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皮棉2017棉花期货走势掉了多少钱

供需格局紧平衡 郑棉重心缓慢上移
  内容提要:
  ◆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首次2017年植棉意向面积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4480.5万亩,同比增长2.2%;预计2017年棉花产量约为503.7万吨,同比增加3.3%。
  ◆截至12月16日,累计销售皮棉160.5万吨,不足新棉产量的三分之一。随着出疆运力紧张局面的改善,新棉进入集中销售期,2017年4月之前市场供应充足。
  ◆新年度储备棉轮出时间提前至3月6日,并且将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加大日挂牌数量、延长轮出销售期限,储备棉轮出政策的出台为本年度中后期国内棉花供应提供了充分保障。
  ◆目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整体仍处于缓慢复苏的状态,纺织品服装内销同比增速下滑,出口市场负增长,2017年国内棉花消费难以大幅增加。
  ◆如果储备棉如期保量的投放市场,2016/17年度国内棉花供需有望维持紧平衡态势。
  ◆除去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2016/17年度棉花产量大于需求154.3万吨,期末库存较上一年度增加58.86万吨,供需格局转向宽松,这将对国内棉价造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2016/17年度棉花市场将呈现外松内紧格局,这或导致内外棉价差扩大,预计外纱进口将重回正增长态势,一定程度挤占国内棉花消费。
  ◆2017年原油价格走强将推升涤纶短纤价格运行重心,进而对棉价带来一定的支撑作用。
  ◆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紧平衡,2017年郑棉重心仍将缓慢上移,预计郑棉指数运行区间为元/吨,14000下方可逢低布局中线多单。
第一部分 2016年棉花期货市场回顾
  2016年,郑棉期货呈现探底回升后震荡反弹的走势。一季度,在庞大的库存压力下,郑棉延续2015年下半年的熊市基调,期价重心持续下移,3月1日郑棉指数最低跌至9990元/吨。四月中旬,新棉消化殆尽,而储备棉轮出时间一再推迟,资金借机炒作,郑棉在短短的九个交易日内大幅拉伸接近30%;随后,储备棉开始轮出,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缓解,棉价横盘整理。下半年,在天气炒作、储备棉轮出节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新棉上市时间推迟及新棉出疆运力紧张等诸多利好题材轮番炒作下,棉价重心不断上移,11月11日郑棉最高上探至16975元/吨。进入12月,出疆运力紧张局面改善,新棉大面积上市,市场缺乏新的热点炒作,郑棉弱势回调。截止12月29日收盘,郑棉指数报收于14950元/吨,较日收盘上涨31.03%。
  外盘方面,美棉行情和郑棉大趋势基本一致,四季度走势弱于郑棉。一季度棉价探底回升;4月-7月,主要产棉国美国、印度、中国接连遭遇不利天气,引发市场对全球棉花产量的担忧,期价持续反弹;8月以后,天气炒作告一段落,美棉增产基本确定,期价弱势调整,美棉指数整体维持67-73美分/磅区间。截止美国时间12月29日收盘,美棉指数报收于70.52美分/磅,较日收盘上涨11.28%。
第二部分 基本面分析
  一、储备棉轮出补充供给,2016/17年度国内棉花供需紧平衡
  (一)2017年棉花种植意向同比增2.2%,但仍难弥补国内棉花产需缺口
  2016年12月,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分别对内地12个省和新疆自治区310个县(市、团)2800户棉农进行了首次2017年植棉意向面积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4480.5万亩,同比增长2.2%;其中,新疆棉农种植意向增加4.5%,长江流域同比下降8.1%,黄河流域同比微增0.1%。根据对棉花种植意向和单产的预估,预计2017年棉花产量约为503.7万吨,同比增加3.3%。目前,新疆补贴尚未完成,内地交售仅过五成,意向还要看后期棉花价格与补贴落实情况才能确定。
  2016年棉花价格上涨,加之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棉农收益得到保障,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也在情理之中。但目前来看,增加的幅度仍有限,尚难弥补国内棉花的产需缺口。
  (二)新棉进入集中销售期,2017年4月之前市场供应充足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9.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上涨0.5个百分点,其中新疆采摘进度为99.8%;全国交售率为90.8%,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上涨2.2个百分点,其中新疆交售进度为99.4%。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487.7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16年11月份预测)测算,截至12月16日,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439.6万吨,同比减少25.2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39.1万吨,其中新疆交售籽棉折皮棉378.2万吨;累计加工皮棉404.2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12.2万吨,其中新疆加工皮棉355.3万吨;累计销售皮棉160.5万吨,同比减少2.0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65.7万吨,其中新疆销售皮棉132.6万吨。
