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斗民族打群架,俄罗斯文化名人有哪些

大国意识造就强悍性格
俄罗斯人为何是“战斗民族”--《世界博览》2015年20期
大国意识造就强悍性格
俄罗斯人为何是“战斗民族”
【摘要】:正广大的空间激发出俄罗斯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它在造就俄罗斯人豪放的性格的同时也滋生了他们的大国意识。提起俄罗斯人,人们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一个词:"战斗民族"。这个素以彪悍而著称的民族确实不同凡响:赤手空拳斗棕熊、台风天气开飞机……无一不显示出俄罗斯人的勇敢无畏。那么,这样的"战斗民族"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关键词】:
【分类号】:D751.2【正文快照】:
广大的空间激发出俄罗斯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它在造就俄罗斯人豪放的性格的同时也滋生了他们的大国意识。
俄罗_青少年胃着生命危险玩起了挂*车随狂游戏。他们爬上了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城际列车车顶,而列车的运行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50公里。起俄罗斯人,人们脑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琳达·本森;英格瓦尔·斯万伯格;沈桂萍;;[J];民族译丛;1990年06期
田永祥;;[J];世界知识;1994年13期
宗从;;[J];世界知识;1995年03期
赵龙庚;[J];国际资料信息;1996年03期
苏南;;[J];群言;1997年09期
于佰春;;[J];生活与健康;2002年06期
林淑英;;[J];世纪行;2002年06期
瑞安;[J];八桂侨刊;2003年02期
张宏莉;[J];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菲利普·雅各布森
,张达文;[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管佖路;;[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宪举;[N];光明日报;2001年
王宪举;[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岳连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记者  刘国山 通讯员  胡怀生;[N];中国交通报;2006年
臧文茜;[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汪嘉波;[N];光明日报;2007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体讯;[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王剑;[N];中国贸易报;2007年
梁熙玲;[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梅;[D];新疆大学;2003年
杨雯;[D];新疆大学;2007年
张颖;[D];新疆大学;2013年
尤虎(Yusupov Ruslan);[D];中山大学;2010年
奥丽娅(Zueva Olga);[D];黑龙江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被中国网民称作战斗民族?俄罗斯人不认同
&北极熊&是的标志。
俄女主播在展示苏-27战机的屏幕前预报天气,引来网友赞叹。
  本报驻、特约记者 汪嘉波 青木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吴志伟 张倍鑫
  不知从何时起,&战斗民族&作为对俄罗斯人的专称开始流行于中文网络媒体和论坛上,从娱乐新闻到政治、军事话题,常常可见含&战斗民族&词汇的大标题。某些情形下,使用这个词有调侃的意味,但更多带着&赞誉&的成分。有研究俄罗斯的专家说,这可能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敢跟西方掀桌子有关。但《环球时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没有其他语种的媒体称呼俄罗斯人&战斗民族&,俄罗斯媒体对此说法也不关注,俄罗斯虽有人对网民这一叫法表示理解,但几乎没人觉得该称呼是&恭维&。一名在华留学的俄罗斯人直言,听到&战斗民族&这一说法时很惊讶,在她看来,&战斗民族&意味着&凶悍&&侵略&。俄罗斯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什么?跟俄罗斯打交道最多的欧洲人用过&冰人&&伏特加民族&,最近也用过&好战民族&。但对一个民族的性格进行概括无疑是很难的。
  &我是俄罗斯侵略者&
  最近,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一部名为《俄罗斯再次成为侵略者》的视频引起围观。这要从另一部视频&&《我是俄罗斯侵略者》说起。
  今年2月底,一部名为《我是俄罗斯侵略者》的短片被放到网站上,并获得700多万点击量。视频作者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29岁居民叶夫根尼&茹罗夫。视频展示了以下内容:我就是俄罗斯侵略者!看看我都干了些啥事儿吧!想当年,我占领了西伯利亚,现在那里产石油、天然气和铝;我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那里现在有农田和发电厂,有电子设备和高质量的汽车。可他们让我滚,现在他们只能卖鲱鱼,去欧洲洗厕所;我占领了中亚&&他们让我滚,现在他们欠许多钱;我占领了&&他们又让我滚,现在他们正在摧毁自己的国家&&是的,我就是侵略者。但我比你们都善于战斗。尊重俄罗斯侵略者吧!
