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有人提对抗日神剧的经典评论吗

驻日大使谈抗日神剧:要以严肃态度对待抗日战争
  新文化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驻大使程永华&中日安全对话将谈哪些议题?
  1治理雾霾
  不能靠老天需付出额外努力
  今天的北京又是一个&雾霾天&,想请问陈部长,您作为新任的环保部长对于&雾霾&这个全社会都很忧心的问题,您有什么新的有力举措来解决它?对于驱散雾霾,还老百姓一片蓝天,您有没有信心?
  陈吉宁
  你刚才问我有没有信心。我想,从国际经验和&APEC蓝&实现的过程来看,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不能靠老天,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现在的千万吨水平降到万吨级水平。能不能做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难度确实很大,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努力。
  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是全面实施&大气十条&。我们要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加大科学治霾和系统治霾的水平。随着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后面减排的成本会上升。所以我们要科学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让&大气十条&这个好的路线图在各地落实为一个好的施工图。
  四是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要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来形成共治雾霾的局面。
  2污染程度
  面临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矛盾
  我国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陈吉宁
  我们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环境质量差。雾霾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等。
  二是生态损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水体的生态损失。
  三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化工企业沿河、沿湖、沿江的布局仍然带来比较高的环境风险。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我们面临着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了环保税立法的问题。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随着政策深度融合发挥作用,我想,中国环境治理的进程会进一步加速。所以,我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充满信心。
  3民众利益
  环境污染治理是每人的责任
  很多民众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说治霾,不去治理一些特殊的利益部门,反而限制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治霾和保证民众的正常权益之间是否有平衡点?
  陈吉宁
  坦率地讲,大气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也极其复杂,既有大家熟知的像炼钢、水泥窑、燃煤等这些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污,也有机动车、船舶等移动源的排放,也包括我们自己,比如装修、餐饮油烟等。根据我们这些年的源解析情况,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机动车来源大概占24%左右,这是平均水平。餐饮、汽修、装修涂料等活动所占比重大概在10%左右,这是排放的基本情况。
  治理雾霾,改善空气情况,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一方面,我们将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所明确的各项治污任务,特别是强化企业治污,要落实企业作为治污主体的责任。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每个人也是雾霾的制造者。所以,环境污染治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不做旁观者,我们才能加快实现蓝天常在这样一个梦想。
  4内部反腐
  下属8个环评机构全部脱离
  今年2月9日,中央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巡视意见的时候,特别指出环评方面的问题突出,在未批先建甚至&红顶中介&等问题背后,隐藏的是环保监管的失职和腐败问题,请问陈部长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又如何应对环保系统内腐败的问题?
  陈吉宁
  我们将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决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的环评违法行为,要把违法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把一些情节恶劣的企业移交司法。要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表明我们的坚决态度和信心。
  二是彻底解决您刚才提到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我们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我在这里承诺,环保部下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三是深化环评制度的改革。要让它阳光化,压缩环评审批权的空间,强化两项宏观控制,一个是项目落在什么地方?不能把一个不该建的项目放在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保护源地,另一个是要强化行业的污染源总量控制。同时,我们要下放审批权,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四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要把环评项目从环评开始到审批到验收,全部向社会公开。要把这个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阳光环评&。要把政府和企业同时放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5PX项目
  支持建设,但是要依法建设
  我国部分地区曾经因修建PX和垃圾焚烧厂项目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您有什么看法?另外,环保部怎么消除公众的疑虑,使老百姓放心修建在身边的这些项目是安全的?
  陈吉宁
  环保部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PX是非常重要的工业技术产业,垃圾焚烧等设施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我们要支持这些设施的建设,但是要依法建设。要支持技术先进、环保措施到位、选址符合要求的项目建设。环保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也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依法严格审批,特别是在建成之后也要加强监管,让老百姓放心。
  6确保发展
  企业做强不能靠保护落后来实现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请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会不会有矛盾?就是怎么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改善环境质量呢?
