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最大股东系最大的软肋在哪

解密:阿里的运营到底牛逼在哪?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解密:阿里的运营到底牛逼在哪?
|0|0|暂无简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是...|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阿里系操刀三江购物,操盘手法真心牛逼啊(研究笔记)
除恒生电子外,其他公司持股均为二股东。阿里在A股的布局,不细数还好,如今仔细盘点起来,当真让人惊艳了。 “二股东策略”,对TMT领域的吃瓜群众们来说还很陌生,但在资本市场,这却是如“中植系”一般的大师级人物所使用的招法。
  11月19日,连发30封公告,通过协议受让、参与定增、认购可交换债三大手段,阿里旗下公司阿里泽泰拟以强势“三板斧”拿下逾32%股权。
  这绝不是一般的案件。
  本案,是继入股(01833.HK)和云商(002024),参股KFC中国之后,在实体商业的又一重磅手笔。
  阿里斥资21.5亿砍下三江购物32%股份,这一持股比例,紧逼三江购物实控人,案件一出,马上引来交易所问询。
  三江购物称,没有意图通过此次交易获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未来12个月内也没计划继续增持,甘当二股东。
  好吧,“二股东”,这对TMT领域的吃瓜群众来说只是个普通词汇,但对资本市场的老司机们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词。
  大家还记得资本巨鳄“中植系”,曾以“千年二股东”的招法而闻名江湖的故事吗?
  阿里系资本布局,一出招便是大师手法,牛逼啊。
  “哥哥的目标:做千年老二!”
  交易方案
  11月21日,通过协议受让、认购定向增发股票及可交换债、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收购三江购物32%股份,投资总额为21.5亿元。
  具体来看:
  ——协议受让
  转让方:和安投资
  受让方:阿里泽泰
  转让比例:9.33%
  转让股数:38,337,488股
  转让价格:11.44元/股
  支付方式:现金
  交易对价:438,580,862.72元
  ——认购定向增发股票
  认购方式:现金
  认购数量:≤136,919,600股
  认购价格:11.11元/股
  交易作价:≤152,117.67万元
  认购方:阿里泽泰
  募资用途:超市门店全渠道改造项目、仓储物流基地升级建设项目
  (募资用途)
  ——可交换债
  债券名称:上海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
  发行总额:≤1.88亿元
  发行方式:定向发行
  存续期限:6年
  票面年利率:0.5%
  计息方式:单利,按年计息
  还本付息的方式:利息每年支付一次,最后一期利随本金
  担保方式:三江购物16,433,600股无限售A股股票及其孳息(包括送股、转股和现金红利)一并质押给债券受托管理人
  换股期:自债券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1个交易日起至债券摘牌日前1个交易日止
  换股价格:11.44元/股
  ——设立子公司:宁波泽泰
  出资方:阿里泽泰、三江购物
  出资比例:阿里泽泰(80%)、三江购物(20%)
  主要业务:负责鲜生店的建店服务和日常线上运营(包括App运营、物流履约运营以及其他鲜生店业务运营)
  此次交易完成后,三江购物控股股东和安投资的持股比例由51.24%降至38.43%,杭州泽泰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由9.33%增至32%。
  若泽泰可交换债全部转换为股份,持股增至35%,三江股份实际控制人陈念慈直接及通过和安投资间接控制公司股权比例降为37%。
  买方:阿里泽泰
  阿里泽泰于日刚刚成立,因为该交易所设,目前无实际经营业务,注册资本5000万元。
  其经营范围显示为技术研发: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产品,多媒体产品;系统集成的设计、调试及维护等。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就是BAT巨头之一的。
  阿里巴巴集团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最近一财年资产总额为3644.50亿元,实现营收1011.43亿元,营收首破千亿,净利润达714.6亿元。
  卖方:三江购物
  公司日成立,日在上交所上市。
  公司是浙江省最大连锁超市之一,中国连锁业百强。目前有门店147家,年销售规模达50多亿元。“三江购物”这一企业字号已经被依法认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在全省范围得到保护,这是全国连锁商业第一个被依法保护的知名商号。
  截至本案发生时,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和安投资,持有三江购物60.57%股权,实际控制人为陈念慈。
  据最新三季报显示,实现营收31.68亿元,同比下降4.78%,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0.89%。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实现的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1亿元和0.5亿元。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1)看点一:阿里大比例持股,究竟什么鬼?
