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经理任职管理办法如何管理一只基金

基金经理是如何操作股票
“10年前做基金经理和现在做基金经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大成基金投资总监刘明说。
&10年前做经理和现在做基金经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大成总监刘明说。
&以前基金经理的关注焦点在微观(公司)和中观(行业)层面,而现在,市场的变化要求基金经理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刘明告诉记者,现在大成基金的基金经理仍然要通过每天阅读报纸和研究报告来把握市场,和多年前没什么两样。但是,浏览的卖方机构报告已经发生变化:以前关注小市值的股票,关注黑马。而现在,开始转向关注大板块。
目前,大成基金的策略小组由3名基金经理和2名研究员组成。针对不同的行业,它给出的浮动区间也会有所不同。金融板块因为具备较高的流动性,给的区间较宽,可以上下浮动20%。刘明表示,即使策略小组的建议与基金经理的想法出现分歧,目前也是通过温和的讨论来达成一致。
作为基金经理的上司,刘明认为,现在的基金经理必须要做五件事情:每天看100篇左右的外部研究报告;参与上市公司召开的各种会议;对目标企业进行调研;多思考问题。这四件事情基金经理做,研究员也要做。研究员除此之外,多了一件写报告的任务,基金经理则要把掌控好基金运行过程中的整体风险。
为了防范风险,除了用各种规范来限制基金经理&自由行动&之外,基金经理的权限还在被研究员&霸占&。
当前基金公司投研模式是研究员将投资建议告诉基金经理,说服其按照建议投资。现在国际上的成熟公司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研究人员为什么不直接投资呢?
记者向许小松求证这一情况时,他表示,当前的部分下单,已经由研究员替代基金经理来完成。
一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有限,对一些板块的研究不一定比研究员透。越是成熟的资本市场,板块轮动的迹象越明显,通过捕捉板块轮动的间隙来把握行情。&不同的宏观政策对板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认识板块的变化,不能单靠基金经理一人之力,研究员的作用很大。&
以上是关于&基金经理是如何操作股票&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的敬请关注金投。
阅读这篇文章的人还点击了: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历史性一刻终于到来,美联储宣布10月起...
月初,黄金价格持续受到美朝紧张局势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真的是分分钟上演大戏,...
耶伦奶奶终于坐不住了,狼真的来了,是...
2017年英国大选最终以悬持议会的出现落...
有图有真相,马云和王卫闹崩了:菜鸟网...
金投网下载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问: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有哪几个?管理哪些基金? 答:看看2015年各类基金排名,让数据说话。 1、股票型基金前5名基金和基金经理。 2、混合型基金前5名基金和基金经理。 3、债券型基金前5名基金和基金经理。 &br /&问: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有什么不同? 答:基金管理人是公司法人---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是负责某支或几支基金运做的专业人士&br /&
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格林日鑫月熠货币市场基金今日发布公告,增聘曹晋文现实为基金经理,与宋东旭先生共同管理该基金,任职日期2017 年 7 月 26 日。曹晋文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硕士,9 年证券从业经历,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曾...
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一则《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收取浮动管理费指引》近日下发至基金公司,引发业内热议。在基金从业人士看来,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可以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民利益深度捆绑,实现三方共赢,但是其势必会冲击到基金固有...
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力争获取稳健收益,着眼于绝对收益,追求更好的风险收益比。”金牛基金经理褚艳辉如是描述自己管理的浦银安盛盛世精选混合基金(以下简称“浦银盛世”)的操作思路。 去年,在上证综指整体下跌...
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2016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落幕,让投资者们再次检验了价值股含金量,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结构性”行情的轨迹。多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随着监管力度加大,以及市场仍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A股市场的投...
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基金
其他热门词汇
业主开心 您也要注意安全
除重疾保障外,涵盖日常意外,意外医疗可报销,另有健...
小投入获高额保障,最高达50万元。囊括意外、疾病风险...
& 210.00起
小投入获高额保障,最高达30万元。意外、疾病风险均涵...
其他热门活动
xyz_product-vm-ins-product1【图文】基金经理人选股策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基金经理人选股策略.
