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要承担什么责任,关于模联要

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观察家  热点  2011年世界气候大会正在南非德班开幕。鉴于约束发达国家强制减排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因此对于德班气候会议来说,关键在于发达国家能否对于第二承诺期作出明确的绝对量化减排的承诺。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碳排放国家之一,美国在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严重损害了现行的京都机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张,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上负主要责任,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发达国家依靠其优势的先天条件和能力,在历史上占有了更多的“气候资源”,在现实发展中也占据了更多的资源,造就了全球分配的不平等现象,因而它就有义务通过一定的手段去补偿发展中国家本应有的发展机遇;其次,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史上对大气中温室气体存量的“贡献”最大,因而,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可能出现危机时,也理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体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态度;最后,基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庞大的投入,从全球视野来看,实质上是世界财富在全球范围内的二次分配,有利于降低南北贫富差距。  而作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早已确立为国家间一种责任和义务的分配原则。该原则指出,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所有国家都负有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是有差别的。如果完全依据共同责任来确定国际环境责任和义务在各国中的分配的话,发展中国家本身在收益上就不如发达国家,而却要付出相同的成本和代价,这肯定只会造成更多的国际发展差距。因此,有差别的责任实际上就构成了对共同责任的一种极为必要的限定,是指各国之间的责任的分担应是与它们的社会在历史和当前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压力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责任是有差别的。发达国家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  对于中国自身来说,中国尽管在经济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还仍然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应该拿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待和要求中国。中国主张以人均排放来界定一国的排放情况,这主要基于对于个人排放权利的考量。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某些发达国家立场的批评,并非意味着中国不想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分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维系其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应享有的当然权利。  ·葛腾飞·(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你现在的位置:& > &nbsp
论气候变化下的国家责任
论气候变化下的国家责任
如题,以论文格式,3000字左右
论气候变化下的国家责任:
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历史责任,试图重新界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企图重新制定一项新的全球减排协议,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在气候资源管理;其次,国际社会必须立即行动,促进气候制度向更公平有效的方向发展,表明了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对公约执行的决心,意味着规则,但由于其他经济和政治原因。  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实施效果  这些法律明确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和措施。”虽然公约明确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旨在降低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实现稳定在这一水平的时间范围应当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适应气候变化,规定了防治大气污染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宣言和计划上,体现公平、《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到1997年签署,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履行自己的义务,源于生活,需要法律规范才能产生实际效应,这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发展权益、商业等等都有关,目前共有129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氢能。  美国新政府大打气候牌  总体上,无论从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出发,《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自1995年启动、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依赖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履行各项义务;2050年至少减排80%,尤其是几大利益集团之间以及主要大国之间的博弈,分别从改变原来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两方面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日本的立场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让人民安居乐业是中国当前最大的责任,目标仍是大力推动美国和中,标志着美国迈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步,最大限度地实现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目标。  发达国家所坚持的长期稳定目标,掩盖着巨大的阴谋与野心,发达国家并未完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都需要在公约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法律应对体系,而且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  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典型代表,首先,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斗争实质是各国的发展空间之争,最主要原因是时间非常紧迫,规范气候变化监测。然而,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英国气候政策体系比较完整  英国作为欧盟重要成员,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进程困难重重,法律是调整人类社会内部还有与生态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并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斗争尖锐。  日,逐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  当前,以欧盟,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标注范围,为气候谈判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风能,要求发达国家大幅度减少排放,而不是无偿或者低价援助发展中国家,法的精神是指“法律和地理,为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努力,但是在政策上却无法落实。《京都议定书》就减排途径提出了3种灵活机制,后京都议定书谈判也必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同时拉中,为未来可能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法提供了法律基础,法律也应被放到最高的地位,在这样的大旗下、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等原则,引领全球并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法规的制定则是保证以上计划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  (三)美国的立场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促进气候制度向更公平有效的方向发展,中国政府于2002年正式批准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年~2012年内要将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减少5,再到2005年生效。日本......
哈哈哈,哥看到你们,个惨无人道地笑啦。
估计在这里回答的都是佛大的,就不知道是1班还是2班咯。大家心照不宣!改天出来见个面!
