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间服务对象只包括户籍所在地人口吗

庆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_理论调研_中国共产党庆阳市委员会
· · · ·
&   &   &
最新资讯:
· 10-20    
· 10-19    
· 10-19    
· 10-19    
· 10-18    
· 10-14    
庆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
  根据庆人大常办[2014]9号《关于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我委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全市范围内针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涉及卫生和计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医疗资源现状
  庆阳市辖7县1区,11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261个行政村,总人口263.92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县区农民纷纷&跳出农门&,进城打工、经商,或陪子女上学,很多人从农村走进了城市。据卫生计生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市跨县区一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49万人,其中流出人口42.73万人,流入人口6.27万人。流出人口主要分布在周边省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流入人口以市内流入为主,其次是跨省流入和省内流入,跨省人口主要来自陕西、河南、四川等省,主要聚集在西峰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为2211191人,其中城镇人口293042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市内常住人口减少15087人,城镇人口增加19456人,与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市内常住人口增加70604人,城镇人口增加110530人。
  全市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15个,其中公立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38个,村卫生室1261个,厂矿企业单位所属医院2个、医务室20个,民营医院10个,个体诊所1084个。公立医疗机构中,有市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各1个,县级综合医院8个、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2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个。全市共设置病床7962张,现有卫生工作者13461人,其中,正式在编干部职工6711人、临聘人员2031人、村医2670人、个体诊所及民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2049人。自2009年实施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人均补助经费已提高到35元,止目前全市累计建立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245.9万份,建档率93.2%;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3.7万人、重性精神病4240人、高血压10.5万人、糖尿病2.31万人,管理率分别为95.2%、97.9%、96.6%、93.7%。全市新农合制度2003年在庆城县试点实施后,2007年实现了8县区全覆盖,按照&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基金使用率达到90%以上,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提高到60%。新农合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益,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缓解;农民因病就诊率不断提高,&小病扛、大病拖&的状况完全改善,为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的看病问题筑起了一张有力的保障网。2014年,全市有参合农民216.97万人,参合率达98.18%;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8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为320元,个人缴费为60元。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卫生计生工作带来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镇医疗机构负担沉重。全市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造成转移人口的就医场所和卫生资源使用情况发生改变。原居住地就医由乡镇卫生院和村生室承担,而转移人口到城镇后,就医场所改变为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是市县医疗机构超负荷运转。全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共设置床位6310张,近三年来平均门诊人数为176.43万人次,平均住院人数为14.6万人次,平均床位使用率为86.8%。县级综合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均达到90%以上,西峰城区的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床位使用率一直维持在106%以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基本达到极限,个别医院已经长期超负荷运转。二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城镇居民服务任务,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时,每万人配备工作人员4.5-5名,近几年随着农业专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拓展提升,工作范围和数量迅速增加,现有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不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服务需求,工作中顾此失彼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较为普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亟待加强。
  (二)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难以到位。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以来,全民享受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局面基本形成,国家服务规范设计以户籍所在地为主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导致基层提供各项服务的难度较大,各种矛盾问题日益凸显。一是重点人群随访不到位。流动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管理成为户籍地公共卫生工作的难点,基层医疗机构每年对重点管理人群的一次健康体检和四次随访,由于部分对象不在原居住地,而流入地又不能为其提供服务,致使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部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及时率偏低,传染病防控制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三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婚前检查率、妇女病普查率、住院分娩率均低于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高于户籍人口。
