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咱们国家对于激光类设备出口印度和马来西亚印度教,国家商务部有何限制措施!

当前位置:> >
对于我国对马来西亚出口活牛及马来西亚肉类市场的调查报告
马来西亚的活牛进口情况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国家,马来族喜吃牛肉,但该国又是一个牛肉自给率较低的国家,数年来其牛肉自给率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因而该国近几年不仅每年需要投入4亿左右的马币进口牛肉,而且还需投入3亿左右的马币进口活牛,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屠宰。 多年来,马来西亚品种改良牛的主要来源是澳大利亚,而从其他国家(如新西兰和美国)进口的数量非常有限。马来西亚贸发局1999---2001年连续3年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该国自2001年开始进口用于屠宰的活牛,除澳大利亚之外(该统计显示马从澳只进口活牛50头, 总额为22.50万马币,比家禽家畜管理司的统计少上万头),泰国也向马来西亚出口了12万公斤、价值14.4万马币的肉牛。根据马来西亚农业部家禽家畜进出口管理司所提供的数据资料,该国2001年(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73973头活牛,其中56646头用于品种改良,其余17327头用于屠宰。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用于屠宰的活牛体重一般在320—380公斤之间,2001年每公斤的进口价格为5.85马币。2001年马来西亚用于进口活牛的金额为3547.70万马币。马来西亚进口的用作品种改良的牛的价格非常悬殊,高者每头3万—4万马币,低者每头也在马币左右。该国2001年用于进口改良牛的金额不低于2. 55亿马币。马来西亚2001年仅用于进口改良牛和肉牛的总额不会低于2. 90亿马币。 据业内人士透露,马来西亚约在10年前在澳大利亚购买了一个牧场,专门用作供应本国活牛(改良牛和肉牛)及牛肉的基地。马来西亚进口的活牛(及牛肉)绝大部分来源于该基地。该基地为稳定马活牛及牛肉市场做出贡献,因为该国为穆斯林国家,占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市民及其他民族市民对牛肉的年需求量为12万—10万吨左右,是对羊肉的年需求量的8. 5倍左右。 马来西亚牛肉进口情况 多年来马来西亚的牛肉生产始终是供不应求。根据马家禽家畜进出口管理局的统计资料,该国2000年牛肉产量为2.61万吨 而市场需求量则为12.25万吨, 自给率为21.31%。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满足市场需求,该国每年需要投入大笔资金(,每年均为4亿多马币)大量进口牛肉(2000年及2001年,每年约10万吨)。 马来西亚每年约70—80%的进口牛肉从印度进口。由于印度牛的数量大,印度人禁食牛肉,因而印度出口的牛及牛肉的特点是:数量大,价格低。例如,2000年及2001年,马从印度进口的带骨牛肉的每公斤价格在3.5 -- 4 马币之间。由于上述原因,马每年从印度进口大量的鲜、冷、冻牛肉。根据马贸发局的有关统计资料,该国2000年共进口牛肉9.15万吨 ( 金额4.43亿马币), 其中从印度进口6.99万吨(金额3.16亿马币), 吨数占马 牛肉总进口量的76.39%, 金额占马牛肉进口总额的70.35%; 2001年马来西亚进口牛肉总计9.13万吨 ( 总金额 4.43亿马币 ), 其中从印度进口7.08万吨 ( 金额3.16亿马币 ), 吨数占马牛肉总进口量的77.55%, 金额占马牛肉进口总额的71.32%。从印度进口的价格低廉的牛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马来西亚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马来西亚肉牛进口商较为普遍认为,中国牛肉在价格上很难与印度牛肉竞争。 但由于印度向马来西亚出口的牛肉肉质差,马许多高级宾馆和酒店每年不惜高价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国家进口优质牛肉,优质牛肉亦成为上层社会以及逢年过节的普通消费者的首选。2000年马来西亚从新西兰(1.06万吨, 6201.43万马币)、澳大利亚(0.85万吨, 5614.17万马币)、美国(0.14万吨, 960.17万马币)、印度尼西亚(0.042万吨, 105.74万马币)中国(0.015万吨, 73.99万马币)、加拿大(0.019万吨, 63.51万马币)、阿根廷(0.011万吨, 71.41万马币)以及其他国家进口牛肉2.16万吨, 金额1.27亿马币,占马全年牛肉进口量的23.61%,金额占马全年进口总额的29.65%。2001年马来西亚以1.27亿马币的金额从印度以外的国家进口牛肉2.05万吨, 占马全年牛肉总进口量的22.45%,金额占马全年牛肉进口总额的28.68%; 印度除外,其中占前6位的 出口国家依次为: 新西兰( 0.95万吨, 6069.04万马币); 澳大利亚( 0.92万吨, 5096.86万马币); 美国( 0.11 万吨, 1156.69万马币); 文莱(0.02万吨, 4661万马币);乌拉圭(0.01万吨, 68.67万马币); 中国( 0.0089万吨, 40.04万马币)。 马来西亚的猪肉和鸡肉供大于求 近20年来,马来西亚的猪肉和鸡肉的生产一直供大于求。根据马农业部家禽家畜进出口管理司的有关统计资料,2000年其猪肉和鸡肉的生产量分别为20.11万吨和74.94万吨,而其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8.75万吨和64.76万吨, 自给率分别为100和%和115.70%。2001年马猪肉和鸡肉的产量分别为21.10万吨和76.41万吨, 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6.36万吨和54.39万吨。每年上述产品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有一定量的出口。 马来西亚几乎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少量的猪肉,来调剂余缺。马贸发局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马来西亚从澳大利亚、印度、芬兰、新西兰、日本、意大利进口5.82万吨的猪肉, 金额50.41万马币。 多年来马来西亚猪肉和鸡肉的自给率很高,中国猪肉和鸡肉对马出口没有太大潜力及发展空间。 在家禽家畜对马出口方面,建议多从活牛、牛肉及羊肉向马出口方面考虑,在活牛、牛肉以及羊肉方面,马来西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来源:)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当前位置:> > >