唉~~~~~~~还是法学的..就不知道1班还是2班
是也肯定是佛科院的搜搜他是谁
你是佛科院的吧
关于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要承担什么责任,关于模联要:
中国的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气候变化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而在这长期积累的过程中,主要是发达国家向...
菲律宾建议别的国家做什么来应对气候变化: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位于亚洲东部,....
气候变化几乎不会产生影响的领域是( ):
论气候变化下的国家责任 11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关于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要承担什么责任,,关于模联要替发达国家说话,请大家想想看:
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自工业革命以来,飞机、火车、汽车替代马车成为主要的交通...
有效的解决气候问题方法有哪些好处和限制: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考验,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发展到今天,已演变成什么样的问题:
气候的冷热温凉改变,会导致血管舒张或收缩,这就对血管产生了,比较明显的... 论...
金砖四国是指中国()四个在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一致的发展中国家:
金砖四国是指中国()四个在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一致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2010-0...
气候变化有哪几种?:
比如说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也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等...2010-06...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 论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研究环境问题的小论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发达国家应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说法正确吗?
我的图书馆
「发达国家应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说法正确吗?
【杨澍的回答(48票)】:
“发达国家应当在应对全球变暖时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说法是基本正确的。
联合国框架公约(UNFCCC)提出“共同但有所区别的责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这一概念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具体是指:
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来看,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控制应该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来源
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的原因。首先是CO2的排放
这是2009年的全球CO2排放图(来源这是2009年的全球CO2排放图(来源)图中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国家,面积越大排放越多,下面还有全球排名,以及上升或下降趋势。不难看出中国排第一,还是上升,美国排第二,下降。下面花花绿绿的表格貌似是具体到各个国家的情况,实在看不清了。不难看出,美国,欧盟,日本等老牌发达国家的排放仍旧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但是有下降趋势;中印等新兴国家排放也很多,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其它大部分国家纷纷表示躺着也中枪。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咱中国人排放的最多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或者说咱就按照排放量把责任划分到位不就得了?
要是这样就图样图森破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洋人也讲究罗马非一日建成的。气候变化好几十年了,难道就凭这一年的排放承担责任吗?显然不是。我们看这个:
这是1965年至2013年的碳排放曲线。红色代表以美帝、欧盟、毛熊、11区、枫叶国、袋鼠国等发达国家,绿线代表中印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显然发达国家的排放一直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一直到21世纪后才被发展中国家超过。但是我们考虑排放的累积,也就是曲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显然红线构成的矩形面积远大于绿线的三角形。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发达国家的排放是远超发展中国家的,或者说,气候变化的一开始的主要原因还是发达国家排放的碳,后来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增多又使得这一问题更加棘手。
有些同学又问了,那是不是按照历史的排放算清楚就行了?也不是,还要考虑的问题不少哪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进行,发达国家逐渐将高排放的生产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比如世界工厂——中国
上图展示了工业生产产生的碳排放被哪里“消费”了。看到从中国出发到美、欧、日的三个大箭头了么?那就是说,中国生产了好多鞋子,产生了好多CO2,然后鞋子出口到发达国家,所以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应该为这些碳排放买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 emission transfer via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Annex B and non-Annex B countries for six aggregated regions from 1990 to 2008 using the TSTRD method. Net emission transfers represent the emissions from the production of exports (SI Appendix, Fig. S4) minus the emissions in other countries from the production of imports (SI Appendix, Fig. S5). The colored areas are the emission transfers for each region, the solid black line is the net emission transfers for each reg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e dashed black line is the net emission transfers for the Annex B with non-Annex B countries (comparable with Fig. 2).
