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产业占gdp音乐占GDP多少

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我的图书馆
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不管日本有多发达,中国都能在5年内再造一个日本。2015年中国GDP是10.5万亿美元,日本GDP是不到4.2万亿美元。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保持6.6%的平均增速,经济总量会比2020年增长37%左右,增量为大约4.2万亿美元,相当于在地球上新创造出一个日本这样的国家。日本民族从明治维新以来100多年一代代人奋斗,不惜通过战争死亡上千万日本人,不惜二战后过劳死一代人达到的成就,现在的中国5年就可以达到,这也表明现在中国的实力达到了多么强大的程度。这也是中国领土,人口和资源对日本压倒性规模优势的体现。如果是美国呢?美国2015年GDP大约17.9万亿美元,如果未来五年美国保持2.5%的增速,8年就能再造一个日本。要知道日本是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中美两国都可以在8年内轻易的在地球上造出一个世界第三。这也说明中国和美国已经把地球上的其他国家拉开了多大的差距,只有中国和美国达到了10万亿美元级别,其他“经济大国”全部在1万亿-4万亿美元这个区间。实际上,2016年中国如果实现了6.7%的增速的话,今年的GDP总量将几乎是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之和。中国现在的发展质量是非常好的,劳动力总量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人口红利已经在中国消失。中国现在的发展是靠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的教育红利,资本红利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实现的。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是一个全面能力型选手,日本是一个局部能力型选手。1:中国有,日本没有的产业例如民航大飞机产业,一架大飞机一亿美元,中国的C919 2016年底就会首飞。日本至今还未启动研制计划。就算日本今年开始研制,试飞并交付也要2035年以后了。军用大飞机,中国运20已经交付了,日本现在没有,也没有研制计划。支线客机,ARJ21 2016年交付并且已经在国内航线运行了,新舟60出口很多架了。日本的支线客机MRJ还在试飞。再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现在已经23颗卫星了,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A股很多北斗系上市公司,日本是空白。再比如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中国不仅在本土形成了巨大市场,还对外出口了,日本也没有。再比如航空发动机,中国在2002年攻克了涡喷发动机,2009年攻克了涡扇发动机,以前全是仿制货。现在基本形成产业规模,日本为0.再比如中国是资源大国,围绕页岩气,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形成的资源勘探,开发和运输设备整个产业链,中国非常齐全,日本则是缺胳膊少腿。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中国和韩国新加坡一起占据全世界最多市场份额,日本份额基本为零。比如陆上石油勘探和采油技术,中国拥有大量国产设备,日本基本为零,因为日本陆上基本没有石油。再比如大规模农业用的农机设备,日本只有小功率农机设备,因为日本地方小。中国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农机设备都有,当然最强的还是欧美。2:中国远比日本强的产业这里说的强,是指从规模,产值,技术,利润都压倒日本的产业。移动通讯产业,也就是各大运营商用的通信设备,华为 中兴,这个不用说了,中国份额世界第一,4G核心专利中国在20%-30%,4G技术两大标准中国有其一。即将到来的5G技术只有一个标准,中国毫无疑问的主导地位。互联网产业,日本的互联网产业基本是荒漠,最大的两个网站是Facebook雅虎日本。雅虎日本是日本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只有250亿美元,而中国腾迅,阿里,任何一家的市值就超过全日本的互联网公司之和。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前五有三家是中国企业,华为,OPPO,VIVO,而且芯片设计海思,紫光也起来了。日本手机公司和手机设计公司产值,市场份额和利润均不如中国。3:中日技术水平相当,而中国产值和利润高于日本的产业。比如高铁,2015年中国中车市场份额占全球70%,日本川崎 日立只有9%。就产值来说已经形成绝对优势。核电产业,中国不仅出口阿根廷300亿人民币,出口巴基斯坦,国内也在大量建造,近期和联合法国拿下英国的世界最贵核电站项目;日本国内弃核,国外又一直拓展不顺利拿不到订单.....发电设备制造,超大规模火力发电机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大型水力发电站发电机组,2015年中国占全球份额60%,远远压倒日本,比较典型的例如上海电气出口印度超过80亿美元的火力发电设备大单。例如笔记本电脑,联想世界份额大约20%,超过全日本。新能源产业例如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组件制造,中国已经形成数百亿美元产值产业,世界份额超过50%,日本基本为零。