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汇要以金银外汇储备金率容风显就会小很多

    三万多亿美元外储,绝对数是惊人的。奇怪的是,只要外汇储备稍有下降,就有人担心起来。增加不好,减少也不好,到底美元外汇如何管理,或者控制在什么水平才合理。大胆假设一下,中国外汇没有了,三万亿全花完了,到底谁完蛋了?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肯定美国完了。没有中国的钱,美国人连饭都吃不饱。  当然 不止美国要完,巴基斯坦、委内瑞拉、朝鲜 等也差不多了药丸
  那就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完全不用美元了,你说谁完蛋。  
  三万亿没有了,中美肯定有一个会完蛋。到底谁完蛋,就看这三万亿到底怎么花掉的。如果是对外投资,购买优质资源,保持非美元地区的流动性,逐步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成为非美元国家的流动性保障。那么完蛋的肯定是美国。如果三万亿被金融炒家转移,完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阻击,完成对中国的剪羊毛,那么完蛋的肯定是中国。
  外汇储备有和没有差不多,资金流动起来才有用,美元回流美国相当于美国人民在还债,相信美国人根本还不起,所以美国死的最快
  美国还欠着几十亿国债呢,他都好好的,中国就算外汇花光了,只要国内经济稳定,又怎么会完,大不了借钱呗。决定一个国家金融稳定的是国家信用等级,这个不管美国还是中国,要是国家信用等级垃圾了,没有国家敢跟你有资金往来了,那才是真的完了。。。
  放心吧,谁也完不了,最多就是累一点,看看俄罗斯呢?完了吗?
  @吴越千年后
10:06:42  放心吧,谁也完不了,最多就是累一点,看看俄罗斯呢?完了吗?  -----------------------------  俄罗斯恰恰是中国出手维护了他的基本流动性才逃过一劫,我们损失了部分外汇,而美国损失的是打垮俄罗斯的国家战略。
  钱化了用在刃口上没话可说,如果有人借人民币国际化把钱洗出去那就是汉奸  
  呵呵,以为这些“外汇储备”都是中国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的,都是金融盲
  美元坚挺,黄金下压,人民币贬值压力过大,可以抛售美元,购买黄金,支持人民币。黄金可以换取各种外汇。
  @鲁豫一家
10:32:33  美元坚挺,黄金下压,人民币贬值压力过大,可以抛售美元,购买黄金,支持人民币。黄金可以换取各种外汇。  -----------------------------  最终目的就一个,人民币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到那时,中国有没有美元根本不是个事。
  @吴越千年后
10:06:42.56  放心吧,谁也完不了,最多就是累一点,看看俄罗斯呢?完了吗?  —————————————  俄罗斯,特别是百姓都过那b样了那样还不算完?怎么才算完?亡国才算?  
  @skytecthtpc
10:29:12  呵呵,以为这些“外汇储备”都是中国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的,都是金融盲  -----------------------------  特朗普确定上台以后,层主消沉了很多啊。他真的敢截下狗粮不发吗?这还有王法吗?还有民主吗?
  国际贸易经历过几个过程,易货贸易,银本位,金本位,美元结算,同期社会主义阵营还有记账贸易,目前是美元垄断性结算货币阶段,但是趋势是由盛而衰,中国肯定会逐步根据形式降低美元储备,由于支付手段的便捷化低成本话需求,很可能不再需要美元这样拥有垄断地位的货币出现,会出现新的结算方式,经济进一步融合的结果,可能会有其他方式能够表达一般等价物,并避免纸币的缺点,拭目以待吧。
  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外汇储备是怎来的,这么多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是近几十年我国贸易顺差累积起来的,由于美元是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所以这么多外汇储备主要还是美元,当然也有其他货币,外汇储备减少甚至枯竭,要么就是国际贸易长期逆差,要么就是拿外汇储备去大量海外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占比提升,即使我们继续贸易顺差,外汇收入包括美元在顺差中的比重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如果是长期贸易逆差导致外汇储备减少甚至枯竭,那就是中国完蛋,如果是因为RMB成为主要交易货币从而导致我们国家根本不需要外汇储备了,那美国就算不一定完蛋,也会很难受,因为这意味着美元丧失了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
  哎!操这么大的心,没有外汇储备?还能有中国经济?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经济,为什么有贸易?  货物的流通才会产生经济,贸易就是货物流通的一种方式。  在看看,上个世纪,日本,韩国,欧洲哪国美储多?  哪国经济增长快?  很明显正比啊。  美元是世界贸易的结算方式的主流货币,贸易增大,随之相应的结算数据,需求增大,外汇储备的增多意味着,经济贸易的流通性变强。  你们忘记上个世纪的号召华侨,往国内汇美元的政策了。  悲哀……  
  没有美元用黄金
  感觉外汇多了是负担,国家在悄悄花这笔钱呢。  
  经济太虚还是人民币国际化太虚?外国人都不知道持有人民币干什么
  还有,谁知道,中国进口和出口,每年有多少是人民币结算的
  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也是储备,这个可以印出来,只是不能乱印,不然别人不会认账的
  中国人的钱,都在王健林这样的大流氓手里,没有在国家手里。
  那就看资源国家需要的是中国的商品还是美国的商品
  瞎操心。这么多老百姓全世界花美元,说明啥  
  中国的强大是强大的工业能力;美国的强大是强大货币能力。中国没了美元显然更影响的是美帝的美元的价值和流通性,所以目前老美会竭尽全力不让中国没有美元,还要制造美元储备威力无比的谎言储备威力无比的谎言
  等中国的外汇储备花完了,就说明美元没什么用了!现在有是用来支撑中国的信用。中国现在在干什么?积累黄金,力推人民币国际化。如果不存美元,就证明黄金储备足够大,并且用人民币什么也能买来,美元霸权崩塌!
  @天高云淡-12-09 13:57:03  等中国的外汇储备花完了,就说明美元没什么用了!现在有是用来支撑中国的信用。中国现在在干什么?积累黄金,力推人民币国际化。如果不存美元,就证明黄金储备足够大,并且用人民币什么也能买来,美元霸权崩塌!  -----------------------------  不对吧.我觉得,如果美元能花完,说明美元很好用,能买N多东西.  实际上,问题是,美国人民啥也不干,没什么美国货可买的.所以,美元就没用了.
