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南传统文化学校有哪些寺院保留声闻乘传统的?

声闻乘_声闻乘的意思_声闻乘是什么意思_声闻乘什么意思_声闻乘的近义词_汉语词典_911查询
声闻乘的意思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声闻乘 或 shengwencheng
声闻乘 声闻乘的意思 声闻乘是什么意思 声闻乘什么意思 声闻乘的近义词 声闻乘的反义词 声闻乘的拼音 声闻乘的解释
词语声闻乘
拼音shēng wén chéng 注音ㄕㄥ ㄨㄣˊ ㄔㄥˊ引证解释佛教三乘之一。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赵朴初 《佛教常识答问·僧伽和佛的弟子》:“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叫做声闻乘。”参见“ 三乘 ”。相关汉字、、||
手机查看词语声闻乘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d137933 或 声闻乘? 即可
首字母查词:
按词性查词:
按结构查词: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声闻乘,声闻乘的意思,声闻乘是什么意思,声闻乘什么意思,声闻乘的近义词,声闻乘的反义词,声闻乘的拼音,声闻乘的解释,声闻乘的同义词
声闻乘相关词语搜词语
声闻乘相关成语搜成语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查看: 530|回复: 8
菩萨乘佛经与声闻乘佛经记载本来有异
在线时间56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TB2mQYJXai5V1BjSszbXXb0hVXa_!!副本.jpg (82.39 KB, 下载次数: 0)
15:44 上传
QQ图片46.png (67.02 KB, 下载次数: 0)
15:44 上传
悲智卖书不成,改为送书——赔钱赚吆喝。可见其诽谤佛教经典,妄图攫取名利的手段丝毫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没文化真可怕
不还举,你语文水平太差,还硬生生的断章取义。你看懂《观无量寿经》和《涅槃经》了吗?!来吧,来看看原文吧,别信口胡咧咧了。
《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宋西域三藏疆良耶舍译;
《涅槃经》【耆婆复言。大王。当知如是业者罪兼二种。一者杀害父王。二者杀须陀洹。】《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2,不还举《观无量寿经》中,在狱中的频婆娑罗王,以心眼见到了佛陀因此增进成了三果阿那含。但此事知道的人很少。而频婆娑罗王在入狱之前,证须陀洹果,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因此,在《涅槃经》中耆婆对阿阇世王才会说“一者杀害父王。二者杀须陀洹”。
3,不还举,看清楚了吗?说频婆娑罗王,还停留在以前证得“须陀洹”果的是“耆婆”,不是佛陀。
声闻乘依声闻法言所证境界,而言“得须陀洹”。菩萨乘依菩萨法言所证境界。频婆婆罗王,证三果阿那含果,是依大乘法。是故大乘法《观无量寿经》中记说频婆婆罗王,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不还举,难道声闻乘中没有说韦提希证果之事,就可以否定韦提希证得无生法忍吗?
【尔时世尊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观无量寿经》
4,悲智连声闻乘经典都诽谤怀疑,有什么脸面举声闻乘经典来诋毁大乘法呢?
不还举,悲智先诽谤大乘,后又诋毁小乘,自破论据,依然称为戏论。尔等悲智之流,有何颜面再举声闻经典诽谤大乘呢?
外道悲智等连小乘佛经中所用时间计量单位“劫”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著述邪见,诽谤佛法,看来他们根本就没有摆脱自己卑劣的邪教信徒根性。其诽谤如下:[阿含部经并不等于必是阿含经,其中多有错谬之处。比如:  “无想天寿命五百劫……色究竟天寿命五千劫。”(《长阿含经》)  对比一下,看看不属于四部《阿含经》的《阿含部》诸经在这一简单问题上是如何错谬的。  比如:  ★“无想天人及饿鬼寿。天上七劫……阿迦尼咤天上诸天人。寿百劫。”(阿含部《大楼炭经》)  ★“无想诸天。寿十六劫。”(阿含部《起世因本经》)  其中,阿迦尼咤天,即色究竟天。] 外道悲智《楞严伪经·卷二》山人此处略举一、二例,以正视听。【是时。阿难复重白佛言。然劫有两种。有大劫.小劫。此人为应何劫。】《增一阿含经·49.放牛品第四十九·第9经》【比丘。当以方便。知劫有衰尽。不可称计。然劫有二种。大劫.小劫。若于劫中无佛出世。尔时复有辟支佛出世。此名为小劫。若如来于劫中出世。尔时彼劫中无有辟支佛出现于世。此名为大劫。比丘。当以此方便。知劫数长远。不可称计。是故。比丘。当忆此劫数之义。】《增一阿含经·50.礼三宝品第五十·第10经》很明显劫有大、中、小之分,而世界、劫数对于佛子来说,都是生灭的色法(物质),不是我的所在,更不是我。因此不会对这些俗事较真记录。而外道悲智自破论据,因此悲智所著邪论《楞严伪经》,名为无知。
5.频婆娑罗王在声闻乘经典中记载当然是依声闻乘所载证得之果位。
【“世尊!我未曾闻有阇尼沙之名,又我闻此阇尼沙之名,身毛竖立5。对此我如是思念:‘彼,有如是名,即:如阇尼沙,当非寻常之夜叉。’”
一0 “阿难!发此声不久,恬熙颜色之彼夜叉,现于我面前。而且再发声曰:‘世尊!我是频婆婆罗,善逝!我是频婆婆罗。世尊!我生为毗沙门天王之眷属,以此七次。我为人间之王殁于此成为非人间之王而生天。
  由此七次,由彼七次,计为十四次之轮回。
  经历前世,预知此等之住处。
