地的危机。开始同中国协商,并与中国共同建立“中英军事同盟,”邀请中国派一个“印、缅、马军事考察团”赴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考察”了三个月。1941年5月,与中国在新加坡达成协议,由中国派3至5个军赴缅,共同防御缅甸,英方并对中国承诺多种支持远征军入缅的条件。
  1941年1月,中国为了确保缅公路畅通,保卫滇缅公路的出口仰光(若仰光失守,则可改为战略防御缅北,再打通滇西与印度的国际通道),因而组建起一支赴缅的远征军,任命卫立煌为远征军司令长官(卫一直未到职),又任命第5军军长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在卫未到职期间代行卫的职权)。
  中国远征军的编制是:长官司令部下设一个参谋团(团长林蔚)和三个军,总计103000人。
中国远征军如何进入缅甸
  中国远征军出缅征战,是抗战后的第一次出国远征,从而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二战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在客观条件极其困难和处境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奋战,不怕流血牺牲,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和钦佩。
  1941年12月,中国远征军早就集结在滇缅公路楚雄、下关、保山、龙陵、畹町一线,和滇南滇缅边境的车里、佛海、南峤(即现今的西双版纳)一带准备入缅。但老奸巨猾和居心叵测的大英帝国,既想要远征军入缅帮他们抗拒日军,又疑虑中国对缅甸有领土野心,怕远征军先行入缅后“请神容易送神难”,总强调“时机未到”而多次阻挠我军在日军侵缅之前先行入缅布防的要求,甚至在日军已入侵缅甸时,英方仍六次阻挠我军入缅,后来又视战局演变,根据英方需要而捏捏放放地让我军零零碎碎地分成多批入缅,从未敞开大门让我军能及时痛痛快快入缅。直到缅甸岌岌可危时,英方才“临时抱佛脚”般地请我军全部入缅。由于受英方的刁难我军入缅太晚、太窝囊,以致坐失战机,往往一批部队刚刚入缅,还未站稳脚跟,连情况都还弄不清,还来不及着手布防,日军就攻了上来,立即被迫投入战斗,处于极其被动挨打的绝对劣势,这样的调兵遣将,岂能取胜?我远征军入缅的时间是:
  第一批:日,即日本已发动太平洋战争,开始“南进”后的第三天,英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丹尼斯奉命恳请我远征军的一个团为先遣队,进入缅东北部的景栋(Kyuntong)、大其力(Tackilik)一带,接替英缅军对泰缅边境的防务,远征军才派出第6军93师的277团(团长刘观隆)从滇南的佛海入缅。
  第二批:1942年1月初,应英缅军司令赫顿(又译为胡敦)中将邀请我第6军55师入缅。
  第三批:日,缅甸最南端的士瓦赫、维多利亚角失守,赫顿才又邀我第6军93师主力两个团从滇南进入缅甸东部开始布防。
  第四批:日,侵缅日军的4个师团全部进入缅南后,英方又邀请我第6军司令部及军直属单位和49师入缅。
  第五批:日,英方又邀我第5军迅速入缅,我第5军200师于2月22日先行从畹町入缅,其它两个师(新22师,96师)迟至3月18日才相继入缅。
  第六批:日缅甸首都仰光陷落,3月18日,我第66军的两个师(新38师及新28师)入缅。
  第七批:日,英印缅军绝大部分已撤入印度,腊戌已不保之时,我远征军66军29师驻在大理,师长马维骥突然接到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的紧急电报(其实林已早就先撤逃回国)务必于4月28日(即在三天内)赶赴腊戌布防。由于种种原因,该师最后到达畹町入缅时就被分割成10多批,一部分最先到达腊戌时已是4月28日,随后到达的,因腊戌已被日军占领,到达一批被日军“吃掉”一批,而全被吃掉。
远征军在缅征战
  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的布置大体上分东、中、西三路,东路由第6军的93师、暂编55师、49师,在萨尔温江东西两侧,中路由第5军200师、新编第22师、96师、军直属单位,在仰(光)曼(德勒)铁路及饧唐河(Sit-taung R.)东西两侧同古(Taungoo,有的译为棠孤或冬瓜)至曼德勒一带,西路由新编38师在依洛瓦底江马格威(Magway,又译马圭)和仁安羌(Yenangyaung)以北地区。1942年2月下旬才开始较大的战斗。战斗时间仅有两个半月(1942年2月下旬至同年5月中旬),主要的战斗有:
  同古之战 我第5军于1942年2月中旬才获准开始入缅,其先头部队第200师2月20日由畹町进入缅甸,由于英方主持的交通运输太糟糕,因而在2月底才全部进入抵腊戌,另一部从滇南佛海步行进入到景栋一带。3月初英缅军丢失缅甸的摩尔棉(毛淡棉)后,败退的一万余人被日军追击到同古以南地区后,就被日军包围起来。情况危急,即电请我第5军的先头部队火速赴去救他们的命,我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奉命从腊戌迅速星夜兼程南下,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而轻装上路,甚至把重武器和坦克、装甲车都暂时卸在腊戌,于日赶到同古,但英军万余人在我军到来之前就被歼2500余人,并没有和我军“并肩战斗”过,而是匆忙将防务交给我200师后,于3月17日就全部撤逃到同古西的卑谬(或译为普罗美,缅甸独立后改称Pyay)。次日我200师即与敌机械化的55师团的一万余人展开战斗,我军虽然在人数上(少于敌人一倍),武器装备上(重武器和坦克、战车都卸在腊戌)均处于绝对劣势,防御工事也来不及巩固,又毫无空军的支援配合,竟与强悍的日寇激烈浴血苦战了12昼夜,共歼灭日军4000余人,使日军自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第一次遭受到最强有力的铁拳痛击。我200师气吞河山、英勇顽强奋战的英雄气概和悲壮惨烈的战况,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但坚守到12天后,援军(我新22师)终因英方掌握的交通运输问题而始终迟迟未到,3月19日才被迫奉命且战且退地向北撤至平满那(Pyinmana,有的译为彬文那),后又继续战斗。而我奉命前来增援的新22师,3月23日才赶到平满那。从此,远征军与日寇的战斗才大规模地展开。
  同古之战,我远征军打出了中国人的国威和军威,大大打击了侵缅日军的嚣张气焰。我200师不但歼灭日军3000多人,还解救了行将被歼的英缅军7000多人,举世为之震惊。同古之战显示了我远征军200师全体将士精诚团结为国争光而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展示了中国远征军指挥员们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们为祖国增了光,使全世界的爱国华人得以扬眉吐气,他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同古一战,全世界舆论都给予中国远征军很高的评价,普遍认为:有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日军侵占缅甸的企图就不可能得逞。
  仁安羌之战 英缅军在缅的兵力包括12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个坦克旅,坦克150辆,战车300余辆,飞机45架,总计148000人,日仰光失陷以后,除1个旅还在缅、泰边境外,其它都撤到仰(光)曼(德勒)铁路两侧和依洛瓦底江东西两侧至印缅边境一带,打算逃往印度。3月13日,英、印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Alexander)上将率领英印缅军约8000人及数十辆战车,从仰光西北撤逃到卑谬后,又继续向北撤退到依洛瓦底江东岸的仁安羌(Yenangyaung,该地有缅甸著名的大油田),想再往西北边向印缅边境撤去,不料才到仁安羌,就被日军33师团一支为数不多的先头部队从东面迅速迂回包抄过来堵住,日军眼看对方并不反击,就试着逐步把他们包围,待大部队来歼灭之。然而这位统辖十几万人的总司令,竟吓得不知所措而不敢突围,只是急乞中国远征军参谋团长林蔚火速派远征军支援,解他的围。
  林蔚即令驻防于曼德勒西南跟仁安羌最近的克柏当(Kyankpadana)的我军新38师火速赶去救援解危。我新38师师长孙立人接到命令后,认为英军7千多人既然会被日军包围住,日军的兵力至少也在万人以上,若全师出动前往又怕自己驻守的防地有失,为慎重起见,仅率领一个团前往仁安羌,3月12日抵达仁安羌后,立即向日军发起攻击(双方激战时,英军竟不敢前来配合而躲避),仅用一昼夜时间就将日军全部击溃,日军丢下300余具尸体后,仓惶向南逃遁而去。我方仅伤亡数十人。事后调查才知,此部日军仅有一个加强营,才七、八百人,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此次我远征军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在仁安羌解救英军之战,也像戴安澜将军率领第200师在同古之战一样,打出了我国的国威和军威,除歼敌500余外,还解救了英印缅军7000余人免于被歼,因而举世又为之震惊,又一次轰动英伦三岛,使一贯藐视中国的大英帝国为之折服,英女皇并为此颁给孙立人银勋章。
  此后,我远征军各部即在缅甸各地与日寇在缅甸中部曼德勒以南,东部东枝(Taugnyi)、景栋(Kyangtong)以南、西部遥克巴当以南等地区全面展开战斗。
【编辑:谢萍】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当前位置: &
远征军缅甸惨败真相:全怪英美忽悠蒋介石(2)
&&&&隆美尔被迫孤注一掷,同英军在阿拉曼一线展开决战,丧失制空权的德意军队遭到惨败,从而决定了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命运。等到蒙哥马利在10月份反攻时,美国已向英国中东部队提供了700多架双引擎的轰炸机,近1100架战斗机,900辆中型坦克,800辆轻型坦克,90门反坦克炮以及2。5万辆卡车和吉普车。在美国援助的这些武器装备中,有相当部分原是打算用于缅甸战区的。