  我兔不会完蛋的,我们工业齐全,可以自己活着,最多没有现在这么便宜罢了,短时间内闭关锁国没多大问题。至于说粮食,先不谈倒买倒卖造成的战略储备空仓问题,所谓缺口的粮食实际大多数是浪费或者制造其他东西用去的。在紧急情况下,实行配给制,也不会有多大缺口的。
  @skytecthtpc
10:29:12  呵呵,以为这些“外汇储备”都是中国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的,都是金融盲  -----------------------------  @shan6-12-09 10:48:11  特朗普确定上台以后,层主消沉了很多啊。他真的敢截下狗粮不发吗?这还有王法吗?还有民主吗?  -----------------------------  笑翻了。。。冯小刚的既视感满满啊
  目前贸易顺差,不必担心这个事
  没有外汇则买不到外国货,  买不到外国货,只有小麻烦,没有大问题.
  应该分裂和灭亡美国。但并不是那么容易,要等待美国人口变化的时机。等20-30年左右,美国白人人口下降到50%以下,黑人和墨西哥人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美国的国力将会下降,内部纷争开始,国家不稳定导致大量人才离开美国,财富离开美国,那时候中国才能自然上位。等美国分裂和瓦解以后,中国应该实行远交近攻和新耕战国策,发起统一全世界的步伐!
  外汇并不是真正赚到的钱。。。。。
  各国的外汇储备都减少的话,那说明美元都流回了美国,对美帝也不是什么好事。
  几年前美元贬值时候不是说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多吃亏很大吗?
  如果人民币具备足够的信用且自由流通,那就不需要储备货币。
  我是经济小白,想咨询下,中国不是还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吗?这算外汇储备吗?如果美元一加息,我们就抛售美国国债,会怎样?
  还有好多呢~  等少一半再嚎  反正美国比我们等钱用
  中国只要发粮票也就是粮库还在政府手里就不会出问题
  外汇枯竭?  中国这样的世界工厂要是外汇枯竭,那其他阿猫阿狗国家还能有活路吗?  正因为中国要把所谓的国际通货外汇美元吸干了,所以美国才要赖账制造战争打断中国发展!
  要正确理解中国的外汇来源。  原理上,中国ZF手里的外汇都是血泪钱。中国外贸顺差不会落到出口产品的国内企业手上,被ZF霸占。然后ZF给这些企业RMB。这就造成国内市场货币增加,实物商品减少,产生人为通胀。国内的房价股价就是这么推起来的。  ZF若不能利用手里外汇给国民创造利益,他们的罪过就会更加巨大。
  @surf131
18:36:33  要正确理解中国的外汇来源。  原理上,中国ZF手里的外汇都是血泪钱。中国外贸顺差不会落到出口产品的国内企业手上,被ZF霸占。然后ZF给这些企业RMB。这就造成国内市场货币增加,实物商品减少,产生人为通胀。国内的房价股价就是这么推起来的。  ZF若不能利用手里外汇给国民创造利益,他们的罪过就会更加巨大。  -----------------------------  无知不要秀下限,企业出口结算的外汇存在政府手里不假,需要进口原料可以申请外汇。就算放在出口企业手里又能怎样?国内美元又不能流通,想在国内进原材料或是消费还是得换成人民币。(就算把美元存在银行美元的利率低于人民币,换成人民币存着也是划算的)。  房价上涨是超发货币以及降低首付(加杆杆)的结果,与外汇管制没有半毛钱关系。想让房价下跌提高首付到70%或更狠一点全额付款就没多少人付得起,房价立马下跌。因为房企是贷款建的房,不降价卖房等到贷款到期立马破产。
  如果是美国完蛋 那今晚就把外汇储备分了呗 还等什么?
  @MinorD
19:37:19  如果是美国完蛋 那今晚就把外汇储备分了呗 还等什么?  -----------------------------  分掉外汇储备也没用,它还是在中国国内。相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外汇储备,只不过从国家(外管局)手里转到了民间存着而已。民间的外汇不会放在家里一般存在银行这等于又转到国家手里(可控),哈哈哈.......
  举个列子 美帝现在别说存钱了 还欠了十几万亿的外债 你也说他药丸 我们一毛钱都没欠
还有三万多亿的存款 你为什么觉的我们花完存款药丸??
  @MinorD
19:37:19  如果是美国完蛋 那今晚就把外汇储备分了呗 还等什么?  -----------------------------  @到处看看被注册
19:56:49  分掉外汇储备也没用,它还是在中国国内。相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外汇储备,只不过从国家(外管局)手里转到了民间存着而已。民间的外汇不会放在家里一般存在银行这等于又转到国家手里(可控),哈哈哈.......  -----------------------------  看把你高兴的 又不是分给你 分给亚非拉呀
  中国的金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中国觉得有必要,国际任何一个投机者就算赚钱也不可能拿得出去。外汇也不可能用完,中国出口世界第一,出口商天天都在收美元货款。所以如果中国外汇用完了,一定是中国不收美元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用人民币结算了。  
  @u_16-12-12 20:02:46  举个列子 美帝现在别说存钱了 还欠了十几万亿的外债 你也说他药丸 我们一毛钱都没欠
还有三万多亿的存款 你为什么觉的我们花完存款药丸??  -----------------------------  人民币加入IMF货币篮子,贸易结算量快速增加,以后进出口贸易对外汇的依赖度会降低,那么高外汇存底没有意义。楼主是吓你的,就怕中国外汇消耗过快最后卖美债。君不见中国对外投资大增,现在已是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这是消耗外汇的一种方法,也是国家实力的一种表现。曾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资源价格暴跌还不赶紧都外国投资买资源、买企业就是个傻瓜。美国佬现在见中国到处买那是拼命的阻拦,最近准备买德国的一家企业也被美国搅黄了。
  只要中国不放弃外汇管制就永远不会完,相反可以等到美帝完。
  @家国人
09:32:00  三万亿没有了,中美肯定有一个会完蛋。到底谁完蛋,就看这三万亿到底怎么花掉的。如果是对外投资,购买优质资源,保持非美元地区的流动性,逐步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成为非美元国家的流动性保障。那么完蛋的肯定是美国。如果三万亿被金融炒家转移,完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阻击,完成对中国的剪羊毛,那么完蛋的肯定是中国。  —————————————————  用美元去全世界投资买资源反而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在不明白你这个理论逻辑何在?  居然还有一帮人叫好?  国关的逻辑真是奇葩。  
  人民币国际化唯一的门槛就是自由兑换,华尔街忽悠这么多年等的就是你这个自由兑换。华尔街现在能狙击的只有离岸人民币汇率,那才多大个市场,金融大鳄手里没有足够的人民币弹药是无法动摇人民币汇率的,因为人民币的弹药库在国内。  如果现在宣布人民币国际化自由兑换,光是国内掌握巨大存量人民币的汉奸就能给华尔街提供充足的弹药,更何况掌握世界传媒发言权的西方媒体一忽悠,让普通老百姓来个恐慌性兑换,金融体系立马就得瘫痪。  美元体系是全球金融资本开会确立的,目的是为全球金融资本找一个安全港,说白了就是所有坐庄的老大共同聘请一个金融保安来保证金融资本在全球逐利的安全性。  把美国当成一个国家,认为他靠武力维护美元的地位并在全球收刮财富是单纯和幼稚的想法。美国本质上是一个保镖,只不过它是史无前例的以一个国家形式存在的保镖,这种模式是资本世界的创举。  很多人都单纯的认为大家都用人民币都买中国制造,人民币就国际化了美国就完蛋了。殊不知美元地位的确立重来都不是因为美国东西生产得多,而是因为它足够强同时制度上又最没可能反噬雇主。  所以说人民币国际化只有两个可能途径,一 融入体系被认可,当然就会受制于人。有可能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步替代美元的地位,也有可能被下套从此永不翻身。二 成为全球资本的新任保镖,但是西方上千年建立的这个金融体系和西方世界的种族、观念、制度深深的结合在一起,很难被收买或者说服。  
  钱本身就没有价值。就算中国没有一分美刀,只要有资源,有战略物资就什么都不怕!
