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医用高压氧舱专利专利申请

中药的专利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中药的专利保护
【摘要】:中药是我国的文化精粹,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经验总结。中药在我国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以及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理论与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发展较晚且不健全,导致中药领域的专利保护不尽人意。更严重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先进的技术优势及雄厚的资金优势,无偿利用我国的中药资源,并将其申请专利,再以高出原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的价格返销至我国,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中药领域的专利保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中药进行了阐述,概括了中药的内涵及外延,并将其与西药进行比较,分析了中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然后通过简要介绍中药的保护现状,指出研究中药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第二章重点讨论了中药专利申请授权状况。首先指出虽然我国是中药的传统大国,中药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这些申请和授权的中药专利技术含量较低、缺乏创造性、个人申请量所占比例高、专利申请缺乏重要的药理研究。其次,分析了中药专利保护的优缺点,指出虽然中药专利保护存在一些缺点,但是专利保护对于中药发明创造仍然是必要的。
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与成因。许多中药专利申请因为很难满足现行专利法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而无法获得授权。中药专利保护范围难以确定及中药专利侵权难以确定也是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而造成中药专利保护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药自身的特点和中西方科技文化的差异。
第四章探讨了中药专利的实质审查。本章站在现行《专利法》的角度,结合《专利审查指南》的具体规定,重点分析了中药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审查标准,并根据中药专利申请中常遇到的情况指出哪些专利申请不能满足实质审查的要求及如何进行修改。
第五章对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对策。结合中药专利保护的一些缺陷及现行科技的进步,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建议在中药专利申请中引入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用中药指纹图谱来表征中药产品,解决中药产品难以表征、保护范围难以确定的难题;建议引入传统知识来源披露制度,解决发达国家无偿利用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建议根据中药自身的特点确定中药专利审查标准,使中药专利申请容易获得授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D923.42;F204【目录】:
第一章 中药基本知识及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9-16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9-11
一、中药的概念9-10
二、中药的特点10-11
第二节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11-16
一、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11-14
二、中药保护的危机14-16
第二章 中药申请授权状况分析16-25
第一节 目前中药专利申请和批准状况16-18
第二节 获得授权的中药专利特点18-19
一、获得授权的中药专利创造性偏低18
二、个人专利申请“量高质低”18-19
三、获得授权的中药专利分布集中19
第三节 目前中药专利保护的利弊19-25
第三章 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与成因25-30
第一节 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25-27
一、许多中药难以满足专利的“三性要求”25-26
二、中药专利保护范围难以确定26
三、判断中药专利侵权存在难度26-27
第二节 中药专利保护难的成因27-30
一、中药自身的特点27
二、中西方科技文化及哲学观差异27-30
第四章 中药专利的实质审查标准30-34
第一节 关于“新颖性”的实质审查30-31
一、“新颖性”的审查标准30
二、一般不具有新颖性的中药专利申请30-31
三、修改措施31
第二节 关于“创造性”的实质审查31-33
一、“创造性”的审查标准31-32
二、不具备创造性的中药专利申请32
三、修改措施32-33
第三节 关于“实用性”的实质审查标准33-34
第五章 完善中药专利保护的对策措施34-41
第一节 使用中药指纹图谱表征中药有效成分34-35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及优点34-35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35
第二节 专利法引入事先知情同意与传统知识来源披露制度35-38
一、事先知情同意制度35-37
二、传统知识来源披露制度37-38
第三节 根据中药的理论特征调整专利审查标准38-41
一、关于“新颖性”的审查标准38-39
二、关于“创造性”的审查标准39-40
三、关于“实用性”的审查标准40-41
参考文献42-4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琦;[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1期
王振华;[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5期
李高峡,李祖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丁唐相;;[J];中国林副特产;2009年06期
章洪流;;[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6年02期
吕占江;;[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年01期
王乐;李素霞;陈晶;;[J];河北化工;2010年01期
周艳好;;[J];河南中医;2009年10期
;[J];江海纵横;2009年04期