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面板产业,在2008年左右中国开始大规模进入前,是不折不扣的“高端产业”,市场由欧美厂商把持,利润率高的惊人,甚至有人说卖光伏组件堪比卖毒品,中国厂家进入后,欧美厂家几乎全部倒闭。全球市值和利润都朝中国集中。4:中国技术稍弱于日本,但产值和利润高于日本这几个领域,中国技术虽然弱于日本,但双方在市值和利润上各有长短。这也说明,在这些领域,中日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接近,因为如果技术差距足够大,一定能够转化为产值和利润的差距。例如家电产业,海尔美的格力2016年净利润预计都在20亿美元左右,而日本家电产业净利润除了佳能全部在10亿美元或者以下。液晶面板产业,日本技术优于中国面板,但是行业产值和利润都比中国低,这也说明日本技术的优势在市场上并不明显。机床产业,日本生产高端机床,中国生产中低端机床,但中国的产值是日本的1.5倍,日本的“高端机床”范围在不断萎缩。造船工业,中国份额全球40%,日本份额全球9%,虽然船舶单价不如日本,但是总产值上中国是日本的几倍。5:日本技术,市值和利润都占压倒优势的产业说实话,这样的产业真的很少了。汽车工业,这个不用说了,日本七大车厂都是百万辆级别的,丰田更是千万辆级别巨无霸。中国自主品牌吉利,长安,比亚迪都还没有过百万。机器人产业,日本遥遥领先,不过中国追赶也很快,典型的是全球四大机器人生产企业之一的德国库卡被美的收购。中国2015年进口日本有1093亿美元,其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有四类:机械,电子,化工,光学和医疗设备,总共655亿美元,比上年同比下降12%。只占中国GDP的0.5%。我们以前常在媒体上看到,中国某某东西依赖日本进口,现在真的越来越少了。反过来2015年中国向日本出口机械电子产品高达72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1.7%。10年20年前,中国市场上家电都是日本货,现在不仅中国市场上日本货极少。在日本市场也开始出现中国货。华为平板电脑是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二名海尔日本2014年营业额人民币26亿元。美的2016年3月收购日本东芝之后,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多少了呢?高票答案罗列了日本种种发达的数据,很多人在评论里面表示“差距太大了”“完爆大国重器”,“看完后还学什么习,纯粹追不上了”“日本发展到这个程度登峰造极了”。看完后哑然失笑,这是对世界缺乏清醒认识的体现。这个答案里面有很多错误,很多角度展示的不全面,难免会让人对全貌有一个认识。日本那么牛逼,为啥人均GDP从90年代巅峰期的43000多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只有3.2万美元呢? 日本人均GDP排名, 从90年代一度排名世界第三,到2015年下降到了世界20位以后,意味着先后被20个国家超越,这日本那么强大,怎么就被别人超了呢?首先我们要肯定日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个世界上,真正公认的西方发达国家总共22个,这些国家都靠着自己发展的科技,经济和政治体系实现了现代化,其他180来个国家都是靠着向西方现代化国家学习来实现自身的进步,其中有不少佼佼者,陆续被认定为发达经济体,例如日本,新加坡,以色列,韩国,香港,台湾,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等等,当然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是在这些国家中发展最早,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也就是说,在180个向西方学习的国家中,日本可以算是第一名。日本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历史上第一次压倒了中国,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100多年的时间,日本对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让不少国人对日本产生了崇拜。在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中国兵死亡大约150万,而日本阵亡仅为44万,中国在有美苏援助下,也要四条人命换日本一条人命。二战后,中国在前三十年的发展速度尽管比世界大部分国家快,但是比日本却相对较慢,进一步拉大了差距,到了1990年,日本的GDP是3.05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3570亿美元,人口是日本10倍的中国,经济总量却只有日本的八分之一不到,人均差了八十多倍,这种几乎让人绝望的差距,让不少国人都感到,日本不仅在过去一个世纪领先我们,而且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也会继续领先。知乎上70后,80后应该记得,彼时中国人家庭省吃俭用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购买一台日本生产的电视机。我家在1990年购买一台18英寸的用日本零部件组装的长虹电视机,售价高达2500元,如果是日本品牌,价格更是达到惊人的3000元以上。而彼时国人月工资,普遍在100元左右甚至更低。这也侧面说明日本技术优势的强大。中国人面对日本是羡慕的,崇拜的,甚至是自卑的,日本几乎是不可超越的存在。我们把中国人对日本和美国的态度对比下,美国比日本强大的多,中国人反而对美国没有那么敬畏,非常简单,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中国都取得了胜利。而对日本,中国在过去日本强大的100多年里面,从来没有真正的战而胜之。甲午战争我们失败了,一战期间我们的山东省被日本占领了,北伐战争期间日本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1931年更是四个月占领了东北三省,八年抗战期间更是一直压制着中国,如果没有美国,今天的中国都不再是960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人对日本普遍有一种敬畏甚至崇拜的态度。今天中文网络上充斥的各种言论就是证明,例如“如果不是美国压制,日本分分钟造出XXX”,“日本科技世界第一”等等。然而今天已经时过境迁了,如果以前是日本是老师,中国是学生,那么现在双方的位置在逐渐转化,现在可以说,中国正逐渐成为日本的老师。我们回到高票答案展示的数据,罗列了很多数据,无怪乎就是四点:第一点:
日本经济虽然停滞了20年,但是海外资产是世界第一,意思是日本虽然本土萎缩了,但是在海外还是很强。日本的海外净资产确实是世界第一,有大约3万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二,中国世界第三,都差不多是1.6万亿美元,这样看日本确实很强,有钱毕竟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海外净资产和国力强大挂钩,海外净资产主要是三个来源,一个是企业对外实业投资,一个是政府持有的国债,股票和存款,一个是个人和财团持有的海外资产,这其中只有企业对外投资这一项最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体现国力的数据,因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力量是科技的进步和企业在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而不是你在海外买了多少房地产,买了多少股票和债券玩金融业,单看海外净资产,美国还是负的2万亿美元,能说明美国很穷很弱吗?我们要树立一个概念,把财富存在国外银行,买外国国债,财团和个人购买外国股票,房地产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多越好!中国和日本都拿了大量外汇储备买美国国债,例如日本大约持有1.1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并不高,倒是美国因此获取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由于日元贬值的预期和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看好,日本的财团和个人投资者也持有大量美元资产,把钱都给别人用,这对日本有意义吗?增加日本的就业率了吗?促进日本的科技进步了吗?提升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了吗?中国国籍的有钱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大量购买房地产,也是中国的净资产,然而这对中国有多大意义?真正最能反应一国国力的是企业对外投资,到2015年底,对外投资存量第一位是美国,7万亿美元,日本大约1.5万亿美元,中国1万亿美元。而增量方面,2014年中国超过日本了,由于中国惊人的对外投资增长率,日本只会被远远超过。2015年中国对外非金融投资是1180亿美元,日本是多少?日本2011年到2014年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分别为670亿美元、512亿美元、640亿美元和534亿美元,一直在低位徘徊,2015年因为日元贬值,日本企业出于避险海外并购创造历史记录达到900亿美元,仍然比中国少。当然,如果算上金融类投资,2015年日本对外投资总额仍然领先中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实业投资比中国少,总投资比中国多,只能说明日本企业找不到好项目投了。时间到了2016年,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投资就已经超过了2015年的总和,今年预计增长达到70%,远远超过日本。即使计算总对外投资金额,今年中国超过日本也没有悬念。第二点:日本企业创新能力很强,日本中小企业很厉害又罗列了一大堆各类机构排名,然而不管把日本企业创新能力说的再怎么厉害,2015年日本制造业只占GDP20%不到,也就是制造业产值只有8500亿美元,而中国2015年制造业产值规模为22.9万亿人民币,大约3.5万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4倍,而中国还在以6%的速度增长,日本制造业要增长24%才能不被中国拉开差距,这可能吗?列一堆机构排名,一会儿又是日本创新能力排第一,一会儿又是日本公司专利领先,有什么用?现实是日本在世界市场全方位节节败退啊。还日本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ICT领域领先,我们所在的是同一个世界吗?日本在ICT领域领先??事实是,日本的创新已经走入了死胡同,表现为:日本新兴产业全面落后中美列举一些1000亿美元产值级别的大型产业,先看在互联网这个万亿美元的超级产业里面,世界市值前20名中国有7家,20名以外还有网易和唯品会,后期进入前20无悬念。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程序员群体,各种程序员文化和笑话在网络盛行,侧面反映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中国程序员规模至少有200万人,这200万人有2个父母,一个老婆和一个孩子,
老婆还有2个爸妈,总共7个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可以让超过1000万中国人的生活步入中产阶级行列,日本在哪里?雅虎日本这颗独苗吗?智能手机产业,全球每年卖出15亿部智能手机,4000亿美元的大产业,诞生了苹果这样世界第一大市值的科技企业,日本在哪里?日本手机已经彻底退出最赚钱的品牌领域,专心的做零部件了然而零部件日本就万事无忧了吗?