  陈吉宁
  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破解和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经济下行压力大,环保工作不能放松。我们是在全球竞争的经济体系下,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特别是做强,不能靠保护落后来实现,要依托提高生产效率、依托技术创新来由大变强。而它的重要推手,就是提高环保的要求。另一方面,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有些代表已经提出相应的建议。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在8~10万亿元的水平上。
  下一步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突破:一是进行价格改革。推动价格体制改革,要形成合理的项目回报机制。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三是发展绿色金融。现在环保产业融资成本过高,所以要带动一些有良心的资本、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进入到这个市场,要形成一个更好的融资模式的设计。最后,一定要加强监管,特别是环保企业要守法,不能成为污染的企业。
  7污染转移
  解决好自身,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
  有媒体报道说,中国雾霾已经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甚至飘洋过海到了,影响了当地人的身体健康,请问您对此有何回应?
  陈吉宁
  跨界污染的问题和污染转移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机理、影响因子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跟所有发达国家一样,都在经历着这样一个污染物排放比较高的时期。但是我相信你也看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从&十一五&以来,通过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少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际上,中国也参加了很多国际环保行动计划和公约。应该说,中国政府在切实履行自己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我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中国解决好自身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对世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最大贡献。
  8新环保法
  推出微信举报使污染无处躲藏
  新的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我们发现一些地方也在抵抗,难免在这些地方无法得到实施。环保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让环保法真正&硬&起来?
  陈吉宁
  为落实好新修订的环保法,环保部将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出台和完善环保法的实施细则。我们要在一些地市试点怎样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去,试点怎样进行干部的离任环保审计或者在经济审计中纳入环保的内容。
  第二,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所以,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我们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我们也提出了&四个不放过&,即&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
  第三,推动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我们要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督查,强化地方的责任,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作为&行为。
  第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公开企业排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举报权。在6月5日&环境日&,还要推出微信举报。现在有一些机构推出了&随手拍&,我们要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使污染无处躲藏。
  第五,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的协调配合,强化环保执法的司法监督。
  第六,强化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要解决自身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9产业转移
  不能进的地方坚决不许进
  去年腾格里沙漠的非法排污问题被媒体曝光,今年2月又有媒体发现当地有了新的污染,环保部对此有哪些举措?另外,现在一些产业正在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那边的生态环境往往更加脆弱,有什么举措?
  陈吉宁
  去年9月,媒体对这个问题报道之后,环保部会同内和宁夏两个自治区政府开展了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内蒙古自治区对阿拉善盟党政主要领导和其他20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宁夏自治区对中卫市环保局长、副局长、环境监察支队长、副支队长予以免职、行政记过和行政撤职的处分。涉案企业也被责令拆除厂房和生产设备,停产治理。
  今年2月,媒体再次报道。环保部立即开展了调查,我们运用环境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了24处疑似水体。我们立即派西北环保督查中心到现场逐一排查,经过排查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老的问题已经整改完了;第二种情况,老的问题正在整改中,还在按进度进行;第三种情况,就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最终核实,对新产生的问题,一旦核实确认后,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下不为例&。
  关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问题,我们也叫&污染上山下乡&。未来几年,是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开发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加剧期。所以,我们要避免在中西部地区出现个别在东部地区出现的那种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冲突非常大的问题。为此,环保部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我们几年前就开展了关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我们要把战略环评成果用好,守住三条底线:第一条底线,就是生态红线,不能进的地方,坚决不许进。第二条底线,要守住行业的排放总量,不能有突破。第三条底线,要守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准入条件和标准。
  第二,加大对西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力度。
  第三,加强对西部的生态补偿。
  第四,要严格执法。不能用两个尺度来执法,更不能让中西部成为污染企业逃避责任的天堂,要切实防止发生污染转移的问题。
  综合新华社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特命全权大使程永华,在两会期间被很多媒体追逐。昨日下午,对外友好界别的小组正在讨论中,很多记者就守候在门外,期待能够获得一个提问程永华的机会。
  讨论结束后,程永华在会议室接受了家乡媒体新文化记者的专访。灰绿色西服、格子衬衫、黑色细框眼镜,跟电视、报纸和网络上的他相比,面前的他显得更加清瘦。
  谈中日关系
  始终面临着最严峻的局面
  &去年这一年,经历了这么多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说两国关系重新朝着改善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但是这个改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问题很多也很复杂。
  新文化
  去年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说当时中日关系处在一个最严峻的时刻。一年过去了,现在的中日关系是更加严峻了,还是有所缓和?