  @MinorD
19:37:19  如果是美国完蛋 那今晚就把外汇储备分了呗 还等什么?  -----------------------------  @到处看看被注册
19:56:49  分掉外汇储备也没用,它还是在中国国内。相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外汇储备,只不过从国家(外管局)手里转到了民间存着而已。民间的外汇不会放在家里一般存在银行这等于又转到国家手里(可控),哈哈哈.......  -----------------------------你分吧 分完我们移民去祸害别国
  @didbaba
21:25:26  @家国人
09:32:00  三万亿没有了,中美肯定有一个会完蛋。到底谁完蛋,就看这三万亿到底怎么花掉的。如果是对外投资,购买优质资源,保持非美元地区的流动性,逐步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成为非美元国家的流动性保障。那么完蛋的肯定是美国。如果三万亿被金融炒家转移,完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阻击,完成对中国的剪羊毛,那么完蛋的肯定是中国。  —————————————————  用美元去全世......  -----------------------------  自干五贩卖的美国吃枣药丸的狗屁逻辑而已。  合着用美元结算就是美元霸权,用人民币结算就不是中国霸权?  如果用美元结算就是美元霸权,那你中国有霸权吗?没有人家凭啥要用人民币结算?  一塌糊涂的逻辑推理,自干五还整天唱,真不知道脸这种器官还存在不存在。丢人都丢成宇宙真理了!
  @回到未来-09 09:14:26  肯定美国完了。没有中国的钱,美国人连饭都吃不饱。  当然 不止美国要完,巴基斯坦、委内瑞拉、朝鲜 等也差不多了药丸  -----------------------------  中国外汇三万亿全花完了,中国肯定成为最大赢家
  现在中国动用外汇储备顶人民币,君不见近一年人民币对美元从6.1跌倒6.9?
  我更希望见到国观更多有逻辑推理的人,而不是无脑自嗨,个个阿Q精神。  外汇储备下跌的原因根本很简单,大家结合汇率就能明白。  川普还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让人民币贬值,但问题是现在中国政府是不想人民币贬值才抛售外汇去顶人民币。  川普是个强硬派,日欧也跟着屁股说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中国的外贸在未来几年会更艰难。
  在人民币没有互换的时侯1万亿美元外汇都足以应急,所以中国多余的外汇都买美国国债了,现在情况是持美元外汇和国债都在减少。  
  能吹牛逼的能笑到最后!
  外汇储备的减少等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在减少。  但是外汇储备不全面反应国家的财富,例如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可以无需外汇储备,因为当时的美国拥有全球3/4的黄金,美元和黄金挂钩。  我们在看到中国外汇储备在减少的同时也要注意中国的黄金储备,白金储备是否增加(谁有这方面的数据?)
  要让全世界资本家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以前国际贸易是用硬通货结算,比如清朝那会儿,大量出口茶叶丝绸到西方,而清国自己闭关锁国,造成西方大量白银流入清国,所以需要用鸦片来平衡贸易。  而现在国际贸易主要是用纸币美元结算,与黄金白银不同,做为货币本身的美元毫无价值,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它的价值只有在完成交换后才能体现出来。  假如中国每年出口一万亿美元,进口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为零,一直是枯竭的,对经济也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问题是,中国已存在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想让它枯竭,就意味着需要连年的外贸逆差。而中国早已习惯了顺差,连贸易平衡的感觉受不了,更不用说连年逆差。如果不逆差,永远也花不出去的美元纸必然越积越多。如果靠逆差去枯竭外汇,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产能过剩。
  每一笔外汇进入中国,我们都会引发相应数额的人民币。外汇减少的时候,会把对应的人民币回收吗?如果不会,那么这部分人民币会稀释每个人口袋立的钱。
  美国玩了,中国是最大赢家!
  @声色不懂
14:01:43  还有好多呢~  等少一半再嚎  反正美国比我们等钱用  -----------------------------  @u_6-12-12 18:01:47  敢不敢放开个人五万美元的额度,自由兑换。看看那三万亿美元够不够用  -----------------------------  如果把三万亿换光,那你拿到美元与废纸不远了,能去哪里消费?
  外汇吗是用来化的你放在美国哪它又不讲你好,如果化在刃口上卖回中国需要的技术那是好事啊,代动国内的产业升级。同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难受的应该是美国人,还钱是要吃苦的,贬值又失信于国际社会,加息吗这泡越大风险也大,产业转移别开玩笑了,钱放在中国能升值放美国别豆了。中国已经强大了国内市场这么大根本不怕。可怕的是国内的贪污受贿的脏钱洗出去了再换成美元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政府啊不再强而有力,自身又不洁。贪官太多百姓啊怕怕,  
  那么你不矛盾吗?既然中国外汇储备多,就是国富民强,我们这么有钱,怕什么企业倒闭。我们之所以看重外汇就是因为外汇很有用,顺差对我们有利。  
  花完美元是不行的,看看委内瑞拉就知道了!  当然我们能造很多东西,不会那么惨!但是没有美元,你去国外买矿买芯片就要花大价钱!