  (三)医疗保障制度落实难度增大。一是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由于城乡医保信息不通,致使农业人口进城务工、学习、生活时,原医保关系不能有效转移,无接管和服务机构,导致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二是存在重复参保问题。由于农业人口进城务工、学习、生活的流动性、身份的多重性和城乡医保信息没有对接等因素,存在重复参保问题。例如农村户籍的高校学生,一方面已经以户为单位参加了新农合,另一方面又在学校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是监管难。由于农业人口进城务工、生活、学习分布范围广泛,医保政策跟踪服务和监管难度大,成本高。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不高。一是现有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体系不能满足基层流动人口工作的需要,基层工作负担过重,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地区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力量不足,管理缺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受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流动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一些地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各项服务和管理还有较大差距。三是流出人口服务管理仍然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问题,信息掌握难,服务管理难,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工作机制没有建成。四是公安、工商、人社、卫生计生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不到位,综合治理工作局面还没有形成。
  三、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在全市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医问题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将医疗机构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根据我市目前医疗机构配置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实际情况,在继续巩固乡村医疗机构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市、县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趋势和城镇实际常住人口数量,采取&循序渐进、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城乡医疗服务资源。一是扩大县以上医院建设规模,并适当引进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院,缓解目前群众就医难和医疗机构服务压力大的现状。二是对现有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人员、经费投入和网络等方面予以加强,并根据各自实际和人口布局,增建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不断满足农村转移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二)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一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的公共卫生信息交流和公共卫生工作移交机制,使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信息随着流动人口跨地区流动而转移。二是为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办理流动人口服务卡,实行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服务。三是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工作等工作,与流入地居民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尽快连接共享居民健康档案、国家免疫规划和妇幼卫生服务及医疗机构院内HS系统管理等卫生服务系统的整合运行,实行网络管理,尽可能将各项服务关口前移,确保每项服务的及时有效。
  (三)逐步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国家及省上多次明确提出要整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等三项医保制度,实行三保合一。由于城镇职工医保与城镇居民、新农合两项制度从筹资标准、报销比例等几个方面看差距较大,而城镇居民医保又是借鉴新农合制度建立的,二者从制度设计等方面来看基本一致,2014年两者筹资水平也都达到380元,因此,目前可以优先考虑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实行城乡居民医保,待条件成熟时实行三保合一。整合城乡医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整合经办机构。将现行的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整合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便于城乡居民享受政策。二是建立统一的全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使用不同的信息管理平台,为确保进城人员快捷获得医保报销服务,杜绝重复参保等问题,必须建立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使用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卡,方便参保人员刷卡就医、转移关系、支付报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和全程服务。三是建立统一的待遇管理。医保制度整合后,必须统筹管理,建立统一报销模式和标准,在统筹区域内各地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医院等级的规定、基本药物目录、诊疗目录、治疗和结算管理办法应一致。
  (四)深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单位负责、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强基层人员配备,要重点加强基层卫生计生部门基层流动人口工作人员的配备,按照300:1的标准配备流动人口专职工作人员。二是整合基层力量。建议整合基层综治、公安、工商、人社、住建等部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力量,建立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在基层流动人口工作机构和网络建设上实现创新和突破。三是整合原人口计生部门的《全员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甘肃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原卫生部门的信息系统数据,与公安、教育、人社、住建等部门建立数据交换中心,定期(即时)交换数据。
(编辑 辛荣钰)
Copy Right & 2010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共产党庆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您是本站的第[]当前位置: >> 政策法规 & 市政府办文件 >> 正文
索&引&号:
名称: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及其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铜政办〔2011〕87号
组配分类:政策法规 & 市政府办文件
关&键&词: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均等化 责任单位 工作职责 实施方案 通知
内容概述:
生成日期:
有效时间: 0:00:00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服务对象:
信息格式:
语&&&&言:简体中文
在线链接地址:http://zwgk./web/XxgkNewsHtml/62-13-52285.html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及其实施方案的通知
铜陵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责任单位工作职责
一、市人口计生委:03
二、市教育局:
三、市卫生局:85%6590%90%
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2
六、市公安局:
七、市财政局:
八、市民政局:
九、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计生协:0680%
