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我是一个陪读的家长陪读。有没有晚上五点半到九点的临时工。

孩子少年宫上兴趣班家长搭帐篷陪读-在线观看-风行网
全部标记为已读
您暂未收到新消息哦~
安装PC客户端
把想看的剧下载到本地吧~
点击立即下载就可以下载当前视频了哦~
播放:1,443
播放:6,308
播放:2,529
播放:3,886
播放:3,580
播放:3,997
播放:1,059
播放:4,975
播放:2,406
播放:81,178
播放:157,383
播放:17,362
精选视频号
播放:37,902家长陪读利大还是弊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家长陪读利大还是弊大
&&陪读,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留意一下我们周边,陪读现象已然成风,家长陪做家庭作业、陪着上培训班,从幼儿园、小学,甚至到中学、大学,陪读已经司空见惯。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之所以到了孩子中学、大学还要陪读,是因为孩子从小就是被“陪”出来的,已成习惯。因此,此次采访侧重于关注小学阶段的陪读,通过探讨陪读的利与弊,帮助家长更加明确到底该不该陪孩子学习。
你可能喜欢深夜畅聊:家长陪读,孩子是受益还是受害?_网易新闻
深夜畅聊:家长陪读,孩子是受益还是受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你绝对不可错过”的热点与“贱”闻,由轻松一刻工作室(公众号:qingsong_163)精选发布网易轻松一刻出品;深夜畅聊,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各位易友,你们身边有陪读的家长朋友吗?教育发展到当下,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家长陪读”。这一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它在中小学校确实普遍存在。小编觉得,作为教育的“衍生品”,“陪读”现象牵涉千家万户,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稍有规模的中小学,其软硬设施都相当不错,与过去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教学楼、办公楼、实验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等一应俱全;其中,男女公寓楼各一栋,能够容纳男女学生不下数千人,而且收费低廉。但遗憾的是,其入住率一直很低。很多学生宁愿花高价在外租房住,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家长陪读。图文无关宿舍便宜却要花高价在外租房,有陪读的家长表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都是为了孩子学习好,将来考个好大学,在城里找个好工作。也有家长表示孩子是自己从小带大的,不陪读不放心。陪读涉及方方面面,有的学生认为家长陪读不仅能让自己安心学习,还有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完全欢迎,而且充满感激之情。不过,也有不欢迎自己的父母来陪读的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了,还要父母照顾,难堪不难堪。关于家长陪读,班主任是怎么说的呢?起初一听就反感:孩子早晚都要长大成人,家长为什么总是放不了手?后来我这种态度慢慢转变了。尽管现在通信技术十分发达,但无法替代家长和学校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家长陪读恰恰填补了“家校合作”这个短板。更何况现在不少家长各方面素养都比较高,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确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现在问题是,一些陪读家长走向极端,远远超过了陪读的“度”:把关爱孩子变成溺爱孩子,将辅助教育当成看管教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孩子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教环境下,娇生惯养,好吃懒做,完全丧失独立自主精神。各位易友,你们愿意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朋友圈,甘愿陪读马?面对中小学家长陪读现象,虽然众说纷纭,相关者也五味杂陈,但状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陪读在方便孩子的同时,也削减了锻炼孩子自主独立能力的机会。另外,过度陪读,也是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予和干涉,削弱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最终对孩子是不利的。有网友说,陪读还有必要,孩子在成长阶段很需要家长的陪伴。有网友认为,有学校吃住就可以了,不需要陪读!年轻人迟早得自己闯天下,不能一直放在襁褓中。还有网友说,学校教育要做到相关保障的有力性,别让家长溺爱试陪读。真正优质的家长陪读,是配合学校教育,从大处着眼,培养人塑造人,让孩子终生受益。由此看来,我们在关注教育问题时,不能只盯着学校和老师,也应重视家长教育。家长要清除狭隘的“陪读”思想。陪读不是为了“看管”孩子,“服务”孩子,更不是带着“攀比”心理:人家有钱陪读,我有钱为什么不陪读?狭隘思想往往铸就狭隘结果。小编觉得,如果通过陪读,使你的孩子养成了良好习惯、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获得了各种能力,那就值得;否则,得不偿失,干脆别陪读! &各位易友,你们觉得呢?畅所欲言,跟帖回复吧!【今夜话题】各位易友,你们觉得出现家长陪读的现象,学校应该制止吗?各位易友,你们觉得家长陪读,对孩子来说好还是不好?【男生女生我想问】对于异性,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有什么藏在心里的问题,需要TA帮你解答的吗?男生不要羞涩,女生也别矜持,这个晚上如果你想问,就大胆问出来吧。跟贴回复你想问异性的问题:“我是男生(女生),我想问女生(男生)______。”【本期问题】男生问:【回答】【上期问题】女生问:答:【提问】那么各位易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赶快发贴告诉我们吧!——上期上榜话题——上一期,我们的上榜话题是农村交通出问题,怪路还是怪人。有易友说,农村公路没有规划,大部分是依地形而修,安全隐患太多。有易友说,农村基础设施匮乏,无人管理。城市交通有序,不全是因为人人有素质,而是因为法制。有易友认为,农村公路窄,现在车辆多了,但是道路改善没跟上,道路设施不健全,人们交通意识不强,人车道路不分混行逆行现象严重。也有易友认为,是因为警力不足,贫穷,意识淡薄,安全设施差,社会不重视交警而导致的。还有易友提出,可以通过创新宣教的方式,制作小电影小手册张贴话编写顺口令的方式,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怎样才能不错过深夜畅聊?按下图把轻松一刻频道放在显眼位置吧。
本文来源:深夜畅聊
责任编辑:李梦媛_BJS314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今年夏天,我老婆终于顺利毕业,我的陪读生涯也告结束。随手翻翻我们从2006年至今的记录,发现积攒了不少东西,放上来给今后要去英国或者想了解英国的朋友们共享。如果诸位想了解任何和英国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或者风土人情,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这些文字都是有什么记什么,独立成篇,所以就不存在挖坑,当然,我也不会太监,会一直添加到我离开英国的那一天。    ——————
我是分割线^v^
——————    英伦初印象    日,不知不觉来到伯明翰已经八天了,异国的各种景象都让我这个第一次出远门的人感到新鲜。但凡记事,尤其是描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总离不开衣食住行,那就从这几个方面说说英国给我的第一印象吧,对了,除此之外还有英国的天气。    一月一日当地时间早上四点,和老婆一起乘坐维珍航空的飞机从香港抵达伦敦,花一个钟头办好体检以及通关手续后终于来到希思罗机场外的车站。已经是五点多了,可天还是一片漆黑,而在连江,五点钟爷爷早已出去晨练,爸妈也开始了店中的生意。由于巴士售票处还没有开门,只好在候车室等,熬到八点,天才渐渐亮起来。九点一刻,我们坐上了前往伯明翰的大巴。车缓缓行驶着,我很快就睡着了。中途醒来几次,半睡半醒中仿佛觉得自己还在国内,正乘坐由福州到厦门的车,行进在上班的路上,可睁开眼看看窗外点缀着些许小房子的大片的绿以及邻座的老外才发现自己的确已经到了国外。    一路无事,经过3个钟头的行程抵达伯明翰。下了车,原本还有太阳的天突然下起小雨,老婆说这就是英国的天气,经常下小雨,一阵连着一阵,难得见太阳。果然,从元旦那天见到阳光后,这些日子都是阴天,只有在今天早上久违的太阳才露了一小会儿脸。说到天气,还要提到这个国家这个季节的日出日落。早上八点天才刚刚亮,下午四点,天就慢慢暗了下来,夜显得无比漫长。听说到了夏天,这里的白天有时候可以持续到晚上八九点,等我经历了再记叙吧。    言归正传,从衣说起。    我没想到冬天这里的室内外温差竟然这么大。由于屋里有暖气,所以在房间里通常都只需穿短袖T恤或者加一件长袖衬衫。很多商店的员工甚至才穿短袖工作服。但到了屋外,就得层层包裹自己了。前几天我还穿着单裤上街,可是刺骨的风无处不在,有缝即钻,只好乖乖地再穿条秋裤。大衣在这里派上了很大的用场,保暖防水,只要外出就穿它,连雨伞也省下了。牛仔裤是这里最常见的裤子,也许是因为它厚而耐脏的缘故吧。老外的身体好,从穿着上也可见一斑,大冬天的校园里却不乏穿短裤和裙子的人们。    接着讲讲吃。    老外吃得极差,在飞机上我吃了两餐土豆泥和生菜沙拉,民以食为天,这两餐吃得我很同情外国人,一辈子就靠这些东西度日,真是浪费人生。一月七日我们到市区买菜,顺便到唐人街的“大锅”(big wok)吃了一顿中国自助餐,中午每人4.99镑,晚上每位8.99镑。似乎初到伯明翰的中国学生都来此地解过馋,因此“大锅”在学生中颇为有名。但这儿的中餐馆都是糊弄老外为主,后来在我打工的由香港老板开的餐馆里也证实了这点,自助餐以油炸食物为主,不见一星海鲜,完全是迎合外国人的外国人的。    刚来这里,总不由自主地将英镑转成人民币了再衡量物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节约,但也因此经常被价格吓倒,不敢买东西。比如5镑的自助餐,当一个汉堡就要卖1到2镑时,5镑的自助餐可以说是极为便宜,可转成人民币一算,5镑相当于70元。在厦门,这样的价格可以在很好的酒店吃到有鲍鱼和鱼翅的自助餐了,可这里却连个鱼骨头都见不到。    总之,在买必需品时候换算人民币只会徒增苦恼,因此既然是生活必需品就该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来消费它。这里列举些商品的价格,来侧面侃侃伯明翰的物价,当然我指的都是最便宜的:    大米,每公斤52便士(1镑等于100便士折合人民币14元);  白菜,一棵50——100便士(50便士是在市场里,100便士是在超市);  猪蹄,市场20便士一只;  虾仁,冰冻的,一小盒(饭盒大小)2.5镑;  鱼,吃不起,还没买过,但我在中餐馆打工时候吃得到。  鸡蛋,15个一盒,1.19镑;  火车到市中心,往返,每人1.5镑;  汽车从伦敦到伯明翰,相当于从福州到厦门,单程,每人26镑。    至于住,这里很多都是2层的小建筑。通常普通人家房前有一块小花圃或者停车坪,屋后有个小花园。