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对策工作质量对策的探析

您的位置: &
浅析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应采取的审计对策
优质期刊推荐论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中大网校论文网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基于SWOT矩阵分析法--《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2005年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基于SWOT矩阵分析法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使会计信息的处理更加快捷、准确,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随着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对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形成了冲击。本文运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试图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32;F239.4【正文快照】:
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83年以前的科研试点阶段;年以单项实用为主的自发发展阶段;年以全部会计业务电算化核算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1990年以来以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的深入发展阶段。随着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元略;[J];审计研究;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秀转;[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朱成利;[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2期
邓春梅,李嘉明,马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徐卉;;[J];经济师;2006年06期
罗莉,张亚连;[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8期
景波;刘莹;文巨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5期
傅元略;[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陈婉玲,韦沛文;[J];会计研究;2000年07期
傅元略;[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1期
励景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元略;;[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傅元略;;[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韩文英;章宁;王天梅;;[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荣;[D];同济大学;2005年
杨洋;[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建敏;[D];武汉大学;2005年
罗东升;[D];四川大学;2005年
曹伟;[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李俊;[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钱艳;[D];重庆大学;2003年
王亚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蒋玉芳;[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陈小琼;[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房桃峻;[D];福州大学;2004年
邓春梅;[D];重庆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元略;[J];审计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财务与会计;1995年06期
本刊记者;;[J];财务与会计;1995年09期
赵英;[J];冶金财会;1998年07期
石雄飞;[J];广西审计;1999年03期
刘雅娟;[J];广西审计;1999年06期
常留贤;[J];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年04期
刘承焕;[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年08期
李爱梅;[J];计划与市场;2002年10期
顾建平;[J];建筑设计管理;2002年06期
毛华扬,陈泳伶;[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励;王则斌;;[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曹惠莲;;[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付红娟;;[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付红娟;;[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李广琪;;[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刘荣光;;[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张树忠;罗群;;[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吕玉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胡仁昱;陆政;;[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姜军;;[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西省荣军医院;[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毛华扬;[N];财会信报;2009年
张昌凤;[N];中国审计报;2009年
雷晓萍;[N];山西日报;2009年
菏泽一中 孙翠云;[N];菏泽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李一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胡元;[N];财会信报;2009年
期货日报社
连慧利;[N];大众科技报;2008年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万隆实业公司 郭瑛;[N];山西科技报;2009年
赵宇;[N];财会信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徐美玉;[D];暨南大学;2001年
姚振茹;[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阳卓越;[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王耿;[D];暨南大学;2000年
罗东升;[D];四川大学;2005年
刘冬军;[D];天津大学;2008年
章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史红梅;[D];河北大学;2004年
张秀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我国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审计工作中实施电算化是必然所趋。本文论述我国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电算化审计;审计效率和质量;对策  电算化审计是对电算化会计方式下的电子凭证、电子账簿、电子及适应电算化方式的制度等进行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制度审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审计等。电算化审计可在审计项目安排、方案设计、审计取证、汇总分析和跟踪反馈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大大减少审计工作量,缩短审计工作时间,并可大量地节省成本。  一、我国电算化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技术落后,使得电算化审计名不副实。我国目前的电算化审计实务中,对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还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即审计人员不审查机内程序和文件,只审查输入的数据和打印输出的资料。这实际上是审计人员对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采用的一种手工审计方法,其审计结果会具有片面性。审计对象受到计算机操作人员的限制,他们只提供愿意被审查的信息,其他敏感性信息则被人为掩藏。这样,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难以保证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质量。  (二)审计人员知识缺乏。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述能力,拥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律以及,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然而,我国目前的审计人员总体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相当大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计算机知识缺乏;另一方面是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还有困难。  (三)审计线索减少,审计内容发生变化。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一方面会由于系统设计上存在的漏洞、会计软件的不完善或运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结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非人为错误;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引入了计算机工具、存储介质和网络技术,从而使审计线索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原因是,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会计数据一录入电算系统,就自动进入下一数据流程。此外,机内的日志文件也可以删除,保存在磁性介质中的会计数据也可以人为不留痕迹地加以修改或删除,这些都削弱了审计线索,减少了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的机会,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顺应会计电算化发展要求。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会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互相牵制的功能失效,手工会计系统中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内部控制中的职权管理转变为电算化方式下的权限管理,即由系统管理员分别设置制单员、审核员等操作人员,并为每一位操作人员赋予职责相互分离的功能权限。这种方式下的相关会计数据记录的核对只能是打印核对或通过显示器输出核对。  二、我国发展电算化审计的对策  (一)加快开发审计软件。审计软件是电算化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快速分类、检索功能、存储能力、编制审计程序,可以进行大量的审计比较、抽样及核对工作;事先用计算机设计测试案例,后用于测试被审单位的会计程序和数据文件,能够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员利用计算机存储有关法规条例、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等,随时调用,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机对审计资料进行统计汇总,编制打印各种统计表、审计文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二)加快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制约我国电算化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因此必须加强复合型审计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引进既有丰富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又具备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开展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后续教育,使现有的审计人员掌握审计软件的使用、维护等技能,从而能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任务;加快发展审计后备力量,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中,造就一大批年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壮大我国的审计队伍。  (三)加快电算化审计法规及其准则建设。电算化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原来的手工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应,而一些新增审计内容在审计准则中又缺乏相应的条款,所以应加快制定电算化审计相关准则,以便规范电算化审计工作。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采取正确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利用其带来的便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章文光,曹光四。审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3。  [2]任秀英。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财会信报,。  [3]唐艳艳。会计电算化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当代经济,2006.9。【】 责任编辑:vince
&&&&&&&&&&
实务课程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电算化与审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