十、市广播电视台、铜陵日报社等宣传部门:90%
十一、铜陵县、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11
铜陵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二、主要内容
(一)宣传教育服务:90%
(二)免费计划生育技术综合服务:201295%90%
(三)便民维权服务:1235624
(四)奖励优待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工作机制。
(二)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e
(三)健全全员人口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四)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费保障机制。20103040%30%30%
(五)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评估机制。
铜陵市流动人口子女均衡教育均等化实施方案
铜陵市流动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一条& 201111
第二章& 就业扶持
第八条& 16
第九条& 200966
第六章& 附& 则
铜陵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
201111200932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变运行机制。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201125
(三)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强化绩效考核。22
(四)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五)加强宣传,落实督导。
关于实现流动人口居住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方案
&&& 一、实施范围
二、保障方式
(一)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
(二)鼓励园区、企业自主解决。
三、申请审核
四、动态监管
五、组织保障
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临时
救助制度实施方案
(一)5001000
(二)10002000
&&信息来源: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省、州、县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贵定县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贵定县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府发〔〕号)及《黔南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黔南府办发〔〕号)精神,按照县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为做好我县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栏不再登记农业或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公安机关不再出具农业或非农业户籍证明。各镇(街道)、。
服务。服务工作内容和措施,为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办理户籍迁移业务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居民办理省内户口迁移,只需到迁入地派出所一站式办结。
及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村改居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城镇化率。
年一季度前完成对原农村计划生育、水库和生态移民对象的确认工作。统一户口登记后,原农村农业户籍人口享受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移民政策及公共服务不变。
年,逐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所(中心)建设,提供资产评估及政策、技术、信息咨询服务,鼓励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保护成员的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林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个万元工程建设等创业扶持政策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规范和指导,监督企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权益。根据社会需求,深入实施 职业技能培训等计划,将职业培训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创业并提高就业质量。构建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工资标准,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引导、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创业孵化以及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扶持各类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具体配套措施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另行制定。
保基本、保大病、全覆盖的原则,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可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依法为农业转移人口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财政投入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各项制度,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最终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常住人口全覆盖。具体配套措施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另行制定。
年以上的,由户主或家庭成员向居住地的镇()的低保金,需要集中供养的进入当地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其子女服兵役期间落户城镇的,子女退役后享受所在地城乡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享受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其抚恤和生活补助从其落户城镇后次年开始执行城镇标准。具体措施由县民政部门商县部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下设(街道)作为前置条件
(道)的《《
转为城镇人口后
月日修订,于年月日实施,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和二女结扎户(即生育两个女儿后落实结扎手术的家庭)
和二女结扎户的仍享受计划生育利导政策。
月日修订,于年月日实施后,于年月日后不再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年月日后生育二孩后可自行选择落实计划生育手术,不要求必须落实结扎手术。即年月日后不再新增享受计划生育利导政策的对象。
转为城镇人口后
转为城镇人口后&& && && && && &&
今天是:&日&星期三
关于印发《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   来源:合肥市信息公开网   
【浏览次数:822 次】 【字体:
】 【】 【】
test-0000070
13A/04/test50233/01
庐江县卫生局
联合发布机构
服务对象分类
生命周期分类
庐卫监〔2014〕21号
信息格式/语种
关于印发《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庐江县2014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镇卫生院、县直卫生单位、民营医院:
为切实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现制定《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
2、庐江县201