张今;[J];科技与法律;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瞿飞;孙志佳;陈爱茜;熊晚珍;王树婷;孙志国;;[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崔艳峰;;[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徐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史平臣;刘宏印;王永军;庞俊霞;;[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李正锋,许其勇;[J];中华商标;2004年01期
金正宇;;[J];中华商标;2011年11期
林燕;张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徐丹;;[J];安徽医药;2011年02期
徐丹;;[J];安徽医药;2011年06期
邱平荣;;[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米岚;朱晓卓;田侃;;[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曹新明;梁志文;;[A];中国法学三十年()[C];2008年
沈益平;;[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张伟华;;[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易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白光清;;[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刘宁;;[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张沧;;[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侯海薏;俞翰政;;[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徐伟;;[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辉;[D];吉林大学;2011年
郝刚;[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刘雪凤;[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蒋虹;[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曹素璋;[D];中南大学;2011年
桑海强;[D];中南大学;2010年
吕炳斌;[D];复旦大学;2011年
邹琳;[D];湘潭大学;2011年
阎云峰;[D];湖南大学;2009年
温明;[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小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国富;[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杨初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戴彬;[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文娟;[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伊藤贵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林立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志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晓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叶青蓝;[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伟;梅洁;肖玉秀;;[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年02期
王琦;[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1期
张新国;石秀芹;冯建波;;[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06期
陈小康,孙素琴,李隆弟;[J];分析化学;2002年10期
袁敏,曾志,宋力飞,杨挺,刘乡乡,曹骋,曾和平;[J];分析化学;2003年04期
袁金斌,朱卫丰,杨武亮,饶毅;[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程存归,郭水良,陈建华;[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6期
张璐璐,戚昌文,刘承华;[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王北婴;[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年07期
刘祖贞;;[J];中医药导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文华;[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宋江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涛;[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王永艳;王忠良;;[J];情报探索;2008年07期
朱红利;;[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高翔;;[J];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06期
王雅洁;王敏洁;;[J];理论界;2009年12期
陈亚为;;[J];天津人大;2011年01期
聂孟民;;[J];知识产权;1992年02期
王平达,刘淑艳;[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鲁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谭明华;李良;;[J];金融会计;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奇;;[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冯晓青;;[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温旭;;[A];专利法研究(1996)[C];1996年
王荧;;[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吴欣望;朱全涛;;[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马丽丹;张玥;朱光竹;;[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施泽华;;[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张清奎;;[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陈静;;[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宦建新?通讯员