  世尊!我成为长久不堕恶处,知不堕恶趣,我希望为一来者而住。’此尊者阇尼夜叉之言:‘长久我不堕恶趣,知不堕恶趣,’又言:‘我希望为一来者而住。’诚是不可思议、稀有之事。依如何之因缘,尊者阇尼沙夜叉如是伟大,得此殊胜智耶?】《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五;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四)佛说长阿含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
,声闻乘经典所在频婆娑罗王证得“须陀洹”很正常。.频婆娑罗王于大乘法中证得阿那含果位之事不为人知故。
在线时间56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size=18.6667px]悲智很悲哀 卷五
[size=18.6667px]/thread--1.html
[size=18.6667px](出处: 佛教社-地藏论坛)
五,大乘略记小乘事;本文《卷三·第八品·五连“贤劫”都要否定的外道悲智》,《卷四·六初果不违律》都已经对大小乘里对于同样的事,记述不同的原因而有详细说明;而同样是记述佛陀涅槃一事也不尽相同。但这不是建立诽谤的原因,但外道悲智等还是建立诽谤大乘的恶业:[经论辨异:《涅槃经》时空人物错乱之憍陈如与犊子]外道悲智《楞严伪经·卷一》
我们引用原文来说明一下。1,文中未列尊者憍陈如;【时有无量诸大弟子,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薄拘罗、尊者优波难陀,如是等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颤掉乃至大动不能自持,心浊迷闷,发声大唤,生如是等种种苦恼。】《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寿命品第一》由上可知,尊者憍陈如并没有参加佛陀涅槃之会。古代的印度人是不注重时间的,如本文《卷四·六初果不违律·2,那个时候》详细解释了“尔时”的含义。2,憍陈如出现在佛陀回忆往昔度众事缘中;我们再来看看《大般涅槃经》怎么著述的。【尔时,世尊告憍陈如:“听是梵志出家受戒。”时憍陈如受佛敕已,和合众僧听其出家受具足戒,经五日已得阿罗汉果。】《大般涅槃经(36卷)·卷第三十五·憍陈如品第二十五之一》乾隆大藏经这个尔时译为:那时;一时;但肯定不是佛临涅槃的前夜,因为过了五天,那个梵志才得阿罗汉果。【佛告憍陈如:「听是梵志,出家受戒。」时憍陈如受佛勅已,将至僧中,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后,诸漏永尽,得阿罗汉果。】《大般涅槃经(40卷)·卷第三十九》大正藏第 12 册 No. 0374这里所记录的肯定不是佛临涅槃的前夜,因为过了十五日后,那个梵志才得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告憍陈如:「听是犊子出家受戒。」时憍陈如受佛勅已,立众僧中为作羯磨,于出家后满十五日,得须陀洹果。】《大般涅槃经(40卷)·卷第四十·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这里所记录的肯定不是佛临涅槃的前夜,因为过了十五日后,那个名犊子的才得须陀洹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至佛所已,白佛言:「世尊!犊子比丘,寄我等语:『世尊!犊子梵志,修习二法得无学智,今报佛恩,入于涅盘。』」佛言:「善男子!犊子梵志得阿罗汉果,汝等可往供养其身。」时诸比丘受佛勅已,还其尸所,大设供养。】《大般涅槃经(40卷)·卷第四十·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这里所记录的肯定不是佛临涅槃的前夜,因为这里只是记录了,那个名犊子涅槃的事。佛陀只是回忆叙述了这些往事,申明三乘法义。但却让外道悲智等迷失了时空,诽谤道:[一、尊者憍陈如早已入涅槃并未与会二、《涅槃经》时空人物错乱之犊子] 外道悲智《楞严伪经》3,佛陀回忆问首座弟子阿难所在;【尔时世尊知已即告憍陈如言:「阿难比丘今为所在?」憍陈如言:「世尊!阿难比丘在娑罗林外,去此大会十二由旬,而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娆乱。……】《大般涅槃经(40卷)·卷第四十·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这里还是记述佛陀问首座弟子,阿难所在。我们可以来看看阿难被魔蒙蔽的事:【如来坐已。阿难敷一小座于佛前坐。佛告阿难。诸有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尔时。阿难默然不对。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现相而不知请。佛告阿难。宜知是时。阿难承佛意旨。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去佛不远。在一树下静意思惟。其间未久。时魔波旬来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长阿含经·2.游行经·初》此处著述三个月前,当时阿难为魔遮蔽,魔王趁机请佛涅槃后,佛陀唤憍陈如,知而故问“阿难比丘今为所在?”的事。三个月的时间里,佛陀经过的娑罗树林不计其数。而《大般涅槃经》旨在阐述佛境界真实“常、乐、我、净”之义,并不似《长阿含经·2.游行经》详细叙述佛陀涅槃过程。
在线时间119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根本法义不能错。
在线时间12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持一非餘 墮無間獄.jpg (385.14 KB, 下载次数: 0)
22:28 上传
寄语一切诬称:「大乘非佛说」者,此生命终时,可别后悔才是!