这花园基本就是一块草地,一不收拾就杂草丛生。放着一大片地不利用起来真是浪费,我正准备等春暖花开时就将现在这个家的后花园给整了种点蔬菜。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这好歹也算是一种改造资本主义的手段。    一个普通的家里——比如我现在所住的——往往有四个卧室。一楼是一个主卧和厨房、客厅,二楼有三间卧室和一个卫生间。有些家庭还有个小阁楼在三楼。这些房间都不大,很精致,不像国内,动辄搞个可以摆家庭影院的客厅,空旷无比,除了客人来时显显气派外更多的时候却是缩小自己,映衬孤单。    房子很小,房租却很贵,我们也算运气,来的第三天就找到了个还算便宜的单人间,每周45镑,其他费用全包。在治安较好的白人区,这种价钱是找不到这样的房间的。同屋住的是两个哈工大来交流的东北学生和一个与他们同系的河南男生,加上我和老婆,一共是三男两女。目前住得还算融洽。    最后说说行。    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私家车。由于家用的居多,所以轿车反而比国内少,常见的多是RV和SUV一类既可载人又可载物的实用型的车。(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因为之前我只是隐约了解些,但不全面: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即“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起源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皮卡(Pickup)车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为迎合年青白领阶层的爱好而在皮卡底盘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厢体车。SUV四轮驱动,在一定的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行驶范围广。RV的全称是Recreation Vehicle,中文意思是“休闲车”。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包括SUV也可属于RV。RV是以家庭用车为前提的,它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外型上与传统的三厢式轿车不一样,看上去有些RV像两厢式轿车,有些RV像越野车。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在这里连家用车都有宝马、奔驰、奥迪这样的牌子,才发现在国内将车作为用于炫耀的奢侈品的人还是居多,因为国内的有车族如果买这些品牌的车一定买的是轿车而非厢体车。    至于像我这样的穷人,自然主要还是依靠“11路汽车”,真后悔在国内没多带双鞋过来。当然,还可以选择公共汽车,我在伯明翰见到的公共汽车都是双层的,公车站也都是一间间玻璃房子,让人们在冬天可以御寒,不过这里的公车站很少标各路车要经过的站名,公车上也不播站名,因此如果你不是去熟悉的地方或者英语不比我强,还是不要轻易选择公车。公车之外最方便的要数火车,经济实惠,班次又多。来这里这么久,我一直是坐火车到市区。    这里的出租车和国内也不同,车型很多,有轿车、有面包车,最常见的也是厢体车。这种厢体车,车内很宽敞,可以坐六到七人,背靠司机的座位是可以折叠的。我们刚来时因为行李多打了一次车,从车站到住的地方花了9镑,一个字,贵。在这里开出租的基本都是印巴人,就如开餐馆的多是中国人一样。    英国的行路规则和中国相反,每个刚来这个国家的人过马路时都适应不了英国方式的左右看。好在这里都是车让人,人只要一站在路口,车便很绅士般停下来示意要过马路的人先行,所以还比较安全。    最后还有飞机。国外有很多飞晚上的红眼航班,加上航空公司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因此机票也相对便宜,甚至低到只有几分钱。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写出《三千美金周游世界》的缘故了。伯明翰市政厅广场市政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    日星期四,今天收到家里寄来的东西,包括木耳、虾米、鱼干等。看看邮戳,2月11日从连江寄出,不到一周就到了。东西连箱子8斤重,邮费原价是人民币810元,打折后接近300元。EMS在国际业务上打折的做法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存在,但折扣这么多的却不多见,这也许也侧面体现了在海外的连江人的数量吧。同屋的小邓来自河南郑州,到英国已经4年了,经常有包裹从国内寄给他。从郑州出发的包裹一般先由私人快递公司送到上海再经过EMS发到英国,他获得的邮资折扣通常是5折,因此当他见我享受的折扣比他低时,大呼便宜。也难怪,我曾帮他收了一个包裹,邮资是三千多元,就算打了5折也要一千多。我和小邓说,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他的父母是用包裹邮出了他的“海龟”学历。    我到英国来,家人的许多习惯也因此改变。爸爸开始接触电脑——在我出来前,我连如何开关机都没教他,他也觉得电脑高深莫测,不同于一般的电器——五十多岁的人了,拿起他从1960年代后就没有再学过的汉语拼音表对着键盘一个键一个键的在QQ上给我码字。春节的那段时间,天天见他在网上,只要见我的头像一冒出来,他就要求和我视频,连平日里最喜欢的麻将也放弃了。前几天打电话回家,爸爸告诉我他的QQ输入不了密码,我想大概是他将小键盘给锁了,便在电话里告诉他如何开小键盘的锁,等我吃了午餐登陆QQ,爸爸已经在QQ上等我了,视频刚一接通,他就迫不及待地拿着键盘向我炫耀他知道“Num Lock”的位置在哪里了。爷爷现在看完“新闻联播”更关注的是天气预报里一闪即过的伦敦天气,虽然伦敦和伯明翰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但对他来说这是时刻了解我冷暖的最好途径了。到现在,我才来不到100天,家人已觉得我在这鬼佬的地盘受了无限的苦,开始给我邮寄国内的特产了。    我想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长辈总是对远游的子女充满了无尽的牵挂。而子女真正领悟到要孝顺时,往往已经晚了,因此我们的古训中才有“子欲养而亲不待” 和“父母在,不远游” 的说法。
  mark,明年要去英国读本
  记号~~~养肥了再看~~
  爷爷那段真感人
  ***我不喜欢小广告,封杀-- klili852-- 操作时间: 13:06:29 -- 2953156
  爷爷那段真感人
  写得很平实  楼主加油
  今天看到的都是感动。  
  这个帖子对我很有用哦。。明年就要去英国留学了。。。。楼主多发点吧。。。。。。。
  很好的文章,mark
  今天继续,刚刚从牛津回来。先历数一下我在英国从事的行业:餐馆帮厨、清洁工、家政人员、家庭旅馆服务员、餐馆服务生、洗碗工、园丁、摄影师、平面设计者、导游、工作助理、翻译。行业无分贵贱,最主要是靠自己生活。当然,也做过志愿者——    我当志愿者    二○○七年暑假,我有了段比较空闲的时间,老婆便建议我去慈善店当一名volunteer(志愿者)。在家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做做志愿者,既献份爱心,也借机多接触老外,多少对提高我的口语水平有所帮助,于是我带上简历到high street上的慈善店(charity shop)去申请志愿者工作。    在英国,但凡比较大的居民小区都有一条叫high street的街,这“high street”既不是“高速公路”也不是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而是一条商铺林立的商业街,遍布着大大小小各种商店,方便小区居民,其中就包括慈善店。我所住小区的high street长不到1000米,却有多达9家慈善店,这些店隶属于不同的慈善组织,为不同对象募集资金。有帮助癌症患者的、有救济儿童的、有扶持非洲人民的,甚至还有救助宠物的,让你不得不佩服老外爱心的广泛。    当时一家名为Barnardo’s的慈善店正在招募志愿者,也许是因为在英国我算一个“老外”的缘故,Manager见一个“老外”大老远跑来献爱心,自然欢喜,就安排我每周四早上来工作,我的海外志愿者经历就此开始。    由于我的英语说得并不流畅,所以第一次上班只是在库房做些整理商品的小活。慈善店的货物来源有两种途径:大众捐赠和自制商品。英国人在处理家里当下用不着的东西时,一般不是一扔了之,而是将其送到慈善店以期废物利用,或者将他们送到街角专门设立的回收箱以便慈善组织回收;而慈善店也不定期向各家各户投递收集袋来收集各种旧衣物、旧物品。此外,一些大超市、大商店时常将过季的商品捐给慈善店进行义卖。这些大众捐赠构成了慈善店商品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很多人将“慈善店”称为“二手店”的一个原因。另外每个慈善店都会自行制作一些带有自己组织标志的徽章、领带夹、钥匙扣、手机挂、贺卡等纪念品在店中销售。这些纪念品很大程度上带有对施助人的表彰性质,在慈善店中也很受人青睐。    我的任务很简单,和另外一位老太太一起将人们送来的旧物品分拣出来,去粗取精淘汰那些实在摆不上货架的物品,将剩余物品分类放好以便标价,除此就是给即将上架销售的旧衣服打标签。给衣服挂个标签咋一看仿佛没有技术含量,但做起来也不容易,先不说打卷标的“卷标枪”我从来没用过,单单那些服装分类名词对于我这个词汇量少的可怜的人来说就是个挑战,幸好我带了电子词典,否则还真不知道怎么对这些衣物进行分类。就这样,一个上午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个劲的“pardon”声中,我边工作边磕磕碰碰和老太太聊了一个上午家常,并记住了那些曾经被我通称为“clothes”的服装名词。    两个星期过后,Manager开始教我如何使用收款机,我的工作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收银的工作接触的人更多,逼你非开口说话不可。这种语言环境比我光窝在房间里对着计算机学英语强多了,不知不觉中我的口语也遛了很多。当然,我还从中学到不少技能,而且有了在英国当收银员的工作经历。    刚来Barnardo’s当志愿者时,我只知道这是家为儿童筹措资金的慈善机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讲座上了解到这个组织历史悠久,该组织的发起者爱尔兰人Thomas John Barnardo差点还来到了中国。Barnardo博士1845年出生于爱尔兰,他打算像同时代的很多传教士一样先去伦敦进修医学再到中国传教。然而当他在伦敦见到很多流浪儿露宿街头时改变了原先的计划,留在伦敦帮助这些儿童,并在1866年建立了第一个收容所来救助流浪儿。就这样,中国少了一位也许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西方传教士,英国多了一个为世界儿童提供救助的慈善组织。    现在,那段有闲的时光早已过去,但我仍然坚持每周花一个上午去当志愿者,因为我觉得有时候无偿的工作比有偿的劳动更能带来乐趣。    写到这,顺便再提一个网站Http://www.charityshops.org.uk。也许你也想体验一下在慈善店当志愿者的感觉,却不知道如何找到慈善店。在这个网站上,只要输入你的邮编(英国的邮编一共6位数,一个邮编可以精确到12户人家,所以很有用),就可以显示离你最近的慈善店信息,接着你就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服务对象,开始你的志愿者经历了。  Barnardo的logoThomas Barnardo, Friend of Children(4th July 1845 - 19th September 1905)