关于印发《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镇卫生院、县直卫生单位、民营医院:为切实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现制定《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2、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请从庐江县防保管理群共享下载)
庐江县卫生局 日 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对象和依据(一)考核对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二)考核依据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2、《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3、《合肥市妇幼保健机构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合肥市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合肥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考核标准》、《合肥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合肥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二、考核程序和方法(一)各镇卫生院(项目执行机构)结合内部绩效评估,每季组织一次对本级及村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每季末将自评结果书面报告县卫生局疾控科。(二)考核办法可采用信息化系统考核、纸质材料送审、现场考核三种方式。原则上,重点人群管理(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拟采取系统考核与现场考核两种方式相互结合,其他项目考核由各项目管理单位自行确定考核方式。(三)全年考核四次,每季一次,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各项目管理单位安排人员集中考核。考核结束后,各项目管理单位应将考核结果及经费分配意见于考核结束后5日内报送县卫生局疾控科。考核采取打分制,总分1120分。其中组织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报告处理(包括麻风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疟疾、血吸虫病)、慢性病患者管理(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居民死因报告、肿瘤随访登记)、老年人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各100分,附加分20分(包括示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孕产妇外出体检情况调查、3岁以下外出儿童体检调查各5分)。三、考核结果运用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按照常住人口每人每年30元 (如国家政策调整,按调整后政策执行)。凡单项考核结果在80%及以上的,单项应补服务经费全额补助。单项考核结果在80%以下的,以80%为基数,每低1%分别扣减1%补助经费,以此类推。对于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且全年考核总分位于全县前一、二、三、四名的单位,分别给予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用于购置办公设备,改善防保站工作条件和奖励对公共卫生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业务骨干。
附件一庐江县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为全面了解庐江县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0-3岁儿童、孕产妇(简称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并依据考核结果,按标准核拨项目补助经费,以提升全县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现依据《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制定庐江县2014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一、考核内容及方法(一)系统考核:通过庐江县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考核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档案动态管理率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年度随访次数、年度体检、65岁以上老年人年度体检与健康评估、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等)。(二)现场考核: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走村入户的方式,通过现场调查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状况和纸质健康档案与电子健康档案服务记录,了解居民健康服务规范管理率、居民知晓率与服务满意度。(三)考核范围:每镇抽查2个行政村(或社区),每村抽查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各5名,调查居民是否接受健康服务、核实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服务记录,分别填写重点人群问卷调查表(附件1)、居民健康服务调查情况记录表(附件2)、居民健康服务知晓率与满意度调查情况记录表(附件3)(抽样方法见附件4)。二、结果判定为杜绝人为因素和/或统计口径不一致而导致考核结果的不公平、不透明。今年考核结果判定方式采用EXCEL预设结果自动生成功能,统一评分。系统考核占总分比例50%,现场考核占总分比例50%。1、重点人群问卷调查表2、居民健康服务调查情况记录表3、居民健康服务知晓率与满意度调查情况记录表4、抽样方法 附件1-1重点人群问卷调查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号: & & & & 镇 & & & & 村(社区) & & & & & 村民组(小区)服务对象类别:①高血压 & & & & & &②糖尿病 & & & & & & ③65岁以上老年人姓名 & & & & &
性别 & & 出生年月日 & & & & &居住本地时间:〈6个月;〉6个月文化程度 & & & & &
& 职业 & & & &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1、过去一年中,您是否接受过本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为您提供的免费健康体检(如测血压、测血糖、抽血化验、心肺听诊、测视力、量身高、称体重等免费服务)?如果回答为A,请继续,否则结束。A、有过; & & & & B、没有。2、过去一年中,村卫生人员为您检查时,是否及时告知了您的检查结果?A、告知(请注明告知内容: & & & & & & & & & & & & ); & B、没告知。3、过去一年中,您是否有高血压?如果回答为B跳至5A、有; & & & & & B、没有。4、过去一年测量过几次血压,最近一次测量是什么时间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及以上。 & &年 & 月 & 日5、过去一年中,您是否有糖尿病?如果回答为B跳至7A、有; & & & & & B、没有。6、过去一年测量过几次血糖,最近一次测量是什么时间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及以上。 & &年 & 月 & 日7、过去一年中,您对上述提供的免费检查服务满意吗?A、满意; & & &B、基本满意; & & C、不满意。 & & &8、目前,您的血压有多高?A、血压值 & & / & & &mmHg; &B、血压自我感觉平稳; & C、血压自我感觉高。9、目前,您的血糖有多高?A、血糖值 & & & &mmol/L; & & &B、血糖自我感觉良好; & C、血糖自我感觉高。 &10、在以下项目中,过去一年镇卫生院为您做了哪些检查?回答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是
被调查人(签字): & & & & & & & & & & & 调查人(签字): & & & & & & & & & & 调查时间: & 年 & 月 &日附件1-20~3岁儿童保健问卷调查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号: & & & & 镇 & & & & 村(社区) & & & & & 村民组(小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姓名 & & & & &
