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国际法法实践分析日内瓦公约社会实践活动不足之处处

国际法视野下的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国际法视野下的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度研究
【摘要】:登记和标注是版权登记制下的两种基本手续,为版权和相邻权领域所常见,因而可以合称为登注手续。在国际法上,尤其是国际版权和相邻权保护的视野下,登注手续的规定并不少见,如《世界版权公约》、《罗马公约》均要求作品履行一定的登注手续作为获得保护的前提条件。
之所以要求一定的登注手续为版权和相邻权的保护前提,这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的。本文第一章就将从版权登记制的起源入手,试图从历史与法律结合的角度剖析版权和相邻权登记制产生的原因及其国内法渊源,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作为构成性手续的版权登注手续在延续了两百多年之后被逐渐废除,尤其是随着《伯尔尼公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和TRIPS协定的诞生以及其成员方的日渐增多,该两个条约要求的无手续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取代了版权登注手续。但是,在替代登注手续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强劲的阻力,这主要是源自《世界版权公约》、《罗马公约》和《日内瓦公约》。很有意思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同时是上述这些条约的成员方,它们既要满足《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定的无手续要求,又要履行其他公约的登注手续要求。这些条约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以及应如何协调,都将会是本文第二章要讨论的问题。除了来自国际条约的阻力,源自于国家内部的阻力亦不可小觑。如在美国,对版权和相邻权的登注手续作为获得保护的要件至今仍未完全消失。美国国内法对登注手续在某种程度上的保留是否符合其条约义务,将作为特别考察纳入第三章讨论。
通常意义上的版权登记制一般仅指登注手续作为版权和相邻权的构成性手续的一面,但这是不完全的认识。正如硬币的两面,版权登记制除了其强制性的一面外,还有自愿的一面。版权自愿登记制度也是版权登记制的重要一面。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消除了构成性的登注手续,而建立起了以登记手续为核心的版权和相邻权自愿登记制度。这将在本文第三章有所提及,并将继续在第四章深入探讨。自愿登记制度离不开其登记系统,而登记系统本身既可以由官方行政机构运营,亦可以由国际组织、公司甚至个人运营。目前私营登记系统的发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官方登记系统,这将在本文第四章重点介绍,以期展示版权和相邻权登记制的操作实践。
最后,本文的焦点将回归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介绍中国的版权自愿登记制度,并详细剖析当前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的修订,探讨中国版权和相邻权登记制的完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D997.1【目录】:
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1第一章 版权与相邻权登记制度的国内法渊源与国际现状11-19 第一节 版权与相邻权登记制的国内法渊源11-16
一、登记手续的国内法渊源11-13
二、由版权登记到版权标注——标注手续的国内法渊源13-14
三、版权、作者权的属性与登记手续的关系14-16 第二节 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的国际现状16-18
一、主要版权与相邻权公约的规定16
二、版权国际保护主流下的有关国家或地区国内法16-18 本章小结18-19第二章 关于版权及相邻权登记的条约冲突与协调19-34 第一节 关于版权及相邻权登记的条约冲突19-24
一、《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19-21
二、TRIPS协定与《世界版权公约》21
三、TRIPS协定与《罗马公约》、《日内瓦公约》21-24 第二节 关于版权及相邻权登记的条约协调24-32
一、《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24-28
二、TRIPS协定与《世界版权公约》28-29
三、TRIPS协定与《罗马公约》、《日内瓦公约》29
四、外部的冲突解决方法—从条约法的角度而言29-32 本章小结32-34第三章 各国版权与相邻权登记制34-43 第一节 各国版权与相邻权登记的规定34-39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之概述34-35
二、当前各国的版权和相邻权登记制度概况35-36
三、版权和相邻权自愿登记体系36-38
四、版权登记在他国的效力38-39 第二节 特别考察——美国版权登记制度39-42
一、概述39
二、美国版权法与《伯尔尼公约》在登记问题上的相符性39-40
三、美国关于涉外版权保护之登记、标注手续的实践40-42 本章小结42-43第四章 国际视野下的版权及相邻权的登记系统43-51 第一节 相关国内官方登记系统43-44
一、中央化登记系统43
二、分散型登记系统43-44 第二节 国际登记平台44-45
一、国际音乐登记处(IMR)44-45
二、共享信息系统(CIS)45 第三节 私营登记系统45-49
一、通用登记系统46-48
二、专用登记系统48-49 本章小结49-51第五章 中国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评述51-58 第一节 中国国内法对于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的规定51-53
一、我国自愿登记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51
二、我国版权和相邻权登记的重要相关规定51-52
三、关于我国的版权及相邻权标注问题52-53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中国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53-57
一、我国版权及相邻权自愿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53-55
二、完善我国版权及相邻权登记制的建议:对晚近立法修改的评析55-57 本章小结57-58结论58-59注释59-69参考文献69-75后记75-7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元锋;;[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张乃根;;[J];时代法学;2005年06期
刘杨满;[J];激光技术;1988年04期
孙国瑞;[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廖思敏;李莲;;[J];法制博览;2015年02期
李嵩誉;;[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吴永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刘巧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佟吉清;[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白贵秀;[J];河北法学;2005年06期
郭富青;;[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周雄文;;[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赵迅;;[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金波;;[J];河北法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利清;;[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徐大建;;[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陈春萍;叶幸男;;[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冯兴元;;[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吴飞;;[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何浩;;[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关海庭;吴群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杨文升;孙强;;[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丽丽;;[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寿步;;[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晓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刘卫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杨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方兴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映芹;[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尹佳涛;[D];南开大学;2010年
陈丰;[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金道铭;[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吴练达;[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曹迪;[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汉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凌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苏焕菊;[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彭双双;[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王镭;[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陈云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戴彬;[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如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伊藤贵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汉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玉烨,罗施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李雨峰;;[J];知识产权;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慧,史晋川;[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马小方;[J];当代经济;2001年08期