  我是新牌仔    二〇〇八年于我而言,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圣诞节的前两周通过驾驶考试,取得了英国驾照。提起我的学车经过,真可谓一言难尽。因为找不到朋友当陪练,只好真金白银的请教练,加之本人英文水平欠佳,所以学了将近100小时,经历了两次路考,前后历时8个月,才总算拿到驾照。    但凡新手,都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一夜之间变得更加乐于助人起来,恨不得开着小车为身边所有的朋友服务,让大家知道自己有了驾照。我也未能免俗,只要室友一声招呼,便立马发动车子随时候命,比专职司机还守时勤快。我的香港室友周日要去华人教会,我自然义不容辞地开车送她去。周末的停车位十分紧俏,我在教会附近兜了两圈依然没找到停车的地方,十分沮丧。这时室友摇下车窗对路边的一位熟人问道:“佢系新牌仔,唔知点泊车,你知唔知边度可以泊呀?”最后在友人的指点下方才停好车,从此我知道在短时间内我将有个来自粤语新的称呼——“新牌仔”。    英国的DSA(Driving Standards Agency,驾驶标准局)通常建议刚拿到驾照的人在车的前后两端各贴一个绿色的“P”字牌。一来表示车主驾驶考试通过了(pass),另外还表明该驾驶者是个新手,目前还处于“试用期”(probationary),提醒其他驾驶者千万小心,予以相让。这和国内新手在车后贴一个“新手磨合”或“熊出没注意”异曲同工。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驾车时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好歹经历了近100个小时的实战,独自上路应该没问题,因此用不着P牌。可是一到路口或者环岛麻烦就来了,看镜子、打转向灯、减速、踩离合、换档、……一系列动作时常让我手忙脚乱,恨不得生个三头六臂出来,而且一旦踩离合或换档不到位,车子就直接熄火。遇到这种情况,后面跟的若是老司机还好,人家会让着你;要是后面跟的是那些喜欢边开车边将音乐开得山响的人,不耐烦的喇叭声马上在你身后响起。一来二去,我只好认了“新牌仔”的身份,乖乖打印了两张绿色“P”字牢牢地贴在车上。这P牌挺神奇,简直像护身符,有了它,其他的司机对我尚不熟练的驾驶技术宽容了很多;而我也因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新手,仿佛吃了定心丸,遇到路口从容不迫,再不心慌,熄火的事自然很少再发生。    作为“新牌仔”,最怵的是走新路线。不过好在如今科技昌明,有“全球卫星定位导航”这个东西,要去一个新地方,你可以借助Google map先将路线图找出来,也可以利用GPS在车上实时给你指路。然而过于信赖GPS也不成,GPS这东西能指路,却并非一定准确。有时一些路段因为施工或其他原因突然关闭或禁止转弯,卫星不一定就侦测得到,往往跟着GPS跑了一圈,末了只好掉头。更可气的是机器这东西很顽固,有时候认准了路线就不再改变。我第一次从考文垂往伯明翰开时,因为知道伯明翰在考文垂的西北方向,考虑到GPS能够实时更新路线图,所以出考文垂市区时就没按机器提示的路线走,而是径直往西北方向开去。没想到再跟随机器提示行驶时,GPS居然又将我带回了出发点,着实郁闷。后来我干脆直接看路牌不用GPS,竟也开回了伯明翰,看来自己认路要比依赖机器实用得多。    英国的法律规定新驾照的持有者在两年之内只有6分可以扣,如果6分扣完了,那千辛万苦考来的驾照也就没了。这规定时时提醒着我这个“新牌仔”要好好遵守交通规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坚持“红灯停,绿灯行”,绝不“黄灯和它拼一拼”。因为开车已经比走路方便快捷许多,用不着再去争那一分一秒,这不仅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一种负责。    很多朋友听说我在学车和买保险上花了大笔的支出,觉得我这个“新牌仔”实在不开窍,既不先在国内弄个驾照再换成英国本土驾照,也不在买保险时填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使保费降下来。我时常在英华论坛和苹果网上看到一些新人在英国因为“三无”上路(无驾照、无保险、无路税),或是买假保险被抓个正着上来求助,而得到回复基本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本人向来胆小怕事,踏踏实实学车,用真实资料买了第一年的保险,虽然花了很大一笔费用,但却能带来安心,我想这于我这个“新牌仔”而言已经是绝对够本了。  2008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给bbc拍的爆料照,左边银色的小车便是我的坐骑
  mark.无比想念英国。。。
  遇见韦奇伍德    提起瓷器,每个中国人都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因为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瓷制品在我国商朝就已出现,到了汉朝,青瓷技术已臻成熟,之后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的青花、清朝的粉彩更加异彩纷呈,广受推崇。16世纪中国瓷器甫传入欧洲就引起轰动,不仅使用中国瓷器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就连“china”也多了一层“精品瓷器”的意思,以致原本表示瓷器的“porcelain”渐渐只用来解释一般的瓷用品了。(有些人认为china先指“瓷器”,后来才用以称呼瓷器的来源国“中国”,实际上却是先有“中国”的释义,后才引申为“精致的瓷制品”)    不过对英国人而言,瓷器也是让他们引以为荣的东西,因为世界顶级的瓷器品牌“韦奇伍德(Wedgwood)”就来自英国。1759年,时年29岁的约书亚•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创立自己的陶瓷工厂,开始生产瓷器。陶工出身的约书亚•韦奇伍德不但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还十分注重技术改良和创新,因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销路也越来越好。到了1765年,韦奇伍德的产品就已卖到了英国皇室,乔治三世的王妃夏洛特皇后对韦奇伍德的产品青眼有加,特别允许他使用 “皇后的陶瓷(Queen’s Ware)”这一称号,使其知名度大大提高。1774年,俄罗斯的凯萨琳女皇在韦奇伍德工厂订购了一组952件套的餐具,这些瓷器共用工笔技法画了1244幅英国风景图,与其说是餐具不如说是艺术品。从此Wedgwood在欧洲名声大噪,欧洲的上流社会都以拥韦奇伍德的瓷器为豪,“Wedgwood”开始在行业中引领尊贵之风,成为一个著名的奢侈品品牌。    约书亚•韦奇伍德在改良陶瓷制作工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那就是发明了当时英国独有的骨瓷。骨瓷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动物骨粉,成品质地洁白通透,它的外观虽然细腻轻巧,但强度却高于普通瓷器,极为耐用,被誉为“瓷器之王”。如今在韦奇伍德的网站上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照片,4个韦奇伍德的骨瓷咖啡杯成功地托起了一辆劳斯莱斯。    约书亚•韦奇伍德生活的年代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萌芽时期。这一时代的人们都对科学技术怀着巨大的热情,许多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甚至艺术家都由于探讨不同的科学问题而聚在一起。韦奇伍德的工厂离伯明翰不远,当时伯明翰号称“世界五金中心”,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都生活在伯明翰附近。韦奇伍德也因此认识了大批同道中人,幷与他们一起组织了一个叫做“月亮社(Lunar Society)”的沙龙,定期聚会。这个“月亮社”在工业革命的历史上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别的不说,单看成员的名单,就可以让后人仰视,这些成员包括:蒸汽机的改良者詹姆斯•瓦特、伯明翰之子马修•博尔顿、医生伊拉斯谟斯•达尔文等等。伊拉斯谟斯•达尔文是约书亚•韦奇伍德的好朋友,他的儿子后来娶了韦奇伍德的女儿,两家成了儿女亲家。看到“达尔文”三个字诸位是否觉得有些熟悉?是的,那位写出《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便是伊拉斯谟斯•达尔文的孙子,换句话说,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外祖父就是约书亚•韦奇伍德。这两个家族在后世还陆续通婚,造就了英国的一个名门世家——“达尔文韦奇伍德家族”,这个家族不仅至少有10个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连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也与其沾亲带故,不可谓不牛。    鉴于在制瓷方面的杰出贡献,约书亚•韦奇伍德被后世誉为“英国陶瓷之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道:“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他创立的韦奇伍德公司一直有家族成员参与管理,直到现在。    2009年4月初,我参加了一个为国际学生举办的旅游,在湖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住了三天。热情的村民们为了欢迎我们这群国际学生特地在礼堂里举行了集体晚餐和舞会。一位当地老者与我们共坐一席,闲聊中他告诉我们,其家族从事陶瓷制作,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我的印象中英国著名的瓷器除了“皇家道尔顿”、“韦奇伍德”就没有别的了,便告诉老人,我知道“韦奇伍德”。没想到,老人回答道:“Yes, I am.” 说他就是韦奇伍德家族的成员。我之前读过不少与韦奇伍德及其家族的有关资料,这下可有话题了。老人家很善谈,不仅与我们聊了其家世,还提到中国瓷器,说宋代的瓷器非常了不起。中国的瓷器是在明朝渐渐传入欧洲的,因此在外国人眼里,明清的瓷器才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也是收藏市场的宠儿,老人家却知道宋瓷是年代更久远的好东西,不愧是陶瓷世家出身。此外,老人还问道,在中国生产什么样的瓷器比较有市场?我前一阵子看新闻得知,这一轮金融危机也对韦奇伍德公司大有影响,于是告诉他,不论生产什么,只要凭“Wedgwood”这个招牌在中国就一定畅销,这话顿时让老人喜笑颜开。    晚餐结束时,韦奇伍德先生极具绅士风度地表示与我们聊天十分开心,还告诉我们今年适逢韦奇伍德工厂创立250周年,如果要去韦奇伍德博物馆参观,他可以事先帮我们安排特别行程。翌日,韦奇伍德先生还托人给我捎来一封信,除了再次表示很高兴与我们认识外还附了件小礼物,一枚韦奇伍德公司在2007年为纪念“英国废除贩卖奴隶制度200周年”而制作的炻器纪念章。顺便说一句,约书亚•韦奇伍德与其家族的许多成员都是废奴主义者,为了宣传废除奴隶制度,韦奇伍德公司当年制作许多相关的瓷质宣传品,我收到的这枚纪念章上的图案便是复制于1787年的宣传品,十分难得。    最后,再说说Wedgwood瓷器的中文译名。在大陆,被直接音译为“韦奇伍德”或“威治伍德”;而在台湾,作为瓷器品牌的“Wedgwood”则被译作“玮致活”。玉字旁的“玮”字有“珍贵”的意思,而“致”代表“细致”、“雅致”,整个“玮致活”恰恰显示了Wedgwood瓷器工艺精良、品质高雅的特征,十分符合“信达雅”的原则。我想或许我应该在给韦奇伍德先生回信感谢他的礼物的同时建议他在开辟中国市场时用上“玮致活”这个名字,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蓝白两色简直就是韦奇伍德的代表我收到的纪念章便是这枚的复制品,随便说一下,韦奇伍德和其家族在当时都是是废奴主义者,贡献不小
  为啥韦奇伍德名字间的“间隔号”在天涯上显示不了?  为什么?为什么?
