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主播,有了解主播这个行业业的人吗

主播、粉丝都被骗,网络直播中的这些陷阱你都知道吗?_新华报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主播、粉丝都被骗,网络直播中的这些陷阱你都知道吗?
  交汇点讯 近年来网络主播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职业,不少人因为羡慕主播的收入加入到了直播的行列中去。然而骗子也盯上了直播平台这块肥羊,时而变身当红主播时而伪装成房管,不仅看直播的网友上当连有些主播也难以幸免。
  “房管”代充礼品有优惠小伙被骗15000元
  今年1月,朝天宫派出所接到市民王先生的报警电话,称自己在某直播平台消费被骗了1万多元,民警立即和王先生了解了详细情况。
  原来王某是某直播平台的忠实用户,平日里关注了这个平台里不少主播,由于经济条件不错,在平台里看到喜欢的主播,就会充钱买礼物打赏对方,不久他的账号就升级到了平台的高级账户。
  这天王先生发现平台账号里的钱不多了,准备继续充值买礼物,就收到一个“房管”的私信,询问自己是否需要充值,他有渠道能打折。想到自己反正都要花不少钱在平台里,如果能有优惠就更好了。很快王先生便与对方联系,加了对方的QQ商量充值优惠的问题。对方告诉王先生,他们是通过充值Q币的方式获得优惠,王先生需要先购买Q币,然后将Q币转给对方,就能帮其充值。
  按照对方的说法,最少一次买5000元Q币,对方会帮其冲6000元的礼物,王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15000元的Q币,分三次转给了对方。接着王先生就收到了对方信息,让王先生耐心等待,一般充值会在2小时内到账,如果有延时就拨打一个400开头的号码。
  看到这条信息后,王先生认为对方还很贴心,留下了联系号码,可等了半天也不见充值到账,王先生立即拨打电话与对方联系,这才发现号码是个空号。明白自己可能上了当后,王先生立即和朝天宫派出所进行了联系。
  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之中。
  网友线下约会“主播”被骗17000元
  去年10月,秦淮警方接到市民小张的报警称,自己被某当红主播骗走了17000元,希望民警帮他把钱找回来。
  小张称自己是某直播平台主播萱萱(化名)的铁杆粉丝,平日里只要萱萱一开直播自己就会准时收看。他告诉民警为了萱萱他已经花了不少钱,这些钱大多数都是充值到平台买了礼物送给萱萱。
  就在10月中旬小张突然接到平台一个与萱萱名字一样的账号的私信,对方声称是萱萱的小号,看到小张经常给自己送礼物她非常开心,马上有个私人的线下约会想问小张要不要参加。
  小张一看到这条信息,认为是女神注意到了自己还要与自己约会,满口答应了下来。
  可接下来的事让小张有些措手不及,“萱萱”告诉小张想要和自己约会就要懂“规矩”,要给自己一定的好处费,然后见面后会给小张一定的“福利”。这些事小张以前也听过其他主播有,没想到自己会碰到,想想自己在萱萱的直播间已经花掉了不少钱,也不差最后一点钱给萱萱一个坏印象,于是答应了对方。
  按照对方的要求,他连续汇款2次8500元给对方,但没想到钱汇给了对方,对方就没了反应。在直播间小张刷弹幕询问萱萱,对方却也没反应,最后甚至将小张给禁言了,无奈下小张向秦淮警方报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进行了调查,发现联系小张的这个平台账号与萱萱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一个账号改名后的伪装称的萱萱,专门找萱萱的铁杆粉丝下手。
  得知这个情况后小张后悔不已,表示自己不会在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私信,而对于直播他也表示不在愿意继续观看。
  主播刚交押金平台一星期就倒闭
  不仅看直播的人有过上当受骗的情况,就连这些主播也向警方报警求助。去年12月,警方一个月就接到2名主播的报警求助,称自己遭到某直播平台的诈骗。
  报警人莉莉(化名)告诉办案民警,她是某平台的主播,但一直都不算太红。听圈里的人介绍,老的平台里不少人名气太大,很难混出名气来,去新的直播平台里直播很有可能就火了。
  而且莉莉平日里直播时,确实收到过不少新平台的邀请,内容大致都是去新的平台直播,礼物收益比高,平台给的待遇更好之类的。