单启宁;[N];科技日报;2008年
黄庭满;[N];国际商报;2000年
彭兴庭;[N];经理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刘正午 林碧莲;[N];医药经济报;2005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
省知识产权局
林岚;[N];福建科技报;2003年
本报记者 姜业庆;[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陈会扬;[N];健康报;2000年
;[N];黑龙江日报;2004年
李羚;[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继进;[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富铀;[D];天津大学;2003年
周密;[D];河海大学;2007年
于雪霞;[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董雪兵;[D];浙江大学;2006年
杨旭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游云;[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曹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温英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郭德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朱玉春;[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媛;[D];厦门大学;2008年
刘丽群;[D];西北大学;2004年
赵青;[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陈自喜;[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张杰;[D];黑龙江大学;2012年
郑自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袁杨;[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段计珍;[D];内蒙古大学;2006年
王卓;[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赵连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更多法律知识
  专利制度对中药领域发明的保护&法学论文&知识产权法律网/lunwen/683.html专利制度对中药领域发明的保护  1.中药的特点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中药治疗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仍具有西药不可替代的地位。全国有药用资源共12807种,其中大部分为药用植物。现代研究表明,植物和动物药中的药效成分非常复杂,很多成分是人工难以合成的,尤其复方中药,成分更加复杂,现有的科学技术几乎不能清楚描述其药效的物质基础,更不用说其确切的作用机理。然而我国人民长期的用药经验证明,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不仅是有效的,而且对某些慢性疑难杂症有着独特的疗效,其中保健养生又是中药的传统优势。  2.中药专利可涉及的技术主题  中药专利可涉及的技术主题非常广泛,从原料到成品及过程中的任意环节,只要技术改进能够带来有益效果的技术方案均能成为中药的客体。  中药研究中可专利的技术主题包括:  &中药材:新的药源动植物、矿物,药用植物的栽培、种子选育、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种质资源、组织培养、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以及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配方颗粒、新饮片等。  &药效物质:中药的药效物质涵盖的范围很宽,包括了有效单体即化合物,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群,单味药物提取物,复方药物提取物,以及各种有效物质的组合物等等。  &中药新用途:单位中药及复方中药的新用途,如治疗新适应症,生物防治、生物农药、保健食品等。  &制药工艺的研究: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药用辅料等。  &质量标准  &动物模型  3.中药的几种形式  中药专利主要以的形式出现,其保护的客体分为:中药产品专利、方法专利和中药新用途专利。  中药产品专利常见的有:单位中药或复方中药提取物,含单一或多种活性组分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的新制剂及合剂。  方法专利中常见的包括: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剂工艺。  中药新用途专利中常见的包括:新的动物、植物、矿物或其提取物的医疗用途,已有中药材或其提取物的第二医疗用途。  我国规定,专利说明书必须&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权利要求书是&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因此专利权的取得依赖于权利要求书对技术方案的明确界定。  4.中药作为专利保护客体的特殊性  清楚定义专利权客体是必要的,在制药领域一般认为,产品保护是绝对的,方法保护是相对的,因此人们总是企图找到一个确定结构的化合物,一方面很容易证明其确切疗效,副作用,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证明其作用方式,在描述技术方案时可以完全达到专利法要求的&清楚完整&,在发生侵权的时候也容易通过随机的产品测定获取证据,因此,习惯上发明人也以追求有效单体(化合物)为首选。  但是由于中药本身的特点,其药效物质往往是一类或几类大类天然化合物,在这些复杂的天然物质中找到确定的有效单体非常困难,近百年来,从中药中分离到的有效的纯化合物仅青蒿素、麻黄素及小檗碱等少数几种,因此,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除药用辅料外的中药及制品被分入&A61K35/00含有原材料或其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项下,但中药本身有其内在的规律,虽然其成分或有效物质不明确,但并不表明其不能在另外的理论框架(如:中医药理论)下被说明清楚和重现。在现有的专利制度下,怎样定义中药客体才能恰当的反映中药的特点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日起,我国专利法对药品实施保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进展,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逐渐增多,中药研究的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大类有效物质的筛选,而不是单纯按西药的方式,先分析化学成分再筛选有效物质。  