汇丰银行预计马来西亚和瑞典等国家有陷入危机的风险
彭博新闻网10月21日报道。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在其最新版本的“宏观健康检查”报告中指出,经济学家们对各国进行经济预测时,通常关注最可能的增长前景,对不断积累的风险却视而不见,虽然全球市场正在趋稳,但不少国家的潜在风险值得重视,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瑞典、挪威、新西兰等。主要原因:一是低迷的大宗商品价格及资本外逃正影响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印尼,中国放缓的经济数据影响到这些国家的信心,货币出现贬值,借贷成本飙涨,不少企业的债务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二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泡沫。这些国家的资产价格创历史新高,居民债务居高不下,都值得关注,如瑞典和挪威。房地产价格高企,居民债务提升,央行将利率降至历史低点,一旦经济下行或利率提升,则经济可能出现问题。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始终不振。能源一直是全球和新兴经济体关注的话题,如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经因此而受到较大影响。巴西、俄罗斯、哥伦比亚和智利等超过的出口依赖大宗商品的国家,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下调。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当前位置:> >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日)
    2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切的9个热点敏感问题。实录如下:  1、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2015年12月内地对香港出口额为460亿美元,而香港公布的数据是237亿美元。有分析称这反映了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上升。商务部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统计差异。2015年12月两地贸易数据出现较大差异,主要有三个客观因素:  一是两地统计口径不同,内地出口数据长期高于香港进口数据。内地与香港一直存在贸易统计差异。十几年来,内地统计的出口额都高于香港统计的进口额,差额最高时达到过250亿美元。造成统计差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内地出口至香港的转运货物,主要包括集成电路、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在内地生产后先出口至香港分拨中心,再转运全球;而港方将其视为转运业务,不纳入进口统计。再比如,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台湾等经内地组配后出口香港的货物,港方按照原产地规则,不将其纳入自内地进口统计,而纳入自他国(地区)进口。  二是两地汇率折算率不同,采用美元统计数据会产生一定差额。两地贸易多以人民币和港币作为结算货币,在折算成美元时,两地使用的汇率折算率不同。内地以外汇局前一个月底发布的《统计用各种外币对美元折算率表》折算,香港以当月平均汇率折算。去年12月以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的价差进一步扩大。当本月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两地美元统计数据就会产生一定差异。  三是季节性集中出口,推高了内地对港出口增长。通过对比往年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每年年底内地对港进出口都会出现较高翘尾因素,两地统计差额会高于平常月份。主要原因是不少企业年前集中出口、抢出口,以避免受春节后开工迟滞影响。2015年12月,我不仅对香港出口较快增长,对欧盟、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多个贸易伙伴出口都在增加。  因此,2015年12月的贸易数据从总体上看上是基本正常的。  2、春节临近,近期舆论关注极端天气对市场供应的影响。请问商务部对确保春节市场供应做了哪些具体安排?对保障港澳供应采取了哪些特别措施?&  答:为防患类似前不久遭遇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可能给春节市场供应带来的影响,商务部已指导地方商务部门制订了有针对性的预案,有三个具体应对安排:  一是做好市场监测与应急值守。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出现情况能第一时间响应。与此同时,对极端天气可能波及地区的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进行市场监测,提前掌握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通过网站、手机报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信息,指导企业经营,引导居民消费,稳定社会预期。  二是做好应急调运准备。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在加强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加油站等商贸企业检查,深入了解市场供应和应急准备情况的同时,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对相关地区的应急商品进行梳理,掌握各地及周边地区生活必需品库存、位置等情况,做好随时调运应急物资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分级落实保供措施,保证采购、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平稳有序。  