  据俄新网报道,《我是俄罗斯侵略者》在被俄副总理罗戈津放到自己推特上后开始流行,并引起网民关注。作者茹罗夫表示,他用了2个月时间制作这一视频。&目前西方国家正发动大规模的反俄信息战。我认为,应当站在政府一边。我是一位亲俄的宣传者。这是我个人所为,并不是政府定制的,没有任何部门向我提供资金。&
  9月底,茹罗夫又在网络上公布了《俄罗斯再次成为侵略者》的视频。新视频称,俄罗斯在20年的沉静后再次重返世界地缘政治舞台,对西方国家来说,俄罗斯再次成为侵略暴君。实际上,美国才是地球上的邪恶之源。
  针对俄罗斯人制作的视频,乌克兰网友也制作了《我是俄罗斯侵略者》视频,痛斥俄罗斯的累累罪行,包括挑起战争等。同时,网民指责俄罗斯曾对该国实施种族灭绝,还制作《我是哈萨克斯坦人》进行反击。
  俄罗斯同行在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交流时承认,《我是俄罗斯侵略者》这类视频短片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其动机显然是为了教育民众和迎合官方。这类视频制作在俄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政治思潮走向。有俄专家认为,《我是俄罗斯侵略者》的制作水平相当高,作为政治宣传品是极其成功的。尽管它造成的国际影响可能会有负面因素,但总体上达到了传播俄罗斯价值观的目的。短片在俄罗斯受到追捧,主要原因是它契合了俄罗斯的社会脉搏。作为苏联遗产的继承者,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里蒙受了巨大屈辱,饱尝了作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经历的痛苦和忧伤。
  &战斗民族&,国人的盲目崇拜?
  对于《我是俄罗斯侵略者》,俄罗斯《报纸报》评论说,该片出现在俄与西方激烈对抗的背景下。这是近几年俄与西方交往的一个常态,也与中国网络上流传&战斗民族&的时间基本契合。
  为什么叫&战斗民族&?百度百科上有一段解释:&战斗民族&是对俄罗斯人的一种调侃,没有任何羞辱或讽刺的意思。该词来源于《龙珠Z》,赛亚人是天生的战斗民族,好战而且越战越勇。这么形容俄罗斯人是因为他们性格都比较彪悍,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此外,网络上还有其他各种解释,比如&俄罗斯民族形成后一直处于战斗状态&等。
  客观地说,中国网民用&战斗民族&诠释俄罗斯,更多是充满仰慕的正面评价,这也可以解释《我是俄罗斯侵略者》在中国视频网站上为何火热。对讲究温良恭俭让的东方处事哲学来说,俄罗斯的强大恰恰表现在敢作敢为,敢于担当。最近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无疑更加深了这样的印象。
  不过,几乎没有俄罗斯人认同&战斗民族&这一标签。《环球时报》记者特意就&战斗民族&一词询问数名俄罗斯人,包括会中文的人时,他们均表示没怎么听说过这个词,也不觉得这是&恭维&。记者日前与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的同行闲聊时,发现俄罗斯人似乎可以理解中国网民用&战斗民族&来形容俄罗斯民族,因为他们并不反感贴在脑门上的&北极熊&之类的绰号。
  &印象中只有中国人这么说&,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副院长孙力舟对《环球时报》说,他多次去俄罗斯考察,和俄各阶层有过交流,从没听说过俄罗斯人说自己是&战斗民族&。
  尤莉娅&叶普法诺娃(Yulia Epifanova)是重庆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第一次听到&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时,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看来,&战斗民族&意味着&凶悍&&侵略&&,叶普法诺娃说两三年前从中国人那里听到这一说法,&但俄罗斯民族并不是因为凶悍而战斗。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安全需求,俄罗斯必须扩张国界,所以必须打仗,而且很多时候是主动打仗。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全。我相信,很多俄罗斯人都是这么想的。&她还表示,从没见俄罗斯媒体说自己是&战斗民族&,也没见到俄媒体对中国人这个叫法有报道。