  此次交易后,阿里方面持股比例与陈念慈十分接近,只需一小步,便成为实际控制人。
  此事蹊跷,马上被上交所“火眼金睛”盯上。
  交易所下发问询函,一针见血地发问——要求公司及陈念慈、阿里泽泰进一步核实并披露后续计划,包括阿里泽泰是否将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是否拟继续增持公司股票、是否拟对公司进行主业调整、资产重组、更换董事会和高管成员等。
  三江购物表示,阿里巴巴泽泰与三江购物决定通过股权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在筹划本次交易过程中,上市公司现实际控制人陈念慈先生无意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让给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亦无继续减持公司股票等客观上可能会导致失去公司实际控制权的计划或方案。
  此外,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亦没有意图通过本次交易获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
  不过,尽管“本次交易不谋求控制权”,但董事席位还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双方协议,阿里巴巴泽泰成为股东后,董事会将增加两名非独立董事席位,阿里巴巴泽泰有权提名两名非独立董事。
  2)看点二:电商巨头在实体领域掀起“并购大战”
  如今,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逐步厌倦了“烧钱”大战,开始进入新的合并阶段,出现了大批的整合需求。
  实体零售拥有密集的实体门店网络,以及纵深的供应链能力,而他们的弱势在于互联网思路差、运营效率低。
  在线下,实体零售商的弱势领域,恰好阿里、京东们所擅长的。、沃尔玛,都有不小的痛点。
  在线上,京东、阿里厮杀激烈,在快消品领域刺刀见红,也亟需借助实体门店网络,占据线下“最后一公里”,以提升效率。
  如此一来,两方一拍即合。
  如今,阿里的产业链布局,已瞄准了超市业态(三江购物)、百货业态()、电器连锁业态(云商)。
  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以53.7亿港元投资,成为第二大股东。2015年5月,阿里成为银泰商业的第一大股东。
  2016年6月,淘宝282亿元入股云商,位居二股东。
  阿里的“O2O”战略布局正在逐步落子——在3C产品、服饰百货等多个领域,阿里可从和银泰的实体门店和销售网络获取供应链的优势,而阿里则可以以自己在流量、APP端、互联网产品方面的优势,为线下门店引流。
  如此一来,线上线下能够形成闭环。
  3)看点三:“千年老二”阿里系,资本运作大师之作
  本案方案手法极为纯熟,通过协议受让、可交换债、定增,阿里以一套“资本组合拳”大幅参股三江购物,同时,严格控制持股比例,只做老二,不做老大。
  实际上,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方面,阿里巴巴早已是“老司机”,其资本运作手段,已将甩出好几条街,而则早已沦为“小角色”。
  以BAT三家对比,阿里在上市公司方面的布局可谓极为前瞻,我们来做一个粗略的不完全统计。
  A股市场中,阿里巴巴目前持股的还有:
  ——,持股8.78%,二股东
  ——,和杭州阿里创业投资合计持股8.03%,和并列二股东
  ——石基信息,淘宝持有13.07%,二股东
  ——,持有20%,二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和
  ——三江购物,32%,二股东
  ——,马云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0%,大股东
  注意,重要的话说三遍:
  一定要注意持股比例和位置!
  一定要注意持股比例和位置!
  一定要注意持股比例和位置!
  除外,其他公司持股均为二股东。阿里在A股的布局,不细数还好,如今仔细盘点起来,当真让人惊艳了。
  “二股东策略”,对TMT领域的吃瓜群众们来说还很陌生,但在资本市场,这却是如“中植系”一般的大师级人物所使用的招法。
  马云痴迷武侠,喜欢太极,互联网领域无人不知。
  马云给自己取花名“风清扬”,《笑傲江湖》中一位看淡江湖的大师。马云的会议室叫“顶”,办公室又称“桃花岛”,在马云的影响下,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也是用“独孤九剑”、“六脉神剑”这样的招数来命名。
  果然,在资本江湖里,阿里的招法,也相当不凡。
  以上A股上市公司布局中,所有公司包括本案均为二股东,而只有电子为实际控制人,这是什么原因,后面会不会在电子有特殊的布局,值得深思。
  美股市场上,阿里持股的公司有:
  ,占股5.75%;
  ,占股17.4%;
  微博,占股31.5%;
  宝尊电商,占股17.8%
  香港市场上,阿里持股的公司有:
  ,占股37.98%;
  ,占股达到49.49%;
  ,占股达31.63%;
  中国擎天软件,占股达13.32%。
  我们再来看看的上市公司布局:
  、、电商、京东、CJgames、、、猎豹、Weebly
  的上市公司布局:
  、电商、猎豹、
  从流量大战、场景大战、股权投资大战、赛道布局大战之后,资本市场,一定会成为BAT战略布局的下一个战场。
  在这个战场,阿里马上要成为大师,也在快速进化,而百度嘛,呵呵,它还在上幼儿园呢。
  之前有些媒体把乐视贾跃亭誉为“资本运作大师”,和阿里比起来,这不是搞笑吗。
  标的资产所处行业为零售业。
  零售业的行业上游为品牌商、制造商企业,下游为终端消费者。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0%。其中商品零售额268621亿元,增长10.60%。
  (2015年社零规模)
  社零低位徘徊且走势疲软,行业仍处于艰难调整期。2016年以来社零增速保持在10%-10.5%的窄幅区间震荡。月份,社零总额182,966亿元,同比增10.3%,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0.26%,为历史最低增速水平。
  (社零年增速)
  电商整体增速平稳,B2C势头大好。B2C增速保持在50%高速增长。
  2015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9万亿,移动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2.1万亿,同比增123.8%。