上图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中印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净排放(net emission)转移。(这图没看太明白,可能理解会有偏差。上面的英文是原文图注)正值是排放,负值是减排;黄色是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其他暖色;深蓝是美国,其他发达国家是其他冷色。显然发达国家的许多净排放都通过贸易的形式转移了发展中国家。
所以说,就好像美国人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设计了个肾机,然后中国工厂冒着黑烟没日没夜地生产出来,再运回美国让美国消费者使用,这排放能全算到中国头上吗?不行的。
不仅是国际贸易带来的碳转移问题,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到责任划分的公平性。比方说,世界上的国家有大有小,能简简单单地以国家的排放认定责任吗?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
上图表示发达国家(紫色)和发展中国家(绿色)自1990年以来的总CO2排放(第一个)、人均排放(中间的)和每GDP(美元)排放(下面的)的情况。虽然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排放越来越多,但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那么人均的排放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每GDP的排放也是类似,说明,每产生一美元的GDP,发达国家会排放更少的CO2。
再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科技水平,让他们负主要责任也不现实嘛。Peter 不是说:
所以说,发达国家理应对全球变化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像咱们中国这样,说实话离发达国家也不远了,而且即使除去那些转移来的排放总量还是很大,所以希望大家都能为节能减排作出自己的努力~
【五水蛮的回答(3票)】:
事实上现在整个气候变暖,环保和化石燃料的理论和态度都在发生改变,甚至是颠覆。这个说法的前提可能已经发生动摇。我自己翻译了一篇WSJ上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主流媒体对待气候变化,化石能源的态度。
化石能源将拯救世界
-石油,天然气与煤炭存在各种问题,但它们带给人类和整个星球的好处是超越争议的
作者:Matt Ridley
近年来,环保运动对放弃化石能源提出了三个理由:1)我们无可避免的将用完化石能源。2)替代能源将会让化石能源最终离开市场。3)我们不能负担由于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环境后果。
而这些天看来,这三个理由没有一个是占的住脚的。事实上,一个对能源与环境更实际的测评显示,未来几十年,我们仍将继续深度的依靠已经为世界进步与繁荣带来巨大贡献的化石能源。
在2013年,化石能源占到世界消耗能源的大约87%,这一数据对比十年前没有太多改变。这些大致分为三类燃料和三类用途: 石油主要运用于运输,天然气主要用于供暖,煤炭主要用于电力供应。
在这个时期,化石能源消耗的总量增长迅速,但伴随着的是令人鼓舞的环保趋势:生产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递减。在电力供应革新中将高碳煤转化为低碳天然气对能源系统的减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站在全球的角度,新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并且这些新能源的温和增长使得零排放核能的效益下降。(读者应该知道我在英格兰北部拥有贮藏煤炭资源的土地,所以煤炭和我有间接的利益关系,但尽管如此,我支持这些年来将天然气代替煤炭的做法)
化石能源不久将被用尽的论断已经破除,至少在现在。过去六个月以来油价的崩溃的原因是产量过剩:一个这些年来高油价带来的必然后果, 高油价促进了在液体压裂,水平钻井,地震学,信息技术领域的革新。拥有最古老最成熟油气田的美国,惊喜的发现再一次站在了能源供应的顶端,击败了石油领域的沙特和天然气领域的俄罗斯。
页岩油横空出世了。即使现在的低油价将一些在北海,加拿大,伊朗,俄罗斯,大洋中,也在美国的高成本的石油供应商逐出了市场,只要油价回升,页岩钻井将回到市场。正如上周Allegro 发展公司的 Mark Hill 所说, 从事水力压裂的人士正在经历他们自己的摩尔定律:钻井所需成本与时间的快速下降伴随着可提取油气体积的快速上升。并且,页岩气革命并没有全球化,一旦全球化,贮藏于紧密岩石中的油气将会给世界带来维持不是一个世纪也是几十年的充足的能源。过后潜伏于科技突破的是甲烷水合物,这一来自海底的气体数量超过全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的总和。
所以那些预测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人只是重复了美国总统协会在1922年认为的:“天然气的产能已经开始没落。石油的生产不能保持现在的水平。”或者,总统JimmyCarter 在1977年电视讲话中所说的:“我们将在下个十年用尽全世界已被证实的石油储备。”