  孙力舟的一位精通英俄汉以及突厥语的鞑靼朋友也表示,俄罗斯人不叫自己&战斗民族&,也没有其他民族这么称呼他们,唯独部分中国人这么说。&这是中国人一种盲目崇拜的结果,受媒体以及俄美对抗背景的影响&,他说,还有在争议岛屿问题上,俄罗斯对很强硬,&中国一些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俄罗斯人做到了。&
  &熊是强大的象征,他们是喜欢的&
  &&战斗民族&这个词应该是一些不了解历史的国人妄自加上去的。&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闻一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这个词不太符合俄罗斯的历史情况。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经常受欺负,俄罗斯人普遍有爱国主义情怀,在受到侵略时奋起反抗。他认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比较强硬,&战斗民族&这个词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而出现的。但即使普京比较强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目前的强硬来界定整个民族。
  不过,偶尔也有俄罗斯媒体将自己民族与&战斗&相提并论。俄罗斯&newsland&网站今年2月一篇题为&我们俄罗斯人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文章称,&我们与欧洲国家不同,从小并不喜欢玩滚球或国际象棋,而是玩打仗或警匪游戏。正是由于从小的培养,我们建立了俄罗斯帝国。现在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西方的对抗不仅仅在乌克兰展开,作为一个战斗的民族,在这场对抗中我们绝不会后退。&
  那么,俄罗斯人认同什么绰号呢?答案是:北极熊。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曾报道说,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象征,如中国龙、美国鹰等,而俄罗斯的象征是&北极熊&。将俄罗斯比做&北极熊&最早于18世纪出现在西方,表明俄罗斯人野蛮、侵略和懒惰。但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熊的形象是被英雄化的,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北极熊属于大型动物,正好也符合俄罗斯地域辽阔的特点。
  &一旦你碰了它,它就会反扑&,德国新闻电视台针对&北极熊&的称呼评论道。在欧洲人看来,用&北极熊&这个称呼与俄罗斯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它处于欧洲和亚洲的最北部;同时也与俄罗斯人的性格有关,他们看起来比较冰冷,不容易接近。
  &俄罗斯人接受&北极熊&的称谓,特别是普京&,闻一说,&统一俄罗斯党的党徽上就是一头北极熊。熊是强大的象征,他们是喜欢的。&
  强硬,西方人的印象
  俄国著名哲学家洛斯基曾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归纳为:集体主义精神,崇尚精神文化、轻视物质功利,极端主义、夸张倾向,权力崇拜,爱国主义。还有学者总结为:非理性主义、极端主义和情绪化。&很难笼统地说俄罗斯学者怎么看俄罗斯民族,学者也有不同的立场和派别。&闻一说。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等人对俄罗斯民族颇有&成见&,认定俄罗斯民族本质上是一个有着天然&帝国冲动本能&的外向型民族。&美国人对俄罗斯人的观感是狡黠、很难打交道,尤其是二战时斯大林对于西方很强硬。&闻一说,冷战时期,苏联是西方一个很大的困扰。但俄罗斯的外交手腕也很高超,出过很多杰出外交家。
  &相比美国,欧洲人对俄罗斯人的印象更加多面。&德国柏林俄罗斯问题专家温格内尔对《环球时报》表示,欧洲许多人其实有一种&俄罗斯情结&。他们向往俄罗斯田园诗般的景色、俄罗斯的文学、古典音乐、芭蕾舞等。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把俄罗斯看作是&乌托邦的世界&,比西方更加美好。
  德国《图片报》等媒体喜欢把俄罗斯叫做&普京的国家&。这显然含有贬义。&新的帝国&&冰人&&伏特加民族&等也是不少欧洲媒体对俄罗斯人的称谓。当然,少不了&北极熊&。