三是做好应急货源组织。主要是通过加强产销衔接,发挥骨干企业作用,联系蔬菜基地加快采收力度,落实货源。比如,有些地方批发市场在雨雪天气来临之前就调入大量蔬菜、豆制品原料等货源,一些超市按照“供一备一”备货,视情况随时投放市场。必要时一些大中城市还将通过减免市场交易费、摊位费、垃圾清运费等手段,降低商户成本,增加市场供应量。  对于供港澳农副产品工作中央政府向来高度重视,近期的重点是保障春节期间供应稳定。商务部日前已向相关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代理行等单位下发了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全力做好部署安排。商务部还会同有关部门派员专程赴港澳地区就此与港澳特区政府和业界进行沟通,转达中央政府对港澳民生的关心。  目前,商务、海关、质检、港澳办等部门以及各主供省份、代理行和出口企业已共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春节期间内地对港澳供应的稳定和质量安全都可以完全确保。  在保证数量供应方面,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安排2016年供港澳活畜禽、粮食和粮食制粉时,充分征求了港澳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意见,足额安排配额。目前供港澳活畜禽等农副产品企业货源充足,完全可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  在保障质量安全可靠方面,内地已培育了一支长期稳定的供港澳经营队伍,建立了一批供港澳高标准生产加工基地,经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成为对港澳农副产品出口的骨干。最近商务部进一步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切实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让港澳市民吃上安全放心食品。  此外,为应对可能突发的冰雪冰冻等天气对供港澳农副产品运输造成的影响,商务部将广东特别是深圳作为供港澳农副产品的“蓄水池”,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可立即发挥特殊保障作用。  3、目前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进展如何?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自2008年启动以来,即受到中美两国业界、工商界的广泛关注。两国业界、工商界对谈判抱有很高期待。  截至2016年1月,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已进行了24轮,目前总体进展顺利。谈判的顺利开展,与两国对谈判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2015年9月两国元首进行的会晤当中,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成为一项重大的经济成果,双方再次确认了这是两国经贸关系中的最重要事项,将强力推进谈判,达成一项互利共赢、高水平的协定。上述共识对外界发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为谈判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  对接下来的谈判,我们的态度仍然是,双方应当继续着力落实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力争早日达成一项高水平的投资协定,真正造福两国业界和人民。   4、近几年,中美两国致力于推进两国地方政府间的贸易投资合作,为此还建立了工作机制,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商务部为什么大力推动开展中美地方经贸合作?&  答:&2013年4月以来,商务部会同国内相关省市与美国相关州市建立“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积极促进两国省州和城市间的经贸往来。  经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工作组机制已经达到6个,覆盖了中方23个省、区、市和6个美国州市。商务部先后会同江苏、内蒙古、上海、山东、广东、河北、重庆等7省(市)与加利福尼亚州,会同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沈阳、杭州、武汉和成都等8市与芝加哥市,会同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4省与艾奥瓦州,会同天津、福建、山东、江苏和四川等5省(市)与得克萨斯州,会同浙江、湖北、广东、重庆和四川省与密歇根州,会同辽宁、上海、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省与华盛顿州分别建立“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  双方成员省州市在工作组机制框架下,围绕基础设施、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农业、能源等互补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加强互信,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这一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双方开展经贸合作的积极性,成员省、州、市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更加密切,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发展。可以说,工作组机制已经成为促进中美两国企业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并有效调动了两国非成员省州从事中美地方经贸合作的积极性。  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扎根地方、依靠地方并惠及地方。中美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了“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地方经贸合作是中美两国间合作最基层、最务实的层面,是两国合作成果惠及民生的最前沿。