&&&&隆美尔元帅分析阿拉曼会战失败原因时写道:&英国人的空中优势,已经使我们过去战无不胜的战术规律,都随风飘去了。除了我们自己也有一个强大的空军以外,对于敌人的空中优势,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真正的答案。在今后的任何会战中,美英空军的力量会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既然制空权是决定战场常规作战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必须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在客观上具有不可抗拒性。以往史家不清楚这点,转而过分苛求于中国远征军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这显然是不妥的。应当指出:1942年夏季,由于丧失了制空权,中国远征军是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缅甸战局;盟军北非战场的制空权是用放弃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换来的;中国远征军以其悲壮的失败换回英军在北非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阿拉曼会战后,在北非战场的德意军队彻底丧失了主动权,并最终于日向英美军队投降。日,也就是在北非德意军队全军覆没不到两个月,英美军队以北非为跳板,不失时机地发动西西里登陆,沉重打击在希特勒&柔软的下腹部&上,而此时正是苏德战场双方争夺战略主动权的快定性时刻,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到达顶点,苏德双方的统帅部都用上了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德军南面曼斯坦因集团已经占领上风,苏军最高统帅部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全部投入战斗,并遭受严重挫折。据俄罗斯战史学家亚历山大&科拉马奇金(AlexanderKhramchikhin)最新研究称:在关键的普罗赫罗夫卡坦克决斗中,苏军660辆坦克被毁500辆,德军420辆坦克损失了200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回忆道:&当获知损失后,斯大林非常震怒,根据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坦克部队将被使用于哈尔可夫附近的反攻,但现在却不得不重建和补充,最高统帅决定撤销我司令员的职务,差点儿把我送上军事法庭。&
&&&&德国曼斯坦因元帅回忆道:&&&在这个时候也击败了敌方机动预备队所作的反击,敌方的十个战车或机械化军均被击溃及受到严重损失。到了7月13日,面对着南面集团军的敌军共被俘2。4万人,损失战车1800辆,野炮267门,战防炮1080门&&7月13日,当战斗达到了其高潮,胜利似乎即在目前之际,两个集团军的总司令被希特勒召往汇报。他在开会时首先宣布西方联军已在西西里登陆,所以情况是已经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逆转。&&所以在意大利和巴尔干西部都有成立一个新军团之必要。这些兵力必须从东战场上去抽调,因此'卫城'作战必须要停止。&&我就指明出来战斗现在是正好达到了其顶点,此时若是摆脱战斗即无异于放弃了胜利。我们至少要把敌军的机动预备队都完全击溃才罢手。&
&&&&西西里登陆使希特勒惊慌失措,他拒绝曼斯坦因等将领的意见,作出了立即撤出库尔斯克会战的愚蠢决定,放弃了快要到手的胜利,导致了德军战略主动权的彻底丧失。因此,从整个欧亚战局密切之关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论,1942年的缅甸战场同北非战场、西西里登陆、库尔斯克会战存在着必然联系,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朝胜利方向转变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大环节,而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军事贡献也正体现于此。﹣﹣﹣
(责任编辑:)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缅甸,远征军,英军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美资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