手机零部件也在被中国侵蚀,中国有手机屏幕的京东方,华星光电,芯片的海思,展讯,摄像头的欧菲光,指纹识别的汇顶科技…….即使是日本人擅长的电子元件,中国也在以快于日本的速度发展,2015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公司平均营业增速高达15%。例如作为手机声学元器件供应商的青岛歌尔声学占据微型麦克风市场份额世界第一,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深圳瑞声科技2015年净利润更是达到惊人的5亿美元。就连中国以前不擅长的PCB线路板,中国企业也打入了苹果供应链,例如广东超声印制板和依顿电子。别忘了,手机零部件还有三星,还有台湾企业竞争。当客户成为了中国,韩国和美国公司,而不再是日本公司,日本企业的命运实际已经被别人掌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有一家做手机触屏玻璃的厂家,叫蓝思科技,这家公司最大的两个客户是苹果和三星,2015年蓝思科技营收26亿美元,增长18.8%,净利润2.6亿美元,增长41.5%,看起来很棒是吧?而到2016年上半年,受第一大客户苹果业务调整的影响,就变成营收大幅下降34.6%,净利润下滑63%。可见零部件厂家是依附于品牌厂家存在的,受品牌厂家业绩和调整的影响极大,蓝思科技的应对方法及时将业务向异军突起的国内厂家倾斜。日本在新兴产业的反应迟缓,让自己吃了大亏,智能手机的出现,几乎彻底的摧毁了数码相机行业,2010年全球数码相机销量有1.2亿台,到了2016年只有3000万台不到了。佳能,尼康和奥林巴斯都受到巨大冲击,奥林巴斯陷入了多年亏损。当然,日本还有高端单反相机,先不说镜头产业也在受中国厂家冲击,高端永远是小众,能养活日本那么多人吗?通讯设备产业,日本完全落后中国和西方,4G领域已经只有中国和西方两大标准,到了5G日本话语权进一步丧失。不管是净利润,市场份额,还是标准,核心专利,日本都已经被华为 中兴彻底超越。航空与航天产业美国早有了GPS,中国已经发射了23颗北斗导航卫星,2015年北斗导航系统产值已经接近300亿美元,中国A股已经有了数家北斗产业相关公司,2016年已经有4万多艘船装上了北斗终端系统,2020年会进一步爆发性成长,而日本20年内不会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民航客机这个全球超万亿美元的市场,美国早有了波音,中国ARJ支线飞机2016年交付后已经累计载客3000人,日本的MRJ支线客机试飞完成还遥遥无期,计划在2018年交付,实际至少到2020年。中国在2002年,日本在2003年几乎同时开始研制支线客机,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整套民航飞机适航试飞体系,实现了成功试飞和交付,日本借助美国的适航试飞体系,反而进度慢于中国。值得一提,研制MRJ客机的是当年研制日本二战零式战斗机的三菱重工,当年零式战机在中国吊打中国空军不可一世,遇到了更强大的美国空军才被完虐,时过境迁,三菱如今在技术竞赛中落后于中航工业公司,不知道日本人心里是啥滋味?更进一步的,中国大型客机C919将于2016年底首飞,而日本至今还没有启动大飞机研制计划,按照MRJ 的研制进度,即使日本今年开始启动大型飞机研制,等试飞和交付至少也是2035年以后了,这个万亿美元超级市场,只能中美欧瓜分。特高压输电技术这个技术是过去20年全球电网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原始创新,在我国主要指±800千伏直流输电和1000千伏交流输电技术。 我国不仅拥有完全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过去,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做过这样的工程实践。但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成功,也没有实现商业化运营。  我国目前已经在全球率先建立了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特高压国际标准4项,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国家电网公司。  我国已经全面掌握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目前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编制相关国际标准19项,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被定为国际标准电压,将向世界推广。世界电网特高压改造已经拉开序幕,中国相关技术装备出口以每年40%增长,例如2016年6月中标的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项目,就带动国产装备8亿美元出口,日本完全无此技术能力。日本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被中国韩国等侵蚀液晶面板产业,1995年,日本占据了全世界液晶面板90%的出货量,而2015年已经迅速下降到10%以下,韩国占有率39%,台湾30%,中国20%。这不是失去的20年是什么呢?夏普在2015年已经以35亿美元价格被富士康收购,日本面板产业只剩下JDI一家还在勉力支撑。看看下图全球液晶产业的利润,韩国的三星 LG获得了整个行业超过一半的利润,剩下的利润第三和第四是台企,第五,第七和第八是中国企业,日本利润份额最小。半导体制造业产值已经被中国和台湾超过,台湾不用讲了,这是台湾最值钱的行业,中国中芯和华虹营收合计为29亿美元,富士通仅为8.45亿美元。笔记本电脑日本已经彻底溃败,全球前五已经看不到日本企业,日本NEC已经被中国联想收购。