目前,我国的中药专利申请的国内申请人多为个人,因为研究手段和技术水平的原因,这类申请的技术主题主要集中在秘方,即以限定原料(药材)及其用量和简单制备工艺来定义的产品上,其技术含量较低,市场转化度较小。而且,以中药复方为权利保护客体时,由于难以说清楚其有效成分,加之很多中药还含有相同的可检测物质,这类专利在侵权判定时极为困难,尤其在处方药味较多时。因此,谋求简单有效的定义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5.案例分析  案例一:剂型改变对药效提高的贡献  专利号为,名称为&一种补脾益肠丸的制备工艺&的中药专利是广州陈李济药厂在传统丸剂上的一个改进发明,其技术方案是&将中药材分成内层药和外层药两部分,将内层中药粉元胡5~13%(W/W,以下同),荔枝核5~10%,干姜1~4%,甘草5~12%,防风2~7%,木香2~6%,补骨脂1~6%,赤石脂7~17%在泛丸缸内泛成小丸后,包肠溶衣层制成内层药丸,再用食用粘合辅料作粘合剂将外层中药粉黄芪4~12%,党参 4~15%,砂仁1~7%,白芍7~17%,当归1~14%,白术5~12%,肉桂1~7%在泛丸缸内包囊在内层肠溶衣丸的外层,制成胃肠分溶双层丸。 &  申请人将按传统中医药理论配伍的中药,根据其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胃内溶解和肠内溶解两部分,将传统丸剂改为&胃肠分溶双层丸&,其基本制备工艺没有大的改动,发明人的目的是让&药物口服后部分药物先在胃内吸收,而另一部分到达肠道后才崩解,从而提高药物在胸中的局部浓度,以达到止泻、止痛、止血生肌的目的,提高对治疗慢性肠道炎的疗效。&从发明人提供的药理试验看,该发明专利的剂型改进是成功的。  案例二、国外专利申请为中药领域可专利性主题的恰当定义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专利号为,名称为&中草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中药发明专利,是英国植物技术有限公司(Phytopharm)根据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二次开发后在我国提出的第二份专利申请,植物技术公司1995年出让该药(第一份专利申请)欧共体市场开发和销售权的许可证,获利100万英镑,1996年获得生产许可证,第一批定单就高达3亿英镑。  申请人在其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是&一种适合治疗反应特异性疾病,非反应特异性的湿疹或牛皮癣的物质,该物质能够从冷冻干燥的含有下列中草药的混合物的煎剂中提取出来:伤风、蒺藜、委陵菜、川木通、地黄、甘草、赤芍、白鲜皮、淡竹叶、荆芥穗,该物质含有存在于该冷冻干燥的煎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如果用水溶液稀释该冷冻干燥的煎剂并将其在WHATMAN 2CMS&55CMS&3MM的纤维素试纸上使用比例为4:1:1的丁醇、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进行色谱层析10小时,这些成分会具有0.00到00.100、0.167到0.300、0.400到0.533、0.700到0.833或0.900到 0.967范围内的RF值。&  所述的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用白介素4激发的人单核细胞上CD23抗原的体外表达,10味中药可任意搭配。中医药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知道,中药配伍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也许并不认同其法律意义上的任意搭配的可能性。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西方人在专利保护上的思维方式,尽可能扩大保护范围是最重要的。  该专利并不涉及高新技术,使用的是常见的纸层析分离方法,将原来复方中的几个大类有效物质进行浓缩、纯化,制剂,就专利本身而言,所涉及的中药比起原来的中药汤剂进步了,其有效物质相对明确,初步弄清了作用机理,也比较容易量化,因此,在不降低疗效的条件下,服用量减少,服用方便,更符合现代社会对药物的基本要求。应当说。英国植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对改变中药的面貌甚至研究方式都起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这种趋势可以从90年代以后的中药研究文献中予以发现。  察外知内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原理之一,即使科学发展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对人体本身有了清楚的了解,同样,现代技术也不能完全企及中药的本质,多年的中药药理研究也证明,过多的穷究确切的药效物质单体,有时得不偿失,很高,中药不能也不可能西药化,因此,从外围,以多种方式尽可能&准确&定义中药产品是可能的,而且很有必要。
【1个回复】
【4个回复】
【3个回复】
【4个回复】
【3个回复】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微信法律咨询
扫一扫 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客服QQ:(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如何给祖传药方申请专利
我家有300年祖传:烧伤烫伤药,治愈后,无疤 .现想申请专利,更有望结识有识之士,有德医药厂家洽谈,推广.福泽苍生!联系电话: 萧先生
10-03-27 &
药方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只要75元就能申请成专利,但你需要有很多很多的钱和时间,你的药方才能生产,因为需要做药理试验,从专家论证开始,然后白鼠,然后大型动物,然后猴子,然后人体试验,然后是孕妇和小孩,这个过程需要3-5年的时间,大概需要50-100万的资金,最后你的药方才能获得国家授权生产虽然专利能保护你的药方,但中药是有共性的,比如:你的专利是地瓜+西瓜可以治疗感冒,别人可以生产地瓜+冬瓜来治疗感冒,用一种货多种药物代替你的药方中的一种药物,同样不算侵犯你的专利。简单说就是你申请成专利没有任何用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产品申报需联系药监局
专利申报把申报材料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
静电会比较好的,磁贴效果不怎么样,
可以继续贴的,因为你的鸡眼那里的皮很厚,只能一层层退.等到烂的差不多时你可以除去水杨酸苯酚贴膏,当然不会伤及骨头了.
只通过号码是看不出来是否授权的,因为只要提交申请,文件合格就有申请号,该号码一直存在,专利申请授权后在申请号前面加上"ZL"就是授权号,所以建议如果只是要大概了...
申请药物专利比药品注册要求略低
但估计你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先做专利查询
完成动物试验研究
在开展临床研究之前,就可以提出药品专利申请了
手脚冒汗,局部温度低,医学上称为手足多汗症,这和性功能没有关系,治疗手足多汗,可以采用手足多汗洗剂有一定疗效.