  程永华
  最近这几年,中日关系始终面临着最严峻的局面,也是一个最困难的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几种问题前前后后发生,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样就使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个很复杂的困难局面,这里边既包括历史问题,也包括领土的争端,还包括军事安全上缺乏相互信任,和两国民众对于对方国家的友好感情下降。
  新文化
  去年这一年,过得很不容易吧?
  程永华
  确实不容易。2013年年底,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上半年我们更多的是要就这个问题表明我们的立场,特别是我们在对日工作的第一线,要去宣讲我们的立场,传出我们的声音。要让日本的人民和媒体能够听得懂我们的道理,当然也要让日本的上层理解我们的立场。
  2014年下半年最突出的事情,就是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期间会见安倍首相,很受各方瞩目。这次见面是很不容易的,双方经过多次的反复磋商。最后在11月7日,双方对外宣布了4点原则共识,这个原则共识应该说是双方共同达成的一个文件。
  中日关系已经有了四个基础文件,就是1972年恢复邦交时发表的《中日两国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1978年两国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双方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及2008年两国发表的《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四个政治文件把两国关系的原则和精神,都做了很明确的规定。
  但是这几年又接二连三发生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按我个人来说,就是要立个规矩。首先要重新肯定,双方要按照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去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重新推动战略友好关系向前发展。
  第二条、第三条呢,就是关于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都有一些规定。
  第四条,双方逐步恢复对话交流,使两国关系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继续积极向前发展。
  去年这一年,经历了这么多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说两国关系重新朝着改善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但是这个改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我们希望日方信守承诺,要遵循这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能够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谈中日安全对话
  对话 互信 深入理解
  & 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上相邻。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邻国是不能搬家的。《韩非子》里边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充分地了解,才知道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如何去开展交流合作。
  新文化
  3月19日在东京举行的中日安全对话,是四年来的首次,您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程永华
  中日安全对话,是两国之间多年前开始的。这几年,因为中日关系陷入困难局面,这种对话暂时被中断。3月19日中日双方的外交当局和国防部门的有关官员将展开对话。届时,中日之间还将举行外交当局的定期磋商,这是一个副部级的定期磋商,就双方的外交政策交换意见。这个磋商也中断了多年。通过这些对话,可以逐步增进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
  事实上,双方有多个务实领域的对话,在1月份也举行了一次中日海上联络机制的工作组磋商,还有一个就是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这两个磋商,是中日之间就海空的一些风险,以及双方的一些意见分歧交换意见。双方也通过这两次磋商,在很多问题上增进了相互理解,也愿意继续磋商的进程,就如何管控两国之间的风险,达成共同协议。
  新文化
  您觉得在3月19日的中日安全对话中,中方会提出哪些议题,能透露一些吗?