大力推动中美省州和城市间经贸合作,对深化中美经贸关系、扩大两国共同利益、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丰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  5、2月4日,TPP签署仪式将在新西兰举行,请问商务部有何看法?&  答:我们注意到,TPP各方定于2月4日签署协定。目前,中方仍在根据有关案文对TPP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中国将继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网络”要求,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我们希望亚太地区的各项自由贸易安排能够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6、据报道,中国和海合会已于1月17日恢复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请商务部介绍下中海自贸区谈判的有关情况及进度安排?&  答: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在此前后,在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亲自推动下,经双方工作层深入磋商,抓紧工作,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宣布原则上实质性结束谈判,同时对未来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并将于今年2月中下旬举行下一轮谈判,力争在2016年年内达成一份全面的自贸协定。  7、商务部和马来西亚贸工部共同推动建设的“两国双园”(也就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去年进展情况如何?&  答:在中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去年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基本上按照2015年1月由商务部高燕副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张晓钦副主席与马来西亚国际贸工部李志亮副部长和彭亨州州务大臣安南o雅各布在吉隆坡共同主持召开的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进度顺利展开。中马钦州产业园7.9平方公里启动区已完成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建成“七通一平一绿”,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具备成片开发和产业项目“即到即入园”条件。一批产业项目和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签订入园协议企业总投资额达190亿元人民币。马中关丹产业园总体规划初稿完成,招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首个入园项目—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4家企业投资设立的现代化综合钢铁厂项目开工,项目协议总投资14.1亿美元,计划年产350万吨建筑及工业生产用高端H型钢材。园区还将打造轻工和新能源产业集群。  目前,中方正与马方协调,拟尽快举行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两个园区工作报告,并就进一步推进有关重大合作事项进行磋商。  8、商务部公布的2015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下降幅度较大,请问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日本是中国重要的投资来源国。截至2015年底,日本累计在华设立企业已接近5万家,实际投入金额超过千亿美元,约1018.2亿美元,居中国吸收外资来源地的第3位。近2年来,日本对华投资呈下降趋势,2014年下降38.8%,2015年下降25.8%。一些专家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因素:  第一,近年来,人民币相对日元持续升值,提高了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成本,也使产品出口型的日资企业竞争力有所下降。  第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持续上升,少数日本企业担心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对来华投资处于观望阶段。  第三,日本对华投资起步较早,大多数日本大企业都已在华设立企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日本企业目前更关注提高在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暂时放缓扩大投资规模。  第四,随着各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和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断成长,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日本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需要指出的是,多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日本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十分重要,不会放弃。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近期调查,日本企业打算扩大在华投资业务的数量最多,日本企业中国地区负责人对扩大中国业务也都持积极、乐观态度。  9、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10年来首次允许进口美国大米,引起广泛关注。请问是否属实?商务部有何看法?&  答:我们注意到美国大米联合会关于美国大米输华的相关报道,据了解,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应美方要求正就美国大米输华检验检疫事宜进行磋商。相关准入程序尚未完成,目前尚无美国大米出口到中国。&&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商务部举行我国铁路设备出口情况新闻吹风会-行情资讯-欧浦钢网