在线时间44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44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44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1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普德海幢看到自己的思维逻辑是如何的愚痴颠倒混乱了吧?
明白为何悲智对你反对他的那些垃圾文章不予还击了吧?
明白揭露你经典笑柄的不还举为何会说:
“你自打嘴巴的发言再次证明你是一位无惭无愧,无可救药之徒!自此不复与语,远离无惭无愧恶知识故!”
因为你的文章就是一个笑话,自造笑柄,不值一驳,不值再看!
悲智著作:《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http://t.cn/RhkPPwP
在线时间44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楞严经》---令魔子魔孙闻风丧胆的佛陀正法
& && & 佛法传承数千年& && & 魔子欲灭首楞严& && & 祸害佛陀正法脉& && & 无知悲智秀脑残& && & 正见佛子擦亮眼& && & 定叫魔子来无还
Powered by宗萨钦哲仁波切针对国内学生(关于出家)问题的回复  主张大乘非佛说者,或主张大乘经典是佛陀灭後,为弟子们长期创造的经典,此皆是「诽谤大乘」。我们不排除大乘经典(尤其是密教部丶密续为最严重)里有少部份是坦特罗佛教时期,印度佛教已遭到婆罗门性力派(密教)所混进来的伪经,但若不能明确的说明何经为伪,理由为何?却一昧的否定全部的大乘经典者,此亦是诽谤大乘法者。可是有些人心态不很正确,一旦听人说「声闻法为小乘法」,就破口大骂说这是一种歧视丶贬抑丶诽谤...。但小乘法一词非菩萨所创,实乃佛陀金口所宣说,如何能说「小乘法」具有贬抑之意耶?  以下略说大乘非佛说的来龙去脉:  日本那些考证大乘法非佛说的学者,是有其历史背景在,也就是日本当时明治维新时代的政策中,是为了要「脱亚入欧」所用一种手段,也就是彻底打击 传统思想宗教文化,才能让日本人真正脱离亚洲中国的文化思想及其价值观。中国及台湾的儒学家-胡适等师徒,就是继承日本的做法,积极的考证大乘法丶禅宗及 其人物,目的也是要消灭中华传统文化所带来新文明的「包袱」。因此当清末民初,不仅佛教遭殃,就连治病的中医也被批判,被打着以「科学至上」的学者,假藉考证的手法给消灭掉。  主张大乘非佛说的印顺法师丶昭慧法师虽然读了许多书,出了不少书,但毕竟他们只是凡夫僧,没有佛法上的证果的实质证量;因此对於他们所谓的大乘法考证,只能供作参考,不能当作真正的答案。因为答案要自己去找,怎麽找?只要你有佛法的证量及智慧,就可以从诸多的文献中找出真正的答案。  东南亚的小乘国家约莫在西元300年开始,就积极的抵制大乘法,例如鍚兰学者所写的鍚兰佛教历史着作,就被西方研究鍚兰的学者批评为造假。何以故?因为鍚兰学者所参考的文献,都是鍚兰近代信奉小乘法的「大寺派」比丘所造假杜撰而得。鍚兰小乘僧众,长期抵制鍚兰佛教历史主流中,曾经是大乘法的「无畏寺派」,然而信奉小乘的「大寺派」可能因为不受当时鍚兰王的重视,故产生了个人情绪-仇恨丶妒嫉,於是虚构了鍚兰佛教史,并诽谤大乘法及无畏寺派为「邪教」,企图将大乘法赶出鍚兰。  因此, 鍚兰学者的第一手文献,其实是落入鍚兰小乘恶劣比丘的仇视与虚伪中,完全违反了历史事实。然而欧美研究鍚兰学者的研究结果,恰好与鍚兰学者不同。所以鍚兰 学者所写的佛教史,在现今的学界中是被西方的学者所否定丶不采信。因为鍚兰学者的造假文献,其主要目的是消灭大乘法的寺院-无畏山派曾经在鍚兰佛教历史的 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极为辉皇的事实。  譬如,锡兰着名的学者Anuradha Seneviratna 在谈论锡兰两大教派,即代表小乘佛教的大寺派(the Mahāvihāra)及代表大乘佛教的无畏山寺派(the Abhayagiri Vihāra),在锡兰扮演的角色时即说:  大寺是正统小乘佛教(the orthodox Theravādins)的总部,於西元前249年由天爱帝须王(King Devānampiya Tissa)所创立。