  美国储备人民币了吗?国家强大了要那么多废纸有什么用?
  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经济学都还给老师了?
  一大半的傻逼连啥叫外汇储备都弄不明白,没了外汇中国人饭都吃不饱,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进口,大豆,石油,铁矿石,高科技产品,都需要外汇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外资撤离中国,都要兑换成美元离开,到时候立马死球球  现在知道土鳖为什么被鼻屎大的小国欺负也不敢轻易叫嚣了吧,忍辱偷生求生存发展
  化茧成蝶、破蛹重生。
  答:世界完了  
  外储消失,对美国无影响,美元从央行换到百姓手里还在中国
  @didbaba
21:25:26  @家国人
09:32:00  三万亿没有了,中美肯定有一个会完蛋。到底谁完蛋,就看这三万亿到底怎么花掉的。如果是对外投资,购买优质资源,保持非美元地区的流动性,逐步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成为非美元国家的流动性保障。那么完蛋的肯定是美国。如果三万亿被金融炒家转移,完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阻击,完成对中国的剪羊毛,那么完蛋的肯定是中国。  —————————————————  用美元去全世......  -----------------------------  我觉得这是谁求谁的问题。过去我们落后需要高科技产品只能用美元换,现在我们自己能生产大部分的话就没必要留太多美元了,毕竟贸易说到底还是靠货物的。毛子,蒙古缺绿纸,给你换石油木材矿石。骆驼互杀要廉价军火,行~~人民币来换。东南亚要高铁,行~~人民币。这一进一出不就平衡了。贸易也盘活了。
  外汇储备枯竭了,说明当年卖衬衫打火机攒起来的绿纸都换成实物搬回国来了,没有废掉。不再继续储备说明用人民币就能买到国外东西了。尼玛美国已经完得不能再完了。  
  这种假设不搞也罢  美金目前和石油绑定在一起,也就是目前和最重要的能量绑定在一起  一时是无法解锁破局,只有徐徐图之
  论调很怪异,一身债的没事。  
  @囝国囝
12:26:11  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也是储备,这个可以印出来,只是不能乱印,不然别人不会认账的  -----------------------------简直太蠢啦 再说一遍境外人民币现在全是央行在汇率市场的对手盘
  @火眼金睛3
18:28:12  外汇枯竭?  中国这样的世界工厂要是外汇枯竭,那其他阿猫阿狗国家还能有活路吗?  正因为中国要把所谓的国际通货外汇美元吸干了,所以美国才要赖账制造战争打断中国发展!  -----------------------------  @u_6-12-15 23:21:43  现在工厂要么倒闭,要么迁到东南亚去了,现在进口石油出口汽油。出口的汽油92号2.86元。为了外汇也是拼了  -----------------------------还有50美元一吨的钢材呢 老外们都傻啦
  美国人害怕中国人把外汇储备购买实物资产,美国人希望中国人用外汇储备同美国赌搏,反正那个赌场美国人稳赚不赔,这就是美国人气急败坏的原因  
  所以华尔街高呼市场沟通,前瞻指引,预期管理,其实希望你用外汇储备同华尔街赌  
  预期管理说白了就是期权期货  
  美国国债18万亿,中国持有一万亿多,中国外汇储备总计三万多亿,国内以美元记的话对外商的债务估计超过万亿,你说目前这个情况(美元是世界货币)下外汇储备没了有什么后果?就是你的对外贸易没有东西可以做信用背书了。没美元了就没人跟你玩了,你去玩以物易物吧,看几个人跟你玩。金融上不强大,经济上战胜美国还差得远。记住:美元所到之处全是美国的资源,人民币所到之处全是中国的资源。
  一堆纸,对中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想看看这个贴里上蹿下跳忽悠人换绿比和傻乎乎炒汇的人还活着呗?一月五号之后没死光吧  
  基于中国目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把所有外汇买些外国女人过来
  基于中国目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把所有外汇买些外国女人过来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你现在的位置:> >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国外汇储备尽管已逾8000亿美元,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外汇储备的增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要外汇储备增长的同时,国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国外汇储备尽管已逾8000亿美元,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外汇储备的增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要外汇储备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就应当认为这种增长是正常的、合理的;外汇储备增长并不是通货膨胀、汇率升值的决定因素,也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关键词:外汇 外汇储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关于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争论不绝于耳。很多人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出“最优”规模,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外汇储备存量。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是否已经超出可容忍的限度?笔者拟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怎样看待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此后外汇储备开始逐渐增加,但年均增长数量有限,从1981年的27.08亿增加到1996年的逾千亿美元,共花费了15年时间,其间外汇储备年均增加额只有68亿美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超常增长,由2000年的1655.74亿猛增到2005年底的8188.72亿美元,5年中年均增长1307亿美元。特别是两年中,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超过2000亿的增量递增。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不仅引起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也引发了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争论。笔者认为,虽然外汇储备的超速增长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面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势头。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而且,相对于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的外汇短缺而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说利大于弊,更应值得我们欣慰。  (一)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对外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  众所周知,一国外汇储备的存量来自国际收支顺差的积累,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通常则是该国对外经济实力占优势的客观反映。因此,面对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不能仅仅囿于外汇储备本身的数量增减而评判其利与弊,而应结合我国对外经济实力的变化来分析其得与失。以此而论,笔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对外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重要标志,而且只要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我国的对外经济实力还会继续增强,这就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还将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经验表明,作为一国经济实力变化的结果,外汇储备的增减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除去个别储备货币发行国和一些石油生产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及数量增减与其经济实力相关程度较小外,大部分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经济实力变化的必然反映,一国外汇储备政策虽然可以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但这种影响只能是暂时的,影响力度也是有限的,它并不能改变外汇储备随一国经济实力而变动的客观规律。我国建国以后外汇储备的变化轨迹就是有力的佐证。建国以后,由于外汇极为短缺,我国一直实行极其严格的外汇管制。试图以此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积累,但由于经济落后、实力薄弱,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给我国带来国际收支的长期巨额顺差,也没有带来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从1950年~1979年的30年间,外汇储备的数量一直在个位数以内徘徊,1980年甚至出现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的现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同样实行严格外汇管制,但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从1981年到1990年,经过十年积累,我国外汇储备才由27.08亿元增加到110.93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外汇储备才开始加速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几年中,尽管我国采取了诸如放松外汇管制、冲减外汇储备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人民币升值等措施,但作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必然反映,我国外汇储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以致2005年底达到8188.72亿美元的创记录规模。上述现象说明,在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函数关系中,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是自变量,外汇储备则表现为因变量。只要我国经济增长是健康的,只要我国经济实力是快速增强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就是必然的。  如果忽视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这种依存关系,一味刻意打压外汇储备的增长。最终必然付出抑制经济增长的代价。  (二)外汇储备的增长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奠定了物质基础  无论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考察,还是从人民币自身的演变规律分析,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并最终走向国际化,都将是人民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货币自由兑换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拥有的国际储备资产数量与其货币的兑换性具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时代美国之所以能够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就是因为美国集中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近60%的黄金储备;中东一些产油国的货币之所以能够自由兑换,并不是因为其经济多么发达,而是因为其储备有大量的石油美元。  