  为了吸收更多的粉丝,莉莉决定放弃现在直播平台,跳槽到新的平台试试,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她怎么都没想到。
  她对邀请自己的这些平台一个个进去查看,发现确实不少直播间人还不少,而且与自己同类节目的主播人还不多,竞争压力要小很多,所以她最终挑中了一个开业没到一个月的平台签约。
  但莉莉没想到的是,这个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莉莉,为了防止莉莉在平台直播后跳槽,想要在该平台直播需要交8000元的押金,如果一年内莉莉没有违约,这8000元将退还给她。
  莉莉想到这是平台约束自己的手段,为了出名莉莉咬咬牙交了这8000元的押金,但没想到自己在这个平台直播了一个星期后,突然发现平台账号不能登陆了,所有的直播间都关闭了,联系工作人员,却发现号码一个都打不通,等了2天情况一直如此,她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她将自己的情况向警方反映,警方告诉她,和她一样的人还不止一个。原来这些小直播平台靠着吸收主播的押金,经营一段时间后,立马解散继续成立下一个平台,专骗一些想要出名的小主播,而直播间显示的在线人数也是平台内部做了手脚。
  警方提醒:网络直播行业越来越大,其中衍生出的问题就越老越多,不少骗子在乘着网络平台管理方面有漏洞,对其中的网民或者主播行骗的案子也越来越多。警方提醒市民观看直播要通过正规的网站,充值礼物也要通过正规渠道,对于声称自己是主播或者管理员的人一定要小心,一旦提到现金就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交汇点记者 裴睿 通讯员 秦公轩
原标题:主播、粉丝都被骗,网络直播中的这些陷阱你都知道吗?
编辑:廉昕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直播行业引央媒聚焦 “找主播”接受CCTV采访
2月19日,在武汉楚河汉街,一只小蜜蜂玩偶和一众型男美女们引起了过路行人的围观。原来,这是找主播平台为主播们量身定制的一次直播营销户外培训。内容涉及到直播中主播形象设计、商家品牌植入方式等。  本次培训活动历时三小时,各位主播的直播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8名主播平均直播人气达到3万人次,其中来自斗鱼平台的主播sleephead取得了最高5万人气的成绩。本次培训活动在现场超高人气的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培训过程当中,两名央视记者全程摄录,并对主播们进行了一系列采访,涉及主播群体对个人网红IP化的认识,以及通过直播行业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  随后央视记者来到武昌5.5创意产业园,对“找主播”平台创始人尹春进行了采访。双方就直播行业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现象以及2017年行业趋势,还有直播行业的投机泡沫等问题做了详尽的互动。  随着直播行业的走俏,主播经纪产业也收到了广泛的关注。此次采访过程中,央视还采访了直播行业的代表斗鱼直播,节目近期将在央视播出。(中国网)(注:此文属于腾讯大辽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blackli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深扒主播众生相:一文让你读懂直播行业--百度百家
深扒主播众生相:一文让你读懂直播行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对于主播来说,直播更像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故事在转身那一刻结束
一年前我开始接触直播这个行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的故事,有幸见证了另一种生活。
1、她是白领,直播对于她来说,更像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故事在转身那一刻结束
关键词:素人主播、白领
涵是我关注最早的一个素人主播。她瓜子脸,尖下巴,齐耳短发,穿着白衬衣的时候显得帅气十足,以致于我很长时间里认为她是个拉拉。事实上她是一个职业小白领,在杭州买了房子,衣食无忧,只是人生有点迷茫。