商务部举行我国铁路设备出口情况新闻吹风会
来源:钢之家&&&& 08:44:35
&&& 胡锁锦: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专题新闻吹风会。在吹风会之前,大家也知道了,昨天上午台湾复兴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发生坠机事件,造成一些两岸同胞罹难,我们表示哀悼,对他们的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 今天的发布会主题是关于中国铁路设备出口的问题。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属加快铁路核电、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2月4日,中国海关发布2014年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快速增长相关统计数据。为使各位媒体朋友们进一步了解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和&走出去&的相关情况,今天上午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吹风会,邀请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先生,还有合作司商务参赞周振成先生,向大家介绍我国铁路设备出口以及相关企业走出去的情况。
&&& 首先,请支陆逊副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 支陆逊: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就中国的铁路装备出口情况给大家作一个沟通。铁路装备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因为它涉及的行业比较多,涉及到原材料、冶金、机械、电子等多个产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地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铁路工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设计制造研发体系,成功地掌握了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运输等成套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之路。
&&& 凭借着技术、质量、价格、工期等综合比较优势,我国的铁路装备在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为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该说实现了互利共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 今天我想就三个方面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沟通:一是我国铁路整体的出口情况;二是这些年来我国铁路装备国际化进展的情况;三是未来中国铁路装备在国际竞争中的市场机遇情况。
&&& 首先说一下现在铁路出口的情况,为了让各位媒体朋友更加历史地看待、准确系统地了解中国铁路装备出口的情况,我们对2001年加入WTO到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量的方面,一个是质的方面。
&&& 量的方面,2001我们加入WTO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快速发展,机车车辆出口由2001年的不到8000万美元到2014年的37.4亿美元,年均增速34.7%,高于同期的全国外贸出口增速16.5个百分点。2014年,机车车辆出口同期增长19.3%,也是我国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
&&& 质的概念,中国铁路装备出口一是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变,中国的铁路出口起步于原来的坦赞铁路,原来都是简单的机车车辆。近年来中国机车铁路装备出口,电力和内燃机的机车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在铁路整车出口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60%左右。第二个概念,我国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160公里动车组、双层客车的出口也显著增长,高端的整车产品出口也实现了较大突破,包括出口新西兰的窄轨内燃机车、俄罗斯的大功率内燃机车、南非的新型电机车、马来西亚的米轨动车组、新加坡的无人驾驶地铁车辆等。
&&& 质的方面第二个变化,中国的铁路装备产品出口市场从亚非到欧美,实现了六大洲的全覆盖。2014年,中国的铁路设备出口已经覆盖了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市场是东盟、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对上述四个市场的出口占铁路装备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其他的出口市场中,对巴西、南非、埃塞俄比亚的出口也是倍增。