  &&好战民族&,这是西方最近给俄罗斯人的称谓。&柏林俄罗斯问题专家温格内尔对记者说,这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进军叙利亚有关。但他相信,俄罗斯人和德国人一样,不喜欢战争。尽管如此,《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多位专家及德国民众时,发现他们都认为,俄罗斯也许不是好战的民族,但确实是强硬的民族。▲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俄罗斯人为何不认同被中国网民称作战斗民族|中俄关系|俄军|叙利亚_新浪军事
俄罗斯人为何不认同被中国网民称作战斗民族
俄女主播在展示苏-27战机的屏幕前预报叙利亚天气,引来网友赞叹。
  不知从何时起,“战斗民族”作为对俄罗斯人的专称开始流行于中文网络媒体和论坛上,从娱乐新闻到政治、军事话题,常常可见含“战斗民族”词汇的大标题。某些情形下,使用这个词有调侃的意味,但更多带着“赞誉”的成分。有研究俄罗斯的专家说,这可能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敢跟西方掀桌子有关。但《环球时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没有其他语种的媒体称呼俄罗斯人“战斗民族”,俄罗斯媒体对此说法也不关注,俄罗斯虽有人对中国网民这一叫法表示理解,但几乎没人觉得该称呼是“恭维”。一名在华留学的俄罗斯人直言,听到“战斗民族”这一说法时很惊讶,在她看来,“战斗民族”意味着“凶悍”“侵略”。俄罗斯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什么?跟俄罗斯打交道最多的欧洲人用过“冰人”“伏特加民族”,最近也用过“好战民族”。但对一个民族的性格进行概括无疑是很难的。
  “我是俄罗斯侵略者”
  最近,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一部名为《俄罗斯再次成为侵略者》的视频引起围观。这要从另一部视频――《我是俄罗斯侵略者》说起。
  今年2月底,一部名为《我是俄罗斯侵略者》的短片被放到网站上,并获得700多万点击量。视频作者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29岁居民叶夫根尼?茹罗夫。视频展示了以下内容:我就是俄罗斯侵略者!看看我都干了些啥事儿吧!想当年,我占领了西伯利亚,现在那里产石油、天然气和铝;我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那里现在有农田和发电厂,有电子设备和高质量的汽车。可他们让我滚,现在他们只能卖鲱鱼,去欧洲洗厕所;我占领了中亚……他们让我滚,现在他们欠美国许多钱;我占领了乌克兰……他们又让我滚,现在他们正在摧毁自己的国家……是的,我就是侵略者。但我比你们都善于战斗。尊重俄罗斯侵略者吧!
  据俄新网报道,《我是俄罗斯侵略者》在被俄副总理罗戈津放到自己推特上后开始流行,并引起网民关注。作者茹罗夫表示,他用了2个月时间制作这一视频。“目前西方国家正发动大规模的反俄信息战。我认为,应当站在政府一边。我是一位亲俄的宣传者。这是我个人所为,并不是政府定制的,没有任何部门向我提供资金。”
  9月底,茹罗夫又在网络上公布了《俄罗斯再次成为侵略者》的视频。新视频称,俄罗斯在20年的沉静后再次重返世界地缘政治舞台,对西方国家来说,俄罗斯再次成为侵略暴君。实际上,美国才是地球上的邪恶之源。
  针对俄罗斯人制作的视频,乌克兰网友也制作了《我是俄罗斯侵略者》视频,痛斥俄罗斯的累累罪行,包括挑起阿富汗战争等。同时,哈萨克斯坦网民指责俄罗斯曾对该国实施种族灭绝,还制作《我是哈萨克斯坦人》进行反击。
  俄罗斯同行在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交流时承认,《我是俄罗斯侵略者》这类视频短片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其动机显然是为了教育民众和迎合官方。这类视频制作在俄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政治思潮走向。有俄专家认为,《我是俄罗斯侵略者》的制作水平相当高,作为政治宣传品是极其成功的。尽管它造成的国际影响可能会有负面因素,但总体上达到了传播俄罗斯价值观的目的。短片在俄罗斯受到追捧,主要原因是它契合了俄罗斯的社会脉搏。作为苏联遗产的继承者,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里蒙受了巨大屈辱,饱尝了作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经历的痛苦和忧伤。
  “战斗民族”,国人的盲目崇拜?