同样,多数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本国货币的兑换。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外汇短缺、储备匮乏。我国外汇管制的演变过程也证明了外汇储备和货币兑换性之间所具有的这种正相关关系。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储备的极度短缺使我们不得不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完全禁止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改革开放以后,外汇储备的逐步增长,才使我们有条件于1994年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此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有了进一步积累,我们才于1997年正式接受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2002年以后,也正是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继续高速增长,我国才开始出现人民币资本项下管制放松的迹象,如放宽部分资本项下的购汇限制、放宽企业购汇对外投资的限制等。这充分说明,雄厚的外汇储备实力是实现货币兑换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当我们欣喜于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或否认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所谓的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还不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人民币资本项下也仍然实行较严格的外汇管制,这就意味着人民币距真正的完全自由兑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要最终达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真正完全自由兑换的目标,外汇储备还应当有进一步的积累。那种一方面赞成将完全自由兑换设定为人民币的终极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又对外汇储备的增长忧心忡忡的观点。显然是忽略了外汇储备与货币兑换性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相关关系。  (三)外汇储备的增长为我国降低金融风险、防御金融危机提供了物资力量  受改革开放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领域积累起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其突出表现就是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例如,据较为保守的估算,债转股之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高达17000亿元左右,约占总资产的39%;1999年剥离近14000亿元不良资产后。到2001年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又升至25.4%;经过2003年贷款总量高速增长稀释后,2003年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达20.36%①。而根据2000年的数据,世界前20大银行的坏帐率仅3.27%;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分别只有2.7%和3%,中国的不良贷款率大约是这些比较有效益的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的8倍②。就资本充足率而言,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足6%,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15%外。其余三家银行分别为建设银行6.91%,工商银行5.54%,农业银行则更低③。到2003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降为平均4.61%。为了降低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也为了提高“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2004年1月国务院宣布动用450亿美元(相当3720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为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补充资本金。经过这次补充之后,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尽管对于动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理论界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一个客观事实则是,通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外汇储备实际上充当着降低金融风险物资后备的重要角色。假如我国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积累,我们便不可能通过外汇储备的动用实现对急需增加资本金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注资,这至少会拖延国内金融风险消减的过程。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仅来自国内金融业风险的积累,还来自强大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为,在不断加深的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中,金融的连接效应日益强化,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与传导速度早已超出人们的反映能力与驾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充足的外汇储备无疑可以成为应对国际投机资本冲击、防御金融危机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武器。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中各国不同的遭遇更彰显了外汇储备在抵御投机资本冲击、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中的重要性。当年泰国如果有足够宽裕的储备资金,金融危机可能就不至于恶化、蔓延为整个区域的金融灾难;韩国如果有充裕的储备资产,也不至于沦落到政府号召国民出卖手中金银饰品给国家,以便换取美元、帮国家度过难关的境地。相反的情况则是,中国香港地区虽然也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但其拥有的大量储备资产以及政策策略的有效性却成为香港保卫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年也正是因为有一千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支撑,才使我国政府有底气在国际投机资本的猛烈冲击面前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由此在国际上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充足的储备做后盾,香港会成功狙击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人民币会在周边国家普遍陷入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独善其身、保持稳定。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已成为过去,但未来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国际投机资本仍有可能再次兴风作浪,由此引发新的区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继续保持我国的储备力量。以防患于未然。那种一看到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就大声叫停的观点,无疑于“好了疮疤忘了疼”,因而是很不妥当的。  (四)外汇储备的增长对扩大需求、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是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是需求过旺、通货膨胀;此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则演变为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运行特征的这种变化迫使我们将注意力从以前的治理通货膨胀转移到扩大总需求上来。总需求由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两部分构成。国内需求主要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国外需求则通过进出口来体现,即国外需求的净额表现为进出口的差额。因此,要扩大总需求,实现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就必须同时扩大国内投资、消费需求以及国外需求。扩大国外需求的实质是在政策措施上鼓励多出口,并尽可能地少进口,以便实现贸易收支的正差额(即顺差)。而在不考虑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中其他项目收支的情况下,贸易项下的顺差必然引起外汇储备的增加。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实际上反映着扩大外需政策的有效程度。  如果外汇储备是持续增加的,就说明进出口保持着持续的正差额,国外需求的净额在不断扩大。这对增加国内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就会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则会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作用。1996年后,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由1050.4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8188.72,这意味着我国扩大外需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即使按照现行1:8.05的汇率计算,10年中增加的7138亿多美元的外汇储备也相当于增加了大约57463亿元人民币的国外需求。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量,我国至少要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更长的时间。  当然,依靠扩大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来解决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问题,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就本质而言,这种扩大外需的政策带有“以邻为壑”的特征,它引发的一个重要结果便是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经济摩擦。因此,从长远来看,扩大总需求仍要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但是,抛开外汇储备增长所涉及到的这种国际经济金融关系不论,如果仅从我国自身的利益来衡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我国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并非多到不可容忍的限度  面对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存量,很多人发出了外汇储备“过多”的警告。