  关注``LZ的国外生活很精彩。向楼主看齐。。。
  关注``LZ的国外生活很精彩。向楼主看齐。。。
  打了一大堆居然没了。    写的不错啊,我们有些自助餐是有海鲜的,晚上的,去头的虾,青口,鱿鱼,不好吃。赶上饭点,或者饿的狠了就去那里吃,因为不用排队。否则我不去,俩人二十七八镑的样子,觉得去那的老外可傻了,俩人这个钱去中国城比如曼彻斯特的红辣椒,基本吃下来了。中餐一道菜不过八镑左右的价格,好的十镑,煲是十四起,意大利餐厅一道牛排就是十几镑,还是西餐贵的。人越多吃中餐越合适,我请人吃饭都是中国城的该活,绝对不去西餐厅。    鱼中国城的冷冻的都不贵。比如我爱吃的带鱼,三镑不到一大袋,我很能吃鱼,老公是餐餐必然要有鱼,都够我俩吃两次的。SEA BASS不到三镑一条,或者我记得我十年前读书的时候,去鱼市,买一个教RED FISH的无头鱼,可肥了,全都是肉,俩人一次吃不完。那是我吃过最便宜的鱼,一镑八一大条。你找找看吧。    WEDGWOOD也是我最喜欢的瓷器之一,还有VILLEROY AND BOCH,德国的我也喜欢,工作后才买很多。有个茶店WHITTARD OF CHELSEA自家瓷器也不错,很有特点.    祝你一切都好。
  同在伯明翰的帮忙顶起~~  有空出来吃个饭哈  hiahia
  很好看,尤其是义工那一章。
  可以~
  希望能看到更多信息。
  等养肥了看
  写得很真实~~
  帖子我喜欢!  还有韦奇伍德那个圣诞的牌牌我也好喜欢,lz学叔一样送给我吧
  楼主写的很生动,文字功底不错哦
  做个记号,慢慢睇。。呵蚵
  无比的怀念爱丁堡。    伯明翰有烤肉,哈哈。叫啥dragon来着?
  老爸那段很温馨感人呢
  不错!
  上班回来了,继续贴。这些文字的顺序已经被我打乱,并不是按照写时候的时间顺序排列,只是挑一些有意思的发给大家看看。所以在一些细节上,比如汇率、物价等可能会和如今的不同,大家多多包涵。以后尽量分类贴出来      日星期三
关于拾鸟蛤      不知道大家对日发生在英国西北部莫克姆海湾的拾贝惨案是否有印象?    莫克姆湾距离伦敦将近500公里,是英格兰西北部的河流出海口,拾贝惨案发生在莫克姆湾靠北的一个名叫HestBank的小村。此处一向以风急浪高多流沙著称,潮水涨退速度快,幅度大,海滩盛产欧洲人喜爱的一种海产品——鸟蛤。日,至少21名中国人在此捡拾鸟蛤时被突然上涨的潮水吞没而亡,其中有八人是福清人。  2006年1月,拾贝惨案在伦敦再次开审,英国的各种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我搜索国内的网页也发现了相关报道,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搜索看看。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拾鸟蛤的事。    在莫克姆湾拾贝惨案发生不久,我和一个来自苔菉(这个“智能ABC”竟然连“菉”字都没有,真是太逊了。苔菉是我家乡的一个镇,此处肉眼可以看到台湾的马祖岛)的同学聊天,她说其姨夫去爱尔兰探亲时到海边走了走,发现海滩上很多华人在拾鸟蛤,场面颇为壮观。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从身边人口中知道关于拾贝的点滴,当时我还想,等我到了英国,也许拾贝可能成为我找不到工作时的一条退路。    2004年8月的一天,我乘一位黄岐老板的车回家,在车上聊到了英国。大家到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去搜索一下“英国+连江”,能够很容易找到类似的这么一句话:“日本人怕福清人,英国人怕连江人,美国人怕长乐人,全世界都怕福州人。”可见在英国的连江人之多——虽然我目前还没看到——因此当我们聊到拾贝惨案时,他便告诉我他从在英国的连江乡亲那得到的内情:平时都是一个福清工头带一班人去海滩,等快涨潮时,该工头再来接在海滩上劳动的人,从来没有发生什么事。但那天该工头将人带到海滩后径直去打麻将,赌博兴起,忘了时间就酿成大祸。他还跟我说了一件关于拾贝的传说:话说有位黄岐籍的小伙子辗转来到英国,但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最后只好也去海滩拾贝,黄岐人对大海的熟悉是众所周知的,这工作也算歪打正着,他干起来如鱼得水,每次都可以满载而归……当然,这传说的结局和所有诱人的出国淘金的故事是一样的,给人的结论都是到国外拼几年就可以回来享福了。    我通过资料了解到,拾贝者每拾到一袋鸟蛤可以赚8镑,这个数目比在餐馆洗碗来的钱多,而工头可以将鸟蛤卖到每袋20镑,其中之利更是不言自明。可鸟蛤真的这么好拣吗?前几日在餐馆和大橱聊起此事,他告诉我,拣鸟蛤都是凌晨三四点就开始摸黑进行(惭愧呀,作为连江人我却不知道潮汐的规律,因此无法估算他们的工作时间),海滩上有很多地方类似于滩涂并且潮水来得很急,危险系数很大,那些偷渡来英的人万不得已才从事此项工作,而从事这份工的人多来自福建和辽宁。    至于鸟蛤是什么东西,目前我还没见过,等我有幸去了英国的某个海湾见到实物了再说。但这里的海鲜之贵却叫人瞠目。“青口”,这是香港人对“淡菜”的称呼,这东西在连江到了旺季我记得一斤只要一块多钱,但在这里冰冻的就要卖3镑一盒,一盒不超过10枚,相当于人民币4块钱才可以买1枚,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虾、螃蟹等海鲜就更贵了,而且连到市场里也没见过活的。按说英国也是个岛国,应该盛产海鲜,可仿佛老外只吃那些冰冻的东西,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莫克姆湾的位置这就是淡菜,香港人叫青口,英文叫mussel。老外喜欢吃蒜蓉口味的,粤式的做法通常是豉汁,福州人喜欢煮汤
  去年回国时,查了查我在国内的几张银行卡,发现非但利息没有见涨,钱却没了许多,什么存款不足300元要收管理费、什么卡的年费、什么利息税、跨行取款费、查询费等等,变着法子收我的钱。据说这些都是我们银行从国际惯例中学来的,但老外的银行都这么做吗?没出国前不知道,到了这边才发现我们被忽悠了——    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    国际惯例,又称为国际习惯,它是各国在长期交往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国际行为规范。中国加入WTO后,“国际惯例”常常挂在一些人和单位的嘴边,仿佛中国要和世界接轨,就应该尽快学老外的那套,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早日强盛,我们的民族才能早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于是,很多“为人民服务”的机构开始打着“国际惯例”的旗子想方设法“为人民币服务”了。银行对卡收年费、存零钱要缴“零钞清点费”、跨行查帐取款要交手续费、手机死活坚持“双向收费”、话费按分钟为单位计算……反正咱们老百姓出过国的也不多,也不知道国外到底是不是也这样,咱们交钱就是,也算为国家的早日强大献点绵薄之力。    可是偏偏有人爱较真,指出某些收费在国外没有、某些规范国外不是这样等等。好了,那些“为人民币服务”单位就抛出这样的话: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些东西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估计这话一出,能够活生生憋死一堆人,没辙,中国就应该坚持中国特色嘛。    来这里两个月多了,我也见到老外的一些办事方法和规范,在这给大家说说。虽然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全球第四(按名义汇率计算2005年为2,227,551百万美元 ),但我们总说英国是个逐渐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人就觉得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的一些规范称不上“国际惯例”,因此大家知道就得,不必较真。    在国内的银行一般不给普通储户寄对帐单,一些商业银行早先倒是免费给储户寄过对帐单,但后来也收起手续费来了,但是在英国给储户寄对帐单是银行的一种义务,只要你在银行开户就可以每月准时收到你的对帐单。当然,有人会说中国人多,给每个储户寄对帐单会增加成本。这情有可原,可收钱的事,国内的银行却比谁都积极,丝毫没有因为人多而少收一分钱。国内不少银行开户时要交5元钱的所谓卡费,之后还要每年10元的卡费,而我在这里开户时不仅没像国内一样收银行卡的钱,还赶上了银行的“促销”,三个月内存1500镑就可以获得40镑的奖励,至于跨行取款、查询也没多要我的钱。    英国目前的货币单位为英镑和便士,1英镑等于100便士,因为是百进制,所以很容易攒一堆铜板。