  程永华
  双方自然是先要介绍自己的立场,同时对对方的关切事项,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说在安全对话上,我觉得自然要说明我们中方的外交政策,包括我们的军事政策,也介绍我们军队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同时我们也会对日方军事领域里的一些动向表示关切。
  最近日方采取措施解禁集体自卫权,同时在军事安全政策上也进行了调整。对此,中国作为邻国,也作为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受害国,我们要维护中国的利益,自然要表示关切。
  新文化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您了解,日本国内民众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程永华
  关于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当中,有这样的表述: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中国人民为了抗击日本法西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作为世界东方的主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要按照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方针,来举办相关的活动。
  我认为,日本方面如何对待过去那场战争,这也是一个机会。也就是说日本方面应该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认真思考为什么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战争责任何在,如何才能够避免再次发生这种战争。在这方面,日方应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
  众多的日本民众,在过去的那场战争中也深受其害。所以我认为,更多的日本人民还是爱好和平的,不希望这种战争惨剧再次发生。
  新文化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一种理性的声音,那就是去了解日本,懂得日本。您觉得这是不是对中日之间,特别是民间的友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程永华
  实际上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上相邻。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邻国是不能搬家的。2000年来,两国的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相近的地方,但是这些年有一些问题,民众感情上的亲近感下降,对对方不再友好。我觉得应该冷静地看,首先要去了解对方,然后才能相互理解,才能相互信任。有了信任才能谈到友谊、友好。所以我希望中日两国的民众,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深入交流。《韩非子》里边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充分地了解,才知道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如何去开展交流合作。
  两国的民间交流还是很多的,在两国正式建交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以民促官的传统。
  谈&马桶盖&
  我们还是要苦练内功
  &据我所知,中国游客去日本购物,买得最多的还不是电饭锅和马桶盖,而是保健食品和日常药品。我觉得电饭锅、马桶盖,包括保健食品和药品,其中应该没有太多的高科技,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好?我们是不是有创新的空间和余地?
  新文化
  中国到日本去的,以游客为主的短期访问者,去年增加了83%。而日本到中国来的人数基本持平,这其中主要是商务客,观光旅游的在减少。您觉得这一状况要不要担心?
  程永华
  我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我们要让更多的日本人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日本游客减少)这里边有政治因素,我觉得更多的是日本人对中国的雾霾、食品安全等问题有些担忧,日本的媒体对这些问题的报道,也加深了这种担忧。
  中国民众和媒体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中国政府也在大力解决。
  新文化
  中国游客去日本疯抢电饭锅和马桶盖引起热议,您怎么看?
  程永华
  这是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来看。首先这是民众自发的行为,我不做过多的评论。我想的是,这里是不是有一些我们自身的问题,比如我们科技创新不够,比如我们的产品价格设定有些问题。
  据我所知,中国游客去日本购物,买得最多的还不是电饭锅和马桶盖,而是保健食品和日常药品。我觉得电饭锅、马桶盖,包括保健食品和药品,其中应该没有太多的高科技,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好?我们是不是有创新的空间和余地?
  中国被评价为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的企业对新产品的创新力度够不够大?原有产品是不是能很快更新换代?去日本买马桶盖和电饭锅,要给我们的企业家带来一种思考,我觉得还是要苦练内功,自己做得更好。
  另外,网络上还有一种讨论,去日本购买的东西到底是&Made in China&还是&Made in Japan&的讨论。目前经济正在全球化,我国跟日本一些产业和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很多日本品牌的产品,其内部可能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按照日本的设计和产品标准在日本生产,最后就变成了&Made in Japan&。同样也有一些标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里边也有一些零部件是日本的。还有一些中国品牌也正在进入日本的国内市场,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深入发展。
  谈抗日&神剧&
  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抗日战争
  &对于这种影视剧的制作方式,我是不赞同的。因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场非常严肃的悲壮的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用这种方式来描述抗日战争,我觉得是不妥的。还是应该以一种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这段历史。
  新文化
  国内电视荧屏上,有一些抗日&神剧&,甚至出现手榴弹炸飞机、手撕鬼子等画面,日本民众知道这样的影视作品吗?反应如何?
  程永华
  日本媒体很关注中国的情况,对这些抗日&神剧&有过报道,应该说很多日本民众都知道这事。说实话,对于这种影视剧的制作方式,我是不赞同的。因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场非常严肃的悲壮的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用这种方式来描述抗日战争,我觉得是不妥的。还是应该以一种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这段历史。
  新文化
  2020年,东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
  程永华
  北京2008年举办过奥运会,日本曾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有很多经验。日本人的优点是做事情仔细,现在正在筹备的2020年奥运会,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特别是我们正在申办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可以从2020年奥运会上借鉴经验,比如场馆设置,比如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安排等。双方也可以开展合作。
  新文化
  这一年,回过几次长春?