作为一般常识,笔者也非常认同“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的金融学定理。但对于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已经超过可容忍限度的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  1.以3个月的进口额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标准并不科学。对于任何国家,最理想的状态无疑是将外汇储备保持在“最优”规模以内,使之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但问题在于,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或标准来衡量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否“最优”。国际上通常将满足3个月的进口额作为判断的标准,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以2005年我国进口额6601亿美元计算,我国只需保持1650亿美元外汇储备即可,现有的外汇储备确实已经“过多”。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标准并不科学,理由是:首先,它仅仅考虑到外汇储备对进口的保障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国际经济交易对外汇的需求。众所周知,进口虽然是对外汇储备的最大宗需求,但并不是唯一的需求,除了进口之外,劳务的输入、对外债务的归还等同样需要有外汇储备的保障。如果再考虑到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应对金融危机、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以及未来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等所需保有的储备量,则很难说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其次,3个月的进口额只是外汇储备的最低警戒线,并不是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标准,因此,以此为依据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并不恰当。第三,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很少有国家完全按照这一控制标准来规划本国外汇储备的存量。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凡是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外汇储备存量都是非“最优规模”。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用3个月的进口额这一单一、固定的模式作为衡量我国外汇储备是否“最优”的尺度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2.我国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并不是最高的。一般的观点将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不超过10%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标准,笔者认为。这一指标也只能作为外汇储备的最低警戒线,并不能用来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过多。  而且,各国的这一指标相差悬殊,没有迹象表明超过这一指标的国家的外汇储备就是过多的(见表1)。  表1 2005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  ┃             ┃中国大陆    ┃日本     ┃韩国     ┃  ┣━━━━━━━━━━━━━╋━━━━━━━━╋━━━━━━━╋━━━━━━━┫  ┃1.外汇储备         ┃8188      ┃8288     ┃2104     ┃  ┣━━━━━━━━━━━━━╋━━━━━━━━╋━━━━━━━╋━━━━━━━┫  ┃2.GDP(按名义汇率计算)  ┃17727.24    ┃46638.23    ┃7142.19    ┃  ┣━━━━━━━━━━━━━╋━━━━━━━━╋━━━━━━━╋━━━━━━━┫  ┃3.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75922.86    ┃37279.49    ┃9514.57    ┃  ┣━━━━━━━━━━━━━╋━━━━━━━━╋━━━━━━━╋━━━━━━━┫  ┃4.1/2           ┃46.19%     ┃17.77%    ┃29.46%   ┃  ┣━━━━━━━━━━━━━╋━━━━━━━━╋━━━━━━━╋━━━━━━━┫  ┃5.1/3           ┃10.78%     ┃22.23%    ┃22.11%   ┃  ┗━━━━━━━━━━━━━┻━━━━━━━━┻━━━━━━━┻━━━━━━━┛  续表1 2005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  ┃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  ┣━━━━━━━━━━━━━╋━━━━━━━╋━━━━━━━┫  ┃1.外汇储备        ┃1243     ┃2573     ┃  ┣━━━━━━━━━━━━━╋━━━━━━━╋━━━━━━━┫  ┃2.GDP(按名义汇率计算) ┃1726.15    ┃3234.10    ┃  ┣━━━━━━━━━━━━━╋━━━━━━━╋━━━━━━━┫  ┃3.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53.29    ┃6033.90    ┃  ┣━━━━━━━━━━━━━╋━━━━━━━╋━━━━━━━┫  ┃4.1/2           ┃72%     ┃79.56%    ┃  ┣━━━━━━━━━━━━━╋━━━━━━━╋━━━━━━━┫  ┃5.1/3           ┃60.54%    ┃42.64%    ┃  ┗━━━━━━━━━━━━━┻━━━━━━━┻━━━━━━━┛  资料来源:  (1)各国和地区GDP数字来自: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eptember2004,其为IMF对2005年各国和地区GDP的预测数。  (2)各国地区外汇储备数来自有关网站  从上表可见,按照IMF的预测数计算,中国大陆外汇储备占按名义汇率计算的GDP的比重虽然高达46.19%,但占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的比重却只有10.78%,在上述各国和地区中是最低的。尽管IMF对人民币币值或购买力有过高估计之嫌,但起码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并未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已经多到“不可容忍”的程度。况且,即使按照公认的10%这一标准衡量,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同样远大于这一指标,其中香港和台湾的这一指标更是高得惊人,但他们并没有像我们这样“惊恐万状”。相比之下,我国一些学者面对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所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3.我国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并非过高。一般的观点还将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不超过40%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一个标准,并以此证明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对此,笔者的观点是:第一,同上述两个指标一样,外汇储备占流通中货币的比例只能作为判断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一个参考数据,并不足以成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过多的绝对标准。第二,即使按这一标准衡量,也不能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因为我国内地的这一指标同样不是最高的。2005年底我国大陆M1为10.73万亿元,M2为29.88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外汇储备大约折合7.05万亿元人民币,其占M1和M2的比重分别约为65.7%和23.6%。而同期香港外汇储备却相当于其流通货币的6倍多,约占港元货币供应M3的41%④。面对如此高的这一指标,香港尚无外汇储备“过多”之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为外汇储备“过多”而焦心呢?第三,还应看到,国际上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现象,如果将现有8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按照:IMF确定的购买力平价进行折算,其折合的人民币数额要远远小于7万亿,外汇储备占货币量的比例也要比按名义汇率计算的比例低很多,甚至可能出现低于40%的局面。这说明,在汇率扭曲的情况下,按照名义汇率进行折算所得出的外汇储备占货币量的比例具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它并不能作为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依据。  二、走出对外汇储备的认识误区  面对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学术界之所以一直充斥外汇储备过多的声音。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对外汇储备增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大体说来,我国学术界对外汇储备存在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二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三是外汇储备过多是对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会使外汇储备遭受储备货币贬值的损失;四是发达国家并不重视外汇储备,中国也没有必要保持很多的外汇储备存量。由于存在上述认识误区,因此早在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刚刚达到500多亿美元时,我国学术界就已经产生了外汇储备过多的论调,此后随着外汇储备的继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过多论”进一步增强,要求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上述模糊认识予以澄清。  (一)关于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问题  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过多,因而主张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的人持有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引发国内的通货膨胀。因为,外汇储备来自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一方面大量商品从国内市场消失而到国外出售,国内商品供应量减少,货币必要量下降;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了收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又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增加。  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以此为根据,很多人认为,与中国目前8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相对应的就是国内超过57000亿元基础货币的投放,这对我国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要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必须控制或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表面看,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外汇储备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的观点也是金融学教科书中的一般性结论。