2016年联想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有21%的市场份额,在日本本土,联想电脑占有接近30%的市场份额,比VAIO 富士通 东芝三家日系企业加起来市场份额差不多。是的,以前中国人习惯在本土看到索尼和东芝笔记本,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现在日本人已经习惯在本土看到联想。家电行业日本的松下,索尼市场份额已经急剧萎缩,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家电三巨头格力,海尔,美的,以及韩国三星,LG的急剧发展。我们以美的为例,2016年初美的收购东芝后,日本洗衣机和冰箱市场15%--20%的份额已经被中国占据。是的,不仅30%的日本人购买联想笔记本,现在连15%-20%的日本人冰箱和洗衣机也买中国的。日本的家电三巨头,夏普已经被收购,我们看看松下和索尼,2015年松下净利润是16.3亿美元,索尼净利润是12.3亿美元。而2015年中国三巨头净利润海尔集团是29亿美元,美的是20亿美元,格力也是大约20亿美元。我们要看到,松下索尼的净利润还是包含了汽车零部件,游戏,手机,音乐等业务的结果,而中国三强则主要是集中在家电业务,足见日本公司运营情况之糟糕。我们再看看2016年上半年的情况,美的净利润增长14%,格力净利润增长12%,海尔净利润增长21.2%,都获得稳健的增长。而反观松下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63%,索尼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75%。我们再看看世界份额情况,2016年上半年,中国三大家电厂家海外销售额,美的50亿美元,增长15%,海尔22亿美元,增长31.3%,格力17亿美元,增长24.5%,都获得高速增长,注意这是上半年,那么日本的索尼,松下呢?以松下为例,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整个财年,其海外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高铁 轨道交通曾经,日本的川崎重工和日立多么强大,日本在2007年世界市场份额是22%,2015年只有9%了,下降了一半以上。日本高铁技术在海外输出目前为止只有台湾高铁项目,而且连年亏损。
中国已经完成了土耳其高铁(让土耳其的高铁长度进入全球前十,位居全球第八),已经中标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了巴西奥运会轻轨项目,制造了波士顿地铁车辆。中日已经在同一起跑线上。没错,日本在系统的份额下降了,还可以向中国卖高铁零部件,然而不幸的是,中国高铁的国产化率在逐年提高,这同时意味着日本零部件的市场在不断萎缩。核电毫无疑问,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在寻求对外输出,中日核电技术已经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世界上投资最大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于日批准,中国出资60亿英镑,大约500亿人民币。造船日本造船曾经在二战后稳坐世界第一半个世纪,一度世界份额占到40%以上,然而世界市场份额在2000年被韩国超过,又在2009年被中国超过。市场份额一度大幅跌落到10%以下,日本从2000年-2016年没有新建过一个船坞。下面是2016年上半年新接造船订单,日本只占8%左右。机床产业,曾经的日本是世界机床产业产值第一大国,产值占全世界25%。我们看下中国,德国,日本机床产业产值的变化,日本占世界机床产业产值比率从最高峰的25%下降到了20%,而中国从不到10%,增加到了30%。没错,中国2015年机床进出口仍然是逆差,然而我们要看创造的总价值,日本相比中国在不断下滑,已经低于中国。有人会说了,日本机床高端,中国机床处于中低端,这句话确实是没错,然而100元里面,以前中国赚走了10元,日本赚走了25元,中国那10%确实是低端,而现在100元里面中国赚走了30元,日本赚走了20元,已经不能简单把中国生产的机床就叫低端了。中国在逐渐往上升级,多赚了20元,其中有10元本来是日本的,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从日本转移到中国的10元产值是高端还是低端呢?日本现在仅存的优势较大的行业,就是汽车和机器人了,从规模来说,主要是汽车行业。然而实事求是的说,日本的这两个行业也面临着中国的挑战。机器人产业目前是个小型产业,2015年作为世界最大机器人市场的中国,市场规模也就是109亿元人民币,2014年机器人四大公司发那科,安川,库卡和ABB来自机器人业务的营收加起来也就是55亿美元,全球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仅110亿美元,跟手机产业4000亿美元,家电产业超过5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比较。日本目前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对其带来的收益还没有那么大,更何况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即使在这个小产业,中国也在迅速进步,2012年国产品牌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仅有8%,可谓惨不忍睹,到了2015年,国产品牌机器人占有率就上升到15%了,三年几乎增加了一倍。到2016年机器人四大企业之一的德国库卡公司90%以上股份被中国美的公司收购,这对日本企业绝对不是利好。