答: 此外,与许多抗抑郁物质相同,跑步帮助大脑刺激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中的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
答: 早泄的定义:
在性交时,男子勃起的阴茎未纳入女子的阴道之前,或正当进入时,或刚纳入后,便已泄精,阴茎随之软缩,使性交不能继续下去而中止,称为早泄。也有人认为...
答: 你接种的什么疫苗啊?问题太模糊了
答: 美容手术潜在的七大危险
所有的整形手术都存在创伤、并发症和疤痕,都会对整容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人们选择了整容也就选择了风险。然而商家为了吸引...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中药复方专利申请“三性”标准的解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2010年
中药复方专利申请“三性”标准的解读
【摘要】:在知识产权战略盛行的今天,各国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专利的申请。中药复方专利申请己成为各国攫取国际医药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中医药鼻祖的中国,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的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状况下,对专利授权的"三性"标准进行分析实有必要且意义重大。唯有对中药复方专利的"三性"标准进行正确解读,才能充分挖掘中药复方专利,进而对中药复方实施有效保护。
【关键词】:
【分类号】:D923.42【正文快照】:
一、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的必要性1‘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盛行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实践历史。中药复方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知识产权战略盛行的今天,拥有多少中药产权意味着拥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焦振廉;[J];陕西中医;2004年04期
夏莹;冯国忠;;[J];上海医药;2008年04期
路晓钦,高月;[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年01期
姚雪芳;丁锦希;邵蓉;赵国春;;[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谈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查飞;叶海峰;梁剑;朱品玲;钟茂生;江晓芬;;[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李丽婷;;[J];中华商标;2008年08期
曹志文;;[J];中华商标;2010年06期
高荣林;;[J];中华商标;2011年02期
王一超;;[J];中华商标;2011年05期
高荣林;;[J];中华商标;2011年06期
蔡立猛;;[J];中华商标;2012年01期
吴胜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赵红岩;;[J];安徽医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沧;;[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张沧;;[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俞风雷;王广娜;;[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董舒翼;舒华英;;[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刁茜;;[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李娜;;[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刘坚勇;;[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林蔚;;[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张继良;吴纯洁;黎江华;严茂伟;陈楚明;;[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焦坤;丛晓东;张云;;[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晓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方兴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阮思宇;[D];吉林大学;2011年
徐鹏;[D];吉林大学;2011年
刘雪凤;[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卢斌;[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周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鲁春晓;[D];山东大学;2011年
蒋虹;[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邵小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汉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凌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镭;[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戴彬;[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如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伊藤贵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汉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叶传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林立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平,李月彩,黄熙;[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5期
黄熙;[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吴小璐;肖诗鹰;;[J];世界科学技术;2005年02期
夏莹;冯国忠;;[J];上海医药;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广远;;[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张欣宇;;[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2期
刘旭霞;耿宁;;[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沈明福;;[J];人民政坛;2010年09期
徐孝棠;;[J];知识产权;1987年01期
白贵秀;程玲;;[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6期
张务谨;;[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J];法人;2011年06期
吴兆平;曹绍文;;[J];今日科技;1988年01期
徐恕;;[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欣棠;;[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慧;;[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韩晓春;;[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邱福恩;;[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黄熊;;[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王燕红;;[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刘立平;;[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文希凯;乔德喜;吴宁燕;宋建华;寿宏;韩晓春;臧克兰;;[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王澄;;[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王甦;卢素华;;[A];专利法研究(1996)[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Redfern);[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赵淑雯;[N];苏州日报;2009年
付丽丽;[N];大众科技报;2010年
刘丹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孔元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何越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张海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N];浙江日报;2009年
;[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王文波;[N];人民法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游云;[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周长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黄武双;[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陈志诚;[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薛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张玉涵;[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朱中群;[D];苏州大学;2008年
马文霞;[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史双文;[D];吉林大学;2007年
叶辉鹏;[D];复旦大学;2008年
鄢隆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方青;[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刘建强;[D];兰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用高压氧舱专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