但是,理论和实证分析却难以证明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这种必然联系或因果关系,教科书上的一般性结论遇到了现实的挑战。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充足的外汇储备存量甚至还有利于平抑物价的上涨。理由是:(1)一国的通货膨胀状况取决于很多因素,外汇储备增长并不是引发通货膨胀最为关键的因素。金融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国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状况、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经济结构的变化等等都与货币流通的状况密切相关,由于社会总需求的过多或不足主要是由于财政和银行信贷的过头分配或分配不足所形成,因此,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的状况对货币流通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相比之下,外汇储备的变动尽管也会形成货币供应的伸缩,但对国内货币流通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那种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观点实际上是夸大了外汇储备对货币流通的作用。(2)外汇储备增长会否造成通货膨胀,还取决于一国经济的性质。按照经济运行中所呈现出的供求特征划分,可以将不同国家的经济分为供给约束型和需求约束型两种类型,外汇储备增长对这两种类型经济体的影响正好相反。如果一国经济属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及其所带来的基础货币追加投放可能会加剧国内的供求失衡和通货膨胀。但我国经济早已摆脱了供给约束型而进入需求约束型阶段,需求不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  对于这种需求约束型经济来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仅不会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反而有利于增加国内总需求、缓解通货紧缩问题。那种认为外汇储备增长会引起通货膨胀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两种经济类型的差异。而且,由于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一般并不存在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因此,由外汇储备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即使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事实上也很难发生。(3)外汇储备的增长不仅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而且还是稳定国内物价的重要物资力量。道理很简单:在国内由于需求过旺而引起物价上涨时,如果保有充足的储备资产存量,就可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扩大进口来增加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平衡供求关系。抑制物价上涨。  其次,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同样不能获得实证分析的支持。经验表明,外汇储备的数量增减与一国通货膨胀水平并不存在同步变动的关系,与外汇储备低存量并存的不一定是低通货膨胀率,与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相对应的也不一定是高通货膨胀。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存在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却使美国始终保持很低的外汇储备水平;其他西方国家当时也存在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但其保有的外汇储备却由于美元贬值而不断缩水;当前日本、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保有较多外汇储备,但其通货膨胀水平并没有随之同步提高。我国国内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变动轨迹同样否定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年份物价和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  表2中国部分年份外汇储备以及物价变动情况  ┏━━━━━━━━┳━━━━━┳━━━━━┳━━━━━┳━━━━━┳━━━━━┓  ┃        ┃1985   ┃1988   ┃1998   ┃1999   ┃2000   ┃  ┣━━━━━━━━╋━━━━━╋━━━━━╋━━━━━╋━━━━━╋━━━━━┫  ┃外汇储备(亿美元)┃26.44  ┃33.72   ┃1050.49  ┃1546.75  ┃1655.74  ┃  ┣━━━━━━━━╋━━━━━╋━━━━━╋━━━━━╋━━━━━╋━━━━━┫  ┃物价变动(%) ┃11.9   ┃20.7    ┃-0.8   ┃-1.4    ┃0.4    ┃  ┗━━━━━━━━┻━━━━━┻━━━━━┻━━━━━┻━━━━━┻━━━━━┛  续表2中国部分年份外汇储备以及物价变动情况  ┏━━━━━━━━┳━━━━━┳━━━━━┳━━━━━┳━━━━━┳━━━━━┓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  ┃外汇储备(亿美元)┃2121.65 ┃2864.07  ┃4032.51 ┃6099.32  ┃8188.72  ┃  ┣━━━━━━━━╋━━━━━╋━━━━━╋━━━━━╋━━━━━╋━━━━━┫  ┃物价变动(%) ┃0.7    ┃-0.8   ┃1.2    ┃3.9    ┃1.8    ┃  ┗━━━━━━━━┻━━━━━┻━━━━━┻━━━━━┻━━━━━┻━━━━━┛  注:年物价数据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其余年份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外汇储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物价变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一致。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额很少、增长缓慢,但却存在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98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大幅度增长,但物价水平却上升缓慢,和2002年甚至出现物价负增长的局面。这充分说明。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视为引发国内通货膨胀因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二)关于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升值问题  外汇储备过多论者持有的理由之一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会形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压力,必须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存量。应当承认,外汇储备的增减是影响外汇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因素,外汇储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动本国货币汇率走强的效应。但是,能否把外汇储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由此定格化,并依此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结论?笔者的答案则是否定的。  首先,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的物价水平。由于物价是货币对内价值的衡量尺度,所以汇率归根结底取决于货币的对内价值。外汇储备的增减虽然可以暂时影响市场汇率的走向。但并不能改变货币汇率由币值决定的根本趋势。因此,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固然有外汇储备快速积累的因素,但外汇储备并不是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走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民币币值的相对低估。即使没有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币值的相对低估也会使人民币汇率产生内在的价值回归要求。  其次,在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关系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汇率而不是外汇储备。换言之,外汇储备的增减往往是汇率变动的结果,而不是汇率的决定因素。因为,决定汇率的是货币的价值,而币值的低估或高估则通过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化最终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减。我国外汇储备之所以不断增长,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低估带来了贸易上的相对优势。那种认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实际上是颠倒了外汇储备与汇率的本质关系。  第三,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货币汇率的变动与外汇储备的多少也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例如,香港巨额的外汇储备并没有改变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币汇率的稳定性;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使我们在外汇储备匮乏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着人民币的高汇价;1980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缓慢增加,人民币汇率却呈现逐步贬值的趋势;1994年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出现加快增长的势头。人民币汇率却在汇率并轨政策的作用下呈现进一步下降的现象。可见,汇率作为一个经济变量,其长期变动趋势更多地受政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而不是由外汇储备决定。  (三)关于外汇储备与资源闲置和贬值损失问题  认为外汇储备过多并主张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存量的学者提出的另一个理由是,中国是一个缺乏资金的国家,如果不停地堆积外汇,就等于将自己用产品和劳务辛辛苦苦换来的宝贵资金低成本地贷给外国使用。这是不经济的。另外,中国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近段时间美元的贬值趋势使来之不易的外汇储备相应缩水,这也使我们有必要对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意义进行重新思考。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已经告别了资金短缺时代,并在一定程度上进入资金相对过剩时期。其表现一是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存差(存款大于贷款),到2002年底存差总量就已达到4万多亿元人民币;二是出现持续性的资金外流,据最保守估计,每年外流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三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的市场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⑤。