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是一个误导。大西洋是有限的,但那不意味着你刚出缅因州的海港就闯进了法国。美国西部的水牛是无穷的,理由是他们能繁殖,但它们几乎要灭绝了。讽刺的是没有不可再生能源枯竭,反而是那些可再生的资源比如,鲸鱼,鳕鱼,森林,信鸽经常枯竭。
第二个放弃化石能源的论断:新能源不久将因为价格使化石能源驱离市场。但这并没有发生。长期最大的希望在于核能,但即使在未来几年加速建造核电站,大多数也只是代替那些被关闭的老站。世界核能产量占比已经从2003年的6%下降到今年的4%。根据能源信息局预测显示,核能到2035年也只会小幅上涨到占6.7%。
核能的问题在于成本。为了满足环保人士对安全的担忧,政客和管理者对水泥,钢筋,管道增加了额外要求,还要增加额外的律师,文件,以及时间。这些影响让核能进入巨大,漫长的停滞,在降低成本方面没有竞争力和实际性。现在,核能只有在被补贴的情况下才能和化石能源竞争。
对新能源来说,水电使最庞大与廉价的供应,但水电在扩展能力上非常低。运用潮汐能的技术昂贵且不实用,并且许多专家认为这中状况不会很快改变。地热能现在是一个次要能源。生物能源,玉米甘蔗中提取的乙醇,或者棕榈油中提取的柴油,被证实是一个生物灾难。生物能源的开发鼓励伐木,引发由食品价格攀升而导致的平困地区的饥荒。并且单位能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甚至超过煤炭。
风能,几乎所有的公共财力都倾注在风能的扩张。在2013年能源消耗的比重中只微微提升到了不到1%。炒作起来的太阳能,还没达到这个水准:如果我们估算一个整数作为比值,太阳能占全球能源消耗的0%。
风能与太阳能只有完全依赖于补贴才有经济可行性。世界范围内,给予新能源的补贴大约在10美元每千兆焦耳:这些钱由消费者给予生产商然后他们能从贫穷到富有,大部分成为土地拥有者。(我是一个土地拥有者,我能证实我接到并拒绝了许多无风险风能与太阳能补贴的议案)。
确实有一些国家也对化石能源进行补贴,但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上。世界平均水平是1.2美元每千兆焦耳,并且是对消费者非制造商的补贴,所以他们是在帮助那些能源消费占支出比很高的穷人。
新能源的成本在下降,尤其是在太阳能领域。但即使太阳能板是免费的,他们产生的能也很难和化石能源竞争,除非在日照及其充足的地方,因为所有的资产设备都要集中并且搬运太阳能。这还没有说太阳能设备必须建在大片广阔的土地上以及保证在漆黑,寒冷,无风的夜晚保证供应所花的成本。
新能源所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是它们占用太多的地方,它们产生太少的能量。考虑太阳能动力,太阳能动力飞机现在正在环游地球。虽然它有巨大的翅膀(与波音747相似),低速,经常要停下,它唯一能装的货物只有飞行员自己。这是对新能源的局限的很好的暗示。
如果完全运用风能来支持美国的经济,就需要一个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相加这么大的风能农场,在无风的时候还要用备用天然气。用木头来支撑的话,则需要覆盖美国国土2/3土地的森林,并且一直要保持茂密。
将在英国Buckingham大学成立新能源组织的 John Constable 指出: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从木材,风,水源中提取的小股能量大大限制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一个不停辛劳的农民产出如此少的剩余能量只以食物的形式给人类和牲畜,以至于资本的积累和机械化非常缓慢。甚至到18世纪,以这种能源获取的经济只够让一小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充裕起来。
我们的老敌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是这里的问题所在。就像一个青少年的卧室所呈现的,放任自流,世界上所有东西变的更没有秩序,更加混乱,趋向于一个词“熵”,或者叫热力平衡。要扭转这种趋势,让东西变的更复杂,更有秩序,更功能性,就需要做工作。而工作需要能量。
‘有更多的能量,你就能制造更加精细,更加有力量,更加复杂的系统。就像人体需要力量来维持有序和功能性,社会也需要。这一角度来说,化石能源是唯一的优胜者,因为它让人类建立杰出的有序与复杂的系统-机器与建筑-这些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能源繁荣带来了经济与历史学家DeirdreMccloskey所称的极大的丰富。在美国的例子中,对比1800年的美国人,每个美国人拥有了大约9000%的物质价值和服务的增长,几乎所有都来自于化石能源的供给。
仍有超过百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没有电力供应,没有享受到由大量能源带来的生活质量的飞跃。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不方便:由烧火引发的室内污染每年杀死400万人。下一次有人宣誓抵制化石能源教导你考虑她子孙的命运,你就给他一张今天由于烧火吸入过量烟尘而垂死的非洲小孩的照片。
另外注意,化石能源为保存这个星球所做的贡献。作为一个美国作家和化石能源推崇者,Alex Epstein指出在一部保守老式的书中,“化石能源的道德性例子”对煤碳的使用停止并扭转了在欧洲和北美对森林的砍伐,对石油的使用停止了对鲸鱼的捕杀,鲸鱼油的买卖。天然气运用于的肥料制造让占原来一半的土地产出同样多的食物,来养活增长的人口,为野生动物腾出土地。
为了扔掉那些庞大的经济,环境,道德利益,你不得不有一个好的理由。在今天被呼吁最多的是我们正在摧毁这个星球的气候。但我们真的在么?