  程永华
  两次吧,每次都很匆忙,基本都是当天往返。回去看看老母亲,然后就匆匆离开。从我的愿望来讲,还是希望能在长春多留几天。家乡的空气、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都让我感到亲切。
网友福利来喽!!编辑权限大放送!!点击一下右侧这个按钮,就有可能把本文推送到到专题头条哦!!快来点喽!
责编:葛鹏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抗日神剧再现“包子雷”,良心过得去吗
今年两会上有关娱乐圈最热点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痛斥小鲜肉。
时下,“小鲜肉”这个词汇似乎已经变成了演技差、找替身、不敬业的代称。
成龙炮轰小鲜肉、吴京炮轰小鲜肉……
难道是娱乐圈新风向?
不过,这些老戏骨们说的也是没毛病。
演员,只有靠实力说话,才能够被人所铭记。
盛世美颜,又能撑多久呢?
另一个就是狠批“抗日神剧”。
而抗日神剧的出现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产业的浮躁,社会大环境的滋养……
前段时间“包子雷”横空出世,甚至一度霸占了微博热搜,豆瓣2.3的低分真是一度刷新了小万的认知。
众人纷纷表示:我们可能欠编剧一座奥斯卡(微笑脸)。
其实抗日电视剧经常出现一些奇葩情节,比如手撕鬼子。
裤裆藏雷。
想必这些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这部《敌后便衣队传奇》,里面的情节更是离奇。
小万已经被编剧的想象力深深震撼了!
第一集,我们的编剧大大就放了大招,自称“爆破王”的马洛在红军选拔便衣大队队员时上线。
小万仿佛看到一旁小哥嫌弃的眼神。
“爆破王”掏出随身携带的包子。
表示这不是吃的,是孝敬小鬼子。
然后,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拿起包子,咬了一口,随手一丢,炸了!
我……的……天……
紧接着,马洛宝贝似的搬出一个大箱子,丢出一颗西红柿,炸了!
掰成两截的黄瓜胡萝卜,炸了!
辣椒,炸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蔬菜雷”。
能吃还能炸。
如果你以为这就结束了,too young too naive.
马洛紧接着掏出了一个夜壶,没错就是夜壶,这次是他独创的“尿液触发雷”。
化学不太好的小万已经凌乱了,这都是什么鬼原理?
编剧大大的脑洞已经超越了整个世纪。
我们欠英雄们一句致歉
抗日剧因为此起彼伏的夸张情节被网友戏称为“抗日神剧”。
甚至有了属于自己的百度百科。
本应该是弘扬正能量,歌颂在战争中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影片,却活生生变成了一场闹剧。
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
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感情?
日本媒体对中国“抗日神剧”的新闻报道页面有超过千名网民跟帖。
其中获得支持最多的跟帖分别是“这个情节有点意思”、“日本电视剧也该这样荒诞”与“不必较真,不过是披着抗日剧外衣的搞笑剧”。
抗战剧《兵出潼关》的导演史晨风,是一个拍了几十年戏的老导演和编剧。
他坦言,如今之所以雷剧、神剧特别多,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只想挣快钱,不肯在剧作上下功夫。
做到商业性和审美追求的平衡是很难的,但这不是“堕落”的借口。
其实,随着观众对电视剧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导演与主创团队都开始在积极“去雷化”。
《杀手锏》导演徐宗政,将视角放在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人身上,从他们眼中折射出整个时代对于人们命运、思想、成长的变迁。
《红高粱》导演郑晓龙认为,抗战题材作品应该表现的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而不是对日本人的仇恨。
《飞虎队》导演钱雁秋对此表示如果仍然仅限于打打杀杀的低级描述,这一题材总有一天会被再次伤害。
雷剧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话题,但是更多的却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英雄们的亵渎。
小万真的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良心抗日剧,更希望抗日剧能早日摘掉“雷剧”的标签!
【猜你喜欢】
点击即可阅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会现女神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