我曾经提了一袋硬币去存,并没收什么“零钞清点费”的。    手机业务也和国内不同。单向收费就不用说了,由于英国的国土面积小,在英国也就没有什么漫游费存在,除非你过了英吉利海峡去了欧洲大陆。在国内呆久了习惯于话费按分钟计算,刚到英国时用电话,我就算10秒钟能够把话说完也要死撑到1分钟,怕按分计费浪费了金钱。后来知道了是按秒计费才发现习惯思维耗掉了咱不少银子,真是冤呀。    此外还有免费签手机的好事。英国有至少四家手机运营商,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很多公司都将一些“过时”的手机免费给客户使用。客户每月交一定的钱就可以享受套餐服务,而所交的钱有的可以在一年内悉数退回——只要你签的不是最新的机型。当然,那些“过时”的机型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砖头手机,比如我现在签的“索爱k300”,中国的上市时间是2005年11月, 12MB内存、30万像素的摄像头,该具备的都具备了,但已经算过时的产品了。有些手机服务商提供的套餐服务可以拨国际长途,像我这样的穷人签了这样的手机等于省了笔颇大的开支。    以上就是我目前接触到的一些和国内不同的事情,真不知道我们比照的都是什么地方的“国际惯例”,要是在银行和电讯方面学的是英国,咱们穷人就舒服了。    前一阵老婆的学院开会,来了不少非英国的老外,但一切都静悄悄的,中午提供的也是一般的三明治,没有大吃大喝、没有“热烈欢迎XXX”或者“预祝XX会议圆满举行”之类的横幅,完全不像国内,一开会便兴师动众,尤其是国际性的会议更不得了,大吃大喝就不必说了,借机饱览大好河山更不在话下。我观察了一下,在英国很难发现红色的横幅,就是有,也是在中文报纸上那些关于会议的照片上见到。中国人只要开会,都会挂上红色的横幅,这红色的横幅也算一个中国特色吧。    还有,我到这边还没见到“发票”这东西,不晓得发票其他国家有没有,是不是也算中国特色的东西。    ——————分割线
分割线————————    以上是刚刚到英国时候的记录,现在免费签手机的好事很少了,因为有些“外国人”在英国签了手机就跑了,有的甚至一下子签了好多部,造成现在英国手机公司对“外国人”不信任,所以初来乍到签手机很难了。其实这种做法实在该谴责,因为等于断了后来留学生的后路,也为自己的国家抹黑。每个在国外的个人都代表着自己国家的形象呀  
  生病记    二〇〇七年正月十五,星期天,早上起来咳了两声,或许是前一晚打工时受了点凉的缘故。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在异国他乡尤其要保重身体,于是赶紧吃两片药,期望将这小病扼杀在襁褓之中。晚上过元宵节,受邀到朋友家吃饭,没想到人家客厅没暖气,几位北方同胞又极能侃,一顿海聊转眼到了夜里十一点半,冻得我够呛。回家路上,我告诉老婆感觉有些不对劲,肩上像压着重担。到家后连澡都没洗,立马开了暖气钻进被窝,整个人昏昏沉沉,盖了两床被子还觉得冷。    我的样子吓坏了老婆,她赶紧给我抹万金油,加被子。感冒这种小病在我看来睡个觉出出汗就没事了,便安慰她道:只要睡一觉就好了,明天照常工作,不用担心。睡到半夜,出了一身大汗,仿佛刚从水里捞上来一般,挣扎着起来换了衣服,感觉还是不佳,倒头又睡。再次醒来已是天亮,头痛依然,浑身无力,看来这回病大了。  就这样,周一在床上躺了一天,到周二仍不见好转,咳嗽加剧,又趴了一天,从国内带来的中成药看来是杀不了这西洋病毒了,到了周三赶紧打电话预约看医生。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当完善,其中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简称NHS,即National Health Service)更让众多人得益,只要是在英国合法居住,不论英国公民还是外国人都可以享受NHS的免费医疗服务。初到英国,我就在当地的健康中心进行登记,不久便收到一张32开大小的医疗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相关资料,告诉我可以享受免费医疗,还指定了一位医生给我,并告知若想更换医生的方法等信息。居然还有专门负责我的医生?如此待遇让我受宠若惊之余不免有些纳闷——按说病有内外科之分,每个人都指定一位医生,难不成英国的医生都是华佗再世,包治百病不成?卡片中还提到看病要提前预约,可万一是急诊该怎么办?    我们比预约时间提前10分钟来到伯大的医疗中心。这医院和一般的英国房子没有什么差别,不经意还感觉不出它是个小医院。前台的护士也不穿工作装,使医院看起来不像国内的医院那么严肃而忙碌。当然,医院的安静总是相同的,和其他候诊病人一样,我们都也静静地在大厅等候电子屏幕叫号。候诊大厅以木黄色风格装修,几张茶几上摆着些刊物,让病人随意阅读,在大厅的一角还放着儿童的娱乐设施供小患者使用,让人感到温暖。我从小被灌输医院里到处是病菌,不要随便乱碰的理念,所以也没敢翻阅那些杂志,从封面上看都是些介绍美食与时尚的内容,与医院仿佛没什么关系。  不久,电子屏的广播让我们去18号房间看医生。进入18号诊室,发现是个印巴籍医生,穿着西装,没穿白大褂,感觉像公司里的白领。医生简单地问了几句,现在印象颇深的是问到是否到英国以外的国家旅行过,唯恐从国外带来了什么新的病毒。医生还测了我的体温并拿听诊器在我的前胸后背听了一番,安慰我说,这个季节流感很正常,不必担心云云。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耳温计,一个像手枪一样的东西在你的耳朵前一“滴”便知道体温,与水银体温计相比的确先进了很多。而听诊器听后背,并要我配合着深呼吸也是我第一次遇上,十分新鲜。接着医生就在电脑上打入几个关键字——确实就几个——输出3页A4纸给我,算是诊单。至于药方,医生说感冒会自愈,不用吃什么药,在我的要求下才用便签纸写了个药名给我。就这样,一次诊断结束了,没花半分钱。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离开时,医生恰巧在我们身后咳了几声,似乎在证明这个季节感冒的流行。    出了医院,我才发现医生也没告诉我生病期间的禁忌,这和中医讲究的“阴阳调和、五行生克、君臣佐使”大不相同。打开那3张打印纸,发现里面所写的症状和我一样,让我直呼神奇,同时又纳闷是否是自己这回生对了病,万一医生的关键字中搜索出来的不是我的症状该怎么办?    接着到药店买药。这药店更彪悍,竟然和超市一样,除了卖药还卖日用品,其中美发用品尤多。中世纪欧洲没有专业医生,一般由理发师用放血疗法为病人治疗,想到这,感觉卖美发用品或许是为了保留这个传统吧。店员看过药方指着架上的一排药问我们要那种口味的?乖乖,老外真金贵,吃药还可以挑口味,同一种感冒冲剂,竟然分了桔子、苹果、黑莓等各种口味随你挑,这药也真绝了。我买了盒黑莓冲剂回家一尝,甜得和果汁一样,这那是药,分明是饮料嘛。我们“良药苦口”的古谚到了这算被彻底颠覆了。    西医认为感冒是由感冒病毒侵入引起,目前还没杀灭病毒的药物,靠个人自身的免疫力,只需多喝水多休息,一般就会自愈,因此吃药只是辅助和心理安慰罢了。这似乎有点道理,买回来的冲剂我没喝几包就停了,虽然间或还咳嗽流鼻涕,接下来的几天终究没吃药,靠身体里的“民兵”终于剿灭了这批病毒。    这次感冒持续了近半个月,开始的几天极为难受,连累老婆忙里忙外,耽误了很多学习的时间。有一次我提到特别想念福州鱼丸,没想到接近下午五点了(英国的商店一般5点到6点间关门),老婆还特意乘火车进城去唐人街为我买“福州鱼蛋”,感动地我想哭。一次生病,让我们越发体会到了“相濡以沫”的真谛。    生病也让我不得不请了一周假,损失了大把银子,身体真是革命的本钱。一周后,我重新工作,公司里每个老外见了我都问到:“Are you feel better now?”(你好些了吗?),我离开时都对我说“Keep well”(保重)。我在那英国公司里只是个临时工,那工种搁在国内也就一默默无闻的民工,不是我崇洋媚外,国外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委实比国内好,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因为我打了一年多的工,并未见到歧视。“革命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这句社会主义的宣传口号在这资本主义国家更能得到验证。    最后也扯几句祖国医学。网上时常有中医存废之争,作为中国人,我还是更相信祖国医学,能吃中药的就少吃西药。西药虽然疗效快,毕竟都是化学制剂,让人不放心,这也是我为什么喝了几包“黑莓汁”后就断然不喝的原因。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从哲学的角度讲十分科学,而且有前人千百年的检验和总结,不可能没有道理。在英国,近几年中医店和中餐外卖店一样遍及各地,我不知道在其他国家是否如此,只是觉得外人都在关注中医时我们自己却不珍惜,实在败家。我现在常后悔小时候光接触唐诗宋词,却不知找几本《汤头诀》之类的中医方子背背,最不济也可当个青草医生,不似如今百无一用是书生。古人学而优则仕,次之则医,最差劲便摆摊算卦,与如今一门心事上大学,上完大学便失业相比,可谓明智。    说到中药,要表扬一下万金油(包括清凉油、风油精等)。它虽然不是草药但应该算是中药吧?似乎最初是祖籍福建的南洋华侨胡文虎家族发明的。这玩意抗头痛、抵抑郁、止呕吐、御昏迷、镇痛止痒无所不能,外涂内服皆可,居家旅行必备,驰名海内外。这次感冒,它的确减轻许多我的痛苦。我小时候在1980年代的一期的《青年博览》(或者是《读者文摘》?记不清了)上读到一篇援非工作人员写的文章,说非洲兄弟见到中国人便假装头疼脑热、四肢无力来讨要万金油。这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老婆办公室里的黑人兄弟依然钟情于“神奇”的万金油,时不时向老婆讨要,我们带了20多盒上海清凉油来英国,做尽人情,加强了中非友谊。写到这,忽然想到外交部不给我们嘉奖,也应给这长了国货的脸的万金油表彰才对呀。