汽车产业以及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说日本工业最后的支柱,正如半导体制造的台积电和联电是台湾最后的光荣,如果汽车产业跨了,日本将会彻底沉沦。汽车行业对日本有多么重要呢?我们看下2015年福布斯评出的日本上市企业2000强,我们筛选出净利润高于30亿美元的日本企业,总共有13家,其中以软银为代表的金融投资类4家,烟草公司1家,房地产公司1家,电信公司2家,制造业五家。这五家日本净利润最高的制造业是谁呢,按照净利润排名,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日立。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四家都是年销量百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即使利润在第五的日立集团,也有卡车业务。其中丰田汽车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高居日本第一位,净利润第二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净利润只有106亿美元,排第三位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仅有77亿美元。我们还可以把净利润18亿美元的马自达汽车,和净利润11亿美元五十铃汽车,还有净利润10亿美元的铃木汽车算进来,可见日本汽车工业的强大。可见汽车工业是日本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如果汽车产业跨了,日本净利润在30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只有日立一家,其他全部在25亿美元以下。2015年日本净利润在10亿美元—25亿美元的制造业还有24家,除掉采矿和石油,只有22家,我们耳熟能详的信越化学,小松机械,佳能集团,普利司通,立邦涂料,爱普生,富士重工,三菱重工,新日铁,日本钢铁,发那科,大金工业,村田制作所,久保田机械,武田制药,住友电工都在这里面,可以说是日本制造业的精华。我们也可以看到,这22家公司里面只有佳能和爱普生两家还属于消费电子领域,这也充分表明了作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工业的衰落,夏普,索尼,松下,奥林巴斯,京瓷,尼康,东芝,NEC…….都退出了盈利大户行列。实际上佳能和爱普生的净利润也仅24亿美元和11亿美元。对比下中国电子工业华为,VIVO,OPPO,美的,海尔和格力的净利润,以及韩国三星,LG的净利润,全部超过10亿美元。且中国这六家的净利润2016年上半年全部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华为如果放到日本,则是日本电子工业净利润第一名,美的,海尔,格力如果放到日本,三家都可以排到日本电子工业净利润的第二名,VIVO,小米,oppo放到日本,三家都可以排到日本电子工业净利润第三名。然而由于产业规模无法和汽车工业相比,这22家日本制造业公司净利润加起来也就是和7家日本汽车公司的净利润差不多。如果汽车工业垮了,只靠这些公司是无法让1.2亿日本人继续发达国家生活的,事实上,如果日本汽车工业最终失败,这里面很多公司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普利司通,钢铁公司,久保田机械等。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20年,日本在造船,数码相机,手机,液晶面板,家电,笔记本电脑,机床等产业的衰退,已经让日本从4万多美元的国家跌落为3万多美元的国家,如果作为支柱的汽车产业再垮掉,日本的人均GDP会进一步跌落到2万多美元区间,被韩国超越。在汽车领域,中国人也在迅速进步,2001年刚加入WTO时,在中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6.6%,而到2016年已经到了35%。在最新的电动汽车领域,日本仍然脚步慢了,下图是月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排名。前20名里面只有2家日本企业,相比于在燃油车的世界份额占有率,日本企业在新兴领域又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所幸日本汽车企业多年经营积累下来的实力极其强大,日本汽车工业未来十年仍会保持强大,这也是一片阴霾的日本经济中闪闪发光的顶梁柱。然而中国并没有闲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2000年后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开始逐渐开花结果,2016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吉利上半年营业额为180.89亿元,同比增长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7亿元,同比上涨36%比亚迪发布的2016年度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9.50亿元,同比增长42.32%;净利润22.60亿元,同比增384.23%。长城公司上周发布业绩快报,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9.30亿元,同比增长4.52%。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达416.72亿元,同比增长12.19%。