此外,由于就整个社会来说货币并不是真实的资金,资金的多余或不足并不是货币的多余或不足,而是真实生产要素的多余或不足。因此判断资金短缺或过剩,更应从实物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从实物角度考察,则不难看出,我国早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而进入资金相对过剩时期,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市场上出现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普遍供过于求。因此,以资金短缺为理由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是不能成立的。  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尽可能高的盈利性。按照这一原则,各国在实践上一般都将外汇储备分为一线储备和二线储备。前者存放在外国银行的活期存款帐户上,以应付随时发生的对外支付,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后者则用于证券投资,以满足盈利性的需要。因此,外汇储备并非存而不用。尽管由于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在而不能生息获利,从而使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率受到影响,但这也是  必要的和不得已的。即便如此,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利率普遍较低的背景下,在中国各类资产中,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率也是非常可观的,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率就在5%左右⑥。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外汇储备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外国政府债券,因此这一收益率是在风险很小的状态下取得的。在国内投资中要想在低风险条件下实现如此高的收益率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外汇储备代表着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力,其实质是物资的储备,只不过这种物资储备采取了外汇储备的形式。相对于储备各种实物资产而言,采用储备外汇的形式既不影响我们随时通过进口将其转化为各种战略物资,又可转嫁直接储备物资所花费的巨大成本费用(如仓储费、物资的有形或无形损耗等),还可通过对外汇储备的运用和摆布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因此,那种认为外汇储备是对资源的“浪费”或不经济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当然。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会受储备货币币值变动的影响。一旦储备货币贬值就会给储备国带来经济价值的损失。但这也不能成为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必须予以消耗的理由。因为,第一,外汇储备面临的贬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持有外汇储备,不管其数量多少,都要承担外币贬值的风险,我们是不是可以仅仅为了避免这类风险而不持有任何外汇储备呢?第二,外汇储备面临的币值变动是不确定的,外币的价值既可能下浮也可能上浮,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持有外汇储备的币值变动风险,也应当看到其可能获得的币值变动收益。第三,在当今储备货币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也不可能是单一币种的储备,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加强储备资产管理,合理选择储备货币,并不断根据各种储备货币汇率变动趋势及时调整储备货币的结构,完全可以将外汇储备面临的币值变动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关于发达国家不重视外汇储备的问题  外汇储备过多论者还以发达国家不重视外汇储备为根据,主张我国减少或消耗外汇储备。他们指出:有人把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误解为中国国力上升的象征,然而真正强大的国家并不过分看重外汇储备。作为全球一霸,美国的外汇储备只有565亿美元(截止到2002年3月,相当于美国半个月的进口规模)⑦。笔者认为,这种理由很不恰当。  首先,正如上文所述。外汇储备来自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则是一国对外经济实力增强的标志,这是金融学的一般常识。  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较少,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外汇储备增减对一国国力的反映作用,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不具有足够的可比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是国际上通用的支付结算手段,发挥着与外汇等同的功能,借助本国货币的转移他们即可实现国际间的购买和支付,这就使发达国家没有必要保存过多的外汇储备。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这种特权,他们必须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数量的变动也真实地反映着其国力的变化。从1980年负12.96亿美元到2005年底的8818.72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这种增长难道不是我国国力上升的象征而是国力下降的标志吗?  其次,即使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不能说其不看重外汇储备。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位居全球第二的日本就是世界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在日元早已成为国际货币之一的情况下,日本还保持近8300亿美元外汇储备。怎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发达国家不看重外汇储备呢?又怎能证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而必须将其消耗掉呢?  第三,外汇储备只是一国储备资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各国储备资产还包括黄金、储备头寸和SDR,而且黄金和外汇储备之间也具有可转换性,因此,考察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储备资产,不能仅看外汇储备多少,还要看储备资产总量。发达国家虽然外汇储备较少,但却保持着较多的黄金储备(见下表)。  表3世界前10大黄金储备国持有黄金储备情况(2003年12月)  单位:公吨  ┏━━━━━┳━━━━━┳━━━━━┳━━━━━┳━━━━━┳━━━━━┓  ┃美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瑞士   ┃荷兰   ┃  ┣━━━━━╋━━━━━╋━━━━━╋━━━━━╋━━━━━╋━━━━━┫  ┃8135.4  ┃3439.5  ┃3024.8   ┃2451.8  ┃1666.2  ┃800.5   ┃  ┗━━━━━┻━━━━━┻━━━━━┻━━━━━┻━━━━━┻━━━━━┛  续表3世界前10大黄金储备国持有黄金储备情况  单位:公吨  ┏━━━━━┳━━━━━┳━━━━━┳━━━━━┓  ┃日本   ┃中国大陆 ┃西班牙  ┃葡萄牙  ┃  ┣━━━━━╋━━━━━╋━━━━━╋━━━━━┫  ┃765.2   ┃600.3   ┃523.4   ┃517.2   ┃  ┗━━━━━┻━━━━━┻━━━━━┻━━━━━┛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理事会  从表3可见,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虽然依仗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持有比中国少得多的外汇储备,但其拥有的黄金储备却是全球最多的,相当于中国的3.6倍。其他发达国家黄金储备量虽远不及美国,但也都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如果再考虑到发达国家拥有更多的储备头寸和SDR(美国分配到的SDR为371.493亿,是我国的近6倍),那么很难得出发达国家不看重储备资产、我国也应减少外汇储备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1)外汇储备增长既是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那种将巨大的外汇储备存量视为沉重包袱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尽管我国外汇储备已逾8000亿美元,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那种以所谓国际公认指标为依据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观点是非常肤浅的; (3)外汇储备的增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一国货币当局能够控制的空间并不很大,只要外汇储备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就应当认为这种增长是正常、合理和可以接受的,如果刻意为减少外汇储备而采取什么措施,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损害经济的正常运行。(4)外汇储备增长并不是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决定因素。也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以此为理由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是不恰当的。  注释:  ①根据一些国际机构的估测。这一数据还要更高。比如标准普尔2003年9月估计的整个中国国内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为45%。  ②高晓红: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从“股东至上”到“共同治理”。.cn/sp/04/200411b/bank.doc  ③杨锐: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wenzhang/viewnews.asp?id=2951  ④资料来自:.crdarticle-515188.html  ⑤李杨:中国的外汇储备观已经过时,,.crd/1/1373.html  ⑥李杨:中国的外汇储备观已经过时,,http://www.ehinanewsweek.tom.on//1/1373.html  ⑦关志雄: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出“最优规模”,,http:llwww.china—review.eom/content—flies/kwan- zxzp-06.htm/kwan-zxzp-06.htm  参考文献:  1.陈家盛:《国际金融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109~126页。  2.陈平、马君潞:《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187~205页。  3.张礼卿主编:《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86—393页。  4.陈炳才:《国际金融趋势与中国金融开放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313—324页。  (作者简介:谢太峰,男,金融学博士,现任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国际金融研究·谢太峰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风险储备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