西元前89年无畏山寺也随着成立,是非正统派大乘佛教徒(the heterodox Mahā yānists)的中心。  因此锡兰学者基本上都持如Anuradha Seneviratna对大乘佛教的看法,认爲大乘佛教是「非正统派佛教」。  如果您对鍚兰佛教史或对小乘国家长期抵制大乘法的历史有兴趣,您不妨可以参考新加坡中文大学-古正美教授的一篇关於鍚兰佛教史论文。你将会发现,这些南传上座部派的一些僧人丶学者,在修行上及心态上,存有很严重的邪见与烦恼。只是身为现代的我们,应该要努力去继承真正的阿含经典,而不是去继承被扭曲及变质的声闻法,或是去继承过去以打击大乘法为目标的斗争劣习。尤其是当你在学习这个错误的传承系统时,那些教授老师法师们,会让你对大乘法「先入为主」的产生不良观感。对我们正觉同修会而言,不论是菩萨法还是声闻法,我们通通都要恭敬的去学习,信受奉持,并且也都要去证得。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大乘菩萨具有贬抑声闻乘的心态时,请问菩萨又为什麽要去学习一个被自己所贬抑的小法吗?即然你们认为菩萨看不起声闻法丶小乘法,那菩萨在未悟之前,又为何还要去学习声闻初果人所应观行的法呢?乃至菩萨要证初地之前为什麽要去证声闻三果以及去观行更彻底丶更深细四圣谛之苦圣谛丶苦集圣谛丶苦灭圣谛丶苦灭道圣谛....等共十六品心的现观呢?甚至菩萨修到六地时,还要细观十二因缘法以及证得灭尽定呢?如果诚如汝等所说大乘菩萨具有贬抑声闻法的心态时,请问你叫这些位阶的大菩萨怎麽修得下去呢?  最後回到南传佛教上座部来谈,他们的教法是否最符合佛陀圣旨?上座部的修行是否最好?是否最清净?这些都还不能太早下定论。何以故?因为据末学的观察,从南传上座部派行者的修行知见,大都是根据觉音论师的着作《清净道论》(尤其是斯里兰卡为最),或是近代的泰国丛林派主流-阿迦曼丶阿姜查的开示的着作,作为解脱道的修证指南,可是至今仍然未发现谁证了初果?遑论能修证阿罗汉果?莫说是信徒不能证果,就连觉音论师丶阿迦曼丶阿姜查他们自己....都没有证得初果须陀洹。  那您或许 会问:那他们都在搞什麽名堂丶修什麽东东呢?答案是尽是落在常见外道的邪见中,完全脱离真正的解脱道,哪里是符合所谓的「原始佛教」呢?他们每天都在那边 打坐修苦行丶修共外道禅定,追求一念不生的境界,以为定中的境界就是涅盘...,甚至修到精神异常的人,不计其数啊...。所以啊~当我们观察现今南传佛 教上座部的道场,都没有人可以真正继承修证解脱道果的方法及次第,不仅连自己该修丶该证的法都未知丶未修丶未证,也无法远离「因内有恐布」丶「因外有恐 怖」,甚至还出现未证言证丶落在常见外道的大妄语中;如此一来,您认为南传佛教上座部派的学者,又有什麽「能力」可以去鉴别大乘法的经律论之真伪呢?我们 只能笑笑说:自不量力尔~。  贴文来源:迈向正觉佛法论坛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更多
  能否具体给出法分三乘的出处?!
  @fojiao-06 18:38:00  能否具体给出法分三乘的出处?!  -----------------------------  【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
  这部《央掘魔罗经》我在杂、曾一、长、中阿含里并未找到!如果是所谓大乘之经典,则无说服力!
  今天不平常,从此住无房。  本来无所依,十方随便躺。  无知总落窠,有慧天地广。  福慧趣圆满,随处坐道场。  ——坐看浮云
  大乘经典很多不是佛在人间说的,比如《地藏经》开头“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这在讲究实证的小乘人而言是不容易理解,所以也难怪他们说大乘非佛说。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传统节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