可见只看汽车业务的话,自主品牌里面,比亚迪今年预计会达到120亿美元,长城汽车会达到130亿美元营收,吉利 沃尔沃今年更是会达到250亿美元级别。比起日本丰田的2500亿美元,日产和本田的1000亿美元,和三菱的700亿美元营收,还差距很大,但是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我们也可以看到,率先在世界实现汽车电动化的比亚迪,其40%的营收增速在世界车企中处于领先位置。汽车工业,日本最后的顶梁柱,由于新兴产业全面落后,传统产业的步步败退,日本未来十年的国运岌岌可危,如果汽车工业保持稳步增长,日本还能勉强支撑三万美元级别的人均GDP。不知道日本人有没有意识到,汽车工业的成败几乎关系着日本未来的国运?如果汽车工业也如电子工业一般被中国韩国侵蚀,那么日本的人均GDP还会进一步下滑。在电动汽车浪潮中,日本人能不能继续在汽车工业中保持领先,看时间检验吧。第三点:日本科技好棒棒,不是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二?不管再罗列多少日本科研的成就,我们要记住,我们要看总体,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中国科技已经超越日本,唯一的对手是美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报告,中国研发支出超过日本和欧洲,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发布,中国研发支出1.4万亿人民币,2013年就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可能有人说了,科研支出高,怎么没感觉中国有什么新科技出来呢?如果你真的这样感觉,那只能说明你对科技新闻不太关注罢了。仅以2016年为例,中国有哪些科技成就?请注意,今年还有3个多月才完。中国合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在此之前,日本和欧洲达到 60秒。运算速度世界最快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面世;暗物质卫星发射;微重力科学卫星发射;长征七号发射;天宫二号发射;量子通信卫星发射;万米级无人深潜机器人“海斗号”成功进行万米级深水科考;世界最大天文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年底还有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建成,1000公里长度,世界第一;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中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还有人说,中国研发投入这么多,没感觉中国企业又什么创新啊,都是山寨的,日本就是高端!这就奇怪了,如果中国企业在管理,技术上没有创新,那何以在各个产业高速发展,步步侵蚀日本的份额,把众多日本生产的“高端产品”变成了中国生产的“低端产品”呢?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企业生产,这些产品将会一直是“高端产品”大家要记住,中国现在的研发支出已经是日本的2倍,而且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高速增加,日本在科技研发领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赶上中国了。资金是研发最强的发动机,现代科研,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再优秀的人才也搞不出来多大成果,发动机推力比别人差了,基础都弱了,怎么可能跑的比别人快呢,成就比别人高呢?中国研发经费在2013年超过日本后,我们看一下2014年的数据:2014年中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包括《自然》《科学》《生物》《Cell》等顶级科学杂志,数量为5505篇,排名世界第二位,超过了日本。如果看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全世界前1%的高质量顶级论文,中国各学科论文在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有15011篇,占世界份额的11.9%,排名世界第四位。你看,才世界第四?请注意,这是10年的总和,如果单看2015年,已经是世界第二,超过了日本。客观科学的认识日本:日本现代化成就的确很高,然而在总体实力上已经被中国超越,并且永远不可能再走在中国的前面。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后的2200年里,只有在近代不到150年的时间总体实力落后于日本,日本等待了2000年才有机会领先中国100多年,具有高度的偶然性。日本现在科技和经济总量都落后中国,不能因为日本人均高于我国,不能因为日本在局部工业对我国还有优势,就得出“追不上日本” “日本登峰造极了”这样的错误结论,我们明明总体在前面啊。要认清楚“总体超越,局部追赶”,这才是符合事实的结论。日本民族文化和环境先天的缺陷,注定了其能达到的上限远远低于中国。中国现在重新超过日本,回到自己敢有的地位,该有的自信要有。除非中国再来一次满清入关,被落后文明统治300年,否则日本下一次超过中国,也许要1000年,也许要1万年,也许永远看不到了。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动漫产业占gd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