&&& 质的方面第三个变化,出口的方式已经由单纯的货物贸易出口的方式开始向产品、工程、技术标准全方位输出。中国的铁路建设领域对外承包工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境外的铁路建设项目达到了348个之多,比2013年增加了113个,累计签定合同额达到了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了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举几个例子,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是非洲首条按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修建的现代化铁路,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机车、设备、钢轨也都是完全使用中国标准。中国铁路装备&走出去&正在逐步从初期的设备供货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输出转变。
&&& 第二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铁路装备国际化,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逐步提升。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做介绍:
&&& 一、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不同类型的铁路机车技术,具备了多种标准体系的生产能力。比如高速动车组领域,目前中国已经能够批量生产时速达到250公里和3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CRH系列动车组。在铁路机车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自主研发成功了世界上功率最大、牵引能力最强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国企业已经有能力生产各类车体、材质、牵引方式的地铁或者是轻轨列车,在香港、沙特、巴西的运营过程中,体现了良好的性能,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 二、中国的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铁路运行经营经验,能够应对各种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2014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1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适应不同的复杂场景,我是从几个维度给大家做介绍:中国的铁路现在能适应高寒、高原、高热、高湿四个不同的场景。世界首条高寒地区的高铁,至线已经成功运营2年多;首条高原铁路,就是至,也在2014年顺利运营;我们国家为沙特研制的轻轨车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耐高温和抗风沙能力,自运营到现在屡屡刷新最高记录;为泰国曼谷研制的地铁车辆,适应了曼谷的高湿天气,在曼谷历次暴雨洪水中经受了考验。
&&& 三、中国国际化能力提升体现在中国的铁路产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能够提供勘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制造、营运管理、安全防护等全产业链的服务,并且具有质量造价工期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这里面有一个数据,2014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个报告,中国的高铁每公里造价,包括设备和土建大概为0.87―1.29亿美元人民币,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2/3。我们国家整个工期项目的推进速度大概为其他国家的3/4。
&&& 四、中国的企业已经开始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近年来中国南车相继在马来西亚、土耳其等重点市场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带动了市场的深度拓展和海外产业的布局,在泰国、德国等组建了联合研发中心,牵头成立了国际轨道交通车辆工业设计联盟。中国北车先后成立了澳洲公司、美国公司、印度先锋公司,并且在欧美设立了电力牵引与控制等联合研发中心。2010年,北车的国际业务收入占当年全年营业总收入的7.2%,估计2015年的比例将提高到20%。
&&& 第三方面,中国铁路装备出口的机遇。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是外部的需求,还有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些外部的政策环境。国际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德国权威咨询机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铁路市场容量目前是1620亿欧元,未来有望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有可能增长到1900亿欧元。目前,南美、中东欧、俄语地区的轨道交通设备已经进入了车辆更新换代的高峰,潜力巨大;非洲地区对机车、货车、普通客车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而且这个地区的起步比较低,市场潜力也是很大的。同时很多国家已经将高铁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重点,未来高铁有望成为铁路市场重要的增长点。
&&& 我们国家的&一路一带&战略为中国的铁路装备出口提供了助力。中国的企业凭借综合比较优势,获得较多订单。2014年中国南车、北车集团新签的海外合同总金额超过了60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以上,其中北车、南车集团中标南非的28亿美元的591台内燃机电力机车车辆采购项目是我国高铁设备在海外最大的一个订单。我就中国铁路出口的整体情况给大家做以上介绍,谢谢!
&&& 胡锁锦:谢谢支司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今天是专题吹风会,请大家围绕铁路装备出口和&走出去&的情况提问。
&&& 凤凰卫视记者:海关给出的2014年铁路出口的数据是相当亮眼的,是267.7亿元人民币,增速为22.6%。但是在亮眼成绩的同时听到很多这样的新闻,比如&到手的大单飞了&,这体现出我们铁路设备出口什么样的难点?目前我们的铁路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是什么样的?