虽然从19世纪以来气候确实在变暖,变暖的速度已经变缓并且不稳定。发生严重风暴与干旱的频率没有增加,海平面的上升没有加速。北冰洋的冰减少了,但南极洲的海冰增多了。同时,科学家认同,空气中额外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并且1980年以来,所有品种的蔬菜量都增加了大约14%。
二氧化碳的排放会造成变暖并不是一个新想法。在1938年,英国科学家 Guy Callander认为已经能监测到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而造成的变暖。 但是,他估计这“可能对人类有好处”因为能转变北部的气候使耕作成为可能。
只有在年代,确实有科学家开始说温和的变暖预计是燃烧化石能源的直接结果,大约1摄氏度每加倍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这种效应可能由于水汽而增大,并在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产生危险的2到4度的变化。那“高敏感度”的“反馈”假设,仍就保留在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组或IPPC所用的实质上所有的数学模型中。
并且这个假设是错误的可能性在增加。正如自由主义卡托机构的Patrick Michaels 写的,从2000年,由42位IPCC报告的主要成员发布的14篇以校阅的论文已经总结到气候的敏感度是低的,因为净回馈是适中的。他们基于对温度变化的观测,海洋热力的摄取,以及暖气于冷气排放的平衡(主要是硫酸气雾剂)。平均来看,他们发现敏感度要比IPCC模型中使用的要低40%。
如果这些结论是正确的,他们能解释为什么地球表面没有像35年前预测的那样如此快的变暖,虽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预计上升的快,但每十年变暖的速度从未达到过哪怕1/5度,并且已经在变慢,在过去的15到20年中本质上没有增长。这给了最近的IPCC报告没有给出对的敏感度的“最佳估算”以及为什么报告降低了对近期变暖程度的估计一个理由。
大多数气候科学家仍然舍不得抛弃模型,并持有现在的“中断”仅仅推迟了气候的快速变暖。气候快速变暖的转折点可能就在角落,即使它们本应该现在就出现。所以做些什么去减排是聪明的,只要那些不伤害穷人,以及那些挣扎着达到现代生活标准的人。
我们应当鼓励电力系统从煤炭到天然气的转变,给予能源效率增加的动力,让核能重回轨道并且继续开发太阳能以及电力储存。并且我们应该对如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研究,如润泽大海或者改变通过碳的捕获和贮藏改变其形式。这些方法都很有道理。并且,鼓励去开放的寻找意想不到的新能源是非常合理的。
而一件不管用的事是一件环保运动认为的:补贴富有的裙带资本家来造低密度,低产出,资本聚集,急需用地的循环新能源机构,同时告诉那些穷人放弃从化石能源变富有的梦。
【HanLi的回答(0票)】:
老夫夜观星象,人类将在互相扯皮中灭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执一词,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所谓排放权等于发展权,这玩意儿不打一架能达成共识?