  12月以来,新疆棉出疆运力紧张局面明显改善,新棉进入集中销售期,2017年4月之前市场供应充足。
  (三)2016/17年度储备棉轮出时间提前,为本年度中后期供应提供保障
  国内棉花产需存在缺口,而储备棉轮出有效的补充了市场供给,2016年储备棉实际成交265.92万吨,极大的缓解了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矛盾。为了稳定国内棉花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发布《关于年度国家储备棉轮换有关安排的公告》(2016年第26号),决定今年新棉上市期间(目前至明年2月底)不安排储备棉轮入,2017年储备棉轮出销售将从3月6日开始,截止时间暂定为8月底,每日挂牌销售数量暂按3万吨安排。如一段时期内国内外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快速上涨,储备棉竞价销售成交率一周有三日以上超过70%,将适当加大日挂牌数量、延长轮出销售期限。
  新年度储备棉轮出时间提前至3月6日,较2016年的9号公告提前了近两个月时间,并且将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加大日挂牌数量、延长轮出销售期限,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新年度储备棉轮出的实际成交量将超过250万吨,与2015/16年度基本持平,储备棉轮出政策的出台为本年度中后期国内棉花供应提供了充分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如果本年度储备棉再消化掉250万吨,剩余量将不足550万吨,若国内棉花生产不能大面积扩种,则两三年以后我国棉花消费对进口的依赖度将大幅增加。
  (四)内销同比增速下滑,出口市场负增长,国内棉花消费难以大幅增加
  内需方面,2016年国内纺织品服装零售维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461.5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月降低2.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网上销售“穿”类商品增长17.9%,较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1-11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累计12771.7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导致全球纺织服装行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2015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和服饰出口呈现负增长的态势。海关数据显示,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441.9亿美元,同比下降5.0%。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累计出口额为971.6亿美元,同比下降2.6%;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额为1470.2亿美元,同比下降6.5%。
  目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整体仍处于缓慢复苏的状态,2017年国内棉花消费难以大幅增加。
  (五)如果储备棉如期保量的投放市场,2016/17年度国内棉花供需紧平衡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1月供需报告,预计2016/17年度棉花产量在487.7万吨,消费量746.7万吨,新年度国内棉花供应缺口在260万吨。但由于庞大的国储棉库存,加之100万吨的进口棉,国内棉市供应整体是有保证的。
  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487.7万吨测算,截至日,全国累计销售皮棉160.5万吨,余量在320万吨,月度消费量65万吨左右,新棉尚能满足近5个月的消费。如果储备棉如期保量的投放市场,2016/17年度国内棉花供需市场有望维持紧平衡态势。
  二、2016/17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格局转向宽松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2016年12月份全球产需预测,因得州产量的增加抵消了南北卡罗来纳州产量的减少,本月调整2016/17年度美棉产量7.9万吨至360.1万吨,较上一年度增产79.1万吨。同时,小幅调减美国国内用棉量4.4万吨至71.9万吨。预估2016/17年度美棉出口266.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66.5万吨;期末库存为104.6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21.8万吨;库存消费比31%,高于上年度的30.2%。