& 出生 & &年 & 月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2、您是否知晓儿童保健政策,从何渠道知晓?A、知道,媒体 &B、知道,卫生部门的宣传 &C、不知道3、宝宝出生后一月内接受过访视吗?A、有过 & & & &B、没有4、宝宝一般什么时间到保健机构去体检吗?B、定期去 & & &B、打预防针时体检 & &C、偶尔去体检 & & D、不体检5、宝宝体检后医务人员是否进行指导?A、指导 & & & & B、不指导 & & & & & 5、宝宝体检时查过血常规吗(6个月以上儿童调查)? A、查过 & & & & B、没查过6、体检后医务人员告诉您下次宝宝体检的时间吗? & A、告诉 & & & & B、不告诉7、您对他们的服务满意吗?A、满意 & & & & B、不满意8、您觉得宝宝定期体检有价值吗? & A、有 & & & & & B、没有(说明原因) & & & & & & & & & & & & & & & 9、您觉得他们的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调查人(签字): & & & & & & & 调查人(签字): & & & & & & & & & & 调查时间: & 年 & 月 &日 附件1-3孕产妇保健服务问卷调查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号: & & & & 镇 & & & & 村(社区) & & & & & 村民组(小区)姓名 & & & & & 性别 & 出生年月日 & & & &居住本地时间:〈6个月;〉6个月文化程度 & & & & &
& 职业 & & & &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服务对象: & &孕妇 & & & & & 产妇1、您知道孕妇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镇卫生院领取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免费服务卷,凭卷可以做免费产前、产后检查吗?A、知道; & & & & & & & & & & & &B、不知道。2、您在孕(产)期接受过免费服务吗? & A、有过(孕期 & & 产后); & & & &B、没有。3、孕产期没有接受免费服务的原因(限第2题选择B者,回答本题后结束调查)A、孕(产)期一直在外地; & & & & B、有时在家,有时在外地; & & & & & & & & & C、收费服务( & & & _______医院 )。4、您孕期一共接受过几次免费服务?A、1-2次; & & & & &B、3-4次; & & & & &C、5次; &5、您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A、孕3月内; & &B、孕3-5月; &C、孕6-7月; &D、孕7月以后 。6、您孕期享受过免费服务的项目有哪些?A、测血压、体重; B、查胎位、听胎心; &C、抽血检查; &D、B超; E、尿检。7、您产后有医生上门免费服务吗?A、有(1次; & &B、2次); & B、没有8、您产后42-56天接受过免费服务吗?A、有 ; & & & & & & & B、没有9、您对提供免费检查的医生服务态度满意吗?A、满意; & & & & &B、基本满意; & & & &C、不满意。 & & & 被调查人(签字): & & & & & & & & & & & 调查人(签字): & & & & & & & & & & 调查时间: & 年 & 月附件2 & & & & & & & & & & & &居民健康服务调查情况记录表(老年人) & & & & & &镇 & & & & & 行政村序号村民组姓名性别年龄完整性逻辑性纸电一致规范管理调查对象认可联系方式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1
居民健康服务调查情况记录表(高血压) & & & & & &镇 & & & & & 行政村序号村民组姓名性别年龄完整性逻辑性纸电一致规范管理调查对象认可联系方式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1
居民健康服务调查情况记录表(糖尿病) & & & & & &镇 & & & & & 行政村序号村民组姓名性别年龄完整性逻辑性纸电一致规范管理调查对象认可联系方式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1
填表说明:完整性包括有效联系号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逻辑性包括老年人检查结果与高血压、糖尿病随访控制满意情况。 全村服务人口数 & & & & & ,村民组数 & & & & ,随机数 & & & & & &,被查村民组人口累计数 & & & & &
考核人(签字): & & & & & & & & & & & & & & & & & &卫生室负责人(签字): & & & & & & &
& & & 考核日期: & & & & & & &
附件3居民健康服务知晓率与满意度调查情况记录表序号行政村村民组姓名满意度知晓率免费检查服务血压血糖检查结果告知是否是否是否是否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考核人(签字): & & & & & & & & & & & & & & & & & &卫生室负责人(签字): & & & & & & & & & & & & & & & &考核日期: 附件4抽样方法 一、行政村抽样方法1、各镇根据核定的服务人口,分解到各行政村。2、以镇卫生院所在行政村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以同心圆的形式将各行政村分别依次排列,制作各村服务人口统计表(附件4-1)。3、计算抽样组距。抽样组距=全镇服务总人口/行政村数。4、确定第一个调查行政村。随机抽取一张人民币,根据人民币后五位数(如果全镇人口大于10万的,取后六位数,下同),如果后五位数大于全镇总人口数的,则用该数除以全镇总人口数的倍数,所得余数所对应的行政村累计数作为第一个被抽样的调查村,如果人民币后五位数小于该镇总人口数的,则该数据所对应的行政村村累计数作为第一个被抽样的调查村。全年考核四次,每季一次,每次考核不同行政村,对于本次考核抽取的村与上次同样考核是同一个村的,按各村服务人口统计表向下顺延,选择下一个行政村。8、确定第二个行政村。第一个行政村累计数加组距,所得数据对应的行政村累计数即是。二、服务对象抽样方法1、各村根据核定的服务人口,分解到各村民组(或小区)。2、以行政村所在村民组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以同心圆的形式将各村民组分别依次排列,制作各村民组(小区)服务人口统计表(附件4-2)。3、确定村民组。随机抽取一张人民币(或其他随机方法),根据人民币后四位数(如果全村人口大于1万的,取后五位数,下同),如果后四位数大于全村总人口数的,则用该数除以全村总人口数的倍数,所得余数所对应的村民组累计数作为被抽样的调查村民组。如果后四位数小于全村总人口数的,则该数所对应的村民组累计数作为被抽样单位。4、确定调查对象。在确定的村民组中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各5名,如果该村民组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不满5人的,按顺时针方向,在该村民组邻近的村民组中查找,直至查满5人为止。当调查区域为楼群时,可按门牌号顺序由楼下到楼上寻找最近户。根据调查对象类型,同一调查对象属某一类型的记入该类型调查表,属于二种以上不同类型人群的,分别记入相应类型的调查记录表。如某65岁以上老年人,同时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既作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又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同一个人中,可分别录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三个不同类型的考核记录表。三、抽样与调查方式行政村由考核组在县卫生局抽样确定,村民组由考核组在镇卫生院抽样确定。现场调查服务对象时,请镇政府配合,行政村安排人员陪同,现场调查结束后到村卫生村核实健康档案(包括纸质健康档案与电子健康档案)。
服务人口统计表镇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日期: & & 年 & &月 & &日行政村服务人口数累计数                                                                                 统计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 & & & &附件4-2
服务人口统计表行政村 & & & & & & & & & & & & & 填报日期: & & 年 & &月 & &日村民组服务人口数累计数                                                                                 统计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 相关链接
主办:中共庐江县委员会 庐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庐江县委县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庐江县庐城镇塔山路266号
联系电话:5(编辑部)&(网络部) 电子邮箱:webmaster@&&
扫一扫关注
庐江县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卫生助理医师考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