  今年双11阿里巴巴再次创造了1207亿元的单日电商销售纪录,马云在随后的讲话中却表示,未来新零售最大的机会和挑战将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传统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结合。
  在当下经济新常态、消费升级、电商冲击和移动互联时代,传统零售企业未来必将向着“线上+线下”、“社交+消费”、“娱乐+消费”等方向发展。
  利益格局
  1)对上市公司
  傍大款——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引入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司战略投资者。
  插上互联网翅膀——引入互联网思维和视角,拓宽互联网业务的管理和经营思路
  优化运营体系——优化公司的门店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物流仓储系统,实现战略升级。
  和巨头业务对接——阿里战略投资后,双方将共享各自供应链优势,全面打通商品、支付、会员、数据和服务体系,推进前后台业务系统的对接。
  2)对阿里
  快速打通线上线下——把阿里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和三江购物的线下实体、供应链优势和配送能力结合。
  围猎实体商超——继京东牵手、沃尔玛,阿里入股银泰、苏宁,此次收购进一步抢占线下市场份额,拓展线上线下的新零售版图。
  合作设立业务平台——作为双方合作的平台,阿里巴巴泽泰负责鲜生店的建店服务和日常线上运营(包括App运营、物流履约运营以及其他鲜生店业务运营)。其中阿里巴巴泽泰持股80%股,三江购物持股20%。
  占据董事席位——阿里泽泰成为公司股东后,公司董事会将增加两个非独立董事席位,由阿里泽泰方面提名。
  关键人物
  本案幕后值得分析的人物很多,但我们想另辟蹊径,来专门分析一个群体、群像——资本市场的关键角色:“二股东”。
  通过“二股东”这样一个关键且微妙的席位,资本玩家往往能够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而资本市场的“二股东策略”,则是深得太极招法之精髓。
  二股东往往比较低调,不显山露水,但却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咽喉”位置,往往能对上市公司起到产业整合、提升治理、倒逼重组、激活潜能等功用。
  同时,二股东进可攻、退可守。进,可发动政变、逼宫大股东,篡位上台;退,可高抛低吸,适时减持股权,获取收益。
  在资本市场,新进入股东排行榜的二股东,一般都会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会谋求控制权”。
  这就像喝醉的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喝醉,是同一个道理。
  常混资本市场的朋友们知道,二股东,往往是一家公司最微妙的角色。
  有时,资本势力通过分步走“二进一”策略,成为实际控制人。比如,和先锋系。
  有时,二股东会“被动上位”。比如,原控股股东多次减持,二股东被动成为实际控制人。
  有时,二股东会“强行上位”,通过持续举牌,霸王硬上弓。比如丰琪投资和,这曾是2012年资本市场最轰动的经典案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二股东都想成为大股东。资本市场也有真正的“千年老二”,比如资本大佬“中植系”。
  关于中植的故事,这可是资本市场一本活脱脱的教科书:
  《论二股东的自我修养》。
  中植系,一个最初由创始人解直锟设立,现均为解直锟旧将亲友们台前持股,幕后由解直锟遥控的涉足金融、矿产、投资等产业的庞大企业群。
  作为“千年老二”,既然不谋求控制权,那么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有所动作。资本的世界,太阳底下无新事,任何的动作都是为了资本利得,只是各有不同的招式。
  中植系以及江湖上一些个中高手,是这么玩的:
  一方面,让旗下PE突击入股上市公司选择的并购标的;
  另一方面,新设公司参与配套融资;
  并购+定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借由二股东和三股东位置,在并购和定增之后的市值增长中,也能获得不错的资本利得。
  据界面新闻报道,在2016年之前,中植系常年隐身幕后,在资本市场坚决不做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并购、定增,实现溢价变现或入驻上市公司。
  如今,解直锟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8家,除了控股或拥有控制权的上述3家,其他15家分别为康胜股份(002418.SZ)、(002288.SZ)、(002445.SZ)、骅威文化(002502.SZ)、天龙集团(300063.SZ)、(000906.SZ)、兴业矿产(000426.SZ)、(002340.SZ)、(300023.SZ)、(300087.SZ)、金洲慈航(000587.SZ)、(02226.HK)、(000890.SZ)、(600728.SH)、(600094.SH)。
  如今,中植系的资本版图,已经囊括信托、典当、租赁、期货、担保、第三方理财、PE/VC……
  “二股东策略”,就像资本江湖的“武林秘籍”,只有中植系这类真正的大师,才能驾驭自如。
  借由作为资本版图的“枢纽”,中植系旗下各金融平台和产业平台之间紧密协作,内部实现资金。
  而今,阿里系的和,未来或许也能进化出类似的功能。
  从TMT领域进化起来的阿里系,在资本市场甫一出手,便是大师手笔,这确实让人惊讶。
  那么,接下来,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
  阿里的“二股东策略”,马云大师会打出什么不一样的招式?
TOPS2081゜11843゜21830゜31636゜41548゜51482゜61371゜7886゜8855゜9674゜107222゜16633゜25750゜35179゜44547゜54484゜64428゜74153゜83990゜93941゜10
A轮 1800万美元 融资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文涵010 37.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ICP证100902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云rds 最大连接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