总评分5.0|
浏览量64973
用知识赚钱
大小:80页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一人管理34只基金?基金经理“一拖多”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一位基金经理,手下却同时管理着34只基金,此举不禁令人发问,仅凭单薄的一人之力,管得过来吗?
一人扛下34只基金?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13日,有9位基金经理掌管的基金总数超过20只(若有A、C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掌管基金数量最多的是嘉实基金的曲扬。
她是嘉实稳泽纯债、嘉实新思路、嘉实安益等3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资金规模达294.35亿元。其中,她独自管理的基金有17只,以债券类为主。
其次是博时基金的陈凯扬,由他出任基金经理的基金产品共有25只,管理资金1037.33亿元。除博时现金收益这一只货币市场型基金与同事魏桢合作外,他独自管理的产品有24只,包括博时裕新、裕通、裕发等,均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截至3月14日,全市场1473位基金经理管理着3098只公募基金,平均1人管1.57只产品。从全行业来看,“一拖多”已是普遍现象。
据业内人士介绍,观察基金经理的工作量是否超负荷,“数量并不是关键。如果一个人在多只产品中管理风格一致,(就)是正常的”。
采用主动管理策略的股票型基金经理,经常需要外出调研个股公司,而债券类等基金产品则对基金经理的投研和选股精力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此外,不少基金公司现在普遍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来管理基金。比如,基金经理A擅长打新股,那么他可以和B组队管理基金I,和C组队管理基金II,自己独立管理基金III,但在I、II、III这三只基金中,他负责的都是打新股部分。
发行太快招人来不及?《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了媒体关于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的报道,发现时间集中于2014年。业内人士指出,当时正时值金融产品创新的高峰期。
“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产品创新推动起来的。1998年刚起步的时候只有封闭式基金(这一种产品),伴随着产品创新,基金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客户群体越来越广,行业才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特别是2014年,金融产品创新节奏很快。”
相对于不断膨胀的新产品数量,基金经理数量却无法同步跟进。“归根结底,‘一拖多’是个人才问题。”
这是因为基金经理的培养成本非常高。一位新人要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公募基金经理,按常规路线来走,最快也要先做三年分析师,然后做一年基金经理助理,再做一年基金经理,至少需要五年。
而且,公募基金经理的流动率非常高,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更造成人才稀缺。供给紧张、需求激增,或是基金经理不得不一人担负更多产品的原因之一。
分拆产品只为拉客户?不过,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则认为,人才稀缺并不是近期这一波“一拖多”高峰的主因。
“年行业大发展的时候,人手的确紧张,现在没有基金经理人手不够这个问题。”他认为,“关键是发行问题。不是基金公司想发那么多同质化的产品,这是代销渠道的需求。”
考虑到首发基金的销售激励、托管费归属等问题,在一家银行托管的基金,其他银行销售往往不积极。因此,基金公司只好把原本能一起管理的基金拆分成多个基金,在不同的银行渠道发行,以致出现了很多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策略相同的基金。
“所以,‘一拖多’本质上是个营销问题。”通过拆分产品来增加发行渠道的数量,以招徕更多客户,这一模式从年起开始流行,至今已成为业内常态。
不过,单纯增加产品数量和渠道数量,已经不能再带来客户和资金的增多。
“同质化的新产品能吸引来的还是原来那批老客户,他们卖了老产品来买新产品,没有增加基金公司的资金规模。”
长远发展不能这么干?基金经理“一拖多”,表面上只是基金经理数量跟不上产品数量,实际上反映了诸多问题。
为什么基金经理数量上不来?因为人才培养难、流动率高。
为什么产品数量涨得快?长期来看,有产品创新、类型增多的原因。
短期来看,则有迫于渠道要求、将一只产品拆分为多只基金的原因,这又折射出基金公司核心能力难以短时间提升、只能诉诸营销捷径的窘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回到基金公司立足的原点来看,客户买基金是在做投资,看重的还是产品和投资能力。
“产品创新、投资能力、营销,前两者才是基金公司应有的重点。只有踏踏实实做产品和投资的公司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他认为,目前在基金发行中出现的偏差最终会由行业自身调整来纠正,基金公司、渠道、监管层、客户都会参与其中。
(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杨月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经理排行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