直播对于她来说,跟回家打开电视一样平常,只是她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她直播的原因是她朋友是某个公会的老板,不断鼓励她开直播,并给她刷了1万多个粉丝,有时候也会给她的直播间刷人气。尽管有时候她的直播间人气不少,但她不怎么唱歌,甚至不鼓励粉丝刷礼物,熟悉的观众就聊聊。因此她沉淀的粉丝很少,过客居多。
有一次,她回家很晚,好像喝多了。开始念叨着朋友之间的矛盾,后来哭了。许多粉丝开始心疼她,不断试图安慰她,场面感人。
后来,她再也没有直播,直到我卸载这个软件。
像涵这类主播,在直播平台里比例不小。她们有颜值,渴望被关注,但又不敢all in,因此往往无法坚持下来。直播对于她们来说,更像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故事在转身那一刻结束。
2、他是投资人,他在直播间里除了和跟观众谈各种项目投资,偶尔也撩骚一下女粉丝
关键词:投资人、撩妹
关注皮哥之前,我很难相信平台除了颜值之外的吸引力,何况皮哥只是一个中年男人。
皮哥是一个风投公司的VP,在直播间里,他跟观众谈各种项目投资,市场分析,偶尔也撩骚一下女粉丝。因为看好直播行业,也投资了一个直播项目。他还有微信群,刷了礼物的土豪可以成为会员,在里面讨论投资建议。
皮哥的直播间也有不少土豪进入,他也习惯套路别人“刷个岛”什么的。他的签名档: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前进。这应该是所有投资人信奉的教条吧。
截止日前,皮哥在主播平台的货币价值超过150万了。
3、他是明星,作为头部资源,他是各类直播平台疯抢的对象
关键词:头部效应、明星主播
在看马东的直播节目之前,我甚至没看过他的节目,也不知道“奇葩说”是什么。
那天正好平台在热门里推送了马东的直播节目。他在家里一边嗑瓜子,一边连麦,和视频另一端的团队讨论产品。该产品是教年轻人“好好说话”的视频教程。
直播观众人数在短时间内很快冲到了30多万,低下粉丝的小礼物也在疯狂的刷着,很快人气叫被顶到了平台第一。
在讨论结束之后,他们开始现场促销这个视频教程,并在几个小时内成功吸引到的几千个会员缴费。
这是令许多风投为之汗颜的一次营销案例。
马东是直播平台争取的头部资源,既有明星效应,也有很厉害的内容创造力。
4、作为草根,在直播间里,这位东北大哥自称老大,把粉丝称为“x家军”
关键词:草根主播、江湖义气
发哥是在海南的东北主播,粉丝很多。
我看过一次他的直播,仅此一次。
在直播间里,这位东北大哥自称老大,把粉丝称为“x家军”。开始他和粉丝互动唠嗑,说掏心窝的话,讲讲江湖义气。
然后开始打电话。每个电话都是撩骚妹子,套路都差不多,先是问候,约,然后谩骂,最后在妹子的各种惊愕、愤怒下挂断。一开始我以为这些妹子都是他认识的,后来听了几通电话之后才发觉,这是一种套路。
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得到这些电话号码的?
接下来,在电话期间喝了几瓶啤酒,抽了几根烟之后,他开始带领粉丝大军去其他主播的直播间刷屏。把其他主播妹子吓得一惊一乍,或者跟他们粉丝撕逼。好不热闹。
我不知道他直播了多久,但平台货币价值已经超过20万元。
总结一下发哥的致富之道:义气聚人气,聊骚、骚扰和撕逼去闯江湖,让铁粉刷礼物。
发哥这种东北风格的主播,像快手APP里的许多主播一样,可以吸引很多4、5线城市的观众。
5、作为热门主播,她被夹在平台和经纪公司之间,成为利益博弈的一环
关键词:工会、经纪公司
宝宝是我在给某直播平台活动撰文的时候关注的主播。
那是直播平台和一档综艺节目结合的活动,过程是限定时间内,主播经过才艺表演和游戏,获得最多粉丝礼物的主播,可以与综艺节目的明星主持互动。
宝宝是这次活动的胜利者,最终观众流量停留在令人咋舌的千万级别。
不久以后,宝宝开始转战了另一个直播平台。而通过QQ群积累的铁粉,也随之转入新平台。
主播、平台、经纪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这是另一个直播行业绕不开的问题。过去两年,经纪公司肯定是这条产业链上最赚钱的一方。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经纪公司能否继续利用掌控主播资源来与直播平台谋取利益?我觉得未必。
经纪公司应该创造更多商业化模式,来谋求更多变现方式。
6、观众都是机器人,她坚持的原因,只是平台每个月给她的底薪
关键词:机器人、底薪