  全球方面,调增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产量,预估2016/17年度全球产量2272.43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69.6万吨;调减印度、美国和韩国的消费量调减,调增中国和越南消费量,预估2016/17年度全球消费量2439.6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3.9万吨;预估2016/17年度全球期末库存1943.5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166.7万吨。但值得关注的是,除去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2016/17年度棉花产量大于需求154.3万吨,期末库存较上一年度增加58.86万吨,库存消费比增加3.6个百分点至54.2%。
  2016/17年度,除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棉花供需格局转向宽松,这将对国内棉价造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一)2016/17年度外纱进口将重回正增长态势,一定程度挤占国内棉花消费
  国内棉花进口有配额限制,而纱线进口并没有限制,当国内外棉价差拉大,纱线进口数量将明显增加。2016年上半年国内外纱线价格持续倒挂,导致进口纱数量大幅下滑。海关数据显示,1-11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77.0万吨,同比下降17.99%。但进入11月,随着内外棉价差的重新扩大,国内纱与进口纱再现500元/吨左右的价差,外纱价格优势显现,11月进口纱数量大增,2016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2016/17年度棉花市场将呈现外松内紧格局,这或导致内外棉价差扩大,预计外纱进口将重回正增长态势,一定程度挤占国内棉花消费。
  (二)国际原油走强推升涤纶短纤价格重心,对棉价带来一定支撑作用
  化纤对棉花的消费替代对中国乃至全球棉花供需产生重大影响。化纤包括短纤(涤纶短纤与粘胶短纤)与化纤长丝;其中,化纤短纤通过棉纺企业应用,直接与棉花产生竞争,形成直接替代;化纤长丝主要通过抢占终端消费(服装、家纺)份额,对棉花间接产生替代。据统计,2015年涤纶长丝市场份额为45.86%,棉花为12.27%,涤短再生为11.34%,涤短原料为9.71%,粘胶短纤为6.31%,锦纶为2.76%,其他为10.8%。2016年四季度,棉花与涤纶短纤的价差一度拉大至9000元/吨,2016年涤纶短纤的替代消费比例仍将上调。
  涤纶短纤的最上游原料是原油,从大趋势来看,涤纶短纤与国际原油走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由于主要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且全球宏观经济呈复苏迹象提振需求,我们预计2017年原油价格将震荡上行,布伦特原油指数震荡区间上移至50.0-75.0美元/每桶,这将推升涤纶短纤价格运行重心,进而对棉价带来一定的支撑作用。
第三部分 后市展望
  2017年,大宗商品走势将充满曲折。美国经济复苏加快,如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超预期,这将会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此外,明年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重要经济体面临大选,风险事件频繁,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下,2017年国内外纺织服装终端需求依旧疲弱,这也就决定了棉花消费难以出现明显好转,2017年棉花行情仍是围绕供给端波动。截至日,全国累计销售皮棉160.5万吨,新棉余量在320万吨,月度消费量按65万吨测算,仅能满足不到5个月的消费。后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将集中在储备棉轮出和2017/18年度新棉生产情况。储备棉方面,发改委2016年第26号公告,将2017年储备棉轮出时间提前至3月6日,截止时间暂定为8月底,每日挂牌销售数量暂按3万吨安排;同时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加大日挂牌数量、延长轮出销售期限。如果储备棉能够如期保量的投放市场,2016/17年度国内棉花供需市场有望维持紧平衡态势。2017/18年度棉花生产情况,目前新棉种植工作尚未展开,根据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2017年植棉意向面积第一次调查,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4480.5万亩,同比增长2.2%,有望扭转植棉面积五连降的态势;但增幅仍有限,尚难弥补国内棉花的产需缺口。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及生长期的天气情况将是后期影响棉价走势的重要因素。
  此外,我们仍需关注,2016/17年度,除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棉花供大于求,外松内紧格局或导致内外棉价差扩大,外纱进口将一定程度挤占国内棉花消费。但另一方面,原油价格持续走强将推升涤纶短纤价格运行重心,进而对棉价带来一定的支撑作用。