齐相潼;[J];中国出版;2002年03期
齐相潼;[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03期
唐鹏琪;[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02期
刘勤秀;[J];图书与情报;2003年03期
孔正毅;[J];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06期
章鹏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冯翠银;[J];图书馆建设;2003年03期
张胜华;[J];景德镇陶瓷;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晓萍;;[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胡开忠;;[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陈秀钦;傅文奇;;[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毕竞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王利民;顾权;;[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潘淑红;;[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毛牧然;周实;牟瑞瑾;张尤佳;;[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蒋茂凝;;[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5辑[C];2001年
吴彤;朱秋玲;;[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王章伟;;[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韩为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方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李东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王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国家版权局副局长
阎晓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姚一宪整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金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郭亦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孙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邱振刚;[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健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何炼红;[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李雨峰;[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段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黄汇;[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李祖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王素玉;[D];吉林大学;2009年
曹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庄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
李静;[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苏丹;[D];吉林大学;2007年
王超;[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旦增拉珍;[D];山东大学;2012年
张雨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李静;[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谷坤;[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郑秀艳;[D];河南大学;2013年
何海燕;[D];河北大学;2013年
吕华;[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3:53:00)?&&( 12:57:00)?&&( 11:28:00)?&&( 17:29:00)?&&( 14:38:00)?&&( 13:18: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选推荐专题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分析:美国对待国际法劣迹斑斑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日前作出的所谓裁决是带有主观恶意、不符合国际法精神的无效决定。种种迹象表明,仲裁背后有美国操盘的身影。
  各国专家指出,在对待国际法的问题上,美国一贯奉行双重标准,劣迹斑斑,给许多国家带来灾难。如今,美国又试图以国际法为幌子插手南海问题,这种玩弄双重标准的卑劣行径不仅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也会给地区局势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双重标准 屡见不鲜
  埃及国际问题专家迪亚&菲基对新华社记者说,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曾承诺,由当事方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来解决。然而,美国却在背后怂恿菲律宾,最终促使其将这一问题提交仲裁。美国干涉南海问题,目的就是要维护自身霸权。
  菲基说,纵观仲裁案始末可以发现,美国通过对临时仲裁庭施压,以获得自身想要的结果。事实上,美国在对待国际法方面劣迹斑斑,却要求国际社会服从被美国曲解的国际法,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2003年,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舆论强烈反对,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反战机构&政策研究所&专家菲莉丝&本尼斯曾撰文指出,伊拉克战争是非法的,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日内瓦公约》。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切理由都以谎言为基础:实际上,伊拉克与&基地&组织并无联系,当时的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也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4年以来,美国政府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为借口,未经叙利亚政府同意,派战机进入叙领空实施空袭,粗暴干涉叙利亚内政,侵犯叙利亚主权。叙利亚政府曾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主席,指责美国战机不攻击&伊斯兰国&目标,反而多次空袭叙政府的经济设施。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还侵犯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的领海。日,尼加拉瓜政府将美国粗暴干涉尼内政的行径告上海牙国际法院。在尼加拉瓜诉状送达法院前,美国便通知联合国,声明美国接受的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在两年时间内不适用于美国与中美洲国家的争端。
  在该案审理过程中,美国于1985年1月宣布退出国际法院。1986年6月,国际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美国在尼加拉瓜的行为违法,美国必须立即停止侵犯尼加拉瓜领海,并对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但美国拒绝执行这一判决。
  居心叵测 危害严重
  这些年来,美国为了自身私利践踏国际法的做法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
  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政治学学者萨巴赫&谢赫说,美国在没有获得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打破了伊拉克原有的政治平衡,导致该国教派矛盾激化。随后,美国又不负责任地从伊拉克撤军,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借机发展壮大,大肆制造恐怖活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叙利亚政治分析师达努拉说,美国为了推翻叙利亚政府,不断向叙反政府武装提供支持,导致冲突愈演愈烈,叙利亚危机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这种践踏国际法的做法严重侵犯了叙利亚主权,对叙利亚造成严重伤害。
  埃及国际问题专家菲基指出,美国推动南海仲裁案的目的在于将南海地区搞乱,从而达到阻挠中国发展的目的。临时仲裁庭作出的裁决是政治化的,也是无效的,甚至不符合菲律宾的利益。
  菲基认为,美国担心快速发展的中国有一天会挑战美国的地位,美方宣称的所谓&航行自由问题&只是其用来介入南海问题和干预地区局势的借口。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表示,结合美国在南海仲裁案中的做法及其就南海仲裁案对中国施压的态度,可以看出美国&彻头彻尾的虚伪面目&。
  琼斯说,在是否遵守国际法方面,美国的强盗逻辑是&按我(美国)说的做,但别学我(美国)的样子&。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中国完全有理由拒绝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公道自在人心。显然,经过南海仲裁案这出闹剧后,对于美国在国际法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强盗逻辑,国际社会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执笔记者:闫亮,参与记者:周而捷、吉黎、刘万利、郑凯伦、车宏亮、张继业)
编辑:钱景童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际法实践与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