认识Rose妹子,是在一个全新的直播平台。据称这个平台刚融到数亿美金的资金。不过,由于平台太新,我甚至感觉里面的主播人数比观众还多。
我进入Rose直播间的时候,人数显示100多人,事实上全是机器人,我是唯一的观众。作为唯一的活物,Rose很开心,跟我聊起来,后来甚至聊到她痛恨的前任。
其实,她坚持的原因,只是这个平台每个月会给她发工资。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国企上班的她来说,每个月一千多的直播平台的工资,也是不菲的收入。她只要每天化妆后,在镜头前待两个小时。
这就是这个平台,多数主播的生活。
每个直播平台都有机器人充人气的现象,这是直播行业的“潜规则”。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源自于投资方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各个平台竞争激烈的体现。
或许等哪天平台都不在需要机器人了,反倒是直播行业大潮退去之时。
7、作为游戏主播,他靠打游戏月入百万
关键词:游戏主播、盈利模式
因为喜欢《王者荣耀》,我观看了几个游戏主播视频。
嗨式是其中一个非常热门的,擅长用不知火舞、貂蝉、黄忠等角色。他的收入包括粉丝刷礼物、平台签约费用,还有自营电商。据说收入每个月已经过百万。
当然,也有很多收入一般的主播,我曾看到一个玩李白的主播,连续几局都是负数。满屏都是粉丝和喷子在撕逼,甚为壮观。
游戏直播是直播行业里变现能力比较好的。毕竟,游戏主播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的游戏实力。
8、版权问题,是限制体育直播的最大阻碍
关键词:体育直播,版权
罗指导是一个足球主播。他对球员信息和球队历史还是蛮了解的,直播期间也有激情,这种有经验的草根体育主播很少。
他有一些QQ群,经常在中场时间给QQ群发红包,活跃人气。此外,直播的链接会被发在相关球队的热门论坛上。因此,作为一个冷门的项目,每场比赛却有几千观众,我相信都是真实的数字。
后来,或许由于版权问题,我再也没看到罗指导开通直播。
9、作为一名有才艺有颜值的主播,她是直播行业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才艺主播、网红
园征是某平台人气最火的主播,在该平台的年度晚会上,她获得最佳人气主播奖及最佳才艺主播奖两项大奖。
资料显示,这个妹子四岁开始学习声乐,从小参加各项全国声乐比赛,曾获得全国大奖。我曾听过她的《半壶纱》,唱得不输原唱。
除了才艺表演,她的直播风格显得落落大方,没有其他主播的撩头发、撒娇卖萌的套路。
打造这种源自于草根的明星主播,也是每个直播平台和经纪公司的梦想。毕竟有才艺有颜值的主播,是直播行业的中流砥柱力量。
数据显示,直播APP超过300个,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许多平台拿到千万级别,甚至数亿美金级别的融资。此外,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44亿,占网民总量的47.1%,全民直播时代其实并不遥远。
在经历了这些直播平台发生的故事之后,我做了一些总结:
1、随着越来越多资金的进入,直播仍旧是风口
资本还在追逐这些直播平台。只是百播大战就像O2O的百团大战一样,能够生存下来的是少数。事实上,多数直播平台还是围绕颜值、游戏这两方面做文章,因此直播行业看起来是虚假繁荣。
根据28原则,20%的平台垄断了80%的流量,这或许也预示着百播大战最终的一个结果。根据国外直播平台被巨头垄断的现状,国内直播行业最终可能会被BAT收获果实。
2、直播是内容产业升级
在今日头条和移动直播模式的冲击下,新闻行业也开始变革。去年,网易、搜狐的新闻编辑都在悄然做调整。网易甚至把许多编辑直接编入自己的直播栏目。
我们总结一下新闻的直播模式的优势:即时性更强,离真相更近,视觉效果更突出。
3、社交属性 直播具有强社交属性
事实上,不仅观众渴望跟主播互动,在国外或者单身主播也有社交需求。
4、直播+是直播向工具化升级的方向
春节之后,我看到市场上出现了旅游+直播和中老年群体,直播+的不断创新,这寓意着直播更像一个营销工具,被应用于各个行业。
注:以上主播故事的角色皆为化名
阅读:1590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了解一个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