  综合而言,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紧平衡,2017年郑棉重心仍将缓慢上移,预计郑棉指数运行区间为元/吨,14000下方可逢低布局中线多单。
  本研究报告由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撰写,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新纪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对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新纪元期货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新纪元期货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新纪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日棉花今日市场行情预测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日猪价格网推荐信息:
  近日新疆棉区籽棉收购全线结束,棉企专心向内地移库和在疆内销售皮棉,新疆棉区优质皮棉备受关注,中低等级棉花滞销售。
  3月3日某阿克苏棉企负责人表示,近几日“双29”“双30”南疆手采棉备受关注,下游企业下单热情不减,尤其内地贸易商和疆内纺企更是趋之若鹜。当日阿克苏地区“双29”南疆手采棉价格16100元/吨左右(毛重、带票),较前几日价格上涨100元/吨左右,“双28”“双30”手采棉由于一致性好、各项指标优质,得到热捧。
  近期仍能见到一些来自内地江苏、山东、四川、重庆等地的贸易商来询价、看货,他们购买目标是优质新疆棉。某来自江苏的客商说,眼下储备棉轮出即将展开,但储备棉主要是年的棉花,棉花质量谁也拿不准。新疆优质棉就成大家争抢目标。
  新疆纺企近两年在政策扶持下得到迅猛发展,预计本年度纺纱用棉可能会增至70-80万吨。由于新疆地区储备棉监管库基本没有储备棉,新疆纺企竞拍棉花后还要从内地运往新疆,但“回流”棉花没有出疆补贴。以目前汽运费用1000元/吨左右,因此储备棉被运往新疆费用大增,企业并不划算。
  “我们抓紧购买本地棉花,起码能够维持正常生产。”3月3日某新疆纺企老板介绍,他们采购目标是3128级及以上新疆手采棉和机采棉,近期优质新疆棉在疆内供不应求。但据新疆部分棉企反馈,目前存留在疆内的优质新疆棉数量并不多,新疆企业大多抓紧向内地移库,各企业囤货不多。
  谈起对后市场看法,新疆棉企、纺企大多信心满满。正如某棉企老板说:目前新疆棉销售进度超过75-90%,棉花加工主体剩余棉花已不多,后期看来销售压力较小。另外2016年新疆棉花品质达到历史高点,得到下游用棉企业普遍赞誉,预计2017年新疆棉农将更是一个好收成。
  而部分纺企也表示2017年市场可期。一方面,春节后进口纱价格大涨,目前常规纱方面,内外纱价格倒挂接近1000元/吨,很多坯布企业转而使用国产纱。另一方面,储备棉将继续轮出,企业有望降低成本,实现竞争力提升。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股票/基金&
国内皮棉现货价格为何下跌?
  近期,国内皮棉价格呈下跌走势。11月10日,新疆3128级皮棉提货价元/吨,较月初下跌300-400元/吨;黄河流域3128级皮棉价格在元/吨,下跌200-300元/吨;长江流域3128级皮棉价格在元/吨,下跌300元/吨左右。  笔者认为,皮棉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市场不振,影响皮棉现货行情。ICE期棉在商品期货普跌及供需压力之下,延续下跌走势,12月合约触及62美分的前期低点。尽管11月6日交易商在USDA月报公布之前调整头寸,ICE期棉跟随谷物价格从低位反弹,但市场不看好美棉出口前景,基本面将继续对棉价施加压力。国内郑棉重心振荡下移,11月7日,郑棉主力CF1501合约收报13420元/吨,较10月31日的13610元/吨下跌190元/吨,期货市场弱势下行,压制皮棉现货行情。  2、高库存低需求制约行情。目前国家储备棉库存高企,加上今年全国600多万吨的产量,还有89.4万吨1%关税棉花进口配额,棉花供应十分宽松,足以满足2014/15年度的棉花消费需求,尤其进入11月份之后,新疆机采棉陆续上市,内地新季棉花也陆续上市,市场供应资源丰富,制约棉价。  3、纺企补库告一段落。11月份以来,国内棉纱价格继续小幅下跌,其中普梳21支、32支价格下跌150-300元/吨;进口纱价格也小幅下跌100-200元/吨。纺企为降低原料成本,对皮棉采购持谨慎观望态度,除个别高等级棉、进口高质量棉花外,普遍压价采购。另外,据部分纺织企业反映,10月中旬以来原料库存陆续得到补充,近期对棉花的采购并不迫切。因此,棉企为快速回笼资金,不乏降价销售皮棉者。  综上,笔者认为在上述利空因素下,皮棉现货价格仍呈下跌趋势。不过,今年棉花上市延迟且产量低于前期预测,棉农售棉积极性不高,且棉企加工利润不佳,整体开机率不高,皮棉产出量相对有限。同时,今年国家除89.4万吨1%关税内配额外,原则上不再增发棉花进口配额,引导企业用国产棉,2015年3月份之前也不抛储,因此棉企存在挺价意愿,或限制皮棉下跌空间。
(责任编辑:HF046)
11/10 01:2511/07 01:0211/05 17:3011/05 07:2711/04 09:0411/04 01:0311/03 11:5611/03 09:34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棉花2017期货走势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