&&& 支陆逊:刚才我已经讲了,全球铁路市场容量大概是1600亿欧元,我们会测算一下给你一个数据。中国铁路这些年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和欧美日比较,整体来说我们的起步还是比较晚的,我们还有要完善的过程,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过程。现在铁路遇到的问题是标准这块,前面介绍中我提到有些铁路项目采用了我们自己的标准,将来铁路的标准国际化也是重点,由于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时间比较短,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 还有一个难点。目前中国个别企业在出口秩序方面还有一定的规范空间,需要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刚才讲到起步晚,中国和发达国家比,在境外营销网络方面也还是有差距的,如果将来要更好的助推中国铁路设备&走出去&,并且&走进去&,售后维修网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将来努力的方向。
&&& 还有一个面临的困惑。部分国家出现动荡,非商业风险有所上升,我们会提醒企业规避风险,包括在国外的一些投资准入、环保评估、劳工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我们也在帮助企业,特别是通过中介组织来帮助企业应对,充分做好前期市场进入的调研和准备。
&&&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据了解,目前中国的铁路技术已经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铁路企业也不断加大海外项目拓展,我想请问周司长,能否介绍一下当前我国铁路设备走出去的典型项目,谢谢。
&&& 周振成:刚才支司从出口的角度介绍了走出去成功的案例和机车车辆的一些订单,我再从具体实施的铁路&走出去&项目举几个例子,给大家一个更感性的认识。首先是中国企业在境外实施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项目,就是土耳其的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二期项目,整个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和国内的施工条件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克服了巨大的施工困难,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得到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赞誉。去年7月通车时,土耳其时任总理埃尔多安参加了全线通车仪式,他在讲话当中对中国企业的建设能力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土政府也表示,中国企业帮助他们实现了百年的高铁梦想,安伊铁路对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以前在土耳其工作过,当时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有高速公路,450公里左右,要开将近四个小时左右,当天来回比较困难,高铁开通后,从首都到最大的商业城市可以当天返回,所以当地百姓也从中获益很多。
&&& 第二个例子是我们在安哥拉建设的本各拉铁路,于 2014年8月竣工,全长1344公里,这是安哥拉目前线路最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也是继坦赞铁路之后我国在境外一次性建成的最长一条铁路,为安哥拉战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国企业铁路的长距离施工能力。
&&& 在运营维护方面,有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的轻轨项目,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获得境外轻轨项目运营权,也是一个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维护一体化的项目,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境外建设铁路项目的综合能力。
&&& 我再举一个例子,肯尼亚的内罗毕到蒙巴沙这条铁路,全长485公里,是东部非洲共同体北部战略走廊的首段,整个东非地区很多国家到出海口要使用这段铁路,总造价38.04亿美元,全部采用中国的技术、标准,未来的设备和机车也都将使用我们的产品。
&&&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到,中国企业从技术、标准、设计、运营、施工、建造,都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和水平。
&&& 中新社记者:请问支司长,下一步政府部门为促进我国铁路装备出口和铁路企业走出去有哪些政策措施?谢谢。
&&& 支陆逊:不光是对铁路装备,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政策的重心更多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从这方面入手。我们采取的政策有几方面:一是标准走出去,我们会和有关部门配合,加快铁路标准的翻译和对标的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将来会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企业出口自律方面,我们会更多通过中介组织对外定期发布企业诚信情况;三是我们会指导企业更好防范风险,包括进行前期评估,还有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后期的应对;四是将来的重心我们会放在支持企业在境外营销网络的建设上,包括设立维修服务中心、备件库和研发中心,加大本地化发展;五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并且&走进去&,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企业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社会带来福祉、税收和就业,带来产业的提升。
&&& 关于政策,我们会按照WTO规则,让产业优势和金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优势。比如我们会按照市场原则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为铁路等装备&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谢谢。
&&& 今日印度媒体集团记者:我想了解现在中国印度铁路合作的情况。中国有没有计划出口高铁到印度?谢谢。
&&& 周振成:首先,习近平主席访印之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加强铁路合作方面提出了很多构想,对既有线路的改造、对车站的升级以及共建铁道大学方面达成了很多共识。现在两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保持密切接触,积极推动落实领导人达成的共识。
&&& 第二个方面,中国政府鼓励和推动中国同所有国家开展高铁方面的合作。如果印度政府有这方面的意愿,中国政府部门一定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出口或参与印度的高铁建设。谢谢。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中国已经是海外投资的大国了,但是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之前说到墨西哥无限期搁置高铁,想问一下高铁&走出去&遇到的风险是怎样的?政府部门会提供哪些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去&?另外,加拿大建设高铁无望,寻求中国的支持,目前有没有合作?谢谢。
&&& 周振成:我想从几个数字着手来回答你的问题。先说投资,截止到2014年底,我们在境外通过投资设立的机构和企业将近3万家,在境外所形成的资产近3万亿美元,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所以我们在境外有这么多项目,偶尔出现一些类似墨西哥高铁事件,首先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从政府层面的角度讲,我们对个案也是高度重视的。这个事情发生后,大家也注意到,外交部、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态度。从商务部了解的情况看,墨西哥高铁从项目信息发布后,相关中国企业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认为无论出于墨国内什么原因暂停了,对中国企业产生的费用以及中国企业的利益,当地国政府均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障,这是我们的一个态度。
&&& 企业在境外遇到的风险应该是两个层面:一是现在企业是对外投资的主体,去境外投资或者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应该是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在境外,尤其像高铁和铁路这一类项目,非常容易受到所在国的政局变化、经济政策和法律调整的影响,所以到这些国家去投资之前,企业应该充分进行评估,审慎决策,这是一个前提。政府层面,为了企业&走出去&,真正走稳、走好,我们要给他一些提示和指导,为此,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多年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地区指南、国别风险分析报告、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把有关国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点出来,事先让企业做功课。企业出现问题之后,还要依法维权,通过商业惯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时,政府部门也会积极对外交涉,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这些年我们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积极同有关国家商签投资保护协定一类的政府间协议,为企业&走出去&创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总体来讲,企业和政府层面应该有所分工,各有侧重。谢谢。
&&&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去年中国南车和北车合并议案出来了,这两个公司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第二大铁路车辆经销商,即将诞生的中国中车有没有在国外出现反垄断方面问题的可能性?