  不停的F5~
  日星期一
寻屋所见    三月份是学生们找下学年住房的时间,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将在7月底到期,未雨绸缪,我们也加入到了寻找房子的行列中。    伯明翰大学附近有很多用来出租的房子,英国人挺有意思,哪幢房子出租,就在哪幢房子的门口立个牌,大大地写上“To Let”(出租)以及联系方式。我这种视英语为洪水猛兽的人哪里晓得“let”除了“让”还有“出租”的意思?而且“To Let”写在牌上和另外一个单词十分相像,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因此初到英国,我看到路边树着那么多“To Let”的牌子,十分纳闷,问老婆:“这里怎么满街都是厕所(Toilet)呀?”    循着这些牌子,我们找了几家中介,本以为中介可以带我们去看房子,没想到我们被告知对于那些插着牌子的屋子可以直接上门去看,等看满意了再与中介联系关于租金、合同等其他事宜。直接敲门而入?这不是会打扰人家吗?万一现在房子里的房客不让我们进去怎么办?英国人的办事风格让我觉得奇怪。    不过,很快我们这些念头就被房客的热情打消了。每到一户,现在的房客都很仔细地为我们介绍房子的情况并打开各自的卧室让我们参观。也许直接登门看房已经成为这里的规矩了吧,而且现在的房客自然也有过找房子的经历。    找房子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现象:    首先,老外比中国人会享受生活,但中国人比老外会过日子。因为房子都在伯明翰大学附近,所以房客大都是在伯大学习工作的学生和老师,其中以留学生居多,我们参观过的房子就有中国人住的以及非英籍的老外住的。中国学生住的房间屋内陈设都很简单,除了书,基本的就是电脑,而且学习娱乐全靠它;老外的屋就有趣得多,窗上的风铃、墙上的海报、架上的CD、客厅里的运动器材都会让人觉得老外挺会生活的。我们参观他们的屋子时甚至发现一堆人人手一个GAMEBOY在玩联机游戏,还有一户人家在客厅里放着一个沙盘,里面布满了各种进入作战状态的小士兵模型,真是可爱极了。不过老外吃的不如中国人丰富,他们的厨房就比中国人的简单、干净。凡是有中国人住的房子,厨房无不例外地放着“珠江”生抽、绍兴老酒、“老干妈”辣椒酱(这里的每家中国超市都这些东西)以及其他的各种调料和大小不一的锅碗瓢盆,当然还少不了的就是筷子。看来,在过日子方面,中国人VS外国人,中国人仅靠厨房就将老外PK下来了。    那些出租的房子除了交给中介代理外有些是房东直接出租的,因此也可以直接和房东联系。通过几天的看房,我发现第二个现象:这一带有很多房东是印巴人。    在英的华人称印巴人为“阿叉”,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日独立时“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后来的孟加拉国,因此广义的“阿叉”就包括南亚的这些国家的人种。    在国内,我们习惯叫印巴人为“阿三”或者“红头阿三”,这种叫法源于上海。1845年上海出现了英租界,在英租界里,殖民者从印度“进口”锡克族人(由于他们身高马大,满脸虬须,令人望而生畏)充当巡捕、守卫。凡印籍巡捕皆头缠红巾(实际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逻警的用红巾缠头,任看守警为黄巾缠头)所以叫“红头”。关于“阿三”则有三种说法:一说印度人是亡国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于西捕和华捕,列第三位;第二种说法是印度人说话有口头禅“I say”、“I say”,其谐音为“阿三”;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印度人充当的是巡捕的角色,所以中国人向他们打招呼曰:“阿sir”,久而久之,就讹传为“阿三”、“阿三”了,“红头”加上“阿三”故称“红头阿三”。    而在香港,由于粤语发音的缘故,警察叫“差佬”,简称“差”,同“叉烧”的“叉”音,所以就叫印度巡捕为“阿叉”了。除了“阿叉”,老一辈香港人区分各种族外国人的称谓也十分有趣。他们称呼头发呈极鬈曲的田螺状的波斯湾一带中东人为“摩罗”(“摩罗”一词由佛经“波罗”而来,珠江口南海神庙前有一个鬈曲头发人面朝大海的石像被称为“番鬼望波罗”,就说的是一个波斯船员贪玩,船开了他只好站在海边日夜眺望,最后化为石像的民间掌故,香港上环的“摩罗街”也源于此),把澳门的葡萄牙人叫“西洋鬼”,叫英国人为“红毛鬼”,称美国人为“花旗佬”,黑人统称“黑鬼”、叫菲律宾人为“宾佬”或者“宾妹”等。(以上知识综合“百度知道”、“维基百科”、“文汇报”而来,本记叙仅仅为解释若干称呼的历史来源,不带任何种族主义色彩,特此声明,呵呵)    由于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人出入英国也比其他地方的华人容易,香港人就成为华人中较早到达英国的,所以英国华埠一些习俗、传统来自香港,粤语在英国更优于普通话,于是在英国老外被通称为“鬼佬”,“阿叉”也比“阿三”常用了。听说福州人在美国和日本很牛,不知道在这两个国家是否是福州话优于普通话,叫老外也像福州话一样称之为“番仔”?    扯远了,言归正传。有一个印度人在我住的附近路口开了家杂货铺(grocery store,昨天刚刚学的单词,刚好巩固一下,嘿嘿),在卖东西的同时还出租房屋,我的室友去年找房时曾与其接触,问其究竟有多少房产,他大手一挥,指着山坡下的一排房子说,twenty,当下就把我的室友吓了一跳。我很纳闷为什么印巴人可以在英国做房东,而华人不行?按说香港和印度一样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香港人来英国应该和印度人一样便利,为什么香港人就不能够在这里买地置业成为房东?这个问题经过我和老婆以及餐馆一位来自香港的员工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印度和香港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者不错,但印度1947年就独立了,成为英联邦国家,其国内的政策自然与英殖民地时期不同,印度的经济状况大家也知道,所以印度人自然借着是英联邦国家的便利往英国发展,而且印度被殖民后英语成为其官方语言的一种,在英国生存自然上没有障碍。香港在1997年之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有的福利香港人基本也享受得到,可英国的气候却大大不如香港,因此多数香港人在九七之前也觉得没必要来英国挨寒受冻。一个是1947年以后就开始来英,一个是1997年以后才发现有必要来英,两者的起步就不同。    其次,中国人注重乡土观念,讲究“根源”这个情结,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落叶归根。无论是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还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都说明了中国人的这种乡土情节。所以在中国人看来,外国的月亮再圆也是外国的月亮,所谓“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也”,大多数海外中国人更热衷于在国外奋斗几年后回国,故而也就不会买地置产,落地生根了。    由此可见,华人做不成老外的“地主”和“房东”也在情理之中。也没啥,只要看到海外基本都有唐人街、中国城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街和城,作为中国人我便自豪无比了。  刚来时租的房子,一间单人房住了7个月
  英国的天好蓝啊!      
  养肥了再看.........