  对于《我是俄罗斯侵略者》,俄罗斯《报纸报》评论说,该片出现在俄与西方激烈对抗的背景下。这是近几年俄与西方交往的一个常态,也与中国网络上流传“战斗民族”的时间基本契合。
  为什么叫“战斗民族”?百度百科上有一段解释:“战斗民族”是对俄罗斯人的一种调侃,没有任何羞辱或讽刺的意思。该词来源于《龙珠Z》,赛亚人是天生的战斗民族,好战而且越战越勇。这么形容俄罗斯人是因为他们性格都比较彪悍,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此外,网络上还有其他各种解释,比如“俄罗斯民族形成后一直处于战斗状态”等。
  客观地说,中国网民用“战斗民族”诠释俄罗斯,更多是充满仰慕的正面评价,这也可以解释《我是俄罗斯侵略者》在中国视频网站上为何火热。对讲究温良恭俭让的东方处事哲学来说,俄罗斯的强大恰恰表现在敢作敢为,敢于担当。最近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无疑更加深了这样的印象。
  不过,几乎没有俄罗斯人认同“战斗民族”这一标签。《环球时报》记者特意就“战斗民族”一词询问数名俄罗斯人,包括会中文的人时,他们均表示没怎么听说过这个词,也不觉得这是“恭维”。记者日前与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的同行闲聊时,发现俄罗斯人似乎可以理解中国网民用“战斗民族”来形容俄罗斯民族,因为他们并不反感贴在脑门上的“北极熊”之类的绰号。
  “印象中只有中国人这么说”,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副院长孙力舟对《环球时报》说,他多次去俄罗斯考察,和俄各阶层有过交流,从没听说过俄罗斯人说自己是“战斗民族”。
  尤莉娅?叶普法诺娃(Yulia Epifanova)是重庆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第一次听到‘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时,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看来,‘战斗民族’意味着‘凶悍’‘侵略’”,叶普法诺娃说两三年前从中国人那里听到这一说法,“但俄罗斯民族并不是因为凶悍而战斗。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安全需求,俄罗斯必须扩张国界,所以必须打仗,而且很多时候是主动打仗。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全。我相信,很多俄罗斯人都是这么想的。”她还表示,从没见俄罗斯媒体说自己是“战斗民族”,也没见到俄媒体对中国人这个叫法有报道。
  孙力舟的一位精通英俄汉以及突厥语的鞑靼朋友也表示,俄罗斯人不叫自己“战斗民族”,也没有其他民族这么称呼他们,唯独部分中国人这么说。“这是中国人一种盲目崇拜的结果,受媒体以及俄美对抗背景的影响”,他说,还有在争议岛屿问题上,俄罗斯对日本很强硬,“中国一些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俄罗斯人做到了。”
  “熊是强大的象征,他们是喜欢的”
  “‘战斗民族’这个词应该是一些不了解历史的国人妄自加上去的。”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闻一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这个词不太符合俄罗斯的历史情况。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经常受欺负,俄罗斯人普遍有爱国主义情怀,在受到侵略时奋起反抗。他认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比较强硬,“战斗民族”这个词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而出现的。但即使普京比较强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目前的强硬来界定整个民族。
  不过,偶尔也有俄罗斯媒体将自己民族与“战斗”相提并论。俄罗斯 “newsland”网站今年2月一篇题为“我们俄罗斯人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文章称,“我们与欧洲国家不同,从小并不喜欢玩滚球或国际象棋,而是玩打仗或警匪游戏。正是由于从小的培养,我们建立了俄罗斯帝国。现在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西方的对抗不仅仅在乌克兰展开,作为一个战斗的民族,在这场对抗中我们绝不会后退。”
  那么,俄罗斯人认同什么绰号呢?答案是:北极熊。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曾报道说,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象征,如中国龙、美国鹰等,而俄罗斯的象征是“北极熊”。将俄罗斯比做“北极熊”最早于18世纪出现在西方,表明俄罗斯人野蛮、侵略和懒惰。但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熊的形象是被英雄化的,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北极熊属于大型动物,正好也符合俄罗斯地域辽阔的特点。