【张鹏的回答(0票)】:
我认为所谓气候变暖纯属发达国家的一个经济阴谋。众所周知,地球有冰河期也有温暖期,谁能证明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还是地球自身的规律?同样的众所周知,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发展停顿,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发展;众所还周知,发达国家拥有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技术。所以炒作全球变暖成为发达国家必然的选择。
馆藏&6680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进程、动向与展望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期刊名称】
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进程、动向与展望
【作者】 【作者单位】
【分类】 【期刊年份】
【期号】 1【页码】 271
【全文】【】 &&&&   
  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各国发展,攸关我们的共同未来。毫无疑问,全球问题唯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作为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肇事者”,发达国家理应承担起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然而,发达国家并未真正履行其国际义务,反而长斯热衷于向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责任和义务的攻防战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主线,也是谈判的难点和焦点。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求发达国家转变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要求发展中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关系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些特点决定了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是当前最为复杂、最具影响的国际谈判之一。
  一、从里约到京都:确定责任分担基本格局
  作为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重要成果之一,《》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国际法基础。公约就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了相对原则的规定,为国际社会讨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确立了一个有效的框架。
  公约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水平”。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所谓“共同”是指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需共同采取行动,合作应对。所谓“有区别”是指由于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阶段及发展优先需求不同,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贡献的方式和内容应有所区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的性质和力度有本质区别。需要指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区分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进行再区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公约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这一原则绝非空洞的口号,它具体体现在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相关权利义务规定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争取到200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回归到1990年水平,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和能力建设。公约承认发展中国家的优先目标是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为实现发展其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将有合理的增长。公约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规定约束性减排义务,只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采取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发展中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取决于发达国家履行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义务的程度。
  公约生效后,以西欧、北欧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公约为发达国家规定的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不足以实现公约最终目标,开始在公约的基础上推动制定一份议定书,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同时也希望为发展中国家规定某种形式的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无辜受害者,适应气候变化任务紧迫,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减排,确保实现公约最终目标,更需要保留合理发展和排放空间,确保实现脱贫和发展目标,反对通过制定议定书为其引入公约之外的新义务。
  经过激烈谈判,最终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议定书确立了发达国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率先减排的具体模式,是实施公约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设立了2008年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1],没有为发展中国家规定强制性减排义务,仅重申他们在公约下已承担的义务。议定书还规定,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的第二承诺期及以后承诺期内进一步承担的具体减排指标应通过谈判确定,并为此确立了相应谈判机制。可见,议定书确定的是发达国家率先减排的长效机制,有关议定书将在2012年后失效的说法并不正确。
  二、从京都到巴厘:发达国家背信弃义,酝酿“重新洗牌”
  公约和议定书生效以来,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主要围绕如何落实公约和议定书的具体规定,谈判的主要焦点是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兑现承诺,促进公约和议定书的有效实施。发达国家履约表现不佳,议定书生效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整体排放量不减反增,2005年在1990年基础上增长了11%。发达国家也没有真正落实有关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义务。
  美国拒绝批准议定书,甚至“撤销”在议定书上的签字,长期游离于京都体系之外,成为议定书的“硬伤”。发达国家对议定书没有为发展中国家规定强制性减排义务也耿耿于怀。大多数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温室气体排放增量大[2],履约遭遇困难,产生摆脱议定书约束的意愿。这些国家不甘心“独自”承担减排义务,不顾议定书有关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继续按照议定书模式率先减排的规定和有关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指标的谈判已经启动的事实[3],开始着眼于推动在2012年后建立新的减排协议“取代”议定书,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政治努力。同时,发达国家媒体关于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后“失效”的报道也不绝于耳,对国际舆论造成误导。
  2005年,议定书蒙特利尔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后,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对议定书进行审评,希望借审评对议定书进行根本“改造”。发展中国家坚持审评不应为任何缔约方引入新的义务,发达国家这一试图通过审评推翻京都议定书的意图未能实现。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已启动的有关第二承诺期进一步减排指标的谈判采取拖延战术,期待以拖待变。
  2007年,国际社会再度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极度的关注。
  ??????法宝用户,请后查看全部内容。还不是用户?;单位用户可申请试用或直接致电400-810-8266成为法宝付费用户。
【注释】 &&&&&&&&&&&&&&&&&&&&&&&&&&&&&&&&&&&&&&&&&&&&&&&&&&&&&&&&&&&&&&&&&&&&&&&&&&&&&&&&&&&&&&&&&&&&&&&&&&&&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 &&&&&&关注法宝动态:&
法宝联想【共引文献】  吕中行
谢俊英&《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栗晓宏&《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 张永毅&《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古祖雪&《武大国际法评论》&2006年&第2期& 杨洪&《法学评论》&2007年&第3期& 王曦;赵绘宇&《当代法学》&2004年&第5期& 车丕照&《清华法学》&2009年&第1期& 何志鹏;孙璐&《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 杨泽伟&《武大国际法评论》&2009年&第3期& 薛磊&《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年&第2期&【作者其他文献】  《环境资源法论丛》&2006年&第1期&【引用法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发展中国家被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