  有用,MARK先
  我晕,竟然说我灌水
  欣赏了
  面粉的若干简易吃法    小麦,粮食作物,世界上有1/3以上人口以其为主要食粮,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小麦怎么吃?最常见的就是磨成面粉后再进行各种烹饪加工。老外主要吃面粉类食物,因而在这里面粉也就便宜过米了。    中国作为饮食文化大国,对于如何食用小麦这种5000年前就由西亚传入中国的农作物自然有丰富的经验,面粉的吃法更为花样繁多。既然这里面粉便宜,咱也该尝试着像老外一样多吃面食少吃饭,何况我们还有老祖宗几千年来积累的各样烹饪技巧可以仰仗。    最早我打算先学着做馒头,在英国,除非去中餐馆,否则根本就吃不到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可上网一查它们的做法,才知道“好吃面难发”,只好作罢。而蛋糕、面包一类,虽然这里每个家庭的厨房都有烤制工具,做起来也就方便,不过它们属老外的食品,作为中国人,我们并不习惯长久地吃。想来想去,先包饺子。所谓“好吃不过饺子”,好吃是好吃,但擀皮剁馅却要花一定的时间,因此只能偶尔解馋,也不能常吃。经过我最近的实践,发现有几样面食做起来比较容易,味道也很中国,将其记录如下,以供诸位效仿:    手擀面。手擀面我第一次做就相当成功,花的时间也不多。首先是和面。取适量面粉(我买的是自发粉),加盐和少许温水和成面团,为了使面条更筋斗,可以打入鸡蛋一起和。和好后就开始揉面团,直到面团表面变得光滑。面团发好了用保鲜膜盖上让其继续发15—20分钟,这样是为了面团变得硬些,利于擀好后切面。这宝贵的15—20分钟我们可以用来打卤(我的统筹方法学得不错吧,没有浪费时间,呵呵)。卤是北方人的说法,我们应该叫酱,不过我觉得我们南方人更喜欢汤面,不一定打卤,可以烧锅高汤,总之就是依照个人喜好来做配面的佐料。等做好配料,面也可以开始擀了。擀面没有太大技巧,就是慢慢将面团摊薄,摊成一片。接下来开始卷摊好的面皮,卷的时候记得加些面粉以免面皮粘在一起。记住,是卷面皮不是折面皮,我第一张面皮是经几次对折后再切的,没经验造成抖面条时要一根根抖开,浪费了不少时间。面皮卷成棍状后就可以开始沿着横截面切了,想吃粗些就切大些,反之亦然,切好之后一抖,可爱的面条就出来了。之后烧滚水、下面、起锅、放酱、吃,是人都会,在此就不敷言了。想念家里的拌面,用猪油拌的那种,加葱花,再来一碗骨头熬出来的高汤,那叫那个香呀,比沙县的好吃多了,想得我现在口水都快流到键盘上了。    面疙瘩汤。那个叫什么《杜十娘》的歌(国内的卡拉OK中经常有人唱,恶俗无比呀)里有个歌词“如果你饿得慌,对我十娘讲,十娘我给你做面汤”,估计做的就是这个东西。面疙瘩的第一个程序也是和面,与手擀面相同,只是不用花15分钟发面团了。烧高汤,什么猪腿、排骨、鱼干、香菇、木耳的,只要好吃就往锅里加。是福州人就应该会烧高汤,因为闽菜之首“佛跳墙”就是这样的大杂烩鲜汤,我们的传统早餐“鼎边”也全赖这汤来提味。等汤开了,就可以将面揪成小疙瘩状下锅,煮若干分钟,起锅,吃,就这么简单。    煎饼。煎饼这东西全国各地都有,做法大同小异,叫法也差不了多少,北方叫它“煎饼果子”,南方就叫“煎饼”或者“面饼”。说到煎饼,我就想起我们在立夏吃的夏饼(关于吃夏饼的风俗我曾经在天涯里就福州的“食俗”码了一些文字)。不同的是我们的夏饼多是用米浆加上鸡蛋、虾米、豆芽等来煎的,当然,也有用面粉的。这个煎饼我做了几次,第一次做得不成功,究其原因是面粉糊打得太稠了,煎出来的饼比较厚。后来同屋的一个哈尔滨女孩为我示范了一次,我才想起来我们做夏饼时那米浆一般是当天做“鼎边”剩下的,比较稀。    现在说说面粉糊的打法。取适量面粉,加入盐和冷水打浆。我通常是边打边加水,这样可以控制浆的稀稠度。浆要打均匀,直到像糊状(这句简直是废话,浆糊浆糊,浆当然就是糊了),敲入鸡蛋加一汤匙油,油很重要,可以使饼比较香脆,再加味精、黑胡椒、葱花、木耳丝、洋葱丝、虾米等物继续打浆1至2分钟,就可以准备下锅了。先将锅烧热然后再倒小勺油——据说热锅烧油比冷锅烧油健康——然后下一勺面浆在锅当中,开始顺时针转锅,让面浆均匀得铺开,小火等待。当你平移锅时发现面饼可以在锅里运动时说明有一面煎熟了,可以翻个面再煎了。这个“翻”对于有腕力的强人来说真是一种秀,只见虎驱一振,三分走人,错了,错了,常上天涯,只记得三分了,应该是只见手腕一抖,面饼就顺着锅的弧线优美地飞到空中做一个180度的转体再稳稳当当地落入锅中。我也试过,不过我的饼总是落到锅外,比较狼狈。当两面都熟的时候就可以开吃了。    馅饼。馅饼我在厦门工作时吃的最多了,每次去我老婆见也都是带这个去讨好丈母娘。可是真正的馅饼怎么做我却不太清楚,估计工序比较复杂,我这里指的有馅的饼,简称“馅饼”。首先是和面,程序参照手擀面的第一步骤,。和好面每次取乒乓球大小的面团填入调好的肉馅,就像我们做元宵一样,压平,像个小月饼了。热锅,下油,煎两面,搞定。有点像煎包的味道。我是多么想念国内的小吃呀。    炒面。这个最简单了。这里说的炒面应该是炒面糊。这玩意耐饿,我们的父辈没少吃它,不信你们回家问问,后来我上学去,奶奶也做了这东西让我带去。先下油,然后直接将面粉倒入锅中不断翻炒,直到面粉变成金黄并发出麦香。炒的过程可以加入糖,有条件还可以放些芝麻。等炒好了拿开水一冲,就是一碗像芝麻糊一样的东西,香气逼人。可以一次炒多些放着,早上用开水泡了当早餐,十分省时间,建议大家都试试。其实买那些袋装的芝麻糊什么的不一定有我们自己做来的卫生安全。前几天听郭德纲的相声,里面有句话形容人能吃,说是“烙饼卷着馒头就着米饭吃”,改天我面包就着面糊吃,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以上是我目前用面粉做的一些简易的面食,解馋为主,填饱肚子为次。我向来坚信即使无法过上高贵的生活,也要保证过高尚的生活。什么是高尚的生活?就是让自己过得比较有趣,享受生活的乐趣。比如动手做饭,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自己动手做饭就会在享受做饭的乐趣中明白这话的妙处,我上班以来一直坚持每天自己做饭,我的一些朋友长年累月地吃快餐就是没想到自己动手搞些吃的,个中之妙自然无法领略。      做饭去了,下午有时间继续    第一次做出来的手擀面。只要去苹果论坛上看看就知道我这是雕虫小技,比我手巧的人大把大把的
  英国阿英国~~~  
  前排占位                    
  楼主 是留学的嘛?
  又抽风 没打上  LZ是去留学还是?  话说
俺也想去 英国 游学  正在努力攒银子中。。。
  福州老乡,顶一下
  浮躁,字多看不进去。
  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high street就是泛指一个城市里很旺的商业街啊,不一定叫这个名字的。那时我听到新闻里老是说high street很多人在抢打折货,还专门去查high street在哪里,后来才知道并不是特指。    birmingham给我的印像不是太好,呵呵,主要是景色不够漂亮,工业城市空气也差点。不过华人多啊,好吃的东西多~很幸福的
  收藏了,好好看      
  收藏了,有空好好研究
  回复 舞翩翩618    我们现在也经常到荣业行买鱼,尤其是带鱼,好像只有华人的超市才可以买到。有时还赶大早去伯明翰的海鲜批发市场买海鲜。整个市场里90%都是华人,基本是中餐馆或者外卖店的老板    回复
ziziyan016   没想到天涯里也有同城的,是该找个时间把在伯明翰上天涯的都挖出来聚聚    回复
孢子   那个圣诞节的碟子是1972年的,在市场上很值钱了。韦奇伍德老先生也没送我这样的东西,这图是网络上找的,大家过过眼瘾:)    回复
炼荒  Dragon BBQ,烤肉的确不错    回复 倦眼惺忪  我刚刚到英国时也被英国的蓝天震撼过,似乎在国内只有海南的天空可以与之媲美    回复
25岁嫁你  我是来陪读的,我妻子在读书,刚刚毕业    回复
我那时花开  呵呵,我最近在关注天涯上的那个“我爱祖国”帖,还没见到我们福州话呢    回复
过期矿泉水  你说的对,High street只是小区里的便民商业街罢了,基本每个小区(这里说的小区大约等于我们市里的一个的区或一个镇或村)都有High street,一个城市有好几个叫High street街区    谢谢所有关注此帖的朋友,只要有时间,我都将不断贴下去,也很愿意回答大家对于英国的问题  
  好帖子  一定要支持  顶~~~~~~~~~~~~~~~~~~~~~~~~~~~~~~~~~~~~~~~~~~~~~~~                                                                                                                                                                                                          
  原来LZ在伯明翰  我也一直待在伯明翰呢
  不错,我也想出去,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没有关系,也没有钱,难呀
  楼主写得很有意思,继续……
  为啥没有看Jain我的帖子  我弟弟才去英国  正好发给他看看学习学习  多谢多谢
  ***我不喜欢小广告,封杀-- heikedaxia27-- 操作时间: 20:02:53 -- 2953156
  ***我不喜欢小广告,封杀-- uututi-- 操作时间: 20:02:49 -- 2953156
  图片质量真好,空气质量真好!    地球的另一半,争取早日去感受一下~~
  写得不错,LZ继续,多写点现在的情况吧,对将去英国的同学参考作用大。
  很羡慕你啊
  很羡慕你啊
  老外吃得极差,在飞机上我吃了两餐土豆泥和生菜沙拉,民以食为天,这两餐吃得我很同情外国人,一辈子就靠这些东西度日,真是浪费人生    =================================    哈哈
  即将上飞机去伦敦的速速来报道~~~~~~~    楼主的帖给了我很多启示 楼主文字功力也很好 继续写下去吧!!!    我家乡的天空很蓝 不比英国的差呢 空气也很好很好~~    在海边住惯了的我 吃惯了海鲜 享受惯了父母的呵护 对国内的一切有着深深的眷恋~~
不舍啊!!!    先去读语言的同学被她们老师bs了    就因为写文章的时候说自己的祖国用了her 老师说这是英国人的word 中国人不可能用这个 说中国人就是喜欢cheating 我那同学气得进医院了ORZ~~   这个故事让我对洋鬼子先有了非常不好的映像
  质的一看
  那些发广告的人真不是一般的恶心!