  “一旦你碰了它,它就会反扑”,德国新闻电视台针对“北极熊”的称呼评论道。在欧洲人看来,用“北极熊”这个称呼与俄罗斯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它处于欧洲和亚洲的最北部;同时也与俄罗斯人的性格有关,他们看起来比较冰冷,不容易接近。
  “俄罗斯人接受‘北极熊’的称谓,特别是普京”,闻一说,“统一俄罗斯党的党徽上就是一头北极熊。熊是强大的象征,他们是喜欢的。”
  强硬,西方人的印象
  俄国著名哲学家洛斯基曾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归纳为:集体主义精神,崇尚精神文化、轻视物质功利,极端主义、夸张倾向,权力崇拜,爱国主义。还有学者总结为:非理性主义、极端主义和情绪化。“很难笼统地说俄罗斯学者怎么看俄罗斯民族,学者也有不同的立场和派别。”闻一说。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等人对俄罗斯民族颇有“成见”,认定俄罗斯民族本质上是一个有着天然“帝国冲动本能”的外向型民族。“美国人对俄罗斯人的观感是狡黠、很难打交道,尤其是二战时斯大林对于西方很强硬。”闻一说,冷战时期,苏联是西方一个很大的困扰。但俄罗斯的外交手腕也很高超,出过很多杰出外交家。
  “相比美国,欧洲人对俄罗斯人的印象更加多面。”德国柏林俄罗斯问题专家温格内尔对《环球时报》表示,欧洲许多人其实有一种“俄罗斯情结”。他们向往俄罗斯田园诗般的景色、俄罗斯的文学、古典音乐、芭蕾舞等。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把俄罗斯看作是“乌托邦的世界”,比西方更加美好。
  德国《图片报》等媒体喜欢把俄罗斯叫做“普京的国家”。这显然含有贬义。“新的帝国”“冰人”“伏特加民族”等也是不少欧洲媒体对俄罗斯人的称谓。当然,少不了“北极熊”。
  “ ‘好战民族’,这是西方最近给俄罗斯人的称谓。”柏林俄罗斯问题专家温格内尔对记者说,这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进军叙利亚有关。但他相信,俄罗斯人和德国人一样,不喜欢战争。尽管如此,《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多位专家及德国民众时,发现他们都认为,俄罗斯也许不是好战的民族,但确实是强硬的民族。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分类学习站点
我是如何成为俄罗斯人的/战斗民族养成记:第二十集
作者:鱼子酱字幕组
来源:微博&AB站: @鱼子酱字幕组
对于俄语学习者以及爱好者来说,了解俄罗斯文化是相当重要的。《我是如何成为俄罗斯人的》这部俄罗斯电视剧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展现俄罗斯的文化面貌,值得一看!
Сюжет: Сотрудник газеты American Post Алекс Уилсон отправляется в долгосрочную командировку в Россию, где ему предстоит не только ежедневно изучать удивительную российскую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ь, но и постепенно постигать загадочную русскую душу. Помимо выполнения редакционных заданий, Алекс заводит личный блог, где каждый день будет пытаться ответить на вопрос &что значит быть русским?&剧情:美国一家报社记者艾利克斯长期被派往俄罗斯出差。在俄罗斯,他面临的不仅是每天研究俄罗斯的社会现实,还要逐渐了解谜一般的俄罗斯内在文化。除了完成相应的编辑任务,艾利克斯还开设了个人博客,每天他都会在博客上尝试着回答&成为俄罗斯人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
声明:音视频均来自互联网链接,仅供学习使用。本网站自身不存储、控制、修改被链接的内容。&沪江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链接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屏蔽相关链接。
加载更多评论
阅读排行榜
沪江俄语微信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笑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