&&& 周振成:我们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消息。我们认为,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应该是基于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发展战略所作出的决策或者选择,是市场环境下的一种企业自主决定行为。
&&& 财新传媒记者:刚才周司长已经讲了关于高铁走出去的土耳其项目,我想问土耳其项目只是一个基建项目,目前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就是高铁列车车辆方面我们已经努力好几年,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口先例,高铁列车上正在运作的有没有典型项目和进展情况,有没有具体的正在运作的项目?谢谢。
&&& 支陆逊:现在还没有。
&&& 日本共同社记者:多年来,日本的企业也很重视日本新干线的出口,想问一下中国的高铁跟日本的新干线相比,中国高铁的优点是什么?日本新干线的弱点是什么?
&&& 支陆逊:中日在高铁方面各有优势,日本的优势是起步比较早,运营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最大的优点用一句话讲:成本低、技术成熟。具体优势:一是综合成本优势,去年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为0.87―1.29亿元人民币,欧洲国家是1.5―2.4亿元,日本的建造成本也差不多;二是我们的工期是发达国家的3/4;三是我们的产品在技术方面也在逐渐成熟,已经能够在高热、高寒、高湿、高原上运营,都可以满足。双方各有千秋,你们起步比较早,运营经验比较丰富,中国在综合竞争优势、成本比较优势这块强一点。
&&& 路透社记者:请问支司长,您刚才说要加强企业在境外营销网络的建设,加强企业走进去。我想问一下,你们会不会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谢谢。
&&& 支陆逊:所有的并购都要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因为并购的主体是企业。再就是企业严格遵守当地法规,特别是通过前期的研究。并购是一个方向,在技术追赶方面很多其他国家都有成功的先例,这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谢谢。
&&&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去年一年在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强力推行高铁的情况下,我们谈成了不少项目,像匈塞铁路、中泰铁路。想请教一下,今年或者是未来几年中国政府,尤其是商务部在牵头主导和哪些国家的具体铁路项目合作?目前谈得有意向的,像中国和老挝、泰国、俄罗斯之间的莫斯科到克山之间的高铁,目前进展情况怎么样?
&&& 周振成: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出访,或在国内接待国外的一些元首、首脑时很多时候都提到了高铁的合作。刚才你提到的几个项目,国内相关部门,包括商务部、发改委,铁总等正在积极配合,落实中外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共识,有序推进相关项目。关于中泰铁路合作,两国政府相关部门还成立了相关机制,对一些具体问题开展了几次磋商,关于莫斯科高铁和中老铁路,两国相关政府部门也都保持积极接触,正在有序推动。谢谢。
&&& 胡锁锦: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谢谢两位司领导。&
转发此文章到:
相关资讯推荐:
2015年对于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是尤为艰难的一年,国内钢价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
400-887-8388
微信查价、下单
下载手机APP
欧浦智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来西亚印度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