  以前在天涯看帖很少回帖的,这次是彻底被楼主震撼了,不难看出,楼主是一个细心人。  希望楼主继续更新……  希望楼主在国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难得楼主用这样的心态来聊陪读。丰富多彩又懂得欣赏生活。而不是像大多数陪读一样抱怨。  佩服!
  难得楼主用这样的心态来聊陪读。丰富多彩又懂得欣赏生活。而不是像大多数陪读一样抱怨。    佩服!    祝楼主拥有更多姿多彩的人生~
  晚上再发一个,要做事了,明天继续  谢谢大家捧场——    运河漫步
(2006年春天)    老外挺会享受生活的,双休日就规规矩矩地不工作,尤其是周日,大家做礼拜、做卫生、做运动,就是不做工,商店基本上不开,甚至连大多数中餐馆也歇业,因而想趁周日逛个街买个东西或者外出打打牙祭就比较难了。往常周日我们只好在家里待着,现在春天来了,便思量着出去走走,别浪费了这大好的春光。    周日早上,天气不错,我们沿着伯明翰大学北门前的运河开始了徒步之旅。伯明翰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地处英格兰中部,作为“英格兰的大心脏”,此处是英国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没有汽车、火车、飞机之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当属凭借这里纵横交错的运河网自由穿梭的船了,据说伯明翰的运河航线可以和威尼斯相媲美,可见运河在这个城市的重要地位。这条从伯大门前流过,直通市中心的运河就曾经为伯明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见证了伯明翰成为世界车间的历史。不过这运河却并不磅礴,称之为小溪似乎更合适,宽度不及鳌江的三分之一,水流缓慢,河岸两旁树木连绵,绿草如茵,间或点缀着几丛像水仙一样的花 (daffodil),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啼,显得十分静谧。    如此美丽的河岸,自然吸引了不少人。我们向市中心方向前进就不时遇到锻炼的人们,有的跑步,有的踩自行车,甚至还有一人穿着短裤、T恤驾着皮划艇顺流而下,要知道虽是春天,但这里的天气依然较冷,尤其是早上。人们相遇时都会彼此友好地打招呼,我们常说的英国式的绅士风度在这细节上也可见一斑。    才走没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两只野鸭在河上戏水,黄嘴绿头,可能是鸳鸯,也不怕人,悠然自得地游着,难怪古人会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一路上除了鸭子我们还看到了在路边觅食的松鼠、独自打盹的野鹅,仿佛进了动物园一般。紧邻河岸的是通往市中心的铁路,由于是周日的缘故,火车尚未运行,因此不会打搅到动物们休憩。    运河上有几座桥,看样子比较古老,细心的老外像编门牌一样一一将其编了号。沿河行走的人要从桥下穿过。有好事者利用这桥下的空间进行艺术创作,桥的拱壁被喷漆喷了许多大型涂鸦作品,古典的拱桥下藏着现代艺术,这也算是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吧。涂鸦这种东西,涂得大了可以算艺术,涂得小了只能算破坏公共设施,比如遍布在国内景点的“XXX到此一游”和各种“办证13950xxxxxx”的广告。    且行且看,不知不觉到了市中心。首先来到GAS STREET,也就是国内旅行团在介绍伯明翰时说的“加士街”,这是一片酒吧区,林立着各种酒吧、咖啡馆、夜总会、酒店。据说早先这里是码头,两岸都是仓库,由于水运的衰落成了伯明翰最破落的地方,后经伯明翰政府整治,改造老仓库,才成为今天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外地人来伯明翰必到的一个景点。    走出加士街,离开运河,信步来到维多利亚广场。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 ) 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1837年—1901年),她统治期间直到她去世后的1914年(一战爆发),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的英国空前强盛,号称“日不落帝国”。世界上许多地方因此以维多利亚来命名,维多利亚广场也出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不知为什么今天广场上的市政厅大楼前不仅挂着英国国旗,还挂着中国国旗,让我感到几分自豪。    穿过维多利亚广场进入步行街,由于商店今天不营业,街上行人很少,显得有些冷清。步行街的尽头是号称全欧最大的购物中心BULL RING(牛铃),全欧最大而已,我觉得中国随便一个大城市的购物中心都不比其逊色,也许是中国人多的缘故吧。BULL RING的旁边是伯明翰圣马丁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只能用庄严肃穆来形容它。近期电影《冰河纪二》即将上映,今天尼桑公司在教堂外搭了个景来宣传这部影片的同时也宣传自己的汽车。远远望去,《冰河纪》里那几只卡通动物和古老的教堂相映成趣。    时间接近中午,突然间乌云压城,不一会儿下起了绿豆大的冰雹。早上还阳光明媚,现在竟然下起冰雹,这就是英国多变的天气,也难怪为什么英国人出门喜欢带伞,日常讨论的话题离不开天气了。冰雹转小,大雨又来,一天经历了三种天气,我们的旅行也不得不因此提前结束。  这就是黄水仙,威尔士的国花悠闲的鸭先生,一点都不怕人飘扬着国旗
  帮顶!    图文并茂!
  以下是一些英国的涂鸦,有些真可以算艺术品运河桥下的涂鸦布里斯托著名的《偷情者》,可惜就在几个月前被人砸了蓝颜料破坏了简笔画,画在门边在诺丁汉看到的,很强大
  修正一个,谢谢斑竹    英语的余论        先说说开题。话说胡适先生在某次演讲中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等人的话,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上:“孔说”、“孟说”、“孙说”云云,最后他发表自己的观点,也顺手写道“胡说”。今日小可不才,歪说英语,鱼骨头之言,可称“余论”也,此乃其一;余者,第一人称代词也,此篇为余之论调,一家之言罢了,此乃其二,故曰“余论”。        英语这东西我好说也学了十来年,可总学不好,真是丢煞了人。可世上之事总难遂人愿,比如我辛辛苦苦熬到毕业觉得终于可以摆脱英语了,偏偏我又来到英国,这可是正宗的英语之国啊,实在无可奈何。即来之则安之,人总得要生活的,因此我现在英语尚需努力,手语大有提高。        学习语言的第一目的是交流,听说读写,最主要的是听和说,接着才是阅读以及创作和研究,但国内的英语学习却一直注重语法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堆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完成时,让我们开口说的时候总是条件反射地去想该用什么主、谓、宾,什么时态,一句话酝酿了半天,还如何谈得上交流?大家看外语片就会发现,老外说话并不是都严格按照语法的标准进行,有时说的很简单,往往才两三个单词就将意思表达清楚了。听也是如此,我发现在听老外说话时,只要抓住了关键词,基本可以明白其所表达的意思,也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理论咱们就不说了,国内有的是专家学者在探讨英语学习的问题,像我这样的粗人就不必不懂装懂了。下面就说说我目前的实战。        How are you? (你好吗)    Fine, thank you, and you?(不错,谢谢,你呢)    I am fine too.(我也不错)    相信大家对这个对话一定烂熟于胸,因为我们一开始学英语就接触到这几个打招呼的句子,但在实际使用方面又如何呢?每次我到老婆办公室和那些老外打招呼,我刚刚说“hello”,老外就马上来“How are you? ”,我反映不过来,总要稍等一秒才回答“Fine”或者“So so”。我发现不仅是我,很多中国人被老外问到How are you? ”时都是先愣一下再回过神来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        可老外特别喜欢用“How are you? ”跟人打招呼,咱们的回答总是慢半拍,让人觉得不礼貌,怎么办?老祖宗说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大不了咱们先“How are you?” 掌握主动权,将“难题”抛给老外。经过我最近的试验,一见老外我先“How are you ”,一样会将老外搞得缓不过劲来,慢了半拍,然后一脸歉意地对你微笑着说 “Fine, thank you”,屡试不爽,感觉超棒。    说到“How are you”,想到一则笑话,有些人常常说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故而逐字翻译字母,所以就将“how are you ?”和“ how old are you?”翻译成“怎么是你?”以及“怎么老是你?”了。        我来这里也常常Chinglish,有一次和老外交谈中将“天天”说成了“day day”,当时脑中只觉得“day day”是“天天”,(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嘛)“everyday”才是“每天”。好在我脸皮厚,有的是自信,所以尽管是中国式英语,我还是照说不误,连带指手划脚、手舞足蹈好歹也可以应付一些。能说出来总比闷在肚里好,语言只是工具,用来交流而已,没什么好怕的。        ——————分割线 分割线——————        这个东西写在刚刚来英国不久,惭愧的是来了这么久了英语也不怎么好,似乎这辈子在语言上都没什么长进了,不知道有没有高人可以支支招        来这边时间久了,发现英国人问好,最常见的是“Are you all right?”通常省略掉“are”,只说“you all right?”,这句流行于平民阶层,朗朗上口,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先发制人,怎么说我们也是礼仪之邦呀,呵呵        我通常在家专门找与英国相关的电影来看,不仅对听力有帮助也可以了解英国文化,一举两得。硬盘里有十多G的英国电影,等贴完过去的文字,给大家讲讲一些我认为有意思的英国电影  
骚骚个62  大家都说只要你在伯明翰认识6个中国留学生,基本上就会认识所有的中国学生了,有时候世界很小    回复
萝雅尔  后面还有不少没贴出来,但愿能够给新人们一些帮助,大家都是从新人过来的,我们刚刚来英国时也得到了很多老留学生的帮助,所以更应该传承下去    回复 不回家的猫咪   就算你不会做饭到了这里也会厨艺大增,呵呵    回复
66马甲  老外中不妨歧视中国人的人,而且很多,包括一些学者教授。我们不卑不亢就对了,现在已经不是“制台见洋人”的那个时代了。不论怎么说我们还会英语,可那个说中国人怎么怎么的老师不见得会汉语。    回复
作者:荞麦   陪读是一个大的群体,既然选择出来了,再后悔抱怨就不好了。只要想想至少这也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就值了。    好了,开始做事了,明天继续贴,谢谢诸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要求家长陪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